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教案

时间:2022-11-24 16:09:19 教案 我要投稿

荷花的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花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花的教案

荷花的教案1

  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荷花,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丰富词汇:荷花、花梗、叶柄、莲蓬。

  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准备:

  一幅荷花挂图、莲蓬和藕(实物)、刀子、印章画、纸。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教师说谜语,让幼儿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生在绿船上"。(荷花,又叫莲花)

  二、了解荷花名称及生长特点出示荷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荷花各部分的名称和生长特点。

  1、出示荷花图片,教师提问:你们在什么季节见过荷花?在哪儿见到过?观察荷花、花梗、荷叶、叶柄,并提问:它们叫什么?长得什么样?

  2、出示实物莲蓬,并提问:这是什么?它的里面有什么?(剥开莲蓬,让幼儿观察)。

  3、出示实物藕,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荷花的什么?长得什么样?里面有什么?(切开藕,让幼儿观察)。

  三、介绍荷花的用途提问:你们知道荷花有什么用吗?

  四、游戏活动:夏天到了!

  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表演夏天里的.荷花盛开的动作。相互表演!

荷花的教案2

  设计意图

  《荷花朵朵开》是体验式教材中班“夏天来了”主题中的数学活动,数环形排列的荷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让幼儿确定起点,活动中采用了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环形数数时必须先确定起点。在引导幼儿找起点的环节中,设置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通过比较异同确定起点数有差异物体的环形排列图,第二层次是通过借助辅助物决定起点数一模一样物品的环形排列图。环节的组织采用了幼儿自主探索——共同交流——教师提升的策略,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一)尝试用确定起点的方式数环形封闭状排列的物体,丰富数数经验。

  (二)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事物的特征或借助辅助工具等多种方法做起点标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确定起点的方式数环形封闭状排列的物体。

  难点:探索确确定起点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一)图片1:不同特征的荷花10朵,排列成环状;图片2:一模一样的荷花10朵,排列成环状。(幼儿人手一份图片2,其他环形排列的图片每人一份)

  (二)笔、夹子、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六月荷花开

  1.认识荷花

  一一这是什么花?你认识吗?(教师出示图片1)

  2.自主数数

  ー一请你数一数,这星一共有几朵荷花?

  3.交流讨论

  ——这儿一共有几朵荷花?(请幼儿说说自己数的结果。)谁来数一数?(可请个别数数有误的幼儿演示,并与之互动交流,如你是从鄢里开始数的',为什么停下来不数了等。)

  一一你们觉得他这么数可以吗?为什么?怎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并请数对的幼儿交流、演示自己的方法。)

  ——(教师小结)数一圈东西的时候,要记住从哪朵数起的,才不会数错

  (二)朵朵荷花开出来。

  1.学习根据事物的明显特征找起点。

  ——你想用哪朵花作为起点?可以用什么办法让自己记住这朵花是起点?(引导幼儿自主交流自己的思考。)

  ——(教师小结)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荷花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荷花的颜色、形状或者位置的不同来确定起点,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也就不会重复地数了。

  2.学习用做记号的方式找起点

荷花的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课活动的主题是:利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等绘图工具,绘制具有渐变色效果的图像“夏日荷花”。明确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学着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画美丽的“夏日荷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灵活地利用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绘制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混色器”面板中进行设置;学会“颜料桶”工具的使用;学会“导出图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绘制图画,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内容,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导出图像”的方法。

  难点:“铅笔”工具的灵活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本课,我们将利用FlashMX中的“铅笔”、“颜料桶”等工具绘制具有渐变色效果的图像“夏日荷花”。

  (二)教授新课

  1、渗透法制教育

  师:生活中荷花给了我们美感,使得大自然更加美丽,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2、画荷花轮廓线

  步骤1:选择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在属性面板中进行相应设置。步骤2:在工具箱中“选项”区中选择“铅笔模式”为“平滑”

  步骤3:在舞台上拖动鼠标,绘制荷花的`轮廓线。

  师:利用屏幕广播进行演示操作步骤。

  生:观察教师演示的步骤、记录难点。

  3、给荷花填充渐变颜色

  步骤1:选择工具箱中的“颜料桶”工具,然后在“混色器”面板中进行设置。

  步骤2:为产生从花心向叶尖的渐变色效果,在花心上单击鼠标左键,将花瓣填充为浅黄向深粉渐变的效果。

  师:给学生演示操作,并将重点、难点给学生重点讲解。

  生:操作练习,从小组长开始,每位组员将一步骤练习一遍,不熟之处由老师或小组长指导。

  DIY:

  用相同的方法,继续给荷花填充渐变颜色。

  改变“铅笔”工具的“笔触高度”为8,画荷花的花蕊和花茎。

  依照图示的效果,画两朵变色的荷花。

  生:按照前面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

  4、在新图层上画荷叶

  师:由于“图层2”所画的荷叶遮住“图层1”上的部分荷花,我们需要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用鼠标将“图层2”向下拖动,改变两个图层的叠放次序。

  生:按照方法,改变两个图层的叠放次序。

  5、保存文件

  师:执行“文件”→“另存为”命令,将文件以“夏日荷花”为名保存起来。生:根据步骤进行操作,将自己的文件保存起来。

  6、导出图像

  步骤1:执行“文件”→“导出图像”命令,在弹出的“导出图像”对话框中选择保存文件的位置,文件名及保存类型。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我们绘制的矢量图形就以图像的形式保存起来,文件名为“夏日荷花”。

  DIY:

  将绘制的图像以“GIF图像”类型导出,然后将导出的图像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中打开。

  生:自己动手制作,并将制作好的文件保存。

  板书设计:

  “铅笔”工具(“铅笔模式”为“平滑”)

  “颜料桶”工具,“混色器”面板

  导出图像(“文件”→“导出图像”)

荷花的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意思;

  2、学1—3自然段,能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句式说

  说1、3自然段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朗读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这活画的画家是谁?

  二、教学重点:描写荷花的样子的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

  三、教学难点:这幅活的画画家是谁?体会“活”的境界。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或信息。

  (二)、进入情境,初品课文

  播放音乐,出示画面,带着脑中荷花美景自由读文。

  找出写荷花美的语句,品读谈感受。试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形容荷花?

  (三)精读细研,品味荷花

  品味荷叶美:(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1、“挨挨挤挤贴荷叶”游戏使学生明白词义。

  2、领悟荷叶数量多,颜色绿,又大又圆特点。

  品读荷花美:

  1、荷花“冒”出美。重点理解“冒”,能找其他字取代“冒”吗

  给“冒”前面加上形容词,试说荷花怀着哪种心情冒?、肢体动作感悟白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

  2、荷花姿势美。抓重点词(这么多

  一朵有一朵

  这一朵

  那一朵

  也

  活

  了不起)

  (四)转换角色,个性体悟

  1、在情境中学生醉为荷花,展示各种姿势,体会画家难画的原因。

  2、这里指的画家是谁?非叶圣陶,而是大自然。渗透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五)积累延伸,美感再造

  此时此刻你最想要做什么?任选一项你感兴趣,有信心做好的作业。

  如果你觉得有更合适的作业也可以自主完成另外你还可以将你认为有价值的作业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荷花的教案5

  【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学习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学习难点】

  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预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将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认记生字。

  三、预习反馈

  1.在小组内展示生字预习成果。读准音,用生字组词,交流识记好方法。

  2.检查读文,纠正错误。

  分自然段指名读,要求读通顺流利,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四、熟读课文

  1.自由练读喜欢的段落。

  2.个人或小组合作朗诵课文段落,用你的朗读来感染别人。

  3、看看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4、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跟着我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播放荷花池的录像)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吗?

  (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洁白无暇的荷花!冰清玉洁的荷花!含苞欲放的荷花!翩翩起舞的荷花!)

  3、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打开书本,咱们到书本上去看看荷花。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觉得写这篇文章的叶老,他是怎样看荷花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前后巡视。)

  哪些地方、哪些段落让你体会到他是这样看荷花的,找出来可以再读一、两遍。

  (1)有滋有味地看荷花。

  (作者是有滋有味地看荷花,你呢,是有滋有味地读荷花。)

  (2)仔仔细细地看荷花。

  (因为他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连花瓣儿中的小莲蓬都发现了。他不但注意了荷花,还看到了挨挨挤挤的荷叶。)

  (3)津津有味地在看荷花。

  4、读了书,我们体会到文章里的那个我,是在仔仔细细地看荷花,身临其境地看荷花,如痴如醉地看荷花,有滋有味地看荷花。是吧?这样看荷花那才叫美啊!我想,看荷花是这样,读荷花更需要这样。就这么仔细地、有滋有味地、津津有味地来读,先读一读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体会体会,这句子美在什么地方。(默读,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5交流:

  (1)、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

  (2)、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

  (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

  你的感觉就是最美的!

  (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你能体会到“冒”字很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也觉得这个冒字用得特别美,同学们,请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想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跳”!“探”! “蹦”!“伸”!“钻”!)你把“冒”字换成这个字读一读

  但是,你们说的这些字眼作者用了没有呢?没有!尽管意思差不多,但作者什么都没用,就用了这个“冒”字,为什么?你们先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想不想看一看这样冒出来的荷花?

