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涛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13 15:20:1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涛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涛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涛阅读答案

观涛阅读答案1

  闻鹊喜吴山观涛

  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②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③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①吴山:在今天的杭州,是观看钱塘大潮的胜地。观涛即观潮。②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③杼:织布机的梭子。

  (1) 词的上阕是怎样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请简要分析。(3分)

  (2)隔江闻夜笛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词的上阕写咆哮着汹涌而来的海潮,好似神龟背负的雪山,好像蛰伏海底的巨龙突然腾飞起来,又好像疾速的大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起来。运用了比喻(或夸张、想象)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意思对即可)

  (2)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隔江能听到笛声,可见波平风静,万籁俱寂,收到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艺术效果。(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阅读上阕,说说词人是怎样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下阕中词人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后,写了隔江闻夜笛一句,说说这句在词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写海潮咆哮着汹涌而来,好像是神龟背负的雪山,又好像是从梦中惊醒的蛰伏海底的巨龙,还好像是疾速的大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起来。词人接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有声有色地将钱塘江大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排山倒海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意对即可)

  (2)隔江闻夜笛,以动写静,以听觉的描写收束全词,与之前的视觉描写形成对照。全词纯写自然景物,此时才点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极有韵味。隔江而能听到笛声,可见风平浪静,万籁俱寂;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意对即可)

  3.这首词将观涛的全过程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请至少指出一种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1)动静结合。作者描绘了鳌戴雪山龙起蛰 吹海立白鸟等动景,天水碧数点烟一杼霞等静景,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钱塘大潮。

  周密

  (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德祐间曾任义乌(今属浙江)令等职。宋亡隐居不仕。

  简析:

  这首词是题咏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词上片 写海潮欲来和正来之情状。下片写潮过以后的情景。词人接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有声有色地将钱江大潮那惊心动 魄的场面,排山倒海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末句隔江闻夜笛,以静结动,以听觉的描写收束全词,与以前的视觉描写.形成对照.全词纯写景物。此时才点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是极有韵味。

  赏析

  这首词是题咏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

  词上片写海潮欲来和正来之情状。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首两句说钱塘江的秋水好像染成天水碧的颜色,指的是潮水未来,风平浪静的观感。

  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两句,写海潮咆哮着汹涌而来,好像是神龟背负的雪山,又好像是从梦中惊醒的蛰伏海底的巨龙,还好像是疾速的大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起来一般。词人接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有声有色地将钱江大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排山倒海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下片写潮过风息,江上又是一番景象。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三句,分别描写远处、高处的景色。远处的几点青山,虽然笼罩着淡淡的烟霭,却仍然青翠欲滴。天边的红霞,仿佛是刚刚织好的绡纱,带着潮水喷激后的湿意;临近黄昏,白鸥上下翻飞,其侧则帆影矗立,说明鸥鸟逐船而飞。词人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使人赏心悦目,身临其境一般。

  末句隔江闻夜笛,以静结动,以听觉的描写收束全词,与以前的视觉描写形成对照。全词纯写景物,此时才点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是极有韵味。隔江而能听到笛声,可见风平浪静,万籁俱寂。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

  从时间上说,全词从白昼写到黄昏,又从黄昏写到夜间;从艺术境界上看,又是从极其喧闹写到极其安静,将观涛前后的全过程作了有声有色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观看一部拍摄生动的影片,有特写的连缀,又有场景的高迅切换,令人不由不如临其境一样。因为词人又是一位画家,故能做到以画为词。尤其是隔江闻夜笛一句,余韵无穷,似断犹连。

观涛阅读答案2

  观涛

  朱庆馀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

  鲜飙①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注】①鲜飙:少见的狂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木落霜飞”“丹叶黄花”以及“晴雪”,点明观涛正是秋末初冬时节。

  B. “鱼龙气”“雷鼓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涨潮时的磅礴气势。

  C. “川渐满”写出潮势之大,“浪难平”则突出浪潮之多,一浪接着一浪。

  D.尾联诗人的视角由观涛转向城郭,目之所及,秋意无限,生出无限遐思。

  16.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朱庆馀诗,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请结合刘克庄的评价赏析这首诗。(6分)

  参考答案

  15. A “点明观涛正是秋末初冬时节”错。“木落霜飞”写木叶落尽、霜飞的场景,“丹叶黄花”写秋季经霜后的红叶黄花;“晴雪喷山雷鼓声”是写潮水如晴日雪水自山间喷薄而来,发出雷鼓之声,其中“晴雪”是比喻潮水。所以表明观涛时节正是秋季。

  16.①视听结合,描写波涛的气势和声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波涛的形状比作起伏穿梭的'鱼龙。②采用类比,将涛水的颜色和白雪相比写其色;涛声与雪崩声,雷鼓声相比,写其气势和声音。③托物言志,写船只借助涨潮得以远航,抒发内心无人赏识的情绪。④以景作结,尾联,写心中无穷的情绪,化为丹叶黄花之景,无情胜有情。

【观涛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桃园阅读答案08-18

江边阅读答案08-10

宣纸阅读答案08-12

《幸福》阅读答案10-09

《远行》阅读答案09-06

迷路阅读答案09-14

《纸船》阅读答案09-14

超人阅读答案09-14

《肩膀》阅读答案09-14

《兄弟》阅读答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