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10 10:33:38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丰富多彩、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中,那些昆虫的趣闻,昆虫的奥秘,无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这些很小的生命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小朋友们对小蜗牛到底是不是昆虫,产生了强烈的争论。有的说是昆虫,因为封面上有蜗牛图;有的说不是,因为它没有翅膀;结合大自然探秘中有关四季的知识,从而了解蜗牛的知识及初步掌握四季的相关景物特征。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四季给小朋友身边带来的变化。

  2.尝试用故事中小蜗牛的语言描述四季特征,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活动重点、难点

  了解蜗牛的知识及初步掌握四季的相关景物特征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图片;

  2.挂图《小蜗牛的四季》;

  3.幼儿每个人一份操作卡“四季的排图”;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蜗牛的特点;

  1.师:现在有请来我们班做客的小伙伴。师:没有来;再次有请!师:怎么还没来呢?一定是我们掌声不够热烈,那我们再次鼓掌欢迎(出示蜗牛的图片)你想对小蜗牛说点什么?幼儿:小蜗牛,你好!等(幼儿自由回答)

  2.说说蜗牛的知识

  师:那孩子们你们知道关于蜗牛的知识吗?比如:蜗牛的故事,蜗牛的歌曲,蜗牛的故事等等。幼儿: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蜗牛与黄鹂鸟)

  3.教师小结:孩子们说的非常的好!蜗牛它是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不喜欢阳光,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小贝壳,而且爬行的速度非常的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小蜗牛的故事。

  二、听故事并知道一年是有四季和四季的基本特征

  1.教师:(故事)在一个春天,蜗牛妈妈对孩子说:“到小树林里去玩吧,树叶儿发芽了。”小蜗牛第一次去树林是在什么时候?幼儿:春天。师:那春天树林是怎么样的呢?幼儿:树叶发芽了。师:那你还知道春天哪些特征?幼儿:开满花;树叶发芽;小草都长出来了等。师:孩子们说的真好!那我们再来听一首音乐,听听音乐里都有哪些春天的特征呢?(听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根据音乐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2.教师小结: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中,处处都表现出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红红的花、绿绿的草,枝头的嫩叶、飞舞的蝴蝶和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春风,到处充满春天特有的景色。春天太美了,我有点忍不住要跟小蜗牛一起出发了!

  3.教师:小蜗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来。小蜗牛说:“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采点草莓会来吧!”师:孩子们当蜗牛到达树林的时候已经是什么季节?幼儿:夏天。师:夏天的树林是怎么样的呢?幼儿:夏天的小树长满树叶;地上还长满了草莓;师:那你知道夏天还有哪些特征呢?幼儿:夏天我们要穿短袖;夏天我们要吃棒冰;夏天我们可以游泳等等;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是怎么说夏天的吧!(听伴奏儿歌《夏天来到荷塘》)幼儿:荷花开了;有小蝌蚪等。

  4.教师小结:孩子们说的真好!提起夏天,我们常常想到的是炙热的阳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孩子们可有着不同的感受。对我们小朋友来说,夏天,是可以尽情享受冰激凌的时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消暑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知了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总之,夏天是很有意思的!我们跟着小蜗牛出发吧!

  5.教师:小蜗牛爬呀,爬呀,好就才爬回来,小蜗牛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儿全变黄了。”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采点蘑菇回来。”师:孩子们,当小蜗牛第二次到达树林时已经是什么季节了呢?幼儿:秋天。师:秋天是树林是怎么样的呢?幼儿:秋天第树林地上长满了蘑菇;秋天的树林树叶全变黄了。师:那你们知道秋天还有哪些特征呢?幼儿:秋天的树叶会从树上飘落下来;秋天草儿开始枯了等。师: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吧。(音乐《秋天来了》幼儿可以跟着做动作)

  6.教师小结:孩子们真能干!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得凉爽了,有些树的叶子变黄了,有的树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秋天到了,草儿开始枯了。苹果、橘子、梨等水果成熟了,秋风吹在身上凉凉的,人们开始要穿上毛线衣了。好想看看秋天的树林啊,我们跟着小蜗牛一起去树林看看吧!

