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时间:2024-06-25 11:47:23 职场 我要投稿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5篇(实用)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

  不要乱加评论老师,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妄评某某老师“太严”啦,或者“没有水平”,因为这会引起老师的反感;不要过分看重分数,分数只是衡量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作为家长,向老师了解的不仅是分数,而且要看重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和品德表现等。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5篇(实用)

  经常与老师“互通情报”,这可以帮助老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学生。如,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发生了父母离异、家长失业、搬迁等可能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就应该让老师尽早知晓,以便老师采取相应措施。只有全面、客观地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家长才能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家长要学会和老师做朋友。朋友之间的沟通往往是有效的,因为这种沟通可以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家长和老师一旦成了朋友,交流和沟通就会更加顺畅和自然。即便不能成为好友,至少也要成为普通朋友,这样在沟通的过程中就会少了许多障碍。

  家长千万别去跟老师闹甚至跑去领导那里告状。有的'家长因对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不满,就跑到学校和老师吵闹,甚至跑到学校领导那里告状,这是很不妥当的。因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导致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隔阂,影响双方之间的沟通。作为家长,要给予老师更多的理解,试想,哪个老师不想把孩子教育好呢?即便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言行和方式方法,家长都要理解,因为老师的用心是好的。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2

  要及时做好与老师的沟通

  上初中以后,防止出现孩子信息的隔阂或断层,家长要及时和老师做好沟通。找机会向学校全面了解TA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指导帮助孩子。

  珍惜每一次家长会

  家长会上最有意义的事儿就是,抓住时机跟每个老师都聊聊,并且要到他们的电话号码、微信等联系方式。家长会后,要经常跟老师发发短信、打打电话,问一下孩子的情况,并且针对老师给的建议在家给孩子做适当的辅导,家长要与老师紧密配合。

  熟悉每一位任课老师

  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到了初中家长不但要经常跟班主任交流,也要跟各个主要的任课老师熟悉起来,他们更容易了解孩子在某个科目上学的怎么样,也能提出具体的指导一件。这样才能在初中三年及时防止孩子出现偏科现象,不然到中考的时候才发现,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只关心成绩还要关心心态

  很多家长的通病就是只跟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成绩,后来熟悉了才知道还应该注重孩子其它的方面。初中阶段更重要是洞察孩子的.心态变化,老师在学校跟孩子接触的时间比较长,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状态,如果能及时沟通,就可以商量出好的对策,改变孩子不积极的状态,携起手来帮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状态。

  另外,还要跟孩子的同学家长多沟通,因为孩子是好朋友而变成好朋友,可以从其他家长那里学到更多的教育方法,也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别的家长。还可以通过女儿的同学得知一些孩子心理真正的想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3

  一、“尊重”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家长的人格。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1.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方式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从你的谈话中应该表现出:语气的婉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使家长一听就明,能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批评的话语也要婉转,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

  2.把握好沟通的时序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尽可能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个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我们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等待时机成熟(建立一定的情基础后)在做进一步的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四、让家长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

  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幼儿应达到水平。

  2、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

  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

  4、找出问题的原因。

  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

  家长会清楚意识到和老师配合的重要性,

  会更多地求助老师、

  依赖老师。这时,也是建立我们专业性的最好时机。家长得到老师的帮助后,会

  更加信服老师,尊敬老师。

  五、真情感动,相互理解。

  我们的老师默默地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家长不一定能体会到。特别是新生班,老师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去熟悉和了解每一个孩子,并且要和他们建立起亲人般的感情。但家长仍有许多的不放心,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用的是真情感动法,即: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细致的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让家园共育的合力促进孩子更快更好的发展。

  与家长沟通要注意事项

  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

  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

  4、可以经常更换信息栏

  5、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

  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

  7、保持家庭隐私

  8、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4

  家长、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犹如一种两人三脚的竞走。做为父母亲的,如果不懂得配合、共同协调的要领,那么你的孩子很可能失掉了许多求取进步的好机会。下面是家教给做父母的一些与老师沟通的建议: 首先,家长要认真扮演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者的角色。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形成合力,不可放着问题不解决。面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长也可以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在你不确定打电话时间是否合适时,短信是个折中的方案,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E-mail的形式来联系。

