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时间:2024-07-02 10:16: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锦集(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锦集(15篇)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1

  最近几天我阅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肖川博士文字的优美、自然、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课,发人深省,令人受益。很欣赏书中这样一句话:“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这也让我重新审视起了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随时都会被学生、家长“打搅”,随着时间的流逝,像我这样一个任教十八年的老师,也已经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倦怠。反思肖川教授书中提出的: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幸福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

  回想那一个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由于安海的交通如此地拥挤,你也只能乖乖的多享受点“日光浴”。也正是这样,才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一个灿烂的微笑,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所谓的幸福吧!一群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员,我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的烈日下已经工作了多长时间,当我经过他们的身边时,他们刚好完成了任务,只见一位工作人员高高举起了他的一只手,向对面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打出胜利的.手势,那会心、朴实的笑容让人至今无法忘怀。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也是有幸福围绕吗?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你的指导下进步了;一个违纪的学生在你的教导下改正了;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使学生变得积极进取了;由于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操场上那一声声“老师好”,……当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教师好时,毕业多年后学生打来的电话,生病时学生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一盒金嗓子;拔河比赛胜利时与学生共同庆祝比赛的胜利……原来幸福无处不在。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相信只要我们拥有阳光般的心态,我们的心灵每天就都会开出一朵花,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爱上自己的职业,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

  让我们拥有阳光般心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2

  连续几年,学校为帮助我们年青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一直在推荐对教师成长和学习非常有用的阅读书籍,带着期待,在这个双休日的空闲时间里,我一头扎进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

  说句实在话,在阅读之前,给我的感觉这本书无非是灌输一大堆的理论,不过仔细的阅读下来,却发现作者以轻松的笔调、浅显而又贴近教学生活的例子,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简明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在书中,肖教授提到过,“阅读正远离校园……今天,教师拒绝阅读已经是一种社会现实”。实在惭愧,除了学校推荐的书,要写写读后感,自己真的是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去阅读书籍了,学校图书馆也去的不多。以后要争取多点时间看看书。

  在肖川老师的书里探讨了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如何营造我们的幸福人生?如何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肖教授认为: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是培养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具体表现为: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诸如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我就会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合适的决策。

  二、要有一颗宽容心,宽容是最好的教育灵丹

  要有一颗宽容心。作者在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三、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是积极心态的核心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作者在书的开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广为流传的诗——《我感恩》:“有每夜与我抢被子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离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们吃得很好;有阴影陪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最后,感恩过量的电子邮件,因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记和想着我。”

  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没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记得有位恩师也曾这样教导过我:“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平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拥有阳光心态,我们的心每天都会开出一朵花,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从现在开始,手握幸福人生,脚步轻捷快乐向前!回顾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自己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的过程,在专业成长中体会收获的喜悦,体会快乐与幸福。当然教师的幸福来自多方面,除了专业成长,还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成长,每当看到我们所教的学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在困境中重新站起,我们都能由衷的感到快乐。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必然就要有所放弃,但只要我们的人生是幸福的,就值得我们继续前进。

  在我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困惑,在肖教授的这本书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在起初两年的教学中,我感觉我的课堂很热闹,学生的反应都很好,似乎都掌握了,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考出来的成绩却并不理想。于是我就采取了一些约束纪律的措施,纪律是好了,但是课后明显看到学生疲倦痛苦的表情,也没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在肖教授的'书中我知道了我的问题所在,就是我没有掌握好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技能。

  肖教授说:有效的课堂管理不只是建立秩序,从而将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降低到最低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课堂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且达到最高的程度。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维持课堂秩序的稳定,避免课堂混乱现象的出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成效。有效的课堂管理必定是师生全员参与的课堂管理,必定是全面、成功的课堂管理。而且根据博耶主席报告指出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管理课堂知识、任教的学科知识和对学生社会背景的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撑。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加强这几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有效课堂管理技能。

  其次,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

  学生违反纪律后,我和他们谈心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有时候会很不好,老不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尽管通过谈话,态度已经转变了,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了,但是过没多久又会犯相同的错误,这让我很生气,觉得这些学生到底怎么了,总觉得某些后进生很麻烦,很想去改变他们,但就是无从入手,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去改变他们。看了肖教授的书之后,我才知道,是我的方法和心态方面出问题了,由于不自信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引导他们,只是靠着简单的说教和惩罚来约束他们。