  7.教师: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小蜗牛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躲在家里过冬吧。”师:孩子们,小蜗牛最后一次到达树林时已经是什么季节了?幼儿:冬天。师:冬天的树林是怎么样的呢?幼儿:冬天的树林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师:那你们知道冬天还有哪些特征呢?幼儿:冬天很冷;冬天我都穿上了小棉袄;冬天会下雪等等。师:孩子说的真好,那我们来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说冬天的吧!(音乐《冬天到》孩子跟着做动作)

  教师小结:冬天雪花飞扬,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这是奇妙的景色;而且冬天特别的寒冷,孩子们会穿上厚厚的棉袄过冬;还有很多小动物一个冬天都要睡觉,我们把这个叫做冬眠。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只要多参加体育煅炼,多运动,身体就会变暖和,希望孩子们多参加体育活动。

  三、通过操作排图,让幼儿加深对四季轮回的了解

  1.幼儿自主探索排图操作,四季轮回顺序;师:四季的变换是大自然的规律,人们是不可以改变的,人们只有适应季节的变化,才能生存发展;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特点,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师:老师这里有四种图片,一种图片代表一个季节,然后孩子在操作卡上进行操作,一格贴上一个季节,让四季进行排图,孩子们开始吧!

  2.对幼儿的排图进行分析。(幼儿可以自己对自己的排图说一说)

  活动延伸:

  活动后寻找现在这个季节特征的事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A、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B、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C、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D、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2、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教师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A、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C、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3、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A、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B、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C、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4、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A、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B、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C、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点评:

  1、人民币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品,幼儿对它比较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有了独自购物的机会,应该了解一些人民币简单的兑换知识;因此选择这个内容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2、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上的图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字,丰富了幼儿关于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教师注意让幼儿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而不是直接讲解灌输,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采用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并让每个幼儿亲自去操作游戏币,这样既能够让幼儿印象深刻,又便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是否真正掌握了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4、教师设计的"买卖玩具"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练习人民币兑换的情境和机会,能够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快乐是什么》这本图画书是我在书店中发现的。故事通过小老鼠与鼠妈妈之间围绕快乐的问答,让我们感受到母子间充满爱和温情的快乐。它温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我,我决定把它推荐给孩子们。但原书故事很长,有十几幅画面。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从中选择了六幅画面与他们欣赏。由于画面之间没有递进和因果关系,因此并不影响欣赏效果。

  活动目标

  1.在阅读画面语言的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表达的温情。

  2.理解故事角色对快乐的认识,能寻找并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快乐。

  3.学习用的快乐是的句式完整地说出自己或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将绘本《快乐是什么》制作成ppt(插入与画面相匹配的音乐数段),微笑表情图,大字卡:的快乐就是、快乐是什么?。

  2.事先向幼儿发放快乐调查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出示快乐的表情)看,这是什么表情?人的心情怎样就会微笑?师:当我们心情高兴、快乐时,就自然会在脸上流露出微笑。老师今天很开心,很快乐,因为我能和小朋友在一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也有很多快乐的事情,你愿意大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谁来说说,你什么时候很快乐?幼:我在做游戏的时候很快乐。幼:画画时我很快乐。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快乐,快乐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可是有一只小老鼠,(点击封面)它经常问妈妈:快乐是什么?(出示字卡)想知道鼠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书吧。自评:以笑的表情图导出快乐的主题,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快乐,从而自然引出了《快乐是什么》这本图画书,又为阅读的开展积累了前期经验。

