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让宝宝更健康的事
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呢?孩子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尽量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应该如何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宝宝更健康的事,赶紧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吧!
让宝宝更健康的事1
1、趴着玩
刚出生的宝宝大局部时间都在睡觉,少有的苏醒时间不是躺着,就是被抱着。实践上,宝宝从医院回到家里的第一天,就能够让他趴着玩了。让宝宝尽早趴着玩,不只能够预防扁平头,还能促进早期头部控制,锻炼背部、颈部和手臂的力气,有助于宝宝之后学习翻、滚、爬这些动作。
2、添加含铁辅食
在宝宝满 4~6 个月以后,就能够依据宝宝的状况添加辅食,而最初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含铁的食物,比方强化铁的`谷类食品、红肉泥、鱼泥、豆腐等。
3、用杯子
宝宝 6 个月以后,就能给他用杯子了,在刚开端能够先用学饮杯过渡。让宝宝半岁之后开端学用杯子,1 岁左右分开奶瓶,最晚也不要超越 18 个月。及时用杯子,不只能进步宝宝眼、手、嘴的谐和才能,还能促进口唇才能和咀嚼吞咽才能的开展,对孩子的心理、言语才能发育都有益处。
4、口腔护理
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就应该给他刷牙了,而且应该用含氟牙膏,让宝宝习气每天刷牙。在牙齿萌出后,只需孩子能配合牙医了,就能够带他去涂氟预防;然后在 3~4 岁、6~9 岁和 11~13 岁对分别乳牙和恒牙停止窝沟封锁。
5、培育睡眠习气
好的睡眠习气不是与生俱来的,而需爸妈好好培育。每天到了固定时间,就能依照固定步骤(拉窗帘、洗澡、换尿不湿、喂奶、刷牙等),让宝宝明白睡觉时间到了,然后就把他放床上,用轻拍或轻哼来安抚,让宝宝逐步学会本人入睡,而不是不断依赖抱哄或吃奶才干睡着。
6、戒安抚奶嘴
超越 6 个月,还用安抚奶嘴会增加宝宝发作中耳炎的风险,要是到 4 岁还在继续用安抚奶嘴,还可能会对牙齿形成不好的影响(比方牙齿不划一、地包天、上牙前突等)。普通在宝宝 6 个月~1 岁,就应该逐步减少或中止给他用安抚奶嘴,最晚也最好不要超越 2 岁。
7、添加维生素 D
自然食物中(包括母乳)维生素 D 的含量普遍比拟少。所以,在宝宝出生后几天,就能够给他补充维生素 D,至少补充到 2 岁,有条件的还能够继续补充到青少年以至成年。
8、让宝宝本人吃饭
宝宝多大能本人吃饭,其实很大水平上取决于父母什么时分给孩子本人吃饭的时机。在 8~12 个月的时分,就能够让宝宝本人尝试用手抓着吃,之后再帮孩子逐步熟习用勺子或是其他工具吃东西。
9、分床睡
对小婴儿,最好跟父母同房不同床,只在喂奶或安抚时才把孩子抱到大人床上,要睡觉时就放回他的小床。当宝宝逐步长大开端逐步留意到男女差异,假如还继续和爸妈一同睡,不只可能会影响性认知开展,还会影响夫妻生活和夫妻关系,而夫妻关系不和睦也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安康开展。所以,普通在 2 岁以后 4 岁之前,爸妈就能够逐步引导孩子分房睡啦。
让宝宝更健康的事2
1、欢笑帮宝宝制造好情绪
快乐的宝宝更爱笑?绝对正确!而且反过来也一样:多笑一笑可以让宝宝更快乐,因为笑激活了宝宝身上所有代表幸福的荷尔蒙。欢笑着的宝宝不会同时悲伤着,因此好情绪就随着笑声蔓延开来。不信的话,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对着镜子笑一笑试试!孩子因为什么而笑是根据年龄而不断变化的,比如小宝宝喜欢在和妈妈玩藏猫猫的游戏时格格地笑个不停;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一听到他不明白的“古怪的词,就会哈哈大笑;再大一些的.孩子已经能听懂简单的幽默故事,所以想让宝宝笑,也要找好方法。
2、欢笑可以锻练宝宝的呼吸器官
很多时候人们会告诉你“让宝宝多哭一哭,喊一喊,可以锻炼他的呼吸器官。其实相比之下欢笑在这方面的作用要更大一些,而且不会让宝宝感到痛苦。专家解释说,欢笑需要集中利用呼吸器官,笑着的宝宝,通常呼吸无比顺畅,因为笑是从腹部发出的。而且欢笑的过程中氧气与二氧化碳能够更好地交换,通畅的呼吸道受到感染的风险也会降低。所以,喜欢笑的宝宝肺活量一定不会小,大多都是吹肥皂泡的高手。
