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图形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图形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愉悦的游戏情节,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发展观察力、记忆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3、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图形宝宝回家
2、学具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到图形王国去参观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大众图形的特征,为图形分类做好铺垫。教师: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到图形王国里去参观,进图形王国要受门票,你们胸前都有一张图形门票,知道自己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吗?提问幼儿:你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按图形的形状入口,初步感知图形。教师介绍图形王国的三种形状的入口,要求幼儿按自己门票的形状,走与自己门票相同形状的入口。比如:有圆形门票的小朋友走圆形入口。依次组织幼儿入场。
2、复习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1)引出三种图形的名称。提问:你是从哪个入口进来的?为什么?分别提问三名门票形状不同的幼儿,从而引出图形的名称。教师: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顾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提问:圆形长的什么样子?正方形长的`什么样子?三角形长的什么样子?教师:图形妈妈还有图形宝宝,宝宝很顽皮,喜欢跟妈妈做捉谜藏的游戏。
3、幼儿操作,学习图形分类:
(1)圆形分类:出示圆形脸谱提问问:圆形妈妈的宝宝是谁?引导幼儿每人找一个圆形,观察不同点,从而理解,虽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教师再利用两个颜色不同的圆形,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小结归纳:所有长的圆圆的,周围很光滑,没有角的图形都是圆形妈妈的宝宝
(2)依同样方法进行正方形、三角形分类。
三、结束小朋友
图形王国的开放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开着小汽车,从出口回家吧!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2
开始部分:
1、图片引入,请小朋友看图片,指出这是魔术师。
2、教师出示魔术盒。今天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了一个魔术箱,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巩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
师: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什么图形了?
幼:幼儿说出名称
师: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依次变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辨别。
2、图形变换,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1)发礼物(师:小朋友们实在是太厉害了!魔术师刚刚悄悄传话给老师,他说要奖励小朋友们一套学具,让小朋友们自己来当魔术师。)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①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梯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三角形、梯形
师:小朋友真棒,每个人都是厉害的魔术师!
3、拼一拼
师:小朋友们,咱们今天变出了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来送给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吧!
(1)幼儿动手拼贴(教师师指导)
(2)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拼的是什么,用了那些图形。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同学或者父母亲,并同爸爸妈妈找一找家里有那些你认识的图形,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2、在活动区投放图形,自愿组合图案。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大班的孩子们已近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通过听听、看看、折折、拼拼、讲讲等不同途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并掌握有关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幼儿探索发现、尝试创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重点:
掌握图形的要领,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若干、双面胶、白纸、课件、魔术盒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图片引入,请小朋友看图片,指出这是魔术师。
2、教师出示魔术盒。今天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了一个魔术箱,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巩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
师: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什么图形了?
幼:幼儿说出名称师: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依次变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辨别。
2、图形变换,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1)发礼物(师:小朋友们实在是太厉害了!魔术师刚刚悄悄传话给老师,他说要奖励小朋友们一套学具,让小朋友们自己来当魔术师。)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①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梯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三角形、梯形师:小朋友真棒,每个人都是厉害的魔术师!
3、拼一拼师:小朋友们,咱们今天变出了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来送给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吧!
(1)幼儿动手拼贴(教师师指导)
(2)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拼的是什么,用了那些图形。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同学或者父母亲,并同爸爸妈妈找一找家里有那些你认识的图形,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2、在活动区投放图形,自愿组合图案。
活动反思:
《有趣的图形宝宝》是我们实施的“图形宝宝“主题中的一个活动。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巩固对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游戏是中班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而在活动中参插游戏,并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对活动的兴致加浓,而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也学到了很多。如:如何更好地完成目标;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及组织语言;如何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等等。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注意总结经验,减少“遗憾”。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在相邻两个图形间,用短波浪线做标记表示差别的个数。
2、教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别数目摆放图形。
活动重点
在相邻两个图形间用短波浪线做标记活动难点按标记表示的差别数目摆放图形
活动准备
1、教具:图形卡,差异表记卡,几何图形片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
教师活动
1、学习在相邻两个图形间,画标记表示他们差别的个数。
出示图形一、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有一点不同就在他们中间画一条短波浪线,表示他们有一个地方不同。现在这两个图形中间应该画几条波浪线。
这两条波浪线表示什么意思?
依次分析后面各图形的差异有多少?请幼儿用波浪线表示。
2、学习按差异标记选图形。
出示图二:这上面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第一个是什么图形?它后面有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谁会按标记选一个图形放在空位上。
为什么选放这个图形?教师请幼儿依次表示差异个数的标记,选放后面的`图形,并检查幼儿选放的图形是否正确。
一、集体活动
1、学习在相邻两个图形间,画标记表示他们差别的个数。
出示图形一、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有一点不同就在他们中间画一条短波浪线,表示他们有一个地方不同。现在这两个图形中间应该画几条波浪线。
这两条波浪线表示什么意思?