  其次,在充分尊重老师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沟通时机。许多家长为了能够将孩子的情况统统掌握,就在开家长会前抓紧一切机会与老师单独交谈,这种心情老师能够理解,但家长要考虑到老师在开会之前要将班级与年级其他班情况横向比较;与本班的历史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所以很忙碌,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个别家长接触。那么我建议家长如果觉得会后时间晚了,就在家长会后一周内与老师预约前往,那时老师会有充分的时间帮家长分析孩子的情况,而家长也会有机会看到比较完整的统计数据,准确掌握孩子的情况。

  再次,和老师讨论研究的范围,应不只限于孩子的学业成绩。学习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主题。在沟通中家长应咨询孩子这段时间和以前比较有哪些变化,学习是不是更主动,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关心成绩的高低。此外,孩子的行为、情绪、兴趣、同学关系、思想品德修养、青春期心理也是沟通的重点。以及,孩子的自制力、依赖心,礼节以及和同学间相处的情形等问题,都应列入。

  第一、改变传统教子观念

  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克服把孩子当成自己私有财产的心理,让孩子自由发展,培养他独立面对他人、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

  第二、鼓励参加集体活动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她)多与同龄的同学一起活动,用群的功能弥补独的缺陷。通过集体活动过程中的冲突,使孩子反省自己,知道不能恣意妄为,必须同时为别人考虑。因此,如果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教师和家长不应予以抵制,而应让他们玩个痛快。倘若过度保护孩子,担心他们会吃亏或被人欺负,孩子日后将难以适应社会。如果孩子不喜欢和同学玩,教师和家长就有必要作适当的引导,鼓励孩子大胆地走出教室、走出家门,避免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

  第三、避免自我中心意识

  家长要摆正独生子女与成人的关系。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要注意不把他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避免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平时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应使其产生特殊感,让孩子明白他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是没有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权利,和家庭成员一样平等。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饭,要使孩子懂得让大人先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看电视时,不要让孩子一人独占座位;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

  第四、坚持协调一致

  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应该坚持不懈,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如果孩子感到教育的坚决性、合理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要协调一致,最好不要发生矛盾。实在存在分歧时,应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表露出来,并进一步商讨,统一认识。

  第五、舍得孩子吃苦

  在实际生活中,要让孩子吃一点苦,消除他们身上的娇气。比如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吃要保证营养,但不要太多、太精;穿要整洁、大方、舒服,不要豪华、艳丽;玩要益智、耐用,不要总是买新玩具或学习用品,让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习惯。提醒家长应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另外,可以开展适当的挫折教育,增强孩子的耐挫力。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5

  (一)有问题及时沟通

  和班主任沟通,是对孩子情况了解上互通有无的表现,也是家长和班主任在教育孩子方法理念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的表现。所以作为家长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才能尽早的改正。

  (二)真诚自然的沟通

  作为家长,要重视和班主任的沟通。真诚是沟通的前提,孩子上学以后和老师的相处时间比家长多,有时候老师比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行为, 因此家长要谦虚的`和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上学时的行为,为了孩子的进步共同努力。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6

  类型一:包办代替

  有的家长经常说“老师,我的孩子不会穿鞋,请老师帮助穿好;我的孩子吃饭慢,老师多给喂喂”之类的话。他们从来不提及让孩子学习生活方面的技能,而是一味地让老师代劳。

  此类家长在家一定是包办代替,什么都帮孩子做好,完全不考虑孩子的能力,这是包办代替型家长。此种类型的家长容易培养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做事情自信心不足,不适应集体生活。

  应对措施:

  1、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2、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此年龄段孩子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有哪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教给幼儿生活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幼儿园提供给幼儿更多锻炼的机会,帮幼儿树立自信心,让幼儿愿意为自我服务,并把幼儿的成功及时反馈给家长。

  类型二:望子成龙

  有些家长一来接送孩子,就和老师长谈,还经常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孩子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上课回答问题了吗?学的东西都掌握了吗?在家需要家长怎样辅导?”等等。

