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25 08:26:34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集体舞,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2、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3、能边唱歌曲边按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小象头饰2张。

  2、音乐《两只小象》。

  3、大象图片。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出示大象图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自由讲述对大象的了解。

  (2)幼儿自由模仿大象的动作、走路的姿态。

  2、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两只小象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旋律。

  (2) 引导幼儿说说歌词内容。

  3、通过不同形式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1)教师弹唱旋律,幼儿仔细聆听。

  (2)师幼轮流接唱歌曲。

  (3)幼儿随音乐集体歌唱。

  4、教师弹唱,幼儿伴唱。

  (1)展示大象头饰,邀请个别幼儿模仿大象并跟随音乐表演。

  (2)教师将幼儿的`语言、动作加以重复并做出下列动作:原地站立弯腰,伸出手臂,两手指交叉相握做象鼻。

  5、跟随音乐,所有幼儿模仿大象的动作,寻找好朋友。

  (1)教师示范模仿大象动作,利用手钩手的方式邀请幼儿舞蹈。

  (2)幼儿分组利用“大象的鼻子” 手钩手的方式寻找好朋友,并进行舞蹈。

小班教案 篇2

  记得陆老师曾在我们班试教一节数学课,我被孩子的专注而吸引,孩子们很喜欢操作,也喜欢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于是,心里就有点小冲动,我也要上节数学课!因为至今为止,一般公开课,我还没有尝试过数学活动,比较偏科。于是,我打算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呈现一节数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对孩子来说,同样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复习3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复习1--3的数字和排序,正确感知和操作3以内的数量。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模型、点卡和数字卡、玩具图片、点卡"糖葫芦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念数字儿歌《手指谣》。

  2、师:《手指谣》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啊,我们就邀请了小动物们到我们班级来做客。

  二、学习按序点数。

  1、师:喵喵喵,是谁啊?(出示1只猫、2只狗、3只兔子。)2、师:小猫有几只啊?小狗呢?小兔子呢?

  3、教师鼓励幼儿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2、3。

  4、教师出示相应的.圆点卡,让圆点卡和小动物对应。

  5、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3只小兔子吧。你们说,从哪边开始数呢?

  6、教师带幼儿从左往右数两次。

  7、我们这里有三个数字(1、2、3),我们帮她们找朋友吧,应该跟哪个小动物做朋友呢?

  反思:

  1、目的明确也完成得较好,可改为“感知4、5的数量”更好些。

  2、设计的环节围绕目标而实施;活动层次性十分明显:复习→学习→应用→生活中应用。

  3、情境性强、游戏性突显:以小刺猬为背景贯穿始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4、教玩具美观、实用,易于操作。

  5、幼儿学习主体性要再加强一点,操作应注重全体幼儿,复习3、感知4和5的环节最好是面向全体。

  6、挂图应该往下移一点,幼儿才贴得到。

  7、小白兔应该贴在背景图的中部,刺猬贴在下部,便于幼儿操作。

  8、 “找朋友”的环节应该验证一下。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幼儿有欣赏星空的经验。

  课件:

星空的图片和作品多幅。

  玻璃板,色彩鲜亮的颜料,装在颜料瓶内(颜料瓶多于幼儿人数),水粉笔(与颜料瓶数量相等),抹布,黑色或深篮色作业纸(大于玻璃板,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目标

  继续学习制作玻璃版画,知道印的时候纸小能移动。

  欣赏星空图片,观察星星、月亮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感受色彩强烈对比的美。

  能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星空的灿烂,感受鲜亮的色彩在深色背景上的明快效果。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欣赏旱空的图片,感受群星的造型和色彩之美。

  教师:图片上是什么?画面上什么最亮?它们在什么颜色的天空中?星星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少星星?是什么颜色的?

  2、讨论、探索玻璃版画《夜晚的星空》的印制方法。

  (l)教师:星星怎么画?谁会画?怎么拿笔? (右手拿笔,抓在水粉笔最粗的地方)怎么蘸颜料? (轻轻蘸,颜料过多要舔一舔)什么颜色的星星在纸上最亮?你想在玻璃板上画什么样的星星? (点一点、转一转、小短线)

  (2)教师:换颜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把水粉笔放回原来的瓶子后再换)画完了以后用什么颜色的纸印出夜晚的.星空比较合适? (深色的纸)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l)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颜料涂画鲜艳的星星。

  (2)用深色的作业纸在玻璃板上印的时候,要注意将纸轻轻铺平后再印。

  4、展示幼儿的玻璃版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

你们画的天空中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哪颗星星最亮?

  要点提示

  教师在引导幼儿表现星星的时候不但要充分引导幼儿欣赏有关星星的照片,还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造型的星星,这样画面的效果会比较丰富。

  提供最小号的水粉笔给幼儿作画,有利于幼儿表现出自己心中的星星。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

与幼儿一起欣赏玻璃版画作品,相互交流印制玻璃版画的经验。

  区角活动

科学角:

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有关星星发光的故事。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引导语:有一只贪吃的小猪,名字叫噜噜,它现在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他究竟找到吃的东西了吗?