3、欢笑帮宝宝增强抵抗力
欢笑不仅让宝宝感到快乐,而且对他的免疫系统有积极的作用。德国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注射疫苗之后,心情愉快、可以开心笑的宝宝对疫苗的接受能力更强,能够产生更多的抗体。另外,在宝宝大笑之后唾液和血液中的抵抗细胞大大增多。显著的效果就是,总是心情愉快、喜欢笑的宝宝都很少生病,哪怕是被雨淋湿了,打着哆嗦回家的时候。相反,生病的宝宝如果能多笑一笑,也能康复得更快一些。这是因为在长期紧张和郁闷的情绪下,细菌和病毒很容易趁虚而入。
4、欢笑能够缓解宝宝的疼痛
当孩子看着马戏团的小丑表演而乐不可支的时候,就会忘记腿上的伤痛。欢笑不仅可以转移对宝宝疼痛的注意力,而且的确有缓解疼痛的效果。实验表明,在10分钟的开怀大笑之后,疼痛会被挡在“门外一到两个小时。而且经常笑一笑还可以降低宝宝对疼痛的敏感度。所以下次宝宝再肚子的时候,你不放给他看看搞笑的卡通片。
5、欢笑让宝宝放松
当宝宝在尽情地欢笑之后,会感到昏昏欲睡和放松。因此经常会有人告诉你“如果宝宝不喜欢睡觉,就在睡前多让他笑一笑。其实原因很简单,宝宝在开怀大笑时调动了身体的很多肌肉,笑声停止后又将它们放松,这时候宝宝就会感到放松、很想睡觉。如果宝宝感到紧张,也不妨用欢笑替他放松。
让宝宝更健康的事3
初为人母的妈妈,时刻关注着宝宝的一举一动。在日常照料过程中,除了宝宝的吃喝拉撒外,宝宝如何睡觉,也是许多年轻妈妈非常关注又把握不定的一件大事:仰卧、俯卧、侧卧……哪种睡姿使宝宝既有个漂亮的头型,又没有安全隐患呢?
各种睡姿的特点:
1、仰卧睡姿:
一般父母都习惯于让婴儿采用仰卧的睡姿,仰卧时便于父母直接观察婴儿脸部的表情,婴儿的脑低睡平,形成所谓的“方头大脸”,婴儿的内脏器官受到压较小,宝宝的四肢能够自由地活动。
仰卧的缺点:
对宝宝的呼吸不利,由于重力的关系,喉部会阻挡呼吸气流自由进出气管口,一旦气流阻力增大,宝宝在仰睡时呼吸就会有杂音(鼾音),造成呼吸困难,对原本呼吸就不顺畅的婴幼儿不合适;宝宝容易发生呕吐,由胃反流到食道的食物吐出后,会聚积在宝宝的咽喉处,不易由口排出,较易呛入气管及肺内,发生危险;宝宝身体较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外,容易着凉,心理上也有不安全感,不易熟处。
2、侧卧睡姿:
让婴儿侧卧最好采用右侧位,这样可以避免心脏受压,也可以预防吐奶,特别是刚吃完奶后更应让宝宝右侧卧,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即使发生溢奶也不会引起窒息。
侧卧的缺点:
如果总是侧睡,容易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以及歪扁头,也有可能造成斜视;宝宝不容易维持侧卧的姿态;左侧卧容易引起呕吐或溢奶。
3、俯卧睡姿:
家长一直有一种偏见,认为小婴儿趴着睡容易阻碍宝宝呼引起窒息,其实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备了自身防御的能力,当他脸朝一侧俯卧时,他会本能地将口鼻露出来,舒畅地呼吸。趴着睡不但不会影响胸部和肺部的发育,相反有助于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因为趴着时宝宝的胸部压迫床,床会给一个反作用的压力正好按摩小儿的胸廓,能提高宝宝的肺活量,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尤其是对未满月的新生儿是有保健功能的。宝宝如果发生吐奶时,也会顺着嘴角流出,不致于因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危险,因此在许多国家都喜欢让孩子以俯卧姿势入睡。
俯卧的特点:
父母不容易观察宝宝的肤色和表情;
;婴儿和口水易下咽,造成口水外流;
口鼻容易被被褥等外物阻挡而造成呼吸困难;
婴儿的四肢活动不方便。
婴儿的3种睡姿各有长短,年轻的爸爸妈妈该做何选择,实在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婴儿的睡姿,特别是一岁以内的要仰卧、俯卧、侧卧3种姿势交替睡,每天不能总固定一个姿势。如果不能随时有人在旁照料,以仰卧为主,有人照料时以俯卧为主,当宝宝生病(如感冒、发烧)时,体力肌肉会变弱,最好还是采用仰睡姿势。
俯、仰、侧卧,各有特点
俯卧,通常是宝宝自己最喜欢采用的一种睡觉姿势,将自己身体的柔软部分——胸部和腹部放在下面,背部和臀部向上,脸颊侧贴在床面,这个姿势最不易产生扁头。但由于宝宝头颈肌肉无力,特别在3个月以内,宝宝自己转动头部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床褥过于柔软,宝宝在睡眠过程中一旦将头埋在其中,则很容易发生窒息。
