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调查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
一、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教学质量而无暇他顾,学校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往往盲目随大流。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缺乏对学校文化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认识,而将学校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学校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学校从实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重视。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1、培养目标不正,思想认识不够。
由于受“质量唯一论”等影响,众多学校一味注重文化课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学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未形成共识,多数领导认为应该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所以在新形势下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问题和做法等没有积极进行研究与部署。
2、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忽略制度体系的改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校布局的调整,原本薄弱的教学基础设施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故学校加大经济投入,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校容校貌,但是却忽略了学校软件设施的建设。部分学校没有完整的办学章程,在教学质量的考核中,缺乏科学考核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学校的发展很不稳定,起伏跌宕,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3、格调上庸俗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
由于市场经济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许多格调上庸俗低下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学校附近的一些不良网吧、录像厅、卡拉OK厅、桌球室、电子游戏室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包围着校园,课余时间,学生们成群结队地涌向这些场所,打发着寂寞的时光,甚至通宵达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
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新课改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的基础上也面临着挑战,只有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当今的教育背景,与时俱进,校园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重建和发展。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应是一种基于学校的彰显个性的文化。由于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影响,学校要突出地方特色,立足本土,建设富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校园文化。基于以上思考,本人想结合当地、学校实际,开展《挖掘乡土人文资源激发校园文化活力的实践研究》一课题研究。
二、当地深厚的人文背景
学校座落在瀛山书院脚下,瀛溪畔,是南宋瀛山书院的延伸,历史文化悠远而浓厚。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来此书院讲学著书,留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千古绝唱。在学校教学楼可以远眺到瀛山书院遗址胜景——清风徐来,松柏苍翠,历代修葺过的八角凉亭依旧伫立在瀛山之巅。瀛山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与众不同的人文精神特点。学校将“瀛山书院”独特的.人文资源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发掘和利用乡土资源,深化校园文化内涵,拓宽建设校园文化的渠道。本选题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1、通过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掘新的意义。
2、通过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及社区活动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新课程实施结合起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拓新的思路和途径,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探索特色办学道路有着现实意义。
3、在利用乡土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以师生的发展为目标,打造独特的育人文化环境,并以其培养学生的人生智慧,呵护和滋养学生的情感生命与精神生命,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师生的生活乐园、成长乐园和精神家园,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一个典型样板。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2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的治学理念、精神面貌和办学特色,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校园文化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概述:学校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 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学校文化一旦成型,就会形成一种场域,产生一种磁性,它具有一种可以纵横辐射的魅力,对身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调查背景:大坝中学始建于1978年,现为完全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142名,教学班级28个,学生1263名,是丹江口市在校人数规模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近年来,学校以“成就智美人生,奠基幸福未来”为办学理念,以“求真向善惟美涵养文明素质,修德启智健体奠基幸福未来”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以“崇德好学励志笃行”为校训,以“文明勤奋和谐进取”为校风,以“严谨博学善教爱生”为教风,以“乐学多思求真创造”为学风,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理化性的人文环境,让学校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具有美化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我校在校学生、部分教师及有关领导。
调查时间:20xx年5月至10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口头咨询、座谈会、深度访谈等方式。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满意度,了解学校文化对在校学生素质的影响,以及对学生管理中起到的德育教育的作用,从而为对下一阶段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层次的提升提供参考。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情况:1、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题目涉及文明礼仪、道德、心理、以及对学校的满意度等。对于“你能主动跟老师打招呼吗?”的问题,有84% 的学生做的`较好,13 %的学生承认做不到。对“看见地上有纸屑,你能主动捡起来吗?”的问题,有92%的学生做不到。对“学校环境你感到满意吗?”有16%的学生满意,73%的学生基本满意,11%的学生不太满意。对“你会主动浏览学校文化墙上的内容吗?”86%的学生
能主动看,11%的学生不太注意,3%的学生无所谓。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部分学生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对自身文明行为比较在意,并努力提高改善。
2、三个年级两次召开30人座谈会。通过座谈,学生对校园安全、卫生、文化环境的改善比较满意,对目前班级小组学习、导学案学习模式比较赞同,对学校平行班教学非常拥护,对班主任老师爱岗敬业心怀感激,对校园仍然存在乱扔乱丢现象深恶痛绝。份份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做文明合格的中学生。
3、多次对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总务处及各科室老师等老师深度访谈。校长认为,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目前没有明显特色。我校准备借着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中国水都的势头,以“水文化”为特色,重点宣传丹江大坝重大功能、古均州文化地方特色、宣传水的重要性、历代治水文化、弘扬治水精神,制作大块模型,打造校园文化墙,营造对老师对学生方方面面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部分老师认为,学校文化氛围不够,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师生活动较少,办学特色不明显。有些科室只为上级检查而存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四、做法与成绩:
1、物质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建筑、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室、运动场等方面的建设,这些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塑造优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高雅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今年暑假,我校新建标准塑胶运动场一个,全部黑化校园路面,刷新教学楼实验楼外墙,
绿化美化校园,将一个全新美观整洁的校园呈现在师生面前,使我校校园硬件建设达到最好程度,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身心愉悦的外部环境。
2、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个性、风貌和学校人际关系上等方面。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师生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办学目标:求真向善惟美涵养文明素质
修德启智健体奠基幸福未来
校训:崇德好学励志笃行
校风:文明勤奋和谐进取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师德水平、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今天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经济靠科技,发展科技靠人才,而培养人才靠教育。因此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教师队伍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过硬的专业素质、扎实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才能完成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光荣艰巨任务。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也就难以完成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更谈不上培养人才了,耽误的可是国家大事了。
我校已形成以“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老师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忘职责,坚守师德标准,廉洁从教,敬业奉献。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未来美好的追求,让我们一直坚持在人间这条沧桑的正道上!