依次分析后面各图形的差异有多少?请幼儿用波浪线表示。
2、学习按差异标记选图形。
出示图二:这上面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第一个是什么图形?它后面有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谁会按标记选一个图形放在空位上。
为什么选放这个图形?教师请幼儿依次表示差异个数的标记,选放后面的图形,并检查幼儿选放的图形是否正确。
二、小组活动
1、看图形画短波浪线先看卡片上有什么图形,它们有几个不同的地方,你就在他们中间画几条短波浪线表示,画好了要说说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地方不同,你画了几条波浪线。
2、看差异标记选图形请你看第一个是什么图形,它后面的空位上又应该选什么样的图形,选好了说说这儿有几条短波浪线,你选的图形有几点和前面的图形不同。
3、看图列式(8的加减)
三、活动评价
对幼儿在"按差异标记选图形"的活动情况予以评价。
幼儿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和第二个图形颜色、形状不同幼儿回答教师操作。
形状、颜色两点不同短波浪线,看短波浪线选图形请幼儿选放图形
建议或调整目标
1、把教改为引导目标
2、改为启发幼儿观察差别标记,按差别标记摆放相应的图形。
按差别标记摆放相应的图形投影仪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的能力。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3.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拼出新图形,并体验操作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形小卡片、三角形若干、几何图形底板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小筐若干(内装有两个、四个相同的图形卡若干),图形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图形(目的:巩固对图形的认识)1.指认图形并正确命名提问:转动图形,结果会怎样?
归纳:卡片转动后,图形的方向改变,形状不变。
二、拼搭图形(目的: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1.游戏:三角形碰碰乐玩法:根据儿歌指令,用相应数量的三角形拼搭组合出新图形儿歌:碰碰乐、碰碰乐,几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规则:
--听清楚"几个三角形碰碰乐"--三角形的边和边必须全部"碰"(重合)在一起--三角形"碰"在一起后,马上回到座位上2.第一次游戏:2个三角形碰碰乐,老师将幼儿碰好的图形记录下来。
3.第二次游戏:4个三角形碰碰乐,同上三、画虚线分割图形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梯形,让幼儿说出名称,画一个线,分成了什么图形? (1个正方形、2个三角形)2.幼儿做练习,说出原图形分割成了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
四、看图,下面图形各由几个三角形组成?把三角形个数写在图形边。
1.请幼儿先观察图片,在让幼儿回答小鸭子的图形是有哪些图形构成的并记录。
五、幼儿活动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桌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会儿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将这些图形拼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让幼儿大胆想象,动手拼拆图形)(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2)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变了几样东西?谁变的最多?
六、活动结束:
这里还有半圆形、梯形,下次我们再一起来拼拼半圆形、梯形,把他们变成更多美丽的图片,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数学教育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图形作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6
目的:
1、在角色游戏和猜想活动中复习几何图形的结合分类,以及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巩固三维特征的概括。
2、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准备:
幼儿准备:每2个幼儿人一套学具《图形找家》
幼儿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掌握10以内的加减。
教师准备:
教师演用放大的一套。
活动过程:
1、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角色游戏(复习集合图形、分类、集合)来导入。
教师: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幼儿园,有一天,老师和小朋友做图形找家的游戏,你们看,哪几个小动物来做游戏了?
教师逐一出示……大象、小鸡、小老鼠、小狮子。因为幼儿都是比较卡通的形式,而且又是角色游戏扮演小动物,这样可以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接下来将幼儿分成4组,每一组个扮演一种小动物角色。
教师出示图1:这10个图形有些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为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角的个数、边的条数来回答。
教师通过这种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游戏开始:
教师出示图2: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口吻说。
大象说:我要有单数编号的图形。
小鸡说:我要有四条边的图形。
小老鼠说:我要红色的图形。
小狮子说:最后的三个图形给我。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用各种小动物口吻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说玩后,请每组“小动物”个派一个代表上来找图形,教师按角色分别指出要哪几个图形。这部分用的是教师的放大的教具。
4、过后请下边的小朋友再次操作刚刚的游戏过程。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两个两个一起合作,帮第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教师再次提醒一遍幼儿四个小动物要什么样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这部分充分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
5、最后进行猜想活动。
6、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和方位。
教师:图形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动物们真高兴!我们再来玩一个猜图的游戏好不好?
