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怎样提高幼儿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那么怎样提高幼儿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怎样提高幼儿课堂教学质量1
一、营造轻松愉快氛围,把握良机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幼儿学习爱好的最好手段,有利于调动幼儿的情绪、思维,使其以挥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语言活动中,《纲要》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
例1: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坐在孩子们中间,改变以往教师在上、学生在下、教师在前、学生在后的课堂模式。努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更为重要。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幽默、风趣、传神的语言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教师保持积极的情感更加可以感染孩子,呼唤起孩子们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引领孩子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活动中,对孩子保持着灿烂的微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活跃课堂气氛,在老师积极情感的带动下,孩子们很容易就进入了角色,开始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确,教师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协调的动作都会创造出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促使每个孩子敢于说、乐于说,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二、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趣味性、假想性、自由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
例2:
在大班语言活动《天鹅蛋》中,教师把故事设计成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情景游戏,让幼儿作为游戏的主角——可爱的小老鼠,体验发现蛋、运蛋、吃蛋过程中的快乐情感,身临其境地去经历这个有趣的情景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具是几幅图片,图片中的老鼠形象生动可爱,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如在语言活动《小兔乖乖》中,教师在知道幼儿欣赏故事时,搭配了挂图和背景音乐,让故事更加的生动。接着老师带领幼儿做一个游戏《聪明的小兔子》,并提供幼儿不同的兔子头饰及其他相关物品。幼儿通过这个游戏,更深刻的了解故事内容。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三、要认真研究教材、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老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地在每节课上下功夫,结合教材内容,选准切入点,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律动等方法导入新课。
例3:
在美术活动《花儿王国》中,教师采用了讲故事导入的方法,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幼儿带入了充满想象的情景之中,良好地调动了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了小朋友的求知欲,产生了良好的共鸣, 幼儿在活动中学的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例4:
在教学活动《小水滴旅行记》中,教师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模拟的动画,把“小水滴”变成了“水蒸气”,在天空中越积越多,形成了“云”,遇冷就变成了“雨”,降落下来。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幼儿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全神贯注的观看,在画外音的讲解下,“小水滴”、“河流”、“太阳”、“水蒸气”、“小雨滴”、“雪花”都动了起来,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教师在清晰、动感的画面中帮助幼儿寻找规律,理解关系,建立表象,化解难点,使幼儿获得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对于不谙世事的幼儿园小朋友而言,老师是他们开始真正系统化认识世界的开始,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自己面对的小朋友。幼儿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向小朋友传授知识,是幼儿教育中教师向小朋友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活动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掌握教材的程度、对小朋友情况的了解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与教师对课堂语言的运用也密切相关。为此教师必须注意掌握课堂语言的特点,对于小朋友而言,老师的语言是最直接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会努力尝试理解,接受甚至模仿老师,教师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及声调等,都会对幼儿的学习情绪、幼儿与教师的关系等起到极大的作用。
例5:
在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低沉的声音来扮演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来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等等,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的顺利且充满活力。相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会使幼儿昏昏欲睡,毫无兴趣。教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对幼儿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在教学中运用肢体动作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从而使幼儿更容易理解。
例6:
在大班语言活动《大熊的拥抱节》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把大熊的快乐与难过演绎地淋漓尽致,吸引了幼儿。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也可以让教学事倍功半。例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将鞋子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告诉幼儿:“左边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一对好朋友,永远不吵架。”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告诉幼儿:“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弯弯腰,帽儿点点头。”这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地学会了穿鞋子、叠衣服等本领,不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画的内容按步骤、要求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边画边说。
例7:
在美术活动《长颈鹿》中,在教幼儿画长颈鹿时,一边画一边说:“在草地中央住着一个蛋,在草地角落住着一个小蛋,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从门前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说:“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就从后门接了一根电话给打电话给大蛋说:“大蛋,你好”,原来大蛋和小蛋都不是蛋,猜一猜它是什么动物?”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想象大蛋和小蛋的组合究竟是谁?幼儿从有长脖子的动物中去找,一下子就发现了长颈鹿,产生了参与画长颈鹿的愿望,有效的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五、教师提问要简洁、指向要清晰
问题的设计要明确,要有关键提问,提问的背后体现的是活动设计的目的与思路,对幼儿可能会如何回答,以及教师的跟进性提问都要有所思考。
例8:
在大班语言《我想飞》中,教师在第二环节中让幼儿猜想小动物飞上天的办法,由于同一个问题重复提了三次,而且每次都让个别幼儿回答,使幼儿思维疲劳,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反思这个环节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幼儿的回应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与调整,如果这一环节改成教师提一次关键性问题:“小动物会想出哪些办法飞上天?”先请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这样的调整不仅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也会让教学节奏紧凑许多。提问中关键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例9:
在音乐活动《小鸡出壳》的教学中,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鸡宝宝怎样出来呢?”有的小朋友说:用榔头砸,有的说:用来摔一下等,这显然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于是,教师又连忙改换成“小鸡宝宝怎样从蛋壳里出来?”孩子们就想到了用嘴巴啄出来。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考虑周到,才能真正使你的提问为目标服务。教师的提问通常面对的是所有的孩子,但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理解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复杂。另外,教师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幼儿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只要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设计提问的时候,立足于孩子,从目标出发,就一定能提高提问设计的有效性,从而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时的鼓励孩子。在我们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总会碰到那么几个胆怯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每次碰到这类孩子,我都会给予他们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鼓励的眼神和一句鼓舞他们勇敢大胆的话,如:“说下去”、“你真聪明”、“说得真好”等,他们会从我的鼓励和表扬中得到自信,进而更为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其实不光是内向的孩子需要被鼓励和表扬,对于开朗的孩子教师也应该常常给予鼓励和赞扬,多对孩子们说些鼓励和赞扬的话,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使孩子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更加促进课堂积极气氛的形成,从而提高幼儿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语:总之,要提高幼儿课堂教学质量,幼师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用心把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幼儿,多注意幼儿教学方法、教学课堂艺术的运用,使幼儿课堂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祝愿幼师们在课堂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怎样提高幼儿课堂教学质量2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改革教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幼儿教育怎样提高教学质量的呢,我们来看看下文。
(一)设悬念,引起学习动机
当学生想学的时候,进行教学效果最佳。教师巧设悬念,能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根据实际需要,学习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时,我先出了这样两道题让学生计算:
(1)小红和志刚帮助军属张大娘买粮,要买81千克,每条面袋能装25千克,需要几条面袋?
81÷25≈3(条)
(2)学校买来23米布做窗帘,如果每4米布做一条窗帘,可以做几条这样的窗帘?
23÷4≈6(条)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两道题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得到的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一题用3条面袋不够装,还有6千克面粉没装完。第二题23米布做不成6条同样的窗帘,因为剩下的3米不够做一条同样大的窗帘。学生产生了疑问,这个悬念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学习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效果最佳。
又如教学简便算法时,我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可以简便计算的题,问学
生:“谁能很快说出得数?”学生一下子说不出来,可教师很快说出得数,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了学习简便算法的迫切要求。
在教两位数和11相乘的简便算法时,我请学生出题考老师,告诉学生,只要你出两位数和11相乘的题,老师都能很快写出得数。这时学生积极性可高了,争先恐后地出题,学生边说,我边把这些题分组抄在黑板上,然后很快写上得数。
25×11=275 47×11=517 91×11=1001
36×11=396 59×11=649 98×11=1078
41×11=451 28×11=308 99×11=1089
老师算得对吗?每个大组笔算一组题,检查计算结果。通过学生检查,结果完全正确。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算出来的。这时,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观察每道题的结果和原题有什么关系,找出规律,得出“两头一拉,中间一加”的简便算法。
(二)重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搭桥。通过演示、操作,讲清教学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如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是一年级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演示、操作能揭示凑十规律,化难为易。(见图10)
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凑十法,懂得计算9+2时,先想9加1等于10,再想10加1等于11。学生掌握这个方法后,就能举一反三,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知识得到很好迁移。
又如怎样证明每株棉花的占地面积就是行距与株距的乘积,关键是把每株棉花的占地面积和行距乘以株距所得的面积联系起来,用活动教具演示是最好的办法,可制成抽拉幻灯片,通过移动,使两个面积重合,从而证明:一株棉花的占地面积=行距×株距。
演示、操作,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尤为重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等面积公式的推导,长方体、正方体等体积公式的推导,都离不开演示和操作。
