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

时间:2024-05-14 11:32:43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十1个十有()个一

  2、一百有()十十一百有()个一

  3、2个十是()5个十是()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张1角钱。

  2、填空。

  70分=()角3元=()角

  8角=()分10角=()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的含义。

  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和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

  教学难点:

  1、数位、基数、序数概念的渗透。

  2、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给每组发一袋豆子)今天的数学课就是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观察、会思考。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还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数出30粒豆子。活动规则:

  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

  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边。

  ③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右边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刚才的感觉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教师小评。刚才大家在数豆子的时候,都数得非常开心,同学之间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活动规则,非常好!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心中有了一杆秤,像那样抓的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

  二、师生互动。

  活动二: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你们数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一把豆子)。怎样才能知道这一把豆子大约多少粒?(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同样多的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

  (3)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拨好后小组间互相看看拨得是否一样,各小组的组长进行监督,不一样的就调整一下。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教师在小组中间活动,指导个别小组拨数。怎么写这个数呢?请你试着写一写。学生在纸上写数,教师巡视,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写数。教师给予评价。练习拨数、写数。我们一起来看22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数?学生汇报: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右边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写一写“22”。问:计数器上右边起第三位是什么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一练”。

  (1)做一做,填一填。

  (“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根据计数器写数。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一想,试一试。

  (“练一练”第4题)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集体交流。

  (4)找找生活中的100。(“练一练”第5题)指名学生说一说。

  四、小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3

  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

  教学内容:

  P56 P57页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知识

  1、8的加减法

  A独立思考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

  出示课件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会辨认上、下方向,体会学习上、下方向的必要性,会用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上、下方向的相对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会辨认上、下方向,会用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图片。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前和后,你能用你学过的方向词来给我们介绍图中小朋友的位置吗?

  学生的介绍略。

  教师:小朋友们会用前和后来介绍图中小朋友的位置了,下面老师再让你来介绍一下这些小动物的位置。

  教师把例2的参观动物图片贴在纸板上,把这张图片竖立起来。

  教师:你还能用你们学过的前后方向来介绍这幅图中的各个动物的方位吗?

  让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用“前、后”方向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方位。

  教师:为什么?

  让学生意识到前、后位置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而这幅图却竖立了起来,有些在一个面上的,没有前、后的区别。

  教师:你准备用什么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位置呢?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作出用“上、下”来介绍这些动物位置的决定。

  教师:为什么要用上、下来介绍?

  要求学生这样想,这张图是竖立起来的,因此有些动物在上面,有些在下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上和下。板书课题。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重视用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相关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原来掌握的知识——“前和后”主要用于描述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前后位置,而对于竖立的一些物体,显然就不能用“前、后”的方向词来描述了,这样不但让学生明白了前面所学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区别,还突出了在不同的环境下用不同的方向词,使学生能体会学习上、下的必要性,通过上、下的学习使学生对方向词的使用更加准确,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例2

  教师:除了这张图以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的物体是竖立起来的?需要用上、下这些方向词来介绍?

  学生讨论后回答,比如楼房、书柜这些物体都是竖立起来的,都要用上、下这些词来介绍物体的位置。

  教学随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图。

  教师:对了,像楼房、书柜这些竖立的物体,都要用上、下这些词来介绍物体的位置。你家住的是楼房吗?你能不能用“上、下”这样的方向词来介绍你的.邻居?

  指导学生用“我家的楼上住着×××,楼下住着×××”来介绍自己邻居家的位置。

  教师:同学们都会用上和下来介绍你家楼上和楼下住的邻居,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中这幅竖立的图,这幅图像你们家的那座楼房吗?

  学生:像。

  教师:那么你会用上和下来介绍这幅图中大熊猫的邻居吗?

  指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上面是羊”,“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图板上贴上往上和往下的箭头(如上图所示),用箭头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和下。

  教师:现在小朋友清楚什么叫上、什么叫下了吗?用手指一指你的上面,再用手指一指你的下面,你们指的方向和图板上箭头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学生:是的。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叫上,什么叫下以后,请你用上、下来说一说其他动物的位置。

  学生自由地说。如“梅花鹿的上面是小兔,下面是老虎”、“大熊猫在大象的上面”、“猴子的下面有斑马和狮子”等。

  教师:刚才我听到这样一句话,“大熊猫在大象的上面”,刚才我们不是说“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吗?怎么又变成了上面了呢?

