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阅读答案

时间:2023-09-14 14:00:47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迷路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迷路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迷路阅读答案

迷路阅读答案1

  迷路

  (台湾)杨慎绚

  过了水泥桥,车上的乘客骤然减少。吴索呆望着窗外的景物,心中想着回家后,如何开口跟妻说,今天四处求取却没有一处成功,再想起孩子的医药费、房租与会钱,吴索不觉叹一口气,合上眼睛……

  “先生,你知不知道博大街在哪一站下?”

  吴索张眼一看,前座的男子正指着身旁的幼童,说:“这个小男孩迷路了。”

  “这班车不经过博大街。”吴索说。

  “那怎么办?我有急事,再过一站就要下车了。”

  “我知道路。”吴索说。

  “先生,就拜托了。谢谢啊!”

  前座的男子下车后,吴索扒着前面椅背,问小孩:“到了博大街,你知不知道怎么回家?”

  小男孩迟疑了一会儿,才说:“我家住博大街三十六号,开电器行。”

  好熟的地址。吴索今天一大早就在求才栏见过它,刚刚才彻底丢掉,想不到又遇上了。吴索不禁苦笑起来,心中记起那个电器行老板满脸冰霜地摇头对他说:“我不雇用有过前科的'人!”

  难道你不曾犯过错?吴索内心奋力呐喊着,既然你不肯相信我会改邪归正,我就……吴索于是移身坐到前座小男孩的旁边。

  下车后,吴索带着小男孩走进一家面店。

  “小弟弟,你先在这边吃碗面,我出去打个电话给你的家人;你迷路了,他们一定很着急。告诉叔叔,你家电话几号?”

  吴索在巷内的公共电话亭里拨了七个数字。

  “嘟——嘟——嘟——”

  “……喂,老板,你们家小孩在我手上,注意听着,尽快准备好五十万元,今晚等我电话……”吴索心中默念着。

  “嘟——嘟——嘟——”依旧没人接。

  吴索暗想,小孩会不会记错号码?正想挂电话,却看见巷口有个熟悉的身影,推着水果车,挺着七个月的身孕,缓缓走来……

  吴索怔住——

  “嘟——嘟——喂,喂,你找谁啊?这边是博大电器行……”

  吴索慌忙挂上电话筒,手心尽是汗水。他紧靠着亭柱,稳住气,重新拨了电话……

  吴索回到家,妻已经吃过晚饭;他注视着妻子圆凸的腹部,觉得里面的胎儿,似乎又长了许多。妻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今天啊,差点迷路。”

  16.说说本文以“迷路”为题有什么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指小孩迷失了回家的路(2分),同时也指吴索差点思想上失去了正确方向,迷失了心路,重新犯罪。(2分)】

  17.小说的第一自然段看上去与整个迷路事件没有联系,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以。(1分)这一段交代了吴索求职被拒的遭遇(1分),表明了他生活上的贫穷与窘迫(1分),为下文想利用老板的孩子勒索五十万作铺垫(1分);同时也暗示他确实已经改邪归正,安分守己(1分)。(答可以删去,认为所述内容在文中其他部分亦有暗示、交代,可酌情给分。)】

  18.有人说这篇小说寓意丰富,试探讨小说的内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小说通过叙述了有过前科的吴索经过内心的思想斗争,最后把老板迷路的小孩送回家的事件,反映了对曾经失足者改过自新的肯定和期许。②同时也批判了社会上电器行老板那些人,对犯过错的年轻人,有很深的成见,不给他们机会。③呼吁全社会对有前科的人,应给予关怀和机会,帮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获得成功。(答对一点给2分,共三点,6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迷路阅读答案2

  鸟儿为什么不迷路

  ①早在几百万年以前,鸟儿就可以做环球飞行了,而且在夜间也能赶路,那么,鸟儿为什么不迷路?

  ②许多科学家认为,一部分飞禽是靠地球磁场来定向导航的。信鸽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磁场像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命不能缺少的。我们感觉不到身边磁场的存在,是因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适应了这一物理环境因素。可信鸽不但清楚地知道自己居住地的地磁场强度的大小,而且能随时识别地磁场强度的细微差异,它们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准确无误地飞回家的。

  ③美国生物学家查尔斯沃尔科特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曾做过寻找鸽子体内磁罗盘位置的实验。他首先测量了鸽子各块组织的磁性,然后选择出那些具有磁性的组织,分成在每一只鸽子体内都找到了天然磁性物质。它不到1毫米大,位于鸽子眼窝后部靠近外侧的脑组织部位。