文化长廊 历代书法家作品集
(3)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我校已形成以“乐学多思求真创造”的学风。同学们比学赶优,在导学案模式下,在小组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已基本成为习惯。良好的学风直接带来中考的优异成绩和各项综合素质考评位居全市前列。
随处可见的名言 学生活动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推动力量。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总体来看,我校人际关系比较和谐,没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一派宁静祥和。
3、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通过制度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师生行为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我校的各项制度基本健全,组织机构建设基本合理,师资队伍基本达标。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党政一把手,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分管教学、政教、总务、办公室等具体工作。党务工作下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分工清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共同发展。
五、建议与措施:
1、完善校园文化墙内容,多途径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校本课程中渗透“水文化”的特色,以多种形式给予师生文化熏陶。
2、完善各种校园文化内容,发挥校园文化的显性、隐性作用,努力从精神层面提升师生价值观,确保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法制教育等方面有长足进步。
3、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渗透到课堂教学改革中,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以优秀文化影响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4、创新班级文化,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训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强化班主任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5、开发校本课程文化,发挥地方特色文化的作用:水文化、吕家河民歌、民间故事、武当武术等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3
调查目的:通过对首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调查,深入了解各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发掘其特色与创意。与我校类比,借鉴,同时探究现今大学生普遍关注与积极参与的活动。
调查对象: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浏览网页、采访、问卷调查。
一、 清华大学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理论学习方面:清华学子财富论坛第64场“海权兴即国家兴”
卡巴斯基先生清华讲演——国际网络安全
惠普全球副总裁兼首席战略技术官(csto)shane先生清华大学演讲会
领导力发展论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
实践技能方面:各大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
清华创业计划大赛
cuba半决赛 清华大学vs华侨大学
实践相册--清华大学xx-xx年年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摄影展
清华大学首届智能车对抗大赛
文化艺术方面: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二十周年会庆
中国曲艺家协会进入清华大学进行交流演出
清乐华章――清华大学研究生大型文艺演出
清华大学xx年法国文化周
第二届学生国际象棋文化周
清华大学首届紫荆露天电影节
清华大学香港文化节
“一二-九”合唱
体育活动方面:拥抱20xx——清华大学新生奥运风采大赛
纪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五十周年专题活
马约翰杯体育比赛
xx年年清华大学学生体育活动月
11.12男生节
3.7女生节
总结: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涵盖理论学习、科技创新、实践技能、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健康高雅、文明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侧重于理科。就时间安排而言,每一个月都有不同类型的活动,加上每一个系,每一个社团的活动,很庞杂。清华有着很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其活动总体特征是多而杂。
分析:以清华大学“女生节”辐射效应为例——
清华大学的一系列活动,往往都能引起巨大反响。其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普及最广的莫过于每年的女生节。女生节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它已经成为了清华的一种传统和招牌活动。而且其影响正在逐年扩大。究其成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女生在清华的比例较小。
“物以稀为贵”,自然会得到重视。这是其自身优势。
2.节日创意迎合了青年追求新意、追求浪漫的主旋律;
3.活动具有普及性。
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什么国家,民族,无论是否有专长,无论什么年级,都可广泛参与。
4.校方高度重视
校学生会,团委,以及各系,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女生节前夕已经把清华大学bbs留言板的封面换成了“女生节”的主题封面;在校内多处制作宣传海报;紫荆园宿舍区内随处可见书写着“祝全体女生节日快乐”的条幅;校团委专门制作专题电脑幻灯片在礼堂放映。
5.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几乎集合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比如女生节之“看吧”——播放各国原声电影;“暖吧”——男女生打破界限,齐聚畅谈;“逛吧”——举办游园会……举办女性讲座;各商家的女生节商品促销优惠进校园;学校周围的商铺跟风打折;女生节服饰大赛;
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自由度高。
除了官方的`活动,各系,各学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有的系男生在凌晨聚集女生宿舍楼下唱歌;有的系男生精心准备了送给女生的礼物;有的是将教室用彩带,气球等装点得很有节日气氛;有夜晚用蜡烛拼的“心”字;有互动游戏环节;有食堂门口献花;围圈为女生祝福;放风筝送祝愿……
二、 对外经贸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一)、xx年外语文化节(xx年年4月16日——4月21日)
1. 外语文化节开幕式
2. 美食节
3. 名家讲座,主讲人:《青年文学》主编、著名作家邱华栋
4. 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
(1)户外环节—身体力行 4月18 日 晚
(2)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决赛 4月19日晚
5.迎奥运万人签名活动 4月18日 晚
6.大使论坛——伊朗与中东问题。4月18日 晚
7.奥运国际篮球友谊赛 4月20日 晚
8.闭幕晚会暨第二届北京高校魅力之星大赛 4月21日 晚
(二).xx年社团文化节(——xx年年5月25日)
1.国际事务协会,举办“创业家精神论坛” 活动。
2.公共关系协会,跨文化交流协会,西部协会举办“民族风国际情”的晚会
3.第六届经贸拍卖节
4.礼仪知识游园会
5.地理协会举办“寻找北京的另一面”系列主题活动
6.心理协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青春激扬”的朋辈活动,旨在以游戏互动的形式为同学们,尤其是异性同学,构建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
7.由校体育部主办,银鲨泳协承办,在千鹤家园游泳馆举行游泳比赛
8.绿色协会举办地球
日安活动
9.校团委和国贸学社主办第四届经济观察周
10.自然科学协会举办趣味知识竞赛。
11.人文学社主办皮影公演
12.由爱心社举办:两届奥运会火炬手李舒倾情演讲
13.校团委、体育部、社团联合会主办,第二届羽毛球公开赛
14.吉他协会举办“吉他艺术音乐会”
15.力与美协会举办 “展示惠园风采,树我‘健美之星’”健身知识讲座。
16.年度风云社团评选及颁奖系列活动
(三)、xx年宿舍文化节
1.宿舍文化节开幕式——“祝福宿舍,祝福惠园”主题签名和赠电活动
2.“了解新家”主题座谈会
3.惠园宿舍文化风采展示会
4.健康生活知识竞赛
5.楼宇拔河比赛
6.宿舍吉尼斯比赛
7.趣味体育接力比赛
8.“家、缘、骄傲”主题寝室照片征集和拉票会
分析:对外经贸的活动大部分以都是坚持积极向上为主题,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文化熏陶。该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出彩:1.惯于用一个系统性的专题来统领一系列活动;2.人文关怀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办的一些活动:装饰圣诞树,美食节,评点《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拍卖会……看似琐碎,但却是很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受益。3.注重各个部门、社团之间的合作。很多活动都是几个部门一起合作,尤其是社团文化节。加深不同院系同学的交流。4.大胆创意。比如说十佳歌手比赛中加入“拉票会”这一环节,更能够考验选手的应变以及临场反应力,感染力;以及使用短信投票,网上选票的方式,着实一个“小社会”。
(四).校园文化活动分析结论
这两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首都高校中做得相对比较出色的。分析其活动的方式、内容、特点,以下几点是办好出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可以为我校所借鉴。
1.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丰富。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些官方的活动,要尽可能地多样化。
2. 应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使活动趋向精品化、常规化;我校也有一些品牌的活动,如:广院之春,风采之星等,但其还是仅仅局限于一部分人,且局限于文艺方面,不能真正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使全体人都能够参与。
3. 必须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人文关怀,经常关注学生所及所需,从中挖掘活动创意。
4. 以提高同学创新意识为重点。加大活动的自由度和公开性,集思广益,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意识
5. 加强活动的组织性、系统性。
6.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校方的领导下,能够将不同学院,不同社团联合在一起做活动,形成统一整体,力避力量分散。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4
一、调查目的
校园文化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建设状况,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极其重要,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发展学生的特长,扩大视野,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因此我们课题小组对高中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的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可以使我们了解同学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意见,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我组的课题提供了依据。
二、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二)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共10个小题,均为选择题,由学生按问卷各题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一实情回答。
三、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在张滩高中高一年级、高二年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两个年级的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明显了解还比较多,但理解还不够深入,学校开展的有些活动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其他学生了解还不够多,校园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在学生思想中渗透明显还不够。
一、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开放不足
校园文化氛围的`产生,它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或载体来营造和传播。我们主要对当前学校内硬件设施进行了调查,由调查可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期对学校的各种设备设施及配套的书籍仪器等进行了完善,但开放度和使用率却不够,有很多的东西都处于闲置状态,学生并没有机会接触和使用。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物质建设的变化还是非常的肯定,对校园内基本物质建设很满意。但只有依托物质建设为基础条件,学校在其他文化活动方面才可以更好的展开,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形式还过于单一,不够普遍。
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在对校园精神文化建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设调查时,我们主要抓住校园内学生对各项活动的看法等进行调查,以通过分析我校活动的开展情况,发现和分析我校在精神文化建设的不足。
中学的各种活动与小学不同,学生有更大自主权,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对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和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有着重要作用,是学生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校园活动是学生认识和交际能力的互动,最终将推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丰富和提高。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比重还是很大的,这就反映出这些活动在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学生们对各种校园活动也抱着积极参与的良好态度,组织好各项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更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也不容忽视:
其一、校园文化对学生而言,一定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真正受益。没有了学生的认同和参与,任何校园文化都是残缺的或者说是没有价值和没有意义的'。学生应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其二、要使校园文化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使学生受益,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最好应该是学生自己。
校园文化的开展更多的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所以,它不能有太多的说教与约束,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学生自己为自己尽情得创意、尽心得组织和尽力得参与。
而作为各种文化活动额组织者领导者学校本身应该意识到这两点,恰当的利用和合理的发挥学生们的特点,给与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仅对会对整个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和优势,同时也是使学生们的能力得以展现和进一步得到锻炼。从而对我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产生推动作用。
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组织活动的面积不大和对参与学生的选择范围不大。导致有些兴趣高的学生没有参与进来,而有些学生又参与过多产生厌烦,这点尤其在美术活动中体现明显,学校里除了本身的美术班学生,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很浓厚,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和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学校在这方面也应该给于一定的重视,争取能让每个学生都身同感受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变化。
总之校园文化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引导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创造者、优化者、实践者、遵循者和体现者。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5
近几年来,铜茨学校在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十分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素质教育有较大拓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得到进一步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基本形成,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校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大力加强校园优秀文化品牌体系建设,切实抓好新宿舍楼的规划和建设,校园面貌日益绿化和美化,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环境。
当前,学校根据沙湾教科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精心设计,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按照学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学校由党支部牵头组成了专题调研小组,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调查研究,着重查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本次调研工作主要通过座谈会、学生家长意见书、资料查询、周边学校经验学习等方式进行,相关责任部门分别写出分析报告,最后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亟待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应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为基础,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前瞻性地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与分工,落实相应的工作机制。