  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有了“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的现象,就可以反过来说“大熊猫在大象的上面”。

  教师:请同学们像这样用两句不同的话来说一说两只动物的上下位置。

  指导学生用“梅花鹿的上面是小兔”、“小兔的下面是梅花鹿”来描述两只动物的位置。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用竖立的图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体的上下关系,并强调启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二是把课内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意识到自己住的楼房也是竖立着的,也能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来介绍楼上或楼下邻居的位置,然后用学生自己介绍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三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话来描述两只动物的上下位置,使学生感受位置的相对性,并从中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

  课标内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法的含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挂图、小棒、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加法的含义

  1、师:右手出示2支铅笔,问:老师手上有什么?板书:2

  左手出示3支铅笔,问:这只手上呢?板书:3

  生:说一说“2”和“3”分别表示什么

  2、师:合起来是几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

  (由设置情境直接引入教学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师:2和3合起来就是5,试一试用算式写出来。

  生:独立尝试。

  2、小组交流:2+3=5①、“5”表示什么?

  ②、认识“+”、“=”

  (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究,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3、摆一摆:摆小棒

  ①、先摆1根,再摆4根,和起来是几根?

  ②、先摆2根,再摆3根,和起来是几根?

  ③、先摆3根,再摆2根,和起来是几根?

  动手操作,写出算式,读出算式,交流汇报。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能训练快速写出正确的算式,进一步体验、理解加法的含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试一试:看图列算式

  ①、马路上停着3辆汽车,又驶来1辆,一共是几辆?

  ②、树上停着2只小鸟,又飞来1只,和起来是几只?

  指导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写答案。

  2、玩一玩

  拍手游戏:①、师先拍2下,再拍3下,和起来是几下?

  ②、生先拍3下,师再拍1下,和起来是几下?

  ③、男同学拍4下,女同学拍1下,和起来是几下?

  伸手指游戏:①、师出3个手指,生出1个手指,和起来是几个手指?

  ②、同桌互练,在规定的时间里,比一比,谁写的算式多。

  (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解答,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

  3练一练

  ①、独立完成课后练一练的1、2、3题

  ②、有困难的提出来。

  四、实践活动,内容延伸

  1、数一数,你的文具盒里有几支铅笔?和同桌的和起来是几支?怎么写算式?

  2、出示挂图,说一说,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加法问题?

  3、找一找,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

  (让学科回归生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提出数学问题的同时,培养了他们从小热爱生活,学好数学的思想品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并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购物的实践活动,亲自经历元、角、分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实践探索

  教学准备;各种标有标价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实物;食品图片。兔博士、大头蛙、蓝灵鼠头饰。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景创设 师:我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认识,今天兔博士、大头蛙和蓝灵鼠和我们一起来到超市里上一节实践活动课:购买商品。兔博士、大头蛙、蓝灵鼠和我做售货员,同学们都是顾客。听要求购物。

  探

  究

  应用

  拓展延伸

  学生边购买物品边自由发言。

  学生兴致勃勃的`来到小超市购物。

  互相交流购物情况。

  学生购物

  学生边说边比较

  学生交流

  1、 买一件商品

  要求:在这四个购物区内每位同学任意买一件你喜欢的商品。在买的过程中,说出你要买什么,怎样付款,找回多少钱?大家注意排队购物。开始购物。(教师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快餐店及售货员)

  2交流

  a、 小组内交流

  要求:同学们在小组内人人都说一说你购得了什么?付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对吗?

  B、组与组交流

  3、购两件物品

  要求:这次购物任选两件你喜欢的物品。计算好总价,提前准备好钱,象刚才那样,边说边买。

  (教师将蜡笔价格改为8元2角,洗衣粉价格改成4元4角。避免相加进位。)

  4、小组交流

  要求同上,还要说一说比一比谁买的东西又好又便宜。

  师述:同学们购物过程中学会了不少购物的方法和经验,大家都做到了文明购物。大头蛙有要事提醒大家。

  大头蛙述:同学们夏季就要到了,可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呀!会影响身体的!

  5、师生交流

  教师随意拿出两件商品说出价格,付出钱,让学生找钱或判断是否正确。

  6、填写65页表格

  7、教师将洗衣粉、蜡笔价钱改为书中的4元6角和8元7角。小组讨论

  a、 买一条毛巾和一袋洗衣粉应付多少钱?怎样付钱?

  b、 1元能买什么商品?