  2.阅读感知

  (1)师:(点击第一页)猜猜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樱花盛开的景象。)师:对,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小老鼠伸着懒腰走出家门,回过头问妈妈:快乐是什么?鼠妈妈回答:快乐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开门,头顶便哗啦啦落下来一阵樱花雨。什么是樱花雨?幼:樱花花瓣飘落下来,好像下雨一样。师:说得真好,樱花是很美很美的一种花,樱花雨落在头上会有什么感觉?幼:会很香,还很舒服。(教师引导幼儿复述鼠妈妈的话并加上动作。)自评:直观的画面不仅让幼儿欣赏到了美好的樱花雨,还促使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它的含义。在复述鼠妈妈的话时,我边讲述,边带领幼儿做动作。我陶醉的表情感染了幼儿,他们也仿佛体会到了樱花雨落到头上的幸福感。

  (2)师:(点击第二页)瞧,小老鼠在干什么?师:小老鼠啊,把山坡当成了滑梯,他在滑滑梯呢!山坡上长满了蓝色的风铃草(点图)。长满了草的山坡,踩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幼:软软的。师:对啊,如果不小心滑倒,也不会摔痛。所以小老鼠一不小心滑倒了,他还捧着肚子笑呢!这时,他问妈妈:快乐是什么?鼠妈妈说:快乐就是在蓝色风铃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带幼儿一起学说鼠妈妈的回答。)

  自评:指向准确的提问引导幼儿想象着踩在风铃草上的感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鼠妈妈关于快乐的回答。

  (3)师:(点击第三页)哟,这老鼠母子俩什么事这么开心呀?幼:他们在荡秋千。师:小老鼠紧紧抱着鼠妈妈,无限开心地问:快乐是什么?鼠妈妈会怎么回答呢?幼:她说快乐就是把秋千荡得高高的,和小鸟飞得一样高。师:你猜对了。鼠妈妈说:快乐就是荡着秋千,像鸟一样飞进高高的云端。你们荡过秋千吗?喜欢荡秋千吗?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紧紧抱着妈妈,荡起来(随音乐做荡秋千的动作)。快乐吗?

  自评:前两幅图片的讲述,激发了幼儿想说的愿望,他们很想表达自己对画面中表现出来的快乐的理解。这时,我及时给予了他们说的'机会,而幼儿连贯的回答也证明他们能理解图书的画面风格和表达主旨。之后,三拍子音乐的动作体验,将幼儿带入了情景。他们飘荡着,快乐着。

  (4)师:(点击第四页)画面上除了小老鼠,还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幼:小老鼠骑着自行车,在追大母鸡。师:嗯,他们在游戏。咦,鼠妈妈在哪里呢?(请幼儿找出来。)师:鼠妈妈在远远看着呢!你们想鼠妈妈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小老鼠问快乐是什么,鼠妈妈会怎么说?(幼儿争相发言。)幼:快乐就是鼠宝宝玩得很开心。幼:鼠宝宝开心,他的妈妈就很快乐。师:不错,鼠妈妈说:快乐就是看你开心地玩,吸着鼻涕舔棒棒糖。(幼大笑)谁会学鼠妈妈的话?(请个别幼儿复述。)

  自评:这是故事中唯一出现其他人物的画面,幼儿在有序的观察中,连画面中站在很远地方、很小很小的鼠妈妈,也毫不费力地找到了。鼠妈妈的前半句回答在大家意料之中,而后半句回答则充满了幽默的意味。在笑声过后,幼儿更深切地体会到了鼠妈妈对鼠宝宝发自内心的爱。

  (5)师:(点击第五页)什么季节到了?冬天到了,外面飘着雪,非常寒冷,可是小老鼠家里却是暖烘烘的。这母子俩为什么这么高兴?幼:他们在喝着热汤。师:小老鼠的小肚肚吃得像西瓜一样圆。快乐是什么?小老鼠舔着手指,摸着西瓜一样圆的小肚肚问。这时,鼠妈妈会说快乐是什么呢?幼:快乐就是外面很冷,家里很热。师:热可以说成暖烘烘。鼠妈妈说:快乐就是在飘雪的冬夜,家里暖烘烘的,有香喷喷的青豆汤喝。(带幼儿学说鼠妈妈的话。)