  肖教授指出教师不能依赖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不允许学生犯丝毫的错误,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的管理使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压抑,根本没有平等、民主可言,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向教师倾诉,造成师生关系极为紧张。需知道人是独特的生命存在,他需要自由的选择空间。教师不是权威和绝对真理的化身,学校不是批量生产社会必需品的工厂,儿童不是无意识任人摆布的木偶。每个人的独特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则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自我反思与透视来获得。因此,教育学生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要尽可能发现和表扬学生的有点,要及时表扬即便是微小的进步,以带动学生减少甚至改掉其违纪行为。

  另外肖教授还指出沟通者首先要悦纳自己,进而才能赞赏他人。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必然容易对他人也吹毛求疵,对世界悲观、失望的人必然不能看到世界阳光的一面。只有悦纳自己,产生自我满足感,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积极进取的人才会有阳光,才会带给他人温暖。看完以上的话之后,我决心要改变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心态,我要告诉自己: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我是美好的。因为我想做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特别是边缘学生,我想解封他们的心里的冰,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最后,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工作倦怠,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很累,感觉课好像永远备不完,作业堆积如山,都有着处理不完的事情,心里压力特别地大,甚至有时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精神和心情,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心里就变得更焦急,一着急情绪就更不好,更加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看了此书才知道这也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了解到它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性,这是不利于我的专业成长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不断用教授的话来提醒自己,“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即使我们看的不得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境由心生,“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记住“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拒绝职业倦怠,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体验幸福。

  肖教授的书犹如一股春风,唤起了我心中对教育的热情;犹如一阵春雨,洗去了我专业发展中烦恼;犹如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指明了我以后专业发展的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教育出一群学得幸福的学生。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3

  前段时间,校长推荐我们阅读了肖川老师的著作《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拿到这本书时,我猜测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随意翻了几页,却被那些小故事深深吸引。肖老师借助一些寓意深刻的典故,引用大量的教育实例,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恰当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笔触娓娓向我们道来。阅读此书,就像和一位朋友聊天一样轻松,不知不觉之中却使你受益匪浅。

  肖老师的专业成长成就了他的幸福人生,而我的幸福又在哪里呢?我不断的思考。细细想来,可以用法国著名诗人彭沙尔的名言“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教师,我既有能力爱别人,又被别人深深地爱着,这就是我的幸福。

  一、爱教师这一职业。

  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恰好是他的兴趣所在,那他已向幸福迈进了一大步。我虽然没有“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豪言壮志,但我深深地爱着这份工作。我觉得这份工作属于我,我也属于这份工作。

  当我能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影响到学生时,我就有种无以伦比的成就感。我们班上有个叫东的男孩,特别顽皮,成绩不理想。开学之初,我安排他与成绩优秀的女生超一桌,希望在超的带领、帮助下,他能有所进步。一段时间后,超提出换座的请求,理由是东上课时,总是喋喋不休,影响到了她的学习。我把这样安排座位的理由讲给超听,希望她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再给东一次机会,她最终答应了。随后,我找东谈话,希望他向超学习,改掉缺点。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爽快地答应了。可他坚持不了两天,老毛病又犯了。我再一次找到东,问他:“你想和谁一桌,又不会影响他学习。”东低头想了半天,说:“不知道。”我给他提了个建议:“现在的座位我先给你保留着。你先到最后一桌,想好了和谁一桌不会影响他人就告诉我。到时候,想回来也可以。”在我的建议下,东搬到了最后一桌,挨着卫生角的位置。我有个习惯,看教室里脏了,随时清理。每当我拿起扫把扫地时,东也会学着我的样子,帮我打扫卫生。并且每天都把卫生工具摆得特别整齐。为此,我在班会课上特意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干得更起劲了。渐渐的,他在学习上也自觉了许多,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他都早早地背好,从不拖欠。前几天,我们学习笔算除法,讲完新课后,同学们开始做练习,我到下面巡视,发现东默默地流眼泪。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不会做。你讲课的时候,正好挡住了我,我没看见。”然后一阵呜呜声。这是我第一次看他哭,而且哭得这样伤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不要哭,然后耐心地给他讲解,直到他会了为止。他听懂后,开开心心地做起练习题。望着他那埋头计算的小小身影,我的心里感觉暖暖的。我觉得那时,是一个做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二、爱学生。

