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1 07:18: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5篇)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孩子们喜欢用画笔表现活泼可爱的鸟儿,油水脱色画”鸟儿满天飞,幼儿用各色油画棒画出各种飞翔姿态的小鸟,然后用蓝色的水粉涂色,展现出鸟儿飞翔在蓝天下的样子。在这中,油水分离的奇妙现象更能激发幼儿绘画的乐趣;通过此活动幼儿不但能画出不同鸟儿的动态,同时知道均匀地用水粉涂色才会让画面变得更加漂亮,在作画的中体验不同绘画方式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油水脱色”的绘画方法。

  2、能画出鸟儿的不同动态,均匀地用水粉涂色。

  3、感受“油水脱色”画的'奇妙效果,体验用不同方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蓝色水粉、A3纸(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

  2、范画一张

  3、鸟儿叫声的音乐

  活动建议

  一、倾听鸟儿的叫声,引导幼儿讨论

  播放鸟儿叫声的音乐,教师引导幼儿:猜一猜,鸟儿在干什么?并用动作将鸟儿飞行、的不同动态表现出来。

  二、教师示范绘画,幼儿观察、了解“油水脱色画”的画法。

  1、引导幼儿想象:鸟儿在飞行时,其正面,侧面,头,嘴巴,眼睛,翅膀,尾巴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幼儿的模仿和讲述,用油画棒范画鸟儿的几个不同动态。要用拇指,食指捏住油画棒的笔尖处,用油画棒的侧尖用力勾出轮廓。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范画,观察探索这幅作品是用哪些绘画工具完成的?是怎样画的?

  3、教师演示水粉经过油画棒画面时,产生的油水分离的奇妙效果。

  小结:这种先用油画棒在纸上绘画,再用水粉或水彩颜料涂色,产生油水分离效果的绘画方式就是油水脱色画。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思考:你画的小鸟在干什么?怎样才能体现鸟儿满天飞的景色?

  2、提要求:

  ①用油画棒时要有力度,小鸟的身上除了可以用油画棒涂色还可以为其装饰花纹,天空可以用不同的底色涂抹。

  ②水粉涂色时一定要注意把颜色涂均匀。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评价已完成的作品,并提出建议。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画等方法将果实变成不同的造型。(重点)

  2、能根据果实的不同外形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想法。(难点)

  3、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用添画等方法将水果图形编程不同的造型

  活动难点

  根据果蔬的不同形态进行大胆想象和创作,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掌握几种基本的装饰技能,如剪贴、添画等;有借行想象画的经验。

  2、物质准备:PPT、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多种果蔬(苹果、香蕉、萝卜、圣女果等);各种辅助材料、彩绘工具;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结合ppt,导入活动。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一园果蔬成了精》”,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朗诵童谣,激发兴趣。

  出了城门往东走,一园果蔬成了精。

  绿头萝卜成大王,红红的苹果变姑娘。

  尖头地瓜变刺猬,圣女果变成毛毛虫。

  二、直观感知、观察想象

  (一)观察果实变身后作品,初步了解变形的方法。

  1、提问:“刚才的童谣里都有哪些果实?它们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得?”

  2、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将果蔬插入连接的方法。

  3、小结:原来根据水果和蔬菜等果实的外形,通过添画、粘贴、插入和连接组合的方法让他们变身。

  (二)根据果实的不同外形特征进行想象。

  1、幼儿自选果实,进行交流分享。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果实?你还可以把它变成什么?”

  2、请幼儿自选果实进行观察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说一说果实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怎样变?