在教师意见中提出的“目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比较薄弱。
实际工作考察结果也表明,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明确的总体建设目标和总体实施方案,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充分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还不充分。
(二)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凝聚、培育与弘扬不够
学校精神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它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价值追求。办学理念主要是以中小学理念为基础,反映学校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观念和态度。铜茨学校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形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既是推进学校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生家长意见书中认为学校校园文化中中小学精神体现是一般和不充分,部分教师认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最薄弱。说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不足在师生中具有共识。
目前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彰显不够,体现中小学理念的现代化建设还不够健全,未充分重视挖掘、提炼、培育体现我校历史传承、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的学校精神,新时期学校的办学理念尚未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相关研究和建设工作比较滞后,精神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合理分工与相互支撑,保证学校的文化建设按照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组织的文化理念,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分层推进,形成合力。
目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统筹协调不够,有序组织比较欠缺,发动各部门和依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建设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四)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校园文化是以教师、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为主体共同创造的。校园文化以知识及其学科为基础,以育人活动为主要功能,这是中小学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由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而形成和创制的文化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师意见书和学生家长意见书中认为学生是主体。反映出师生均对学生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作用的期待比较高,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凸显不够,导致大家对教师建设主体地位认识不足。
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原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比较缺乏,教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深入指导和共同建设不够;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优秀教师风范的引导、培育、宣传不够,教师在校园文化的传播、示范、引领、感染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充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等活动中没有充分体现,缺少鼓励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成才,以及培养实践能力和发展个性、兴趣及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
(五)学校文化特色不够鲜明
学校文化特色是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追求个性、铸造品牌、彰显特色是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以特色求创新,以特色促发展,是一所学校的生存根本。
(六)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的矛盾比较突出
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传递和表现着校园文化精神的内涵与韵律,是校园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优秀的校园环境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有机结合,有发挥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启迪和熏陶的育人功能。
目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教学楼维修加固,文化长廊虽然建设,但是各种制度较多,比较死板,自然景观还比较单薄,缺少体现中小学文化特征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气息,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尚未按照校园文化特点完全建立,建筑物、道路的命名没有系统规划与设计,缺少文化意蕴,校园建筑物内缺少人文内容和具有中小学特色的文化表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具有全局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校园文化问题研究不深入,思想认识不统一,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我们对校园文化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作用以及发生发展规律认识还不深刻,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真正做到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实施,就难以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从而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较为薄弱,也使校园文化难以体现学校特色,难以铸造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二)文化创新精神不够
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方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的创新意识还不强,创新精神不够,缺少对校园文化生活,特别是中小学生文化生活新特点、新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缺少对校园文化建设新方法、新措施的积极探索。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缺少创新,开展文化载体的建设还比较滞后,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还比较缺乏。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宣传不够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形成共识,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做得不够,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示范比较薄弱,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比较欠缺,使得各部门和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还不够统一,这也是产生问题与存在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学校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负有重任,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贯彻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大力开展文化创新。铜茨学校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快建设富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铜茨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战略使命。
(一)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中小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勇于创新,打造特色,建设具有一流文化品位的中小学。
(二)立足学校发展总战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规划
适应学校新时期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需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学校确立了“加速发展,创新强校”的新时期发展战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更新观念、加快转型、创新强校、”的发展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强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树立科学的文化建设理念,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前瞻性研究和系统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提供政策保障,实现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
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共建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建立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要求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体现在育人培养模式上,让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和实现文化传播的教学、科研及学术活动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四)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彰显学校精神
学校要高度重视以中小学精神为核心的学校精神的挖掘、凝聚、培育与弘扬,围绕学校的发展要求和办学理念,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重视校史校情研究和优秀传统的继承,重视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宣传与教育,重视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内涵的挖掘、培育与弘扬,重视校园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宣传。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积极构建,营造体现中小学精神、中小学理念的文化氛围,展现校园精神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
(五)大力进行文化创新,努力培育学校特色文化
文化创新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以特色求创新,进一步凝炼办学特色,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培育特色文化,凸显学科文化与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注意吸纳地域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学校特色文化项目和活动品牌。
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行动方案,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
为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同时力争在20xx之时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应尽早部署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行动方案: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实施“铜茨学校科学加汗水精神”提炼。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挖掘和提炼学校的优良传统与办学特色。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弘扬和培育“铜茨学校精神”结合起来,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开展校训、校标、校歌等学校标志性文化形象符号的建设工作。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进一步开展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特色专题讨论和研究工作,深入发掘和提炼学校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形成一批反映学校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揭示学校独特品质、风格、特色的研究和宣教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凝炼出我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基本内涵。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开展“名师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和评选措施,不断培育和推出优秀教师群体,并通过对优秀教师群体的宣传和开展各种类型的师生互动活动,展现优秀教师的精神气质、思想风貌和学术风范,为培育和弘扬铜茨学校精神、铜茨学校特色文化提供重要资源。
(二)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工程和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按照“体现文脉传承、彰显铜茨学校特色、传递人文精神、表达自然韵味”的要求,遵循“总体策划、对位设计、分步实施”原则,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
——开展学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学校形象标识。创制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标、校训、校歌,规范校标、校训、校徽等学校形象标识的使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表达和传递学校形象标识,逐步构建比较完整的铜茨学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三)实施文艺和体育工作振兴计划
——实施文艺工作振兴计划,推进文艺工作与学校整体同步发展,在文艺水平、文艺设施、文艺服务等方面争创一流,努力走在全省高校前列。
——实施体育工作振兴计划,推进体育工作与学校整体同步发展,在体育竞技水平、体育设施、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争创一流,努力走在XX区前列。
——积极营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鼓励各科教师以学科文化建设为基础,加强自身形象设计和宣传,注重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师资等优势文化建设,加快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
——加强学校重大活动、庆典仪式的规范化、品牌化建设。
(四)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计划
——《铜茨学校简报》要进一步凸现铜茨学校的特点,体现学校特色,加强编辑部人员建设,建好宣传通讯员队伍,创立若干个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品牌栏目,不断提高办报质量,使之成为反映学校建设发展,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
五、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应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不断创新发展。
(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和组织落实。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所承担的工作。
(三)学校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定期评选和表彰校园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四)学校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和保障。大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人、财、物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广开筹资渠道,采取多种合法的方式从社会上筹措经费,学校在有关政策上要为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筹资提供支持与帮助。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6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中的主旋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校园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促成的人文氛围与 人文环境。校园文化从 各个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建设状况。建设积极、健康、活跃、严肃、认真 的校园文化也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 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培养其高尚的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大学校园 文化建设,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个人特长得以 发展得以发展,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还能促进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
建设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无所不在的,校园 文化也是如此,它存在于全校师生的全部行为以及人与人的人际关系当中。校园文化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的等等。所以说校园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呢?