教师出题:大象家没有,小老鼠家有,小狮子家没有,小老鼠家没有?0 4 0 0=5(5号图形)大的红的圆形。
要求幼儿猜出图形后,说出它的三维(大的、红的、圆的)以及在图1中的位置(第一排第五个)。
小结:这种猜想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抓住了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使幼儿思维高度集中。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方法将正方形、长方形进行等分。
2、知道有些图形能被四等分,有些图形不能被四等分。
3、愿意动手尝试,探索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教学挂图32-4、蛋糕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学具:幼儿用书p8、9,图形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活动过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义。
1、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2、小熊分饼干的故事。
(1)教师:听过小熊分饼的故事吗?这个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呢?
(2)鼓励个别幼儿介绍故事内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3、帮小熊分饼。
(1)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教师:小熊兄弟俩又捡到一快饼,你能帮他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吗?
(2)鼓励个别幼儿示范分圆形。
(3)教师:怎样知道这两半是一样大小呢?
(4)引导幼儿将分成的两半对应比较大小。
二、问题解决
1、帮助麦思妈妈分蛋糕。
(1)教师:今天麦思妈妈做了几块不同形状的蛋糕,有些什么形状呢?
(2)出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蛋糕图卡,鼓励幼儿说一说。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引导幼儿了解同伴不同的分法。
2、四等分蛋糕。
(1)请幼儿取出图形卡中的蛋糕图卡,自主尝试分一分,剪一剪。
(2)教师:你是怎么分圆形蛋糕的?分成的四块是一样大小的吗?
(3)请幼儿展示并介绍分的结果,鼓励幼儿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分好的四块蛋糕是否一样大小。
重点指导幼儿探索不同的分法,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述出来。
三、操作与拓展
1、出示教学挂图,介绍操作内容。
(1)分蛋糕:引导幼儿用画的方式将自己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圈出四等分:引导幼儿用目测或动手剪一剪的方法判断哪些是被四等分,将被四等分的图形圈出来。
(3)四等分方法多:鼓励幼儿画出同种图形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欣赏评价。
出示图形纸片,请幼儿介绍那些图形能被四等分,并示范怎样四等分,师幼共同检查。
四、经验小结:
生活中我们为了公平,经常会用到等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够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等分的方法用到生活中,这样分起来又快、又公平,又可以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争吵。
五、活动延伸:分食物
教师:熊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助了它的熊宝宝,要送给你们一些食物,请小朋友把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动脑筋分一分吧!并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不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
课后反思:
班级幼儿学习过二等分,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等分的活动很感兴趣,有继续学习的愿望,所以在幼儿学会了二等分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设计前我考虑到了活动的趣味性,即使是大班的幼儿,如何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学习并学会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所以我选择了以故事情境贯穿的方式,运用课件、动画的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从整个活动现场来看,幼儿表现积极、兴趣浓厚、认真参与、大胆探索。另外在学习四等分的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学会四等分的方法。从简单的圆形逐渐过渡到正方形再到长方形,层层递进,遵循了幼儿的学习发展规律。四等分方法分享的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用完整化表达的习惯,促进幼儿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中教师也以帮助小熊想办法的情境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分享,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到的数学四等分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活动时间的把握上,环节应该再安排得紧凑一些、该简略的部分再压缩一下。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加深对泡棉形状的认知和组合,初步感知表格式记录的形式。
2、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图形拼摆与组合,以此促进幼儿对形状的思维建构能力。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情景挂图一份。
2、教师用示范统计表三份。
3、图形拼摆轮廓图小房子、花园、学具泡棉人手一份。
4、出示图形的粘贴纸条三张。
【活动过程】
1、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运用表格纪录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泡棉形状和组合的认知。
2、指定泡棉拼摆指定图形。
(1)利用平行四边形和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拼摆小房子轮廓图。
(2)利用指定的三组图形拼摆花园轮廓图。(根据孩子拼摆情况可适当降低或加大难度)
注:及时地出示粘贴条来提醒孩子利用的是那些形状的泡棉来拼摆。
3、活动延伸:创意拼摆——鱼形、树形、船形。
(注:不规定泡棉快的形状,不限制最后图画的形状)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以三只小猪盖房子,换房子为线索,加深对泡棉形状的认知和组合,初步感知表格式的记录方式。引导幼儿进行了简单的图形拼摆与组合。在此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特别积极,感兴趣。只是在题量的安排上有点多,导致孩子们有点累。应减少几个习题。保证孩子们的兴趣。
4、大班数学教案《图形联想》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就能自发的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已经学过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
2、在了解这几种图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的组合拼搭。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胶棒、白纸、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对图形的认识
出示各种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回答后,贴到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把出示的图形组合成一副画面,让幼儿观察。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图形组合在一起,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⒈点击乌龟。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⒉点击。方法同上
(三)运用图形拼搭物体
1、提供图形和图片,让幼儿尝试拼搭
2、扩散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力,激发幼儿拼搭的兴趣
师:图形不仅可以拼搭成一个个物体,而且还可以变成不同的数字。你们觉得好不好玩?