  (三)动手操作,体验乐趣

  1、请幼儿自选果实和辅助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装饰和制作、注意安全、制作结束后要收拾桌面卫生。

  3、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分层指导:

  一是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能根据果蔬的外能运用多种材料、方法,完成果蔬创意或果蔬组合造型;

  二是鼓励力弱的.孩子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想象为果蔬进行创意变身。

  4、鼓励完成作品的孩子,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如:协助同伴将两种果蔬进行组合,与同伴欣赏交流完成的作品等。

  三、创意作品展,分享交流

  1、幼儿评价,介绍自己或同伴的作品,说说自己用什么材料和方法让果实进行了变身,并说说自己活同伴作品中有趣和有创意的地方。

  2、教师评价,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目标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经验的梳理提升,拓展幼儿创造空间。

  四、延伸活动、拓展经验

  教师出示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

  “这本书里还介绍了好多蔬菜,它们变成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回教室去看看吧”。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3

  中班美术活动:鱼儿,变变变

  设计意图: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活动准备

  1、水桶、毛巾、水粉笔、一次性桌布、蜡笔、手套等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进场

  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

  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出示水粉笔

  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

  1、请个别幼儿尝试作鱼

  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2、小结,作画练习的过程。

  3、全体幼儿操作

  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水粉笔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5、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析

  师: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潜水艇去观察水里的鱼,老师指出有特色的鱼和幼儿一起分享,这鱼漂亮吗?为什么?

  2、开潜水艇离开教室

  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4

  中班美术活动:小人国

  小人国(中班)

  威信一幼(陈莉)

  目的:

  1、 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人物动态。

  2、 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准备:

  1、 每桌一盒印泥,一块半湿的抹布。

  2、 画纸、黑色水彩笔人手一份。

  3、 讲述童话《小人国》,并在室内张贴指纹画供幼儿欣赏。

  过程:

  1、 引发兴趣。

  ① 你们还记得《小人国》的故事吗?今天小人国的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了!这么多有趣的小人,你们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② 请幼儿仔细观察,大胆判断。

  2、 了解“指纹画”的作画方法。

  ① 出示印泥,请幼儿尝试印出自己的指纹。

  ② 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印出清晰的指纹?

  ③ 示范指纹画的步骤:右手大拇指肚蘸足印泥,稳稳地落在纸上,稍稍向下压,不要移动,否则印出来的指纹会模糊不清。

  ④ 以“小人国的联欢会上需要一位跳舞的`小姑娘”的情景为由,给指纹添画头发、五官、四肢等。

  3、 出示大图,师幼共同欣赏小人国的指纹娃娃。

  4、 幼儿绘画。

  ① 现在轮到你们大显身手了!画出你们喜欢的指纹小人,开个热热闹闹的小人国联欢会,好吗?

  ② 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像,画出不同形象和动态的指纹小人,使画面生动而富有情趣。

  延伸活动:

  1、 在美工角里,投放印泥、画纸、彩色水笔等,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多的指纹形象。除了人物外,还可以画鸟类、海洋动物等。

  2、 逐步引导幼儿从单个指纹添画发展到重叠或多个指纹添画,变化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图案。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儿歌范文、投影仪、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可以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

  (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圆圆”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

  (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语:“儿歌里说了几样圆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圆的车轮怎样动?儿歌里用了哪些动词来形容它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词形容车轮的`动作。”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儿歌里新运用的动词,进一步认识儿歌的结构特点。

  (四)学习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续编儿歌,扩展想像力,发展创造力。

  1.请幼儿把所看、所想到的有关圆形的物体画出来。指导语:“还有什么物体是圆的,儿歌没有提到的?我们把它画下来,编成一首儿歌,看谁想得多,编得好!”