  每个做教师的都那么贪心,都希望班上的学生个个优秀。但俗话说得好“五个指头,伸出来都不齐。”何况几十人的班集体呢?好学生人人爱,可差生班班有。那么,学会爱最后一名学生就尤为重要了。就像肖老师说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只要有了这层认识,剩下的就不难了。轩是我们班最特殊的孩子,从不会端端正正地坐着,手里始终攥着摆弄的小东西,他还是一个超级垃圾制造者,作业长期拖欠,成绩一位数,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每天放学,留下补作业的肯定有他。轩很爱吃零食,开学初我就规定了不许吃零食,他就趁去厕所时在路上吃。有一次,一位老师找到我,说轩把嚼过的口香糖丢进水池里,把下水道的口堵住了。我狠狠地批评他,警告他再有下次回家反省。他一听我真的生气了,不断认错。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他们诚心悔过就够了,我们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揪住学生的小辫子不放。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孩子是有感情的,他能感受到你的好意。即使你曾经训斥过他,他却从不记恨你。记得教师节那天,轩进了教室,径直走到我面前,递上一个包装精致的笔记本,“给。教师节快乐!”我接过笔记本,写上一行字“祝你学习进步!”递给了他。轩拿着笔记本愣住了。我告诉他,“老师有笔记本,学校发。你自己留着用吧!”他这才肯回去。看,虽然轩身上有许多不足,但他还是善良的、淳朴的。只要他心存善良,就为时不晚。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被学生这份简单的惊喜所深深地感动。这大概就是我做教师的幸福吧。

  三、爱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作为教师,工作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我们也要学会休闲。不要对生活苛求太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好高骛远。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充实得过好每一天。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即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增强个人魅力的有效途径。另外,多读书,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简单,就是快乐!

  知足常乐,幸福就会来临。

  让我们伸开双臂拥抱幸福吧!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4

  手边是学校下发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页一页翻来,30个案例,30个不同的教育探索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30位优秀教师在他们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有成功有失败,有痛苦有欢乐,有迷茫有清醒。像朱国红老师初上讲台执教就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到后来在网络上一炮打红;万玮老师在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失败教训后深刻意识到“一个好老师除了有爱心之外更要有方法,而这个方法是不断反思之后感悟总结起来的。于是,我下定决心,绝不犯相同的错误,绝不向困难低头,也绝不做一个平庸无能的教师。”之后他经过努力真的成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写成了《班主任兵法》等文章 。

  谁说每一位优秀教师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们不也和我们一样,终日与平凡单调的教书生活相伴,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属于自己的那片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天津市德育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张万祥老师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甘于寂寞的`人永远不会寂寞,不甘心寂寞的人才会永远寂寞。”朱国红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着,多年没有开公开课的机会,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一次次被领导安排教所谓的“滚刀肉班”,她都泰然走过了,从不敢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她在寂寞中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认识了陶行知,了解了朱永新,读懂了李镇西,爱上了教育在线论坛,写出了百万字的随笔和札记。

  这些优秀教师虽甘心平凡,却绝不甘平庸,成功的信念和获取知识的渴望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而与网络的相识更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获取更多知识,得到强大精神支柱的愿望。而且让在教育事业中志同道合者的思想的火花随着网络碰撞,把网络作为平台来让自己的教育才能、智慧得以充分展现。在网络里他们找到了使自己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且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教育生活过得更快乐和精彩,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再看看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和书中的人们一样满怀爱心地对待学生,辅导学生。对本册教材不熟悉,我就认真备课,查阅资料,向同办公室其他老师请教,反复钻研教材,尽力上好每一堂课。但是认识了书中的这些网络名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之后我自惭形秽,我所做的其他老师不也都在做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埋头苦干,只能算是教书匠,新世纪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更多地运用教育智慧来教孩子,只有教师成长了,学生们才会得到更大的成长。而我现在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没有任何作为的教师,我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如何改变呢?我想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反思、反思、再反思,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和一些有关专业教学的文章,向名家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并形成自己的心得智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就像朱一花老师在书中写的:没有追求的生活是黯淡的,只有向上,才能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5

