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距离》有感

时间:2024-04-21 11:59: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零距离》有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零距离》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零距离》有感 篇1

  假期里我静下心来细细的研读了《零距离美国课堂》这本书,感受很多。我的教育思路和理念有了一次飞跃的提升和改善。我认为美国教教育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教育要给每一个学生多种多样和多次走向成功的机会;教育应注重行为习惯、文明素质的培养;安全第一;小班保姆式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注重阅读教育,潜移默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使命感、责任感、正确价值观;个性化教育,平等对待而不是同等对待;名牌大学重视高智商、学习刻苦、具有创造力和领导才能的学生;重视天才教育;讲求秩序,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意识,对权威尊重并服从,宽松活泼的课堂以规矩、约束为前提;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但学生要遵守细致入微的课堂纪律守则;培养、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开设各种俱乐部,鼓励学生参加并培养相应能力等等。

  我也认为有些现象在现实中不能理解,比如高中生打工,是否太早,大学是否更好;再比如我们如此羡慕美国孩子学习轻松自由,但他们原来也受到很大分数压力,甚至有些学生不做不得分的作业。

  我们要结合中国环境理性思考、理性学习美国教育理念,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教育中也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一线老师能结合中西教育优点进行课堂教学,那我们的孩子就将成为最大的受益人。

  读《零距离》有感 篇2

  听妈妈说,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就是诗。那么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呢?仅仅是两极之间吗?直至我认识了泰戈尔,我才了解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

  就是这样一首诗,没有美丽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词藻,全诗重复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而是……”,给人一种音乐的美的享受,又有一种冰冷刺骨的悲哀。

  全诗的抒发的情感层层递进,让读者的心随着诗的节拍一起跳动。想一想:比彼此相爱却无法表白更遥远的是将他们分隔开来,比痛彻心脾的思念更遥远的是将自己的感情掩饰;比把思念埋在心底更遥远的是尚未相遇便注定今生无缘……

  读着这一节节诗,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双双蝴蝶被风打散,并肩的双星愈飞愈远,同枝的黄花无法相依,含情的落叶难以归根……!从古至今这样的事还少吗?梁山伯祝英台有情难全,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坎坷中追求……

  啊……!

  这一个字似乎可以诠释我的内心的全部。每每读罢这首诗,我的.心都会被两种不同的感情所充斥:一种是悲伤,为爱不能完美而悲伤,感慨人生中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另一种则是欣慰,因为,至少还有爱!

  或许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正像诗中说的那样,是飞鸟和鱼儿的距离,因为一个在广阔的天空,一个在深邃的海底。

  我不知道是否读一首诗就会有这样矛盾的感受,不过,我越来越喜欢诗爱情诗了,因为她们是最美好的!

  读《零距离》有感 篇3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母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儿子的学习经历、自己在美国当资格执照教师的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印象中,美国教育崇尚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完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王文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的都纪录的非常详细,这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的“没商量的”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自己对号入坐,该受什么处罚,就会受到什么处罚,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也非常具有规则意识。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而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见怪不怪,并十分理解。

  纵观我国的素质教育,动辄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这样让教师在对学生行为纪律问题上诚惶诚恐,举步为艰,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本来独生子女就很娇惯,在学校就像一棵树苗,弯的要让它直,长大了才能成材。可是现在我们好像找不到让它直起来的有效管理方法,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有让它继续弯着。

  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育大纲,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他们也是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标准的。但是,这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实施起来却又十分灵活。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中小学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门公司编写的,市场上同样一门课程会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学校及教师选择。这就使学生和教师都赢得了自由的空间: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同时也更适合教师的发挥,就去选择它。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王文老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以前我总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的,主要是看教师怎么教,怎么引导。读了《零距离美国课堂》后我茅塞顿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我们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动脑筋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正如王文所说的,“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读《零距离》有感 篇4