3、幼儿尝试运用多种图片组合拼搭物体
(四)动手操作,自由想象拼搭
幼儿自由拼物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老师拼的.不一样。
师: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做一名魔术师,用图形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呢?
(五)活动评价与延伸
1、请个别有代表性的幼儿拿作品到前面,让他说出他拼的图片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讲给大家听。
2、教师积极评价。
3、老师鼓励幼儿用手中的图形自由组合画面,幼儿用自己的理解把这幅画编成故事讲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5、大班数学教案《图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形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形。
2.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3.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多种图形
2.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若干、参考图、图形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彩色图形来了……
(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许多彩色图形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
(2)出示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形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2、彩色图形找朋友。
(1)教师出示参考图,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性。
"彩色图形要找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看,它们找到朋友了。它们什么地方一样,成为朋友呢?"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从形状、颜色、大小三个方面找它们的共同特征。
(3)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出标记并放在参考图上。
(4)师幼进行检验讨论。
(5)教师可将彩色图形换下,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共同特征,可进行两遍。
(6)小结:原来彩色图形喜欢找有两个特征相同的图形做朋友,它们有的形状相同,有的颜色相同,还有的大小相同。
3、彩色图形进游乐场。
(1)出示空白表格"彩色图形来到游乐场门口,可是却不能进去,因为进游乐场要符合条件才能进。"
(2)教师边说边将红色和正方形标记贴上。
"原来要符合红色和正方形两种条件才能进。那么,谁能来做检票员把关呀?"
(3)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4)师幼检查。
(5)教师换标记并请幼儿集体做"检票员""这个游乐场很神奇,瞧,这次进去的条件变了。"教师边说边贴标。
(6)师幼一起讨论需要的条件。
"原来这次要进游乐场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黄色的,还要是大的。谁愿意来做检票员?"
(7)请全体幼儿一起找一找并贴在表格中。
(8)师幼检查讨论
(9)教师换标记并请幼儿第二次集体做"检票员"。
(10)师幼讨论检验。
(11)小结:原来要进游乐场还必须符合两个特征条件呢,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不能进去。彩色图形们让我感谢你们的帮忙,现在它们已经在开心地玩了。
4、幼儿操作活动
(1)讲解题目要求。
(2)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整个活动过程都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教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知识水平出发,选取孩子如今生活中很常见,同时也比较感醒悟的抽奖活动,并将“分析图形特征”这一活动巧妙结合,将枯燥的分析图形特征游戏之中,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逐步掌握了分析图形的特征,真正做到了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
活动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按照抽奖的等次逐个由分析单一特征到三项特征。虽然难度在逐渐增加,却丝毫没有减弱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
俗话说“没有遗憾的活动就是最大的遗憾。”在整个活动中,虽处处体现着教师的智慧与用心,但是整个活动教师对每个环节的把握应该更加明确,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简练,明了。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探索将一个物体或几何形体分成相等的四份,并知道整体于部分。
2、在操作中感受四等分的多样性,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正方形纸人手3张,示范图,剪刀
2、实物:彩带
3、个性化巩固练习
活动过程:
1、初步尝试,感受四等分
(1)出示一根彩带。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几根彩带?你能把这一根彩带变成两根相等长的彩带吗?
(2)请个别幼儿尝试,先将一根彩带变为两根一样长的彩带。
(3)再请个别幼儿尝试,由一根彩带变为四根一样长的彩带。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小结:把一根绳子变成相等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2、探索发现、分享多种分法。
出示正方形。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图形?如果把正方形进行四等分,那你有几种方法呢?(请幼儿尝试折叠法)。
(1)幼儿用正方形探索四等分的多种分法。
(2)方法分享,并出示相应的`示范图。(提醒:折叠时角对角,边对边)
(3)在刚才分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有些图形分四等分时有多种分法。
3、观察比较,感受整体与部分。
(1)师:请你选择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纸各一张,比一比,它们是否都是一样?
(2)请你选一种方法把其中一张正方形用分割法进行四等分,分完以后选其中的一份和另一张正方形比比,你会发现什么?
小结:整体于每个部分。
4、操作练习,提升经验
讲述操作要求:
(1)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四等分?是四等分的请你在下面的括号打√。
(2)小熊有三种形状的花布,请你把这些花布分成四等分,有几种方法?请用笔画一画。
(3)请你找出图形中缺少的那部分。
(4)请你把这些数分成相等的两份,并把数字填写在下面的方框里。
5、操作练习后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操作结果。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10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困难。
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
“图形二次分类”主要让幼儿和教师一起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再进行第二次分类,等幼儿初步掌握好二次分类的方法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三、教学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两份,磁性板(板上画好房子、房间)、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
四、教学方法
整个活动采用了三种方法:游戏法、语言讨论法、尝试操作法。
1、游戏法:通过“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即使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最后的操作活动中,给幼儿投放了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通过商量,一个分一个记录的环节进行互助学习,对二次分类再一次进行经验归纳。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图形之家”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一看,新朋友是谁?