  6、(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

  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

  7、阅读练笔

  (1)、课文写荷花的姿态是从荷花开放的程度写的,其实写荷花的姿态,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写。

  依次出示图片一(一朵盛开的高高挺立于叶上的荷花),图片二(两朵并蒂莲花浮

  在水面),图片三(羞羞答答藏于叶下的花骨朵),图片四(一朵半开的'荷花)这朵花像什么?它好像在干什么或在想什么?

  (2)、(将四幅荷花图同时出示在大屏幕上)用“荷花真是千姿百态!”这句话作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将荷花的四种形态连起来说一段话)

  8、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段

  1、面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深深陶醉美景之中。仿佛他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荷花池看看——(播放音乐)学生闭眼想象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

  四、总结课文

荷花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观察荷花的花朵、叶子、根茎、果实,初步了解荷花的主要特征。

  2、了解荷花不仅可以欣赏而且每部分还可以用来做健康食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60——41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纸工的方法现场做出一朵荷花,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将一片片的花瓣和荷叶贴起来后放在水盆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花瓣和叶子,现在我将她们粘贴起来,请你们看看粘贴好的是一朵什么花?

  2、教师:看出是什么花了吗?为什么你说是荷花?你在哪里见过荷花呢?

  教师:先请幼儿观察荷花,看看颜色这些之类的。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观察。

  二、看图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

  教师:荷花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画面上每朵荷花都一样吗?都是怎样的?请你们用双手做出动作来表示一下。

  这里请幼儿是再次的去观察,请他们做形状和动作的话也是在加深他们的印象。

  教师:荷花是什么样的?你感觉它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它像什么?你觉得它漂亮吗?为什么? 从荷花的外型开始给幼儿进行介绍,让幼儿开始仔细的观察荷花,从而也对荷花的喜欢和欣赏。

  教师出示一个莲蓬后提问。

  教师:这是什么?你见过吗?它像什么?在哪里见过?它和荷花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它就是荷花中间的的花蕊。当花瓣凋谢后,花蕊就会由黄色变成绿色。莲蓬中间有什么?

  教师: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莲藕和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了解荷花各部分都可以用来做健康食品。

  教师:你见过这些食品吗?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说说它是用荷花的哪部分做的?你吃过吗?感觉怎样?

  四、游戏:荷花荷叶几时开。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教师在圈内。当教师说到“开两朵”时,其余幼儿就要两两围圈。

  活动反思:

  今天孩子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思考,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做过有心人,带着孩子们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善于观察习惯,提高孩子对未知事物探索的能力。我愿和孩子们一起努力,一起走进美好的大自然中去探索和发现科学小秘密。

荷花的教案7

  一、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四、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五、教法

  学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习”,“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七、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咏读古诗,引入情境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大家想读吗?

  在音乐声中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咏读想象,进入情境.(学生自由读)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板书:荷花)

  师:在你的心目中,荷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你喜欢吗?如果可以,想不想再欣赏欣赏?

  (二)学生利用主题网站自主欣赏荷花图片、视频以及有关荷花的生物知识。

  师: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欣赏到的荷花的美。

  师:同学们的词语很丰富,句子也很美。说起看荷花最入迷的人要数叶圣陶爷爷了,他看着荷花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少女,而且在风中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三)欣赏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四)抓2,3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入情入景,欣赏荷花的美丽,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引导学生读描写荷花美的句子。

  抓住“挨挨挤挤”,“碧绿”,体会荷叶的长势美和形态美。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

  2、抓住“有的……有的……有的……”学习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师:课文中一共描写了荷花的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

  (生自由读书)

  (网络课件出示荷花池的画面)同学们,这里就是作者所看到的一池的白荷花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画面再来欣赏一番吧!看的时候可以随意地赞美,可以随意地做些动作。

  3、看到这一池的荷花,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可见你们显然都已被荷花迷住了!是啊,真美!就让我们把描写白荷花的这两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随机出示相关文字(指导有感情地读、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读课文)

  4、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

  学生自由谈,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5、荷花的姿态这么多,多美呀!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荷花的美?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很美。

  抓住“冒”字教学,给“冒”换个字,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网络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

  6、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7、指导学生质疑。

  师:这两段话你读懂了吗?有疑问吗?(红线打出句子)

  生:“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假设就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

  小组讨论解疑。是啊!这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画家是谁?

  师:是啊,除了“大自然”这位画家具有这样的魔力外,还会有谁呢?

  指导读好这句话。

  8、小结指点学习方法:你们真是学习的主人,既能自己提出问题,又能通过读书、讨论解决问题,真是好样的!