  自评:用递进式的提问,促使孩子们以自己的理解帮鼠妈妈作出了生动的回答。

  (6)师:(点击第六页)小老鼠把头靠在鼠妈妈的身上,他们在看什么?幼:他们看着太阳落山了。师:对,他们在看夕阳。你觉得这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幼:很安静,很舒服。师:快乐是什么?小老鼠又问。快乐就是静静地看海,静静地看夕阳,静静地和你在一起。师:鼠妈妈说和谁在一起很快乐?来,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种快乐一一(音乐起)把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静静地,静静地真舒服啊!

  自评:借助音乐,让幼儿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母子相亲相爱的快乐。舒曼的《梦幻曲》舒缓、安静、温馨,极好地烘托出画面的氛围。

  3.欣赏故事

  师:小老鼠一直在问妈妈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对,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快乐是什么》。那现在小朋友就当小老鼠,老师就是鼠妈妈,我们一起欣赏故事,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小老鼠们要记住:每换一个地方,你们都要问妈妈快乐是什么?(提醒幼儿问时要用开心、好奇的口吻。)好,开始。(师生合作,分角色讲述故事。)

  自评:以分角色问答的形式,让幼儿参与讲述,较好地集中了他们倾听故事的注意力。字条快乐是什么的反复出现,巧妙地提醒了幼儿问话的时机,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这几个汉字。

  4.拓展讲述

  (1)师:鼠妈妈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因为她的快乐有好多好多。你最喜欢鼠妈妈的哪句话?(引导幼儿回忆并复述鼠妈妈的话。)

  自评:对已欣赏过两遍画面的幼儿来说,单纯的复述肯定显得乏味,而让幼儿讲述最喜欢的话则不同,它使幼儿回顾故事,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交流,形成与同伴的共享。幼儿争先恐后地表达,特别主动。

  (2)师:你们羡慕小老鼠吗?为什么?师:小朋友有家人的疼爱,有老师的关爱,有同伴的友爱,你们的快乐一定比小老鼠更多。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快乐,或者你认识的人有哪些快乐,说的时候,要用的快乐是这个句式来说,要说得很好听哦!(请幼儿拿着快乐调查表,和同伴进行交流。)师:谁能够上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个别幼儿讲述。)幼:我爸爸的快乐是抽烟。(众大笑。)师:哦,这可是不好的习惯,你得劝他别为了一时的快乐损害了健康的身体。幼:我妈妈的快乐就是我能乖一点。师:是啊,看着你慢慢长大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

  自评:这一环节,我顺利帮助幼儿进行了经验迁移。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幼儿能运用故事中的句式,讲述自己和他人的快乐,达成了预期目标。

  5.结束活动

  师:我们一起跳支快乐的舞蹈吧!自评:坐了很长时间,舞蹈使幼儿身体得到了放松。所选歌曲《快乐颂》旋律欢快,歌词呼应了活动主题。

  附故事: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什么?小老鼠伸着懒腰走出家门,回过头问。快乐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开门,头顶便哗啦啦落下来一阵樱花雨。鼠妈妈回答。快乐是什么?小老鼠不小心滑倒了,抱着肚子笑。快乐就是在蓝色风铃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快乐是什么?小老鼠紧紧抱住鼠妈妈,无限开心地问。快乐就是荡着秋千,像鸟儿一样飞进高高的云端。快乐是什么?小老鼠骑着自行车,追得大母鸡满院跑。快乐就是看你开心地玩儿,吸着鼻涕舔棒棒糖。快乐是什么?小老鼠舔着手指,摸着西瓜一样圆的小肚肚问。快乐就是在飘雪的冬夜,家里暖烘烘的,有香喷喷的青豆汤喝。快乐是什么?小老鼠把头靠在鼠妈妈的身上问。快乐就是静静地看海,静静地看夕阳,静静地和你在一起。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乐曲《卖报歌》的创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