  ④不过,飞禽是否真能凭地球磁场辨认方向,仍是一个争议很久的问题。本世纪初,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鸟儿是依靠太阳来指引方向的。德国鸟类学家克莱默博士把几只处于迁徙季节中的鸥掠鸟放进一个圆形的亭子里,亭子上开个能看见天空的窗,然后记录下亭中每只鸟的栖息位置。他发现,它们经常头朝着本应迁徙的方向。当窗户关上后,它们就失去了方向,四处乱飞乱跳。后来,他在亭子内装了一盏“灯”当做太阳,让人工太阳在错误的时间和方向升落。结果,鸟儿又朝着人工太阳的错误方向飞去。

  ⑤克莱默博士的实验似乎为太阳决定鸟儿航向的假说找到了有力证据。但是,在阴天或夜晚,没有太阳的时候,鸟儿又是凭什么辨认方向呢?而且,太阳位置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利用太阳测定方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至少,鸟的身体中需要具备一种几乎相当于钟表的计时器官。

  ⑥针对这种较含糊的理论,德国佛雷堡大学飞禽学专家绍尔博士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他认为,除太阳外,鸟儿同样地能根据星辰来决定飞行方向。他在迁徙季节把一批夜莺关在笼子里,摆在能看见天空繁星的地方。他发现,夜莺一看见夜空就开始振翅欲飞,而且它们每一只都会选好一个位置,像罗盘上的指针一样。他把笼子旋转到另一个方向,夜莺也跟着转向。后来,他又把夜莺放在人造星空模型里,夜莺还是选出了它们在非洲冬季居住地的正确方向。但是,当把人造星空的星辰位置摆错时,它们也会跟着错。这个实验证实了飞鸟根据星辰来进行定位的推测。

  ⑦那么,飞禽为什么能根据太阳和星辰来导航呢?有科学家提出,光照周期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⑧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能用遗传来解释。鸟类的迁徙习性是由于史前时期觅食的困难所造成的。那时,为了寻找食物,鸟儿不得不进行周期性的长途旅行。这样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各种迁徙习性就被记录在它们的遗传密码上,然后经过DNA分子一代代相传下来。

  ⑨可是,这种遗传能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既然知识的获得性不能遗传,那么定向识途的知识又怎么可能编入遗传密码呢?这又是摆在遗传学家面前的一大难题了。

  ⑩在研究中,人们还发现,除了甲 、乙 、丙 和丁 因素外,飞禽的红外敏感性、嗅觉和回声定位系统也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究竟是哪种因素直接决定着鸟儿千里迢迢远行而从不迷路?这一神秘而又有趣的生物之谜正等待着我们去破解。

  1、查尔斯沃尔科特教授的实验,其证据有力地表现在

  2、在第⑥段,“这种较含糊的理论”是指

  3、为什么绍尔博士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而不是说是“自己的看法”?

  4、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插在第 段的后面。

  他们认为飞禽体内有生物钟,这些生物钟始终保持着与它们出生地或摄食地相同的太阳 节律。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飞禽高超的导航本领是由于它们高度发达的眼睛能够测量出太阳的地平经度。不过,这些假设目前都尚未有结论。

  5、②至⑨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顺序。

  6、在最后一段的空缺处,填上四个恰当的词语。

  、 、、 。

  7、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8、读了本文后,就“科学探索”这一话题谈谈你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感受最深的一点)。

  参考答案:

  1.在每一只鸽子体内都找到了天然磁性物质。

  2.太阳决定鸟儿航向的假说。

  3.A类:他是在肯定太阳决定鸟儿航向之后,又提出自己的新看法。

  B类:他是从光线来源这一角度,由太阳扩展到星辰。

  4.①

  5.时间

  6.地球磁场 太阳 星辰遗传。

  7.介绍科学家探究鸟儿不迷路的历程。

  8.示例:①科学家探索是艰辛的。②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令人钦佩。③探索科学奥妙无止境。(言之成理即可)

迷路阅读答案3

  文本一:

  迷 路

  刘国芳

  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但这天,我一个人走了好久好久,也没到那个叫夏村的地方。

  到后来,我迷路了,眼前的路一点也不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记得以前我跟在大人后面,大人总让我快走,说不跟上会迷路。没想到今天真的迷路了,我吓坏了,坐在路边呜呜地哭起来。

  这时三个老人走过来,问我:“你坐在这里哭什么?”我说:“我迷路了。”

  他们说:“你要去哪里?”我说:“我要去爷爷家,夏村。”