  二、自由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与幼儿一起认识书的封面与故事名称。

  2、幼儿自由阅读故事,教师在巡回指导中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边看图边自由猜测。

  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身体,根据淇形象猜测他去的是什么地方?

  鼓励幼儿将小猪的变化用恰当的字、词表达清楚,表扬看图细致的幼儿,让幼儿体验感受画面所带来的'快乐。

  三、大图书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和幼儿一起理解故事。

  看第2-3页,小猪噜噜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教师出示大字卡“噜噜”、“吃”)

  吃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

  请幼儿想象表演小猪苹果的模样。

  看第4-5页,小猪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

  吃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教师出示大字卡“肚子”。

  看第6-7页小猪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

  吃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

  看第8-9页,小猪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喝了什么东西?

  喝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

  请幼儿表演小猪喝饮料的模样。

  看第10-12页,小猪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

  吃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

  幼儿猜想一下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出示大字卡“泡泡”、“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蓝蓝的”。

  3、教师播放录音带,幼儿完整欣赏。

  4、幼儿跟读故事一遍。

  四、体验活动

  1、教师将色纸发给幼儿,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认识分辨四种颜色,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这些颜色。

  2、幼儿拿出小字卡和教师一起认读上面的字,再到书中找一找这些字都在什么地方,大声地念出来。

  五、情感迁移

  噜噜吃了好多东西,身体也变得五颜六色了,到最后还突出了许多彩色泡泡。故事有趣吗?小朋友还可以想一想:噜噜还会吃什么?身体还会变成什么样呢?

  六、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5

  1、问候

  目的:融洽气氛,促进宝宝社会性发展。

  方法:师生拍手相互问好:“你好!你好!宝宝好!”“你好!你好!老师好!”

  2、精细活动“穿珠”

  目的:练习“穿”的操作技能,训练宝宝手、眼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的准确性。

  准备:各种颜色的珠球、细线若干,每份玩具装一个筐。

  3、请宝宝和妈妈来互相问一问“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教师问,请幼儿答

  (1)出示香蕉,并将儿歌穿插其中

  我们和香蕉娃娃打个招呼吧:你好,香蕉娃娃

  香蕉是什么颜色的?香蕉香蕉黄黄的。

  宝宝喜不喜欢吃西瓜和香蕉?

  请宝宝和妈妈来互相问一问“什么水果黄黄的?”“香蕉香蕉黄黄的.。”

  教师问,请幼儿答

  (2)儿歌《西瓜和香蕉》

  a教师和宝宝一起把儿歌连起来念。

  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香蕉香蕉黄黄的。

  绿绿的,黄黄的,宝宝宝宝最喜欢。

  b和妈妈一起念,可以妈妈问,宝宝答,也可相反

  c教师、家长和宝宝一起把儿歌连起来念和问答

  涂色:《西瓜和香蕉》

  目标:

  1、学习用蜡笔给水果涂色

  2、培养宝宝的绘画兴趣

  准备:人手一盒蜡笔:人手一张图画纸(画有西瓜和香蕉的未涂色图案)

  过程:

  (1)引出活动

  西瓜和香蕉想让宝宝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西瓜宝宝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香蕉宝宝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示范

  (3)宝宝进行操作

  游戏:摘水果

  目标:

  1、练习向上纵跳的动作

  2、在跳跳跑跑中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及大小的分辨

  准备:

  (1)把大西瓜、小西瓜、大香蕉、小香蕉的图片悬挂在适当高度的绳子上:

  (2)有大西瓜、小西瓜、大香蕉、小香蕉标记的筐四只

  过程:

  (1)看,有这么多的水果,想不想把它摘下来?

  可水果这么高,我们怎么办呢?

  (2)组织宝宝游戏

  把水果摘下来。

  把水果放在相应的筐里。

  小班美术教案:《圆圆的西瓜》

  活动名称:美术《圆圆的西瓜》

  活动目标:

  1、学习撕、贴圆形的西瓜和西瓜上纹路。

  2、尝试用一只手转动蜡光纸,一只手撕,变成圆形,撕出圆圆的西瓜。

  3、将自己撕剩下的纸张放进空篓子中。

  活动准备:

  每组两盘浆糊,两块抹布,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西瓜。

  (1)教师:圆圆又大大,像个大皮球,衣服绿油油,身体红通通。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欣赏范例。说说:西瓜的外形是怎样的?西瓜里面的瓜瓤是什么颜色的呢?你知道这幅画面上的西瓜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三、教师示范撕西瓜的基本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撕西瓜的方法,重点让幼儿掌握撕圆形的方法。

  四、幼儿撕贴:甜甜的西瓜。

  教师鼓励幼儿撕切开的西瓜,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要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撕纸的方法。

  五、评价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让大家相互欣赏,相互交流,让幼儿说说:你最想吃谁的西瓜?为什么?教师对幼儿制作的西瓜给予表扬和肯定。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平整、安全场地、音乐。

  2、幼儿园各种场地、体育器械等自制相应图标。

  热身活动

  幼儿自由选择场地或器械,自定方向走。教师鼓励幼儿边走边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找到xx走回来。

