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9 08:48:3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通用(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讲名人小时侯的故事。

  2、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故事。

  教学重点1、能熟练、流利地讲故事。吐字清晰,表情自然。2、学会收集,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名人小时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利用休息的时间收集到哪些名人小时侯的故事呢?你从中又有哪些收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故事比赛吧,看谁讲的故事最吸引人。(板书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名人故事。

  三、小组内讲故事。

  1、组内自评。

  2、组内评选出2-3名讲的好的.同学。

  四、班级交流

  1、每组挑选2-3名同学讲故事。

  2、班级的故事比赛。

  3、班级评议。

  1、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

  2、说出自己向别人学习什么。

  3、说说自己又了解那些名人小时侯的故事。

  四、汇报展示,教师相机进行小结。

语文教案 篇2

  课题: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在以前,我们学过《寻隐者不遇》 这一首诗,还记得吗?请大家背一背。

  2、请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

  (诗人去山中寻找一位隐者朋友,向童子打听隐者到哪里去,童子告诉诗人,隐者去采药了。童子只知道隐者在山中云雾深处,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后没找到。)

  3、假如你进山拜访朋友而朋友不在,你会空手而归吗?

  4、你喜欢在山里做些什么呢?

  5、如果同学们进了山,收获一定很大。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拜访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就请我们来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出示课题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这些 朋友的名称下做上记号,看看作者到底去拜访了哪些朋友。

  ⑴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⑵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反馈,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大自然的朋友:山水、植物、动物、风云雷雨等。)

  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⑴ 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⑵ 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⑶ 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

语文教案 篇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以诗最为精辟,堪称中国文学之精粹。

  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朴素的感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老当益壮的暮年志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陶渊明特有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诉朋友切勿“儿女共沾巾”。“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身陷牢狱,只能望“蝉”兴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气娓娓道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处乱世的杜甫,只能空叹国破家亡之恨。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举不完的优美诗句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来到宋朝,诗以词的形式继续发展。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启了豪放派的大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为婉约派作出了诠释。这两派交映生辉,造就了宋词的不灭地位。辛弃疾的“像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让我们沉浸在宋朝这段半荣半辱的历史。

  接下来的元朝诗以“曲”的形式著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将游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难。 元朝以后,诗似乎逐渐没落,但却并未被人们遗忘。清朝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诗的希望。“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正表达着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曾经的辉煌是无可磨灭的,现代诗也正被人推崇,我相信诗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诗帮助我了解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读诗的过程中,思想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刹那,我也就懂得了语文之所以被人推崇的原因——她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永盛不衰。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任务分析

  《好汉查理》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文章。写的是一位名叫查理的孩子调皮、爱搞恶作剧、没有人喜欢,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杰西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立志成为一位真正的好汉。故事温馨,语言真切,很有感染力。

  文中查理和杰西两个人物形象真实,查理调皮善良,喜欢帮助别人,言行举止很有“好汉”的做派。他非常珍视别人对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杰西虽然是残疾人,但心态健康,对查理真诚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

  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在对话、行为中感受查理和杰西的思想感情,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进而体会理解与信任也是一种爱,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学情分析

  略读课文,学生在二年级已有接触,加上本册教材前七个单元都曾学习过,估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但肯定不扎实。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要巧妙地发挥“导”的作用。另外,这是本册最后一篇课文,学生也许还没学习第八单元的其它课文,对单元主题“献出我们的爱”缺乏感性的积累和理性的思考,在教学中老师要尽量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抓住语言文字,引领学生感悟查理与杰西之间的温馨与快乐,进一步挖掘查理发生变化的原因。

  三、学习目标

  1、自读自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丰富“爱”的含义,受到“爱”的感染与熏陶。

  四、设计理念

  1、凸显略读课文特点。

  (1)实现与精读课文的整合。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

  (2)在方法上,提倡自读自悟,提高阅读能力。导语提示语,抓住主要问题阅读课文,组织学生读书、感悟、交流,明白查理前后行为的变化,探究变化的原因,从中悟出友好、尊重、理解、鼓励等美好的品质带给人的精神力量,充分感受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人文关怀。拓展相关阅读,加强积累,内化认识,强化情感提升。

  (3)在要求上,不求字斟句酌,突出阅读重点。充分初读之后,学生最大

  大范围参与交流,相互补充,相互碰撞,提升主题。朗读的重点则放在几处人物的语言上。

  2、充分利用文本。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文本是师生活动的载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利用导语导读,插图辅助理解,借助人物语言感悟,既快捷方便,又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对农村学校实际困难的考虑。

  五、教学准备:相关

  谚语、词卡、课文插图投影片等

  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朋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重点:理解查理变化的原因。

  难点:从杰西的话中体会杰西对查理的尊重和信任。

  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揭题读题 明确学习目标

  (1)请同学们做端正,睁大眼睛看老师写 师板(好汉)齐读一次,提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好汉?(行侠仗义 爱帮助的人)

  (2)从古自今,人们对好汉的理解各不相同。我们来读读吧,学生自由读,齐读(课件出示)

  谚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4、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出塞 王昌龄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激情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出塞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看拼音写句子的练习,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同时复习巩固本单元中的新词语。

  2、通过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训练学生更加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并且能够根据字义确定自形。

  3、通过词语搭配的练习,训练学生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4、利用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能力。

  5、通过独立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6、本次的口语交际是打电话向别人请教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模拟打电话的情境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提高交往的能力。

  7、本次的习作是现实与想象结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自批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训练学生更加熟练的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并且能够根据字义确定自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能力。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拼音写句子的练习,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同时复习巩固本单元中的新词语。

