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案例分析:旁敲侧击胜于直接批评

作者:王素梅时间:2017-05-08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差难免会犯些自以为不是错误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谁都是要犯的,有的孩子犯大错,有的孩子犯小错;有的孩子常犯错,有的孩子偶尔犯错,但不可能不犯错。英国谚语也告诉我们:“不犯错误就是最大的错误。”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让孩子知错能改,吸取教训,以免下次再犯错。然而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却值得我们思考。

案例一:美术活动时,阳阳总把铅笔含在嘴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走到他跟前命令道:“阳阳,把铅笔拿出来,你傻呀你不知道铅笔脏吗?下次再让我看到你含铅笔我就打你屁股。”

案例二:美术活动时,阳阳总把铅笔含在嘴里,老师看到了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阳阳就走开了。课间休息时,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听,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女孩叫红红,她特别不讲卫生,看到什么都喜欢往嘴里放,写作业时也总是爱咬铅笔玩。有一次她生病了肚子疼得厉害,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中毒了,肚子里有很多的铅。说要给她打针输液,这下红红害怕了。妈妈问医生是怎么回事?医生说可能是孩子经常玩铅笔、咬铅笔的缘故。红红听了说:“我以后再也不咬铅笔了。”

以上两个案例是教师对待孩子的一种错误所表现出来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两种做法带来的教育效果却截然不同。案例一中的孩子只看到了当时教师威严的面容,严厉的话语,却没有记住教师想让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没过多久孩子还会把铅笔放进嘴里,而忘记今天的批评。案例二中教师用了一种委婉的做法,适时的旁敲侧击利用故事给孩子们敲了个警钟,让犯了错误的孩子自己意识到了错误之后的严重后果。达到了自我警觉、自我改正的教育目的。

由此看来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时冲动的直接批评未免起到教育的作用,而婉转的旁敲侧击却令孩子受益菲浅,达到自省、改正错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