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

时间:2024-06-01 09:22:42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介入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

  现如今,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介入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介入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介入诊疗技术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即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二、介入手术准入专家组名单及职责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秘书:XX

  职责:

  1、负责医师介入手术资格准入和技术准入;

  2、负责介入手术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3、负责介入手术的技术指导;

  4、负责介入手术的质量监控。

  三、从事介入诊疗技术人员基本要求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要求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及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专业医师。

  2.有3年以上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或其他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拟从事介入诊疗技术的医师需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经过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医院对从事介入诊疗技术的工作人员实行授权制,未取得医院授权的人员不得从事介入诊疗技术相关工作。

  (四)各级介入医师手术分级

  1、甲等资质:主任医师或晋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5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2、乙等资质:副主任医师或晋升主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5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3、丙等资质:主治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4、丁等资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并符合介入诊疗医师资质要求。

  (五)各级介入医师手术范围

  1、甲等资质:具有Ⅰ、Ⅱ、Ⅲ、Ⅳ级介入手术资格,并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

  2、乙等资质:具有Ⅰ、Ⅱ、Ⅲ级介入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Ⅳ级介入手术,特别优秀者可经科室考核,医务科审核批准可开展新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

  3、丙等资质:具有Ⅰ、Ⅱ级介入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Ⅲ级介入手术。

  4、丁等资质:具有Ⅰ级介入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Ⅱ级介入手术。

  (六)特殊情况下的审批标准

  1、因各种原因被降级处理的医师,可在降级半年后申请该级腔镜手术资质;

  2、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须按照医院有关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四、介入诊疗技术授权程序:

  1、介入手术医师根据个人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介入手术医师资质准入申请表》(见附件1)。

  2、各专科结合申请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医德医风等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主任签字确认。

  3、结合科室意见,由医务科审核,提交介入手术准入专家组讨论通过。

  4、医务科对通过介入手术医师专家小组讨论合格者进行授权。

  五、介入诊疗技术管理

  我院介入诊疗技术按照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相关制度严格管理。

  (一)严格遵守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二)在实施介入诊疗技术前,必须经2名(其中至少1名为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术后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介入诊疗技术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使用高值耗材、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开展介入诊疗技术的科室必须制定并发症等紧急情况处理的应急预案和流程,主管医师应全程参与介入诊疗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与介入诊疗技术实施医师充分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切实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五)建立健全介入诊疗后随访制度,定期进行随访、记录。

  (六)医院和科室应定期进行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价,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必要时实施再授权,保证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持续改进。

  (七)其他管理要求

  1.建立介入诊疗技术器材购入、使用登记制度。必须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经医院统一采购的介入诊疗技术器材,不得通过器材谋取不正当利益。在介入诊疗病人住院病历中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介入诊疗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介入诊疗器材。

  2.影像科制定仪器的管理、使用和日常维护的相关规定,设备的定期检修及保养等参照我院设备部的相关规定执行。

  3.介入手术室纳入全院感染管理监测范围,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严格管理。

  4.按照我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制度》、《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及《放射诊疗质量保证制度》等的相关规定,规范人员健康维护、环境保护、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安全保障等工作。

  5.介入诊疗工作人员每年应参加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培训学习。

  6.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国家规定收费。

  六、设备及设施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介入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制度12-01

诊疗管理制度(通用18篇)07-31

预约诊疗工作制度11-30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05-11

技术管理制度12-05

技术管理制度09-01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07-06

技术岗位管理制度02-14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04-12

实训室技术管理制度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