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1 08:51:4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师:同学们,最近有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心里很着急;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得不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出主意解决;你们说好不好?

  二、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

  1、指名朗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里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4、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三、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

  四、模拟情境,典型示范

  1、由老师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一学生向妈妈(爸爸)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

  ⑴ 要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⑵ 心里话的内容要真实。

  ⑶ 习作时可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体裁上可以用书信、日记或其他。

  五、动手练笔,交流修改

  1、学生动笔习作。

  2、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3、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

  4、自我修改。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会运用“!”“?”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⑵ 认读新字新词或学习词语的搭配。

  ⑶ 学会连接动类与偏正类的词组。

  ⑷ 积累(读背)节气歌。

  ⑸ 进行口语交际。

  ⑹ 学会写一种小动物。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语文知识的了解,通晓感叹号和问句的用法。

  ⑵ 通过对汉字的结构认识学习新字。

  ⑶ 通过背诵积累节气(气候)知识。

  ⑷ 通过了解动物世界学习写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与“?”的用法。

  2、学会新字新词。

  3、能正确搭配词语。

  【课时设计】

  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感叹号、问号与句号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2、认读新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聪明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园地五》,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这书上有字

  生:齐读句子。

  师:谁能给句子加上两个不同的标点,使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

  生积极考虑。

  生:我给“这书上有字”加“。”。

  生:可以加“?”。

  师出示相应的句子:这书上有字。

  这书上有字?

  同学读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后要讲一讲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用“。”说明讲的话是真实的。

  生:用“?”表示值得怀疑,代表疑问。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句号、问号的不同用法,老师为大家鼓掌。

  2、运用相同的方法学习下一组句子,引导同学了解感叹句的用法。

  3、出示几组句子进行练习:

  ⑴ 今天老师没来。

  ⑵ 明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老师没来 明天是你的生日

  三、读读认认

  1、出示生字:

  材、拦、蚪、猴、伴、膀、慢、祖

  同学认读生字。

  2、再出示新字:

  财、栏、抖、喉、拌、榜、馒、租

  3、同学猜读后教师出示拼音拼读:

  同学说说不同处和相同处。

  4、同学自主的认识生字,同桌间说说自身的识字方法。

  5、用扩词和抽读的方法巩固生字。

  四、总结

  师:时间过的真快,一节课又结束了,同学们有新的收获吗?

  同学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搭配词语。

  2、读背节气歌。

  〖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课件出示:

  打开 方向 茂密的` 乌云

  区分 宝藏 满天的 空气

  寻找 窗户 清新的 枝叶

  ⑴ 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⑵ 明白题意后连一连,师巡视指导。

  ⑶ 指名汇报学情。

  ⑷ 讲要点:前后词语要恰当。如:“打开”只能对窗户、门、抽屉、盒子等可以紧闭的东西。再如:“区分”只能对方向、色彩、图案、脚印等内容。

  ⑸ 再出示几个进行练习。

  二、读背节气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你们会读节气歌吗?

  同学们积极考虑,也许有的同学说的不太完整,鼓励他们知道几个说几个。

  1、出示相应的节气歌。

  2、同学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读,师生正音。

  4、师范读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针对每一个季节出示相应的节气。

  6、了解“暑相连”与“秋处露秋”的意思。

  7、同学质疑,相互提问,一起解决。师参与到同学中去。

  8、熟读成诵。

  三、课后延伸

  师:我们不只知道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且还会读、会背节气歌,回去后把这些知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和你的朋友们,好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自身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与大家积极交流。

  2、写出自身熟悉的一种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愿不愿意去?(愿意)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动物世界)

  生观察后回答:动物世界(师板书:动物世界)

  师:动物世界都有哪些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的特点吗?

  生看后积极回答: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

  师:大家知道真不少,真是:不看不知道,动物世界真奇妙。(板书:奇妙的)

  二、自由组合,生生交流

  师:动物世界真奇妙!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赶快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吧!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把自身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在别的同学说的时候,可以提出自身的疑问。(师巡视指导)

  三、组织同学,班内交流

  选取几名代表上台交流,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四、组织评价

  同学们进行评价,优胜者选取自身喜欢的小动物,以示鼓励。

  五、写一写

  师:同学们说的都特别好,老师听的津津有味,愿意把自身熟悉的一种动物写出来,让更多的小朋友们都来了解它们吗?(愿意)

  1、出示写话要求: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可以写与它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2、同学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同学写好后,与本组同学进行交流。

  4、选写的生动的读一读。

  六、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写的都特别好,而且还懂得了维护动物,就是维护我们的家园,维护动物是大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理解说明的内容,划分文章结构。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采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这个不争的事实。

