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
重点难点
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认识常见的花,知道花是多种多样的。
能在教师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目标
知道花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看一看、闻一闻知道一些常见的花的名字,如:菊花,一串红。
激发幼儿对花朵的好奇心,喜欢花朵,能在教师的感染下表现出关 心、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园内的菊花和一串红花坛看一看、闻一闻,观赏花朵。知道它们的名字。
1.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去看一些漂亮的小伙伴,大家想不想去看看是谁?"
2.看一看、闻一闻。
师:"用你们的小眼睛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伙伴呢?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
3.说一说花的名字。
师:"有没有小朋友认识这些小伙伴,知道它们的名字?"(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做适当的引导。提问:像什么?进行猜一猜。在猜过或者想过之后告诉它们答案,更容易记住。)
二、知道花是多种多样的。
1.带领幼儿回教室。
师:"还有更多漂亮的小伙伴在教室里等着我们呢,我们回教室去看看吧。"
2.出示梅花的图片。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朵花在说什么?"师:"大家好,我叫梅花,我生活在冬天。"提问:它的名字叫什么?生活在哪个季节?
3.出示水仙花的图片。
师:"大家好,我叫水仙花。我生活在水里。"提问:它叫什么名字?它生活在哪里?
4.出示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
师:"你们看!好多好多漂亮的花。"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花一样么?
颜色一样么?形状一样么?(不一样)师:"他们是各种各样的,他们和小朋友一样,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
三、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的关心、爱护的情感和态度。
提问:花儿把幼儿园装饰的美不美?
如果没有了这些漂亮的花幼儿园还美吗?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总结:如果我们把花儿采下来的话,花宝宝会疼,会伤心的。我们的`幼儿园也就不美了。所以我们要关心、爱护花草树木,不去采摘。
四、拓展延伸激发幼儿对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出示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花叫什么名字呢?课后可以和老师来说一说,也可以去看看其他的花儿,看看有没有你没见过的花。
摘要:道花是多种多样的。 1.带领幼儿回教室。 师:"还有更多漂亮的小伙伴在教室里等着我们呢,我们回教室去看看吧。" 2.出示梅花的图片。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朵花在说什么?"师:"大家好,我...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初步了解空气占有空间的性质。
2.运用所获得的体验及时调整操作方法,并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空气占有空间的性质。
难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操作,并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
活动准备
1.装有水的水盆若干。
2.自制潜水员,透明杯每人一份。
3.纸、笔。
4.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潜水员,提出问题
师:你们看,知道他是谁吗?(出示潜水员)
师:潜水员会干什么?把潜水员放在水上。
师:咦!潜水员为什么没有潜入水底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透明杯,进行猜测,并分组试验,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这是什么?
师:我要用这个杯子帮助潜水员潜入水中,猜一猜潜水员的衣服会不会湿呢?
幼儿操作,并交流结果。
师:你们的潜水员进入水中了吗?
师:潜水员的衣服湿了吗?
2.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师:许老师今天也要来试一试,注意看哦。
幼儿讨论:潜水员现在在哪里?他的衣服会湿吗?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我的'潜水员衣服湿了吗?
师:我是怎么做到的?
幼儿讨论:为什么潜水员潜入水底而衣服没有湿?如何让潜水员潜入水底而衣服不湿?
幼儿记录杯子放入水中的方法。
3.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调整方法,再次操作。
师:你们可以再试一试,怎么样可以让自己的潜水员衣服不湿。
引导幼儿及时观察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你的潜水员在运动的过程中湿了吗?
师:你是怎么做的?你认为潜水员为什么会湿?
师:水是怎么进去的?
4.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
幼儿交流讨论。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师:谁的潜水员没湿,是如何做到的呢?
幼儿讨论潜水员不湿的方法。
师:为什么同样是把杯子放入水中,潜水员有的会湿,有的不会湿?放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交流。
教师操作两种方法(直放、斜放),幼儿观察。
师:水只要有一点缝隙就能跑进杯子里去,为什么杯子竖直放进水里,水就没法进入到杯子里呢?
