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1-12-26 13:28:4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大班教案锦集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育目标:

  1.探索不同形态的广告纸落下时的不同轨迹。

  2.对物体下落现象产生兴趣,并能积极交流探索中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重、难点:

  在探究中发现不同形态的广告纸落下时的会产生不同现象。

  活动准备:

  广告纸片、广告纸球等

  活动过程:

  一、聊聊广告纸

  1.(出示广告纸)这是什么呢?广告纸上印了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印在广告纸上?

  2.过期的广告纸你们家会怎么处理?

  3.今天我们来玩一玩广告纸吧。

  二、广告纸落下来

  (一)纸团和纸片落下时一样不一样

  1.认识材料。

  2.提出玩的要求。每人拿一张广告纸片,一个纸团,玩的时候仔细观察:广告纸片和纸团落下来的现象一样不一样?纸团是怎样落下来的,纸片是怎样来的?

  3.幼儿进行探索。

  4.交流:一样不一样。

  (1)从速度上——纸团快,纸片慢。

  (2)从路径上——纸团直直地落下,纸片飘下来。

  此环节重点在于让幼儿来发现以上两种现象,并充分让幼儿来表达。

  5.拓展:如果这两样东西同时放手,谁先落地?(请一名幼儿来试一试,观察结果。)为什么?

  小结:广告纸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同一大小的两张广告纸,把其中一张的形状揉小,那在同一个高度让他们往下落,纸团会先落地。

  6.再次验证。

  (二)玩小纸丫

  1.师:再给你们看一样东西?(小纸丫)什么做的?

  2.请你猜一猜,它会怎么落下来?(幼儿猜测)用事实来说话。(教师玩一玩)和刚才落下来一样吗?再变给你们看一遍。

  3.教师示范制作:撕一个小口关上门,变成什么了?再给它反一个身,再撕一个小口关上门,变成了什么?竖起来,撕一个大口弯一弯,像什么?

  4.那请你们也来试一试。(幼儿制作小纸丫,并玩一玩。)

  三、记录:落下来

  1.教师在白纸上写下“落下来”,记录下纸片、纸团、小纸丫三种形态。

  2.你记得小纸片是怎么落下来的?教师记录“飘下来的轨迹”。

  3.请一名幼儿来画纸团是怎样落下来的。

  4.最后一个东西是怎么落下来的?请幼儿来画一画。

  5.原来,做成小纸丫后会转着圈的落下来。

  6.那我们试着把这个过程编成一首儿歌吧。教师示范:广告纸,像树叶,飘呀飘呀落下来。

  延伸:如果这小纸片什么也不变,会怎落呢?那我们回去再试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感知儿歌问答的特点及儿歌朗朗上口的韵味。

  2、根据儿歌的结构,替换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尝试仿编儿歌。

  3、乐意参与对答游戏儿歌的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角色图片;字卡

  活动过程:

  一、感知儿歌第一段

  1、(出示糕点师傅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观察着装)石老师告诉你们哦,他不是厨师,他是糕点师傅。他是谁呀?糕点师傅忙不忙啊?糕点师傅忙又忙,忙什么忙?教师直接引出:卖东西忙。卖什么卖?(面包和蛋糕都是糕点)卖糕点。点什么点?出示图片:奶油水果甜糕点。

  2、教师:小朋友回答得真好,赵老师问,小朋友答,这样一问一答的方法叫问答歌,叫什么?刚刚我们说糕点师傅的事情就是一首好听的'问答歌,叫《什么人呀忙又忙》,叫什么?再来听一听老师是怎么问的,糕点师傅有时怎么回答的。

  3、教师:这样一问一答有趣吗?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小朋友做糕点师傅,我来问问你们。然后互换。

  4、真好听!除了一问一答来念,我们还可以一边拍手一边念,一起来试试。

  5、出示字卡儿歌,这首儿歌里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教师有一是地指字。发现什么了?儿歌的上面一句和下面一句有同样一个字。因为儿歌的上面一句和下面一句有同样一个字,所以儿歌听上去又好听又有趣。