  1段:以日本为例,说明牛奶的益处。

  2段:以泰国为例,说明牛奶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3段:说明借鉴两国经验,中华民族也定能更加强壮。

  第二部分:(4—7段)作者用大量的数据作比较,并举例说明牛奶的营养价值和所含营养成分。

  4段:用事实说明一杯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是其它食物无法比拟的。

  5段:列数字、作比较,说明牛奶是含钙最丰富的天然食品。

  6段:说明牛奶还具有保健功能。

  7段:举例说明奶制品比天然奶更有益于健康。

  第三部分:(8—12段)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我国人均每年奶类的消费量,说明我国牛奶受冷落的原因。

  8段:与别国比较我国人均喝奶量极少。

  9—11段:分类说明人们不愿喝奶的原因。

  12段:提出倡议国人要为了身体健康和民族强盛一生莫断奶。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

  1、一杯奶能强健一个民族的原因?

  作者如何说明这个问题的?

  ——日本为例,年轻人的身高、体重、耐力都增高了。

  泰国为例,身高增长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2、牛奶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含钙最丰富的天然食品;富含各种维生素;保健

  3、钙缺乏的后果是什么?

  4、喝奶粉或奶制品有用吗?为什么?用的什么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5、牛奶在我国受冷落的原因?——成人认为不需喝奶;出现消化道症状;怕牛奶 膳味、怕麻烦;承担不起费用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侧面描写在文中所起的烘托作用、

  2.形象细致的正面描写;

  3.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初步了解“通感”。

  (二)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对声音的描写;

  2.仿照课文,用文字表达一首乐曲。

  (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的语言、美的声音、美的事物的欣赏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讲析课文描写民间女艺人高超的歌唱艺术为什么不直接下笔,而要先写戏园子、琴师受黑妞的演唱?这—点主要通过讲清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让学生理解。

  (二)难点

  理解“通感”这种修辞手法。这—点教师可以通过找感觉的相通点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朗读课文,弄清生字词。

  2.分忻文章对琴师、黑妞及戏园的描写,淡谈这些描写的作用。

  3.分析文章中对王小玉的演唱的描写.找出比喻句中本体,喻体及它们的相通点。

  4.仿照课文描绘—种声音或一首乐曲。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大致情节。

  2.分析课文前半部分,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注音:

  2.结合注释,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新莺出谷 乳燕归巢 花坞春晓百鸟乱鸣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气味——人的气质和风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分析白妞出场前戏园子里的盛况。

  (1)哪些内容能够表现“盛况”?

  人们不惜提前几个小时赶到戏园;连早已定了座的抚院、学院的贵人也不例外;甚至有些连饭都顾不得吃,在戏园里买烧讲油条充饥。

  (2)为什么要这样写?

  说明白妞的艺术雅俗共赏,从侧面衬托其艺术造诣之高。

  描写戏园里嘈杂的场面,为白妞出场时的肃静埋下伏笔,两相对照衬托出白妞演唱技艺的高超。

  2.分析文章对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及观众的评论的描写及作用。

  琴帅绝妙的轮指,引起台下不绝于耳的叫好声。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埋下伏笔。

  黑妞的演唱,已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这时结合观众的评论,说明:“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旷”;“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使文章又绝路逢生,从而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的`绝妙。

  (四)总结

  侧面描写的作用

  (1)为白妞的出场渲染气氛;

  (2)烘托白妞高超的演唱技艺.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后半部分,理解形象细致的正面描写。

  2.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了解“通感”。

  (二)整体感知

  1.把表现白妞演唱技艺的部分分层次。

  分为白妞出场、白妞演唱及观众的反映三个层次。

  2.朗读白妞说书部分,重点分析整个演唱的过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分析对白妞出场的描写

  外貌描写: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

  动作描写:把梨花筒了当了几声,将鼓锤轻点两下,两眼—顾—看。

  简单的动作产生了极不平凡的效果——满园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下的声音都听得见。

  2.分析整个演唱过程,根据演唱时声音的高低缓急,把演唱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演唱的起始——“声音初不甚大”

  演唱的发展——“渐渐地越唱越高”

  演唱的起伏——“陡然一落”

  演唱的高潮——“忽又扬起”

  演唱的结来——“人弦俱寂”

  从这五个阶段的完整表现去体会白妞说书的全局。

  3.分析描写白妞演唱五个阶段所用的修辞手法,了解作者多方位的设喻角度。

  (1)把本应由耳朵听到的声音(听觉)用眼睛所见之景(视觉)来设喻表现,如:

  描写越唱越高的声音,“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描写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声音,“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描写陡然一落,千回百折的声音,“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描写忽又扬起的声音,“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这些比喻,把白妞那曲折、宛转、轻快的歌声写活了。

  (2)把本应由耳朵听到的声音用人的感受去表现,如:

  描写白妞初唱时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个毛孔不畅快。”

  把白妞甜润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来。

  文章中的这种方法,即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相通的感受、互相映照,引起渎者的联想。这就是修辞方法中的“通感”,也叫“移觉”。

  4.体会白妞演唱达到的效果。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月不知肉味。让人长时间忘记—切,耳朵里只有歌声。

  (四)总结、扩展

  1.多方位正面的描绘白妞的演唱技艺。

  2.通感的运用所收到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依照课文中正面描写小玉说书的部分。描绘一种声音或——首乐曲.歌曲,注意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

  白妞演唱的过程

  (正面描写)

  七、参考资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5、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重点难点:

  1、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

  2、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轻松走入“屏世界”

  1、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古代的屏并配乐欣赏。(观后感受,引出屏的话题。)

  2、用《口技》中的句子引出屏的作用。要求学生说说屏的作用,初步感知屏。

  3、导语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细心积累生字词。(投影:识记)

  wéi cāng tuī qì

  帷幕 伧俗 忒:太 文化休憩:文化享受,身心休息。

  韶光:美丽的春光。韶:美 诚:这里是“果真”的意思。

  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无益地耗费劳力。__徒劳__

  2.恰当,恰如其分。__得体__

  3.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_因地制宜_

  4、果真如此。诚如是

  三、示范朗读了解屏。

(视频朗读,学生听读、赏读并勾划关于介绍屏的知识的句子或段落)

  四、深情美读说说屏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五、大胆实践介绍屏

  根据文中关于屏的知识,用以下的形式说话。

  △假如时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

  a、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

  b、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

  c、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明确要点:a、向顾客介绍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即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使用人可根据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选购所需的屏风。

  b、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c、屏的主要特点:功能与美感相结合,造型轻巧,色彩不伧俗,绘画富有诗意。

  六、用心感受作者情

  速读课文,勾划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2、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和作用。

  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投影全诗)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小结: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3、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4、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七、发挥想象设计屏(投影:作创意性引导)

  请发挥你的想象,自己动手设计一道屏,并为它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举例:锦上添花 事事如意 胸有成竹 难得糊涂

  八、拓展延伸寻找屏

  抛砖引玉 朗读积累

  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 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 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九、深入挖掘来寻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也孕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中都留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提示:扇子、椅子、床、窗、土炕、中国结、陶器、木雕、剪纸、戏曲等。

  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让中华文化

  十、课外阅读长技能

  1、记诵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2、阅读《中国结》。

  中国结年代久远。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采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缕”。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所有这些,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祥。中国人在表达情爱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结”从而义不容辞地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情爱,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诗经》中关于结的诗句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是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一面叮嘱许多礼节时的情景。这一婚礼上的仪式,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结”字,使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用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的方法理解“粗枝大叶”等成语,并搜集课文的成语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2、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感想,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

  3、阅读短文《泼水节》。

  4、语文大课堂: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的方法理解成语,并能搜集成语

  三、教学课时:

  2课时(不包括习作)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理解与运用。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一读。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成语的意思。

  4、集体反馈。

  5、指名任选一个成语说一句话。

  6、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很多的成语,请找一找。

  7、小结。

  二、拓展与交流。

  1、同学们,本单元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和英雄传奇,这些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心灵和聪明才智。你们读了这些故事有些什么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去想呢?首先让我们读一读丫丫他们几个人的话。

  2、指名读一读。

  3、你从他们的话中了解了什么?

  4、引导学生再读丫丫和宁宁说的话。

  5、小结。

  三、阅读平台。

  (一)了解泼水节,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课题:泼水节

  2、你们谁能来介绍一下泼水节。

  3、这么有意思的节日,让我们赶紧读一读,去感受一下傣族的民族风情吧。

  (二)读文,感受泼水节欢乐的气氛。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初步感受傣族的民族风情。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3、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泼水节的欢乐,又了解了一个少数民族——傣族人民族风情。除了这些民族的风情之外,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许多谚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些民族的特点。

  6、指名读谚语。

  7、学生练习背诵。

  四、总结

  今天我们都收获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萨尔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谣。

  2、提出要求:

  (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

  (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

  3、全班交流

  4、介绍过程

  刚才同学们故事讲的好,能把你们搜集过程或整理过程向全班介绍吗?

  (1)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

  (2)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

  表格一搜集途径

  时间小组成员搜集途径(画“√”)具体内容

  采访图书馆

  上网读物

  表格二整理资料

  按主题分类故事名举例

  善良、美好的

  勤劳、质朴的

  勇敢、无畏的

  聪明、智慧的

  二、各组把找到的民间故事及歌谣作为内容办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编辑、记者、优秀小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精选】语文教案08-02

(精选)语文教案08-15

语文教案02-24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