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知识背景
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加溶剂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质。本活动的科学原理在于将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使该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
方法背景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
试一试:这是本活动开始的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采用了先观察的方法。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两种液体——一杯普通的水,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想一想:“把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教师在到红水的时候应在杯子后面放一张白纸以便幼儿观察。在幼儿看到水分成两层后,请幼儿用自己面前的两种水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分成两层。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自己亲手实验,引起幼儿实验和探索的欲望。
说一说:本环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亲手的实验和教师倒的水进行比较,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事说出来,并提出一些让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回答的问题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小朋友倒的水和老师到的水一样吗?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教师可以在幼儿急切的期盼下说出答案“把许多白糖放到红色的水里,使劲的搅,一直到化不开为止。”让幼儿明白,红色的水能沉到水底是因为里面有许多的糖,水就变重了,重的东西自然就沉到了水底。
做一做:本环节是采取了幼儿自己动手实验的方法。在幼儿实验时知道什么样的液体可以沉到水底,用什么方法制作这样的液体。让幼儿和第一杯水比较,知道两杯水的不同。
一、本次活动完成的《纲要》和国家《科学》课程的目标有:
1、通过幼儿的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鼓励幼儿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示范性方案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想一想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导语:“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导语:“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小百科:水,化学式为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2、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三种不同的节奏。
3、学习看图谱演奏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音乐播放器、演奏图谱PPT、乐器(三角铁、响板、钹)、乐器图卡等
活动过程:
(一)以扮演巡逻兵角色律动进场
引导幼儿说说学巡逻兵踏步的感受,初步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二)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欣赏音乐
1、在这张图谱里,你发现了什么?(士兵的颜色、大小等不同)
2、反复记号代表了什么意思?(知道记号内的图谱要重复演奏一次)
3、图谱画圈的地方表示什么?(表示停止演奏,手要收住)
4、图谱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画的是什么?(引导幼儿练习准备动作)
(三)听音乐看图谱用多种方式练习节奏
1、幼儿听音乐自主选择用拍手等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
2、提示幼儿想想军鼓部分的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
3、听音乐用拍打椅子的方式表现巡逻兵整齐的脚步声。
(四)持乐器为乐曲伴奏
1、出示小乐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怎样为乐曲伴奏
(1)引导幼儿发现乐曲①用三角铁演奏,乐曲②用三角铁和响板一起演奏,乐曲③用三种乐器一起演奏。
(2)提醒幼儿三角铁要连续演奏三段音乐,响板演奏第二段和第三段,钹只要演奏最后一段。
2、幼儿持乐器跟随音乐演奏乐曲
3、幼儿交换乐器,完整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曲
教师小结幼儿演奏情况
(五)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由课题组李红老师执教的这节《巡逻兵进行曲》,在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从本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知识性较强,对于二期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淡化知识点的要求来看,好像是相背的,但是淡化知识点不等于不要,要把握好知识性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度,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怎样来教,旧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但新的理念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教研组对本课时作以下教学预设。
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了学生听进行曲进教室,为欣赏作铺垫。基础部分请学生看谱视唱,并复习已经学过的反复记号,为下一步新授反复记号教学作了热身。D.C的意思是从头反复,D.S的意思是从*$*记号处反复至fine结束,可以结合原来学过的反复跳跃记号使用。针对D.C与D.S的教学,教师在讲解了两种反复记号的不同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幼儿喜爱的动画人物来代表音乐语汇,请幼儿来说一说演唱顺序,随后在练声曲中请幼儿加以运用,把复杂的乐句变得简短。这样层层递进,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解说的生动有趣,幼儿也能很快将复杂的D.C与D.S区别清楚并加以运用。