生: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评析:设计了“图形之家”这个大家庭,让图形宝宝们顺利的带上了拟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儿。
(二)、幼儿操作,复习巩固一次分类。
1、请幼儿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形状,给图形娃娃分家。
师:咦?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们它们几个呆在同一个房间,实在是太挤了,于是发生了争吵,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分家,好吗?首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在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呢?
幼: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幼儿操作,进行一次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你根据你喜欢的方式,来给图形宝宝分家吧?
3、讲解,演示。
师: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有没有谁也是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呢?上来解释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来分家的?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在另外一个“图形之家”上也进行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4、小结:现在,请你看一看,现在每个房间里的图形宝宝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评析:此过程是帮助幼儿巩固图形的一次分类,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初步感知分类,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感知了通过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帮图形宝宝找到房间了,可是,刚刚我还是听到了争吵声,原来,它们还是觉得房间太挤,还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家,你们愿意吗?“看看红房间里的图形宝宝,它们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可是,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形状不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呢?对,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形状再来帮他们分家。
2、幼回答,师根据幼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3、谁来给绿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呢?幼上台操作。
4、现在,请你给你们操作纸上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吧,操作的时候要记住你是按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哦。
5、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图形的二次分类,更好的分组操作。
6、讲解:让幼儿说说是怎样为图形进行分家的。
(1)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一步,你是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图形宝宝分家的?分下来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2)再请另外一种分法的幼儿上来介绍一下。
(3)观察,最后的4个小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特征?(它们一模一样)
7、总结:
今天,我们给图形宝宝分了几次家啊?(2次)像我们今天这样,按图形宝宝两种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图形的二次分类。其实,我们刚刚做的操作纸中间那一部分是我们的过度环节,我们可以把纸折一下,把中间的房间藏起来,就出现了这个图(师边说边演示),这就是把我们图形宝宝按照它们的两种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个小房间里时的样子。
(四)、幼儿再次操作,巩固二次分类的方法。
(1)师:现在,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你们愿意吗?分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大小怎样的,再进行分类哦。
(2)幼儿再次操作,直接给图形宝宝二次分类。
(3)介绍,你是按图形宝宝的哪两种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评析:加入新的图形的特征,让幼儿直接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借助了标记,仔细看清图形的特征,成人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图形宝宝分了家,现在它们都舒适地住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争吵了。它们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图形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给更多的图形宝宝进行二次分类。
六、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来进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方法将正方形、长方形进行等分。
2、知道有些图形能被四等分,有些图形不能被四等分。
3、愿意动手尝试,探索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4、乐意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教学挂图32-4、蛋糕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学具:幼儿用书p8、9,图形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活动过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义。
1、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2、小熊分饼干的故事。
(1)教师:听过小熊分饼的故事吗?。本.文来源:这个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呢?
(2)鼓励个别幼儿介绍故事内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3、小熊分饼。
(1)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教师:小熊兄弟俩又捡到一快饼,你能他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吗?
(2)鼓励个别幼儿示范分圆形。
(3)教师:怎样知道这两半是一样小呢?
(4)引导幼儿将分成的两半对应比较小。
二、问题解决
1、助麦思妈妈分蛋糕。
(1)教师:今天麦思妈妈做了几块不同形状的蛋糕,有些什么形状呢?
(2)出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蛋糕图卡,鼓励幼儿说一说。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引导幼儿了解同伴不同的分法。
2、四等分蛋糕。
(1)请幼儿取出图形卡中的蛋糕图卡,自主尝试分一分,剪一剪。
(2)教师:你是怎么分圆形蛋糕的?分成的四块是一样小的吗?
