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

时间:2022-12-24 15:29:50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1

  华庭小区分项物业管理方案:档案建立

  14.小区档案建立与管理

  建立j华庭的资料档案,加强资料档案的管理,对于保存小区的历史信息,维护管理的连续性和规范化,便于楼宇及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更新和住户的沟通、联系,作用不可低估。

  (1)管理内容

  a.工程档案:从接管开始的所有工程技术、维修、改造资料、各种竣工图及各类设施资料等;

  b.住户档案:所有住户购(租)房合同(复印件),住户基本情况登记表、装修申请表和住户健康状况登记表等;

  c.商场档案:商场名称、经营范围、审批手续、交费情况、经营情况等;

  d.管理档案:绿化资料、日常巡查、(清洁、维修、保安)记录、值班记录、车辆管理记录、监控记录、监控录像、各类活动的照片资料、维修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有偿服务记录、会议记录、荣誉资料等;

  e.财务档案:逐年形成的小区财务收支报表、物业维修基金使用报表等;

  f.文件档案:有关物业管理法规政策、公司文件等。

  (2)管理措施

  a.制订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b.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分门别类,编目造册,方便查阅,利于管理;

  c.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存放有序,管理规范;

  d.配置专门的档案管理用房和必要的设备设施,以满足档案管理要求;

  e.根据档案资料的形式、性质,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科学管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安全;

  f.实现电脑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2

  办公大楼房屋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档案资料的分类:

  1.办公楼档案资料包括:建筑产权产籍资料;规划批准文件;规划总平面图;道路规划图;纵向规划图;绿地规划图;详细规划说明书;环境评价书;办公楼购、租房业主和用户的资料、状况等;

  2.办公楼工程、公建档案资料包括:办公楼竣工和相关资料、土建结构、平、立、剖图;供水、供热平面系统图;电气系统图;地下管网图;市政设施管网综合规划图;人防布置及结构图等;

  3.办公楼设备档案资料包括:各类设备设施保修及售后服务合同、出厂说明书及附带的图纸、资料等。

  档案资料的交接:

  1.物业管理中心参照建设部建材(1991)第69号《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对大厦交接验收。

  2.物管中心办公室和物业管理部负责同开发商相关部门进行办公楼档案资料的`交接工作。

  3.物管中心工程部负责同开发商相关部门进行办公楼工程、公建档案资料和设备档案资料的交接。

  4.物管中心对交接的档案资料要一一登记注册,记录在交接验收单上。交接验收单一式两份由双方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各自归档保存。

  5.物管中心对办公楼的各类档案资料,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分类归档,妥善保管。

  档案管理:

  1.在物业管理中心成立后,将立即建立zz海关办公楼工程资料档案,将通过产权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处接收到的完整的zz海关办公楼档案资料建档保存。

  2.zz海关办公楼入住后建立的用户档案属于物业管理中心要建立的重要资料档案,内容包括客户资料,客户资料变化情况等。

  3.日常管理资料档案,包括:公用设备设施档案、财务档案、员工个人档案、客户意见调查表、服务质量回访记录、保修记录、客户投诉记录及处理情况、重大事件等,以科学、完善地记录zz海关办公楼的日常管理工作。

  4.在档案资料的保管方面,物业管理中心将本着安全、完整、保密、方便查阅的原则,专人专柜保管,制定完善管理、查阅制度,确保不丢失、不泄密。

  档案目录

  1.物业接管资料;

  2.专业化管理资料;

  3.业主资料;

  4.委托合同;

  5.各项管理制度;

  6.人员素质与培训;

  7.房屋管理及维修养护;

  8.设备管理;

  9.环境卫生、绿化管理;

  10.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11.治安保卫管理;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一般要经过ohsms标准培训、制定计划、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的评估(初始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设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编写、体系运行、内审、管理性复查(或称管理评审)、纠正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外部审核等基本步骤。

  在建立oshms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组织之间的区别和具体生产条件的不同。也就是说,不能照搬照抄其他组织所建立的oshms管理体系。

  第二,不同的管理层次需要对标准的条款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认识,层次越高,理解和认识的程度应该越深刻。换句话说,只要求具体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该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组织管理层,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每个人都必须掌握该标准,对该标准有充分的理解。否则,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是无法保持和实施的。