  探索活动

  1、贴标签。教师组织幼儿观察。仔细观察场地,寻找场地四周的各种环境和设施、物品。教师协助幼儿将各种图标贴到相应的场地、物品上,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找一找,在哪里。请幼儿听清楚老师的指令,按指令走到相应的.地方。(教师在活动中,提示幼儿先找到目标,然后再向指定的方向走过去。)

  3、互动交流。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老师说的指令是什么。(寻找什么,然后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和回。)在交流中,老师和幼儿边说边做。

  教学活动

  1、幼儿站在老师四周听老师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找到xx跑(走)回来。”然后跑向或走向相应的地方,拍拍xx跑(走)回来。反复游戏。

  2、老师可以给先到的幼儿奖励或鼓励,增强幼儿运动热情。

  放松活动

  教师防舒缓的音乐,和幼儿一起动一动,跳一跳。

  拓展: 玩法描述

  老师和小朋友坐在场地一端的小椅子上一起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xx(指大树或其他目标)跑回来!”最后一句儿歌由老师一个人说,当老师说完“来”字后,小朋友就向着老师所指的东西跑去,摸到所指的东西后,再跑回来,坐在小椅子上休息。最快到达的小朋友为优胜者。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小班教案 篇7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分类”这部分内容的是入学才一个多月的孩子,课堂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教学中需要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学习形式,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简单调查,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学习和平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有一定的分类能力。如可以区分水果和蔬菜,可以根据事物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进行分类。但发展到根据概念,即客观事物抽象的、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2、教学内容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在规律……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同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学习习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觉得教学中要着重作好以下几点:

  (1)把握好教学要求。教学时要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在评价儿童分类能力时,重点是观察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2)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动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要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实物投影:各种学具杂乱地摆放。说说怎样整理?

  2、师:生活中像刚才这样,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在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为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将学生平时经常使用的小棒、小正方体、圆片、三角形、数字卡片等学具乱放在一堆,使学生自然产生收拾整齐的欲望,他们按平时的习惯把相同的学具放在一起,经过这样的整理,感觉不仅舒服,更重要的是方便学习。这时再引入课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分类的意义。

  二、联系生活、体验分类

  1、看书本第38页主题图,说一说这些文具是怎样摆放的?

  [教材中五颜六色的主题图,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一主题图,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一场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都乐于看,乐于说。学生很容易发现相同的文具放在了一起,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我又特意设计了观察超市这一教学环节。]

  2、播放超市录像(水果区、蔬菜区、电器区等商品摆放情况),观察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问:(1)老师想买个大西瓜,该到刚才哪个地方买?

  (2)这样安排摆放有什么好处?

  3、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通过观察超市、说一说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活动:完成书本第39页“做一做”:

  (1)先独立分一分水果图片,再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几种分法。

  (板书: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水果种类分)5、 教师小结并板书:标准不同,分法就不一样。

  [在学生已有对单一标准分类的认识基础上,从游戏“分水果”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为学生每人准备这样一套漂亮的水果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了方法时,孩子们有了交流的欲望,他们就能很快发现有时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着观察、思考、表达、交流、比较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标准不同,分法就不一样”的认识。]

  三、实际操作、巩固分类

  1、 小组合作把老师送给大家的铅笔分一分,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

  (按长短分;按有橡皮的和没橡皮的分;按颜色分等)

  2、 考眼力:完成书本第40页第3题:找一找每一行中不一样的。

  3、 超市给我们每个组送来了一袋礼物。小组合作,分一分这些图片。(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向老师和其它小组介绍本组作品。)

  4、 小比赛:整理好学习用品,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 完成书本第41页第5题,再把教室里的人分一分类。

  6、 各大组商量一下,可以把老师奖励的小花怎样分一分,再派代表到黑板上摆一摆。为了奖励你们的出色表现,老师再奖给你们一朵小花应该摆在哪?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有叶子和没叶子分)

  7、 全课小结。学生戴动物头饰分类离开教室。(会飞的、会游的、不会飞也不会游的)[练习多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并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些练习,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如案例中游戏之一: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小孩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小孩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图片,引导小孩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小孩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小孩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2、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小孩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

  四、出示防火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小孩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五、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小孩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小孩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在动作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3、乐意参加集体歌唱活动,并较快的站散点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白色木偶一个

  绵羊一只

  洋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洋娃娃,向大家问好

  2、教师;大家好我是从国外来的小朋友,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教师持洋娃娃来到幼儿的面前打招呼)

  3、玛丽讲述绵羊的谜语,引导幼儿猜测答案。

  教师,我有一个好朋友今天和我一起来的,它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动物,请你们猜猜它是谁,——身穿大棉袄,野草吃个饱幼儿教育m。smtxjs。com,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

  教师 玛丽和可爱的小绵羊,在一起回发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带领幼儿在琴声的'伴凑,下念歌词

  幼儿尝试听音乐自己进行演唱

  根据音乐进行创编,结合可爱的动作,听完音乐,鼓羊的活波与可爱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11-08

小班教案[精选]11-05

[经典]小班教案10-21

【精选】小班教案10-09

[精选]小班教案10-08

小班教案(经典)09-19

(精选)小班教案10-02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