幼儿教师工作着力点的实践建议
作者:聚优时间:2017-08-22
据笔者了解,幼儿园教师们已普遍接受了“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然而,她们对自己的工作着力点仍有困惑;不知应从何处努力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笔者试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理论为依托,就幼儿园教师工作着力点问题提出若干实践建议。
一、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动力及其机制”的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方向以及所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认定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场”。
此“动力场”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在此“动力场”中儿童的心理呈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思考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
正常的儿童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总是呈积极活动状态,他们的积极活动总能引起客体的变化,而客体的变化将成为新的刺激,这种反馈信息又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反应活动,以更新的、更高水平的方式去适应客体,并且以提高了的水平作用于社会生活中更多的、更复杂的客体。由此可以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场”就是由“主体、活动、客体”三者构成的自动调节的反馈路线系统。“动力场”的此特质使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伴随着它的,是儿童在活动中和客体之间不断产生“不平衡”或者说“不协调”的矛盾,以及此矛盾在活动中的不断解决和产生。据此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①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就是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②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就是主体在积极的活动中,由来自动力场的反馈信息流发挥自动调节作用使得主体与客体不断平衡化。
二、关于幼儿园教师工作着力点的若干见解
能否对幼儿心理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教师主导作用是否真正发挥的重要衡量指标。前述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启示我们:幼儿园教师若能把工作的着力点置于引发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促使其发展机制运行,则能有效地推动幼儿心理持续而快速地发展。
(一)着力于诱发幼儿活动
无论是主客体之间结构性矛盾的形成还是主客体之间的平衡化过程,都以主体的活动为必要条件。因此,诱发幼儿活动、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积极主动的活动者,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着力之处。下面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就此提两条操作思路:
1.以“让幼儿主动参与”为指导思想,努力设计出充满活动诱因的教育活动方案。
教师应在“让幼儿主动参与”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规划活动,以诱发幼儿积极活动为预期效果,努力将能唤起幼儿活动的因素内隐于活动模式、程序安排、方法手段等方面。比如,设计“认识磁铁”这一科学教育活动方案时,倘若指导思想是“让幼儿主动参与”,我们便会设法诱发 幼儿的外部和内部操作活动,依据“通过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发挥问题、启发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设计思想,构想出“幼儿动手进行小实验(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幼儿发现问题(有的东西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东西不能)→教师启发(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 →幼儿带着问题操作、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强化‘磁性’这一概念”这样一个充满活动诱因的教育活动方案。
2.以“幼儿自主活动”为质量指标,尽力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自主活动”是教育活动追求的重要质量指标。达到这一指标的根本条件是:教师着力于从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各个方面为幼儿提供自主的充分机会和条件。
第一,要尽可能给幼儿多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有可能自由自在地去广泛接触周围的人、事、物,建立起各种联系,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第二,要尽可能多给幼儿一些自选的活动形式,多安排一些分组的、有层次的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能力积极主动地去活动,从而收到更好的活动效益。
第三,要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和多样的交往对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多方式、多层次的操作和交往活动中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
第四,要尽可能了解不同幼儿的“现在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提出适宜的活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将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从而表现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地去与客体交互作用,实现“形成矛盾→解决矛盾→获得发展”。
(二)着力于创设科学的教育环境