  其实,此类家长对孩子抱以重任,“望子成龙”的心态过重,希望孩子样样都出类拔萃,遥遥领先,有些急功近利,却往往造成孩子做事情胆怯,缺乏创造力。

  应对措施:

  1、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此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讨论过分管制孩子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教师在幼儿入园、离园时主动与他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多报喜少报忧,最好长话短说。

  3、舒缓幼儿情绪,鼓励其认真完成每件事,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

  类型三:漠视教育

  有的家长从不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家中的情况。如果老师与他反馈幼儿在园情况时,好的方面他只是表示同意,不好的方面嘴里说“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却没有看到他真正行动。这类家长其实是在漠视教育。此种类型家长会造成幼儿对一切事物产生无所谓的态度,不求上进。

  应对措施:

  1、先了解家长不交流的真正原因:是工作忙?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配合老师?

  2、与家长个别沟通,教给家长配合的方法,向其说明配合后会产生的效果。对工作忙的家长,老师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与之交流,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问题。

  3、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取得好成绩后及时向家长汇报。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往往是由于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够,也可能是对孩子赋予过高的期望,导致期望与实际脱节,才造就了“问题家长”。找到“问题家长”的根源,帮助家长重新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是幼师做好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关键所在!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7

  家长疑问

  1、我儿子今年上高三,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逐渐进入常规的高考第一轮复习阶段。第一轮复习主要是系统全面地掌握各学科知识,孩子自认为实力比较强,回家跟我商量,觉得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走进度慢,自己想另起炉灶搞一套复习计划。我没有同意,觉得高三年级的老师都是非常有经验的,第一轮的复习进度也是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如果不跟着老师安排的进度走,各科的基础知识可能不会扎实,但是我又没有办法说服儿子,请问我该怎么与老师沟通呢?

  2、我不习惯同老师主动打交道,只要孩子在学校没什么事,我可以一年不去学校,平时电话也不打,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和老师谈些什么。

  3、我平时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即使不出差也是经常加班加点,没有时间与老师联系;另外我也担心老师很忙,经常见老师会影响到老师工作,招人烦。

  向老师支招

  家长和老师是高考中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两者关注的焦点绝对一致。任何对孩子有利的方法,家长和老师都愿意尝试。

  作为家长,跟老师沟通不应该存在顾虑,老师也是为人父母的凡人,不要对老师有畏惧情绪。任何阶段的老师都喜欢跟家长更多地交流,以便更好地判断学生的全面表现,发现问题,及时制定修正学生不适合的想法和做法。

  1、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方式

  平日里,家长们忙于工作,除了家长会之外,恐怕没有太多的机会跟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大多数家长也都会局限于此,不再与老师做过多的沟通。事实上,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

  (1)电话或短信。特点是方便、快捷。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给老师送去问候,同时询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既节省了去学校的时间成本,又不至于给老师带来过多的打扰。

  (2)邮件。此类方式便于家长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富逻辑和条理性,也便于一些较复杂事情的'叙述。邮件发出之后最好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老师查收,以确保老师看到信件内容,并给予回复。

  (3)博客。有的老师有沟通交流教学心得和学习方法的博客,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博客留言的方式与老师沟通。此种沟通方式的特点是实效性差。高三的老师都比较忙碌,不一定会每天都打理博客,留言也未必会及时回复。此类沟通方式趋于单向沟通,即老师发布消息便于家长们“围观”,而对于家长们来说,想就一些重要事情与老师探讨并不建议用此种方式。

  (4)便条。有的家长将想要对老师说的话附在了考生作业的后面,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就能看到。也有的家长写好便条后,让孩子带给老师,老师在便条上直接回复。

  (5)MSN、QQ等即时聊天工具。如果家长经常上网,则可以在家长会时要一下老师的网络即时联系方式,以便于平日的沟通交流。

  2、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时机

  (1)考生的学习环境有变动。比如考生到了一个新环境、换了新的老师、添了新的学习科目等。这个时候,考生往往都会有一定时间的适应过程。如果这个适应的时间段过长就会对高三整体的复习进度造成影响,还可能危及考生的心理健康。这时家长就更应主动与老师进行联系。在了解复习进度,孩子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也帮助老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和陪考过程中对症下药。