  第三,oshms标准所提供的.只是管理标准,也就是说是一种管理方法,如果没有最高管理层的承诺,如果离开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按照该标准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文件写得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一、学习与培训

  由外部专家或咨询机构对组织管理层和专门推行小组成员以及全体职工进行oshms标准培训,是开始建立oshms体系时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最高管理层深入理解该标准,才能真正把建立oshms体系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组织最高管理层才会作出应有的承诺。只有专门推行小组成员全面理解标准,建立oshms体系的工作才能够得以正确规划和推动。培训工作要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而且必须是全员培训,中层以上干部必须重点培训,要运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要广泛、深入,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造成一个贯标声势。作为组织领导和管理层,必须掌握oshms标准的基本内容、原理、原则,并且理解标准的内涵。

  学习中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深刻理解和掌握标准中17个要素的逻辑内涵。领导和承诺是核心,“方针”是导向,“组织、资源和文件”是基本资源支持,“风险辩识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计划和实施、监测”是实现过程控制的基础,“审核和评审”是纠正完善及自我维护的保障。体现了以领导和承诺为核心,以方针目标等要素为支持,以审核和评审实现自我监督与持续改进的整体思想。

  (2)结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突出整体思维观;把“领导与承诺”和“一把手负责制”结合起来;把强调风险评价和事前预防结合起来;把“计划”及“实施与监测”和强调生产作业现场的“人、机、环”协调运行结合起来;把“审核与评审”与传统的监督检查结合起来。

  (3)结合本组织的实际学习标准。学习标准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与本组织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掌握标准的内涵,理解其实用价值。

  二.制定计划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和涉及面很广的工作,没有详细的工作计划是无法按期完成的。通常情况下,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据此可以采用倒排时间表的办法制定计划。例如,假定组织确定1999年12月接受外审,外审前的所有工作必须在20xx年12月前完成,依次可以排出20xx年11月至20xx年10月的总计划表。

  除了排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总计划表和每项具体工作的分计划表外,制定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提出资源需求,报组织最高管理层批准。

  三.现状调查与评估(初始评审)

  充分理解和掌握oshms标准后,对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也称为初始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现状调查(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构、人员的职能分配与适合情况,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章、适用的国际公约、国内法规、标准、指南及其执行情况,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针、目标及其贯彻情况,近年来组织的事故情况和原因分析等);二是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认存在的问题并对照强制性规定找差距;三是最高管理层对现状、差距和存在问题的原因给予审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调查与评估结果将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设计的基础。

  任何组织,不论其经营管理水平如何,规模大小如何,客观上总是存在着一个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因此,在按照标准选择oshms体系要素前,应对组织现存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状况进行详尽的调研,重点围绕体系文件、各类资源与人员条件、osh管理与控制现状、以及体系运行水平等方面,评价运行的可行性、有效性,从而找出固有体系要素在构成、运行、协调、监督中的缺陷。通过对现有体系要素的对照分析,为重新选择要素提供依据。

  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设计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必须在现状调查(初始评审)的基础上做好体系设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设计主要包括5个步骤。

  第一是确定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第二是职能分析和确定机构。组织管理机构的确定是分配职能和确定管理程序的基础,在分配职能和编写程序文件之前,必须先进行职能分析和确定机构,确定机构时,要坚持精简效能的原则,尽量避免和减少部门职能交叉。

  第三是职能分配,即把oshms标准中的各要素所涉及的职能逐一分配到部门。进行职能分配时,要求把标准中的各要素全面展开并转换成职能,分配到组织的各部门,确保通过职能分配,使标准的各项要素都能得到覆盖,没有遗漏。进行职能分配时要坚持一项职能由一个部门主管的原则,当一项要素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负责时,要明确主要负责部门或撤并相关部门。

  第四是确定体系文件层次结构,关键是确定程序文件的范围,并提出体系文件清单。

  第五是体系文件的编写、审定与批准。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4

  4.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1.1一般规定

  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教工、职工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各部门责任人应对下属教工、职工进行不定期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幼儿园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教工、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学校、幼儿园应当将消防安全常识纳入教学和培训的内容,并保证一定的课时.在学生活动的公共区域,应张贴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图画,并通过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向学生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学校、幼儿园应结合全国“119”“3.29”消防宣传日等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的情况,应做好记录.