在我看来,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氛围,大学四年,同学们为了使自己过的充实,想尽各种办法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以免使生活无聊。根据校学生会的调查显示,有59%的同学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或自习室”,有10%的同学“参加校内的科技文艺活动”,6%的同学做兼职,总之大部分同学的业余时间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读书和学习是他们最主要的`活动,但科技文艺活动方面参与度较低。另为仍有20%的同学在业余时间“无所事事,经常在寝室”。他们的业余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的原因可以在作进一步的调查中揭示出来。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校园学生社团。
在校园社团对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的作用方面,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认为作用不大的仅占很少一部分,由此看来,在大多数学生心中,认为校园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突出的贡献;但是仍有很少的一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会在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没有作用,认为有负作用的几乎没有,这说明大多数同学支持校园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在加强校园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使其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发现校园学生社团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并及时解决问题,克服其负面效应,扬长避短,使校园学生社团成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
目前,我校有四十九个学生社团,分为好几大类。其中较大的社团有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协会和爱心社。绿家是一个环保类的的社团,同时也是我校规模最大的一个社团,由会员三千多人,其中骨干二百多人。下辖实践部,信息部,会员部,外联部,办公室,宣传部,知普部七个职能部门;及农学分会,工学分会,资环分会,生科分会,管院分会六大分会。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协会每月都有特色的常规活动,如农学分会的绿家美寝,只要你用二十个废弃塑料瓶,就可以换一个精美的小盆景,还有每周一次的文明交通活动,在长江路站台维护上下车秩序。此外,绿家还在每月举行一次清楚校园牛皮癣活动,是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丽。爱心社,人数上仅次于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协会,名列第二,他们也有一些常规的或特色的活动,如义务献血。
大学校园是我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文化情愫,我们也要为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努力。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7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背景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的要素,是使学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撑。优秀的校园文化品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大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大学文化,建设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本校特点的大学文化,是摆在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各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调查目的
1. 初步、有效地了解当前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的现状;
2. 针对学院这个地区作一定的调查,探究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存在的问题;
3. 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得到完善与发展。
4.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也对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在对我校调查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畸形化
1.课桌文化。当前,在大学生中有一个不良现象,就是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划痕累累,几乎很难找到一处“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此外,刻画现象也很严重。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格调高雅的“精品”不多,而平庸之作过滥。或以桌面为考试作弊之依托,或宣泄个人
情感之体验。课桌的整洁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灵世界。随手在课桌上涂画,顺便把课桌当作稿纸挥洒,这便是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的表现,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下降、自律意识淡薄。
2.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体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学子们在这个自由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宿舍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恢色的潜流,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各种明星风采、美人玉照把宿舍装扮得花里胡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个人内在精神素养的提高。宿舍语言渐趋庸俗化,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宿舍里的污言秽语与公共场所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广告文化。在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中,还有一种“广告文化”。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墙面以及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都形成了广告文化的地盘。广告名目繁多,海报、通知当属家常便饭,其他家教信息、售货广告也是屡见不鲜,其中更混杂着诸多非主流广告。近来,代x广告也名目张胆地出现在高校的广告栏中。
(二)校园文化现象的不良表现:
1.平时的轻松,考试时的紧张——成绩作为积分体制中最重要的元素。但大多数同学在平常不原付出太多努力,仅愿在最后一个月中打拼,打着临时抱佛脚的.如意算盘。
2.逃课现象——上课虽然重要,但一些“逃课者”总会为自己构建各种理由,使自己信服。
(三)校园非主流文化
校园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也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关系密切。它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1.社会变革的影响。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学生较之其他群体对社会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激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总起来说,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一股健康、清新和鲜活的血液。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就是激情与浮躁同存。成功期望目标与自身总体素质不相适应,许多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年学子一时很难适应,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困惑、行为无序等。校园非主流文化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与投影。
2.大学生自身心态因素。社会变革使青年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的言行,校园非主流文化即是其反映。
三. 针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采取一些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四)、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习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
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
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功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七)、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四、结论和建议
结论、依据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完全认可的比例太小,不无说明我校关于校园
文化的建设还有待完善。
2.学生对我校校园建设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这会是我校未来各方面建设的一股精神筹码,是对我校校园发展的有力支持。
3.通过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数据说明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加强和完善,需要不断的创新,创造出新的校园文化。通过调查,我们不仅充分了解了学校同学对于学院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及看法,而且也能为加强和完善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4.我们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应更加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重视校园景观建设,搞好绿化美化,重视校园综合治理工作,还有,教师要修养师德,应当从事业出发,构建理解、协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要尊师、勤学、守纪,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宣传教育工作队伍,以高质量地完成党交给的宣教任务。用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建设这支队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队伍的力量,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工作能力等等。总之,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8
题 目: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程度调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从外国的品牌,外国的流行语到外国的生活方式等都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是否已经淡忘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呢?这样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就此而衰落呢?面对这样的事实,人们到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呢?
就此问题,我们就在校青年学生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
意义:
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民族、文明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多年?主要就在于它的文化。是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文化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空间上整体地看问题,整体观;在时间上变化地看问题,发展观;而且透过现象,寻找本质,深入地辩证地来看问题,本质观。当代青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人。了解当代青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使当代青年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二、使当代青年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三、使当代青年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四、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继承下去。
实践过程:
准备阶段:讨论调查的问题,制定调查的问卷
实施阶段: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展开工作,各尽其责 总结阶段:资料整合,整理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过程: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我们小组共有四名成员,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本次调查对象为年龄为16--25岁的在校青年,主要分布在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采用数据统计方式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成员:张涵颖 王友凤 蒋晶晶 王伟伟
调查报告主题及内容:
一.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及概况:
各题选项详细情况
第一题:男女比例 第二题:所在年级人数
第三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下图所示
调查显示:大多数(84%)的受访者对神话故事,古代英雄人物传奇比较感兴趣,认为这些故事和传奇生动有趣,让人映像深刻,比较容易记住,而对中国的传统技艺,如剪纸、刺绣等不太感兴趣,只有3%的`人对文史戏剧感兴趣。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即国粹并不受青年人群的喜爱,在青年人群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第四题:对古代经史子集的态度,如下图所示
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只是偶尔翻阅古代经史子集,15%的受访者敬而远之,甚至有10%的受访者对之深恶痛绝,仅仅2%的人对此类书籍爱不释手。这一结果充分反映了青年对待
传统文化文学的态度,大部分人没有真正深入研究国学的兴趣,可见青年的文学修养,文化内涵亟须提升。
第五题: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了解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82%)的受访者能够背诵的课外中国古典诗词不是很多,11%的受访者能够背诵的很少。这一结果并不乐观,对于从小就应该熟知的古典诗词,青年确不能背诵下来,很大程度上是文学涵养的缺失。
第六题:你喜欢中国戏曲吗?