小结:当杯子竖直倒扣放入水中,杯子里充满了空气,挡住了水,水进不来,潜水员就不会湿;如果倾斜杯子,空气就会从杯子里跑出来,水也会流进杯子里,潜水员就会湿了。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可以再尝试。
2.整理材料。
活动延伸:
1.出示纸巾,将纸巾放在杯底,问:“将杯子放进水中,纸巾会湿吗?”
2.请幼儿回家后进行试验,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紧凑。从执教后的效果上来看,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通过一次次问题的抛出,请幼儿思考,培养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次操作都给幼儿新的挑战,让幼儿自己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原来空气无处不在——由于杯子里充满了空气,当我们将杯子竖直压入水中时,杯子里的空气就会把水阻隔在杯子外面,不会进入杯子里。
活动中教师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自由探索空间,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同伴间相互的学习。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使幼儿萌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3
课题
小班科学:谁能吸水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水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并且经常接触的物质,幼儿特别喜欢玩水,因为在玩水中幼儿不仅能充分享受玩水的乐趣,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对水的认识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不断的深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关于水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的,更体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这一教学理念,所以我选择水作为本次科学教育的题材。
幼儿基础:
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利玩耍、嬉闹,而且,在生活中幼儿碰见的生活物品的吸水性也不同,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因此设计了谁能吸水这一活动。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如何使用记录表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集体活动中将采用集体记录的方式进行记录。
已有经验:小班幼儿喜欢动手操作,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
缺失经验: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完整性不够,所以本次活动主要在操作中创造机会给幼儿说说。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物体是可以吸水的;
2、能尝试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实验发现;
3、在活动中发展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难点
重点: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物体是可以吸水的
难点: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
活动准备
一个八宝粥的瓶子里面装上纸巾(盖子上开好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见里面有纸巾)和装有适量水的水杯;毛巾、木质积木、石头、海绵、棉花球等材料若干
活动环节
教师行为
幼儿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你们来看看。教师出示一个八宝粥的`瓶子,里面装着纸巾(盖子上开好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到里面的纸巾)和一杯水,教师将水倒入瓶子中,并倒过来问:水哪去了?
小结:原来水被纸巾吸走了。
幼儿猜测并作出相应的回答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二、动手操作,区分物体是否可以吸水
师:纸巾是可以吸水的追问:你觉得除了纸巾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吸水?
我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物品,这是一张记录表,我把所有的材料放在这张记录表上,请你看看有什么材料,一会儿我们去试验一下,等会我们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教师提出要求:
1、水不能洒在桌上;
2、实验后的材料请观察后放在框里,幼儿操作后交流:你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吸水就是能够挤出水来。像石头和木质积木的物体是不能吸水的,而像海绵和毛巾类的物体是能吸水的。
幼:我看到了很多的图片、水、手等
幼:可以做笑脸、打钩
幼儿根据实验的结果说说标记代表什么,结果是什么。
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到哪些材料能吸水,哪些不能,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三、拓展延伸
师:我们生活中利用物体的吸水性做了很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还有哪些可以吸水的,可以在生活中找一下。
观看视频
联系幼儿生活,真正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2.尝试用简单的语言交流自己轮子的特点、用途等的认识。
3.产生对轮子探究的欲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难点:
尝试用简单的语言交流自己轮子的特点、用途等的认识,产生对轮子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玩具小汽车、拉杆箱、婴儿车、扭扭车等物品并喜欢玩带轮子的玩具;有轮子和没轮子的整理箱各一个,水桶。
2.每人一个轮胎。
3.ppt:各种带轮子的物体图片,如钢琴、购物车、轮椅、火车、飞机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轮胎,感知轮子是圆的、会滚动。
1.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运轮胎,发现滚轮胎最省力指导语:你是用什么方法运轮胎的?哪个办法最省力?小结:运轮胎的方法很多,可以搬、可以抬、可以拖,还可以滚,我们发现滚轮胎的方法最省力。
2.幼儿都尝试滚轮胎,感知轮子会滚动这种有趣的现象。指导语:轮子为什么会滚动?(轮子是圆圆的,圆圆的轮子会滚动。)看一看、摸一摸,轮子上面有什么?(感知轮子上面的`花纹)轮子上为什么有花纹?
