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规律的排序,知道2组或以上一样的才算有规律。
2.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3.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感受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美。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课件《有趣的排序》、排序的插图5张。
2.纸面教具:打印《小动物排排队》、《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给幼儿按规律排座位,引导孩子感知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孩子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师按“男-女-男-女”的顺序排座位,引导孩子观察出规律。
——请你们认真观察身边的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今天排的座位有什么特别呢?
——有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我们今天是按照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再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这样有规律的坐小椅子的。
2.鼓励幼儿探索更多排序方法。
—— 我们现在把第二个女生和第三个男生换一下座位,现在是什么规律呢?(2个男生-2个女生)
—— 我们再想想看,小朋友还可以怎么坐呢?
二、观察画面,引导幼儿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有一些小动物也像我们一样有规律地排队,我们来看一看吧。
——谁来举手告诉老师,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小结:只有一组的排序我们并不能发现规律,只有2组或以上相同的排序,我们把它称为有规律的排序。
三、出示图片,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规律排序的认知。
1.出示水果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一排是有规律地排序。
——这两排水果中,哪一排算有规律地排序?
——你是怎么判断的?
2.出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引导幼儿做出正确排序。
——小蜜蜂和小蝴蝶们也想有规律地排队,有一只小蜜蜂和小蝴蝶不知道该排在哪里,你能帮助它们吗?
四、给幼儿发放教学材料“小动物排排队”和“小动物”,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式给小动物有规律地排队。
——你可以用2种、3种或4种小动物,来进行有规律地排队。
——看看哪位小朋友可以排出多种方式呢?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观察生活中其他有规律的现象,如外墙瓷砖、床单的花纹等等,然后和老师同学们分享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小脚,在活动中探索自己小脚的特征。
2、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脚。
3、知道小脚会随着年龄长大而长大。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大、小两幅小脚的图。
2、由出生时到成人长大的脚的一组图。
3、沙子、豆子
4、海绵垫
活动流程:
一、带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场
老师带幼儿一起做关于小脚的律动:小脚小脚踏踏,我的小脚踏起来、,小脚小脚跑跑,我的小脚跑起来、,小脚小脚踢踢,我的小脚踢起来……(带幼儿入场围成半圆席地而坐)。
师:刚才我们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带我们到了这里?
幼:小脚
师:你的小脚在哪里?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
第一步老师带幼儿一起脱鞋子(儿歌):脱下这个鞋宝宝,脱下那个鞋宝宝,鞋宝宝脑袋靠一起,放在边上多整齐;第二部老师带幼儿一起脱袜子:缩起小脖子(将袜子口退出脚跟),拉长小鼻子(拉袜子尖将袜子脱出)卷起小身子(将袜子卷起),住进小鞋子(放进鞋子里)。
二、认识脚丫
1、师:小脚小脚伸出来,转一转,摆一摆,我们一起做游戏。咔,我们给小脚照张像(等xx老师一会儿会把我们的照片洗出来)。
2、师:宝贝们看看,你有几只小脚?(两只)
师:一只叫左脚,一只叫右脚。让你的左脚摸摸右脚问声:你好你好。让你的右脚向左脚点点头:你好你好,两只小脚碰一碰作对好朋友。
3、师:小脚上有什么?(脚趾头、脚趾盖)快快数数一只脚上有几个脚趾头、脚趾盖?一样大吗?
小结:小脚小脚真可爱,一只脚上有1、2、3、4、5五个脚趾头,每个脚趾头上有一个脚趾盖。
4、师:脚上除了脚趾头还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脚跟。师:脚跟圆圆的,点点地,画个圈;脚尖:可以跳舞;脚背:弓一弓,像小桥;脚底:挠一挠脚底有什么感觉(痒痒的)……
小结:两只小脚丫,十个脚趾头1、2、3、4、5、6、7、8、9、10左摆摆,右摇摇。勾起脚趾点点头,弯弯腰。竖起脚跟踮踮地,问声好!
5、比较脚的大小
师:“宝贝们xx老师这会把我们刚才给小脚照的相片洗出来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里有几个人的脚?(两个人的)一对老师的,一对小朋友的,宝宝的脚这么小,老师的脚这么大。为什么?”
小结:老师的脚出生时是着呢小后来人长大了,脚也长大了。等小朋友长大了,小脚也会长大。
三、小脚的作用
师:小脚真有趣,你的小脚有什么本领呢?(会跑会跳会走路能用脚尖走能用脚后跟走)
师:宝贝们,我们一起来用脚尖走走,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走走,再试着用脚后跟走走。
四、保护小脚
师:宝贝们都这么棒,老师带你们到小脚丫乐园走一走,踩一踩是什么感觉?