  2、通过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训练学生更加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并且能够根据字义确定自形。

  3、通过词语搭配的练习,训练学生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4、利用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搭配词语的能力,进行词语积累、丰富词汇。

  教学难点:能够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1、自拼拼音,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二、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1、看例子,明白题意。

  2、利用音序查字法进行查字。确定页码,找出匹配的.字义。

  3、激趣游戏:剩下的两组以比赛形式练习查字,看谁使用字典最熟练。

  三、进行词语搭配练习:(培养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1、学生自己做,答案不唯一,看谁说得多。

  2、汇报。

  3、课外积累,本单元自己喜欢的词语搭配,或课外积累。

  四、照样子把句子些具体的练习:

  1、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

  2、围绕主要意思展开想象和联想,补充具体。(鼓励不同,不能强求。)

  五、作业:积累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2、本次的口语交际是打电话向别人请教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模拟打电话的情境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提高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积极参加讨论,说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想知道50万年以后的人类是什么样的吗?那就让我们走进几个小伙伴的热烈的讨论中去,看看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二、自由读短文。

  1、独立阅读短文,把短文读通顺、流利。

  2、积极参加讨论,说己的想法。

  3、独立思考。

  4、小组内交流。

  5、汇报。

  三、口语交际。培养听说及口语交际的能力。

  1、创设情景。

  2、启发学生思考,选好要说的材料。

  3、小组说说。

  4、个别汇报。

  5、谁说的事给你的印象最深。

  6、自由发言,谈感受。

  第三课时习作(1)

  教学目标:

  1、学写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

  2、能够从自己熟悉的各种颜色以及由这种颜色引发出想象与联想。

  教学重点:写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想象与联想,把自己喜欢这种颜色的原因写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见大家穿的衣服花花绿绿的,真好看!那么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呢?为什么?(自由发言)

  二、学:

  1、启发读多角度想像,选择一种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2、问:看到这种颜色你会想到什么事物、什么情景、什么事情?(组织好语言,自由发言。)

  3、那么你可以怎样利用这种颜色……(个人思考,和同桌说一说。)

  4、小组汇报。

  5、说的基础上,写在本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师指导书写。

  三、作业:把自己的写完整。

  第四课时习作(2)

  教学目标:

  1、学会自己修改。

  2、通过读,能够在自己的上再修改,表扬写得好的,激发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自己评改。

  教学难点:学习自己评改。

  教学过程:

  一、展示文章:

  1、挑选几份写的好的展示看,并请作者读读他写的这段话,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2、大家评议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评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写出了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颜色。

  二、集体共同修改一段错误比较多并且典型的话。

  1、展示这段话,请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发表自己的修改意见。

  三、自己修改。(自己修改自己写的这段话。)

  四、作业:独立修改后,再完整的写一写。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想象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上难度不大,在学生说自己的想象是思维比较开阔。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理解:“也许”、“几乎”的意思,掌握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出疑问,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前后文尝试解决问题:“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3、懂得亲情的珍贵和友情的珍贵。

  重点难点:

  1、用“前后矛盾”法提出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2、懂得亲情和友情的珍贵。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理清文脉

  1、出示图片,了解白玫瑰的花语:“你是圣洁的。”

  2、揭示课题:这是一枝普通的白玫瑰,但它背后却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枝白玫瑰》。

  3、小老师领读词语,重点理解:应酬、生命垂危、预感

  4、指名分解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5、根据提示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读中理解,质疑解疑

  1、 小男孩为什么送给妈妈白玫瑰?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百货商店。作者在圣诞前夕去百货商店为孙儿挑选玩具作为礼物,他在玩具柜前看到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请你默读课文1-3小节,思考:读了课文后你对男孩了解到了哪些情况?

  (男孩的年龄幼小,家庭遭到不幸,愿望迫切等等)

  2、 指名三名学生分角色读1——3小节。

  3、 评议朗读,教师随机进行指导朗读。

  男孩对洋娃娃的渴望

  男孩的天真

  男孩的悲伤、兴奋等

  (1)指名评议和朗读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1——3小节。

  4、 离开小男孩后,作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时牵挂着小男孩。默读4——6小节,发现什么问题吗?提出来和同学讨论一下。

  (1)预设:“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2)小结:小男孩这么小,家庭惨遭不幸,一个美满的家庭转眼就不再完满,作者真不忍去想这么悲惨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他更不愿小男孩这么年幼就承受丧失家人之痛,所以他始终安慰自己:男孩不会和这事有关,然而,男孩的叙述和报上的描述却是惊人的相似,预感告诉他:男孩和这事有关,他不得不相信残酷的事实。

  三、以读促情,升华情感

  1、 再读课文,划出令你动容之处,反复读一读。

  2、 男孩把一枝象征着纯洁、高贵的白玫瑰献给了妈妈,然而他再也不能得到妈妈的爱抚,再也听不到妈妈对他温柔的呼唤,他失去了妈妈,想到这,作者放下了一捧白玫瑰,“含着热泪离开了……”,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呢?(小男孩、作者、司机)

  四、课后小结

  1、 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物,5岁男孩和作者,请你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对这两个人物做出评价。适时板书:亲情可贵 爱心无价

  小结:这枝白玫瑰代表小男孩对亲人的爱,代表“我”对小男孩的同情和真诚的爱心。正是因为有了可贵的亲情、无价的爱心,我们的生活才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亲情,献出一份爱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温馨、幸福……

  2、 课文对人物的语言作了精心的描写,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知道了有关小男孩以及他家庭的不少信息,让我们也来学学人物语言的描写,同时对几种对话形式做复习和巩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下册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