二.游戏:“运玩具”,进一步感知轮子省力的特点。请两组幼儿分别用大小相同的整理箱运玩具,一个有轮子,一个没有轮子,比比看哪组运得快,游戏后请幼儿交流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感知轮子省力的特点。
三.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指导语:你玩过什么带轮子的玩具?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带轮子的物品?它们为什么要安上轮子?(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小结:生活中很多东西上都安装了轮子,轮子的作用很大,有了轮子,物体移动可以更快、更方便、更省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种物品进行排序的规律和特点。
2.能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按ABAB的方法来排序。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游戏中体验亲手制作礼物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两种物品进行排序的规律和特点。
活动难点:
尝试根据大小、颜色的不同按ABAB的方法来排序。
活动准备:
1.课件PPT,不同大小的串珠及彩绳。
2.操作单:图片王冠、蛋糕人手一份,合种水果和爱心巧克力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王冠上宝石的排列规律
特点。
师:熊妈妈要过生日了,全家人都在忙着做准备,熊爸爸为熊妈妈准备了一顶漂亮的王冠。
二、通过游戏让幼儿尝试按照ABAB的规律进行排序。
1.帮助熊爸爸把王冠上掉落的宝石找回来。
2.和小熊一起给熊妈妈串一条漂亮的.项链。
三、操作:
装饰蛋糕。巩固练习,掌握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按ABAB的排序方法。
四、全体幼儿为熊妈妈送上生日歌,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数学区--为幼儿投放各种材料,继续进行按规律从排序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了解用不同材料所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瓶子、米粒、豆子、图案贴纸(用于装饰瓶子)、背景音乐《白龙马》、乐器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童话故事导入。圣诞节到了,小企鹅和金丝猴收到了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小企鹅受到了一盒巧克力,金丝猴也收到了一个包装很漂亮的礼物,高兴地打开看,原来里面装着一个普通的瓶子,他有点太失望了。圣诞老人笑呵呵地说:“金丝猴,你可别小看这个瓶子,它叫“铃铛乐器”,他很神奇呢!接着,圣诞老人唱起歌来,还不停地摇动瓶子伴奏。金丝猴一看,原来这是用瓶子制作的'“铃铛乐器”啊,金丝猴开心地笑了起来。小朋友我们也来做一个吧!
二、认识材料:瓶子、漏斗、米粒、豆子、图案贴纸。
三、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1、先把瓶盖拧开,然后借助漏斗把大米倒进瓶子,然后拧上瓶盖。听听声音。
2、再取一个瓶子打开瓶盖,借助漏斗把豆子倒进去,拧上瓶盖。摇动几下,听听声音。
3、用图案贴纸装饰小瓶子,变成小乐器。
四、伴奏《白龙马》:组织小朋友用今天做好的铃铛乐器边演奏,边聆听声音的变化。
五、播放乐器幻灯片让孩子认识一下:钢琴、古筝、小提琴、架子鼓。
【活动延伸】
实验材料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延伸:更换瓶中的不同颗粒物,聆听声音的变化。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乐意帮助别人,并与人友善的交往。
2、在游戏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3.有礼貌,会主动打招呼,主人请吃东西时别忘说谢谢。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猫的家;书信一封。
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一份,纽扣、青草若干,浆糊每桌一瓶。
3、音乐磁带,录音机,小牛胸饰每人一个,1—3的数字卡片一份,写有1—3的箱子各一只,1—3的数字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礼仪。
1、谈话:妈妈今天带你们去小狗家做客,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小牛入场。
(二)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1、去小猫家。
(敲门)请问小狗在家吗?小狗不在家,哦。它给我们留了一封信,(出示课件):小狗请我们帮助她钉纽扣,小牛们你们愿意帮忙吗?