  三个老人笑了:“我们也去夏村,你跟我们走吧。”我不哭了,站起来跟着他们走。

  三个老人年纪都很大,走得很慢。走了大概半个小时,还没到。我问他们:“爷爷,怎么还没到呢?”他们说:“快到了。”我不问了,跟着他们。

  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忽然发现只有两个老人了,有一个不见了。我问两个老人说:“还有一个爷爷呢?”一个老人回答我说:“走了。”

  我说:“走了,去哪儿了?”一个老人说:“去另一个世界了。”

  我知道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意思,很惊讶:“好好的,那爷爷怎么就走了?”另一个老人说:“年纪这么大,随时都有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我不问了,跟着他们。

  又走了很久,还没到,倒是又少了一个老人。我看着他问:“那个爷爷,是不是也走了?”老人点点头说:“是。”

  我说:“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老人又点头说:“是。”我不再做声,跟着他。

  又走了好久好久,还没到,倒是一不留神,那老人也不在跟前了。我有些害怕,到处看着,还喊:“爷爷,爷爷,你在哪?”没人回答我。

  我应该想到,这个老人也走了。

  剩下我一个人了,我记得我要去爷爷家,他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但现在,几个认识路的老人都不在了,没人带我去了,我又迷路了。但这回我没哭,我继续往前走,左顾右盼。

  正张望时,一个孩子看见我,走过来对我说:“爷爷,你要去哪儿呀?”我说:“你喊谁爷爷?”孩子说:“喊你呀!”

  我吓坏了,我不是要去找我爷爷的吗?怎么我也变成爷爷了?

  (有删改)

  文本二:

  迷 路

  刘国芳

  领导小时候住在乡下的一幢老屋里,这幢老屋五幢直进,有八、九十间房子。老屋左右相连,也是这种五幢直进的大屋子,互相之间有耳门相通。有生人走进来,半天出不去。

  领导小时候当然还不是领导,他只是个孩子,老屋里的人喊他小勇。小勇有一天和几个孩子在老屋里捉迷藏,这间屋子蹿到那间屋子。忽然,小勇看见一个小女孩蹲在一个耳门里哭,小勇便过去问她说:“你在这里哭什么呀?”

  小女孩说:“我迷路了,怎么也出不去。”

  小勇就笑了,小勇说:“这还哭呀,我带你出去。”

  说着,小勇就带着小女孩穿过几个耳门,出去了。

  还有一次,一个大人也迷路了。这大人见了小勇,问:“我怎么走来走去,就是出不去呢?”

  小勇又笑,小勇说:“大人也会迷路呀,我带你出去。”

  也是穿过几个耳门,小勇把那个大人带了出去。

  小勇大了后,就离开了老屋。再后来,小勇就当领导了。

  当了领导后,再没人喊他小勇了,都喊他领导。

  领导现在又到老屋来了,不是衣锦还乡,是仓皇逃来的。几个亲信都出事了,领导知道自己早晚要出事,生出逃走的想法来。老屋安全,领导于是关了手机,逃到这儿来了。

  但进了老屋,领导发现老屋已今非昔比了。以前单是一幢老屋里,便住了几十户人家,老屋里到处人声鼎沸,热热闹闹。但现在,老屋衰败了,到处是倒篱烂壁。领导在老屋里走了好久,也没看到一个人。

  后来,领导就看见了一个孩子。

  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迷路了呀?”

  领导说:“我没迷路,我怎么会迷路呢?”

  孩子说:“迷路了也不要紧,一个人总有迷路的时候。以前有一个小女孩,迷路了,我带他出去了。还有一个大人也迷路了,也是我带他出去的'。叔叔迷路了,我同样可以带你出去。”

  领导看着孩子说:“你这孩子真有意思,你是住在这里吗?”

  孩子说:“是。”

  领导又说:“你叫什么?”

  孩子说:“小勇。”

  领导有些诧异,领导说:“你叫小勇?”

  领导说着时,仍走着。孩子见了,说:“我看叔叔真是迷路了,你跟着我,让我带你出去。”

  领导这回竟听从了孩子,跟着他走出了老屋。

  没人知道领导的这次潜逃,悄无声息地,领导回去了。

  几天后,领导又一次来到了老屋。他想再看一看那个叫小勇的的孩子,然后去自首。

  领导找了好久,穿过一个又一个耳门,也没见到那个小勇。

  领导出来时,看见一个老妪在门外晒太阳,便问她说:“请问婆婆,老屋里住了个叫小勇的孩子吗?”

  老妪摇头:“这老屋有二十年没住人了。”

  领导就怏怏而去,但后面,老妪忽然又告诉他说:“二十多年前,老屋倒有个孩子叫小勇,听说已当了大官了,你是不是找他呀?”