  4.1.2宣传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

  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本单位和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及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组织、引导学生、幼儿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火灾案例等其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内容.

  4.1.3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并应持证上岗;

  特殊工种人员,并应持证上岗;

  学校、幼儿园讲授消防常识课程的老师;

  其它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4.2防火巡查、检查

  4.2.1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防火安全措施情况进行巡查和检查.

  检查前要确定检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表上签名,做好检查记录,存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巡查、检查过程检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4.2.2巡查工作应以学生、幼儿宿舍为重点,夜间防火巡查应至少每2小时进行一次.并以下列内容为主要内容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及是否做到人走后停火、停电;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对检查到的安全出口门应逐一进行开启检查,对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应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得低于10%;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有无过期、损坏及不清洁现象;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是否关闭不严、闭门器是否损坏;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及工作记录情况;

  其它消防安全情况.

  4.2.3学校、幼儿园应每月至少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以下列内容为主要检查内容学校、幼儿园应每月至少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

  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安全出口检查率要达到100%,疏散指示、应急照明要抽检20%以上;

  消防水源情况,要做出水试验,抽检率不得低于10%;

  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查看用火、用电审批登记;

  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抽人员进行考核,抽考率不得低于20%;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要查看工作记录;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场所的防火安全情况;

  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防火巡查情况,要查看巡查记录是否全面、认真、是否完成了规定的次数;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4.2.4学校、幼儿园至少每季应对所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功能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手动和自动报警设施的报警情况;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末端放水情况;

  消防水泵启动情况;

  自备发电机组的切换情况;

  最不利点消火栓的压力情况;

  消防电梯迫降情况;

  防烟排烟的启动情况等.

  4.3.0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学校、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防火门、防火卷帘、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火灾应急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使用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或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遮挡、覆盖或疏散指示标志;

  公共区域和客房内要设置疏散示意图;

  工作人员应掌握引导客人疏散的技能.

  4.4.0 消防控制室值班

  消防控制中心操作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国家消防法规、技术规范和有关消防联动控制及操作等专业知识,应具备专业操作资格,持证上岗;

  消防控制中心操作管理人员应能熟练掌握消防设施设备操作技能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负责24小时监视消防主机、闭路监控、防盗报警信号.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警信号后,应通知服务员或巡楼警卫(或其他就近工作人员)进行确认,及时报警并告知总机通知相关人员到场处置;

  消防控制中心操作管理人员值班期间严禁脱岗,不得在控制中心内大声喧哗、嬉闹.保持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卫生清洁,提前15分钟交接班,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自动消防设施设备系统运行情况登记表》;.

  4.5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

  4.5.1学校、幼儿园应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日常管理,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应完整、有效.建立维护管理档案,记明类型、配置数量、设置部位和维护管理负责人.

  学校、幼儿园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学校、幼儿园,每年应当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建筑灭火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具备资格的维修单位实施的功能性检查.

  4.5.2学校、幼儿园内设置的消火栓系统应达到下列要求:

  消火栓不被遮挡、挤占、埋压;

  消火栓有明显标识并与相邻环境有明显区别;

  消火栓配置的水枪、水带齐全,水带盘接方式正确;

  消火栓箱内远距离启动按钮工作正常;

  消火栓无明显损伤、腐蚀、泄漏;

  消火栓压力正常.

  4.5.3学校、幼儿园内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达到下列要求:

  洒水喷头外观完好;

  无损坏、泄漏等情况;

  检查湿式报警阀时,在其试水装置处放水,报警阀应及时动作;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信号,并应启动消防水泵;

  应利用末端试水装置对水流指示器进行试验;

  寒冷季节,消防储水设备的任何部位均不应结冰.

  4.5.4 学校、幼儿园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进行下列功能测试:

  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及确认灯显示;

  试验火灾警报装置的声光显示;

  试验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报警功能、信号显示;

  对备用电源进行1~2次充放电试验,1~3次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试验;

  4.5.5用消防设施设备联动控制柜自动或手动检查下列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

  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阀、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的控制设备;

  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水系统的控制设备;

  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

  强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试验;

  消防通讯设备应在消防控制室进行对讲通话试验;

  检查所有转换开关;

  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

  试验火灾事故广播设备的功能.