  (2)高三的几次大考之后。高三的大型考试之后,考生的成绩起伏较大,或是情绪不稳定时,家长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并特别注意,不仅要在考生成绩跌落时沟通,也要在成绩有显著提高的时候进行沟通。只有明确了造成考试成绩起伏的最根本原因,才能为后面的复习做好铺垫。

  (3)家长会之后一周之内。家长会上想要咨询老师的家长很多,如果一时排不上号的话,则可以跟老师提前预约,在家长会后的一周单独去学校拜访老师,这样既能在家长会后不给老师们带去更多的压力,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8

  因人而异的沟通策略

  1、根据家长性别的不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更多地会主动和教师交流,而且也会耐心听取教师的意见。而男性家长则很少主动和教师交流,这其中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教师也是女性。因此,女性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也最易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对于男性家长,他们更多的是当孩子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方法或帮助。因此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给予反馈,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方法。

  2、根据家长年龄的不同在调查和观察中,我们发现年纪大的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更关注幼儿的身体、饮食等生活方面的情况,对孩子过于娇惯,而很少关注幼儿其他方面的表现。年轻的家长,也就是父母,他们更关注孩子的在园表现。所以,对于年纪大的家长,教师不仅要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还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同时,要注意保持诚恳、尊重、亲切的态度。先做晚辈后做教师。对于年轻的家长,教师要尽量争取他们对于教育工作的支持。因为现在的家长看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会更理性地重视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沟通时,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

  3、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每一位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期望值是不一样的,有的要求很高,有的则“很低”,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因此,针对期望过高型家长,教师要从客观、全面和发展的角度反映孩子,否则就会伤及家长的自尊心,使家长对孩子产生过激情绪。在措辞方面,教师要注意委婉,运用先扬后抑的方法,让家长便于接受。针对期望值低的家长,像溺爱骄纵型、放任武断型的家长,教师可以提出严格的教育要求,阐述如此发展下去的不良后果,以引起家长的注意。

  4、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也不同。现在很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关注较高,在观察中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教育观念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他们认为以后竞争太激烈,所以,要对孩子从各个方面进行完美打造;另一个是对于孩子过于“尊重”,认为幼儿要发扬个性和自由,结果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事实上,这样的家长缺乏的是一个参照系数,即孩子的发展水平在群体里所处的位置。因此,与这些家长沟通时,教师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观和适当的教育理念,可以从整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来谈孩子的发展。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幼儿教育,所以教师要一边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一边尝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选择需要配合的工作时,也要量力而行,并做好简单的解释工作。

  5、根据孩子的个人状况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其中包括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发展水平等等。孩子的个人状况不同,家长的关注点也不同,沟通的侧重点和方式也不同。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对他们进行认真观察,观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观察出每个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家教风格。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9

  一、提高自身修养,用爱打开心灵之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作为一名老师,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一定要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孩子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

  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我们教师的无微不至,无限关爱,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家长的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只有两股绳拧到一起,才能发挥最强、最佳功能,,老师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平时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善于打开孩子的“心锁”。时刻关心孩子为突破点,赢得家长的.充分信任。

  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努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关心他们的,因为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因此,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真心诚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这种感情的投资,不仅是日后开展老师工作的基础,而且还是老师跟孩子、跟家长取得互信的基础。

  家长对老师信任了,使他们主动想与我联系,而不是在孩子出现了情况以后,才被迫向家长投诉,然后企图把家长拉拢过来,跟老师一起去对付他的孩子。另外,老师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适当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那么在交流前就要充分了解孩子,包括孩子的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

  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老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再譬如平时孩子病后的一个问候电话,孩子家庭有困难后的一次家访等等,家长往往会很受感动,感激老师对他孩子的关心,彼此之间可能出现的隔膜自然也就消除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自然就产生了。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0