  2.请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和画好的作品尝试续编儿歌的后半段。鼓励幼儿用形象、生动、贴切的动词来描述这些图形的物体,掌握儿歌的句式特点,要讲清楚:圆的什么,它能怎样动起来。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物体做仿编的示范。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内或“圆圆”的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大胆想像,创编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诗句。

  (六)结束 让幼儿把自己续编的部分大声地在集体面前朗读出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老师把幼儿的朗读录下来,最后放出来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自信心。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教幼儿认识圆柱体和球体,了解圆形物体的用途。

  艺术:用圆形的色纸拼贴各种物体,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

  语言:进行动词归类,看看在这首儿歌里我们用了哪些动词,还可以怎样运用。听故事《圆圆和方方》,了解圆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骄傲、居功是不可取的。

  健康:开展“我和圆圆做朋友”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圆形的体育器械创造各种玩法。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6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要讲一个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你们可要听好了。从前呀,有一颗很大很大的葡萄树(呈现葡萄树图片),这颗葡萄树结的葡萄又大又甜(呈现葡萄图片),小朋友,你们看,现在春天来啦,许多树木都发芽了,这颗很大很大的葡萄树也发出了小嫩芽。有一天呀,一只蜗牛(呈现蜗牛图片)背着她的小房子慢慢地往葡萄树上爬呀爬呀,这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笑声,蜗牛抬头一看,原来葡萄树上有两只黄鹂鸟在嘲笑她呢(呈现黄鹂鸟图片),黄鹂鸟笑嘻嘻的说:“蜗牛老兄啊,葡萄树才刚发芽,你怎么就开始往上爬呀?”“哈哈哈??”蜗牛接着说:“黄鹂老兄呀,你别笑话我了,等我爬上去的时候,葡萄呀,就成熟了。”黄鹂鸟一听,笑的就更起劲了。

  教师:“小朋友,故事讲完了,那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黄鹂鸟为什么要笑话蜗牛呢?”(孩子们自由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为了不让黄鹂鸟嘲笑蜗牛,我们该怎么办呢?(让小朋友们自由猜想,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的方法都很好,不过呀,老师呀,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可以用一支神奇的'笔造一串葡萄送给蜗牛呀。“

  (二)教师指导幼儿画葡萄

  为了能够让幼儿顺利的画出葡萄,教师可先在语言上给予一些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都见吃葡萄吗?

  幼儿:“吃过”。

  教师:“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呀,它有什麽特点呀?”

  幼儿:“圆的”。“红颜色的”。“透明的”。”青的”??

  教师:葡萄的外形呢?

  幼儿:上面宽一点,下面窄一点

  教师:“很好,小朋友们说的真棒,老师这边呀,收集了好多种类的葡萄图片,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吧。“好了,葡萄欣赏玩了,那小朋友们抓紧时间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葡萄吧,记住,一定要画出一串呦,这样蜗牛才能吃的更多,画好后,顺便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将事先准备好的半成品发给每个儿童)。注:在小朋友画画的过程中,背景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起。

  教师来回巡视,观看小朋友们画的葡萄,并给不太会画的小朋友一些指导。

  (三)葡萄展览

  (背景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起)教师:“好啦,小朋友的作品都完成了,那大家互相欣赏一下,看谁画的更漂亮”。(大概二分钟后)“小朋友们,咱们都把画放在桌子上摆好,围着桌子欣赏,看哪位小朋友画的最好。(让小朋友大胆发言,说出他喜欢的作品的原因,老师也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说出老师自己喜欢的作品)”(大概二分钟过后)“蜗牛来啦,快点把葡萄送给她吧(蜗牛由另外一个老师扮演)

  结束活动及延伸

  教师:“小朋友送给蜗牛的葡萄她很喜欢,她要请我们跳舞,大家一起和蜗牛跳舞吧(蜗牛与黄鹂鸟音乐起)”。(幼儿在欢乐的音乐中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

  教师:舞跳完啦,小朋友回家也给爸爸妈妈做出一串美丽的葡萄吧。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乐于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水面倒影的优美景象。

  2、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3、了解蜡笔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形式。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活动难点: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土坑”和倒影的物体,掌握刷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拓印和绘画的基础。