师带幼儿踩在海绵垫上,引导幼儿说出:感觉软软的,很舒服;踩在沙子上的感觉(涩涩的、凉凉的);踩在豆子上的`感觉(脚底下硌得慌,不舒服)。
小结:平时我们要穿上袜子,穿好鞋子,保护好我们的小脚,以免被小石子、碎玻璃之类的东西扎伤。
师:你的小脚躲在袜子里一天,闻闻有什么味?(臭臭的)。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小脚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
小结:我们要天天洗脚、天天洗袜子,勤剪指甲。
五、结束部分:我们的小脚这么可爱,本领又这么大,现在我们一起穿上袜子和鞋子,让小脚带我们到外面玩吧。(穿袜子儿歌:卷起小身子,套进小小脚,拉长小身子,看谁穿的齐)。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孩子们认识了小脚,在生活中孩子们虽然对自己的脚非常熟悉,但对于脚的各部分孩子们了解的很少,课堂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自己的脚,幼儿学习兴趣浓厚,与老师配合默契。在保护小脚的环节中,幼儿能大胆讲述自己的见解,并能充分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做法,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部分幼儿活动中与老师配合不好,课堂组织环节欠佳,还有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穿鞋子袜子不会,不知鞋子的左右,容易穿反,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进一步跟上练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观察、分类、比较、猜想、判断、排除的科学方法探索盒子里的秘密,最后找到丢失的珍珠。
2.能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感受探索盒子的乐趣。
活动重点
乐于尝试,能运用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的方法。
活动难点
推断、探索“空盒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每组8个盒子。里面分别装能明显感觉到的物品(积木、珠子、胶棒、糖)和不易感觉到的物品(棉花、气球、餐巾纸、粘住的珍珠)。另外又准备了尺子、笔、铃铛、石头、小碗、积木、珠子、胶棒、糖。将破案线索制作成PPT方便呈现。
经验准备:有初步的侦探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共分三次探索盒子,每一次探索都比上一次有挑战性,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以此引导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多维度多层次地感受盒子中的奥秘。
(一)引导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初次探索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激发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并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
1.活动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小侦探》的书吗?大家已经帮小侦探侦破了很多的案件,你们也常常说自己是小侦探。那今天小侦探又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孩子们兴趣高涨,都表示愿意帮助小侦探破案。
2.通过PPT出示“小侦探”给出的第一条线索。
小侦探:“布朗太太丢失了一样非常喜欢的东西,这样东西就藏在桌子上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面,你们能帮我找找,哪些盒子里面有东西吗?”
听完线索后,孩子们立即拿起盒子,因为不能打开盒子,孩子们开始使劲摇晃,有的还放在手上掂,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很快就把明显感觉有东西的4个盒子挑了出来。之后孩子们一起总结了判断盒子里面是否有东西可以用晃、听、掂轻重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有运用多种感官的经验。
(二)引导幼儿再次探索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并尝试利用分析、比较、推理的思维方法,判断盒子里的物品。
1.通过PPT出示第二条线索,并出示准备好的尺子、笔、铃铛、石头、小碗、积木、珠子、胶棒、糖等物品。
小侦探:“柜子上放有一些东西,小朋友们能帮我想想,哪些东西会在盒子里面,哪些不会吗?”
线索一提出孩子们就开始热烈地讨论,他们都认为长尺子、小碗、笔肯定不在盒子里,因为它们都比盒子大放不进去。之后孩子们又排除了铃铛,因为盒子里没有铃铛的声音。确定可能装的.物品有珠子、胶棒、糖。但在积木和石头中孩子们有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都有可能在盒子里。“可是只有4个盒子,不可能装5样东西。那我们怎么知道装的是哪一个呢?”我问道。王也说:“那我们就掂掂重量呗。”孩子们表示同意。于是我把石头和积木同时放到孩子手中,让他们轮流感受,之后孩子们达成了共识,是积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感受了排除和比较的方法,丰富了感知经验,并且进一步确定了盒子里面的东西有珠子、积木、胶棒、糖。
2.引导幼儿分小组探索盒子里的物品,并做记录。
师:“但是哪个盒子里放的是哪样东西呢?如果不打开盒子你们能知道吗?”