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对戏曲的喜欢程度一般,18%不喜欢中国戏曲,仅10%的受访者表示了自己对戏曲的喜欢。可见青年并不热衷于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第七题:说出五个以上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不能列举出五个以上中国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也是很多,但是这些常识性问题并不为青年所知,局面堪忧。
第八题:对传统艺术的掌握
调查显示:47%的受访者学过一点传统艺术,如书法,国画,民族乐器,略懂皮毛,35%的受访者一点也不懂,15%的受访者有所掌握,只有3%的受访者精通一门或几门传统艺术。这种传统文化艺术的极速流失现象充分表明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不重视。
第九题:接触感受传统文化途径(多选)
调查显示:青年平时接触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大多数通过课堂,电影电视,网络等方式,这表明,在多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代,英特网的现代化媒体设备是青年认知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有逐步占主导地位的趋势。
第十一题:传统文化的现状态度
调查显示:一半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还有影响,28%认为这种状况很难判断,15%认为传统文化正在消逝。这一结果表明,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流逝现象不以为然,传统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迫在眉睫。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9
一、调查工作概述
(一)、调查概况
笔者于20xx年秋对我实习所在的小学(x县xx基金小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掌握当前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研目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为加强校际学习联系,进一步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子,打开学校德育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三)、调查切入点:
此次调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切入点展开调查。
(四)、调查时间及对象:
(五)、学校概况
x县xx基金小学原名大埠中心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4年的名不见经传的典型山区小学,因条件所限,学校规模极小,校园破烂不堪,当时的校园面积仅有3000多平方米,校舍不足1000平方米,且一半以上还是低矮破烂、阴暗潮湿的一级危房。在校的学生也不过200多人。因为校舍严重不足,周边村庄里的许多学龄孩子都无法入校读书,只能分散在另外几个教学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的土仓库里上课。就在这一年,正在寻找资助对象的洪逸挥先生,在赣州市旅游局的牵线搭桥下,与大埠中心小学结上了不解之缘,大埠中心小学也从此更名为xx基金小学。
如今,该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面积翻了几番,危房全部被拆除,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得到大大的改善,学校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已拥有学生1167人,教职工46人,且30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3,比原来增加了近三倍。
10年来,逸挥基金会以一种全新的精神理念一直关心学校的成长,使学校管理大大加强,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由全县后进一跃进入了先进行列。在20xx年举行的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抽考中,该校成绩分别名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第二名。20xx年起,在全县抽考中,该校又连续四年取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师生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工作、学业、操行优秀分子,受到各级表彰,其中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加上学校其他各方面均取得不错的进步,从20xx年起至今,该校连续获得“市文明校园、德育示范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单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
二、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x县xx基金小学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的高度来积极构建,使其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过程中,较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
一、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在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小品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从新”、“从特”、“从细”来装点布置。目前,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活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而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全校师生经常驻足,翘首以待的一道可口的精神快餐。展现在各区域的宣传标语、校训、名人警句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人生信仰或教育理念。教师、学生的一些书法、美术作品的点缀,加浓了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给师生提供一个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教育空间。学校的校园环境真正成无字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
二、规范有序,形成制约、自律、激励的法治环境。
以法治校、以法治教,应是实现学校管理序化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原则。近三年来,学校依据学校章程,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在校园管理、评先荐优、行为规范、考绩考勤等诸方面有章可循。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
三、与时俱进,倡导开拓、进取、创新的人文环境。
x县xx基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构筑,尽最大限度地把时代信息、时代精神、时代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使学生能做到“立足校园、关注祖国、放眼世界”。一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直接成为“世纪论坛”。在这“世纪论坛”上,讲话者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介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畅谈个人的社会责任,描绘献身四化、献身祖国的.宏伟理想,所有这些,激发了全校学生爱校爱国、立志成才的热情。
四、以人为本,优化培养特长的活动环境。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应当以人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张扬与渗透,来鲜明学校理念,鲜明教育理念,发展师生个性、陶冶师生情操,增加师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近几年来,学校采用“坐标式”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横向以时间为序,在每学期,每学年中具体规划好面与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的安排主要依据纪念节日、传统节日、学校特点来组织。纵向以空间为序,通过阵地建设来组织安排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文化宣传阵地,音乐、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学校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使教师与学生都有共同参与的空间,都有“露一手”的机会。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既普及又有提高,使全校师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发展了个性,培养了特长,形成了风格。形成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风格。
三、调查收获与思考
当代的学生具有“兴趣多样化,生活多色彩,成才途径多”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满足他们求新知、求技能、求娱乐、求交际、善表现的愿望及要求;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道德、情操诸方面的发展。因此,全面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能激发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的剩余精力得到渲泄,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利用。
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起到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荣誉,激励他们为全面成长而努力学习、认真探索。
三、校园文化活动能调剂、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校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成长、成才进行研究和探讨。
四、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将来走向更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五、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寄托了全体师生的理想、希望、要求,满足了全体师生共同的需要,使学校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力量和激励力量。同时能够激发全体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个体对群体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越发达、愈成熟,群体心理就愈协调、相融的越统一,学校对个体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励力就愈大,群体意识就愈强。另一方面,处于社会中的体现凝聚力、激励力的学校形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扩散、传播,还会使外部公众对学校的信念、目标、育人的有效性也产生认同和信心,这样就可以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从而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0
中学建校两年来,坚定不移地走”以德治校、特色办学“之路,致力于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扩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促进了学校持续不断的发展。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在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的同时,积
极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起到了较好的教育内化作用,逐步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尚。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两年来,学校借创建市级示范初中之际,加大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园的改造和美化,学校的绿化面积、品位均有了较大的提高,校园内鲜花烂漫,绿树成荫,走进校园,橱窗会”说话“,墙壁会”育人“,庄严肃穆的杨献珍纪念像、耀人眼目的金字校训碑,以及高标准的革命传统教育展室和文化长廊等,处处洋溢着和谐朴实的文化韵味。
学校还在校园中建有一个长约十余米的宣传长廊和两个阅报栏,集校板报、画廊和校务公开公告栏于一体,简洁、美观、大方。学校在校园的醒目位置、所有教学区域的走廊、教室内外,张挂、书写了名言警句、名人画像等,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教育作用,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身心得到陶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确保学校教育有章、有序和有效的主要保证。两年来,我校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我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全。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处处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
2.细。我校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能较好地体现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校对各种规章制度中口号式的`文句尽量减少,充实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内容,便于各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
3.严。学校按照教育教学的高标准,以创建示范初中的要求,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严格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体现科学管理思想,做到以人为本,赏罚分明,严格规范了全校师生行为。