  2、物质准备:PPT故事,素描纸,油画棒,小刷子,淡蓝色的水、颜料盒、毛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小土坑”的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提问:雨停了小土坑里面出现了什么?小动物们都发现了什么?大家都认为有动物掉进土坑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续编故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看见的影子是什么样的?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续编故事情节:这两天又下了一场雨,雨停了,又有谁来了?请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续编,说说里面可能出现的动物、人物或植物。

  3、介绍蜡笔拓印的方法。

  (1)对折纸张,结合幼儿已有画线的经验,请个别幼儿画出地与水面的分界线。

  (2)根据幼儿故事续编的情节,请个别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的物体,用笔刷蘸上水,刷在“土坑”里,沿着纸对折,能拓印出图案的影子了。

  (2)巩固方法,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幼儿在刷水时刷均匀,把画面画的更丰富一些。

  (3)交流分享: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意思,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地表达。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原来小土坑里还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我们把它放图书区,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延伸活动:

  1、将画面装订成图画书,讲述故事。

  2、和幼儿继续讨论:还有那些方法可以画出影子,把材料投放在美工区供幼儿创作。

  活动总结

  一、目标达成情况:

  根据活动内容我设置了三个目标:

  1、乐于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水面倒影的优美景象。

  2、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3、了解蜡笔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形式。

  我以故事的方式引入,引导幼儿以绘画的形式创编进行绘画自己的故事,幼儿能大胆想象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此次活动加入了新颖的美术形式——蜡笔拓印,幼儿感兴趣参与性强,掌握了其方法并达成了目标。

  《小土坑》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由此可以生发出更多的活动,如果借由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现,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于是,我设计组织了美术活动“奇妙的小土坑”。我根据故事内容,结合中班幼儿对于正面直立造型的经验,使用炫彩蜡笔(具有遇水溶化的特性)、素描纸(具有较强的吸附特性)等美术材料的经验,运用蜡笔拓印等美术表现形式的经验,确定了相应的目标。

  二、幼儿表现:

  以幼儿故事开展活动,喜欢的参与性强,兴趣点高,积极回答问题,能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大胆讲述:雨停了,小猫、小狗、狮子老虎来了,太阳公公、云朵,小花、大树也来了,他们都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性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并利用原有经验,讲述自己画过的各种线,用自己的想法绘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等。在创作环节,幼儿自主操作,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小土坑的故事。

  三、教师组织策略:

  活动以“小土坑”的故事为主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活动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从讲故事到创编故事,活动环节紧紧相扣,形成了一个整体。第一环节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以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幼儿,为下面创编故事做好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教师续编故事,引发幼儿思考:倒影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第三环节,师幼互动,请幼儿创编的故事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创作的方法,引导幼儿掌握蜡笔拓印的方法。

  第四环节,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展示环节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创编自己的故事。

  四、材料投放:

  使用一般美术材料表现倒影,必须表现两个相反的图像,这对四五岁的幼儿是有相当困难的.。为降低作画的难度,我利用炫彩油画棒遇水溶化的特性,采用了素描纸、炫彩棒、小刷子和清水等工具材料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又在素描上为幼儿设定小土坑的范围,当幼儿用小刷子在小土坑中轻轻涂抹清水以后,只要将画纸对折轻轻一按,动物的身影立刻显现出来。这种方法不但大大降低了作画的难度,而且画面倒影的奇特效果也惊现其中。在孩子们的创作中,不仅看到了动物在小土坑里的倒影,也发现了添加在周围的植物倒影。

  于是,幼儿爱上了添加,活动材料有素描纸,油画棒,小刷子,淡蓝色的水、颜料盒、毛笔,活动材料丰富多样,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淡蓝色的水符合水的情景,为小土坑添加添瓦。

  五、教师表现:

  教师设置活动巧妙,将小土坑的故事与各个环节融合在一体,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鼓励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人,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幼儿自主创编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绘画出来。