  这个月我在闲暇时认真阅读了刘良华老师所著的《教师专业成长》一书,感受颇多,下面浅谈一二。

  在导言中,刘老师通过一些影视剧和电影中的角色来阐述”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这些经典电影和影视剧中的形象非常深入人心,活灵活现的展现出不同人格魅力的老师,特别是在提到《大长今》时,我很意外,”韩国的电影就能让人感觉到人性的美好。“我很有同感,里面的长幼有序,礼貌周到都让人印象深刻。在讲到”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时他提到了《大宅门》里面的二奶奶和季宗布,二奶奶一介女流却把这么大一个家族管理的令人心服口服。白景琦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请了无数个老师都被他气走了,直到季老师来,先从武功上压倒他让他佩服,再从骑马的本领上让他拜服,这样季老师再从文化课上提什么要求,白景琦都乖乖地听话了。由此可见,当学生真正信任你,佩服你时,你再提出什么要求他们就会信服的'听从了,就会好管的多。

  在第三讲——教师应具备哪些管理智慧?中,他提出了民主管理,管理技巧,教师威信这三个方面,他讲了万玮老师的几个管理事例,刚柔并济,流动班干部,等方法,非常有意思。一个好的学科老师,表面上没有当班主任,实际上他是”看不见“的班主任。第一、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第二,教师要有一些管理技巧。第三、教师要有威信。

  这本书刚看了第一遍,还觉得意犹未尽,稍后再抽时间再次拜读,相信会有更多的感悟。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6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差,感谢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赠送的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一书,趁着早读和班里的阅读课,在孩子们看书的时候我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书名很”理论“,书里却运用了大量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没有一点晦涩、枯燥的感觉,让人爱不释卷,书里讲的道理我深有体会,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讲: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魅力。

  一个好的老师,他在学生的心中的影响,当然首先是看得见的专业智慧,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人格魅力。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常具有向师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如果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会努力学好这门学科,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有的甚至会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以,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如何做一个有魅力、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呢?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一书,我觉得首先要做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无论对学生严厉或是慈爱,温柔或是宽容,都基于对学生的`爱。老师的爱会换来学生的信任,爱心永远是好老师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次是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言谈举止、工作态度、道德风貌、生活作风、敬业精神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像上帝一样,在以自己为原型捏着泥人。“第三是教师需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的水平就越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越高。能帮助学生找到多、快、好、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也越发高大。第四是做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教师。真正能够带着学生读书的,是那些自己有阅读习惯的老师。教师只要有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就会发现问题,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会以执着的精神,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

  博大的心胸、渊博的知识、豁达的心态、执着的精神,是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将以此为目标,提升内在修养,努力成为一名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7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难道只是因为雨具齐全的缘故,渔人才“不须归”?细品词句,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里,我们恍然大悟:渔人眼中不仅只有“斜风细雨”,还有远处高耸的西塞山、低飞徘徊的白鹭鸟;还有近处耀眼的桃花、翻波的鳜鱼。如斯景致才是渔人“不须归”的真正原因啊!垂钓是快乐的,赏景不也是快乐的?渔人不缺少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他享受着垂钓,享受着垂钓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呢!

  而教师是否在享受着自己的职业呢?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xx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的罪魁祸首就是“职业倦怠”。它使教师工作士气和激情受到损耗,并成为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以及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对教师身心的伤害。教师一旦陷入职业倦怠心理的阴霾,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已是困难,遑论个人专业成长?

  “生活虽然平淡了些,但的确每天都有每天的精彩,每天有每天的难忘,也每天都有每天的.收获。这样的日子虽是平凡的,但如果拒绝平凡,那么平凡的快乐也会远离我们。所以,我愿意成为这样一个平凡的,但却也是快乐而充实的教书人!”案例5的张曼凌老师以朴素的话语表白着她的快乐宣言,并践行着:清晨上班路上,她思考今天要做哪些事情——计划的快乐;7:30左右,她亲率孩子们到操场上锻炼身体——运动的快乐;7:50左右,参与学生负责的“每日一诗”活动——吟诵的快乐;语文课后,她即刻完成教后记——反思的快乐;间操和午休时,她按学号与两名学生谈心——交流的快乐;学生离校后,她拿笔写下当天的教育日记——感悟的快乐……在张曼凌老师生动的快乐宣言和实践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她享受教育细节的惬意和满足,而这种精神的极大愉悦正激励着她意气风发地奔走在专业成长的路途上……