  读《零距离英国教育》知道英国在教育上很早提出因材施教,小班化,走班制。小班化这是我们教育正要追求的目标,英国小学人数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或一百之间。这人数很普遍,这样小学校好管理,教育到位,也就是说城乡教育达到了均衡。

  班小了,学生的机会就多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随时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取得的进步可以及时得到鼓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被发现。英国国家的教育口号是“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从某种角度来说,小班化就是实现这样‘重要性’的基本前提。在英国教育中对孩子的“忽视”就是“虐待”。照我们目前的教育情况,七十多八十个学生一个班,说实话没办法做到人人关注到位,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被老师忽视。

  英国教育还实行走班制,教师不动,专用教室不动,学生每节课都在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上数学课却在不同的班级,走班制是怎么实施?

  教学时,我们每位教育者都知道: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课,需要用视线巡视学生,抽学生答问,学生练习时要进行课堂巡视、辅导等等。我们把这些环节称之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如果是小班额教学,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与知识的传授概述为总体1的话,那么每位学生享受教师的关爱度为五十分之一,而大班额却把这种关爱度降低为八十分之一。

  因此,如果要做一个出色的教师,力求把每位学生都教好,象小班教学那样对待每位学生的`话,那么老师的体力与精力就要加倍的消耗,这将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很多家庭问题。如家庭婚姻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总之,大班额教育有很多不利因素,我们教育行政部门也意识到了,逐步控制转学人数,特别是从乡镇转到城市要把好关,要做好城区教育事业发展预测及发展规划,给政府提供教育发展预测的准确情报。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教育有关部门已关注并重视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承诺让每一个学生都被关注。早日实现小班额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者们最大的心愿。

  读《零距离》有感 篇5

  世界上最短的距离——读《零距离》有感

  听妈妈说,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就是诗。那么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呢?仅仅是两极之间吗?直至我认识了泰戈尔,我才了解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就是这样一首诗,没有美丽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词藻,全诗重复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而是……”,给人一种音乐的美的.享受,又有一种冰冷刺骨的悲哀。

  全诗的抒发的情感层层递进,让读者的心随着诗的节拍一起跳动。想一想:比彼此相爱却无法表白更遥远的是将他们分隔开来,比痛彻心脾的思念更遥远的是将自己的感情掩饰;比把思念埋在心底更遥远的是尚未相遇便注定今生无缘……

  读着这一节节诗,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双双蝴蝶被风打散,并肩的双星愈飞愈远,同枝的黄花无法相依,含情的落叶难以归根……!从古至今这样的事还少吗?梁山伯祝英台有情难全,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坎坷中追求……

  啊……!

  这一个字似乎可以诠释我的内心的全部。每每读罢这首诗,我的心都会被两种不同的感情所充斥:一种是悲伤,为爱不能完美而悲伤,感慨人生中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另一种则是欣慰,因为,至少还有爱!

  或许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正像诗中说的那样,是飞鸟和鱼儿的距离,因为一个在广阔的天空,一个在深邃的海底。

  我不知道是否读一首诗就会有这样矛盾的感受,不过,我越来越喜欢诗爱情诗了,因为她们是最美好的!

  读《零距离》有感 篇6

  这本书是由唐彩斌和张影两位老师合著的,介绍英国教育的访英随笔。他们是我国教育部首批中小学教师海外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他们是幸运的,在英国里丁大学教育学院的安排和领导下,利用半年的宝贵时间,深入英格兰中小学进行观察、学习、体验、交流、对比、思考,搜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阅读这本书,我对英国的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中、英两国的教育比较,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英国的教育体制相当复杂,单是学校的分类就种类繁多。包括:公立学校,独立学校,公学,文法学校,选拔性学校,特殊学校,技术学校等。这些名词看着就让人头晕。其中,哈罗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等名气很大,尤其是举世闻名的伊顿公学,培养了19位英国首相,众多英国王子和公主都毕业于这所学校。

  英国国家的教育口号是“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小班化就是实现这种“重要性”的基本前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英国的班额小,每个班级多的只30个学生,少则只有15人左右。这样,老师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学生才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英国教育在中学实行“走班制”,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同一个“行政班级”的学生,却在不同的班级上数学课,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制定的课程表。多么不可思议!