  3.体会当时报童艰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难点:

  初步了解乐曲创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能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体会当时报童艰苦的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介绍,报纸若干,歌曲录音、聂耳照片、《卖报歌》视频、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介绍歌曲作者

  出示聂耳照片:小朋友们,认识图片上的叔叔吗?他叫聂耳,是我们中国伟大的作曲家,我们的国歌就是他作曲的。他还为我们小朋友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卖报歌》,想不想来听一听?(播放歌曲一遍)

  二、介绍歌曲谱曲背景

  师: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这里有一个故事老师来讲给大家听。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朋友出去散步,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声音很动听,想让他的朋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那里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著名词作家)或者安娥(田汉夫人)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

  三、学唱歌曲

  1.师:这首曲子就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谱写出来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好吗?

  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逐句理解歌词意思)

  2.学习按节奏念歌词。

  3.参考幼儿用书,用动作记忆歌词。

  4.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可以分小组唱、男女生轮唱等

  四、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谁能够根据歌词内容来表演一下这首歌曲呢?(边唱边卖报)(提示幼儿一边走一边手里甩着报纸,嘴巴里说“卖报喽,卖报喽……”)(可以参考视频)

  五、移情教育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再也看不到卖报的小报童了,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大教室里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小朋友的关爱,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家听大人的话,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好吗?

  活动延伸:

  听爸爸妈妈说一说旧社会报童的故事,再到自己平时路过的书报亭看一看,了解现在卖报人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报纸杂志,尝试自己买一次杂志或报纸。

  教学反思:

  《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 歌了,因此学歌的热情持续时间比其他的歌短。因此,在学唱过程中,我安排 讲述关于报童的故事,让学生对报童们的苦难生活有个直观的了解,同时强调 报童的生活年代是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那时的社会状态,生活背景以及普 通老百姓的生活情况。这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合理情绪的准备,准确的把握歌 曲的情绪。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过河》讲述了一群小动物互助过河的童话故事,爱帮助人的小蛇用自己的身体在河上架起了一座小桥,让小动物按由轻到重的顺序过河,既渗透了按由轻到重顺序过河的智慧教育,也蕴涵着小蛇乐于助人和量力而行的品德教育因素。同时,让幼儿在推测和验证中展开游戏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是一篇极具教育价值的文学作品。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对画面信息进行描述,理解故事情节。

  2.能根据画面大胆推测,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验动物之间互助友爱的美好情感。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过河》PPT

  2.地上用即时贴布置出一条小河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架小桥的游戏。这是一条小河,谁能用身体在上面架起一座小桥呢?你看他把手和脚撑在小河的两边,把身体拱起来,胳膊和腿撑直了,像不像一座小桥啊?好,我们都来架小桥吧。让老师来试试小桥架的结不结实,注意了,老师要过小桥了……看,有的小桥开始摇晃了,要坚持哦!(好,小朋友都会架小桥了,现在我们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下)

  二、观看课件,推测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一)师:刚才小朋友玩了架小桥的游戏,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架小桥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呢?这些小动物想干什么的呢?他们怎么会怎样过河呢?这几个小动物里谁会游泳呢?