  能在埋头苦干中保持目光警醒,能在观念碰撞中实现思维融合,能在漫漫求索中坚持百折不挠,能在平淡琐碎中善于发现快乐,你就拥有了至关重要的“第五元素”,你就能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劲飞,就能在“成长”的大道上踏出坚实的足迹,一如这30位平凡而又优秀的先行者……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8

  书中说:学生只有树立主人翁意识,才会对班级、对学校有责任感。衡量一所学校是否被学生所认同,就是看放学后学生的表现。倘若学生在放学后都是匆匆回家,没有丝毫在校园多做停留的意愿,那么,在我看来,学生对学校是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这是校方的失败。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他们玩耍的地方,因此,学生每天应该是恋恋不舍地离开学校才对。但让我很难理解的是,难得有学生在学校玩耍,老师却总是要催促他们赶紧回家,尽管时间还早。学生只有爱上学校,才会爱上学习。

  我校是初中学校,自搬入新校区五年来一直坚持,放学铃声一响,通校生得按班级举着班牌排队离校,为了维持学生离校的队伍校方还安排了门卫、校保安、值周领导、二位值周老师专门看管,一直看管到离学校约200米远的地方才解散队伍学生自由回家。这样一来,通校生一放学得排队离校,想在学校再玩一会儿都没有时间,如果有通校生值日生的也只能匆匆扫一下地也得跟着队伍回家了,换句话来说,通校生扫地都来不及,有些班级只好把晚放学的打扫卫生安排给住校了。

  学校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考虑:我们这里有一个地方特色,在一些学校门口移动摊点特多。学校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至少让距离学校200米内没有了移动摊点。

  学生每次排队离校心理是怎样想的呢?我想排队的学生心理肯定是不舒服的,不认同的`。大大的校门口,宽宽的马路,来往的车辆又很少,遇到大热天、下雨天的还得让学生排队离校,队伍还要走的整整齐齐的,迟一点的要等上八九分钟,一天要等两次。我不知道我校这样的安排是不是违背了教育规律,学校多数老师也一直反对这样的制度。也向学校反映了,但学校坚持要这样,老师想想也就算了,反正轮到自己值周一学期也就一二次,辛苦一下也就过去了。

  面对曾老师的观点,我也很想学校取消了这样的制度,让学生在学校多玩耍,让学生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9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矫揉造作和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的踏实足迹:朱国红老师经历“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后奋起,终于“网络让她一炮打红”;张志愿老师的“心在守望中跳动”,那是老师的老师感动了老师,而后萌发的一粒心灵春芽。这一篇篇成长、教育的案例,分明是他们真情的流露,真爱的付出。

  在同事眼中,我也曾是个不算“失败”的教育者,因为有一点得到了大家的首肯:尽管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可几年下来,几乎每届都有学生与我保持联系,这是一笔财富,我也对此感到欣慰。然而最近我却出现了思想波折:与学生交流交心,花去了我不少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的年幼和小孩子气“惹”得我有时感到厌烦和失去耐心……阅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心中畅然了许多,清静了许多,甚至自感有些超脱。为什么人家能在教育实践中“路越走越宽,景色越来越宜人”,而我却“浅尝辄止”了呢?

  是什么使得他们在成绩斐然面前,仍然谦逊、热情地守望在那片精神的.自留地,辛勤地笔耕不止,仍然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在平凡的教育中?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把老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陶行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镇西用爱心去编织教育。在书中的30位同行身上,我同样读到了“孩子,你也是一棵舒枝展叶的小树”的呼唤,“我能看到最幸福的事”的笑容,“不要在冬天把树砍倒”的心底祈求和声声“我的孩子们”…… 他们是爱心教育的践行者。身处这个被视为人文缺失的年代,身处这个关系下一代的教育岗位,我逐渐明了,教育需要“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育的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