  正因为具备了这样的软实力,所以,英国政府鼓励每个学校都要办出特色,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点,只要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每个孩子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否认差异的教育是违心的教育,教育的对象决定着“一刀切”的教育标准化是极不科学的。让每一个学校得到相应的发展,根据自己的特色取得特色发展,这才是对“公平”最好的体现,是良性择校的基础。

  在英国的教育督导机制中,督学请专业的充满活力的第三方教育机构招标,以项目的形式承担。我国也应该实施“管、办、评”分离的教育监督机制,向社会购买服务。这样,评价的结果会更有说服力。在英国考试还是很重要的。英国居然有考试公司!负责学生考试的是三家考试机构,都是公司化运作,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不同的是,英国平时的考试,学生的压力没有那么大,老师们也不公布任何一个学生的成绩,一般只告诉最高分数、最低分数、平均分数。这样,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就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在班级处于什么地位了。

  英国教育部长在SSAT汉语教育年会上的.致辞,更让人见识了身为政府官员的胸怀、坦诚与眼界。从他的演讲中,我知道了英国跟我们国家一样,也有倡导精英教育的体制。(中国是第一个发展起有效的精英选拔制度的国家)。不同的是,这个教育部长敢于说实话,敢于批判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的精英教育体制,导致“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的固化。出生即享有特权的儿童和出身贫困的儿童之间的差距在0──5岁这段时间内就拉开了。在上学前,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天资聪颖的孩子就被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天资不够聪明的孩子所超越。”这样的话出自于一个既得利益者──一位部级高官的口中,实在是需要勇气!看了这位部长的这番话,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为他这颗善良的心,为他身居高位,却仍然体恤民情的情怀而敬佩!

  从这位教育部长的演讲中,我知道了英国在教育的某些方面,也在向我国学习。比如: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人,这是英国国家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他说:“没有知识作为基础,我们所重视的技巧方法是不可能得到恰当的运用的,在高水平的阶段尤其如此。”我们国家重视的是知识的传递,缺少的是技巧方法的指导,以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而英国刚好相反。看来,中英两国的教育互补性很强啊!

  世界各国经常发生文化冲突,因此而引发的战争也屡见不鲜。其实,不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这些不同,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民众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为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实事,为民众的幸福而努力,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读《零距离》有感 篇7

  寒假如约而至,忙碌了一学期的我们终于可以在“神兽出笼”的日子里暂且休整充电。假期我将这学期的“教学困惑”罗列出来,首当其冲的是,如何快速地让学生从假期散漫的状态回归到严肃而活泼的课堂。我们上的每一堂课,都希望完成教学目标,都希望学生能学到知识,并能熟悉掌握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然而,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不停地讲啊讲啊,但收效却是事与愿违,学生连一些简单的知识都没有学会,更不用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带着这样的困惑,我阅读了由王文编写的《零距离美国课堂》,看到“课堂”两字,让我顿时眼前电光,期许着从中找到问题的出口。

  “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理解了。”这句话为许多美国教师铭记,将学生的体验作为课堂的核心,将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而这句话最先来自于我国的先驱孔子。我理解的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堂上对学生往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是教改中许多教师公共的体会。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等于把课堂时间都给学生

  “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其实只是问题的表面,还给学生时间的目的'是让学生有自主时间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途径,培养思维品质,学会分析问题方法,并形成合理的观念。所以,把“时间还给学生”其实是通过“把思维还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和“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等途径来实现的。如果没有把思维还给学生这个前提,即使还给学生时间,也会让学生不知所措,造成时间浪费,最后的结果或许还不如教师讲给学生听。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关键在改变教师教的行为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改的核心,改变课堂,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的行为。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行为是被实践一再证明不可取的,它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其实无论教师如何教得精彩,真正有效的要看学生是否学到了真知,又是如何获取这些知识形式技能的。