  2.出示图片(二)师:哦,小蛇会游泳,看,它在河面上架起了什么?哦,小蛇很聪明,它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小桥,那你会让谁先过河呢?那为什么呢?(根据幼儿的推测把动物过河的顺序显示在课件图片上)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那小蛇是让小动物按什么顺序过河的呢?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观看课件,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三)师:唉,小蛇让谁第一个过河呢?(小蚂蚁)小小的蚂蚁走在小蛇的身上,小蛇的表情怎么样?(依据情况引导小蛇的眼睛,鼻子怎么样?)师小结:小小的、轻轻的蚂蚁从小蛇身上过去,小蛇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小蛇眯起眼睛,感觉很轻松。

  2.出示图片(四)师:第二个谁过河的呢?(蚯蚓)小蛇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小蛇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蚯蚓过河,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小蛇竖起眉毛,睁大了眼睛,感觉有一点点累。

  3.出示图片(五)师:第三个是谁呢?(小老鼠)小蛇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小蛇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小蛇感觉累多了,头上都流汗了。

  4.出示图片(六)师:那第四个呢?(小鸡)那你看小鸡走上小蛇的身上小蛇身体有什么变化呢?它的表情怎么样?唉,老师觉得它好像在微微的笑呢?它为什么笑呢?(哦,小蛇虽然很累,但它帮助小动物过河觉得很自豪很快乐,所以它微微的笑了)师小结:小鸡走到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好不容易支撑着,头上流下了很多汗,勉强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四、师幼展开讨论,明白由轻到重的过河的道理师:现在小动物都过河了,那我们来看看小动物的过河顺序和刚才小朋友想的顺序一样吗?不一样,哪个方法更好呢?(将前后两个顺序进行比较,讨论哪一种办法好)小结:老师也觉得小蛇的方法挺好的,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过河这样小蛇就能保存体力坚持到最后,让所有的小动物都过河。

  五、看课件,完整的欣赏故事师:在小蛇的帮助下,四只小动物都顺利的过了河,它们非常感谢小蛇。那你们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蛇呢?……那我们小朋友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像小蛇一样乐于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那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吧!

  六、拓展师:噜噜噜、噜噜噜,谁来了?小猪来了,小猪噜噜也要过河呢,你觉得小蛇会让它从身上过去吗?

  师小结:老师也觉得小蛇不能再帮助小猪过河了,因为它已经很累了,如果让小猪从身上过去万一坚持不住,小猪就会掉到河里发生危险。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千万不要逞能,不然会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那小猪怎么办呢,那我们回去帮它想个好办法吧!

  附故事:

  过河一群小动物来到小河边,它们是小蛇、小老鼠、小鸡、蚯蚓和蚂蚁。它们要过河,但是它们中间只有小蛇会游泳,其他的动物都不会游泳。怎么办呢?

  好心的小蛇想了个办法,它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它身上过河。首先是身躯微小的蚂蚁从它身上过河。小蛇简直感觉不到小蚂蚁的重量。接着是蚯蚓过河。这一次,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

  再接着是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当小鸡走上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好不容易支撑着,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这时,忽然走过来一只小猪,这只小猪也想从小蛇身上过河。小蛇已经很累了,它会让小猪从它身上过河吗?

  活动反思:

  《过河》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第三模块教材创设了“学生过河”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体现了‘寻找疑问—发现疑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汇报结果’这一教学流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充分利用“过河”这个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从中发现数学疑问,再提出问题,接着让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时候孩子们通常会想到的是分步算式,接着又小组合作交流,“能写成综合算式吗?”这时就有部分孩子出现这样的算式:29+25÷9 ,接着老师就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再结合具体的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所在,让孩子们知道这个时候这样写出来就是不正确的,同时给孩子们介绍新的工具“小括号”,并让孩子知道:有小括号的时候,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这个时候再让孩子们列算式,就会列出正确的:(29+25)÷9,而且也知道了运算的顺序了。接下来在‘做一做’的练习中让学生们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又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疑和提出疑问后的思,同时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线,在各环节老师穿针引线(提醒为导疑—导思),关键处忘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

  3、新课部分,在“问题情境”的牵动下,当孩子们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后,又鼓励学生大胆的汇报自己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得以加强。在学生求探索、同思共想、动手操作、互说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的机会,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愿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与诸多探索的精神也逐步养成。