  (五)利用主题网站进行拓展延伸。

  1、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2、欣赏网站上的荷花图片。

  (六)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网络上或画画,或写文章,表达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

  2、登陆学校网站,和同学们畅谈对荷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荷

  花

  闻

  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看

  荷花

  半开

  全开

  含苞

  想

  变荷花

  九、教学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了解了事物,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学会了理解运用,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个旁观者。教师的引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保证。

荷花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3、制作小书的纸、笔、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教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创编儿歌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风儿、小雨、小鱼、小虾还有荷花。)

  2、教师引导小朋友描述图片。

  3、教师综合孩子的描述创编儿歌。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制作小书

  1、教师: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我们把它做成一本小书,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们看吧!

  2、教师出示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小书。

  四、欣赏小书。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活动反思:

  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感受荷花的美,我创设了荷花池的情景,希望激发孩子对荷花的喜爱。但在这一环节中,我并没有充分利用好优美的环境,造成孩子在后来动作表现时出现单一性。事后我在想:老师创设了这么优美的环境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上荷花的活动而布置荷花池,环境仅仅是一个摆设吗?再三考虑后,我觉得环境不仅是摆设,应充分为活动所服务。如果在活动中,我能充分利用环境,让孩子去观察荷花、亲近荷花(荷花开放的不同姿态,如朝左点头的荷花、想像两朵在一起的荷花在干什么等),而不只是走马观花看看就结束,那么孩子会有更多的感受、更多的发现。这样孩子在表现荷花的姿态时才可能是多样的,也会更富有感情,把自己也当成是一朵真正的荷花。

荷花的教案9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情感

  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荷花》主要写了两个内容:

  ①荷花清香、形态各异的美。

  ②“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了,陶醉中,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荷花……课文共两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是对第一课时,也就是对上面的第一个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重点、难点

  (1)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词句。

  (2)看荷花的图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荷花。

  三、教学对象分析

  1、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运用以往领悟的品读词句的方法欣赏本课遣词造句的特点。

  2、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实施自主探究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3、学生基本掌握文字输入,上网浏览等计算机基础,但熟练程度不一。因此更需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虚拟成专题网站——“荷花小站”,并发布到校园网上。“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习”、“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荷花小站”六个部分中,“课文学习”部分集文字、图片、影视、动画、音乐于一体,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感悟更立体、更丰富、更有个性化;“荷花图展”与“荷花论坛”则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结合起来,并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让师生对写话练习进行欣赏、评议、修改,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其余的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教法设计

  本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情境、主动、交互、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扬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语言,激发情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从而了解荷花,热爱大自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网络导入 设境激情

  1、【导入】“荷花,因为它的高雅清香、冰清玉洁受到不少人的赞美,课前,不少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找了一些资料,老师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放在我们的?荷花小站?上,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荷花文化?,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读一读。”

  2、【网络课件】快速浏览“荷花文化”中的诗歌、文章。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文章片段并与身边的同学分享。

  (二)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同样写荷花,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喜欢的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投入。

  (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

  2、【音乐】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要求

  学生边听边思考,体会文中的荷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表达对荷花的感受。

  (三)品味词句 感悟语言

  1、布置学生进入“课文学习”部分,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好词、好句,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3、【网络课件】学生进入网络课件,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与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借助动画、影视、图片等自主学习。)

  4、汇报交流学习结果(把朗读训练、看图想象、词语欣赏、动画演示、师生评议有机结合起来。)

  5、【提出读书要求】这些荷花各有怎样的姿态?找出来读一读。

  (在学生朗读时随机出示富有立体感的荷花贴图。)

  6、【提出背诵要求】在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中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感情背诵。

  7、【音乐】【贴图】学生借助贴图通过摆摆、指指、移移理解词句(如挨埃挤挤、饱涨等),感情背诵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四)图片欣赏 论坛发言

  1、【网络课件】让学生进入“荷花图展”,一边欣赏荷花图片,一边展开想象,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把荷花的美描绘出来。

  (学生欣赏图片,展开想象。)

  2、【网络课件】进入“荷花论坛”描写荷花。(论坛提供参考词语)

  3、【网络课件】师生评议修改句子。

  4、学生小结写好句子的方法。

  (五)配乐朗读 升华情感

  1、【导读】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由衷地、情不自禁地赞美,他发出怎样的赞美呢,我们读第三自然段。

  2、理解“画家”指的是什么。

  3、【音乐】和学生一起配乐感情朗诵第三自然段,表达对大自然,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喜欢读的同学出来站成一排和老师一起配乐背诵)

  (六)布置作业 拓展知识

  上网下载一幅或多幅荷花图,可以用一句、几句、一段或一篇来描述,体裁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叙文等,形式不限。作业上交方式:可以发邮件,可以打印。