  6、我们再来夸夸糕点师傅。

  二、半引导半创编

  1、教师:糕点师傅累了,我们让他休息一下,他请来了好朋友看看是谁?和厨师叔叔打个招呼。厨师叔叔也是忙又忙的,我们也可以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带入儿歌。教师配以炒菜的动作引导幼儿说出炒菜忙。接下来怎么问?想一想儿歌中的小秘密。请个别幼儿回答。

  2、小朋友一问一答以后又编出了一首夸厨师叔叔的新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3、幼儿分组问答

  三、幼儿创编

  1、今天还来了三位客人,(出示图片)他们是谁?请小朋友选你喜欢的人,像刚刚夸糕点师傅和厨师叔叔那样,编一首好听的儿歌也来夸夸他们,不要忘记儿歌里的秘密,找你旁边的好朋友,一个问,一个答,开始吧!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

  3、活动评价请3对幼儿以问答的形式将创编的儿歌说给小朋友听。

  四、结束语

  教师: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为我们服务的人,课后请你们也去夸夸别人吧,好吗?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大班教案 篇3

  妈妈的眼睛

  活动目的:

  1、反复感受三拍子歌曲柔和、优美的旋律,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词内容。

  2、发想象力,体验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图2幅、录音机、磁带等。

  2、课前通过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妈妈,激发他们对妈妈的爱。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参观动物园》

  二、复习歌表演:《给爷爷奶奶捶捶背》。

  边演唱边做动作,把关心你我奶奶的情感在歌表演中表现出来。

  三、感受歌曲。

  1、听听、看看。

  (1)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进行讲述:"美丽的夜空,总有许多光亮的小星星出来,那么在我们的脸上,嘴巴、眼睛、鼻子哪个最亮?""星星和眼睛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

  (2)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与图一进行比较讲述,教师结合图片用柔和优美的歌声范唱一遍。

  这首歌真美,歌词里说的星星好像是什么?告诉幼儿歌曲名称再次欣赏。这是一首很优美的三拍子歌曲,在这首歌中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

  2、听听、讲讲教师结合歌曲伴奏进行讲述,引导幼儿欣赏。

  再次欣赏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歌词。

  3、听听、唱唱教师范唱,幼儿轻轻地为歌曲打节拍。

  (1)随教师的歌声,幼儿自由表演动作。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拍打节奏的方式为歌曲伴奏,拍出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

  4、幼儿轻轻地跟唱歌曲。

  四、复习游戏《套圈》

  教师提醒游戏规则,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好套人的动作。

大班教案 篇4

  游戏准备

  1.旧挂历纸(幼儿每人1张),橡皮筋(幼儿每人1根)。

  2.平整、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游戏规则

  1.当幼儿跳跃和钻爬时,蹲在地上的`幼儿不可随意升高或降低纸棒的高度,防止绊倒别人。

  2.当妖精回头时,小孙悟空要立刻停止动作,保持静止状。

  游戏玩法

  1.制作金箍棒。

  将幼儿分成四组,最先将旧挂历纸卷成纸棒的小组为胜,制作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孙悟空耍金箍棒。

  手拿纸棒在头顶、胸前或背后转动,看谁转得快。

  3.拜师学艺。

  幼儿按四路纵队站好,1、2组幼儿面对面蹲下,双手拿好两根纸棒当跨栏,3、4组幼儿变一队进行双脚跳和跨跳。然后各组再轮换角色。

  4.穿越盘丝洞。

  四路纵队,两组面对面蹲下搭山洞,另两组变一队钻爬,钻爬过程中不可碰到纸棒。结束后各组轮换角色。

  5.孙悟空打妖精。

  15人一组当孙悟空,手执金箍棒站在起点,终点处设一个幼儿当妖精背对悟空打坐。游戏开始,妖精开始念咒语,悟空们悄悄前行,当妖精一回头,悟空们就要定为木头人,被妖精发现仍在劫的悟空就要被罚回起点。快到终点妖精处时,悟空们可以举起金箍棒假打妖精,第一个到终点的悟空成为下一轮的妖精,直到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