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场。在幼儿园,这个“动力场”实际上就是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因而,教师应该把大量精力用于对教育环境创设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从目前情况看,不少教师都意识到了这点并为之努力,但问题还有不少,比如,自然角的摆设性有余,区域材料及分组材料的针对性不足等。可见,创设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功能并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或者说追求教育环境的科学化仍然是幼儿教师的工作着力点。笔者以为,以下几项工作为创设科学的教育环境所必需:
1.了解幼儿,确定“生长点”。
所谓“长生点”,简单地说,就是有利于幼儿某种能力或品质产生或发展的基本条件(或叫“基点”)。从动力学的角度看,这个“生长点”就是能够将环境中的“自在之物”(即客观存在)转化为“为我之物”(即主体活动对象)的实践能力和 认识能力以及主观状态。倘若缺乏这个条件,后面的一系列动态发展过程便无从发生。教师创设教育环境时十分有必要确定“生长点”,因为只有建立在“生长点”上的环境才能引发幼儿的积极活动,才真正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对幼儿“生长点”的确定绝不经由我们主观猜测和臆想,而需要科学运用观察、调查、测验等方法,对幼儿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因此,教师需掌握一系列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2.根据幼儿实际,预测发展的动态过程。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呈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实现的。因此,教师对幼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主客体结构性矛盾的产生、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进行自我调整平衡矛盾的可能性及过程做一定的预测与分析很有必要。这种预测与分析能帮助教师较适宜地把握要求、内容、材料等环境要素的难度,使得所创设的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3.综合思考,丰富教育环境的教育价值。
我们应该将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和个体特点进行综合思考,在此基础上去精心设计环境,使得所创设的教育环境充满着“生长点”而且富含大量有针对性的教育意图。这样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才能发挥其实实在在的作用。
(三)着力于适时适度调整教育环境
1.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及时调整环境中的原始缺陷。
尽管我们在创设环境中综合考虑了“生长点”、可能发生的动态过程、发展的目标以及教育的需要,但是幼儿在该环境中的反应有时仍会不很理想。比如,幼儿出现淡漠的态度、出现畏难的情绪等等。这些反馈信息告诉我们:此环境存在着缺陷,我们必须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更换、删除、补充、修正等调整举措。
2.根据幼儿的发展进程调整环境。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一定的教育环境必然只有一时的适宜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适时适度的调整使环境不断地从不适宜转为适宜,让环境随着幼儿的发展呈“滚动式”变化态势。
此外,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速度。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变化的情况,把握其发展进程,根据每个幼儿发展速度的快慢适度增减内容。这种调整的意义在于使教育环境不静止在一个水平、一个层面上,而与每个幼儿的发展保持“适宜”。
一、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动力及其机制”的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方向以及所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认定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场”。
此“动力场”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在此“动力场”中儿童的心理呈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思考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
正常的儿童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总是呈积极活动状态,他们的积极活动总能引起客体的变化,而客体的变化将成为新的刺激,这种反馈信息又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反应活动,以更新的、更高水平的方式去适应客体,并且以提高了的水平作用于社会生活中更多的、更复杂的客体。由此可以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场”就是由“主体、活动、客体”三者构成的自动调节的反馈路线系统。“动力场”的此特质使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伴随着它的,是儿童在活动中和客体之间不断产生“不平衡”或者说“不协调”的矛盾,以及此矛盾在活动中的不断解决和产生。据此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①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就是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②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就是主体在积极的活动中,由来自动力场的反馈信息流发挥自动调节作用使得主体与客体不断平衡化。
二、关于幼儿园教师工作着力点的若干见解
能否对幼儿心理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教师主导作用是否真正发挥的重要衡量指标。前述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启示我们:幼儿园教师若能把工作的着力点置于引发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促使其发展机制运行,则能有效地推动幼儿心理持续而快速地发展。
(一)着力于诱发幼儿活动
无论是主客体之间结构性矛盾的形成还是主客体之间的平衡化过程,都以主体的活动为必要条件。因此,诱发幼儿活动、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积极主动的活动者,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着力之处。下面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就此提两条操作思路:
1.以“让幼儿主动参与”为指导思想,努力设计出充满活动诱因的教育活动方案。