  第一,把孩子对老师的喜欢及时反馈给老师,能得到孩子的认可是每位老师的心愿。

  儿子和爸爸玩橡皮泥说“爸爸,你给我捏一个平平老师出来吧”,“我喜欢平平老师,因为她非常爱我”,还有连早晨摸香香都说要平平老师味的。这样的一些生活小细节,无比表达了一个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和喜欢,我都会通过短信或者能够和老师说上几句话的时候告诉老师。平平老师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工作得到孩子的喜欢和家长的信任,这是对她最好的鼓励吧。

  第二,利用能和老师接触的机会抓紧时间交流。

  上周,一次因为尿裤子湿了鞋子,接园时我到班级里边给他换鞋子,班里的小朋友走了,老师们还在收拾教室,聊了一会。老师总会把孩子的进步和在幼儿园的一些细节告诉我,我也说一下他再家的情况,双方对孩子就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不问,老师太忙,很难主动和每个家长都详细的说说孩子的情况,可能真要主动说得时候都是有问题的时候。

  比如开头提到的,忘记拿帽子,回去拿,老师讲了他好玩的事情,我说说他在家里好玩的事情,都很快乐,仅是聊天,但这些话语传递给了我很多积极的信息,知道了他的情况,心里很踏实。

  第三,对老师信任,怀有感谢之情。

  虽然现在网络上关于幼儿园老师的负面报道挺多,但总体应该是好的,尤其是在公立园,他们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老师都是有资历和经过考试上岗的。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要去经历集体生活,既然帮他选择了这个幼儿园那么就要信任老师,信任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面对那么多孩子,可能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但不要坏以一种恶意去揣测老师。

  儿子刚入园时候的`不在状态,我其实当时特别担心,担心老师忽略他,也担心老师不能耐心的对待他,那么他对幼儿园就会产生畏惧情绪。事情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老师的爱孩子感受的到,他现在在幼儿园里有时候趴在老师怀里拱一拱在脸上亲一亲的行为完全就是他在家里和我一起的表现。孩子就是这样,虽然小,但是你对他好不好,他内心都非常清楚。他在幼儿园里能学到多少东西是其次,他对集体环境和老师的信任,他在那里快不快乐最重要,从这一点,我从内心里感谢孩子的三位老师。

  有时候他不希望我走,拉着我掉眼泪,我会蹲下来抱抱她,安抚他,但走之前我都会跟老师说一声“真是辛苦你们了”。接的时候,虽然时间很短,孩子一个个的排队出来,我有时候会对老师说辛苦了,有时候说一句谢谢,或者仅是说一句“今天挺好吧?”不在于去问什么,这是一种交流。孩子入园,家长是付了钱的,老师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孩子。可是,教育,从来不是一种交换和补偿,是一门爱的艺术,老师对孩子投入了爱,孩子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那么,我想同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也能够影响到老师的心情。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1

  一、真诚相待,信任尊重家长。

  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成功的老师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倾听不意味着不说话,但倾听绝对是少说话。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三、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要想办法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2

  第一,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备考状态如何。要知道,孩子的备考状态直接说明了备考效果。在高三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孩子的任何细小变化,老师都能感受到。而这点恰恰是父母不具备的。

  第二,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心理变化。老师往往只了解学生在校这段时间的心理变化,父母往往只了解孩子晚上在家的心理变化,缺乏对孩子心理上的全面了解,所以需要父母和老师多配合,相互合作,共同疏导孩子心理。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一些具体问题和老师共同商量,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父母要主动承担孩子存在问题方面的责任,主动配合老师,因为老师和父母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课教好,使孩子学好、考好。

  第三,向老师询问孩子是否有偏科现象。孩子出现偏科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一些靠平日积累才能得高分的科目,倘若在备考过程中偏科,那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弥补。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偏科情况刚刚出现的时候就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防偏科情况的恶化。这就需要父母积极主动配合,提供信息,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父母要非常巧妙而委婉地与任课老师讨论孩子的薄弱学科学习成绩下降原因,把孩子的.意见转达给老师,任课老师就会比较主动地关心该生的学习,给予更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因此有明显提高。

  孩子进入高三后,父母就要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勤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陪同孩子走过高考。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3