  1.指导并教会幼儿怎样做金箍棒,教会幼儿将橡皮筋套在纸棍的合适位置。

  2.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违反游戏规则的现象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贝壳印画的方法,尝试在贝壳印画上组合、添画,变出各种形象。

  2.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观察各种贝壳的形状颜色。

  2.教具准备:贝壳

  3.学具准备:各种贝壳食物画纸画笔若干,《画而乐》5岁下册幼儿用书p11。

  活动过程

  1.欣赏贝壳印画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有趣的绘画作品,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有些不一样,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让我们看一看吧!(利用课件或图片,出示贝壳印画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样?这些画用什么画出来的?

  2.出示贝壳,观察贝壳的外形特征。

  (1)出示各种造型的贝壳实物,让幼儿自由结伴观察贝壳的外形特征。教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贝壳,你最喜欢那个贝壳?为什么?这个贝壳像什么?还像什么?哪里像?

  3.说一说、画一画,讨论探索贝壳组合印画的`方法。

  教师:怎么把这些好看的贝壳画到纸上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语言描述,示范贝壳印画的方法,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示范贝壳印画的方法。)教师:一只美丽的贝壳印好了,可是这只贝壳不像蝴蝶呀?还需要怎么做?(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示范把贝壳添画成蝴蝶。)教师:蝴蝶最喜欢在哪里玩?(鼓励幼儿添画适当的背景。)

  4.幼儿开始贝壳印画,先观察作业纸背面的步骤图,与同伴交流,探索贝壳印画的方法。

  讨论:

  (1)先画什么(把贝壳放在纸上,用笔勾勒外形。)?

  (2)再画什么(可用多个贝壳进行组合,也可自由添画。)

  (3)最后画什么(上色,添画适当的背景)?

  5.幼儿练习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与同伴一起交流分享。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运用8的组成,为连加连减做准备。

  2、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引发幼儿对购物的兴趣,积累购物经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乐乐玩具店”,玩具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玩具上都用数字标价;

  2、1~8的数卡;幼儿身上贴上数卡。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起幼儿参加数学游戏的兴趣。

  “看!乐乐玩具店里的玩具真多,你喜欢什么玩具?今天我们一起坐汽车去买玩具好吗?”

  二、复习8的组成

  (一)拿票检票

  1、幼儿拿票,要求拿两张,两张票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8。

  2、小组长做检票员,检查每个小朋友拿的数卡是否正确。

  (二)幼儿购买两个玩具。

  1、提出要求:用8元钱去买两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8元。

  2、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把钱放在超市的钱箱里。)

  3、幼儿交流,再互相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三)用8元钱购买三个玩具。

  1、幼儿讨论:怎样用8元钱买三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8元。(请个别幼儿去尝试)

  2、讲解示范:先拿一个5元钱的`玩具,再拿一个3元钱的,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用8元钱去买三个玩具,先拿的两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比8小,然后算一算再买一个是多少钱的,合起来正好是8元。

  3、幼儿购买,教师观察并适当指导。

  4、幼儿互相检查拿得是否正确。

  (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掌握情况,可让幼儿再次进行购买活动)

  三、游戏:我和朋友一起去购物。

  1、可以三人在组,也可能两人一组,但你和好朋友拿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8。

  2、找对后一起跳《娃娃舞》。

  四、结束活动

  师:“乐乐玩具店打烊了,我们该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车吧。”

  活动反思: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大班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冷饮、开冷饮店、大家一起品尝冷饮等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合作,分享的乐趣。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吃冷饮可以降温、解渴、但是不要贪吃冷饮,不吃变质冷饮。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冷饮店。

  2、各种冷饮若干。

  3、幼儿课本。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实物雪糕,提问幼儿:吃雪糕的时候,感觉怎样?(凉凉的、甜甜的)

  (二)、基本部分

  1、吃冷饮,感知冷饮的特征。

  (1)、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感知冷饮的形状、颜色、味道等。

  (2)、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

  2、启发幼儿回忆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吃过的冷饮。

  3、讨论:冷饮吃了以后,感觉怎样?冷饮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为什么?教育幼儿夏天天气热,吃冷饮可以降温,解渴,但不能贪吃,不吃变质冷饮。

  4、打开课本71页,让幼儿观察后提问:

  (1)、图中哪支雪糕在外面的时间长?