教师应在“让幼儿主动参与”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规划活动,以诱发幼儿积极活动为预期效果,努力将能唤起幼儿活动的因素内隐于活动模式、程序安排、方法手段等方面。比如,设计“认识磁铁”这一科学教育活动方案时,倘若指导思想是“让幼儿主动参与”,我们便会设法诱发 幼儿的外部和内部操作活动,依据“通过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发挥问题、启发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设计思想,构想出“幼儿动手进行小实验(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幼儿发现问题(有的东西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东西不能)→教师启发(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 →幼儿带着问题操作、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强化‘磁性’这一概念”这样一个充满活动诱因的教育活动方案。
2.以“幼儿自主活动”为质量指标,尽力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自主活动”是教育活动追求的重要质量指标。达到这一指标的根本条件是:教师着力于从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各个方面为幼儿提供自主的充分机会和条件。
第一,要尽可能给幼儿多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有可能自由自在地去广泛接触周围的人、事、物,建立起各种联系,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第二,要尽可能多给幼儿一些自选的活动形式,多安排一些分组的、有层次的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能力积极主动地去活动,从而收到更好的活动效益。
第三,要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和多样的交往对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多方式、多层次的操作和交往活动中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
第四,要尽可能了解不同幼儿的“现在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提出适宜的活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将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从而表现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地去与客体交互作用,实现“形成矛盾→解决矛盾→获得发展”。
(二)着力于创设科学的教育环境
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场。在幼儿园,这个“动力场”实际上就是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因而,教师应该把大量精力用于对教育环境创设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从目前情况看,不少教师都意识到了这点并为之努力,但问题还有不少,比如,自然角的摆设性有余,区域材料及分组材料的针对性不足等。可见,创设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功能并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或者说追求教育环境的科学化仍然是幼儿教师的工作着力点。笔者以为,以下几项工作为创设科学的教育环境所必需:
1.了解幼儿,确定“生长点”。
所谓“长生点”,简单地说,就是有利于幼儿某种能力或品质产生或发展的基本条件(或叫“基点”)。从动力学的角度看,这个“生长点”就是能够将环境中的“自在之物”(即客观存在)转化为“为我之物”(即主体活动对象)的实践能力和 认识能力以及主观状态。倘若缺乏这个条件,后面的一系列动态发展过程便无从发生。教师创设教育环境时十分有必要确定“生长点”,因为只有建立在“生长点”上的环境才能引发幼儿的积极活动,才真正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对幼儿“生长点”的确定绝不经由我们主观猜测和臆想,而需要科学运用观察、调查、测验等方法,对幼儿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因此,教师需掌握一系列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2.根据幼儿实际,预测发展的动态过程。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呈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实现的。因此,教师对幼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主客体结构性矛盾的产生、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进行自我调整平衡矛盾的可能性及过程做一定的预测与分析很有必要。这种预测与分析能帮助教师较适宜地把握要求、内容、材料等环境要素的难度,使得所创设的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3.综合思考,丰富教育环境的教育价值。
我们应该将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和个体特点进行综合思考,在此基础上去精心设计环境,使得所创设的教育环境充满着“生长点”而且富含大量有针对性的教育意图。这样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才能发挥其实实在在的作用。
(三)着力于适时适度调整教育环境
1.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及时调整环境中的原始缺陷。
尽管我们在创设环境中综合考虑了“生长点”、可能发生的动态过程、发展的目标以及教育的需要,但是幼儿在该环境中的反应有时仍会不很理想。比如,幼儿出现淡漠的态度、出现畏难的情绪等等。这些反馈信息告诉我们:此环境存在着缺陷,我们必须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更换、删除、补充、修正等调整举措。
2.根据幼儿的发展进程调整环境。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一定的教育环境必然只有一时的适宜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适时适度的调整使环境不断地从不适宜转为适宜,让环境随着幼儿的发展呈“滚动式”变化态势。
此外,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速度。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变化的情况,把握其发展进程,根据每个幼儿发展速度的快慢适度增减内容。这种调整的意义在于使教育环境不静止在一个水平、一个层面上,而与每个幼儿的发展保持“适宜”。
上一篇:幼儿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具体性与人本性
下一篇:教师一生必读的11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