荷花的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是叶圣陶写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语句简短,但朴实优美,把一池给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是感悟荷花开放时各种美丽的姿态,并能把一池荷花想象成“一幅活的画”。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荷花的动态美,感受作者与一池荷花翩翩起舞的陶醉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积累优美语言。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小组协作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法运用

  1、这节课我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因为这么美的文章,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还就是通过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真切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朗读的时空,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让学生自己走进文章中去,是为了学生能更深切地与文本对话,达到对文本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自主探究,感悟“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体验“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的景象,感悟荷花的美,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2、小组合作

  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时空,克服以往就课论课的生硬方法,不失时机地让学互动互助,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赞美荷花,更真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伟大,发展想象力,感受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程序安排

  1、以趣引入,感知荷花的美。

  通过回忆以前学习的古诗,观看影片整体感知荷花美。

  2、与文本对话,品味荷花的美。

  (1)、通过品读交流,讨论赏析,体会荷花的姿态美。通过多煤体课件,理解“冒”字的妙用。通过自由朗读,细品荷花姿态美。

  (2)、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理解“荷花是一幅活的画”。自主探究:为什么说是一幅活的画?通过齐读,展开想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通过配乐朗诵,闭目想象,体验荷花的动态美

  3、互动交流,展示荷花的美。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合作,互动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赞赏荷花。

  4、积累运用,丰富生活,指导写作。

  5、拓展延伸,创造荷花的美。

  课外让学生选一幅或几幅自己喜欢的荷花图片,再附上一首小诗或是几句话,制成读书卡。

荷花的教案11

  基本要求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育点: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体会小说的语言艺术特点

  (2)能力训练点:分角色精彩地朗读对话;分析、体会几处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欣赏优美的景物描写

  (3)德育渗透点: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体味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本文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由课文描写战争的特点——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抒情见长,(即小说诗化)引出“白洋淀派”。

  二、整体阅读指导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然后快速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个片段内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从小说三要素看,本文是虚化的人物,淡化的情节,特定的环境。

  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水生?水生嫂?

  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刻画人物方法?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

  三、语段赏析

  简洁朴素的对话描写:

  1、当水生告诉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军,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平和的语气中透出她的温和、顺从、贤惠,其中有一丝嗔怪,更有一份理解与支持,不满意的口气表达了满意的心情。)

  2、当水生说家里的事靠她多做些了,她鼻子有些酸,但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没有豪言壮语,却深明大义,家里的重担自己挑,全力支持丈夫参军杀敌,同时对水生的理解、体贴感到心慰。)

  3、分角色研读以下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体味含蓄而又委婉的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听说她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1、当水生说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作品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因为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着,才不留心而被划破;参军去部队,本是意料之中,“明天”就走,又在意料之外,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震动”的反射,她克制依恋之情,坚强自若。细腻、丰富的感情全由这一个简单的细节而显露。)

  2、学生分析下面细节描写作用,并比较与一般战争小说的区别。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叶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在打捞战利品时,战士们“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1、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哪里是写战争?分明是诗的语言,抒情浓郁,诗意盎然,引人入胜,作者把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美化了。是的,作者把一场战争完全诗化了!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2、学生寻找类似景物描写的语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培养鉴赏能力。

  3、讨论文中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铺垫情节展开,增添文章诗意。)

  四、人物与主题

  讨论并分析:一群农村青年妇女形象的代表——水生嫂形象(勤劳、纯朴、温顺、善良,深明大义,勇敢自强。)

  小说表现的主题: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

  五、总结与引申

  情节不离奇、不曲折——淡化,人物无姓名、无肖像——虚化,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孙犁作品的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白洋淀派代表)。他的作品追求散文式格调,追求诗歌般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和浪漫气息,正如茅盾所说:“用谈笑风生态度去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体味其战争小说的视角与《荷花淀》的区别。

  《荷花淀》句式修辞例谈

  《荷花淀》的语言质朴简明,内涵丰富。小说中有不少人物对话,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个性色彩。如果我们从句式的角度作一点分析,可以加深对课文语言特色的认识。如果我们要在记叙文中写进人物对话,也不能不学习运用这些句式。

  (一)省略句。

  人物对话常用省略句,《荷花淀》也不例外。可以说,省略句是对话的常态。请看课文中的句子:

  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呢?”“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这一段对话,几乎全是省略句。大凡问句省谓语,答句省主语。问者寻求答案,答案在谓语,省着让答者填。答者用谓语回答,而主语正可承前省。如果要求生活对话都用完全句,那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水生嫂问:“他们几个在哪里?”水生说:“他们几个还在区上。”这就有点像外国人学汉语会话了。这段对话的内容是水生嫂探听游击队的消息,可是水生吞吞吐吐,他的'答案显然不能满足水生嫂追根究底的心理。于是最后一个问话不但内容上有了变化,而且在形式上改用了完全句,可以看出这句话的份量不一样,显得郑重其事,不像一般生活对话那样随意、轻松,它给水生传递的信息是:你不要避重就轻、含糊其辞,这个问题你非得老实回答不行。