  今天我是一只井底蛙,庆幸的是现在我意识到了这一点。知耻而后勇,希望明天我的学生能对我有这样的评价: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我想那也就足够了。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10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大部分的内容源自于幼儿教师、父母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提问或讨论中涉及到的特别体验的问题,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辩论,或许是自己接触了幼教的实践和理论,对幼教本来就有所感触,所以在读丽莲。凯兹博士所提出的议题与例子时,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有争辩,在经历了这个检讨、思辩的自我澄清过程之后,却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

  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

  在书中,丽莲。凯兹博士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幼儿教育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入把握。

  1、关于儿童发展的精辟论述

  丽莲。凯兹博士对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精辟而独到的阐述和分析,而这种分析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就在于她对儿童的深入思考,我们发现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儿童发展着眼,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儿童发展的规律出发,探讨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在多年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下,丽莲。凯兹博士探讨了幼儿发展的需求、幼儿发展的原则、幼儿发展的目标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等诸多问题,她结合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与儿童发展需要不符的现象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偏差,对儿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关于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

  丽莲。凯兹博士对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托幼机构的评价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她强调为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适宜性的幼儿教育目标就不仅应重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情感态度、行为和性向的形成,她强调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性,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的适宜性。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阐释

  丽莲。凯兹博士围绕教师的角色、专业教育者与非专职教育者、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的成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了阐释,她指出教师将自己的爱给予全体儿童而非个别幼儿,并保证他们享有同等性质的教育机会。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和幼儿保持适度的疏离,以客观、中性地观察分析幼儿,并给予幼儿适宜的发展空间。

  其次,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

  丽莲。凯兹博士将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有效地合而为一,将幼教实践中有争议和感到困惑的问题,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的阐述和分析。

  再次,渗透着对幼教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对幼儿发展和幼教事业高度关注的气质和精神。

  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角色、教师与儿童关系、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博士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的把握。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在感受到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时候,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无论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审视、辨证和理性,更没有值得借鉴的教育策略建议与教育智慧而言,更谈不上教育的学术气质和精神。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一点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才能担负起幼教的重任。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11

  寒假,我有幸拜读了肖川教授著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读完此书,收获颇丰,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心灵的滋养。

  本书共六辑分别是:诗意地生活,教师的解放,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教师的学习与成长,聚焦课堂,我的教学主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肖川教授在“教师的解放”这一辑中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正确的方法引领:教师的成长需要哪些策略。他概括为四点: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读书有利于教师的思想从狭隘走向广阔,提高教师的精神品味,培养教师的读书人气质。在“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这一辑“读书与成长”这一章中肖教授再一次重申了读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实在是忏愧,读书甚少,自己总是被一些繁杂的琐事所缠绕,没有心情更没有心境去读书,教师就没有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反而一再要求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显然这样的要求显得苍白而无力,更没有好的读书方法给予学生,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品质如何能形成,今后一定得潜下心来,大量的阅读,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活力,使自己的课变得丰富和深刻。

  对于读什么样的书,肖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合理建议:首先读一读中小学各种教科书。其次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报刊。比如:《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等。最后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蓉、余光中的诗,林清玄、刘墉的散文,王小波、周国平的随笔等。从古至今,书籍可谓浩如烟海,肖教授为我们一线教师的读书指明了方向,真值得借鉴。二是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要有探索的欲望与精神,及时反思自己在工作的失误并努力改正,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成长。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确是这样,有改变才会有成长。三是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把自己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及时总结,古人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可见平时积累很重要。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及时的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自己就能获得成长。第四,团队合作,真诚交流。很庆幸我所在的教研组是一个充满关爱和谐进取的一个组。在这个组里,同事们互通有无,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合力解决教学的难点,通过团队的交流与分享,我们的认识深化了,理解深刻了,关系更加融洽了。

  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我们更应该着力提升自身的素质,使教育世界充满温情和仁爱,充满信任和希望,我相信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12

  假期里,我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这本书,肖川老师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告 诉了我,什么是教师的幸福。

  原来的我一直觉得教师就是一个职业,是我的工作,没有和幸福联系在一起,虽然我一直都很希望当一名老师,而且很喜欢我的工作,但是工作时间长了,慢慢的体会到了职业倦怠,有点感到疲倦,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仿佛找到了我的出路,一直以后,人们都在寻找幸福,到底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心的平安,自由自在。教师的幸福感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首先我的幸福感来源于我的学生,当我的学生们和我有互动的时候,当学生们在经过训练之后有了好习惯的时候,当学生们课下可以和我开心的聊天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幸福的。