  (2)、吃冷饮时应注意什么?

  5、益智游戏——小牛和小老虎分别能吃到什么

  6、将图中熊猫雪糕的`虚线连一连。

  7、欣赏儿歌《大雪糕》。

  大雪糕真好吃,小猴吃了一支又一支。

  嘟嘟熊说:“别再吃”。小猴说:“还吃、还吃”

  嘟嘟熊说:“够了、够了”小猴说:“不够、不够”

  小猴吃的肚子疼了,才后悔没听嘟嘟熊话。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吃冷饮时应注意的地方。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练习撕和舀,能愉快地随着音乐敲击、玩耍。

  活动准备:

  (1)空矿泉水瓶、小盆、勺若干(数量与宝宝人数相等),黄豆、彩色皱纹纸若干。

  (2)范例:五彩瓶、音乐磁带《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过程:

  一、问候时光:

  1、接待:老师热情地与宝宝和家长打招呼。

  2、点名:老师尝试按宝宝的特征点名。

  二、运动时光:

  1、复习歌曲《朋友》和《小手爬》。

  2、游戏:“鼻子鼻子在哪里”。带领宝宝复习指认五官。

  三、快乐时光:

  1、教师出示空瓶和彩纸,引起宝宝兴趣。

  (1)教师:“这是什么?”强调:“空瓶和纸。”

  (2)告诉宝宝:“我要让彩纸在空瓶里跳舞。”

  2、教师示范制作五彩瓶。

  (1)将彩纸撕成细长条,轻轻放入瓶中,边撕边放,直到彩纸用完为止,最后将瓶盖拧紧。

  (2)教师摇晃瓶子:“看!彩纸在瓶子里跳舞。”

  3、宝宝自己制作“五彩瓶”,教师观察指导。

  4、宝宝完成制作后,请宝宝面朝教师坐好。教师摇晃装有黄豆的五彩瓶吸引宝宝。

  (1)教师边摇晃边说:“咦?这是什么声音?老师的瓶子会唱歌,你的瓶子会吗?”“为什么它会唱歌呢?里面有什么东西呢?你们想不想让你的五彩瓶唱歌呢?”

  (2)教师示范用勺子将黄豆舀入瓶内,一边舀一边提示宝宝:“瓶口很小,舀的时候,要对准瓶口,小心不要舀到外面。你可以把黄豆舀进瓶子,也可以把黄豆捏到瓶中。”

  5、宝宝动手舀豆,教师观察指导。

  在宝宝操作过程中,提示家长:不要急于帮忙,耐心地让宝宝独立地撕和舀;在舀的过程中,提醒宝宝小心,不要把豆子洒落在桌上。

  6、学习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教师带着宝宝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歌边用自己制作的五彩瓶有节奏地敲击肩、腿、脚等身体部位。

  (1)宝宝和老师一起学做。

  (2)宝宝和家长一起练习。

  四、温馨时光:

  1、亲子游戏“瓶子骨碌碌”——让宝宝随着舒缓的音乐把五彩瓶放在地上滚一滚,拿在手上搓一搓。

  2、亲子游戏“跨瓶子”——家长将五彩瓶横放在地上,带领宝宝大胆地跨过瓶身。(何晓燕)

大班教案 篇9

  体育活动:

  愉快的春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春游的快乐,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2、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培养开朗、勇敢的'个性。

  3、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灵活性,快跑时会闪躲,不碰撞。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开展过春天主题的系列活动,有相关知识经验。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布置好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你们春游过吗?是怎样进行的?