  8、课堂小结

  时间允许售货员、顾客转换角色,学生随意购物。

  9布置作业

  发给每人一张调查表到超市做商品价格调查。填写完整。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8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15(2)9+()=18

  15—9=()18—9=()

  (3)9+()=14(4)9+()=17

  14—9=()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9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

  教学目标:

  1、在动物餐厅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探索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2、掌握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比较。

  教学重难点:

  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服务员。这一天,餐厅来了许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小猴和小狗急急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

  二、知识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

  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交流。

  3、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4、试一试:26、31、67、49、89、90。

  5、二次小组学习:

  比一比下列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填一填)

  6、汇报交流。

  7、小结:

  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

  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8、比大小。(第6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第7页第2题)

  2、按规律填数。(第7页第3题)

  (1)按顺序填数。(说说表格有特点)

  (2)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3)说说有什么特点。

  (4)根据填好的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

  (实际是根据规律填数)

  3、按规律画图。(第7页第4题)

  四、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及23-24页练习六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转化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有加法对减法进行检验。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4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结合图说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以及算式的含义。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很方便,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很清楚。]

  四、总结

  本单元学习结束了,你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教学反思: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2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13页,在课堂练习本试做“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内容:

  十几减8(第13页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9十()=16 8十()=13

  9十()=15 8十()=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3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加深“位值制”的认识、理解。

  2、培养知识迁移与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计数器2个

  3、计数棒100根

  4、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旧知新

  1、教师讲小故事:猴哥和猪八戒争辩30和3谁多?

  2、我知道:

  (1)2是2个(一),20是2个(十)。

  (2)44左边的4表示(4个十),右边的4表示(4个一)。

  (4)我能在里填上>、<或=。

  45 1414 220

  1020 818 1920

  3、我知道:

  (1)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2)按顺序从1—20,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二、探究新知(提示课题)

  1、芳芳和平平跳绳比赛,平平跳了42下,芳芳跳了37下,谁跳得多?

  (1)讨论、汇报:42>37

  (2)质疑:为什么?

  ①摆一摆:

  ②数的组成: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

  4个十比3个十多。

  (3)归纳: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4)摆一摆,比一比(卡片学具)

  3040 4535 8736 5775

  2、佳弟和于雅在一次口算比赛中,佳弟得了25分,于雅得了23分,谁得的分数高?

  (1)请两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拔珠

  (2)两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十位上一样,个位上不一样。

  (3)归纳: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再现百数表

  (1)竖着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十位上的数越来越大)

  (2)横着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个位上的数越来越大)

  (3)你还知道了什么?(百数表里100最大,因为它是三位数)

  4、阅读课本P42例5

  三、巩固应用

  1、P42做一做第1题。

  2、P42做一做第2题。

  3、小游戏:数字对对碰,数字排排坐!

  93>87>75>64>55>50>48>33>25>23>15>9

  4、我会比

  2723、 3330 、4252

  6446、 6688 、99100

  四、课堂小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4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53和35一样大。()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

  (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5

  一、分析任务:

  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常常会遇到买门票、食品、玩具、学习用具以及交费等实际问题,因此,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种类,知道爱惜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购物中要注意文明礼貌,让学生知道要节约零用钱。

  二、课前调研:

  一年级的学生都有花钱的经历,但是对人民币到底认识多少呢?我对15名学生做了访谈式调研。

  调研是以聊天的形式进行的,主要涉及的问题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吗?

  (2)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3)你知道人民币都分哪些种吗?

  (4)你自己买过东西吗?能说说你是怎么买的吗?

  (5)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吗?

  (6)一个转笔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张钱去吗?还可以怎么办?(老师提供样币)

  通过这些问题我发现: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他国家的币种知道得很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有部分学生没有独立买过东西;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晰,在所调查的15个学生里,有10个学生能清楚地说出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只有7个学生能说出1元5角是15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张5元和7张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根据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对外币的一些介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放在了元角分之间的转换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我用1元钱买了一支笔,我可能拿哪些钱去买?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最后还原到生活当中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01-31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优秀02-19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13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2-1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0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8-24

一年级音乐下册的优秀教案06-30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