(3)请幼儿展示并介绍分的.结果,鼓励幼儿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分好的四块蛋糕是否一样小。
重点指导幼儿探索不同的分法,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述出来。
三、操作与拓展
1、出示教学挂图,介绍操作内容。
(1)分蛋糕:引导幼儿用画的方式将自己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圈出四等分:引导幼儿用目测或动手剪一剪的方法判断哪些是被四等分,将被四等分的图形圈出来。
(3)四等分方法多:鼓励幼儿画出同种图形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欣赏评价。
出示图形纸片,请幼儿介绍那些图形能被四等分,并示范怎样四等分,师幼共同检查。
四、经验小结:
生活中我们为了公平,经常会用到等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够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等分的方法用到生活中,这样分起来又快、又公平,又可以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争吵。
五、活动延伸:分食物
教师:熊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助了它的熊宝宝,要送给你们一些食物,请小朋友把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动脑筋分一分吧!并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不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
课后思:
班级幼儿学习过二等分,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等分的活动很感兴趣,有继续学习的愿望,所以在幼儿学会了二等分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设计前我考虑到了活动的趣味性,即使是班的幼儿,如何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学习并学会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所以我选择了以故事情境贯穿的方式,运用课件、动画的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从整个活动现场来看,幼儿表现积极、兴趣浓厚、认真参与、胆探索。另外在学习四等分的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学会四等分的方法。从简单的圆形逐渐过渡到正方形再到长方形,层层递进,遵循了幼儿的学习发展规律。四等分方法分享的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用完整化表达的习惯,促进幼儿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中教师也以助小熊想办法的情境让孩子懂得助别人、懂得分享,体验助别人后的快乐。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到的数学四等分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活动时间的把握上,环节应该再安排得紧凑一些、该简略的部分再压缩一下。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1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2)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发展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绘本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PPT
2、幼儿操作的图形材料人手一份
3、图形转换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饼干变变变
幼儿人手一块圆形大饼干,请幼儿以品尝的方法把圆形饼干变成各种图形。
2、感知圆形的转换
(1)讲述故事情节
教师讲述到“哈哈阿姨悄悄地想逃走。打开门,发现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下去呢?她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饼干处。PPT展示大鸟的图形组合
提问:哈哈阿姨用圆形饼干拼成了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有半圆形吗?圆形怎么变成半圆形?
(2)幼儿尝试活动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的方法)。想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圆变成半圆形?
2请幼儿用剪的方法把圆形转换。
(3)教师将圆形转换的结果记录到图形转换表上。
3、感知长方形的转换
(1)讲述故事情节
教师讲述到“这时在门前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处,停顿,提问:你们想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教师:原来……哈哈阿姨因为喝了魔法药,也变的有魔法了他念了咒语“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PPT展示大狗的图形组合
(2)幼儿尝试活动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的'方法)。想想长方形能变什么图形?
2请幼儿用剪的方法把方形转换。
(3)教师将方形转换的结果记录到图形转换表上。
4、感知三角形的转换
5、感知正方形的转换
6、感知图形组合
(1)讲述故事情节至机器人的出现。PPT出示机器人的图形组合。
请幼儿欣赏,机器人的身上有哪些图形?
(2)幼儿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
用各种转换完成的图形,拼出一个图形组合。
7、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请你们想一想,这些图形除了可以拼成狮子、机器人和火箭,还可以拼成什么呢?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13
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所证实。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探索和自己的操作很感兴趣。目前,中班幼儿已经对颜色、事物单独的进行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难。而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我选择“图形找家,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老师讲和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和操作的过程。所以,这节课我运用游戏的导入,借用多媒体的教学和幼儿操作的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探索、操作的过程中来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习看颜色、形状两种标记把图形进行二次分类。
2、会自己收拾整理数学操作材料。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1、二次分类板2、绿、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3、课件PPT
学具:1、每人一份操作板、2、每人一个小兔子盘子和一个小鸟的盘子里面的蓝色、红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已认识的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引导部分:引发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1)手指游戏:《小猴子盖新房》
小猴子盖新房,小狗小猫来帮忙,钉的钉,抗的扛,房子盖的真漂亮,推门一看黑黢黢,原来忘记留个窗。《正方形的窗圆形的窗三角形的窗》
(2)师幼互动
师:游戏结束了,我想问问小朋友们,游戏中小猴子盖的新房子的窗户都有什么形状的窗户啊?(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二、出示故事《图形宝宝找家》课件PPT,初步了解图形的二次分类
(1)播放第一段PPT(初步学习按颜色标记找家)
师:今天高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图形宝宝找家》(观看PPT)故事中小兔子会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小兔子蹦蹦跳跳的找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它进不去自己家了非常着急,原来小兔子自己家的门,被问题锁锁住了,进不去,想让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帮忙,问题是:1、故事中有哪些图形宝宝。2、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3、他们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需要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帮忙!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呢?请小朋友们先认真的看和仔细的听。(PPT只播放到按颜色找到自己的家停止)
(故事里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宝宝,他们有红色的,有黄色的,他们是根据房子颜色的标记:有红色标记和黄色标记)
(2)播放第二段PPT(初步学习按一样的颜色和一样的形状标记找家)
师:哦,小朋友真棒都回答对了,问题锁打开,小兔子非常的开心给你们送去掌声,这时小兔子高高兴兴的进到了自己的家里。瞧,(播放第二段PPT)天渐渐黑了…… 展开阅读全文
师,故事又讲完了,高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我请聪明的小朋友告诉我,他们又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去睡觉去的?(根据形状标记)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播放PPT)你们太棒了,为了表扬你们给你一个大拇哥!