  一、沟通的心态

  与其夸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如给老师一份”朋友式“的尊重与理解。在与老师沟通时这三种心态是不可取的:

  1、认为老师本来就必须为我的孩子做这样,必须为我的孩子做那样。我把孩子交给了老师,老师就应该为我的孩子付出等等。

  有这种心态的家长往往在与老师沟通时比较强势,语气中总带有几分”命令“的成份,甚至有的家长常常说自己与学校某领导,教委某领导熟悉。(这样说给人一种”要挟或显摆“的嫌疑。如果老师此类话听多了,不禁会小发牢骚:既然与那么多领导熟悉,那让领导去教呀,还打电话给我干啥?)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老师即便是孙悟空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一个班级的几十位学生”因材施教“(这是大实话)!即使有“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教育学生而不需要照顾自己家庭,下班后也加班加点地为学生付出)”的老师,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不是老师想“舍小家顾大家”就能“舍小家顾大家”的。毕竟,老师也是人,也要生活,也有家庭、孩子。当老师下班后还要去接孩子,还要去菜场买菜、回家做饭,家里还有一堆家务事要等着去做的时候,这样的老师即使想“舍小家顾大家”又怎么能做到呢?既然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普通人,家长就应该尊重事实,不要“强人所难“,就应该给老师一份理解与尊重。

  2、认为老师是”知识分子“,面对老师不知道该怎样说或说得不好怕”丢人“。

  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老师与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把孩子教好。因此家长只需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邻居,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把自己想说的话实实在在地说出来就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老师被家长的诚心,家长的朴实所打动的也是很多很多的!

  3、与老师交流要”诚心“,最好不要用话来”套“老师或”考“老师。有这么两个例子可作为参考。

  例子一:初中新生入学两天后,有一位家长是这样与老师打电话的:“老师,您好!我的孩子这两天表现怎样呀?”老师很客气地回答:“请问您是哪位孩子的家长?”“哦,我是某某学生家长,这两天孩子表现还好吗?”初一新生开学时是老师最忙的时候,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除了要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整理班级孩子的各种档案资料,填写各种表格等)。在这么忙的时候老师怎么可能记住几十张陌生的脸?即使记得几个表现比较突出的孩子,也有可能名字与学生的长相配不起来。因此,家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考”老师,其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例子二:某一门学科阶段性检测成绩出来后,孩子的成绩不如意或有所退步。家长先与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到孩子在该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后再打电话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您好!我是某某孩子的家长。不知最近我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态度怎样?”如果班主任对该孩子的看法与该任课老师反映的差不多,家长自然无话可说。但如果相差比较大呢?家长一般会反问一句:可这次某某学科考试退步了呀等等。要知道,班主任老师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这就决定着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孩子平均“用力“。更何况,有的孩子在不同任课老师课堂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班主任对一些情况不了解也是正常的。与其用这样的话来“套”老师,还不如就家长了解到孩子存在的不足,实事求是地告知班主任,看看能否借助班主任的力量帮孩子进行改正或提高。这样将孩子存在的问题直接说出来征求班主任的建议,其效果肯定会更好!

  朋友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家长应该在心里多给老师一份“朋友式”的尊重与理解,诚心地与老师交流。如果老师被家长的”诚心“所打动,岂有不用心配合家长教育孩子的?正如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也只有真心、诚心与老师交流,才能够沟通无极限。

  二、沟通的时间

  它包括沟通时间的选择与沟通时长的把控。与老师沟通,家长现在大都会选择打电话的方式。家长给老师打电话,有时候会没人接听或被“拒听”(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老师正在上课)。即使接听了,如果老师刚好要去上课,说不到几句就挂断了,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与效果。如果一个家长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心理可能就会有各种“想法”,并且因为这些“想法”家长慢慢地就不怎么与老师沟通了。那么怎么选择与老师沟通的时间呢?下面有两个小技巧也许能试一试。