  不足之处: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在拓印的环节中拓印不上,效果不明显,教师在指导环节中应该详细地指导幼儿多刷水,刷均匀,并快速拓印,以免水分干了而印不上去。在绘画环节,应充分地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充分创编小土坑的故事,为创作打下基础,幼儿画面表达有点单一,教师应引导幼儿把画面画的更丰富一些。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画的手法表现美丽的鸟,并突出鸟的不同特征。

  2、通过欣赏各种鸟,教师的示范讲解,尝试运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鸟。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范画,勾线笔,白纸。

  2、幼儿已认识过各种各样的鸟。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

  1、复习已经认识的鸟。提问:你认识那些鸟?为什么?这些鸟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教师小结:这些鸟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猫头鹰的眼睛大大的,老鹰的翅膀大大的,鹦鹉的嘴巴尖尖的,还会说话哩,真有趣。

  2、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出示范画)这是一只鸟妈妈,它的鸟宝宝不见了,我们来帮帮它,好不好?那我们来看看它和以前我们见过的、画过的小鸟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鸟的画法。

  1、引导幼儿观察范画,认识各种点、线、面。

  教师:鸟妈妈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点(线、面)还可以怎样画?让幼儿在黑板上画出来。

  2、尝试用线条来装饰鸟。

  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鸟?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3、 教师提绘画要求。

  教师:现在该轮到小朋友大显身手了,我们一起来画鸟宝宝。我们画小鸟的时候啊,先画小鸟的头(圆圆的脑袋)再画小鸟的嘴巴,小鸟的身体可以画半圆型,也可以画椭圆型。然后我们再画小鸟的翅膀和尾巴,最后,我们用各种线条和图案来装饰。注意:装饰的时候:头、嘴巴、身体、翅膀和尾巴都要装饰到。

  4、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鸟,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观赏评析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鸟妈妈找回了鸟宝宝,并且鸟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鸟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鸟妈妈,小朋友来当鸟宝宝,我们一起飞出去做游戏吧。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9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2、培养技巧和艺术气质。

  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班级内架好相应的线,悬挂灯笼用、PPT课件。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 能大胆尝试拼贴不同的不倒娃娃,对美工活动有兴趣。

  2. 通过观察,了解不倒娃娃的形象特征,进行拼贴和绘画。

  3. 学习用大小不同的圆形拼贴出不倒娃娃,并尝试画出五官。

  活动准备:

  1. 各种各样的不倒娃娃。

  2. 每组两盒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彩色纸,胶水,画纸和画笔。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欣赏、摆动不倒娃娃。

  教师:不倒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通过比较不同的娃娃,知道组成娃娃的圆形的大小及位置关系。 教师:不倒娃娃的脸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五官形状、位置。

  引导幼儿玩玩不倒娃娃,发现娃娃的有趣之处。

  2. 出示画纸和不同的圆片,引导幼儿猜测制作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不倒娃娃,用圆片在纸上怎么做呢?怎么才不会掉下来呢

  3. 引导幼儿学习粘贴不倒娃娃。

  教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圆形,用什么做娃娃的头,什么做娃娃的身体?

  幼儿尝试自己拼摆娃娃。

  教师情个别幼儿讲解自己的拼法。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复习粘贴方法。

  第一步:先选好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圆片拼成不倒娃娃。

  第二步:拿一张圆片在背面涂胶水,像画圈一样在圆片的周围都涂上,但注意不要涂得太多。

  涂完后,擦干净手指。

  第三步:将圆片贴在纸上想好的位置,用手指抹平,再贴别的圆片,最后把不倒娃娃圆形铁好。

  第四步:给贴好的不倒娃娃画上五官,不倒娃娃就做好了。

  4.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沿着圆片的周围涂胶水,娃娃的头和身体要靠在一起,要贴得平整。

  鼓励幼儿选用不同颜色的圆片,或变化头和身体的位置关系,贴出不同的不倒娃娃。

  提醒幼儿观察实物,画出不倒娃娃。

  5.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总结评价。

  重点讲评干净平整以及与教师范例不同的作品。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曲直、长短、粗细等不同的线条表现马路边的树。