  4.5.6灭火器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灭火器设在位置明显地点,取用方便,灭火器箱不得上锁锁闭;

  灭火器材摆放稳固,铭牌完整清晰、朝外,未被埋压或被挪作他用;

  灭火器表面清洁、干燥,没有锈蚀现象,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

  灭火器保险销和铅封完好,喷嘴或喷射软管畅通,没有堵塞、变形和损伤缺陷;

  灭火器已充满灭火剂和驱动气体;

  灭火器压力表读数或压力指示器指示正确;

  及时更换灭火器损坏器件,检查、维修过的灭火器,在灭火器的筒身和贮气瓶上分别贴上维修铭牌;

  对符合ga 951995标准5.1条报废条件的灭火器,必须作报废处理.

  4.6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4.6.1所有电器设备应由具有电工资格的人员负责安装和维修,严禁非电工人员作业,徒工在作业时需有证电工监护.

  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线路的敷设应符合gb503032002、gb5004595、gbj1687、gb5009898的.有关规定.

  在防爆、防潮、防尘的部位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每年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一次绝缘性能检测.

  4.6.2学校、幼儿园电气设备的安装及线路的敷设应符合gb503032002标准的规定,并应达到下列要求:

  明敷塑料导线应穿管或加线槽保护,吊顶内的导线应穿金属管或b1级pvc管保护,导线不得裸露,并且要留有70×70cm的检修孔1至2处;

  配电箱的壳体和底板宜采用a级材料制作.配电箱不得安装在b2级以下(含b2级)的装修材料上;

  开关、插座应安装在b1级以上的材料上;幼儿园的开关、插座必须安装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

  照明、电热器等设备的高温部位靠近非a级材料、或导线穿越b2级以下装修材料时,应采用岩棉、瓷管或玻璃棉等a级材料隔热;

  不能用铜丝、铝丝代替保险丝.

  4.6.3学校、幼儿园应严格落实下列电气防火安全措施:

  增加用电负荷时,应办理相关用电审核、审批手续,不得超负荷用电;

  使用期间不得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作业、;

  严禁在人员活动场所使用电热器具、高热灯具、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移动照明灯具和用电器具;

  非使用期间除必要照明设施外,应关闭其它电器设备,降落共享空间处的防火卷帘;

  停送电时,在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停电时先断负荷开关,后断电源开关,送电时先送电源开关,后送负荷开关.

  4.6.4学校、幼儿园应加强对可燃物及使用明火设施等火源的管理,并严格落实以下管理措施:

  严格内部动用明火审批制度,落实现场监护人和防范措施;

  固定用火设施和大型用电设备落实专人负责;

  学校、幼儿园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学校、幼儿园客房内禁止使用蜡烛取代电气照明;

  服务区禁止使用溶剂汽油、可燃气体做燃料的取暖炉具;

  及时制止遗留火种等行为,及时清除烟头等火种或可燃物.

  学校、幼儿园进行装修时,应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在装修施工现场动用电气焊等明火时,应清除周围及焊渣滴落区的可燃物质,并设专人监督,装修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在运行中的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

  4.7 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4.7.1组织机构、分工

  学校、幼儿园的全体员工必须会组织人员疏散,且应当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机构的主要组织和分工如下:

  指挥部:负责在公安消防队到达之前指挥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

  灭火行动组:负责按照预案,采用各种方式及时到达现场扑救火灾;

  通信联络组:负责报火警、迎接消防车辆及人员,与有关部门保持畅通联络;

  疏散引导组:负责维护火场秩序,疏散被困人员,抢救重要物资;

  安全防护救护组:负责抢救伤员,准备必要的医用药品.

  4.7.2 预案的编制

  学校、幼儿园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制定,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不同的起火部位,起火时间.主要包括下列程序和内容:

  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发现火情后,立即用口头、电话或使用手动报警按钮向单位或有关负责人报警.相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对火情的真实性进行确认,确认发生火情后,应立即向公安消防队报火警,然后启动消防泵等消防设施并组织有关人员扑救初起火灾;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火灾发生后,疏散引导组人员应立即到达指定位置,负责火场人员和物资的疏散,通过应急广播或采用扩音机等方式,引导火场人员按指定的路线有秩序地撤离.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在公安消防队到达前,灭火行动组应按预案,按照“先救人、后救物、先重点、或一般”的原则,指挥各组人员就位,充分利用灭火器、消火栓或自动消防设施,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程序:火灾发生后,通信联络人员及时将指挥员下达的命令传达至学校、幼儿园各部位人员,同时向指挥员反馈各部位的行动情况;

  善后处置程序:火灾扑灭后,各部位应及时清点本部门人员数量和物资损失情况,并向指挥员汇报,由指挥员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相关应及时封闭火灾现场,保护火灾现状,等待公安消防队进行现行进行火灾调查工作.

