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品[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以“春意”为核心,引导学生读懂文中陶醉于春意和感受不到春意的两类人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及以点带面的方式揭示出的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群的形象特征;以学定教,以问带疑,还原情境,引导学生读懂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作者选定这些人物和场景来表现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学生预习时对萧红的了解情况引入,消除学生对教师、文本的陌生感,创设情境。再以霍建起导演的电影《萧红》公映,这位远离人们七十年的作家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引起热议这一话题,拉近学生与作家的距离。
2.教师范读全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情境。让学生在听朗读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同时结合预习和听读感受提炼概括文意。
问:文章围绕“春意挂上了树梢”,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的不同活动?
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提示和鼓励。(描写了三月哈尔滨不同人物的生活场景,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日伪时期东北地区中下层人民悲苦凄凉的生活现状。)
二、问题梳理
概述预习时学生所提问题,投影展示学生问题较为集中的几类:
1.题为“春意”,为什么文中却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如何理解“春意”?温暖的题目,为什么读来却有苦涩凄凉的情感?
2.为何写不同类型的人的活动?为什么反复写到中国人与外国人?如何理解汪林这一人物形象及写她的作用?
3.作者萧红写这篇散文的背景、心情和态度;
4.第8段的理解;“三月”句两次出现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文题及开头给人暖意,写了怎样的“暖”?
学生关于文题的问题:文题为“春意”,但文章读来苦涩,入眼却又感觉暖意。如何表现的?
(1)三月的哈尔滨有怎样的暖意?
①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②蹿着芽;③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
学生品读,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轻纱”,比喻,通感,化抽象为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风吹拂的轻柔惬意;“蹿”,用词精妙,富于动感,形象地写出了新绿的生长速度和蓬勃的生命力;“陷”,写出了春风吹拂时人身心沉醉惬意之感。
(2)人们感觉到暖意了没有?
有所体现:脱去冬装;逛街;晒太阳;
“陷进去”:令人沉醉,如梦如谜,有生命力——春在歌唱……
2.题为“春意”,为什么却写了不少人的活动?又为什么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
(1)怎么写人的活动的?(从白天到黑夜切换场景写哈尔滨人的活动。)
(2)具体写了什么活动?(两类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描绘处于“冬”“春”季节、两重世界的人们——哀哭的弱势群体、欢快的外国人,这样概括是否恰当?
幸福者(汪林们、外国人),沉醉在春意里,四季快乐;不幸者,被遗忘遗弃在寒冬里,四季哀哭。
(3)题为“春意”,为何写人的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看写法:通过人的活动和感受,从侧面来具体表现春意,突出对比,鲜明表现了底层人民的辛酸痛苦,揭示世道不公,突出主旨。
A.写人对春意的感受。一半人感受并享受春意,另一半人被遗忘在寒冬里。
B.自然春意悄然而至,人间却冰火两重天。
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春意为什么只是“挂上树梢”?(对比:春意飘浮在树梢,底层的人们无法感受到;春意只是自然的春意,人间没有真正的春意。)
3.对汪林这一形象,学生较感兴趣,恰可作为一个拓展课堂深度的契机,促进课堂智慧的生成。
(1)三遇汪林:
①也戴小沿帽;转过“商市街”;②吸着烟卷;又换了淡绿色的衣服;腋下夹着一封信,大概又是情书(烟卷,细节描写);③混在鬈发的人之间,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在快乐的人群里。
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汪林是个衣食无忧、生活闲逸无聊、享受快乐的小姐;平时与洋人相融,生活方式受洋人影响。
(2)为什么要写汪林这个人物?注意上面几个句子中的“也”“又”“也”等词语。
汪林代表了这样一类人:虽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对于亡国之痛,他们麻木不仁;对于身边的哀哭疾苦,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淡漠和冷酷,加重了冰城的寒意,作者在客观描述中隐含批判讽刺(或否定)。
4.中国人与外国人。
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混在这些鬈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讨论,把握时代背景。
上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时期的哈尔滨是一个畸形繁荣的城市,是一个病态的满目疮痍的社会。
它快乐,疯狂,充满异邦的音乐,满街都是鬈发的外国人;
它寂寞,哀哭,完全在风雪里,墙根转角都发现着不幸者。
繁华的商市街、中央大街,是少数富人们和外国人的天堂,却是底层不幸者的地狱。(同样运用对比)
5.为什么题目温暖而诗意,读来却颇多苦涩凄凉?朗读,比较异同:
(1)“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同中之异。自然界有冬春变化,春意已至,人间有冷暖不公,春意何在!第二句多一个停顿,也就多了一份苦涩与沉重,作家笔端流露出一种悲悯与反思。
(2)抓住最能体现出春意的“树芽”“小题大做”,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深入研读文本,品味作家“以暖写冷”的手法。
6.关注散文背后的那个“我”。
讨论:“我”可视为线索人物,全文通过“我”的见闻感受串起白天黑夜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活动。注意“我”的`见闻感受发生的变化——由“醉人的春意”到人间的残忍、苦涩、沉重、悲凉。
由第8段入手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师生讨论,明确:愤激之辞,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隐含对造成这种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不平。
温故知新:鲁迅《祝福》中类似的内容。
知人论世:关于“我”——萧红背叛家庭抛弃富贵,怀着理想之梦来到哈尔滨;历经苦难与萧军结合,租住在商市街25号半地下的偏棚;其文集《商市街》就写当时贫穷、饥饿、动荡的时局和他们的生活。
哈尔滨以满目疮痍的冷酷现实粉碎了春之梦,萧红在《商市街》里曾说,“只要满洲国存在一天,我们是不能来这块土地的”……
7.结尾的艺术
变化结尾内容,朗读,比较表达异同:(1)去掉“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2)去掉“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3)变化“快乐”和“哀哭”的顺序。