  领导回头看了看老妪,点点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首段写“我”一个人去夏村爷爷家,本来并不远的地方却很久没到,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本一中反复记述“不知道走了多久”“又走了很久”“又走了好久好久”,这是为故事最后的结局作铺垫。

  C.文本二中的老屋房间众多结构复杂,这些特点这使得不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会在老屋中迷路具有了合理性。

  D.文本二中的“领导”是个腐败官员,他预感到自己要出事,先是准备潜逃,在两次回老屋后决定去自首。

  7.下列对两个文本共有的艺术特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情节简单而构思精巧,人物数量少且关系比较单纯,围绕单一的线索展开故事。

  B.人物形象大都没有姓名,但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塑造得个性鲜明。

  C.借助较大篇幅的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使行文节奏张弛有度。

  D.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意蕴,使它们就像生活化的哲理寓言,耐人寻味。

  8.两个文本的标题同为“迷路”,其内涵有何异同?(6分)

  9.两个文本都包含一些违背生活常理的“荒诞”因素,请各举一例并探究其表达效果。(6分)

  答

  6.D(“在两次回老屋后决定去自首”不准确。应该是第一次从老屋出去后就打算自首了,第二次回老屋是为了再看一看“小勇”)

  7.B(“个性鲜明”错误。小说中都是符号化的人物,个性特征并不鲜明)

  8.相同之处:两个“迷路”都是指生活中行走时在路径、方向上的迷失。

  不同之处:文本一的“迷路”象征着人生在迷茫困惑中不知不觉地度过;文本二的“迷路”象征因迷失人生方向,而丧失初心误入迷途。(共6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文本一中的“我”本来是一个孩子,走着走着就变成了老人,这是“荒诞”的。但这样的情节却具有哲学意义上的真实,突显了人们对时光流逝之迅速的强烈感受,令人警醒和深思。②文本二的“领导”在久已荒废、无人居住的老屋里遇到了一个与他同名的孩子,这是“荒诞”的。这一情节实际上表现了“领导”对自己单纯、善良的从前的追寻,事理的反常反而强化了表达效果,让人印象更加深刻。(共6分,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举文中其他例子,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迷路阅读答案4

  迷路 刘国芳

  ① 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② 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③ 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④ 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⑤ 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⑥ 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⑦ 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⑧ 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⑨ 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⑩ 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1)读完小说,请补充完整情节的概括,每项不超过10字。(2分)

  开端:“我”在河堤上玩

  发展:老人问路,“我”故意指错路。

  高潮:“我”迷了路,被人送回家。

  结局:外婆说明原因,“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迷路。

  (2)文题“迷路”言简意深,一语双关,请你把它的两层意思告诉大家。(4分)

  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结果是“我”自已迷失了回家的路;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小说通过“我”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以小见大,揭示了出于自私和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害人,最终也会害己的道理。

  B.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等,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起伏跌宕。

  C.文中划线句子中“笑”,反映了“我”自私自利,品质败坏。

  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不能说是品质败坏,只能说是调皮,喜欢恶作剧)

  (4)读完全文,你肯定发现了生活中也有类似文中的故事,也有很多“迷路”的人和事,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自身生活经历举一例说明,并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

  第一问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作答:人类出于对财富的追求,乱砍滥伐,竭泽而渔,肆意掠取地球资源,导致陷入环境气候危机。如罗布泊的消逝,青海湖的湖面下降,月牙泉的濒临干涸;又如雾霾天气的频现:这些都是人类由于自私自利,破坏了环境,最终自食恶果。

  也可以从社会层面作答:古往今来,为官作宰,如若只为了名与利而泯灭良知、罔顾黎民百姓的利益,虽有一时之风光,到底还是会身败名裂,为人不齿。

  还可以谈谈身边的事例,只要是与“出于自私、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而以害人始以害己终”相符的各种现象皆可。

  第二问只要是谈到了“为人处世保持善良之心”即可给分。(每问2分。)

迷路阅读答案5

  迷 路

  刘国芳

  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

  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说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她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16.小说为什么以“迷路”为题?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答:题目“迷路”有双重意义。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1分)结果是“我”迷失了回家的路;(1分)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2分)

  17.“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分)

  答:蕴含着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迷失良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早晚会遭到报应,也告诉我们不要伤害别人,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3分)

  这句话既照应了开头,使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又能唤起读者对小说主题的理性思考,增强小说的感染力。(2分)

  18.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全文举例(不少于两个例)分析。(6分)