  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每节课每个学生都应动,都要动,都在动,无论是发言、板演、点评、纠错,最大限度地让最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几个好学生在和老师“配合”,而大多数的学生一言不发,老师为了讲完知识,完成任务,只是走过场式地“互动”,并未惠及大多数尤其是中下等生。他们无所事事,于是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也就成了必然。

  其次,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说话的权利,而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学会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可是,我们的希望和看到的有时候相反,学生总不能大胆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是下课的时候,一个个说得滔滔不绝。课堂上缺什么呢?学生不想说,不能说,久而久之就不会说了。

  再次是教师只能做课堂的导演。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意味着不要老师,那样只会让课堂飘离教育教学目标,相反整个课堂是在教师的策划导演下学生自主有序的进行的。教师的功夫不仅在课堂的点拨上,更在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巩固。反思我们的课堂,老师是不是应逐步隐退到后台做总导演?通过精心的备课去组织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可以这样说,老师的功夫和能力不单体现在知识水平,更体现在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上。

  将课堂还给学生,还需要我们真诚地面对所有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教室里“坐得住”,继而享受学习中的快乐,在成功中长大

  读《零距离》有感 篇8

  假期,和本班的一位家长谈到美国教育时,她说到作业的布置,常常是一周做一个研究专题,孩子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不断探究,最后整理成报告交给老师,基础的知识要练,但是并不像我们那样量多、那样深、那样机械重复。走进美国的小学,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孩子可以没有规矩,她所见到孩子是温文尔雅,很有礼貌;课堂上也是积极思考,虽说可以不用像我们坐得那么笔直,但他们是专注的、思维是活跃的……这与我在《零距离美国课堂》这本书中读到的内容是一致的。

  《零距离美国课堂》的作者是王文,她既有中国的教学经验,也亲自加入美国的教育,她既是一个母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儿子的学习经历、自己在美国当资格执照教师的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展示了美国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培养独立思考的终身学习者。也展示了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不同。

  读《零距离》有感 篇9

  没有读此书之前,心中一直认为美国是学生的天堂,学生的上课时间短,自由支配的时间那么多,好轻松呀!当读完此书的时候,这种感觉没有了。

  一、人性化的教育服务

  “登门授课”老师每天奔波于各个家庭之间,他们服务的对象可能是特殊教育的学生或因病不能到校的普通学生。多么人性化的服务。就连医院都可以拒收的重病学生,如果有上学的意愿,学校就得无条件地接收,并配有助教为其服务,好贴心。美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但对于残疾人,可以享受更多,直到21岁,根据美国的特殊教育法可以一直在公立学校接受免费且合适的教育。我们小区里就有一个智障的孩子,已经到了学龄,但家长不放心把他送到普通的.学校里,怕别的孩子欺负。自己认为,这也许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吧。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去这么贴心地服务。

  二、个性化的教育培养

  孩子能力的不同,接受的教育也就不同。美国的教育法赋予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但平等教育不是意味着让所有孩子授受一样教育。因为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天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如果平等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接受同等、一样的教育,无异于让所有同龄的孩子穿一样尺码的鞋子。“因材施教”,强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倡分化式教育,这个思想表现在美国学校的课程提供和设置上灵活多样,课堂教育层次多,更表现在为有天赋学生提供的天才教育服务和帮助残疾学生学会生活上自理自力、学会一技之长的特殊教育上。同样是“因材施教”,在我们这里,更多地是强调教师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是教师的一种个人行为。而美国,让更多的是从社会、教育部门就已经提供了一个“因材施教”的一个平台,教师只要去施教就可以了。

  三、秩序化的教育学生

  作者王文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的都纪录的非常详细,这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的“没商量的”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自己对号入坐,该受什么处罚,就会受到什么处罚,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也非常具有规则意识。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而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见怪不怪,并十分理解。对比起来,我们的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就显得有些无所依从,没有什么法规是可以依据的。轻的不管用,重的动辄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这样让教师在对学生行为纪律问题上诚惶诚恐,举步为艰,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

