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

时间:2024-08-02 13:00: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顺理成章。它所折射的艺术美感——那种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风骨,直达“大音希声”、“大璞不雕”、“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肺的审美体验。诗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在这里,伯牙子期又该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

  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更容易理解。当然就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丰富和玄妙。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因此,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课文的预习,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1、读题解题。

  (1)读好课题,强调“弦”的读音。

  (2)齐读课题。

  (3)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引导质疑。

  2、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打开语言。

  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

  (2)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3)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在此过程中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读着这个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②江河在古文里边特指“长江”和“黄河”。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或者诗句?

  2、体验“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

  (2)聚焦“钟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

  ①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

  ②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③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④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

  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补充。

  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3、纵情朗读。

  借助情感错位,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四)朗朗诵歌怀知音。

  1、提领一顿——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着它!

  2、熟读成诵。

  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知音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通过预习,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

  通过预习,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请欣赏-----

  (出示课件古筝伴奏《高山流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欣赏《高山流水》,从中领悟音乐的魅力,从而走进文中的意境中。

  2、欣赏完这美妙的歌曲,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让学生说出高山、流水等,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音乐有关的'故事《伯牙绝弦》。这是一个流传了千年,也被吟诵了千年的故事,为什么千古流传呢?让我们去读读吧。

  二、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绝弦是什么意思?伯牙为什么绝弦?伯牙为谁绝弦?)

  2、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题目质疑,唤起学生对“伯牙”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中的伯牙为什么绝弦?伯牙为谁绝弦?等问题的探讨,带着问题更好地进入课文的学习,正所谓“学贵在疑”。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朗读要求。

  出示:自由读,放声读,把字音读准,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板书“哉”和“兮”)

  3、分别讲解“哉”和“兮”的意思。

  出示:哉:文言语气助词。

  a.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如“何哉?”“有何难哉?”b.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哉!”。

  哉:语气词,在文中表示感叹。

  兮:文言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4、知识扩展。

  引出“哉”和“兮”在其他古文中的句子,并读一读。

  出示:关于“哉”的句子

  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吾何以观之哉!”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示:关于“兮””的句子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指导写字。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字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节奏和韵味.)

  1、检测朗读。(一个学生读一句)

  出示: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老师范读。(配乐《高山流水》)

  3、提示节奏,让再学生放声读。

  出示文章的节奏: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指名朗读。

  5、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个人读、老师范读、全班读等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熟悉,为文章的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理解诗句。

  1、在全文中,你读懂了哪一句?(小组讨论)

  2、分享交流诗意。(分别请几个学生说说。)

  3、教师小结诗意。

  出示全文意思: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别人弹的琴。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式方法。

  六、课堂小结。

  七、全班齐读全文,加深印象。(配乐《高山流水》)

  八、布置作业:

  1、背熟全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背诵全文和复述故事内容是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过渡。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伯牙绝弦教案12-18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04-02

人教版伯牙绝弦教案09-07

《伯牙绝弦》教案5篇03-02

《伯牙绝弦》教案(15篇)11-08

伯牙绝弦教案15篇03-26

《伯牙绝弦》教案15篇09-18

《伯牙绝弦》教案(精选20篇)09-08

《伯牙绝弦》教案(合集15篇)11-08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