  2、对比观察并了解树干和树枝的不同特征,探索树枝由粗到细的表现方法。

  3、欣赏路边树木枝干的俊类,并愿意用水粉作画。

  活动重点

  尝试用曲直、长短、粗细等不同的线条表现马路边的树。

  活动难点:

  探索树枝由粗到细的表现方法。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观察马路边的各种树木,用照相机记录看到的路边大树。

  2、多媒体课件《马路边的树》,展板。

  3、水粉颜料,卡纸,大号、小号水粉笔,抹布,小鸟图片,鸟窝。

  活动过程

  一、参观“大树”摄影展,感受马路边大树的俊朗之美。

  1、欣赏大树的图片,引导幼儿整体观察感知大树的外形特征。

  (1)提问:这些大树都是什么季节的?冬天大街上光秃秃的大树给你什么感觉?

  (2)小结:冬天的大树具有独特的美。

  2、出示完整的大树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树干和树枝的不同特点。

  (1)交流:你喜欢哪棵树?它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干、树枝的'特点。

  提问:树干是什么样子的?大树的树枝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树干有直的、也有弯的,大树的树枝长的粗细、长短不一样。

  二、引导幼儿探索马路边大树的绘画方法。

  1、引导幼儿画树干时要从下往上,按树干生长的方向进行绘画。提问:先画大树的哪里?怎样画?引导幼儿用大号水粉笔按照大树的生长方向画树干。

  2、重点引导幼儿讨论粗细树枝的绘面方式。

  (1)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画由粗变细的树枝?

  (2)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画出由粗到细的树枝的方法。重点引导幼儿用小号水粉笔的侧峰进行绘画,用笔力度由重到轻,用类似于“提”的感觉画出。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绘画时注意画面的布局,绘画时注意蔽墨量和卫生。

  四、作品展示,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提问:你画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哪棵树?为什么?引导幼儿自评、互评,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和自信。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变化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长颈鹿的外部特征。

  2、在想象创造各种图像中体验有礼貌地招呼同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记号笔、蜡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草地上,住着一只大蛋,离大蛋很远的地方,住着一只小蛋,它们离得很远很远。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接了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也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大蛋,“大蛋,你好!”大蛋和小蛋用电话线连接起来以后,小朋友们看一看它像什么动物呢?为什么?(脖子细长)你觉得那个是长颈鹿的头?哪个是长颈鹿的身体呢?

  二、讨论演示

  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长颈鹿的头上有什么?(眼、嘴、耳朵、犄角等)

  2、长颈鹿的身体下面是什么?几条腿?是什么样的?(四条腿,也是细长的)

  3、小朋友们真棒!那我们来看一看,长颈鹿的身体后面有什么?(细细的尾巴)

  4、长颈鹿身上还有什么?(花纹)花纹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

  总结:一个大蛋宝宝和一个小蛋宝宝用线连起来,再添上眼睛、嘴、角、耳朵、长长的腿、漂亮的花纹等,就变成了一只可爱的长颈鹿了。

  三、教师示范长颈鹿的绘画方法。

  1、下面请小朋友们伸出食指和我一起来画一画长颈鹿,好吗?

  2、草地上住着一只大蛋是长颈鹿的身体,从左往右画,离大蛋很远的地方住着一只小蛋是长颈鹿的头,也是从左往右画。注意咯,长颈鹿身体的`位置不能画得太低,因为身体下面要画长颈鹿的长腿的。同样的,长颈鹿的头的位置也不能画的太高,因为头上要画什么啊?用两根电话线把大蛋和小蛋连起来就变成长颈鹿的头、脖子和身体啦。接下来在头上画上圆圆的眼睛、弯弯的嘴巴、三角形的耳朵还有长方形的犄角。画完了长颈鹿头的部分,我们来画长颈鹿的腿,有几条腿?什么形状的?长在哪个部位的呢?看看还有什么没画?细细的尾巴,长颈鹿画好了吗?还差什么?长颈鹿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这下终于完工啦!真漂亮,你们会不会画了?

