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反思中引发的反思——谈谈我班离园活动前的一日反思
作者:ztyuner时间:2017-12-06
反思这个词已经不是陌生,是提高老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良师益友。反思,可以对自己的言行有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使人思想保持清醒、行动有目的。通过反思做到提升经验、提炼理论,是一个人进步成长的关键。
我尝试把反思活动引入幼儿自我评价之中。升入大班以后,在制定班级计划时,把幼儿一日反思作为离园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在园一天中的某个事件、活动后的收获以及自己最快乐最成功的感受,提出自己需要今后改正的问题,为自己一天的幸福指数打分。刚开始,很多孩子对反思不感兴趣,不乐意参与,有些孩子乐意反思,反思内容往往以好、不好、以后改正为主,反思的内容单一,语言表述模糊笼统,缺乏情境性和具体操作性。根据这个情况,教师对反思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一、反思讲究情境性描述。幼儿的思维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当他们在描述具体事例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形象的画面感,判断行为的合理性。因此,孩子在反思中,表述自己在某一个活动或者环节中,自己是怎样做?怎样说?结果怎样?我这样做对不对?当孩子的判断出现模糊时,让同伴集体评价。
二、反思讲究细节描述。孩子关注的一般都是一、二件具体的事件,那么,反思时就让幼儿在大脑中临时筛选,挑出一天中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多的实例描述,从描述中让同伴分享他经历事件的心理过程,同时,对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作一些建议。 三、反思讲究个体差异。孩子语言表达和解决处理问题存在差异性,为了鼓励更多孩子主动参与反思,教师对不同孩子的反思有着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孩子要求自己独立反思,用比较精确地词汇把事件描述完整。能力中等孩子表达行为好坏的原因,以及自己怎样改正的具体方法。能力弱的孩子采用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式的反思。
四、反思讲究以点带面。反思需要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或者缺点,对于自尊心强,胆怯的孩子他们会回避问题,不乐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同伴和老师面前讲述自己的心理想法。因此,我请能力强,性格开朗、大胆地孩子以榜样的身份多反思,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引领更多的孩子参与反思。
通过三个月的实施,孩子学会理性的分析自己的言行,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自律能力有所提高,同时逐渐理清孩子的行动思维,我们看到反思的曙光渐渐明朗。但是,在反思活动进程中,让老师又产生了新的反思。
首先,幼儿反思,老师也该反思。让孩子在集体面前剖析自己的言行,评价自己一天的表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本着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老师也应在集体面前反思,听听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了解教师的言行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同时,也是孩子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其次,反思关注事件,突出个性特点。反思依赖情景和事件的再现为载体,那么,是非判断要依托情景和事件发生的背景,而不能一刀切,形成主观性。幼儿的个性差异大,当孩子遇到不同情景或者相同情景时的态度和行为都有所差异,那么在反思评价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关注个性特点,而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使得反思教条化。 再次,反思内容集中,发言人数适中。一般教师在反思前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提出每一天反思的侧重点,给予孩子选择和预反思的空间,然后,请2~3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反思。留部分时间让同伴间相互评价以及老师对孩子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到“反而有思,思而有获”!
最后,反思就事论事,减轻心理压力。不能让孩子感觉反思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想法设法去逃避,而是给孩子轻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大胆表达。那么,教师在反思前创设一个反思的环境氛围,如,小话筒、小帽子等标志,反思后有小奖品,或者把孩子好的反思内容发布在班级博客中,展示在小主题板上等等。营造人人争着反思,人人争创进步的班级风气。
教育重要的是塑造心灵,我们的明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今天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心灵。因此,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会反思,去涤荡纯洁的心灵。
我尝试把反思活动引入幼儿自我评价之中。升入大班以后,在制定班级计划时,把幼儿一日反思作为离园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在园一天中的某个事件、活动后的收获以及自己最快乐最成功的感受,提出自己需要今后改正的问题,为自己一天的幸福指数打分。刚开始,很多孩子对反思不感兴趣,不乐意参与,有些孩子乐意反思,反思内容往往以好、不好、以后改正为主,反思的内容单一,语言表述模糊笼统,缺乏情境性和具体操作性。根据这个情况,教师对反思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一、反思讲究情境性描述。幼儿的思维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当他们在描述具体事例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形象的画面感,判断行为的合理性。因此,孩子在反思中,表述自己在某一个活动或者环节中,自己是怎样做?怎样说?结果怎样?我这样做对不对?当孩子的判断出现模糊时,让同伴集体评价。
二、反思讲究细节描述。孩子关注的一般都是一、二件具体的事件,那么,反思时就让幼儿在大脑中临时筛选,挑出一天中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多的实例描述,从描述中让同伴分享他经历事件的心理过程,同时,对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作一些建议。 三、反思讲究个体差异。孩子语言表达和解决处理问题存在差异性,为了鼓励更多孩子主动参与反思,教师对不同孩子的反思有着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孩子要求自己独立反思,用比较精确地词汇把事件描述完整。能力中等孩子表达行为好坏的原因,以及自己怎样改正的具体方法。能力弱的孩子采用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式的反思。
四、反思讲究以点带面。反思需要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或者缺点,对于自尊心强,胆怯的孩子他们会回避问题,不乐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同伴和老师面前讲述自己的心理想法。因此,我请能力强,性格开朗、大胆地孩子以榜样的身份多反思,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引领更多的孩子参与反思。
通过三个月的实施,孩子学会理性的分析自己的言行,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自律能力有所提高,同时逐渐理清孩子的行动思维,我们看到反思的曙光渐渐明朗。但是,在反思活动进程中,让老师又产生了新的反思。
首先,幼儿反思,老师也该反思。让孩子在集体面前剖析自己的言行,评价自己一天的表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本着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老师也应在集体面前反思,听听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了解教师的言行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同时,也是孩子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其次,反思关注事件,突出个性特点。反思依赖情景和事件的再现为载体,那么,是非判断要依托情景和事件发生的背景,而不能一刀切,形成主观性。幼儿的个性差异大,当孩子遇到不同情景或者相同情景时的态度和行为都有所差异,那么在反思评价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关注个性特点,而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使得反思教条化。 再次,反思内容集中,发言人数适中。一般教师在反思前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提出每一天反思的侧重点,给予孩子选择和预反思的空间,然后,请2~3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反思。留部分时间让同伴间相互评价以及老师对孩子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到“反而有思,思而有获”!
最后,反思就事论事,减轻心理压力。不能让孩子感觉反思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想法设法去逃避,而是给孩子轻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大胆表达。那么,教师在反思前创设一个反思的环境氛围,如,小话筒、小帽子等标志,反思后有小奖品,或者把孩子好的反思内容发布在班级博客中,展示在小主题板上等等。营造人人争着反思,人人争创进步的班级风气。
教育重要的是塑造心灵,我们的明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今天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心灵。因此,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会反思,去涤荡纯洁的心灵。
上一篇:如何让小班幼儿主动改正错误
下一篇:幼儿教育不是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