附:故事《图形找家》
1、第一段故事
在一个漂亮的草原上,住着许多的图形宝宝们,一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天气暖洋洋的,这天,圆形宝宝们、三角形宝宝们、正方形宝宝们都穿着自己最喜欢的红色和黄色的衣服跑了出来,他们的好朋友小兔子也跑了过来,他们一起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玩的非常的开心!
突然天下起了大雨,图形宝宝们着急的要回自己的家,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了,小兔子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来带你们找自己的家。快跟我来吧。瞧,在这有两座大房子,一个是红色的房子是红颜色宝宝们的家,一个是黄颜色的房子是黄颜色宝宝们的家,图形宝宝们赶快去根据房子的颜色回自己的家吧。这时,红的圆形、红色三角形、红色正方形回到了红色的房间,黄色圆形、黄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也都回到了黄色的家里。小兔子也蹦蹦跳跳的回家了。
2、第二段故事
天渐渐的黑了,雨也停了,月亮婆婆带着小星星们出来了,这时图形宝宝们也要回到自己的家里睡觉去了,可是哪一个是他们的家呢?哦,原来图形宝宝家的大门都和形状宝宝们长得一样并且都穿着一样颜色的衣服,我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呢?(教师指着红色圆形的门提问)依次……(教师播放PPT)
就这样图形宝宝们很快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并住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中………
师:故事讲完了,高老师有一个问题,我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告诉我,天渐渐黑了,他们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去睡觉去的?(根据形状标记)那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播放PPT)回答正确给你们一个大拇哥!
师:最后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再来想一想,故事中图形宝宝们第一次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第二次又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再次提问加深幼儿对图形按颜色和形状标记找到的家)
三、教师出示二次分类板,深入学习二次分类
1、导入
师:哦,小朋友们都知道他们是根据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找到了自己的家。咦,听,什么声音?(助教老师发出哭的声音)谁在哭?是小兔子的在哭。原来小兔子的好朋友图形宝宝们参加快乐大本营活动,他们来到了黄色的田野里,(教师把图形宝宝散落在黄色桌子上)活动结束他们想回家,可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
2、学习二次分类
(1)第一次分类(只出示颜色标记)
师:我们来看看这是谁的家?这是谁的家?(红颜色家、绿颜色的家)
师:哦,那谁来帮帮小兔子,把它的好朋友图形宝宝们送回家。(请个别幼儿前来操作)
师:哦,小朋友真棒都把他们送回了家,他们的家都住了几位图形宝宝?如果再来一个还能住下吗?哦,不能太挤了。所以我们给他送回家的同时,要给他们一个一个的摆好。
(2)第二次分类(只出示形状标记的家)
师:咦,哪里又有哭声,原来在黑板的后面还有一些图形宝宝他们也着急的想回家,我们把它们请到黑板的前面来,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那,这些图形宝宝们的家在哪里呢?我们来看这里这么多房间哪一个是他们的呢?谁来猜一猜?谁愿意把他们送回家?(请个别幼儿前来帮忙)
师:哇,小朋友们都把图形宝宝们送回家了,这时回到颜色标记的家里和回到形状标记的家里的图形宝宝们非常的开心,小兔子也开心的笑了起来。(出示整个二次分类板)我们来看看他们第一次按颜色标记和第二次按形状标记把他们送回的家,这个叫做二次分类板。叫什么啊?二次分类板。
四、幼儿操作、验证
1、操作(出示操作单PPT,讲清要求)
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真能干,可是高老师这里呀又出现了一个大问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帮高老师的忙。老师的好朋友图形宝宝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一个在小兔子家玩的,一个在小熊家玩的,他们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把在小兔子家玩的图形宝们送回颜色标记的家,把在小熊家玩的送到形状标记的家里。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用棉签和胶水把他们送回家。
2、验证
师:高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份,(出示PPT)请小朋友们看看和我做的一样吗?