2、给衣服钉上相应数量的纽扣。
(1)示范讲解钉纽扣
(2)学习3以内的数数
(3)幼儿自由分散操作
(4)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相互交流衣服纽扣的颗数。
3、按纽扣的`数量进行分类摆放。
(6)将衣服分别按数量摆放到相应数字的箱子里
(7进行包装,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点评。
4、数数自己衣服上有几颗纽扣。
5、根据数字采蘑菇
今天,小牛们真能干,小狗还给我们准备了每人一份心,是什么呢?原来是青草,这一下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看哪只小牛最厉害,没有拿错自己的点心,自己是数字几,你就采几株青草。采到青草后要对小狗说声谢谢。
(8)按自己的数字采青草。
(9)教师幼儿一起检查。
6、活动结束(带着自己采的青草一起回家吃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会通过目测法、重叠法比较大小不同的两个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大与小的运用,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猫和小猫模具、大小不同的模型皮球、盘子、汽车、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扣子、瓶子等。
活动过程:
创设游戏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大猫小猫来小朋友家做客了,(出示背景图片与模具)哪一只是大猫?哪一只是小猫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实际操作,学习常见的比较方法
出示帽子,引导幼儿分别用目测法、重叠法进行比较大小后,按大小分别送给两只猫。
出示小球,用目测法比较大小后,送给两只猫。
出示小汽车,用重叠法比较大小后,送给两只猫
三、巩固练习
给小兔家的其他物品比较大小(扣子、毛球儿、药瓶儿)出示实物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大小。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大”和“小”。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是生活在空气中的,空气的流动便成了风;
2、知道人缺了空气便不能生存,初步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萌发科学探究的热情,获得怀疑和探究的勇气。
二、活动重难点:知道空气对人生存的重要性,人缺了空气便不能生存。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没有破损的塑料袋(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准备好)、扇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被风吹的经历,知道风吹在脸上和身上的感觉。
四、理论依据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和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是判断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指标。首先,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活动前的情绪调动能够使幼儿的主动学习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而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的维系,则是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其次,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首先体现在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进程进行学习,或者说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进程进行学习。另外,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还体现在用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由于幼儿获得的认识不是来自于教师由外向内的传递,而是经过了发生在幼儿自身内部的建构过程,因此它是幼儿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知识经验。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幼儿的经验水平是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起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出发,融入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使教育目标和内容内化为幼儿的需求。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幼儿的探究过程具有如下特点: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二、幼儿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环境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三、幼儿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四、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五、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型"。因此,在设计幼儿园科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在这一阶段所具有探究过程的特点,从而使开展的活动能够最大化的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探究。
五、活动过程
1、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知道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中。幼儿分组拿着塑料袋往前跑,在跑的过程中使塑料袋里充满空气,然后收紧塑料袋的袋口,塑料袋里鼓鼓的就是空气。
2、用扇子扇塑料袋,知道空气的流动便成了风。幼儿一手拿着塑料袋,另外一只手拿着扇子,用扇子扇塑料袋,通过观察到塑料袋的摆动,知道风的形成。
教师向幼儿讲解有关空气与风的形成的关系:
(1)空气是能够流动的;
(2)空气的流动便成了风。
3、通过操作,知道空气是人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幼儿捏住自己的鼻子,通过尝试着不呼吸空气,知道人离开了空气是不能存活的。
六、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同时注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
在主题“快乐的幼儿园”背景下,本班开展了“我的小手真能干”系列活动。幼儿在动手点画、帮助小朋友、秋天一起捡落叶中体会了游戏、分享、帮助的快乐。结合主题并根据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形成了本次科学活动。本班幼儿对益智区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图形拼摆类游戏。通过在益智区一段时间的游戏以及日常的课程活动中对图形概念的渗透,班级中的幼儿对各种简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小班幼儿的思维水平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喜爱观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为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设计需要让幼儿可以亲身参与,在游戏中自主观察,获得直接经验。结合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在活动中适当设计有难度的游戏,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幼儿达到“跳一跳可以达到的高度”,获得更深层次的经验。结合班级主题快乐的幼儿园,为了使幼儿间更加熟悉,敢于表达,因此活动的设计环节中还包括了幼儿间简单互动的环节。
活动目标
1、能够区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通过引导与观察,知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各有几条边、几个角。
3、能从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区分图形并在引导下说出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难点:能够区分正方形、长方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见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对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大塑料板一块、剪成三种图形的彩纸、三种图形的大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找一找
请幼儿观察教室,说一说你在教室里找到了什么图形。
二、基本环节——猜一猜
(一)教师引导,观察图形
1、教师将大图形卡片藏在塑料板后面,先露出一个角,请幼儿猜测图形,再逐渐露出其它角,请幼儿进行猜测,并说出原因。
T:小图形藏了起来,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哪个小图形(逐渐露出正方形的一个角)
T:现在你觉得是什么小图形(已经露出三个角),为什么?
