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交谈的艺术
作者:赵娟时间:2017-12-15
孩子对世界的感受的表达方式与成人不同,对自己感受的表达也与成人不一样。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即看待事物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别人的立场。因此,成人要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向孩子有效地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就必须准确把握孩子的表达方式,并用孩子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与孩子谈话。
1、了解孩子提问中隐含的意思。
孩子常常用“代号”传达信息,家长要学会“破译”。对他们发出的令人费解的信息,家长要善于琢磨,方能悟出其中的意思。有位母亲领着5岁的孩子去幼儿园,他走进教室看见一本撕掉好几页的画书,问道:“谁撕的书?”老师回答:“书是给大家看的,过些时候它们就会破损的。”孩子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并且感到:“这个大人真好,假如我弄坏了玩具,撕破了,他不会生气的,所以我呆在这里一定是安全的。”后来,他自愿来到幼儿园,开始了新的生活。
2、不要居高临下。
孩子们常常不愿意与父母谈话,他们不喜欢父母高高在上的劝诫和说教。这里有一个例子,家长问:“你到哪里去?”孩子回答:“出去。”家长接着问:“去干什么?”孩子随口答:“什么也不干。”是什么原因是谈话陷入这种僵局,家长也很困惑,此类家长同孩子的谈话,像是各自在舞台上独白,一方是批评和训斥,另一方是抵制和辩解。无法沟通感情,不是由于缺乏爱,是缺乏尊重,缺乏恰当的方式方法。想接近和了解孩子,必须放下架子,同孩子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和新的谈话方式。
3、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当孩子告诉家长“老师今天批评我了”,家长先把不必问他详细的经过,不要追究原因,也不要责备。家长应先表示理解他的难过、不好意思,甚至是想报复的心理。家长可以说:“你一定很难过,是吧?你是不是有点讨厌那个老师?”是孩子感到父母理解自己。先使孩子心情平静下来,再听他诉说。
当一个孩子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很强烈的内心感受时,家长的任何劝解都是无用的,孩子的内心感受不会因此消失。但如果家长能表示同情和理解,孩子的无名火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稻田镇幼儿园 赵娟)
1、了解孩子提问中隐含的意思。
孩子常常用“代号”传达信息,家长要学会“破译”。对他们发出的令人费解的信息,家长要善于琢磨,方能悟出其中的意思。有位母亲领着5岁的孩子去幼儿园,他走进教室看见一本撕掉好几页的画书,问道:“谁撕的书?”老师回答:“书是给大家看的,过些时候它们就会破损的。”孩子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并且感到:“这个大人真好,假如我弄坏了玩具,撕破了,他不会生气的,所以我呆在这里一定是安全的。”后来,他自愿来到幼儿园,开始了新的生活。
2、不要居高临下。
孩子们常常不愿意与父母谈话,他们不喜欢父母高高在上的劝诫和说教。这里有一个例子,家长问:“你到哪里去?”孩子回答:“出去。”家长接着问:“去干什么?”孩子随口答:“什么也不干。”是什么原因是谈话陷入这种僵局,家长也很困惑,此类家长同孩子的谈话,像是各自在舞台上独白,一方是批评和训斥,另一方是抵制和辩解。无法沟通感情,不是由于缺乏爱,是缺乏尊重,缺乏恰当的方式方法。想接近和了解孩子,必须放下架子,同孩子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和新的谈话方式。
3、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当孩子告诉家长“老师今天批评我了”,家长先把不必问他详细的经过,不要追究原因,也不要责备。家长应先表示理解他的难过、不好意思,甚至是想报复的心理。家长可以说:“你一定很难过,是吧?你是不是有点讨厌那个老师?”是孩子感到父母理解自己。先使孩子心情平静下来,再听他诉说。
当一个孩子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很强烈的内心感受时,家长的任何劝解都是无用的,孩子的内心感受不会因此消失。但如果家长能表示同情和理解,孩子的无名火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稻田镇幼儿园 赵娟)
上一篇:多留点时间给孩子
下一篇:多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