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

时间:2023-12-21 07:24:1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1

  大鼓与小鼓

  活动目标:

  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

  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活动难点:

  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

  (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

  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

  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2

  设计意图(可写可不写):

  可以满足孩子好动的天性,又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节奏的快慢、强弱,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练习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2.能听辨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按幼儿人数配置大鼓、小鼓各一半。

  2.歌曲《大鼓小鼓》,播放器。

  活动过程(含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环节):

  一.欣赏视频"大鼓小鼓"演奏,初步感知节奏。

  二.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和小鼓的外形,并倾听二者声音的强弱与节奏的`变化。

  引导语:

  1、知道哪个是大鼓,哪个是小鼓,有什么不一样?

  2、老师敲敲大鼓和小鼓,你们认真听听,哪个鼓声大,哪个鼓声小?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大鼓是"咚咚"小鼓"嗵嗵嗵")

  三.听鼓声玩游戏:幼儿肢体探索游戏。

  敲击大鼓和小鼓,引导幼儿听到大鼓和小鼓声音时做不同的反应动作,感受声音的大小和节奏的不同。

  第一遍:听到大鼓的声音双手举起来,听到小鼓的声音双手抱肩膀。

  第二遍:听到大鼓的声音按节奏拍手,听到小鼓的声音按节奏拍腿。

  四.教师师范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表现。

  第一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变化。

  引导语:歌曲里的大鼓发出什么声音?小鼓发出什么声音?

  第二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大鼓和小鼓的节奏变化。

  引导语:歌曲里大鼓跟小鼓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

  第三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节奏的变化。

  当老师唱到大鼓"咚咚"的时候,幼儿按节奏拍手;当教师唱到小鼓"嗵嗵嗵"的时候,幼儿按节奏拍腿。

  五.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随乐演奏大鼓和小鼓。

  幼儿分两组,各自探索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以演奏节奏。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演奏乐器。

  六.小乐器累了,让我们轻轻的把他们送回家吧,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3

  大鼓与小鼓

  活动目标:

  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

  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活动难点:

  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

  (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

  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

  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4

  设计意图:

  可以满足孩子好动的天性,又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节奏的快慢、强弱,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练习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2.能听辨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3.感受"xx"xx x"两种节奏,体验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按幼儿人数配置大鼓、小鼓各一半。

  2.歌曲《大鼓小鼓》,播放器。

  活动过程:

  (含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环节):

  一.欣赏视频"大鼓小鼓"演奏,初步感知节奏。

  二.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和小鼓的外形,并倾听二者声音的强弱与节奏的变化。

  引导语:

  1、知道哪个是大鼓,哪个是小鼓,有什么不一样?

  2、老师敲敲大鼓和小鼓,你们认真听听,哪个鼓声大,哪个鼓声小?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大鼓是"咚咚"小鼓"嗵嗵嗵")

  三.听鼓声玩游戏:幼儿肢体探索游戏。

  敲击大鼓和小鼓,引导幼儿听到大鼓和小鼓声音时做不同的反应动作,感受声音的大小和节奏的不同。

  第一遍:听到大鼓的声音双手举起来,听到小鼓的声音双手抱肩膀。

  第二遍:听到大鼓的声音按节奏拍手,听到小鼓的声音按节奏拍腿。

  四.教师师范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表现。

  第一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变化。

  引导语:歌曲里的大鼓发出什么声音?小鼓发出什么声音?

  第二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大鼓和小鼓的节奏变化。

  引导语:歌曲里大鼓跟小鼓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

  第三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节奏的变化。

  当老师唱到大鼓"咚咚"的`时候,幼儿按节奏拍手;当教师唱到小鼓"嗵嗵嗵"的时候,幼儿按节奏拍腿。

  五.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随乐演奏大鼓和小鼓。

  幼儿分两组,各自探索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以演奏节奏。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演奏乐器。

  六.小乐器累了,让我们轻轻的把他们送回家吧,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5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掌握× ×∣ ×× ×∣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鼓、小鼓各一面,鼓槌;图谱;乐曲《春天》、《春天在哪里》录音磁带。

  2、事先排好律动,学会练声曲《春天真美丽》。

  3、幼儿成半圆坐好,中间空出空隙。

  4、钢琴伴奏,黑板、夹子、遮盖布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唱歌跳舞了,我们也来唱歌跳舞吧。" (幼儿听《春天》的音乐做律动,并找个位置坐好。

  二、练声《春天真美丽》。

  师:"小朋友,春天美吗?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真美丽》吧!"(教师弹琴,引导幼儿练声。)

  三、学唱新歌。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师:"春天真美丽,小朋友在春天里唱歌跳舞真快乐,大鼓小鼓也来唱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唱了些什么?"

  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图谱的含义。

  3、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演唱歌曲。

  4、出示大鼓小鼓,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强弱。

  6、引导幼儿跟着鼓声来唱歌。

  四、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到教室外面去寻找春天,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唱得真不错!现在老师就把大鼓和小鼓放在我们的音乐区,等一下,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来这里一边敲鼓一边唱歌,好吗?""小朋友你们看,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开放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到外面去寻找春天吧!"

  活动反思

  “大鼓和小鼓”是一节奥尔夫音乐活动。活动目标主要让幼儿喜欢和教师、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游戏;感受大鼓、小鼓的不同的节奏,发展音乐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有大鼓和小鼓;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很喜欢敲大鼓、小鼓,打节奏。活动的重难点是激发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致并感受大鼓和小鼓不同的节奏。

  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们知道dong dong 和 tong tong,但在唱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区分强弱,什么时候唱的高,什么时候唱的低,觉着好玩有趣,象声词唱的都一样高。因而在唱之前,要让幼儿多聆听感知。上课过程中,幼儿对于歌曲的学习虽然有些困难,但最终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的运用强弱对比,实物演奏的方法来演唱歌曲。在用大鼓小鼓敲击乐器“感应强弱”时,小朋友很积极的敲,但节奏、强弱把握有待提高,部分幼儿节奏感不强,拿到乐器会敲个不停。对此,在发乐器之前,可先让幼儿拍手,拍身体不同部位先进行练习,熟悉节奏;对于小朋友能力的预设不够准确,关注不够多,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歌曲教学中,遇到问题未能灵活解决,老师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小鼓》反思】相关文章:

大鼓小鼓小班教案(精选11篇)04-13

小鼓手中班音乐教案03-13

小鼓响咚咚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04-20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鼓手》05-15

大班音乐小鼓手教案06-24

中班语言教案:响亮的大鼓04-14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05-21

小鼓手中班教案05-16

《小鼓手》大班教案含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