教师将图形完全露出,请幼儿数一数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看看边的长度一样吗。
2、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图形出示完毕。
请小朋友上前,带领其他小朋友再数一次,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
3、教师拿起正方形与长方形,请小朋友观察正方形与长方形哪里不一样。(正方形的边一样长,长方形的边不一样长)
(二)幼儿分辨,寻找图形
1、教师在地面摆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大图形卡片。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悄悄在每个小朋友的手上放一个小图形,再请幼儿睁开眼睛。
2、请小朋友将图形宝宝送到大图形妈妈身边。
T:小图形悄悄跑到了小朋友的手上,她们找不到妈妈了,你们可以帮小图形找到大图形妈妈吗?
T:看仔细你手上是哪个宝宝,把宝宝送回妈妈身边吧。
三、结束环节——说一说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送了哪个图形宝宝回家。
2、回顾
(1)请幼儿上前,拿起大图形,说出大图形的名字,和下面的小朋友一起数一数这个大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2)正方形和长方形站在一起,他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四、活动延伸
到户外去找一找都有什么图形,看看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都藏在哪里。回家找找家里有什么图形。
活动总结
在基本环节——猜猜我是谁的部分中,幼儿对逐渐露出一个个角的小图形非常感兴趣,眼睛一直看着逐渐露出来的小图形,注意力非常集中。在三个小图形相继出现的时间里,幼儿的情绪得到了充分调动,都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的猜测,在这之后,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这样猜的原因时,几乎所有幼儿都身体前倾,举起了手。找妈妈环节中,幼儿全部迅速的找到了图形宝宝的妈妈,把图形宝宝送回了妈妈身边。
本次活动旨在游戏中让幼儿获得关于图形的直接经验,在初步认识图形的已有经验上逐渐深化,通过观察知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各有几个角几条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不一样。
小班幼儿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隐藏起一部分的事物,观察和猜测往往能充分调动幼儿探究的'兴趣,结合教师适宜的引导,幼儿就可以在游戏中获得自己可以理解的直接经验。逐渐露出一个一个角的图形宝宝充分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随着图形的角一个个出现,幼儿的猜测也随之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获得了“角”与“图形”间的经验。幼儿的学习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各领域的学习是不可分的,虽然今天开展的是科学领域的活动,但是活动中仍旧融合了其他领域,在表达环节,幼儿争先恐后地举手想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图形宝宝,虽然小班幼儿连贯表达的能力仍有待提升,但是在活动中,幼儿敢于上前来表达,这也是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领域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本次活动我认为不足的地方是,活动的设计缺乏挑战性。在找妈妈环节, 大部分幼儿非常容易就把图形宝宝送回了妈妈身边,这个环节我认为可以适当提高难度,给幼儿更多思考的机会,比如:妈妈住在大房子里,门关上了, 要想拿到钥匙开门,就要拼出正确的图形拼图,拼对了才可以拿到钥匙。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认识鼻子,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
2、懂得爱护鼻子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1、装有醋和香水的碗各一个。
2、相关的ppt。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给你们猜一样东西,看看谁能猜出来,小耳朵听仔细。“高高一座山,山上两个洞,是香还是臭,问问它都懂”。
二、认识鼻子
小朋友真能干,啊我们一起摸一摸自己的鼻子吧!我们的鼻子是长在哪里的?(鼻子长在我们的脸中间)。那鼻子是什么样子的?(高高的,有两个洞)。
师小结:是的,我们的鼻子长在脸中间,高高的,有两个洞,我们叫它“鼻孔”,宝宝一起说“鼻孔”。
三、鼻子的作用
小朋友,我们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鼻子,那它有什么本领呢?(闻味道)。哦,是吗?那老师请你上来试一试,你闻到了什么味道啊?(香味)。那老师要来看看你们的小鼻子是不是都能闻到呢?(给所有的孩子闻醋的味道)。现在你们闻到的是什么味道?(酸酸的味道)。嗯,看来我们的小鼻子都很灵,其实我们的鼻子能闻出各种各样的味道,妈妈在厨房炒菜,你能闻到是吗味道(香香的味道)。那我们闭上眼睛来闻一闻吧“哇,好香啊”。前段时间,我们班烧醋了,还记得醋是什么味道吗?(酸酸的)。是的,我们可以通过闻醋来预防感冒。(出示ppt,图1)咦,你们瞧,为什么图片上的宝宝用手捂住鼻子呢?