  4.7.3演练的实施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学校、幼儿园应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其他学校、幼儿园应当结合本场所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消防演练时,应当学校、幼儿园入口处设立带有“正在进行消防演练”字样的标志牌,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演练结束后,应做好记录,及时总结演练过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预案内容.

  4.8火灾隐患整改

  4.8.1隐患整改本着及时、高效、实用、经济的原则,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4.8.2学校、幼儿园对存在的能当场整改的火灾隐患的,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督促落实,并做好记录:

  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落实整改资金,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对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4.8.3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学校、幼儿园应当积极制定解决方案、筹措资金,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隐患整改前能停业的要停业,不能停业的应报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同意后,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实行严格管理,保证不发生问题.

  4.8.4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负责整改的部门或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报请职能部门及时验收,验收合格后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后存档备查.

  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学校、幼儿园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及时的验收.

  4.9.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

  4.9.1 学校、幼儿园应根据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制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考评和奖惩规定,明确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考评和奖惩的程序、内容、方法.

  4.9.2 学校、幼儿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的归口管理部位应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考评的总体内容,实行消防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4.9.3 学校、幼儿园应明确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内容奖惩规定,做到奖优罚劣.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5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一般要经过ohsms标准培训、制定计划、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的评估(初始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设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编写、体系运行、内审、管理性复查(或称管理评审)、纠正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外部审核等基本步骤。

  在建立ohs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组织之间的区别和具体生产条件的不同。也就是说,任何组织所建立的.ohs管理体系都不能被另一组织照搬照抄。

  第二,不同的管理层次需要对标准的条款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认识,层次越高,理解和认识的程度应该越高。换句话说,只要求具体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该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组织管理层,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每个人都必须掌握该标准,对该标准有充分的理解。否则,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是无法保持实施的。

  第三,ohsms标准提供的只是管理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管理方法,如果没有最高管理层的承诺,如果离开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按照该标准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写得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6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

  (一)规范项目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在该工程中,我公司始终会把追求'一流的深化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作为项目经理部的宗旨,为此,我们将制定高标准的管理目标(即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高效优质地完成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目标),项目部针对工程项目和众多分包商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包括生产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品保护等,制定《分包入场须知》,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减少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

  在质量管理和控制方面,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作为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严格规范各专业承包商和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装修材料样品制、施工样板和首检定标制、质量责任制、工序管理制度、方案数据管理制度、质量教育制度等。

  (二)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定位

  业主赋予工程总承包责任,则要认真地履行总承包的责任、权力和义务,站在总包的高度去统筹考虑、全面控制工程全局,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目标。

  总承包责任不是单一的责任,而是对工程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负有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会十分珍惜总包管理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和突出总包的管理和作用,综合协调处理好各方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管理程序。在本工程中,我们会十分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以计划管理为主线,以落实工程实施条件为重点

  在工程实施和运作管理过程中,我们将严格地按计划进行管理,包括工程总控制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和周进度计划,还包括设计条件、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资金等配套计划。明确阐述计划完成所需的施工条件,并予以落实。通过计划,能够找到工程的关键环节和主导线路,从而为工程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重视合同管理,以此作为对工程各方的约束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整个工程运作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合同,并以此作为依据,约束和控制各专业承包商履行其合同责任和义务。我们将从以下方面抓好合同管理:

  (1)高度重视工程招标,确保招标文件和合同的严密性

  (2)重视并做好合同签定和合同交底

  (3)按合同对工期进行严格控制

  (4)按合同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5)按合同对安全、文明施工、成品保护进行严格控制

  (6)按合同对各种二次设计、详图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资料进行严格控制

  3、发挥总承包的综合协调作用

  在本工程重点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协调工作:

  (1)全方位全过程地为业主服务。

  (2)项目技术管理协调能力。

  (3)工程总承包的策划、组织、管理、协调、实施和控制以及配套能力。

  (4)对工程特殊情况和问题的决策和应变能力。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7

  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包括:作业计划、作业记录、抱怨记录及其他服务记录及档案。

  一、作业计划

  计划制定者:经营管理部主任及现场主管

  作业计划依据:根据双方所签订的清洁承包合同内所规定的清洁范围,由计划制定者现场实地察看并结合甲方的建议,将所有清洁范围内的清洁区域形成书面计划,并落实作业人与监督人,由现场主管安排作业,并将作业计划上交至甲方相关管理人。

  表格支持:《定期清洁工作安排表》

  作业计划的作用:使现场各项清洁工作安排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使现场各项清洁工作的作业结果有责任人及监督人。

  二、作业记录

  作业记录的填写:现场主管及清洁员工

  作业记录的监督:经营管理部各层级管理者及现场主管

  表格支持:《工作检查记录表》、《洗手间保洁签到表》

  作业记录的作用:使现场各项清洁工作的作业结果有责任人及监督人;

  能有效的监督清洁员工的劳动效率及作业合格率;

  提前发现各项清洁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时有效进行整改。

  三、抱怨记录:

  抱怨记录的`填写者:经营管理部各层级管理者及现场主管

  抱怨记录的来源:甲方相关清洁工作的监督人、清洁员工、对清洁工作的结果有抱怨的人。

  表格支持:《来人来电(投诉)记录表》

  抱怨记录的作用:使现场的各项清洁工作有全面的质量反馈渠道;

  能使现场的各项清洁工作有及时整改的机会;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与监督的平台;

  四、其他服务记录及档案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填写者:经营管理部各层级管理者及现场主管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作用:能及时有效的检讨各项清洁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及时总结各种工作经验,规避不良工作;

  对各项清洁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

  表格支持:《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单》

  经营管理部样板分部的各种记录: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8

  酒店建立、实施绿色饭店管理体系

  1、目的

  说明对酒店建立、实施绿色饭店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及对质量、环境与绿色饭店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总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酒店绿色管理体系及体系文件的控制。

  3、职责

  (1)总经理

  a.负责领导酒店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与绿色饭店管理体系;

  b.批准管理体系手册和发布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

  (2)创绿领导小组

  a.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确保酒店质量、环境与绿色饭店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b.确保环境与绿色饭店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绿色饭店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酒店内提高满足宾客、环保要求意识的形成;代表酒店与绿色饭店管理体系有关的事宜对外进行联络。

  c.负责组织编制与环境方针和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与绿色饭店管理体系文件。

  4、要求

  (1)绿色饭店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酒店按照浙江省绿色饭店地方标准db/t20xx标准要求建立了绿色饭店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保持和实施,并予以持续改进。为此应做到下述要求:

  a.酒店对绿色饭店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进行识别,这应包括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等过程,并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应根据这些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及复杂程度进行相应的控制;

  b.明确过程控制的方法及过程之间相互顺序和接口关系;通过识别、确定、监视、测量分析等对过程进行管理;

  c.对过程进行管理的目的是实施绿色饭店管理体系,实现酒店的创建绿色饭店的方针和目标,达到持续改进;

  d.根据酒店服务外包供方对酒店环境符合性影响的程度,在服务实现过程中,本酒店确保对其实施必要的控制,执行向关制度中的规定。

  (2)环境与绿色饭店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

  a.按照绿色饭店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酒店的实际情况,应编制适宜的文件,以使绿色饭店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b.体系文件分为两类:

  ①各部门工作手册,作为各部门运行绿色饭店管理体系的常用实施细则:包括管理标准(各种管理制度等);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要求等);业务标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控制规范等);部门质量、环境记录文件等。

  ②其他文件:可以是针对环境计划、标准、规范等,文件的组成应适合于其特有的活动方式。

  c.文件规定应与实际动作保持一致,随着绿色饭店管理体系的变化及保护环境方针、目标的变化,应及时修订,定期评审,确保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

  d.文件的要求应切合实际,便于理解应用。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9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步骤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分为以下8个步骤:

  1.确定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该流程同样适用于保持和持续改进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