  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教师的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纪律的知识能力没有人去有意识的培养,只是有心地教师会向有在这方面稍有经验的老师取一个经,有的从书本上学一点而己,系统地学习地基本没有。我们平时的教研也只注重了知识能力的研讨。这一点王文老师在她的书中也有谈到,书中说她在国内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到了美国才接解到这么多的管理学生的知识。对此,自己真是非常赞同,我自认为自己对于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善于钻研,乐于创新,成绩也一直可以,自己也愿意给予学生足够的爱心、耐心。但一旦遇到学生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处理起来都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常常有顾此失彼的感觉,觉得自己管理班级不像自己教学科知识那么轻松。如果我们也有这么多好的资源可供我们在职的教师去学习地话,管理班级有据可依,而且会相对轻松。

  总之,从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不一样的美国教育,让我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任何事物都两面性!

  读《零距离》有感 篇10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了《零距离英国教育》,知道英国在教育上很早提出因材施教,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是用心做教育的,他们基于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进行的思考和探索有着独特的视角,因而有着独特的价值。他们眼中的英国教育细腻、精致而又丰富多彩。英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他们全景式的对英国教育的观照,不仅彰显了英国教育值得我们借鉴的思想与方法,也彰显了作者本身饱满的教育智慧和浓郁的教育情怀。

  透过浓郁英伦风味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国教育多元开放的价值取向。但有一点要肯定的是,他们尊重儿童,让孩子个性化地成长,做最好的自己。比起专业的知识,我们更应该向英国教育学专业、纵观我国的素质教育,动辄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这样让教师在对学生行为纪律问题上诚惶诚恐,举步为艰,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本来独生子女就很娇惯,在学校就像一棵树苗,弯的要让它直,长大了才能成材。可是现在我们好像找不到让它直起来的有效管理方法,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有让它继续弯着。英国教育实行走班制,教师不动,专用教室不动,学生每节课都在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上数学课却在不同的班级,走班制是怎么实施?我们查看了全校数学教学安排表后发现,原来他们把同一个年级的数学课都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也就是说6年级的数学课所有的班级是同一时间,这样就便于学生做出选择,只是不同的人去不同的教室上课,从而实现了走班。也能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时,我们每位教育者都知道: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课,需要用视线巡视学生,抽学生答问,学生练习时要进行课堂巡视、辅导等等。我们把这些环节称之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如果是小班额教学,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与知识的传授概述为总体1的话,那么每位学生享受教师的关爱度为五十分之一,而大班额却把这种关爱度降低为八十分之一。于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做到全面性,就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教学时间、教学进度;大班额教学,学生的作业本数量也增加了,当然教师批改作业、批改试卷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也要增加;大班额现象,使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找学生谈心交朋友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反之,学生获得教师的个别辅导、谈心则减少了。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以前我总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的,主要是看教师怎么教,怎么引导。

  读了《零距离英国课堂》后我茅塞顿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我们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动脑筋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正如书中所说的,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读《零距离》有感 篇11

  很长一段时间,我断断续续的读了《零距离的美国课堂》。作者王文,原本在江苏南通的一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后来在美国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从教过小学、中学、社区学院等不同的学段,亲身实践美国的课堂教学,并注重和中国课堂的对比研究。在《零距离美国课堂》这本书中,王文用朴实而不乏风趣的文笔,通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生动具体地描述了美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校园里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读这本书,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自由和纪律的关系。

  自由和纪律总是结伴而行。没有纪律,也就无所谓自由。美国学生开朗活泼、自由奔放,但这种自由是有一个框架约束作为前提的,只有当每个学生都自觉遵守约束和纪律,学校或课堂才会有和谐井然的氛围,学生们才可以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学习、嬉戏。

  美国教育非常注重秩序、注重纪律。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始终不懈地紧抓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提倡正面鼓励,正面教导,从细微处入手。学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首先源于他们认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是学校的第一要务,培养好公民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一个好公民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严格遵守纪律。