  1、弄到一份孩子班级的课程表(有的老师是教两个或多个班级,最好也能有另外班级的课程表,怎么弄到课程表,方式有n多,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家长手中有老师的课程表,就可选择在老师没课的时候与老师打电话,如果不是老师临时有会议等,基本能接通。(除非有急事,否则最好不要在老师刚下课就给老师打电话,毕竟要给老师一点喝水的时间。如果老师刚上好两节课就接到家长的电话,那种心情我想家长应该会懂得。)

  2、现在微信、QQ用起来都很方便。如果家长想与老师沟通,可以先通过微信或QQ与老师联系。在征得了老师的同意之后,主动打电话给老师(记住是主动给老师打电话哦!这样最起码会给老师一种尊重的感觉……)。采用以上两种方式选择与老师的沟通时间,应该“命中率”是比较高的。

  在沟通时长的把握方面,有的家长可能会存在这么一个误区:我难得给老师打个电话,我就要将我想讲的事情全部都讲给老师听。因此一说就说了一节课(45分钟)甚至更长。

  这样做的不利后果:

  1、家长是心理痛快了,该说的都说了。可老师心理就有点儿后怕了。这个家长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别的家长不可以这样做呢?如果一天接到两个这样的`家长电话,那老师当天的工作基本要带回到家里去,晚上加班完成了。

  2、如果一说就说近一个小时(打成文字稿估计得有好几千字吧),内容跨度比较大,这样给老师的感觉往往是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因此,为了能够比较高效地与老师沟通,建议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话说明白了,达到了目的即可。如果家长觉得有必要和老师详细谈谈孩子的情况,建议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找老师当面谈,这种效果比家长在电话中说一个小时会好很多!

  三、沟通的内容

  前面在“沟通的时间“里已经谈到与老师电话沟通最好能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因此这就意味着家长与老师沟通的内容应该具体、明确。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1、列出或在心里想好要与老师交流的几个要点(切记不可一次性与老师交流很多方面的内容或给老师提过多的要求),在与老师交流时挑重要的先说,与之无关的话题尽量不谈。这样就能比较好地保证交流的有效性。有的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刚开始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说着说着就说远了,啪啦啪啦说一通与主题无关的话,让老师做家长的“忠实听众”而不是与老师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沟通。挂了电话后才想起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和老师说。可马上再打电话给老师,多少总是有点难为情的。

  2、沟通的内容越具体越好。沟通的内容越具体,其操作性就越强,沟通的效果也就越好。比如有的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总是说:孩子在家里管不住,不听话,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涉及到孩子的成长环境(含家庭环境及亲戚朋友圈的环境等),孩子的性格特点等等,老师岂能用几句话或几分钟说明白?用这样的话题与老师在电话中交流,其效果很明显是不理想的。家长同样是表达对孩子的管教无奈,不妨这样说:孩子做作业时总是拖拖拉拉,每天晚上都做到很晚,我们说了他(她)也听不进去,不知道老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这样,家长把自己的问题具体化,老师就会“有的放矢”,结合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或办法。这不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与效果了吗?

  只要家长带着明确而具体的沟通目的,选择好沟通时间,真心诚意地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有理由相信,一定能酿造和谐的家校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保驾护航。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4

  一、以礼待人、微笑与家长沟通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是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在外人看来,教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业,我倒觉得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更是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其次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友好情感的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时时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同时,微笑和热情还可以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殊情况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最后,教师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比如说与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交谈。

  二、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与家长沟通

  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了教师,那教师就是家长最信任的人。家长若想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只有与教师进行沟通。当家长问到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时,教师一定要以诚相待,不厌其烦。

  三、以积极、耐心的原则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类型。

  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越是常来与教师交流的家长,越能磨炼教师的耐心和责任心,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

  四、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幼儿园里年轻教师越来越多了,好多教师还没有为人父母,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所有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五、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靠幼儿教师做出努力。教师常常要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道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家长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会十分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之方、知识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园沟通的工作,让老师受益匪浅。

  拓展阅读: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实用沟通技巧

  一、通过家教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平时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只有入园或离园那么一点时间,因此通过家长了解孩子成了老师的一个问题。于是我们便充分的利用的家教园地这个小栏目,我们把孩子近阶段在园的情况简要的记录到专门的小本子,这样不管家长什么时候来都能清楚的了解到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我们还通过家教园地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一起交流和探讨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做到家园同步。