  4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及电子白板,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动态,以及交互式等展现知识的过程,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如本节课我运用到了电子白板的“拖拽、组合、随意书写、无限制克隆、遮挡、双页预览、魔术笔的放大和聚光等功能”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建立清晰表象,并有效的节约了教学时间,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以同伴10个手指的“藏起”为情境进行10的减法算式的记录,体会减法算式在记录数量变化中的简单、便捷。

  2.比较同伴间10的减法算式记录条目的多、少、一样多,体会“有顺序”的操作活动给记录带来的帮助。

  3.在游戏活动反复进行中,增进幼儿对“一”、“一”等符号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减法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两两结伴进行合作运算和记录的经验。

  2.教师自制10只手指分别藏起1个到9个的图片,以及对应的10的减法算式PPT课件。

  3.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手指游戏。

  和幼儿一起玩他们所喜欢的手指游戏。

  师:你有几个手指头?你喜欢它们吗?你会用手指头摆造型吗?这个造型要用几个手指头?

  (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对手指游戏、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现中’,丰富和加深幼儿有关手指和数量的特殊表象,为接下来的数的运算活动建立“跳板”。)

  2.看“图”玩游戏——手指头,藏起来!

  (1)介绍游戏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喜欢一个“藏起来”的手指游戏。我来藏,你来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师藏了几个手指头。

  (2)教师演示,幼儿猜测。幼儿猜测后,教师追问:你怎么猜得这么准的呢?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察、思考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们一共是4个,所以藏起了4个”。

  (3)鼓励幼儿自主玩这个游戏。教师可以用激将法,比如说: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让你看“图”玩“藏手指头”的游戏你能行吗?

  (4)出示“图卡”,逐张和幼儿讨论图画的意义:这是什么意思?提醒你们藏几个手指头?

  (5)幼儿自主看“图”游戏。

  (由“藏起”的游戏,自然引发到对“少掉”的直观理解,再分别与数学符号“10”、“一”、 “4”等之间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引发幼儿自主建构“10一4”这一算式中所隐藏的数学运算意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也来玩“藏起”游戏,在动作表现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减号以及减号前后数字的理解认识。这个过程必须以孩子自身的反复动作为基础建构,孩子的理解认识才能深入透彻,日后的应用也才有可能自如流畅。)

  3.“示意图”大变身——看看“?”来回答。

  (1)将“10一1”变化成“10一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来回答这个“?”你会怎么回答?

  (2)结合情境小结“10—1=9”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原来是10个手指头,藏起了一个手指头,还剩下9个手指头。

  (3)通过追问,引导幼儿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一”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后面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4)出示图片“10一4=?”,引导幼儿思考:你会回答吗?你怎么回答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5)请幼儿自主出题进行运算:让你来出“题目”考考大家,你还会出些什么题目?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书写算式,并引导集体中的其他幼儿及时回答。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哪些题目我们回答比较快?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把那些让我们“回答得慢”的题目再快一点呢?

  小结:如果让你给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取个名字,你说是什么游戏? (10的减法)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就是“减法算式”。

  (至此,孩子们对于10的减法算式的完整结构才有了整体认识和理解。回顾这个逐步建构的过程,是以孩子的操作游戏为基础,让孩子主动观察发现、积极猜测理解的动态的过程。抽象的减法运算因为有了孩子手、眼、.脑的相互协同、互为补充,因而在理解时孩子感觉自然、轻松。另外,运算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内化的过程,教师鼓励孩子将“感觉回答得快”的题目提升出来,并结合手指的形象进行印证、点评,既能够分享个体的学习心得与经验,又收获了来自集体的智慧解析。)

  4.你来玩,我来记——10的减法算式还有哪些?

  (1)引导幼儿分组自主玩减法游戏:10的减法算式可不止“10—1=9、10—6=4”这几条。现在请你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一起,一个表演手指游戏,一个来记录算式,想想怎样表演记录的算式多、而且不重复。

  (2)交流、展示与分享: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算式你们都找到了,哪些你没有找到?为什么?