  四、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想象

  1、长颈鹿一个人很孤单,于是想去森林里散散步,走着走着,看到了很多小花,就对小花轻轻地说:“小花,你早!”小花听了高兴极了,快乐地开放了,开得更加美丽了。长颈鹿继续往前走,又看见了一棵苹果树,就对苹果树轻轻地说:“苹果树,你好!”苹果树马上长出了红红的苹果。小朋友,你觉得长颈鹿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呢?(有礼貌)

  2、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用大蛋和小蛋的方法来画长颈鹿呢?请你回忆一下长颈鹿在森林里看到了什么,请你们把长颈鹿看到的一起画出来。好吗?记住哦,画好以后要给自己的作品涂上漂亮的颜色哦!

  五、幼儿边创作,教师边提示

  1、大蛋和小蛋离得很远,蛋宝宝们的大小是多大,位置在哪里才最合适呢?请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仔细想想哦!

  2、涂颜色时,要给长颈鹿以及它看到的景物涂上漂亮的颜色,颜色涂的均匀。

  六、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全体幼儿向家长朋友介绍作品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表扬画的好的小朋友的画。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3

  活动过程:

  1、能大胆尝试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了解水与墨的相互关系。

  2、在体验、探索、欣赏中感受中国画的独特美感。

  活动准备:

  1、两幅幼儿水墨画作品;大师的'水墨画作品一幅;

  2、水墨画常规用具(毛笔、墨汁、抹布、洗笔桶、宣纸等);

  3、一次性水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引出主题

  1、出示两幅幼儿作品,对比:“这两幅画在墨的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

  二、探究水墨

  1、交代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杯水,请你让水和墨一起做做游戏,看看有什么变化?

  2、幼儿尝试、探究。

  3、交流,小结。

  三、欣赏水墨

  出示大师的画,讨论:画上画了什么?墨的颜色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四、表现水墨

  1、交代要求:请你运用我们刚才调好的不同浓淡的墨去画画自己最想画的东西。

  2、幼儿作画。

  3、展示作品,同伴间互相交流。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4

  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会三三两两的把头凑在一起,观察小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的乐趣,大家有时候还会争先恐后的争辩着自己的发现和小观点。根据中班的幼儿年龄特点,中班的幼儿开始对线条的认知会能进行组合,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大胆的创意绘画表现。因此结合孩子们已有经验及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班级生成一节关于鱼的美术水粉画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的认识和感受鱼的不同形态美和色彩美。

  2.尝试用丰富的色彩及简单的点、线条和色块表现自己喜欢的鱼。

  3.在创作过程中体会水粉绘画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和比较感受鱼的形态美和造型美。

  活动难点:能够运用点、线条和色块多种方法进行大胆的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观察过鱼且有使用水粉笔颜料和水粉笔的经验。

  2.物质准备:鱼的动态ppt课件、水粉笔、颜料、抹布、海底世界的'背景底板、音乐、调色盘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不同彩色鱼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鱼吗?平时在哪里见过不同的小鱼呢?”(幼儿进行讨论回答)。

  师小结:在蓝蓝的大海中,住着一群美丽的小鱼,你们看!它们游过来了!(ppt自动播放)

  二、从鱼的色彩、身体形状、花纹进行有重点的欣赏。

  1.在欣赏中感受鱼的色彩。

  教师:你们觉得这些鱼漂亮吗?你们觉得它哪里漂亮?你们看小鱼的身上有哪些颜色?