4.实。学校在科学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狠抓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学校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定期组织师生学习掌握制度内容。学校还建立了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成立了以校长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各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措施到位。
三、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校多年来十分重视学生课余文化的建设,形成了以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为手段,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课外活动。
1.严格课外活动的管理。
我校的课外活动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发展性和教育性的原则,每一种兴趣小组、每一次活动都要求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果、有总结,并且要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对兴趣小组活动学校还要求负责老师记好台帐,学校定期检查活动的开展情况。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1
一、调研背景
校园文化是构成学校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涵盖了校园内所发生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校园文化能营造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正确的导向,有效的激励,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以此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而面对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新课改的需要,如何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更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有效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我当涂县今年制定了全新的《当涂县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方案》,旨在跟名优学校求知取经,力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得到更长足的进步。
二、调研目的
1.通过独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校园文化建设的对比,探究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独秀小学的成功经验,对症下药,学习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2. 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三、调研时间
20xx年4月15日
四、调研对象
安庆市怀宁县独秀小学
五、调研方法
实地观察、访问调查
六、调研成员
马鞍山市“唐世春名校长工作室”8名校长
七、报告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还是对学校、教师、学生的成长来说都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独秀小学,这所学校虽然校龄不长,于20xx年建成,20xx年正式招生,起初只招收了49名学生,5个班级,最少班级2人,有13名教师。而如今它已经发展到了已招收4000多名学生,60多个班级,170名教师的规模。被誉为“怀宁的深圳速度,教育的一枝独秀”。更重要的是短短的10年间,独秀小学以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跻身进全省优秀学校行列。
(一)独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之处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独秀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它的建校核心非常明确——“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在明确的方针指导下,校园建设便有了总纲。“文化”是独秀小学自始至终围绕的内容,也是独秀小学在各类中小学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的特色。学校的 “三秀”理念用“三雅”来支撑, “三秀”理念以“三雅”为追求,做到了学校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雅在其内,秀在其外,雅秀一体。
1.利用家乡名人优势聚合人气,营造文化氛围
陈独秀和邓稼先绝对是在中国现当代史上起到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同来自于安庆,独秀小学高瞻远瞩,充分利用这两大家乡名人的优势,在建校初就以“独秀小学”的双关命名宣布了自己的高起点、高素质、高品位建校理念。这样的起步是高端的、深厚的,聚合了强大的人气,凝结了不小的潜力。在文化名人的家乡建立的一所以“文化”立校的特色小学也必将赢来众人的侧目和支持。
2.积极建设主题景观,铸就书香特色
主题景观在学校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可以说独秀小学十分重视细节传递出的书韵。从进校始,校门入口三角地带建有爱心园到花草氤氲中的陈独秀、邓稼先的塑像、砚池状的喷泉池、笔架型的假山、四友园、经典园、乡园、雅园、秀园、韵园再到各个楼层的`主题文化建设,主题明确,条理井然,和谐统一。尤其是“三雅堂”、“三秀厅”布置的更是巧妙,大量的图片把孩子们的学习和文化成果展现出来,让观看者无不为之受到强烈的感染,不由被浓烈的书香氛围深深熏陶而楼层。而不得不提的是楼层主题建设别具匠心,一楼一主题,一墙一故事,既让楼层不单调,也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诸如此类的小细节,灯箱、走廊、时刻小品,只要能利用的都会考虑进去,力求处处皆书韵,时时普文化,提升学生文化品位,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3.开展多项文化活动,丰厚文化底蕴
独秀小学倡导文化,宣扬文化,但并不让这种文化变得死板。正如独秀小学蒋校长所说:“一种理念,没有活动,就不能成为流动的风景。”所以独秀小学十分注重用有活力的书香活动,让读书显得乐趣无穷。每年都会开展一届读书艺术节和校园文化节,给孩子们展示的空间和快乐的读书体验;经常进行优秀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千人操前诵读的壮观景象震撼和感染每一个师生;红领巾广播定期就“看好书、读好书、评好书”、“听名曲、赏名诗、观名画”专题节目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学校的校报校刊鼓励学生自愿交流,校歌、校徽、校训也广泛征求师生的建议;每年学校还侧重和家长的沟通,除了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还鼓励家长参与,评选书香家长,做到家园结合,让校园文化推行到家中,更好地给学生文化激励。通过各种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厚起来。
4.施行自上而下读书活动,增加榜样辐射效应
读书不分年龄,教师要想与时俱进,给学生先进的知识,让学生喜欢阅读,还得不忘自己经常读书,提升自己的素质,用热爱阅读的表现给学生以榜样的效用。独秀小学要求每一名教师把读书当成习惯,每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深读一本教学期刊,每周品读一两篇经典文章,而且要定期撰写书评和读书笔记,鼓励教师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做学生报告。并且对教师提出了阅读高要求:每位教师在三年内要到百家讲坛活动中作一次读书讲座;学校给每个教师的教师节礼物就是一本书。独秀小学的教师爱书,而教师对书本的热爱,无疑以身体力行的表现给本校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化师范课,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感染喜欢上了读书。
(二)某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与独秀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相比,许多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不明确办学理念,人文性不丰厚
我县的许多中小学办校理念模糊,没有传达出文化内涵,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有特色的学校。而办学理念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来说十分必要,或者说它是一个有力的支撑。在办学理念中就应该贯穿文化理念,积极营造人文性,让学校有特色起来。还要以敏锐的嗅觉充分利用可用资源,例如我县就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李太白,这无疑对于打造文化类学校有很大帮助。
2.不注重打造细节,文化氛围欠缺
细节可以传递出书香味。独秀小学让校园一草一木都能营造书香,积极利用每一处资源来说文化。而我县某些中小学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方面,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虽然办校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毫无特色,根本不注重细节也可以营造书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妨在校园内设置一些文化专栏,开辟出读书角等,在班级和楼道里张贴一些文化名人名言,在花草从间安放一些校训校规等,通过细节处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3.不善于利用读书活动,教育教学死板僵化
我县的许多中小学在教学质量上过多重视,轻视了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熏陶。很少有学校每年定期开办读书活动周或校园艺术节,即便有流于形式的也不在少数,不能广泛动员起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不妨学习独秀小学的策略,让学生成为主人,鼓励家长参与,尊重学生的看法和成果,要让节目完整而有意义。
4.不强调教师读书,榜样效用未能彰显
众多教师只要求学生读书,而且只读课内书,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而有些教师自己不爱看书,出口欠缺书卷气,对学生便产生了消极影响。独秀小学让我县的教师看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缺失不了教师的参与,自上而下,先从教师自己开始,多读书,读经典书,让自己成为一本最好的教材,给学生好的榜样。老师爱读书,学生也爱读书,校园书卷气息弥漫,文化建设便得到巨大的推动。
总而言之,此次调研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了许多深刻的认识,我会将从独秀小学学习到的经验推行到本校的建设中去,积极响应“当涂县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方案”,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突破。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2
调查目的:
通过对首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调查,深入了解各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发掘其特色与创意。与我校类比,借鉴,同时探究现今大学生普遍关注与积极参与的活动。
调查对象:
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
浏览网页、采访、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一、清华大学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理论学习方面:清华学子财富论坛第64场“海权兴即国家兴”
卡巴斯基先生清华讲演——国际网络安全
惠普全球副总裁兼首席战略技术官(csto)shane先生清华大学演讲会
领导力发展论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
实践技能方面:各大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
清华创业计划大赛
cuba半决赛清华大学vs华侨大学
实践相册--清华大学XX-XX年年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摄影展
清华大学首届智能车对抗大赛
文化艺术方面: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二十周年会庆
中国曲艺家协会进入清华大学进行交流演出
清乐华章――清华大学研究生大型文艺演出
清华大学XX年法国文化周
第二届学生国际象棋文化周
清华大学首届紫荆露天电影节清华大学香港文化节
“一二-九”合唱
体育活动方面:拥抱20xx——清华大学新生奥运风采大赛
纪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五十周年专题活
马约翰杯体育比赛
XX年年清华大学学生体育活动月
11.12男生节
3.7女生节
总结: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涵盖理论学习、科技创新、实践技能、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健康高雅、文明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侧重于理科。就时间安排而言,每一个月都有不同类型的活动,加上每一个系,每一个社团的活动,很庞杂。清华有着很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其活动总体特征是多而杂。
分析:以清华大学“女生节”辐射效应为例——
清华大学的一系列活动,往往都能引起巨大反响。其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普及最广的莫过于每年的`女生节。女生节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它已经成为了清华的一种传统和招牌活动。而且其影响正在逐年扩大。究其成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女生在清华的比例较小。“物以稀为贵”,自然会得到重视。这是其自身优势。2、节日创意迎合了青年追求新意、追求浪漫的主旋律;
3、活动具有普及性。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什么国家,民族,无论是否有专长,无论什么年级,都可广泛参与。
4、校方高度重视,校学生会,团委,以及各系,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女生节前夕已经把清华大学bbs留言板的封面换成了“女生节”的`主题封面;
在校内多处制作宣传海报;
紫荆园宿舍区内随处可见书写着“祝全体女生节日快乐”的条幅;
校团委专门制作专题电脑幻灯片在礼堂放映。
5、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几乎集合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比如女生节之“看吧”——播放各国原声电影;
“暖吧”——男女生打破界限,齐聚畅谈;
“逛吧”——举办游园会……举办女性讲座;
各商家的女生节商品促销优惠进校园;
学校周围的商铺跟风打折;
女生节服饰大赛;
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自由度高。除了官方的活动,各系,各学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有的系男生在凌晨聚集女生宿舍楼下唱歌;