发生什么事了?(失火了)。失火会有什么冒出来啊?(有很多的烟)。(图2)那这个妈妈上班路上为什么要戴上口罩呢?(因为天气冷,怕冷空气吸进身体,会引发感冒)。(图3)这位阿姨在一个有毒的工厂上班,所以她要带上口罩来保护自己的鼻子和身体。
师小结:小朋友,我们的鼻子不但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味道,还可以帮助我们呼吸呢,但我们感冒时,鼻子会有什么感觉呢?(流鼻涕,鼻子不通)。你难受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
四、保护鼻子
鼻子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那我们怎么样来保护鼻子呢?引导幼儿说出:不用手抠鼻子、不把异物塞进鼻孔、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不要碰撞到鼻子。冬天来了,我们小朋友从外面进入教室的时候,要先把小手搓搓,再把鼻子的两边搓一搓,让鼻子暖和起来,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了。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不但我们有鼻子,小动物们也有鼻子,我们都来看看小动物的鼻子都有什么作用。出示(ppt图5)这是谁啊?(大象)。大象的鼻子是什么样的?(长长的)大象的鼻子除了可以闻气味,还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呢?(吸水、喷水、卷木头)。(出示图6)这是小狗的鼻子,它的鼻子比我们人的鼻子还要厉害,能闻出很多很多种的气味,它就是靠鼻子找到回家的路的,小朋友,虽然我们和小动物的鼻子长得不一样,但是鼻子对于我们来说,都一样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知吹泡泡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只要有孔, 有缝隙的物品都能吹出泡泡来。
2、能够积极尝试,大胆想象、探索自制吹泡泡的工具。
3、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幼儿学习自主性,体验发现的乐趣。
重点难点
(一)重点:感知吹泡泡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在实践中发现只要有孔,有缝隙的物品都能吹出泡泡来。
(二)难点:能够积极尝试,大胆想象、探索自制吹泡泡的工具。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物质准备:
1、教具准备:PPT、泡泡液、吸管、漏勺、小刷子、毛根棒、树叶等。
2、学具准备:泡泡液、吸管、漏勺、小刷子、毛根棒、树叶若干、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谈话形式导入,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想不想在这儿吹泡泡?吹泡泡应该怎么吹?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吹泡泡的材料,大家看看是什么? 师: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谁能第一个成功地吹出泡泡来!提出要求:吹得时候要把吸管离开小碗,让泡泡飞起来。
幼儿操作时教师巡视。正确指导幼儿吹泡泡时肚子憋足气,用嘴把气吹出去。师:(安全提示)千万可别把泡泡液吸到肚子里不然肚子会疼的。吹泡泡的时候,
不要吹到别人或者自己的脸上,如果不小心吹到脸上就用自己的毛巾赶紧擦一擦。
(二)基本部分。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幼儿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能。
1、幼儿分享吹泡泡的方法。
师:泡泡吹出来了吗?成功地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让泡泡吹得越来越大,想一想你要用多大的`力气。是使劲的吹还是轻轻地吹。
(2)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吹泡泡的经验。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么成功的?
师:蘸一蘸泡泡液,然后轻轻地呼。要轻轻地用力, 吹的时候要时间长些,就可以吹出泡泡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感知吹泡泡工具的特性。
(1)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师:那么除了吸管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也可以吹出泡泡呢?你们还用过其他的东西吹过泡泡吗?我带来了一些东西,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能吹出泡泡吗? 出示筷子,漏勺,小刷子,梳子。
师:先出示筷子,觉得可以的小朋友请举手。出示物品以此类推……教师在 PPT 上的记录表上统计。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还是用事实来证明吧。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些东西,你们用他们试一试能不能吹出来泡泡,如果能吹出泡泡就请你把它放到筐子里,如果不能出吹泡泡就把它留在袋子里。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自由探索情况,适当给予帮助和提示。
师:你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试试,是不是和你们想得一样,如果成功了要记得赶紧放到前面的筐子里去。再试试袋子里的其他的东西能不能成功,你可以多试几次哦。
(2)让各别幼儿上台尝试用各类工具吹泡泡,来验证猜想。并进行教师小结。
师:现在大家都吹出泡泡来了吗?再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演示一下,自己是怎么用这些工具吹出泡泡的,看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幼儿操作时提示请小朋友演示,做实验就是这样,一次可能不行,需要我们反复的试一试,说不定就有可能成功!