  要想消除我的职业倦怠,我的方法就是读书。这几年,我读了很多关于孩子的书,也参加了很多关于孩子的讲座,刚开始是为了我自己的孩子,可是学习了之后我发现我学习的这些东西竟然消除了我的职业倦怠,让我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学习感觉统合,我理解了后进生为什么自己不能控制的走神,手里玩东西,甚至更严重的是多动症,自闭症等,这些都是他先天的有一定的缺陷,感觉失调,然后后天又没有经过训练,家里也没有重视,其实他们已经很可怜了,所以当我理解了他们之后,我忽然发现我的脾气变好了,我有耐心了,而且特别想去尝试着去帮助他们。我想我找到了更好的帮助我的学生的方法。

  改变心态,不断学习。不光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在我的专业英语教学方面我也一直在不断探索。同样因为儿子的缘故,我开始研究了幼儿英语的教学。其实幼儿学英语就和我们的三年级学生学英语一样,都是初学者。对于初学者,该如何学习英语?现在我们的各种培训机构都有开设幼儿英语,有洪恩,剑桥等等,但是大多数英语教学方式还是我们原来的老办法,一节课,学习一些单词,学两句话。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他们仍然在延续我们以前的'学习方式—————翻译式学习。现在回想一下,我自己的学习过程就是翻译式的学习过程,当我想要说一句话,我要先在脑子里有汉语,然后再一个词一个词翻译成英语,所以,当我们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我们就会反应很慢或者听不懂。而且我们学习的东西都是中国式英语,很多单词或表达方式外国人根本不用了或很少用,而人家常用的我们却不知道。教材太老了。于是我开始搜寻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学习英语能不能像我们学习汉语一样呢?其实英语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大量的听和读的基础之上的,从小我们应该给孩子寻找英文原版的东西。比如先听,磨耳朵,听大量的英文儿歌,在儿歌中孩子可以接触到很多的词汇,也许孩子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他可以会唱,最后甚至会读。看英文绘本,可以从双语的开始看起,不要告诉他这是苹果,这是帽子,只是读出来,孩子在看图的时候就可以猜出来的。通过读书,孩子学会了很多的词汇。但是这些词汇绝对不是单独孤立的出现的,比如看见苹果,他的脑袋里不是先出现“苹果”两个字,然后再出现apple,而是直接出现apple,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他的反应时间。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在情境中去学习,而不能只是翻译式学习。

  其实通过这些学习,我的教学工作也有了进步,比如在上课时我注意给孩子们设置情景,比如我适当增加一些游戏环节,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在我的英语课堂中,也许在别人看来好像没有多大变化,但是我自己觉得是有很大变化,而且效果要慢慢的显现。我想,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英语吧!我在尽力的向这个方向努力,学生开心,我自己也乐在其中,这就是幸福吧。

  最后,我想说,人要永远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我经常对我的老公和儿子说这句话。越到年纪大了也许越不爱学习,觉得反正这么大岁数了,就这样吧!但是我觉得不管你学习什么,只要你感兴趣的,应该要不断学习,学习之后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视角,也会有新的快乐!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幸福!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13

  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们对我们的职业会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始终对自己的职业保持着一种期待,这是每一个长久待着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的一致认识。因此寻找职业的幸福感就成为大家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大家关注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要如何寻找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呢?在读了肖川老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之后,我有了一些体会。在他的书中认为“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提高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能力的增强,而且还是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这是一种成长的幸福。肖老师将教师的幸福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和起来,这也是十分适合我们的认知感的,自我的进步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幸福感和自我价值认同感。

  在教师的成长道路上,有很多途径,其中有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书。肖川老师认为:“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意味合格的教师的人生应该有一个充满着书香人生。一个善于读书、热爱读书的教师,必将影响他的学生也读书、爱书。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说:“ 没有教师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时时阅读,通过广博的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最终达到“诗书满腹气自华”的那种境界。

  教师的幸福感最能够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而实践又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最直接的平台。肖老师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还必须由‘实践性知识’来进行整合,使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专业素质。如果一位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那么他就必须重视自身实践性知识的完善和更新。”