有的系男生精心准备了送给女生的礼物;
有的是将教室用彩带,气球等装点得很有节日气氛;
有夜晚用蜡烛拼的“心”字;
有互动游戏环节;
有食堂门口献花;
围圈为女生祝福;
放风筝送祝愿……
二、对外经贸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一、XX年外语文化节(XX年年4月16日——4月21日)
1、外语文化节开幕式
2、美食节
3、名家讲座,主讲人:《青年文学》主编、著名作家邱华栋
4、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
(1)户外环节—身体力行? 4月18日晚
(2)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决赛? 4月19日晚
5、迎奥运万人签名活动? 4月18日晚
6、大使论坛——伊朗与中东问题。4月18日晚
7、奥运国际篮球友谊赛? 4月20日晚
8、闭幕晚会暨第二届北京高校魅力之星大赛4月21日晚
二.XX年社团文化节(——XX年年5月25日)
1、国际事务协会,举办“创业家精神论坛”活动。
2、公共关系协会,跨文化交流协会,西部协会举办“民族风国际情”的晚会
3、第六届经贸拍卖节
4、礼仪知识游园会
5、地理协会举办“寻找北京的另一面”系列主题活动
6、心理协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青春激扬”的朋辈活动,旨在以游戏互动的形式为同学们,尤其是异性同学,构建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
7、由校体育部主办,银鲨泳协承办,在千鹤家园游泳馆举行游泳比赛
8、绿色协会举办地球日安活动
9、校团委和国贸学社主办第四届经济观察周
10、自然科学协会举办趣味知识竞赛。
11、人文学社主办皮影公演
12、由爱心社举办:两届奥运会火炬手李舒倾情演讲
13、校团委、体育部、社团联合会主办,第二届羽毛球公开赛
14、吉他协会举办“吉他艺术音乐会”
15、力与美协会举办“展示惠园风采,树我‘健美之星’”健身知识讲座。
16、年度风云社团评选及颁奖系列活动
三、XX年宿舍文化节
1、宿舍文化节开幕式——“祝福宿舍,祝福惠园”主题签名和赠电活动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3
一、调查工作概述
(一)、调查概况
笔者于20xx年秋对我实习所在的小学(*县**基金小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掌握当前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研目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为加强校际学习联系,进一步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子,打开学校德育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三)、调查切入点:
此次调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切入点展开调查。
(四)、调查时间及对象:
调查时间:20xx年9月20日—20xx年1月20日
调查对象:*县**基金小学及该校部分教师、学生
(五)、学校概况
*县**基金小学原名大埠中心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4年的名不见经传的典型山区小学,因条件所限,学校规模极小,校园破烂不堪,当时的校园面积仅有3000多平方米,校舍不足1000平方米,且一半以上还是低矮破烂、阴暗潮湿的一级危房。在校的学生也不过200多人。因为校舍严重不足,周边村庄里的许多学龄孩子都无法入校读书,只能分散在另外几个教学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的土仓库里上课。就在这一年,正在寻找资助对象的洪逸挥先生,在赣州市旅游局的牵线搭桥下,与大埠中心小学结上了不解之缘,大埠中心小学也从此更名为**基金小学。
如今,该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面积翻了几番,危房全部被拆除,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得到大大的改善,学校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已拥有学生1167人,教职工46人,且30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3,比原来增加了近三倍。
10年来,逸挥基金会以一种全新的精神理念一直关心学校的成长,使学校管理大大加强,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由全县后进一跃进入了先进行列。在20xx年举行的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抽考中,该校成绩分别名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第二名。20xx年起,在全县抽考中,该校又连续四年取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师生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工作、学业、操行优秀分子,受到各级表彰,其中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加上学校其他各方面均取得不错的进步,从20xx年起至今,该校连续获得“市文明校园、德育示范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单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
二、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县**基金小学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的高度来积极构建,使其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过程中,较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
1、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在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小品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从新”、“从特”、“从细”来装点布置。目前,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活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而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全校师生经常驻足,翘首以待的一道可口的精神快餐。展现在各区域的宣传标语、校训、名人警句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人生信仰或教育理念。教师、学生的一些书法、美术作品的点缀,加浓了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给师生提供一个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教育空间。学校的`校园环境真正成无字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
2、规范有序,形成制约、自律、激励的法治环境。
以法治校、以法治教,应是实现学校管理序化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原则。近三年来,学校依据学校章程,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在校园管理、评先荐优、行为规范、考绩考勤等诸方面有章可循。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
3、与时俱进,倡导开拓、进取、创新的人文环境。
*县**基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构筑,尽最大限度地把时代信息、时代精神、时代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使学生能做到“立足校园、关注祖国、放眼世界”。一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直接成为“世纪论坛”。在这“世纪论坛”上,讲话者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介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畅谈个人的社会责任,描绘献身四化、献身祖国的宏伟理想,所有这些,激发了全校学生爱校爱国、立志成才的热情。
4、以人为本,优化培养特长的活动环境。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应当以人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张扬与渗透,来鲜明学校理念,鲜明教育理念,发展师生个性、陶冶师生情操,增加师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近几年来,学校采用“坐标式”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横向以时间为序,在每学期,每学年中具体规划好面与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的安排主要依据纪念节日、传统节日、学校特点来组织。纵向以空间为序,通过阵地建设来组织安排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文化宣传阵地,音乐、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学校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使教师与学生都有共同参与的空间,都有“露一手”的机会。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既普及又有提高,使全校师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发展了个性,培养了特长,形成了风格。形成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风格。
三、调查收获与思考
当代的学生具有“兴趣多样化,生活多色彩,成才途径多”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满足他们求新知、求技能、求娱乐、求交际、善表现的愿望及要求;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道德、情操诸方面的发展。因此,全面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能激发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的剩余精力得到渲泄,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利用。
2、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起到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荣誉,激励他们为全面成长而努力学习、认真探索。
3、校园文化活动能调剂、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校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成长、成才进行研究和探讨。
4、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将来走向更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5、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寄托了全体师生的理想、希望、要求,满足了全体师生共同的需要,使学校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力量和激励力量。同时能够激发全体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个体对群体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越发达、愈成熟,群体心理就愈协调、相融的越统一,学校对个体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励力就愈大,群体意识就愈强。另一方面,处于社会中的体现凝聚力、激励力的学校形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扩散、传播,还会使外部公众对学校的信念、目标、育人的有效性也产生认同和信心,这样就可以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从而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4
高校校园文化调查的健康氛围,是高校大学生成长的沃土,它通过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巨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相对于社会的主文化实属“亚文化”的范畴,它与社会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约束或相互促进。在其先进独特的基础上,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当高校校园文化发挥其学生勤奋好学、开拓创新,教师敬业爱岗,刻苦钻研的和谐向上的文化,并以此去熏陶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时,它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是正面向上的。但当高校的教师不务正业,不好好教学,学生不在勤奋好学,大家都变得追名逐利,舍本逐末时,它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是负面消极的。于是,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不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从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李晓辉(20xx)指出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校后的很长的成长历程中,逐渐缓慢形成的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发现、创建、信奉和遵循的,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等精神成果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包含了:生活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要素。其中,精神文化是它的核心要素,是一所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精华。要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可以从高校全体成员的生活态度,学校校园的制度文化,学校校园的精神文化,学校校园的学术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着手。
二、调查方法及目的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了解和把握当前昆明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三、调查对象