  (二)倒装句。

  人物对话也常用倒装句,特别是主谓倒装。《荷花淀》中有两处经典倒装句:第一处是水生在上述水生嫂问话后,还想掩饰,于是笑了一下。水生嫂很敏感,知道笑里有文章,就问:“怎么了,你?”第二处是一场战斗之后,水生们从水里打捞了战利品,水生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这里,一个疑问句,一个祈使句,它们和感叹句一样,都是倒装句的常用句型。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说。具体到课文,前一句表达了水生嫂急切的心情,在这样的问句中,谓语远比主语重要,说者总是迫不及待地先说出谓语,然后再补上主语。后一句,课文上接着补充叙述:(水生)好像带着很大的气。大凡用倒装句总是有些特殊的语气的。如果我们在记录人物对话时适当用一些倒装句,可以再现生活,也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思想、性格等,甚至传达出某种环境气氛。

  (三)超短句。

  李裕德的《新编实用修辞》中称其为“极端省略句”。这种句式的修辞意义主要不是节省语言,而是传达出某种情绪,如惶恐、愤怒、惊讶等。看课文中的例子:“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这是妇女们发现敌船后紧接着的两段对话。很明显,前一个妇女的语气还比较从容,她虽然有意外发现,但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她还可以相对平和地组织成一个完全句,她也许只是抱怨在风平浪静的晌午怎么会出现一只“船”呢?第二个妇女就不同了,她的敏锐的目光分明已经发现了敌船的标记(也许是膏药旗或大炮什么的),她的“唉呀”只是脱口而出,语速很快,“日本”二字就组成了一个超短句,不但以最快的速度报告了她的发现,而且真实地传达了她内心本能的惶恐、紧张(这不能说明她胆怯,这只是一种“下意识”)。如果把这个超短句换成:“那可不就是日本的船么?”就根本不能传达出原句丰富的内涵了。

  (四)残缺句。

  残缺句是相对于完整句的。完全句与省略句是根据成分是否省略划分的。省略句虽然省略了某一种或某几种成分,但它还是完整句,因为它在观念上是存在着被省略的成分的。残缺句就不同了,它是说话人出于某种忌讳或特殊环境的需要而有意“造”出来的(少数时候由于说话人的语言或知识修养不足也会无意识地制造出“残缺句”)。它不仅是语法上的“残缺”,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残缺”。这种句式在语法上说是不规范的(在这一点与省略句也不同),我们在正常说写活动中是不能随便制造“残缺句”的,文章和对话中存在不合理的“残缺句”,是语言修养欠缺的表现。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们又可能甚至只能说出“残缺句”来。例如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说的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就是一个出于忌讳的心理而制造的“残缺句”。《荷花淀》一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残缺句”。当几个女人去探夫时,一路上说说笑笑,一会儿埋怨起丈夫来,一个妇女说:“可慌哩!比什么都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慌”是方言“高兴”的意思。这个年青妇女大概新婚不久,还有点害羞和腼腆,想说“娶新娘(或新嫂)”都说不出口,讲到“新”字就跳过去了,结果留下了一个半截子句。正因为这样,才更有生活气息,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乃至于一定的时代特征。(

  《荷花淀》教学反思

  语文课该怎么上,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以前都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了不少,但学生却没掌握多少知识,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新课标认为,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主要的作用是“导”。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始终遵循和贯彻“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仅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对人性美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思考这节课从准备到具体实施的过程,我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上的不足,也领悟到很多的教学技能,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荷花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能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初步体会荷花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

  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

  2、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3、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后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坐讨论,全班交流。

  3、看课件,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

  板书

  荷花

  姿势美陶醉

  《3荷花》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的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3.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从图入手,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

  教师讲述:在蔚蓝的天空下面,池水清清。近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的一片翠绿。雪白的荷花,争先恐后在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有的含苞欲放……蜻蜓不时地飞来飞去,偶尔,一条小鱼在水面顽皮地吹起泡泡。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清香。远看,有青山、楼阁、小桥、游船。这是多么优美的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啊!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幅画。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近到远,或从上到下)观察图画,分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把主要景物说具体。

  (过渡)这样一幅优美的池塘荷花图,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投影片。

  荷花也叫___________,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_________________,里面有莲的果实叫________________。荷叶像_________。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一、二小节

  1.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朗读。

  (2)设问:作者为什么往荷花池边跑去?

  (板书:闻到清香)“清香”一词是什么意思?闻到清香作者会想些什么?“赶紧”一词说明他的心情怎样?