孩子们分别通过晃、听、掂轻重的方式认真细致地比较、感受,最终找到了珠子、积木、胶棒、糖分别放的盒子,并把结果按照盒子上的号码记录在了记录纸上,和小朋友进行了分享。
3.引导幼儿分享各自的探索结果和依据。
在分享中孩子们说出了他们的感受,他们感觉小珠子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而且很轻;胶棒是有轱辘的感觉;积木有点沉,没有咕噜的感觉;糖有糖纸发出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综合运用了各种感觉器官,调动了已有的感知经验。他们不仅发现了盒子里有没有东西,还能知道是什么东西。
4.共同验证盒子里的东西。
师:“到底是不是和小朋友猜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打开看看吧。”
话音刚落,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一一打开了盒子。在验证结果的这一刻,教室里一片欢呼声:“我的对啦!”“我是小侦探!”
师:“你们真棒,通过线索猜到了盒子的秘密,可是布朗太太丢的到底是什么呢?”
当我问到这句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但接着孩子们都猜是珠子。我说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侦探是怎么说的吧。”
(三)引导幼儿第三次探索盒子的秘密,发现真相与自己的猜测、想象是有差距的,从而感受侦破案件的乐趣。
1.通过PPT出示第三条线索,引起孩子们的认知冲突。
小侦探:“布朗太太丢失的是一件白色的东西。”
这次看完线索孩子们并不像前两次那么兴奋,他们的表情有些惊讶,有些失望,到底怎么回事呢?布朗太太丢失的东西到底在哪里呢?孩子们猜测起来:“是不是线索错啦。”“是不是没丢呀。”这时可可说:“会不会在‘没有东西’的盒子里呢?”听到这儿,我对孩子们说:“小侦探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我们再看看还有没有新的线索吧。”
2.通过PPT出示第四条线索。
小侦探:“那个盒子上有点香味。”
听到这个线索,孩子们在每个盒子上闻起来,可可说到:“真的,没有东西的盒子上有香味,快闻闻。”孩子们都闻起来。以前很少会用到闻的感觉方式,在这个环节设计运用闻的感官,让孩子们感受到想要破案,就要更细致,不能放过任何的线索。
3.引导幼儿重新探索“没有东西”的盒子。
小侦探:“丢失的东西会不会真的藏在我们认为没有东西的盒子里呢?布朗太太到底丢了什么?我们怎么会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呢?小朋友们,快帮帮我吧。”
师:“有哪些东西装在里面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呢!”
幼儿大胆猜想起来,他们说出了餐巾纸、羽毛、头发、棉花等。通过猜想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物体的特征是有一定了解的,他们能抓住物体轻、没有声音的特点。
4.验证感觉“没有东西”的盒子。
当盒子被打开时,孩子们欢呼起来:“我发现了,是珍珠。”“怪不得布朗太太找不到呢,原来粘住了。”“我也发现了。”孩子们还在盒子里发现了一些他们猜到的其他东西,比如,棉花、餐巾纸等。
小侦探:“小朋友们太棒了,谢谢你们帮我侦破了案情。”
(四)引导幼儿总结回顾。
1.和幼儿共同回顾使用了哪些方式帮助小侦探破案的。孩子们纷纷回答用了听、闻、掂、比较、排除等各种方法。
2.和幼儿一起讨论今后如何当好小侦探。孩子们都表示要努力寻找各种线索,不放过任何细节。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随着幼儿生理的不断成熟,幼儿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不断增强,本课将让幼儿在感知自身机体的发展下,进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才艺展示,感知自己长大了。
2、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及自己的生长过程。
3、激发幼儿爱父母、爱生活的情感。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诗歌《我最爱祖国》、各种职业的图片
活动进程:
1、复习诗歌《我最爱祖国》,感受自己从小班到中班直到大班自己的想法的变化,体验自己长大了。
教师朗诵诗歌:小班的时候,老师问我,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中班的时候……现在我上大班了……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自己的想法不断变化,是自己长大了吗?上了大班小朋友知道了好多事情,也学会了好多本领,那我们为什么能学会这么多的本领呢?(引导幼儿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是妈妈的呵护,自己的努力,认真仔细,坚持、耐心、刻苦……在讨论中感受自己的长大的经历及自身的`成长过程)
2、才能展示。
既然小朋友们知道自己长大了也会很多本领,那小朋友能不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呢?引导幼儿自由展示,培养幼儿的大胆勇敢,体验自己长大及拥有本领的成就感及自豪感。
3、谈理想,教师适时出示各种职业的图片。
师: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想一下,当你继续长大,你上了小学、中学、大学之后,像老师这样你会有什么梦想呢?将来当你长得更大了,你会做什么呢?(引导幼儿想象,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积极性,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课下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的理想。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的时候,有儿显现的很兴奋,与老师配合的也很好,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一个延伸活动,就是进行一个“过家家”的游戏,我想这节课会更出彩的。
所以,如果在有类似活动,我认为加进去角色游戏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探索、发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几比几多一,几比几少一”。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可以挂在幼儿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别画有1~10个实物图,反面标有相应的数字,每种数字的卡片数量相等。
2、不完整的自然数列大卡片若干。如图
3、音乐课件。
4、幼儿学习资源?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卡片挂在胸前,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与方法。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卡片,卡片里藏有数字宝宝,你们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挂在胸前,然后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卡片上有什么,你的卡片中藏着的.数字宝宝是多少。
请幼儿记住自己的数字宝宝。
2、游戏“抱团”。
(1)玩法:幼儿随音乐四散走,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相邻的自然数抱在一起。如:教师说6时,戴着画有5、6、7卡片的3名幼儿抱在一起。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数字宝宝,那我们一起来玩“抱团” 的游戏。教师讲解以上游戏规则
(2)教师提问:
你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x比x几多一,x比几多x少一”。
3、游戏“排排队”。
(1)玩法:幼儿拉成圆圈,教师发出这个指令后,带着数字1~10的卡片的幼儿按顺序站成一排,比一比哪一组站的又对又快。
(2)教师提问:你们组是怎么排的?谁的前面是几?谁的后面是几?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多还是少?少几个?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还是少?多几个?