(三)编儿歌,寓教于乐
儿歌、对口令、顺口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可以把这种形式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如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在幼儿园以娱乐、游戏为主的生活环境,进入了一个要完成一定任务的学习环境,每天都要认真上好四节课,完成一定的作业。这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组织得井然有趣,把一些数学知识编成儿歌,极有助于学习和活跃课堂气氛。如在第一册教材中,10的组成很重要,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我就把它编成小儿歌,加上拍手动作,让学生表演:9和1组成10,8和2组成10,7和3组成10,6和4组成10,然后把两只小手同时举起来说两个5组成10。或者用对口令的形式,学生也很喜欢。先两人对说:“我说9”“我说1”再合说“9和1组成10”,接下去“我说8”“我说2”,“8和2组成10”,……“我说5”“我说5”“5和5组成10”。
又如小学生刚入学时,有的对“左”和“右”分不清,我就带着他们先举起左手,向左边一面指一面说:“这是左”,再举起右手,向右边一面指一面说:“这是右”,然后拍手说:“左、右我知道”,看着小学生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心里也很高兴。别看这短短的话语,简单的动作,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却富有极大的感染力。
通分的关键是在熟练掌握分数单位的基础上找准公分母。我先在教学中先通过实例让学生弄清找公分母的三种方法:一看、二看、三短除。
一看大分母是小分母的倍数,大分母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公分母。
二看大分母和小分母是互质数,它们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公分母。
大分母不是小分母的倍数,大分母和小分母也不是互质数,就用短除方法求出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分母。
根据这三种情况编成儿歌:
通分要找公分母,
一看、二看、三短除,
一看大分母是不是小分母的倍数,
二看大分母和小分母是不是互质数,
三短除,求出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分母。
又如约分,也是先根据实例弄清约分的几种情况。
4、8,用同样的方法讲清看3想6、9,看5想15的道理。
可以用11约分,我把22、33、44……99起个名字叫“双双”,指出碰到“双双”想11。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编成顺口溜,便于学生约分。
约分要找公约数,
分子、分母看清楚,
先想2、5、3,
特征记心间;
看2想4、8,
看3想6、9,
看5想15,
碰到“双双”想11;(注:“双双”是指22、33……)
倍数关系最简单,
较小数为公约数;
末尾有0先划零,
个数相等要记清;
约分情况比较多,
这里不能一一说,
基本方法掌握好,
特殊情况要灵活。
(四)创设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易于学生打开思路,引起联想,从而主动学习。
如一年级学10的认识,为了渗透基数和序数的概念,我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首先我在黑板上贴出了10种动物,然后说:“森林里的各种动物听说同学们上学以后进步很大,他们都很高兴,特意派代表排着队来向同学们祝贺,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来了几种动物?”学生数后回答:“一共来了10种动物”,我接着说:“请大家再数数小猴排在第几?”学生数后回答:“小猴排在第10;”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一共有10种动物”,“小猴排在第10”,这两句话里都有10,意思一样吗?通过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学生体会到这两个“10”的意思不一样,第一句话里的“10”是动物的总数,第二句话里的“10”是小猴按顺序排在第10。这样,很自然地渗透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
还可以通过画面创设的情境激发思维,如学完加、减、乘、除简单应用题之后,进行综合练习时,我出示了一幅红花、黄花图,让学生根据画面创设的情境自编加、减、乘、除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法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见图11)
有了画面,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学生都能动脑筋积极编题。同学们编出了以下各题:
1.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做了8朵黄花,16朵红花,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2.同学们做了24朵花,其中8朵是黄花,剩下的是红花,红花有多少朵?
3.同学们做了一些花,每行摆4朵,摆了6行,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4.同学们做了8朵黄花,做的红花是黄花的2倍,做了多少朵红花?
5.同学们做了24朵花,每行摆4朵,可以摆几行?
6.同学们做了24朵花,平均摆成6排,每排摆几朵?
7.同学们做了8朵黄花,16朵红花,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
8.同学们做了8朵黄花,16朵红花,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
又如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识字少,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为了帮助他们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弄清数量关系,我还画了学生喜爱的动物园图,引导学生通过画面创设的情境,找出图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编成应用题。(见图12)
在反馈、校正时,为了增强校正的效果,有时我也创设一个情境,加深校正的印象。如学习被乘数、乘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学生总是因为丢“0”而造成错误,虽经常加以提醒,但效果不大。后来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拟人手法进行校正,效果很好。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比较大的“0”,给他添上鼻子、眼睛和嘴巴,编了一个小故事:“‘0’弟弟你为什么哭呀!”“0”弟弟说:“同学们都看不起我,说我表示一个也没有,常常把我丢掉,其实我的功能是很多的,比如说‘0’占有数位,‘0’在运算中有一定的作用,连伟大的导师恩格斯都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说我比其他一切数都有更丰富的内容。可是同学们看不起我,我多伤心呀!”“‘0’弟弟你不要伤心,让我来问问同学们愿不愿意和你交朋友?”这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高兴地说:“愿意。”我问大家:“你们怎样和‘0’交朋友呢?”同学们纷纷发言,说:“以后再不丢‘0’了,一定要记住‘0’的各种功能。”接着我出了和“0”有关的计算题,同学们都很细心,作业做得非常好,以后只要提到“0”,同学们都特别感兴趣,计算错误大大减少。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强了校正的效果。
【怎样提高幼儿课堂教学质量】相关文章:
怎样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通用7篇)08-26
小学教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02-10
怎样提高幼儿注意力03-29
怎样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水平11-11
怎样提高幼儿教育水平12-30
怎样管好幼儿课堂纪律03-10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优秀03-18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09-09
怎样培养幼儿的课堂注意力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