  这一段共有两句话,合起来说了什么意思?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作者来到池边一定会看到什么?

  (板书:看到荷花)

  2.学习第二小节。

  (l)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2)设问:“已经开了不少”是什么意思?

  “挨挨挤挤”这个词中的“挨”和“挤”是一组近义词。查字典,看看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样吗?(比一比,看谁查字典又快又准确)

  教师讲述:“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面指一指,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着。(在学生指明的同时,教师讲述:看,它们多像一个个绿娃娃。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

  设问:再回忆一下,你还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

  教师讲述:“挨挨挤挤”说明人或东西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告诉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荷叶长得生机勃勃,非常茂盛。)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句中“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我们通过比较,想象体会到了它的作用。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得很好,并说说好在哪里。(学生自学后交流。)

  (此处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设问:第三句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冒”字,进行想像,可采用换字法,用“长”、“露”等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冒”字最能反映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小节的'后三句话,合起来说了一个什么意思?

  指名读这三句话,图文对照,理解这三句话。

  (引导学生抓住“展开”、“露出”、“饱胀得……要破裂似的”进行分析。)

  这三句话是用什么词语连结起来的?

  (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师讲述:“有的……有的……有的……”在句子里都含有“多”的意思。那么,课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了什么?

  (3)引读第二小节。

  (4)这一小节说了一个什么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第二小节。

  (6)课堂练习。

  抄写:莲蓬饱胀破裂挨挨挤挤姿势舞蹈翩翩起舞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

  二、检查复习

  1.第一、二小节各说了什么意思?

  2.作者具体向我们介绍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设疑:“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对照挂图,想像一下,都有哪些姿势?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

  第三小节连用了几个“一朵”?有什么作用?

  (连用四个“一朵”,突出“朵数”之多,每朵的姿势各不相同,美不胜收。)

  3.指导朗读前两句。

  4.指名读最后一句。

  5.看图:图上的景物与课文的描述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图上只画了荷塘的一角,不是全部。)

  6.比较句子。

  (l)如果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图……

  (2)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画……

  (3)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画……

  (4)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这样比较,可以看出第四句为最好。因为①“眼前的”指出了作者看到的,与文末“我是在看荷花呢”相呼应;②“大”指明了这一池的整体,与前文的描写相呼应;③“活”字最富表现力,表现出一池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与前文“挨挨挤挤”、“碧绿”、“冒出来”、“饱胀得……要破裂似的”相呼应。)

  7.“画家”这里指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8.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9.指名读二~五小节,比较这两小节,哪小节写得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

  10.用上课文第二小节描写荷花各种姿态的优美句子或换用自己的话,扩写第三小节中的有关内容。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放录像,同时范读三~四小节,思考:看着这美丽的画面,听着优美的文字,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看着这么多又香又美的荷花,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四、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设问:“仿佛”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一朵荷花?那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翩翩起舞”中的“翩”是形声字,羽字表形,字义一般和鸟有关,“翩翩”也就是像鸟儿飞一样轻盈,“起舞”就是“跳起舞来”,边说边作手势。谁能到前面表演一下?

  指名学生戴荷花头饰表演,指名朗读第四小节。

  作者觉得自己忽然变成了一朵荷花,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抓住“翩翩起舞”、“快乐”、“好梦”等词语)

  “好梦”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启发学生展开想像)

  3.小结: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

  五、学习第五小节

  齐读最后一小节,提问:最后一小节不写可以吗?为什么?

  六、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作者为什么能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绘的写作方法。

  七、质疑

  八、朗读、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荷花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知道荷花、藕、莲子的特征,以及它们是荷花的花、茎、种子部分。

  2、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能关注水中生长的植物。

  活动准备:

  1、藕、荷花、荷叶、莲蓬若干。

  2、一张生长在水中的荷花图片(包括在水下的藕和根的.部分)。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荷花、藕、莲子的特征。

  (1)出示荷花、藕、莲子,请幼儿说说这些是什么?

  (2)请幼儿仔细看看、摸摸、闻闻,说说花、藕、莲子是什么样子的。

  (3)讨论:莲子长在哪里?莲蓬是什么样子的?藕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哪里?

  出示图片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藕是横着长在水中的泥土里,是一节一节的;荷花谢了以后长出莲蓬,莲子长在莲蓬里。荷花、藕和莲子是一棵植物上的花、茎种子。

  (4)讨论:荷花什么季节开花?它最喜欢什么?如果没有水它会怎样?

  (荷花最喜欢水和高的温度,夏天温度高,荷花夏季开花,荷花是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2、引导幼儿讨论荷花与人们的关系。

  (1)人们用藕、荷花、莲子可以干什么?

  (2)你喜欢荷花吗?为什么?