  按照iso9000:20xx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传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分四个阶段:前期准备、体系策划、体系建立、体系试运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

  1、思想准备

  组织的各级领导在贯彻《标准》(简称贯标)上统一思想认识,贯标是实行科学管理、完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能力的需要,只有充分统一认识,做好思想准备,才能自觉而积极地以推动贯标工作,严格依据《标准》逐步建立和强化质量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自我完善机制,完善和规范本组织管理制度,保证组织活动或过程科学、规范地运作,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2、组织培训

  (1)选择培训对象:组织活动(过程)中全部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他们是贯标的骨干力量,贯标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取决于最高管理者和各部门负责人对《标准》的理解。

  (2)培训内容:

  ①20xx版gb/t19000族标准基础知识,

  ②《标准》的理解和实施,

  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

  3、建立贯标运行机构

  (1)建立贯标工作机构

  一般由最高管理者担任贯标工作机构负责人,管理者代表担任副职,贯标工作涉及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机构成员。

  贯标工作机关的任务是策划和领导贯标工作,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依据《标准》要素分配部门的质量职责,审核体系文件,协调处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

  (2)任命管理者代表和确定质量管理工作主管部门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以正式文件任命并明确其职责权限,代表最高管理者承担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行使质量管理方面的权利。

  管理者代表应是本组织最高管理层成员,具有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履行管理者代表职责和权力的条件和渠道;熟悉本组织的业务;能较好地理解gb/t19000族《标准》及其要求,并且切实能够实际履行职责。

  质量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协助管理者代表根据贯标工作机构决策,具体组织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3)成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小组

  选择经过文件编写培训、有一定管理经验和较好的文字能力的,来自质量管理体系责任部门的代表组成《标准》文件编写小组。

  4、分析评价现有质量管理体系

  贯标的目的是改造、整合、完善现有的体系,使之更加规范和符合《标准》要求。这要求贯标者依据《标准》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决定取舍。

  (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1、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组织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它要体现出本组织的目标及顾客的期望和需要。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是质量管理的主要职能,在制定质量方针时要满足以下要求:

  (1)质量方针要与其质量管理体系相匹配,即要与本组织的'质量水平、管理能力、服务和管理水平一致。方针内容要与本组织所提供的服务的职能类型和特点相关。

  (2)质量方针要对质量做出承诺,不能提些空洞的口号,要反映出顾客的期望。

  (3)质量方针可以集思广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然后以文件的形式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并注明发布日期。

  (4)质量方针谴词造句应慎重,要言简意明,先进可行,既不冗长又不落俗套。

  (5)质量方针要易懂、易记、便于宣传,要使全体员工都知道、理解并遵照执行。

  2、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需要量化,是可测量评价和可达到的指标;

  (2)要先进合理,起到质量管理水平的定位作用;

  (3)可定期评价、调整,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4)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质量目标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及员工。

  3、组织机构及职责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是依托组织机构来协调和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涉及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的分工、顺序、途径和接口都是通过本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来实现的,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为此,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分析现有组织结构,绘制本组织“行政组织机构图”。

  (2)分析组织的质量管理层次、职责及相互关系,绘制“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说明本组织的质量管理系统。

  (3)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要素分别分配给相关职能部门,编制“质量职责分配表”。

  (4)规定部门质量职责;管理、执行、验证人员质量职责。

  (5)明确对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的全部要素负有决策权的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资源配置,

  资源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保证。包括依据标准要求配置各类人员和基础设施,在对所有质量活动策划的基础上规定其程序和方法以及规定工作信息获得、传递和管理的程序和方法等。

  (三)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阶段

  1、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是通过建立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来实现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当情况改变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要求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作为组织开展质量活动的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提供证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用以展示质量管理体系,证明其与顾客及第三方要求相符合。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表格等。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专门编写小组编写,编写顺序可以:

  (1)自上面下进行,即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及记录表格的顺序编写;

  (2)自下而上地进行;

  (3)采取中间突破的方法,即先编写程序文件。

  首先应对文件编写组成员进行培训,接着制定编写计划,收集有关资料,编写组讨论文件间的接口,然后将文件初稿交咨询专家审核;咨询专家向编写组反馈,并共同讨论修改意见之后,由编写组修改文件直至文件符合要求。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批准、发布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分级审批。质量手册应由最高管理者审批;程序文件应由管理者代表批准,作业指导书一般由该文件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跨部门/多专业的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批。文件审批后,需正式发布,并规定实施日期。以宣传和培训的形式,使组织中所有人员理解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有关内容,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前,可以通过考试检察员工对有关内容的了解和理解情况。