  (3)小结:有顺序地表演手指游戏,所有的l0的减法算式都会被一条条地记录下来。

  (4)再次结伴活动,展示作业成果。在这过程中追问:你的小伙伴在记录10的减法算式时记得怎么样?错了没有?你怎么帮助他的?

  (利用结伴分组来讨论一个已经明确了目的的活动——10的减法,能让孩子们以更加专注的状态,在分别作为说话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角色转换中,思考自己和合作伙伴的想法、表现,形成和回答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提升出操作游戏中的经验、结果。这种“幼一幼”互动中动态的`、变化的探索过程,较之于“幼一作业纸”的静态作业活动,能给予孩子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浓厚的兴趣,更能促进他们相关数的减法知识的自主建构。)

  5.延伸——10的减法算式还能记录什么?

  (1)拓展幼儿的思考:10的减法算式不止是能记录10个手指藏起来的游戏,还能记录、表示很多事情呢,你猜猜看。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问题情境并配上完整的减法算式记录。

  (3)结伴讨论: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用得上这些减法算式?

  (“藏起”本身所带来的“减少”相对于手指游戏情境是特殊的。而数的减法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具有一般的、普遍的应用意义。从当前的学习出发,引导孩子将已有的减法知识进行迁移、演绎,这既是当前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必要环节,也是日后的所有的数的加减学习活动所必须注意的。)

  小百科: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以及琳琅满目的果实总是非常感兴趣。幼儿愿意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根据幼儿的需求及兴趣,我设计了“秋收乐”这一主题系列活动,意在让幼儿观察生活、熟悉生活、尝试生活,激发幼儿探索秋天奥秘的兴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幼儿在“农家乐”“有趣的果园”等教育、游戏活动中,通过品尝果实、收获各种农作物、拣落叶、编织、粘贴、表演等,了解了植物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实现了做中学、玩中学,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一:农家乐

  活动目标

  1.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玉米皮、玉米须,带壳的花生、大豆、高梁。

  2.各种碎布,即时贴,彩笔,胶棒等。

  3.利用各种农作物粘贴好的作品。

  活动过程

  1.参观欣赏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到事先布置好的“农家小院”里随意参观,萌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农家小院”里有玉米皮、玉米须编织的辫子、玩具娃娃;花生壳、豆壳贴画;用玉米秸、花生壳、废纸盒、高梁秸制作的农家小篱笆等丰富多彩的作品。

  2.认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收集准备好的各种材料。

  一组:带壳的花生、大豆、高粱。

  二组:各种植物叶子。

  三组:高梁秆、玉米秸等。

  四组:玉米皮、玉米须、各色碎布。

  3.操作活动

  请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小组,开始做“小小设计师”,动手制作、粘贴、编织各种作品,共同来装扮自己的“农家小院”,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4.展示、表演活动

  幼儿将作品摆放、组合或粘贴在“农家小园”中,告诉老师或小朋友自己作品的名称,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提高,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把“农家小园”装扮得更加精彩。最后让幼儿随着音乐《好日子》自由表演,体验和表达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欣赏作品,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这些材料还能做成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咱们用玉米秸、高粱秆一起合作一个神舟飞船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大班幼儿学习了数字2—6的分解,知道数字如何分解,但是对其内在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行分解,不会动手操作的现象。而且幼儿对分解数字这一活动好像不是很感兴趣。电视频道一直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幼儿在平时都会谈论这部动画片的剧情。在他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时,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么不按他们喜欢的羊羊不同,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羊羊队呢?看看究竟是哪只羊羊最棒?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字分解的兴趣。这样,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活动后评析: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根据幼儿喜好把本班幼儿分成了六组。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萌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说的说,分的分,写的写,真正做到了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游戏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字7的合成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6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