4、游戏:“占格子”。
玩法:教师出示缺少的自然数列大卡片,摆在地面上,当音乐停止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身上的卡片数量站在相应的空格中,看谁站得又快又准。没有占到格子的小朋友被淘汰,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猴子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垃圾不乱扔的快乐。
准备: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a 小兔怎么了?
B 怎么会摔交的?
(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 是谁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音游《汽车开来了》。
教学反思: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小百科: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让幼儿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难点:能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活动准备:
情景画四幅,车窗一个,小猴头饰一个,棒棒糖一根,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问题
师:今天天气怎么样?上个周末的天气是不是很好?趁天气好,阳光很好,爸爸带着小猴闹闹一起坐车到海洋公园游玩,闹闹一想到要去海洋公园可高兴了,一路上在车上动个不停,想知道闹闹在车上都做了些什么吗?
二、看情景表演并讨论
1、情景表演一:手和头伸出窗外、反向跪坐在车位上
师:好高兴呀,马上要到海洋公园了,可以和海龟、海狮还有海豚玩,哈哈,咦?那边有个大气球啊!真漂亮呀!我要大气球,我要大气球!爸爸,你看那只小狗多可爱啊,你好,小狗!(闹闹把手和头伸出车窗外,显得很兴奋,一辆车开过来(其他教师辅助当成车开过),把闹闹吓了一跳,赶紧把头伸进车里,不一会儿,闹闹又转过身,跪在椅子上玩,一个急刹车闹闹差点摔倒)
2、讨论
师:好,闹闹刚才在车上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他做的对不对?为什么觉得他做得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出示图片小结: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以免被边上开过的车子撞到或从车窗上掉出去。不要反跪在车子上玩,以免急刹车时摔倒。
3、情景表演二:在车里吃带棒的食物,从车中往窗外吐痰或扔废物
师:车子又往前开,马上就要到海洋公园了,这是妈妈给我买的棒棒糖,我要吃一个(撕开糖纸往窗外扔,又一个急刹,差点噎住,拿了餐巾纸擦了嘴巴,把餐巾纸往外面扔)
4、讨论
师:好,闹闹刚才又在车上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吗?为什么呢?
出示图片小结: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带棒的零食,比如棒棒糖、串烧、糖葫芦等,以免车子急刹棒子插进嘴里,也不随便把垃圾往车窗外扔,不但会把马路弄脏,也容易挡住其他车子的视线,造成撞车事件。
三、请幼儿做文明乘车,安全乘车的小乘客
师:刚才我们看了小猴闹闹做的那些不正确的'乘车方法,我们也知道了该怎么乘车了,不管是自己家的车还是公交车都应该注意安全,有谁会做安全乘车的小乘客了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做做看。
小朋友乘坐期间出难题。
1、看,外面有个圣诞老公公,伸出手跟他打个招呼吧!
2、请他们选择正确的零食吃。
四、小结再次出示上述图片,让小朋友讲出正确的做法。
师:好,我们今天知道了该怎么安全文明乘车,我们来看看要怎么做呢?
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以免被边上开过的车子撞到或从车窗上掉出去。不要反跪在车子上玩,以免急刹车时摔倒。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带棒的零食,比如棒棒糖、串烧、糖葫芦等,以免车子急刹棒子插进嘴里,也不随便把垃圾往车窗外扔,不但会把马路弄脏,也容易挡住其他车子的视线造成车祸。
五、延伸活动活动以后,将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作为宣传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2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