仰卧,呼吸通畅,看似安全,但我们知道宝宝非常容易回奶,在睡梦中一旦发生回奶,仰卧位很容易使回出来的奶堵住宝宝的口鼻,引起窒息。同时,长期采用仰卧位也最容易造成后脑勺扁平,形成小扁头。
侧卧,宝宝睡在自己头部的颞侧,小脸转向一边,身体侧卧,这样睡梦中万一发生回奶,奶液顺着嘴角流到口腔外,不易发生口鼻堵塞,比较安全。同时侧卧不会使枕骨(后脑勺)受到挤压,较少出现正扁头,但如果长期固定一侧方向,也容易出现“歪扁头”。
宝宝选择睡姿前的考虑
我们来看看宝宝头部骨骼的发育: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头型会有所变化,这与宝宝头颅骨的发育有关。刚出生的宝宝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头颅骨质地比较软,有相当的可塑性。随着月龄的增加,骨骼逐渐钙化,头颅骨才渐渐变得坚硬起来。因此,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如果头部某一方位长期承受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时,比如一直仰卧的话,那娇嫩的枕骨(后脑勺)长期受压,其正常的弧度将逐渐被压平,并随着月龄的增加,骨骼钙化成形,就会形成扁头。
再了解一下宝宝头颈部肌肉的发育。刚出生的宝宝头颈肌肉软弱无力,不管是睡在床上还是在妈妈怀中,宝宝没有一点控制能力,需要借助外界力量的支持。满月时,宝宝俯卧位时可以稍微抬起一下头,时间非常短暂,很快就又趴在床上了。妈妈竖抱宝宝时,需要时时用手托住宝宝的头部,使他的头不左摇右摆。满月以后,妈妈天天让宝宝进行俯卧抬头训练,这样使其头颈部肌肉得到锻炼。到3个月时,宝宝不仅俯卧位时抬头很好,而且妈妈竖抱时,也能自己控制头部,不需要妈妈的手来扶持了。这也就是说,到了3个月以后,宝宝睡觉过程中,自己有能力来移动自己的头部位置了。
让宝宝这样睡
因此,一般来讲,宝宝采用两侧适时交替的侧卧是个安全而理想的睡姿,且头型轮廓优美。
同时,针对宝宝好动的特点,可以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枕头,来固定宝宝睡眠过程中的身体和头部。刚出生的宝宝平躺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婴儿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时头和身体也在同一平面,因此,这个时候没有必要使用枕头,只要在宝宝侧卧时,在其背臀部放个有一定硬度的大枕头,让宝宝身体有所依靠,就不会随意翻动身体了;宝宝长大至3个月后,头与身体比例发生变化,此时可以开始使用枕头。小枕头的高度只需3~4厘米就可以了,枕头不要太软,要吸汗、透气的,外面应该是纯棉软布的,里面可以填充荞麦皮、木棉等。
6个月以上的宝宝头型基本固定,头颈部的肌肉也已发育良好,宝宝睡觉的姿势可以自由一些,让宝宝自己来选择一个他觉得最舒服的睡姿。
专家建议,1岁以内的宝宝建议3种姿势交替睡:当旁边没人照顾时最好选仰睡,有人照料时选俯卧,宝宝生病时还选仰睡。
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不同的情况,交替选择适合宝宝的睡眠姿势,同时还要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注意从小就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在抚育宝宝的过程中,您会觉得很轻松,宝宝也会很健康地成长。
让宝宝更健康的事4
1、幼注意宝宝的口腔护理
一般来说,从婴孩6-8个月第一颗乳牙冒出来时,就该带他去看牙医了。当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就要用指套式牙刷,以轻柔、简短的来回动作清洗幼儿牙齿。每天最少做两次,一次在早餐后,另一次在睡觉前。
2、注意宝宝的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常在幼儿中流行,2岁左右的宝宝易发。婴幼儿对手足口病缺乏足够的抵抗力,最容易被感染。你要给宝宝做足预防工作,如,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儿。还有,在接触孩子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选好宝宝的'牙刷与牙膏