幼儿演示时,询问谁有不同的意见。
师:你来试一试,大家看成功了吗?泡泡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哦,梳子和刷子一样他们的缝隙是可以吹出泡泡来的。那筷子可以吹出来泡泡吗?试一试。为什么吹不出来?
师:现在这四种东西都吹出泡泡来了吗?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工具有孔,或者有缝隙就应该能吹出泡泡来对吗?
(三)、结束部分。尝试用树叶来吹泡泡,自制吹泡泡工具。
1、教师出示树叶。
师:树叶能吹出泡泡吗?那你们能想什么办法使树叶吹出泡泡呢?请大家想一想试一试!
教师巡回指导,洞洞形状不一样,吹出得泡泡一样的吗?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总结经验,介绍用树叶吹泡泡的方法,现在你们的树叶吹出泡泡了吗?用什么方法吹出来的?
3、教师小结:只要在树叶上打个洞或缝隙就可以吹出泡泡了。
(四)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改变毛根棒的形状吹泡泡,感知材料不同与泡泡的变化关系。
师:我这儿还有一样宝贝,大家看是什么?你能用茅根棒变魔术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
师:谁想勇敢地挑战一下?幼儿自主探究,并分享经验。
师:你成功了吗?吹出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观察:当你成功了吹出泡泡后再把茅根棒改变形状后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变化吗?是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原来不管我们是什么形状的东西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结束游戏。
师:我们的区角里还有很多工具,你们可以去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
活动总结
本次的观摩公开课顺利结束,在活动中有亮点也有不足。整堂课环节清晰流畅, 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在活动中,幼儿动手操作的时间长,充分将主动权交给孩子。
但不足之处在于:1、教师对材料的熟悉程度不够。2、点评时一度强调纪律, 让孩子坐在座位上之后,再进行小结。来回上下座位时间长,以至于整节课的时间较长。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变化。
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活动准备】
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
2、红、黄、蓝三种颜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纸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蓝和小黄》导入
故事讲到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变成绿色时,请小朋友想一想,他们会跟爸爸妈妈怎么说这个好消息?
二、投放蓝色、黄色颜料瓶,请小朋友动手验证,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会变成绿色。
1、请小朋友分组,进行配色活动。(做好常规要求)
2、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3、教师小结: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出示色卡)。绿色真漂亮,让我想到了气球是绿色的,你们想到什么是绿色的?
三、再投放红色颜料瓶,请幼儿进行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方案
1、请小朋友分组,进行配色活动。(做好常规要求)
2、请幼儿交换场地,进行另一种配色活动。
3、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4、教师小结: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
四、到室外找颜色
是啊,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各种各样漂亮的颜色,所以我们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我们到外面去找还有什么漂亮的颜色,好吗?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通过游戏,初步感知相邻数的概念及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
3、理解并准确能说出2相邻数,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初步感知相邻数的概念及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
难点:理解并准确能说出2相邻数,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活动音乐、数字图片1—3、记录纸人手一份,小动物图片若干、数字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互动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我们快快出发吧!
基本部分
2、幼儿找好朋友,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好朋友吗?你两边和你挨着坐的两个朋友就是你的好朋友,哪位小朋友来说现在你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师:小朋友们有好朋友,数字宝宝也有好朋友呢!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要和我们见面了,我们来看看,他是谁?(出示数字卡片2)
二、基本部分
1、师幼操作记录,探究对2的`相邻数。
(1)幼儿操作探究2的相邻数操作卡并记录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张操作卡上有几只小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用几个点表示?小兔的大好朋友是老虎,那老虎是几只?用数字几表示?用几个点表示?小兔的小好朋友是奶牛,奶牛应该是几只?用数字几表示?用几个点表示?