  (2)介绍游戏场地及玩法。

  2、开始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做操:上肢、下肢、体侧、跳跃、放松等。

  (2)幼儿在布置好的场地上快乐地游戏。

  在“池塘边”:学小蝌蚪游、青蛙捉害虫。

  过“小河”:下雨了,排队撑“伞”过“桥”(月亮板搭成)。

  “草地上”:“抓蝴蝶”:教师带个别孩子扮演蝴蝶,其它孩子扮演抓蝴蝶的人。“放风筝”:教师扮演放风筝的人,孩子扮演风筝。教师说“风筝飞得高(低)”,孩子们往前(倒退)跑。

  上“山”:钻过“山洞”(钻洞),上“山”跟“鲜花”合影。要求至少有四个伙伴,动作每次要变化。再下“山”回到草地。

  3、(3分钟)放松身体,活动结束。

  游戏:“春风吹来了”;学“春燕飞”。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大班教案 篇10

  一、案例描述

  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蔬菜”中有个参观菜园的活动。行走在幼儿园东边的菜地里,好几个幼儿兴奋地大叫:“老师,我们像在走迷宫。”原来,这个阶段“大班幼儿空间智能发展”课题正进入尾声,我们在班级区域里投放了不少迷宫书,孩子们沉浸在迷宫游戏中。是啊,孩子们正在走的田埂不正是一个立体、自然的“迷宫”吗?何不借助自然环境,观察孩子们是如何在实地体验、探索空间概念和空间关系的呢?此后,在饭后的散步时间、午睡后的户外活动时间里,我们带着有兴趣的幼儿进行了设计田埂迷宫、画菜园地图、看地图走田埂等活动。

  1.“立体迷宫”怎么设计

  我们先带领幼儿在田埂间行走,之后,组织幼儿展开了讨论:“如果把田埂当作大迷宫的通道,应该怎么设计,需要添置什么?”孩子们结合从迷宫书上获得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需要“进出口标志”,需要“设置障碍”,等等。通过协商,孩子们确立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标志:如用箭头代表进出口,用大青虫代表障碍物。在试用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几个设计要点:标志不能做得太小,否则不容易看见;标志放在地上容易被踩到,不仅看不清,还容易粘在鞋底上。那么怎样的标志更适合放在田埂上呢?有幼儿建议将标志贴在积木上,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孩子们在长方体大积木上贴上箭头、大青虫标志,分别将它们立在进出口和岔道口的位置。

  2.标记放在哪里好

  摆放标志时,大家对进口的位置意见比较统一,而在如何确定出口的位置上出现了分歧,其中有三种意见具有代表性:(1)出口处应该是安全地带,可放在小木屋处。(2)出口应设在与进口平行的另一个路口,这样中间有许多路可走,像迷宫。(3)出口应放在离我们很远的田埂与水泥路的交界处,这样更有挑战性。根据以上三种意见,我们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成三组进行实践。

  回到幼儿园,孩子们结合各自的实践发表了意见:第一个方案,进口和出口就是眼前的两条路,挑战性不够。第二个方案,叉路很多,路线较长,需要放置较多的障碍物。第三个方案,水沟多,有些植物长得比较高,路看不清楚,不够安全。最后,孩子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确定了第二个方案。

  由于第二个方案有许多岔口,所以障碍物的位置和数量成了难题。一开始,孩子们带着四条“小青虫”障碍物到实地尝试,出现的情况有:(1)摆上“小青虫”之后路不通了;(2)“小青虫”不够,还有好几条路可以通行。回到活动室,我再次组织幼儿讨论:路障怎么设计?放在哪个位置最合适?我们引导大家观察迷宫平面图,发现岔口和道路的关系:(1)岔口越多,道路就越多。(2)在离进口近的岔口摆放障碍物可以节省障碍物。

  我们的引导发挥了作用,孩子们来到田埂上,迁移迷宫平面图上障碍物的`设置方法,先确定一两条通道,然后把障碍物摆放在转弯处(岔口)或者那条通道上,最后留出两条可通过的小路。至此,田埂迷宫的设计基本完成了。