宝宝是不是很喜欢吃甜食,而你又很担心他蛀牙呢?确实,宝宝的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在为宝宝选牙刷、牙膏产品时,也要多花些心思哦!牙刷以小刷头为宜,刷毛选择以软质为主,牙刷刷柄以方便宝宝握持为佳。牙膏则要选刺激性小的、泡沫不多的,性能稳定、使用保存方便的牙膏。
让宝宝更健康的事5
1、宝宝该喝什么样的水?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每公斤体重对水的需求量和吸收率都高于成年人,所以水质和水量十分重要。食物中的水分是婴幼儿摄入水分的重要来源,但不像饮料那样直观。饮料是人体在膳食外摄取水分的主要来源,包括煮沸的开水、矿泉水、水煮的水果水、蔬菜水、鲜榨果汁和较大儿童饮用的清淡绿茶水等。对宝宝来说,各种饮料中应首选白开水。
2、宝宝该喝多少水?
孩子应该按体重确定喝水量。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根据WHO(1993)的推荐量,0-1岁的婴儿每天水摄入推荐量为150ml/(kg.d)。体重5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0.75L水,体重10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量1L水。以上供水量是指经口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及食物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水的总和,而不是单指饮水量。除去奶类、蔬菜、水果中所含的水分,1-3岁幼儿每天需要直接饮用的水量为600毫升~1000毫升。照此推算,1-3岁的孩子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
3、宝宝该怎样喝水?
很多人往往是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要喝水。而实际上,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状态了。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将饮水时间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一杯左右。如:1-3岁的幼儿每日喝白开水4~5次,每次150~200毫升,同时要参考季节、气温,出汗多少而灵活掌握。年龄小的宝宝每次应减量。切记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这样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4、新生儿的饮水量有讲究
对于新生儿来说,身体所需的水要从一定量的饮水和牛奶中摄取。新生儿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而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全,但相对来说,需要水的量却比成人要高,孩子越小,需要水分越多,但是,并不意味着饮水越多越好,所以,家长应该掌握孩子的饮水量,以满足孩子生长的需要。
新生儿每日需水量为150毫升/千克,人工喂养时每天除了喂奶时给予的水分外,还要再补充少量的水。开始时每次可以给10~20毫升的水,逐渐增加到每次50毫升左右,在两次喂奶之间给一次水,在给新生儿喂水时,要注意不要过急、过多,冷热也要适宜,同时,还要注意奶具清洁与消毒,给孩子喂水时,还要灵活掌握饮水量,天气热时,虽说新生儿不易出汗,但于气温高,身体丢失了一定量体液,这种情况下,要多给孩子一些水,但一次摄入量不要过多,可以多给几次,如果孩子生了病,特别是发烧,身体的'消耗,或者因呕吐、腹泻引起孩子身体当中水的丢失过多的时候,都要多给孩子饮些水,以弥补身体中水分的不足。但是应该提醒家长们,尽量不要给孩子喝橘子水或糖水,以免影响孩子牙齿的正常发育。因此,给孩子喝水也很重要,这样才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使孩子健康成长。
温馨提醒:
1.长期贮存以及反复倾倒的凉开水会被细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
2.不要将凉开水反复烧开,否则水中的重金属浓缩,不利健康。
3.矿泉水中含有较多矿物质,宝宝有可能还不能及时利用或代谢掉这些矿物质。
