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学说游戏语言,并能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活动中。
2、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养成有目的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胸卡,音乐
活动重点:在学说游戏语言的过程中能积极迁移生活经验。
活动难点:迁移经验时能说得更丰富,涉及范围更广泛。
活动过程:
一、看课件,学说游戏语言。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有目的倾听并完整回答问题。
提问:草地上都有谁?
这些朋友都是什么味道的?
还有什么的味道是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辣辣的?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迁移生活中的经验。
2、依次请不同味道的“朋友”进“火车”,幼儿学说游戏语言。
“铃铃铃,电话响,我们好朋友,一起去旅游,火车火车开起来,酸酸的`朋友请进来”。
教师配合课件角色,引导幼儿融入游戏,学说游戏语言。
二、玩游戏,体验游戏快乐。
1、幼儿自选角色,自戴标记。
请2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当火车头。
2、幼儿运用游戏中的语言进行游戏。
三、集体讨论,思维拓展。
1、提问:现在又有了一个新朋友来草地上游戏,看看是什么朋友?
还会有什么样的朋友来游戏呢?
引导幼儿开阔思路。
四、延伸:变换不同的要求,继续游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一次晨间谈话:“你喜欢什么动物”中,孩子们兴趣很浓,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其中孩子们对动物的主要习性和特点非常感兴趣,为了保持孩子这一兴趣,我设想开展一次有关动物的语言活动。而那时,我刚好在一书上看到了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该故事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孩子对不同动物的主要习性和特点的认识,又为孩子们创造性地讲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定能让幼儿敢说、愿说、乐说,语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本次活动就由此而产生了。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动物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表达个人见解,大胆地讲述。
3、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 1、课件《借动物》。
2、动物图片若干。
3、图片
(1)果园
(2)、木材工地
(3)房顶上的气球
(4)过河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⑴ 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 ⑵ 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
引出课题
二、分段讲述故事,运用插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较连贯地表达个人见解。
(一)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老爷爷打电话到动物园借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师: “动物园为什么要给老爷爷送来猴子?”
(二)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红丝巾被风吹到高高的树杈上,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了个头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师: “小姐姐该到动物园去借什么动物?为什么?”
(三)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刚下火车,就给动物园打了个电话借动物——黑猩猩。)师:“刚下火车的叔叔带了很多东西,你猜猜他要借什么动物?为什么?大家大胆地猜一猜,猜错了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四)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妈妈抱着宝宝逛商店,觉得累了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动物——袋鼠。)师:“动物园会给她送什么动物呢?为什么?”
(五)小结:原来,动物们有很多本领,可以为人们服务。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围绕故事内容展开积极的想象与讨论。
2、对天空中白云变化的现象产生好奇心。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神奇的天空》、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1、谜语激趣。
教师:一朵花,在天上;像绵羊,像白兔;风来了,它走了。
——天空中的云儿还会变成什么?让我们来听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讲到了什么?
3、分解故事
(1)、教师边操作教具边分段讲述故事。
——“故事中的小妹妹在干什么?她看到了些什么?”
“白兔、绵羊、白马、白熊是怎么变成白胡子老公公的?
“白胡子老公公又变成了什么?
“最后,小妹妹看到了什么?说什么?
4、完整听赏故事,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看到天空中的云儿像什么?
“为什么说是神奇的.天空?
“为什么白云会变来变去”?
5、活动延伸
绘画:神奇的天空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很多小朋友都在自己玩自己的,还有的根本不听,老师提醒了也没有用。导致在提问的时候没有几个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情况不是很好,要加强学习常规习惯的培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 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2 ) 用什么办法能够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六、教师小结: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条小鱼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鱼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螃蟹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 没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乌龟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 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它觉得很孤单:"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热闹!"于是,它叫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有来。小熊难过极了!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一尝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课后反思:这次的内容选的是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甜津津的河水》,应老师的课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糖怎样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会怎样?糖会怎样?我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范讲中倾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角色对话。整节课的优点:环节连贯,注重了幼儿的全体参与性。
不足之处:1、分组时显得有些匆忙,幼儿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体表演时,有一些乱。
3、在最后活动结束时留下的两个问题(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会怎么做?(2)棒棒糖放到下午,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
以后改进方面:1、幼儿全体表演环节需要改进,能够将图片贴身上,让幼儿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结束环节再新颖一些。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中班活动教案:语言03-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7-21
语言活动中班教案02-24
【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1-16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3-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推荐】01-18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07-1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热】01-18
【推荐】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