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剪窗花”活动所想到的(中班)

作者:wmzh时间:2017-01-14
曾经看过一个中班的剪窗花活动,目标有两条:1.学习剪窗花,正确使用剪刀。2.感受窗花的图案美。流程大致如下:1.教师展示一些窗花,引导幼儿欣赏,然后问幼儿:“想剪吗?不会剪没关系,老师会教你们的。2.教师示范:对角折三次,变成三角形,左手握住中心点,右手剪镂空花纹。3.幼儿跟着老师折纸三次,然后剪窗花。4.展示交流,问幼儿:哪个窗花最漂亮?你是怎么剪的?最后一起收拾整理桌面,结束活动。

先来看两条目标。目标一中“学习剪窗花”,到底怎么学、怎么剪,有什么操作的要求,都没有具体的说明,太宽泛等于没说;“正确使用剪刀”对已有使用剪刀经验的幼儿来说已经没有再提的必要。目标二也很宽泛,可能是教师自己也没有细细分析窗花到底美在哪里,窗花的美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鲜明的色彩、图案的变化多样、中心对称图案的美等等,都值得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当然,教师还忽略了一条很重要的目标,如:初步了解民间剪贴窗花的美好含义,激发对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欣赏、表达的情趣。艺术活动如果没有了艺术的情趣,那么只会剩下技能技巧学习的空架子,艺术活动也就丢失了它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核心价值。

再来看活动的组织过程,虽然环节很清楚,最后90%的幼儿也都成功地剪出了窗花。但都是教师高控制的,以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教幼儿学为主导,教师关注的是幼儿能否成功地剪出窗花,而没有关注幼儿自身对窗花外形特点的观察、自主的探索尝试,或者在失败中发现剪窗花的方法;也没有关注幼儿的发展性、拓展性学习,

@_@我是分割线@_@

如:剪窗花折两次、折四次行不行?怎样剪出三角(三瓣)、四角(四瓣)、六角(六瓣)、八角(八瓣)、十二角(十二瓣)等的窗花?等等。也就是让幼儿在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之后,能够不断发现新的剪法,剪出更多的、有变化的窗花。

基于上述思考,这个剪纸活动是否可以作如下调整:

1.安排两课时开展活动。第一课时以欣赏窗花为主,第二课时剪窗花,并在区域中投放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剪窗花。活动安排在过年前后进行。

2.欣赏窗花活动:一是布置窗花展览,幼儿自由欣赏、交流,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二是集中欣赏,感受窗花色彩鲜艳、图案多样富有变化等特点,重点了解窗花的中心对称,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窗花,如:方形、花瓣形的,中心镂空、四周镂空的,等等,让幼儿感受窗花的丰富美丽。三是制作一份PPT,展示各种贴窗花的图片,配上一些喜庆的音乐,帮助幼儿了解民间贴窗花的习俗,感受窗花所表达的丰收、喜庆的美好情感。

3.剪窗花:这个活动具体如何进行,要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1)如果幼儿已有过剪对称图案的经验,那么教师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探索窗花的剪法;可以给每一组幼儿提供一些窗花的半成品,让幼儿先去观察、研究、发现窗花的折法、剪法,并作初次剪窗花的尝试;然后请成功的幼儿介绍方法,对不成功的一起来分析原因;随后再作尝试,没有成功的要找到问题所在,争取成功,已经成功的要剪不同的窗花;最后是作品展示(可以把幼儿的作品贴到窗户上)和讲评。讲评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折和剪的方法,怎样不剪断等,另一个是不同外形窗花的剪法,如: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能剪出6瓣、12瓣花型等。(2)如果幼儿没有剪对称图案的经验,那么,可以采用师幼共同探索的方法。

@_@我是分割线@_@

教师可以把剪好的窗花折起来,再打开,引导幼儿发现、掌握折的方法,并请幼儿来折一折;然后一起观察、发现剪花型和镂空图案的方法,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剪一剪、试一试;最后再是幼儿剪窗花和展示作品、交流分享。不管采用哪种组织方式,教师都要关注幼儿观察、探索能力的培养,要允许幼儿出错,剪坏了没关系,关键是要帮助幼儿找到不成功的原因。

写下这篇短文,只是想传达一个想法,那就是:很多东西幼儿是自己能够学会的,是用不着老师去“教”的,老师只要给幼儿搭一个平台,有时只要给幼儿一种环境、一个条件、一份肯定,就能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教师直接“教”的,是他们自己的“发现学习”,是主体真正参与的有意义学习。我们常说,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探索能力有没有得到发展。如何把这句话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真的需要我们经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