  答: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作者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

  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

  “我”骗了问路的老人后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与后来“我”迷了路“嘤嘤地哭”形成了对比;

  老人向“我”问路,“我”骗了老人与“我”迷了路,大人带我回家形成了对比。

  这些对比鲜明,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颇有起伏跌宕。(每举一个例,分析恰当给2分,语言通顺1分,共6分)(如果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迷路阅读答案6

  人为什么会迷路?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确定方向寻找路径并不是什么难事,以金黄地鼠为例,即使把它的双眼蒙上,并七拐八转地带到一个远离巢穴的地方,它们还是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并且以直线路径“飞奔”回家。鹅、蟾蜍以及蜘蛛也都表现出类似的本领。

  然而,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这些动物。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让被试者蒙上眼睛,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起点。但是,没有一个被试者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不是走过了,就是没走到。看来,现代人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种神经元放电剧烈。这说明,人脑具有专管导向能力的神经元,而且,这些神经元的位置与在大鼠、猴子和金鱼大脑海马区中发现的类似。既然如此,为何人们还会迷路呢?

  研究人员测试被试者在虚拟迷宫中的导向能力。迷宫中布满了“捷径”,似乎通过这些“捷径”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稍微掌握点几何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捷径”其实是“陷阱”,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但是,被试者却义无反顾地掉进“陷阱”。这项测试表明,人在判断方向时,几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而是通过路牌指引回家的路。即使依靠建筑,我们也只是参照建筑告诉我们该左转还是右转,全然不理会这些建筑的空间分布。

  早期人应该也是通过几何学知识定义周围世界,判断方向的,但是,随着人脑的逐步开发,脑袋里储存的经验越来越多,推理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地,人类逐步丧失了这种精确的导向能力,而是通过推理和经验,通过建筑和路牌,寻找回家的路。

  早期人大都以游牧生活为主,居无定所。居住地相对空旷,周围世界几乎一成不变,要不就是沙漠,要不就是雪原,根本没有路,又何来的建筑?于是,他们通过推理和经验指引方向。后来,世界被划分成国家、城市、地区、街道,有了公路,有了建筑也有了路牌。为了找到回家的路,人们绘制出地图;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发明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在,人们以来各种工具为自己指引方向。但是,麻烦在于,与动物精确计算方向和距离的导向能力不同的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标记或各种工具来指引方向容易出错,从而完全迷失方向。

  人类的.导向能力与动物的相差甚远。不过,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差。我们也许走出商店后忘记回家的路,却能遨游互联网;我们或许会在丛林里迷失方向,却能登上月球。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惋惜丧失的精确导向能力,而应该珍惜我们获得的丰富的生活空间。为了生存,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在时刻锻炼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失去还是获得,我们都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繁衍生息。

  (选自《科学画报》20xx年第1期,有删节)

  1.下列表述,不属于人类迷路原因的一项是(2分)

  A.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金黄地鼠、鹅、蟾蜍以及蜘蛛等动物。

  B.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种神经元会剧烈放电。

  C.随着人脑的逐步开发,人类逐步丧失了精确的导向能力。

  D.人类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标记或各种工具来指引方向的。

  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在确定方向寻找路径方面,人类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

  B.人类只是通过路牌或建筑物来判断方向,而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

  C.人类精确的导向能力是随着人类经验的增加和推理能力的增强而逐步丧失的。

  D.“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差”一句中两个“路”的含义并不相同。

  3.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金黄地鼠、鹅、蟾蜍等动物的实验可以证明,动物并不会迷路。

  B.早期人通过几何学知识判断方向,说明早期人的感觉比现代人更敏锐。

  C.地图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出现,导致人类判断方向的能力退化。

  D.作者认为,人类精确导向能力的丧失,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的一种结果。

  参考答案:

  1. B〔从原文第三段“人脑具有专管导向能力的神经元,而且,这些神经元…的类似”可知该句并非“人会迷路”的原因。〕

  2.B〔从原文第四段“几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可知,该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3.D〔A说法太绝对,B觉比现代人更敏锐“缺乏依据,文章说明的只是动物的”“导向能力”比人类的强。C因果倒置,人类是“为了找到回家的回路”才绘制地图,发明GPS定位系统的〕

【迷路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宣纸阅读答案08-12

江边阅读答案08-10

桃园阅读答案08-18

《远行》阅读答案09-06

春酒阅读答案06-13

袋鼠阅读及答案06-20

《潮汐》阅读答案06-20

鸽子阅读答案06-20

界河阅读答案06-20

《耳光》阅读答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