在主教材《巡逻兵进行曲》第一主题的听赏过程中穿插了管乐器认识与音色的听赏。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在猜的过程中展示实物,幼儿为了看到平时只有在电视或书本上看到的乐器而学习气氛高涨,在不断的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教师设计了要求:"说说这首进行曲在描绘怎样一个场景。可以请幼儿边听边模仿一下。"让幼儿有目的地听,这是培养幼儿良好聆听习惯地有效方法,通过听来感受乐曲节奏、乐器音色、曲调所包含的感情等等,并经由教师介绍来了解乐曲的创作知识。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穿插了打击乐器的认识,并模仿打击小军鼓的节奏,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为下一步的完整听赏作铺垫。完整复听乐曲时,由于乐曲较长,为了避免枯燥,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模仿乐手演奏、模仿巡逻兵巡逻、模仿敲击小军鼓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幼儿的需求。
从《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中,3~6岁的儿童,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由于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本课时的结束部分,安排了欣赏最著名的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带领幼儿体验维也纳金色殿堂的伟大,体验与乐队指挥互动的兴奋,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本课时的进行曲主题相呼应。
强调学习者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对音乐的学习应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纵观本节课,从反复记号的学习,到近距离接触管乐器,再到全体参与互动,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学习,这是一次有益的实践。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较连贯的语句来描述同伴的发式、衣着等外部特征。
2.能认真听同伴讲述,并能根据语言描述作出正确的判断。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洋花萝卜一个。
2.幼儿已学儿歌。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围坐成半圆形,教师出示萝卜。
指导语:春天到了,我们要在地里种萝卜,过一段时间,它就能发芽,长出叶子。今天请小朋友扮演地上的泥土,老师将这棵萝卜种到泥土里,大家玩一个"种萝卜"的游戏。
二、教师讲述规则及玩法。
扮泥土的小朋友必须将眼睛闭起来,不能偷看,待儿歌念完后才能睁开眼睛。种萝卜的人在儿歌结束前,必须将萝卜放在一个小朋友的手里,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该幼儿的特征,让大家来猜,被猜出的幼儿必须重复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
三、幼儿进行游戏。
幼儿围作成半圆形,手背在身后,手掌向上,眼睛闭起来,教师边念儿歌边从每一位幼儿的身后走过,并将萝卜悄悄地放在一个幼儿的手里,最后走到中间,描述此幼儿的外貌特征。如:"我将萝卜种在一个男孩子的`手里,他穿着白毛衣,蓝裤子和黑皮鞋。"然后此幼儿就成为下一个种萝卜的人。
注意:在教师带领玩几遍游戏后,可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教师可请一能力较强的幼儿来种萝卜,大家一起念"种萝卜"儿歌,教师在旁指导,提醒幼儿声音响亮地描述人物的外貌。若猜不出,可再描述一遍,使游戏能顺利进行。
附儿歌:《种萝卜》
小朋友,快快来,大家快来种萝卜。
你一个,我一个,萝卜种在谁手中?
活动反思:
活动经过设计的改变后,幼儿们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了,在活动中可以看到有些幼儿由于平时缺少锻炼,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加强个别锻炼。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拓印等方法制作花朵,用粘贴、撕剪、卷折等多种方式制作花束。
2、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劳动,用献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活动重点:
学习用各种方法制作花束
活动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蔬果拓印的新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拓印的蔬果横切面,各色颜料,擦手毛巾
2、水彩笔、彩色手工纸、皱纹纸、剪刀、吸管等
3、花束包装袋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教师出示自制的花束,询问幼儿"这是什么,你见花束吗?在哪里看见过。什么情况下会收到花"?请幼儿回答。
2、如果这束花是你的,你准备送给谁?引导幼儿回忆祖辈、父母、老师等其他社会职业人员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怀。
3、"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小朋友,这束花到底送给谁好呢,我有些为难了,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泛说。"有了,我们每个人制作一束花去送给为小朋友们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吧" !
二、演示与制作
1、"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的花束,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逐一展示并介绍各种不同的花朵制作方法:
(1)用水彩笔在手工纸上画出花朵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蔬果拓印:用手抓住蔬果的上端,蘸取颜料,然后印在画纸上。将拓印的花朵图案剪下来,用吸管当花茎,再添加上手工纸制作的叶子。
(3)皱纹纸折叠:将手工纸折叠后,剪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缠绕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幼儿自由创作,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制作方式,大胆想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用提供的辅助材料粘贴、撕剪成花径和叶子。
三、活动评价
老师为幼儿准备好花束的包装袋,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花放进包装袋,请个别幼儿到台前来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制作的,并说一说想把自己手中的花束送给谁。
鼓励幼儿将花束送出去。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5-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4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6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7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