五、教师总结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棒,都帮高老师把图形宝宝们送回了家,那现在我们桌子上的操作单、胶水和棉签也要回家了,请小朋友把他们送回家吧。(播放轻音乐幼儿整理,放在桌子中间)
课后反思:在以往的教学计划中,《图形的二次分类》一直是被安排在大班,今年提至中班,无疑会给我们中班的孩子带来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就思考:有没一种既让孩子学会本次教学知识,又能感觉非常的轻松与愉快?对于本次教学,主要有如下反思:
1、师与生
在此次教学中,老师与幼儿的配合还算是比较默契的。首先,我并没有为自己戴上“教师”的帽子。在课程的一开始,我就用一个与教学有关的游戏《小猴子盖新房》来和幼儿“套近乎”进行导入,使幼儿开始对听课老师所产生的好奇与紧张感抛至九霄。紧接着我以PPT动画《图形找家》吸引幼儿,幼儿都能根据有趣的PPT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根据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给图形找家。幼儿兴趣点很高。
2、得与失
这次教学,能把握住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致是我最大的收获。在教学上还有令我深思的地方。目标达成度高的同时,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绳索,绳索的一头被老师牵引着,绳索的另一头是孩子正在一步一步完成老师早就设计好的路。儿童教育观认为:“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达,而是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做的是在旁的指导而不是在前的牵引。在播放PPT时,只讲了一遍故事,没有细致深剖,而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让幼儿有点吃不消,没有给幼儿多的思考空间,以至于到第二个环节有的幼儿很茫然,所以在这个地方是我的过失。我的这堂课,教师的主体地位比较明显,真正的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是我以后的教学中所需要加强与注重的。所以,如果在幼儿自行练习的环节时,改变了二次分类板,或者不局限于红绿两色和仅有的三种形状,亦或是改变图形宝贝的大小,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完成,而教师则在一旁给予一定的提醒与启发,那么幼儿会对这部分的知识更巩固更深刻。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能正确的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3.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刀
2.教师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位可恶的巫师,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五道难关。人们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小朋友,你们愿意闯难关来救出公主吗?
二、在探索、感知、判断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对称的红心
第二关:折一折
第三关:分类
第四、五关:拼搭对称图形
三、制作对称图形
1.要求: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它们变完整呢?
2.幼儿操作
四、延伸
1.你们知道这个王国叫什么名字吗?(对称王国)
2.对称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到对称王国里玩一玩,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选择了通过观察京剧脸谱,发现图案的秘密:左右对称。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加深了对称轴这一知识的理解。在这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找图案中的秘密时,有的孩子只能找到其中一个比较有特征的'图案,找不到其中蕴藏的秘密——左右对称,在我的再三启发和引导下,终于王思涵小朋友第一个找到了这个秘密——脸谱的左边和右边的花纹是一样的。在她的回答后,我引导幼儿一起来观察,脸谱的左边和右边是否真的是一模一样的,经过孩子们的一起观察下,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一样的,随后,我问孩子们:左边和右边一模一样,这样的情况我们叫它什么,你们知道吗?好多小朋友都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但是邱邱小朋友举起手说:“这叫对称!”真棒!我及时给予了邱邱小朋友一个肯定的大拇指奖励给他。这样一来孩子们都懂得了左边和右边一模一样的图案,这样的情况叫做对称。但是光让孩子们知道这样叫对称还不够,应该还要让孩子们知道要找到是不是对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先要找到一条对称轴,因为找到了对称轴才能判别是不是左右两边对称。因此,我又引导幼儿怎样判别对称的方法:将图片对折后,引导幼儿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那么中间折的这一条线就是对称轴。
有了京剧脸谱找对称的铺垫,孩子们在老师出示的圣诞树、五角星、蝴蝶、螃蟹、雨伞、水壶、汽车、脚印等图形中找对称就非常的容易了,因此这个教学过程非常的顺利。但是在随后的作业时却产生了问题,我利用幼儿用书《数学》第40页《彩色蝴蝶》进行作业的练习。请小朋友在蝴蝶的身上找一找,把找到的数学题目计算出答案,然后再找找哪些答案是一样的,在一样的答案上涂上相同的颜色。由于数学题目上没有印上等于号,而且孩子们在以前的计算练习时都有在题目的后面印好了等于号,所以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直接写答案,一个数字写下去,这样一来计算题的完整性错了,这也是我的一个疏忽,以后一定要在孩子们作业前把要求说清楚。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15
教学目标:
1、对已知图形特征进行复习与巩固;
2、初步学会将图形折叠、分割、拼摆,使其图形发生变化;
3、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通过联想画成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出其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魔术袋一只(内装图形宝宝卡片)、几何图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魔术袋里找图形宝宝
1、有个魔术师非常粗心,他掉了一个魔术袋,被老师我捡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2、依次出示袋中的物品(几何图形),让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3、讲讲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二、变魔术
1、想一想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讨论将纸折叠,剪开变为各种图形,将剪开的图形再拼成其他图形;
3、正方形可以变,那其他图形也能变吗?(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将剪出来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进行重新组合,变成新的图形,并能用语言进行大胆表述。
三、超级魔术师
1、出示一张圆形图片,“变变变,变出不同的什么呀?”(兔子),提问:“咦,刚才老师把什么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成的'?”(引导幼儿学会添画,变成另外的图形)
2、引导幼儿自己想象创新,将老师准备的一些图形进行设计、创造,并进行评析。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图形教案04-02
数学图形宝宝大班教案01-06
《图形》大班数学教案01-02
数学图形宝宝大班教案12篇01-06
数学图形教案12-19
《图形》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01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碰碰乐》11-02
大班教案图形的变换10-23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
图形找家大班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