师:结束后不要忘了将我们的操作结果记录下来?看看我们操作卡上的小动物谁多?(老虎多)谁少?(奶牛少),老虎比小兔?(多),奶牛比小兔?
(少),老虎比小兔多几,奶牛比小兔少几?
(2)幼儿自主操作并记录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的回到座位上操作并记录。
(3)师幼共同验证并总结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记录的?小结:2的相邻数是1和3,
2、给数字宝宝2找到了好朋友,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数字宝宝2今天有点不开心,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你们愿意帮他找到好朋友吗?
师:我们来看看数字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是3)那么1和3就是2的好朋友,数字宝宝的好朋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相邻数,那么也就是说数字2的相邻数是1和3。
师:我们再来看看点,数字2的点和它的相邻数1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数字2和它的相邻数3呢?
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2找到了好朋友,真棒!其实数字宝宝2有一个秘密,就是1比2少1是它的好朋友,3比2多1,也是是他的好朋友,1和3两个数就是2的相邻数。
3、给数字宝宝排队
师:小朋友平时排队的时候是从小个到大个排队的,我们的数字宝宝也想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谁能来帮帮它们?(一位幼儿操作)
师:他排的对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数字1,可以用几个点表示?数字2呢?数字3呢?他们三个谁的点最少?
(1)那就说明数字1是最小的数字,那谁排第二呢?为什么?谁的点最多呢?
(2)那就说明数字3是这里面最大的数字。3比2多1,1比2少1。
4、游戏:找朋友
师:在每个小朋友的座位底下老师都放了一张数字卡片,请你们拿出来并把它粘在衣服上。你们现在也变成了数字宝宝。
师:请数字宝宝2到我这里来,刚刚我们说数字宝宝2有几个相邻数啊,现在请数字宝宝2去找它的相邻数宝宝,要求音乐停止后每个数字宝宝2只能有两个不同的相邻数宝宝,和数字宝宝2手拉手,看谁找的又快又准,听明白了吗?
三、结束部分
跟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今天在数字王国玩的开心吗,玩了这么长时间也该回家了,我们下次再来找数字宝宝玩吧。
活动总结
在幼儿园的计算教育中,数概念是一项重要的,基本的教育内容。因为数概念的形成可促使幼儿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
本节活动中,开始部分情景导入,吸引幼儿兴趣,教师逻辑思维思路清晰,操作活动能做到先要求,后动手,幼儿的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活动材料易于又幼儿动手操作,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大部分幼儿通过游戏,初步感知了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2.引导孩子观察身边是否有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3.初步尝试能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剪刀、皮球
活动过程:
一、说说身体上的洞洞。
1、请幼儿找找我们的身体上,哪里有洞洞呢?
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也可以在同伴身上找洞洞。鼓励幼儿仔细发现身上的洞洞。
2、说说身上的洞洞的作用。
幼儿大胆回答教师小结:嘴巴用来吃饭、眼睛看东西、鼻孔用来呼吸、耳朵听声音、肛门拉大便等等。
二、讨论如何来保护好我们身上的.洞洞。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保护洞洞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科学保护身体上洞洞的常识。
小结:身体上的洞洞对我们的生命很重要,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身体上的洞洞,不能让它受到伤害(如:掏耳朵、戳眼睛、把异物放入洞洞等等都是不科学的)。
三、幼儿体验如何制作出洞洞
(1)出示纸:这是什么?上面有洞洞吗?我可以变出洞洞来。你们能试一试吗?我可以用这个洞洞当望远镜。(彩纸卷起来,变成望远镜,这是一种可以从这边望到那边的洞洞;从这一边穿到那边的洞洞)老师用剪刀剪纸,请小朋友猜猜会剪出什么来。(圆形的洞洞)用湿的手戳出一个洞洞。
四、游戏:
钻洞洞教师和配班老师利用肢体做出不同的洞洞造型,请幼儿一个个的钻过去。洞洞的形状有大到小,有低到高,慢慢训练幼儿掌握钻洞洞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7-19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轮子06-08
【热门】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3-17
【推荐】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3-17
【热】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3-17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荐】03-17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7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02-05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