  2、欣赏鱼的不同造型。

  教师:除了颜色不同,那我们看看这些鱼身体形状都一样吗?(有的鱼身体圆圆的、有的是细细长长的、有的像个三角形……)进行比较和欣赏。

  教师:你们知道小鱼在水里用什么游泳的吗?你们看看鱼身体的上面下面和后面都是什么呀?(鱼鳍)。

  教师小结:鱼儿有不同的颜色,有的是黄色的、蓝色的、红色的、彩色的……有的小鱼身体圆圆的像个西瓜,有的小鱼喜喜长长的像一片树叶,还有的小鱼是三角形的像把扇子。它们身体的上面、下面、后面都有不同的鱼鳍非常漂亮。

  3、重点欣赏不同鱼身上的花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美丽的鱼身体上都有哪些花纹?(幼儿进行个别讲述)。

  教师总结:鱼身上的花纹都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鱼身上有好多的点点,有的小鱼身上有圈圈的像漩涡线,有的是横线和竖线的。

  三、幼儿进行作画,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师幼共同商讨作画要求,教师提醒幼儿在作画时的一些小的要求。

  四、作品展示,师幼共同欣赏评价。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你喜欢它哪里呢?(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结束语;这么多的海底世界小鱼,等一会我们把它们带回教室,一起布置装饰我们的教室好吗?。

  活动总结

  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氛围还是比较好的,教师以动画PPT的方式作为导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在进行欣赏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分别从鱼的颜色、形状和花纹层层递进,让幼儿更加全面感知了解鱼的不同特征。在幼儿进行操作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提供单幅作画和两两合作作画的形式,供幼儿进行自由挑选,增加幼儿的互动性和自主发挥创造的能力。在活动的最后作品点评的时候老师除了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它哪里?”之外。也可

  以和提出再绘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问题,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顺序,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

  2、发展幼儿在美工活动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纸筒(半成品);浆糊;青蛙头像(舌头)人手一份;图示;毛巾等

  活动流程:引出内容------思考材料与制作步骤------尝试制作------体验成功-------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儿呢?它在老师的口袋里。会是谁呢?我们大家拍手欢迎。 “我来了,我来了”教师出示作品并唱歌:“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引起幼儿关注的兴趣。)

  2、 大家喜不喜欢这只小青蛙?为什么?(因为这只小青蛙很可爱;会说话...........)滕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做这只可爱的会说话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讨论

  1、我们先来想一想,做一只小青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儿观察后回答)

  2、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对了,我们制作小青蛙就需要这些材料。那么,材料都有了,我们就要开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们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把小朋友讨论的结果用图画按顺序表示出来)

  三、尝试操作

  1、对,先拿一个纸筒,要把这个纸筒折成什么形状呢?(M型)

  2、要折成这个形状,是怎样折成的,大家一起来试一下。

  3、大家折好了吗?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她是怎么折的?你们和她折的方法是否一样的。把小手伸进去试一试,能不能一张一合的。

  4、青蛙的大嘴巴已经做好了,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小朋友们一定要一边看好图示,一边摆一摆,想好了,再粘贴。看看谁做的`小青蛙最可爱。

  5、注意粘贴的时候浆糊不要粘太多,要涂均匀。

  四、体验成功

  1、小朋友来试一试手里的小青蛙会说话吗?(呱呱)

  2、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会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青蛙呢?(幼儿回答)小青蛙们再来说一说美丽的春天。

  五、延伸活动

  1、春天真美丽,小青蛙出来玩了,看看还有那些动物也来了?(出示其他的小动物制作)

  2、这些小动物和刚才做得小青蛙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原来它们的嘴巴都可以一张一合,好像会说话。回去再做更多会说话的小动物,这样表演故事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处了。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5篇)11-26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5篇11-11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集合15篇)11-12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汇编15篇)11-12

中班教学设计美术活动:蜡笔印染04-06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合集15篇)12-01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合集15篇11-12

中班美术活动《恐龙宝宝吃西瓜》教学设计02-04

中班美术活动《恐龙宝宝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