荷花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边欣赏边探究边尝试的过程中,感受潘天寿的指画特点,初步萌发对潘天寿的敬仰之情和对指画的兴趣。

  2.引导幼儿通过水印游戏,拓展指画方法,体验用手的不同部位(不同手指、不同组合)作画带来不同效果的乐趣,激发创造思维。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课件(潘天寿代表作品——《映日荷花》),幼儿作画工具(涂碘宣纸、宣纸、墨、颜料等)。

  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潘天寿的作品,对潘天寿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水墨作画经验。

  活动过程:

  1.作品激趣,欣赏切题

  (l)教师出示潘天寿作品《映日荷花》,并引导幼儿赏析“你看到了什么?”(水墨画、荷花)

  “你觉得美吗?哪里美?”(花、叶子、墨晕)

  “你知道是谁画的吗?”(潘天寿爷爷、陈明纲爷爷……)

  “他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毛笔、宣纸、国画颜料……)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你猜的.对不对?”

  (2)课件展示潘天寿手指作画的照片

  分析:在课件的展示下,幼儿将注意力和已有知识经验一下子集中在了潘天寿爷爷身上,能说出潘天寿爷爷是宁海人,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国画大师。同时,他们对于课件中的国画绘画工具也不陌生,在此他们将国画和绘画工具进行了很好的联系。但潘天寿画指画的照片的出示使他们感到意外,国画怎么可能是用手指画的?这个问题激发了他们探究指画的兴趣。

  2.局部探究,初涉指画

  师:“你知道潘爷爷是怎么把画画出来的吗?”(根据作品,幼儿猜测并尝试指画)

  幼:“花茎,用手指勾画出来的。”(师请幼儿现场尝试)

  幼:“荷叶,用手掌抹画出来的。”(师请个别幼儿尝试抹画)

  幼:“花茎上的点,用手指点画出的。”(也请小朋友尝试点画)

  师:“潘爷爷为什么用手指勾画茎,用手掌画叶,用手指印点?”

  幼:“手指印:点(茎节点)。”

  幼:“手指勾画:线(茎)。”

  幼:“手掌抹画:面(荷叶)。”

  师:(小结)“潘天寿爷爷的指画可谓别具一格,他用手的不同部位来画点、线、面,还经常以波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我们在作画时也要思考:我要画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可以用手指的哪个部分来画。”

  分析:在此环节中,幼儿能大胆猜测并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现场的猜测验证使孩子们跃跃欲试,首先将画面上的点、线、面与手指进行联系,如花茎上的点是用手指点出来的;因为荷花茎是长长的,所以用手指画线就能画出来;具有难度的是荷叶,但经过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了自己的手和画面之间的联系,因为荷叶是宽宽的,所以用手掌来画。在此环节中,教师还对孩子们的语言进行概括提升,如线可以用手指勾画出来,比较大的面我们可以用手掌来抹画等,为下一步的作画作好经验提升。

  3.水印游戏,拓展方法

  师:“除了用手指点画、勾画,用手掌抹画,我们的手还可以怎样作画?”

  教师为每组提供一张涂碘宣纸,让幼儿用手指作画。

  教师引导集体分享讨论:“你还有什么画法?画出来是什么样的?”

  分析:此环节让幼儿在涂碘纸上用手蘸水进行探索,不但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还能将孩子的作品留住,并让他们对他人的方法进行联想和拓展,如几个手指同时勾画,手指弯曲勾画、印画,用掌侧刮画,用拳头印画等。

  4.实践指画,表达表现

  教师为每组提供一份墨、水、颜料、人手一份宣纸,并提出作画要求:“先想好自己要画什么,用手的哪部分画,注意画面整洁”。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经道猜测、探究、拓展,此环节可以让幼儿将自己所获得的经验进行表达和表现。

  5.欣赏评价,体验成功

  教师引导幼儿个体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最令人满意的地方在哪里?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互动评价:“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分析;教师通过幼儿自荐式的评价对他们的创作和亮点加以肯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感。教师通过带领幼儿集体互动评价,使他们能以获得的经验去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

荷花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2、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创设诗歌的情境:提供荷花头饰、青蛙头饰、大荷叶、荷叶伞等;

  2、多媒体课件、下雨录音、音乐《动物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导语:

  (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

  (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谈话导入主题。

  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画面,幼儿观看。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

  (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

  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

  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

  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分享创编内容。

  5、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

【荷花的教案】相关文章:

《荷花》教案09-18

《荷花 》教案03-06

《荷花》教案09-12

荷花荷花几时开教案04-13

大班教案《荷花荷花几时开》03-18

荷花荷花几时开大班教案08-18

荷花娃娃教案11-27

关于荷花教案12-03

荷花教案模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