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5 11:09:4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学会比较物品的长短。

  2. 知道长和短的概念。

  活动准备

  彩色胶带,彩色皮套,彩色绒线皮套,强力胶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展开]

  1. 用启蒙积木向孩子们讲解长度的概念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

  - 两个积木有什么共同点?

  - 两个积木有什么不同点?

  - 哪个更长? 你用什么方法比较的长短?

  - 你想比较什么物品的长短?

  2. 比较不同长短的物品。

  ① 准备好不同长度的物品。

  ② 用彩色胶带量一量物品的长度。

  ③ 按照比较出来最长的物品排序。

  ④找一找什么能测出自己的身长。 (用拃量, 步子, 脚印等等)

  ⑤ 用自己的身体来量一量教室里大的物品。

  ⑥ 说一说在测量大的物品时用什么测量更好。

  ⑦ 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品有什么差异。

  (用尺子量准确。在测量长度长的物品时用脚量比用手一拃一拃的`量方便。)

  3. 用活动纸中准备的材料表现出头发的样子。

  ① 用两面胶粘出头发的样子。

  (一侧粘出短头发的样子,另一侧粘出长头发的样子。)

  ② 用绒线皮套表现出长头发的样子。

  ③ 用彩色皮套表现出短头发的样子。[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活动图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主题名称】主题一《我是大班哥哥姐姐》次主题三《我长大了》

  【活动名称】教学活动三《长高了,长胖了》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绳子、毛线等测量人的身高和胖瘦。

  2、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

  3、 感受相互测量的乐趣,感知相互之间的差异。

  【活动准备】

  1、 吸管、筷子、各种绳子若干,纸笔若干

  2、 一张大的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写上全班幼儿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初步感觉测量的作用

  排队游戏导入:将全班幼儿按照做操的队形由矮到高排成五队。各组找出最高的和最矮的小朋友。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现在有多高呢?有什么办法知道我们自己有多高?

  追问:你们在哪里看见过,他们是怎么测量的?

  关注:幼儿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变化。

  小结:是呀,我们小朋友都在慢慢长大,长高了,长胖了。

  二、 基本部分

  一)第一次测量身高——初步感觉测量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筷子,你们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为他们量一量身高。

  关键把握点:(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寻找错误的量法

  *寻找正确的量法

  *寻找不同的量方法

  关注:幼儿能够用完整,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的测量方法。

  小结:这种测量的方法就叫做首尾相连,在我们没有尺的'的情况下用这个方法就可以知道大概的身高了。

  二)第二次测量身高——进一步进行测量

  1、幼儿两人一组再次操作,教师观察

  预设提问:用刚才知道的方法再去试试,也可以想想有没有新的方法。

  2、再次交流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预设提问:你有什么新发现,好办法?

  在测量的时候指出小女孩的盘的头发怎么办(算还是不算,说出理由)

  用能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中。

  3、请个别幼儿上来测量,教师进行小结。(用规范、简单的语言介绍清楚测量方法。)

  三)测量胖瘦——感受测量的乐趣

  1、请小朋友讨论用什么样的工具测量腰腹部的胖瘦合适?

  2、请小朋友两人一组选择合适的工具相互为对方测量腰腹部的长度并在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中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三、结束部分——引发思考

  提问:除了前面用到的材料,我们还可以用那些材料进行测量呢?

  小结:只要我们每个人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找到许多好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了!

  布置:回家以后小朋友可以继续用各种好办法为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好朋友测量一下他们的身高,腰围。并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四、活动延伸——日常尝试

  在发现区投放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共有而继续学习测量,比如测量手的大小,测量活动室橱柜、玩具、书籍等物品的大小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幼儿园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温州三幼得胜园区 潘雪如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班数大学活动:认识“>”和“<”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

  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

  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设计思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和“<”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

  幼儿说出数量,

  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能有序的按(包的名称、功能、材料等)进行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习简单的推销技能。

  3、 在游戏活动中乐于和同伴大胆主动的交往。

  活动准备:

  1、将各种包的图片,布置在教室周围。

  2、实物包一个。

  活动过程:

  一、招聘推销员,激发推销愿望。

  1、教师担任包行经理,发布招聘信息。

  2、提供实物包,幼儿尝试应聘。

  (1)自由应聘,尝试推销产品。

  (2)讨论归纳推销方式:

  A、主动打招呼。B、按一定的顺序(从包的.名称、功能、材料以及式样方面)进行推销,突出包的优点。C、大胆讲述。

  二、体验活动:学做小小推销员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顾客,一组做推销员,自选卡片进行活动。然后互换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交往,锻炼胆量。

  2、说一说自己推销了多少产品,是怎样推销的。

  活动延伸:

  1、每天提供一定的时间开展“小小推销员活动”让每位幼儿得到充分的锻炼。

  2、 活动可以结合角色游戏、区域活动展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莲花与藕,知道藕与莲花之间的关系。

  2.知道植物的根具有多样性。

  3.能细致、有序地观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若干莲花图片和藕电脑图片;每组提供一节藕。

  2.在自然角用透明的器皿种植各种植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3.纸、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莲花与藕。

  1.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哪里?什么季节开放?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吗?在哪里见到的?