4.纯净水中矿物质含量少,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不利。
5.最好不要给宝宝喝各种人工配制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有人工添加剂,多对宝宝胃肠道有刺激,轻则引起不适,妨碍消化,重则引起痉挛等。
怎么知道宝宝需要喝水
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即使渴了也“有口难言”,而大一点的会说话的孩子即使是渴了也常常不会说出来。所以这就要靠爸爸妈妈的“慧眼”了。如果宝宝有以下“症状”,就提示你他/她需要喝水了:
宝宝口唇发千、不断用舌头舔嘴唇;经常哭闹、烦躁、难以入睡:
应换尿布时没有尿或尿色深黄等。
什么温度的水适合
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对宝宝娇嫩的胃黏膜造成损伤。
夏天千万不能给宝宝喝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这样容易发生胃不适甚至痉挛;冬天则不能给宝宝喝太热的水,容易发生烫伤。
温馨提醒:
一般来说,夏天宝宝最好饮用与室温相同的水,冬天的饮用水温在40℃左右就差不多了。
如何掌握补水量
一般来说,四个月以内的宝宝,尚未添加辅食,饮食来源完全靠吃奶,不论是母乳或奶粉冲泡的奶,80%都是水分。若喂奶量充足,则不必喂水,因为喂水会减少吃奶的量,不利于婴儿营养素的摄入。
若喂奶量未达每日每公斤体重100毫升,则要适量给宝宝喂水。一天喂1~2次水就足够了。
开始时每次可以喂10~20毫升,随着年龄增长喂水次数和每次喂水量逐渐增加。
温馨提醒:
3岁内的宝宝每次饮水量不宜超过100毫升,3岁以上可增至150毫升。只要宝宝的小便正常,喂水的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夏天天气热,宝宝出汗多,应给宝宝适当增加饮水的次数以补充缺失的水分,冬天则相反。
让宝宝更健康的事6
婴幼儿每天对水的需求和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婴幼儿需水量和含水量与不同,另一方面,婴幼儿的代谢、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人体内含水量:55%,新生儿80%,0~3岁婴幼儿70%~75%。每日的需水量按体重来说,50毫升/公斤;0~1岁婴幼儿150毫升/公斤;1~3岁婴幼儿100毫升/公斤。如果水分不足,容易发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宝宝喝水要科学
1、新生儿不能喂过甜的水。
新生儿喂糖开水浓度以5%~10%为好,品尝时在似甜非甜之间。
2、饮料不能替代白开水
宝宝口渴了,只要给他们喝些白开水就行,偶尔尝尝饮料之类,也最好用白开水冲淡再喝。
3、不要给宝宝喝冰水
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刺激胃肠,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4、饭前不要给宝宝喝水
饭前给宝宝喝水会稀释胃液,不利于食物消化,而且宝宝喝得胀鼓鼓的会影响食欲。恰当的方法是在饭前半小时,让宝宝喝少量水,以增加口腔内唾液分泌,帮助消化。
5、睡前不要给孩子喝水
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夜间深睡后,还不能完全控制排尿。若在睡前喝水多了,容易遗尿。
6、久存的开水不宜给孩子饮用
室温下存放超过三天的'饮用水,尤其是保温瓶里的开水,易被细菌污染,并可产生具有毒性的亚硝酸盐。
7、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喝水不要过快,不要一下子喝得过多,否则不利于吸收,还会造成急性胃扩张,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另外,要教育孩子不要喝生水,以防感染胃肠道传染病。
【让宝宝更健康的事】相关文章:
怎么让宝宝睡得更安稳07-26
如何让身体更健康10-25
这样的挑选大米更健康07-25
《跳跳更健康》大班教案12-09
大班体育教案:跳跳更健康09-02
儿童饮食如何让孩子吃得更健康08-26
孩子大脑发育如何才能让宝宝更聪明04-21
12种方法让宝宝越玩更聪明09-23
培养宝宝健康的心理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