  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育人的工作中,我们会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包括德育、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升学指导、课外活动指导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而在我们专业的教学工作中,也需要我们不断积累包括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法指导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更是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成长为研究性的教师,具有科研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的提升,都必须跟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脱离了这个平台,我们所有的理论都是空谈。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的幸福感最终落实在我们的三尺讲台之上,落实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我们的成长将成为实现幸福感的基础,没有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的的职业幸福感也就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14

  学期结束时,学校下发了肖川博士所著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这本书作为我们理论中心组成员这个寒假的精神食粮。首先被书名深深吸引,有时真的觉得做教师的整天从早忙到黑,哪有“诗意”可言,“脑子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总是忙、盲、茫,繁、烦、凡。

  出于好奇,我首先翻到了“诗意的生活”那一节看,看完之后我不禁豁然开朗——“失眠”都能被人家当作享受,还有什么不能成为享受呢!?那他的生活当然就很诗意的啦。真是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教育,是需要诗意和浪漫的,是需要沉思和冥想的。学校不只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还应该是思想的共同体,是浪漫情怀生长的共同体。学生的思想必须在这里健康地生长,学生的想象力必须这里得到培养,学生的梦想必须在这里起飞。如果教师缺乏了浪漫的情怀,缺乏了沉思的品质,学生的诗意何从诞生呢?

  只有诗意的追求,才能够让我们进入一种真正的教育境界。我们要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不是随波逐流的生活。其实,我们换一个思路来看,换一种眼光来看,这样的“诗意”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愿意,从今天起,你就可以开始建立“诗意的生活”。

  我们把诗意看成是一个动词,寻找诗意就是一个过程,就是一种观察和处理事物的方式。我们可以在当下的环境中,用一种超乎平常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以一种内心的体验或一种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你必须应对的`事物。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其中的诗意。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班级当成一块实验田,将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尽量做得精彩、生动,这就是诗意。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教育智慧,体现个性的魅力,这就是诗意。

  在广泛的阅读中,发现其中的诗意。阅读就是艺术,是灵魂的一次探险。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更加具有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享受其中的诗意。来自朋友的相互激励、相互理解,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何况它还能够激励我们在寻求诗意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个人独行往往是不堪忍受的,而有了同行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我们的学生其实也是我们快乐的重要源泉之一。我们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就像是一次倾诉,学生把我们当成师长,更把我们当成朋友。他们从我们这里天天有所收获,有所期盼。当学生告诉你,

  因为你的榜样,使他更加热爱了生活时,而这也正是你想说的话;当你学生告诉你,等了多少年,终于遇到了你,而这也正是你想说的话。你的生活就已经有了诗意了;更何况,因为有了他们,你为自己坚持诗意生活的立场找到了更加充足的理由。

  原来,诗意化生活的秘密不是别的,就是行动起来,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生活,打量我们的工作,打量我们的人际关系,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

  只要我们倾心于去创造一堂课,去创造一次解读的过程,去创造一次美好的生活经历,去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是在创造世界了,就是在创造诗意了。所有的诗意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体验、过程之中。

  老师们,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自然、从容的方式来建构诗意化的生活,只是曾经自己没有觉察!想想看,从此以后,我们就能生活在一片诗意之中了,这有多好!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15

  今天学习了《突破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八大瓶颈》,如臧主任所说的大多数教师会拿来与自己作比较,我就是其中之一,读罢此文,感触颇多,也深受启发,现在我就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时校长在体会中说,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师道尊严在教师的心中已根深蒂固,的确,古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也曾在《师说》里提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诚然,在古代,师生关系没有民主、平等可言,但师生关系并非只是“授”与“受”的关系,而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坦诚交流,做到心与心的碰撞,实现情感的交流、融合、升华,教育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生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与学生心灵碰撞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树立起自己的师道尊严,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对学生发号施令,进行压制,约束,班里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保有一颗童心,时刻能够站在学会生的角度上,用心去体会现在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随意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要一直站在讲台上“俯视”全班,不要以为可以把全班一览无余,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蹲下来,在心理上,情感上贴近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谈,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还要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不断的去充实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要经常反思,提升自己的`经验和教育智慧,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用苏霍莫林斯基所说的“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来对照自己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而使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成长制度08-11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心得03-22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02-22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总结01-17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02-03

暑期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总结01-29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08-04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07-02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02-12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总结(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