  2.师:莲花谢了后会长出什么?它的根是什么样子的'?

  3.给每组幼儿提供一节藕,让幼儿观察。

  4.提问:藕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

  5.师:藕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知道吗?

  6.师:现在老师把莲藕切开,请你看一看,它是长的什么样子的。那老师请小朋友把切开的地方慢慢拉开,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中间有什么连着?

  (二)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根的多样性。

  1.师:莲花的根是藕。你还见过什么植物的根?它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带领幼儿在自然角进行观察,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根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3.师:你看见了哪些植物的根?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4.教师帮助幼儿总结。

  (三)介绍莲藕的营养价值,并且了解一些莲藕做成的美味食品。品尝莲藕汁。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可以让家长制作一些藕的食品供幼儿品尝。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小百科:藕,又称莲藕,属莲科植物根茎,可餐食也可药用。在我国的大部分省份均有种植。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庞大、笨重。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故事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恐龙的图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书《城里来了大恐龙》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

  1.教师出示恐龙的图片,给幼儿讲解恐龙的特征,形态。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故事。“老师今天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来了大恐龙》。一直大恐龙来到了城市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线索和人物的。

  1)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它觉得怎么样?

  2)恐龙所到之处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龙给城里人带来了那么多的麻烦,是它自己愿意的吗、

  4)恐龙变成了立交桥时,它心里是怎样想的?

  4.教师有感情的再讲述一遍故事,可以边讲边请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恐龙的形体特征。

  5.“恐龙还想为城里多做好事。请小朋友想想,恐龙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想象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请幼儿试着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画下来,粘贴在展板上。并请幼儿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

  活动延伸:

  1.在餐前活动中,请个别幼儿将续编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

  2.回家后请幼儿给父母讲述此故事,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乱扔垃圾对人的生活环境的影响,知道要保护环境卫生。

  2、愿意用友好的方式帮助别人改正不良的行为。

  活动准备:

  动物新村场景布置,老虎、山羊、熊猫木偶,教具:香蕉、骨头、饮料盒等,一个邮包和信,垃圾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新村。

  “小朋友们好!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你们喜欢我吗?我很想了解了解你们,谁愿意来告诉我你家是住哪里的呢?”

  “你觉得你们自己住的地方怎么样?”

  “你们都喜欢住在漂亮、干净的地方。”

  二、观看故事表演第一段

  1、“看,这里是森林里的'动物新村,你感觉怎么样?”(恩,动物新村的环境真优美,小动物也很喜欢这个动物新村。)

  2、“我们来看看动物新村里住了谁?发生了什么事?”(老虎木偶表演)

  提问:

  (1)你们看见发生了什么事情呀?你们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

  (2)垃圾乱扔在地上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3)你们都不喜欢老虎先生,除了你看到的这些垃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不能扔在地上?

  (4)看来各种各样的垃圾都不能乱扔,不然新村就不漂亮了,那我们看见了垃圾可以怎么办?

  (5)“哎,我有一个问题,这个垃圾又不是我们小朋友扔的,干嘛要我们捡呢?

  三、观看木偶表演第二段

  “我们来看看住楼下的熊猫太太,她是怎么说的呢?”(木偶表演)

  提问:

  (1)“谁来帮熊猫太太收掉垃圾?你把垃圾扔在哪里的呢?你怎么知道是垃圾筒的呢?”(认识垃圾筒的标志)

  (2)“原来熊猫太太和你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是怎么做的啊?”

  (3)“熊猫太太在考虑一个问题:总不能一直帮老虎先生捡吧,得想个办法让老虎先生再也不乱扔垃圾,小朋友帮熊猫太太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呢,大家讨论讨论。”

  “想出什么好办法了吗?谁来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你觉的谁的办法比较好,为什么?

  四、观看表演第三段

  “帮助别人改正缺点,也要动动脑筋,我们来看看熊猫太太用了什么好办法?”(木偶表演)

  提问:

  (1)“小朋友猜猜邮包里会是什么呢?”

  (2)“到底是什么呢?这儿还有一封信呢,是熊猫太太写的,原来熊猫太太还写了信,猜猜到底是什么?”

  (3)“让我来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4)“原来这盒礼物是一包垃圾呀,为什么要送一包垃圾当礼物呢?”

  (5)“老虎先生收到这个礼物会怎么想呢?”

  五、结束:

  “老虎先生懂得了不乱扔垃圾这个道理,改正了缺点,那我们小朋友在自己住的地方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我们回去再想想,可以为自己的新村干些什么,让它变的更漂亮。”

  活动反思:

  在这次语言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对木偶表演很感兴趣,这种形式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另外选择了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使幼儿有了想说、愿说,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平台,在活动中,紧扣活动主题和孩子的生活经验,每一位孩子在活动中都能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次语言活动,引起我思考的是:在活动中,教师应如何更好地来支持、回应孩子的回答,使他们能获得有价值的发展,而不是盲目性的表扬与肯定,怎样采取更好的语言方式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欲望呢?我想这还需要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艺术。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6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9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