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各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9所高校,并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所选的调查对象,针对各高校各年级的大学生及教师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64份,回收率为98%,其中学生占85%,教师占15%。根据调查问卷的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高校成员(教师、学生等)的对校园文化的概念都不是十分清楚,近五层的大学生都不太清楚校园文化的概念,甚至有12%学生不知道校园文化是什么。有六层的大学生都会主动参与各种校园活动(学术、文艺、体育等),而被动参与各种活动占的比例为28%,也有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校园活动,也有8%的大学生不愿参与学校的校园活动,而更愿意待在舍里。从高校大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通过“教学”(教师的教学、家人的传授或朋友的交流)和网络(视频、课件等)进行获取知识,通过书籍或是凭借自身的经验的相对较少,大学生对书籍仍不够重视。有38%的大学生不愿参加学生会或社团,而另外62%的大学生会选择参加社团或学生会,他们认为参加学生或和社团既能结识不同的朋友,又能提升自己与人沟通、有人相处的能力,此外还能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您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评价”的回答,5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学习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能很好地迎合学生和教师的需求,26%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活动比较单调,没有新意,其他1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少参加,不好评价。
针对学校三风问题的调查,首先,对于学校的学风,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学校学风良好,学生热爱学习,刻苦专研,5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学校的学风一般,还有18%受访者认为自己学校的学风较差,学生都不爱学习;其次,对学校教风的评价。40%的受访者认为,教师“不务正业”,为了挣钱或搞科研,对教学不够重视,29%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教风一般,其他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教风很好。
有关对学校制度的评价,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制度比较健全,但相对陈旧。近三层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制度既严肃又具备一定开放性,比较适合大学生教育,其他受访者人为学校制度对学生影响不大,全靠学生自觉。当问到“您对您的学校有归属感吗?”的问题时,觉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对身边学生的评价,其中,认为自己身边的同学勤学上进,有目标的占18%,认为自己身边的同学应付学习,得过且过,倾向于追名逐利的占45%,剩余的都是沉迷于网络,不愿学习和改变的。
五、小结与启示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高校目前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倾向物资文化建设,精神文化的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被快餐文化所替代。
要改善和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在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吸取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其次,各高校应该在校内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机构,注重共青团、学生会、志愿服务协会以及社团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引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意识;再者,加强“三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风气;最后,各高校应该积极培育学校精神,让学生铭记小学,以校为家,此外,还有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让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工具。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5
前言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引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今的大学校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找出利弊,可以更好的对学校的校园文化进行建设。
调查分析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校的壮大的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质量的提高,会影响到一个学校多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影响学校内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校园内各项活动的开展,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建设。所以,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的设定。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织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型号司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发展。校园文化的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基本形式,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物质基础,是校园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图书资料、人文景观、校园绿化、环境卫生等。这些都是在一定计划和要求下创造的“硬件”文化成果,回对校园文化主体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可激发和熏陶师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知名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丰富,其中以社团文化活动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保障和体现。制度文化建设使学校环境能够对学校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全面教育,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秩序,从而有条件、控制其他对高校育人工作的不利因素。成为改善和整合校园整体文化对学生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因素。
调查实证材料
一、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文化氛围不能凭空产生,它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或载体来营造和传播。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所以应该重视校园文化中的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
我们主要对当前学校内硬件设施,绿化,卫生情况及图书资料进行了调查,由调查可知,我校在逐步完善和建设时期,有许多方面存在着资源和设施的短缺,特别是在学校图书资料置备方面,学校还需要加快配备的速度,以尽快满足广大师生对所需书籍的需求。
但从总体上看,广大学生对学校的物质建设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对校园内基本物质建设还是满意的。依托物质建设为基础条件,学校在其他文化活动方面才可以更好的展开,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以社团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在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调查时,我们主要抓住校园内学生与社团的联系,学生对社团的看法等进行调查,以通过分析我校社团建设情况,发现和分析我校在精神文化建设的不足和缺陷。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对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和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有着重要作用,是学生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认识能力的互动,最终将推动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丰富和提高。
由第五题调查结果可知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比重还是很大的,这就反映出社团活动在我校的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忽视,社团活动的好与坏,成与败,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而对我校总体发展产生作用。由问卷第六题可反映出学生们对社团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希望,即社团的建设要以专业知识,文化活动,体育等方面的活动多产生联系和互动,这样更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着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的宗旨,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使学生受益。
大学生主动选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除了有着一种积极的热情和踊跃参加的激情外,还有着积极向上的目标,即培养自己的能力,丰富课余,追求知识的主动上进的`想法。作为社团的组织者领导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恰当的利用和合理的发挥学生们的特点。不仅对会对整个社团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优势,同时也是使学生们的能力得以展现和进一步得到锻炼。从而对我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产生推动作用。
在社团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组织活动的单调和缺乏吸引力(见第七题)。导致在社团招募新社员和组织活动时,学生的配合不够积极,主动,学校在这方面也应该给于社团相应的重视,在社团的内容的丰富性上下功夫,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三、制度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要正常运行,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各项制度要赏罚分明,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必要形式的奖励,而对于无视规章制度有意违反校规者,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在规章制度面前赏罚分明,久而久之,使我校学生自觉规范言行养成良好的校风校纪。在这方面,我校学生对学校管理普遍认为过于严格。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分析,至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和进步。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一般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校园文化对学生而言,一定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真正受益。没有了学生的认同和参与,任何校园文化都是残缺的或者说是没有价值和没有意义的。学生应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其二、要使校园文化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真正使学生受益,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最好应该是学生自己。校园文化的开展更多的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所以,它不能有太多的说教与约束,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学生自己为自己尽情得创意、尽心得组织和尽力得参与。学生是针对自己的校园文化的组织者主体。所以,今后必须切实重视和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不断受益中,依靠自己真正促使校园文化不断地多样化、丰富化和有效化。
二、校园文化在形式上要有所创新
我校是一所刚刚新建的高等院校,存在着许多未成型的观念和体制,随着我校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们在实践中会摸索到新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的创新。即通过规划设计、创建、修整或扩充内涵,以增加或增强校园设施、设备等设施及功能,把校园建设成为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即培育、提升和塑造优良的校园群体意识和文化概念,这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核心和灵魂。通过精神文化的创新,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是校园制度文化的创新。即变革学校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以及具体的方针政策等,这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核心。通过制度文化创新,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机制和氛围。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5篇03-22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15篇)03-22
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04-08
校园文化建设口号12-06
校园文化广播稿01-17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01-02
校园文化倡议书12-09
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总结03-29
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总结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