  3.怎样画菜园地图

  有幼儿建议画一张地图,让大家按地图行走,他们说公园里、旅游景点都这样。这是个好主意。于是,我趁机说:“对,地图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认识位置,知道怎么走不迷路。”但究竟怎么画,大家犯难了。孩子们最初画地图出现了以下情况:有的画成了一幅走田埂的画,有的画出了许多想象的通道,有的忽略周边道路,只画出一条通道。于是,我们给孩子们欣赏了鼓浪屿的平面图,帮助他们了解地图的结构,使他们初步懂得了边界的表达方式,明确画地图是表现整体而不是局部,而且线条要简单明了。据此,孩子们设计出了一张张简易的菜园地图。

  4.如何看地图走田埂

  在孩子们设计的同时,我们也设计了一张田埂平面图,图上有一些明显的标志(如水沟、房子、水缸、障碍物等)。孩子们对照地图很快找到了入口和出口,并找到了标志物所指向的位置。我给孩子们的任务是:每人走两次不同的路线,可以分别记录各转了几个弯口,用红线和黄线在平面图上画出走过的两条路线,并比较两条路线的远近。由于前面经历了几次探索.这一次孩子们走得很顺利。

  活动结束后,许多幼儿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平面图,把图案画得更简单,标志性也更强。他们饶有兴趣地探讨如何改变障碍物的位置,从而使“迷宫”变得更有趣、更复杂。有的幼儿还两两交换平面图去实地行走,其间有了不少新发现,比如,“水沟画得太边上了”“水缸在左边不在右边”,无疑这又是一次自我检测及与同伴相互检测和修正的好机会。

  5.后记

  走田埂活动持续了半个月之久,孩子们意犹未尽。在此后的区域活动中,不少幼儿开始自己设计平面图,进而进行立体建构活动,他们一边看平面图,一边利用替代物,如积木、动物模型、凳子进行立体造型。孩子们对空间位置关系的理解、表述和运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发展空间概念和空间智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二、案例反思

  此案例是我们通过幼儿自主、非正规小组活动发展幼儿空间智能的一种尝试,在组织与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几点启示。

  1.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课题组教师在活动前以为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是从静态(空间定位和空间表征)到动态的(空间运动),但实践证明,两者是协调发展的。我们可以按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活动:了解二维空间表征的经验——迁移经验创造实地二维空间图——在空间运动中感知、测量二维空间。在这些过程中,帮助幼儿发现参照物是关键。

  2.空间智能的获得是幼儿自主建构的结果

  在走田埂活动之前,孩子们做过一些纸质的操作练习,已能较准确地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但对复合方位只有部分掌握。通过走田埂活动,孩子们能在不断的尝试错误中准确定位,知道哪里是进出口,哪里是主要参照物的位置。幼儿正是在游戏和操作中通过反省、抽象而建构空间关系,发展空间智能的。正如皮亚杰所说:“假定幼儿是从教学中获得概念,那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幼儿是自己独立地、自发地发展这些观念和概念的……”

  3.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

  在游戏中,幼儿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因而学习很有效。幼儿在主动探索时,正确的认识得到了强化,不正确的认识在尝试错误中得以自我矫正。如游戏初期,幼儿对参照物有了初步的概念,他们能找到进口处的电线杆、出口处的篱笆等,但在摆放障碍物的时候还不能根据图上的位置准确定位。于是,孩子们寻找原因,反复将地图与实地进行对照,并尝试摆放障碍物、行走,终于获得成功。

  4.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幼互动的频率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密度大大增加。幼儿一起设想、推测,提供证据,进行解释及推理,相互提问、扩充及调整等,表现出较高的问题解决水平。如活动结束后,许多幼儿重新设计了地图,并相互交换地图去实地行走。这无疑是很好的相互学习的过程。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1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

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健康02-07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健康优秀教案03-10

大班排序教案01-13

大班教案:洗澡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