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许多父母来信咨询,自己的孩子在某个学科上不擅长或缺乏兴趣,为了孩子的成长,他们也给孩子想过各种方法,参加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物质奖励,聘请家教等,结果却都不怎么理想。其实这些父母的教育行为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让孩子喜欢上某个学科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
《XX》在20XX年2月16日就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爷爷如何通过成语接龙的游戏,来激发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事情。这个孩子叫成成,进入四年级之后,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对语文的学习也缺乏兴趣。于是,成成的爷爷先是收集那些浅显易懂的古诗词,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让孙子耳濡目染。到了周末,全家就开始了成语接龙的游戏,如果成成能够接十首以上古诗就奖励外出野炊一次,这是成成最喜欢的活动,而如果接龙失败,成成则需要打扫自己的房间。
这方法果然见效,游戏的竞争性激起了成成的好胜心,而最喜欢的奖励也让成成对古诗词的学习更加有动力。现在成成的古诗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量了,比奶奶刚说句“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成成那边便接出了“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成成从而拥有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成成语文学习的成功,在于他的爷爷寓教于乐,从激发孩子本身的兴趣出发,找到了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坚持两个原则:
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就是父母要明白孩子自身的气质特点,这与孩子的学习问题息息相关,比如同样是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是因为活泼外向,做事缺乏耐心,粗心马虎所致,有些孩子则是因为内向敏感,容易被外在的环境变化和别人的评价所影响。父母只有在了解孩子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找到适应孩子的教育方法。比如对于做事粗心的孩子需要养成踏实谨慎认真检查的习惯,而对于内心敏感的孩子,则需要培养其自信心和安全感,让其能够专注做自己的事情,避免被外界干扰。
其次,父母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与一二年级就开始有所不同,孩子到了小学三四年级,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正在完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变,他们所学的知识开始变得抽象,内心对所学习知识的感受也开始变得模糊。父母这时就需要关注孩子的变化,并给予一些指导,比如引导孩子在学习较为抽象的知识时,结合现实生活中例子进行运用,便于他加深理解。
事实上,无论是了解孩子,还是尊重孩子,根本上都是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寻找到孩子适合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父母避免对孩子的主观判断,更要避免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强迫或规定孩子走不适合他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