  (四)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阶段

  1、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

  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后,要经过一段试运行,检验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组织通过不断协调、质量监控、信息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影响质量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例如旧的习惯、传统思想、缺乏认识、对文件理解偏差等。所以,对程序、方法、资源、人员、过程、记录、产品(服务)连续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发现偏离标准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可以增加内部质量审核的次数,通过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这一自我改进机制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2、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

  内部质量审核(简称内审)和管理评审是验证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1)内审是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文件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了有效贯彻等内容进行的。

  内审特点在于它的客观性、系统性和独立性。内审分为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阶段:文件审核是评价组织编写的质量手

  册、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和工作目标的需要。现场审核是评价实际的质量活动是否符合《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及这些规定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内审内容包括:组织结构与所进行的活动的适宜性;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情况和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有关质量制度、规章、办法执行贯彻情况;人员、设备和器材的适宜情况;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与标准的符合性等。试运行期间,内审频次视情况可以较多,每年需要23次;体系正常运行后,内审方式可以分为集中审核或滚动审核。前者是集中全面审核,每年至少一次,后者是按计划陆续开展,每次审核一个或几个部门或活动,全年至少覆盖所有部门一次。

  应在内审程序中明确规定内审的以下各步骤:

  ①策划审核(确定任务、目的、范围);

  ②准备审核(组成审核组、编制审核计划、检查表、准备现场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等工作表格);

  ③现场审核(首次会议、现场收集客观证据、评价、末次会议);

  ④编写审核报告;

  ⑤进行现场整改,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⑥纠正措施跟踪验证。

  ⑦编制年度质量管理体系情况汇总分析报告;

  (2)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适时地评价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管理评审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①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程度;

  ②内审及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有效性的评价,对薄弱环节的专门措施;

  ③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及趋势分析;

  ④顾客意见和处理情况,主要问题分析和预防措施;

  ⑤本组织机构和资源的适应性;

  ⑥质量改进计划;

  ⑦进一步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意见。

  3、质量管理体系的调整和完善

  内审和管理评审可以帮助发现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中不符合《标准》或操作性不强之处。一方面应纠正体系中的不合格项,另一方面要修改文件。

  4、质量管理体系资格认证的准备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资格认证的准备工作主要有4个方面:

  (1)模拟审核。由咨询专家独立对本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核,明确提出不合格项,并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①过程是否被确定过程程序是否被恰当地形成文件

  ②过程是否被充分展开并按文件要求贯彻实施

  ③在提供预期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2)组织针对不合格项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制定纠正措施计划,限期整改。

  (3)提出资格认证申请,提交质量管理手册,确定资格认证时间。

  (4)咨询专家指导资格认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在指导下:

  ①对重点项目进行自查:

  ②全员再次培训和考核,进一步理解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相关职责、权限,本人在质量管理体系的位置、作用;相关程序文件及其它文件内容和实施情况;

  ③提供质量体系运行的相关见证材料:例如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内部及会议记录;抽取一些典型职业技能鉴定考务挡案等。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10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基本点

  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要求所建立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它强调预防为主;强调遵守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强调全过程控制,有针对性地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以期达到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持续改善,切实做到经济发展与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同步进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组织在建立、保持与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有必要遵循下列基本的共识性要求:

  一个组织内可能存在若干种危害,对于不同的危害可以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但一个组织只应建立并保持一个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应覆盖该组织所处的.所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情况;

  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结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结构由职责和权限、组织结构、资源和人员、工作程序和技术状态管理等组成。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必须文件化。即编制与本组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相适应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坚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各要素是否有效实施并与实现规定的目标相适应,提供减少、消除和预防各类不符合所需的客观证据,使体系不断改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

  坚持不懈地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建立管理制度及流程】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01-17

服务流程管理制度06-10

仓库管理制度与流程09-04

施工流程管理制度11-18

采购流程管理制度02-11

流程制度管理制度01-24

物业流程管理制度02-03

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02-27

流程和管理制度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