  二、通过“快乐星期天”增进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为了能与家长能更有机会面对面更好的交流,可根据社会发展、家长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的发展情况开设了“快乐星期天”的活动(利用星期天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如:才智大比拼)在每次的活动中95%的家长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和配合,还能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起到了家园一致的效果,同时老师与家长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并且在不知不觉之中增进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度和配合度,总之“快乐的星期天”不仅愉悦了老师、家长、孩子的身心,还增进的大家的感情、信任度、配合度。

  三、通过网络的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涌入家庭,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教学网络的出现。我园也有了自己的教学网络,我们把这功能广博的网络运用在教学上,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是教学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园给每个班级都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给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机会。当我们打开班级的邮箱时总能看到家长在家教育孩子中所遇到的问题、孩子在家的发展情况、家长对老师、阿姨工作的肯定,同时老师们也会响应的给予他们回应。

  四、设立“幼儿成长档案”进行随时的沟通

  根据大部分家长因为上班帮,常常是来去匆匆连个逗留的时间都没有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设立一本“幼儿成长档案”放置幼儿的书包,这样老师、家长可以通过成长档案被记录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以做及时的沟通同时提出所互相要配合的事项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好家园同步,以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5

  "三明治"沟通法

  坤坤入园后表现特别自由,经常争夺别的孩子的东西。离园时带班老师想向家长反映情况,可坤坤转身就踢了老师几脚,爸爸在门口看到这一幕,伸手准备狠狠揍孩子,被我及时制止了。可到家里爸爸还是揍了孩子,妈妈第二天找到老师大闹。我把坤坤的妈妈请到办公室,给了她一块"三明治"——先表扬,后批评,再肯定。

  妈妈都有很强的母爱,只是我们要学会引导爱的正能量。我给坤坤妈妈放孩子在园的录像后,家长就了解了孩子的情况。我鼓励家长说,坤坤爱劳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不胆怯,你们是很有教育方法的`家长。家长得到真诚的赏识后,面露喜色,这时我开始与家长沟通如何引导幼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后来坤坤的家长,每天来都主动汇报孩子的情况,我们也不断把好消息带给家长。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不要有问题时才沟通,才去找孩子的优点、家长的优点,平时应多交流多发现,多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家长,建立友谊。

  宣传栏里的交流

  宣传栏是家长最喜欢关注的地方,对加强家园共育也有积极的作用。

  农村家长往往农活忙不愿配合幼儿园。我在组织"小担架"活动时,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准备一根1米长、直径1厘米的小木棒。口头告知后,又在宣传栏目中做了通知,最后只有几个家长带了。于是我就利用宣传栏,把按要求配合活动的两位家长提出表扬,并发给他们的孩子一个小奖品,让孩子带回家奖励父母。家长得到赏识后,带动了其他的家长带来更多的小木棒。以后的活动家长都会认真看宣传栏中有哪些要求。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得到尊重和肯定,家长送孩子来接受教育,其实他们也想学习,也需要得到认可。

  "家长教育家长"

  很多老师在开家长会时会批评家长,让家长没了面子、伤了自尊,回家拿孩子撒气。换种方法也许会更好。

  我们幼儿园需要出示接送卡,刚开始家长都认真配合,后来与老师熟了,有的家长就以各种理由不拿卡了。在家长会上,我没有批评家长,只对一直坚持拿卡的家长说:"感谢你们一直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您高度的责任心我们全体老师都很欣赏,相信您一定会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这以后,家长们开始都坚持拿接送卡了,如果个别实在没带,都会再三说明原因。其实这就是蔡伟忠老师在《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一书中讲到的"家长教育家长"。

  把握对家长的赏识,会有一个阳光心态在互相传递,让家长影响家长,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教育孩子,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相关文章: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05-14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02-28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06-24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08-27

教师与家长沟通技巧10-19

与家长沟通技巧11-03

与家长沟通技巧03-10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1-13

与家长沟通技巧04-15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