  手工课是学生给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时空,因此深得同学们的喜欢。但每次活动之后,教室里总是狼藉一片。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美国的低年级的教师从不在孩子们走后自己收拾教室,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收拾干净了才能走。尽管孩子们年龄还很小,一时半会儿清理不好,但教师也绝不通融,一定要达到教师认为满意的地步,学生才可以离开。

  在大家的印象中,美国孩子在课堂学习中,不会一直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教室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尤其是老师给学生读书或者类似学生独立阅读的课堂活动,学生在地板上坐着躺着都行。王文告诉大家,这种情况确实是很普遍的,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度,但这种自由也是在纪律的约束之下的。比如,只要是在学校里,除了室外操场外,一定要低声讲话,不允许大声喧哗、奔跑,未经他人同意不能动别人的东西,要学会倾听,不能打断别人的讲话,等等。“你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必须努力干你应该干的事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因为那是你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美国教师不会采用粗暴、专横的手段来维持课堂纪律,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们往往将选择的自由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有的学生不合作,不完成作业,老师就会问:“你的选择是要么尽快做完,和大家一起去外面玩,要么是大家去外面玩的时候,你去校长室完成作业。你的选择是什么?”选择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并告诉他们不论自己的选择是什么,他们必须对此负责,或是享受奖励,或是承担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主人翁的意识、自主独立的意识也就慢慢形成了。

  在行为规范和约束方面,我们对孩子放任的程度以及所谓的“宽容度”要比美国学校大很多。很多学校和班集体没有统一的纪律尺度,或者说有一个从来不认真执行的纪律尺度,管理的松紧程度全看教师和学校管理层当下的心情。孩子不知道底线在哪里时,总是不断地通过试探,以便找到纪律的界限。但我们的成人们高兴的时候纪律的界限很宽泛,不高兴的时候又很紧促,搞得孩子无所适从,结果在尝试中屡屡受挫,导致一个个学生自信心不足。

  我们的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愿意在课堂管理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导致了很多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现状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是很难有大作为的。在这方面,我们是真的应该向美国教育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而又守纪律,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读《零距离》有感 篇12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我认为是因为他们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

  朱德江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学生的自学和问题的提出。而张齐华老师的课注重学生的操作和想象。

  张齐华老师呈现的是《圆的认识》。从用圆规画圆开始,让学生画出大小不一的.圆,边画边体会到底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

  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离不开想象,而张老师恰好利用这点,让学生充分想象,进一步认识圆。

  比如:呈现同心圆图片,想象它像生活中的什么?考察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像标靶。”

  “像涟漪。”

  “像棒棒糖。”

  “像黑洞。”

  ……

  学生的思维很开放,想到了很多生活中相像的事物。

  再如:呈现内部有线条的圆,问像什么。学生又展开想象:像车轮、像披萨、像抽奖的转盘、像旋转的风车……

  我在思考:问什么张老师让学生想象图形的生活原型?

  这样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圆很多,而且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很多事物的设计都运用了圆的特点,比如标靶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车轮的车轴为什么在中心等。

  接下来的想象活动更是精彩。只给出信息:

  1、圆的半径是15厘米。

  2、圆的直径是135米。让学生猜想老师带来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再次强调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圆中线段直径最长。

  学生在操作和想象中认识了圆,学生学的轻松又深入,听课老师都被深深吸引。吸引人的不只是授课教师的风采,更多的是感叹学生在丰富想象和操作中掌握知识。

【读《零距离》有感】相关文章:

《零距离》读后感09-24

读《窃读记》有感12-30

读《窃读记》有感[经典]11-21

读《读不懂的父亲》有感01-25

读《窃读记》有感01-19

读《窃读记》有感[推荐]09-20

读《窃读记》有感(实用)11-05

读《窃读记》有感(合集)08-25

[实用]读《窃读记》有感09-02

读《灯光》有感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