师生讨论,总结:题目以“春意”起,结尾以“哀哭”终。题暖文冷,当春意挂满了树梢,那些沉沦在寒冬里挣扎哀哭的不幸者更让作者深受触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现实社会的苦涩和沉重、冷酷和悲凉。
作者用以暖写冷、以乐写悲的手法来表达对这个畸形繁荣的城市的悲愤不平,表达对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不幸者的同情和悲悯。先扬后抑,反向立意,题目与主旨矛盾,匠心独运地收到一种反讽效果。
四、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关外那片黑土地——《商市街》《呼兰河传》;
(2)鉴赏写作:请另择一段突出运用对比手法的文学作品内容作赏析。(例:唐诗《燕歌行》“战士”与“汉将”;《红楼梦》“焚稿”与“良缘”;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屋里”与“屋外”……)
【教后反思】
一堂语文课不能解答所有问题,课后我就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促进提升学生的发问能力。学生在接触一个陌生文本时所产生的阅读体悟可能是令教师惊异的。指导预习的时候教师既要发现他们的阅读潜能,又要能够挖掘他们的这种潜能。激发学生的发问能力,提升学生的发问水平,应该是教师重要的“教”的能力。
二、“以学定教”,不等同于“以学代教”。带着思考去阅读,学生所提的问题深广度各不相同,解决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而不能未经思考和整理原样呈现,散乱无章。教师要注意对价值含量高的问题积极引导,枝节的问题、含金量较低的问题,可以简化、淡化处理,也可存疑作课后讨论,延伸思考。
三、对课堂“意外”的点化能力。课堂生成的问题,总有不在预设之中的,出现意外的情形,无论好坏,教师要有“点化”之功,要及时捕捉、点评,促使它释放最大的光亮,也许就光照课堂;有的问题貌似没有什么价值,却可能会成为一个契机,教师的转化能力就很重要;如出现不和谐音符,也须体现教学机智,巧妙化解。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具体内容。
2、知道福尔摩斯善于观察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3、学习福尔摩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了解小说的具体内容,知道福尔摩斯善于观察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习福尔摩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示课题
1、导入谈话:今天我们学习28课,福尔摩斯的推断。
2、板书:28课,福尔摩斯的推断。
3、请学生谈谈对福尔摩斯的了解。
二、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不理解的词语。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理解感悟
1、出示思考题:我为什么要对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进行试探?是怎样试探的?结果怎样?
2、学生讨论。
3、语意理解:
(1)我心中暗暗地想:“又在吹牛说大话了,他明知道我没法证实他的`猜测是否正确。”
(2)我尽量用温和的语调说:“小伙子,请问你的职业是什么?”
四、朗读体会,讨论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
2、对人物进行。
五、课外阅读有关福尔摩斯的的侦探小说。
语文教案 篇3
1、同学们,如果在放学路上突然下雨了,而你又没有带雨具,正巧有一个同学带雨伞了,并且他把你送回家了,这时你会说些什么?
如果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又会怎么做呢?
2、板书课题《感谢与安慰》生答:感谢
安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思考:
1、哪些人帮助了我?我是怎样感谢他的?
2、谁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样安慰他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初步体验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在班上说一说。
1.说一说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怎样表示感谢的?
2.说一说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4.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一、说一说
1、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是怎样表示感谢的。
2、我是怎样安慰别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三、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评议。
四、小组讨论,开展献爱心活动。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感恩别人。同时让学生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一、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从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试着表演,分角色进行感恩。
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三、集体评议。
四、以《感恩××》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让小组中成员安慰自己。
2、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3、师生评议。
4、写话练习。
5、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让学生知道感恩我们的大自然,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感恩我们的祖国,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10个生字;认识部首示字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并书写汉字“坪;正、’弱、林、保;礼”;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弱、礼、保”等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为绿化设计标语牌。
4.懂得保护公共绿化人人有责。
重点和难点:
1.能独立认识生字的字音,并能通过查字典认生宇“弱、礼、保”;认识示字旁。
2.通过阅读,明白“巨人”的含义,人类应该用自己强大的力量成为保护大自然的巨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多媒体引入,同时出示生字:草坪、藏、森林、婚礼(借助媒体演示)
2.如果你来到了这块草坪上,休会有些什么感想呢?请用一、二句话向大家介绍。
3..出示:巨人(1)指名拼读(2)学习“巨”的笔画(学生书空)(3)“巨人”是怎样的.?
4.(补全课题)齐读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交流自学情况。
(1)抽读词语,特别读准带点字的字音。草坪、巨人、森林、正在、举行、弹琴、地震、亲情、藏(读准前后鼻音)
(2)谁来做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识识这些生字。
(3)出示:弱小、保护
3.检查读文。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课题中的“你”是指谁?
4.自己轻声读读课文,为什么说“我们人类”像巨人?找到有关的内容好好读一读。(读好1、2节)
5.交流朗读。
(1)指名读
(2)和同桌一块儿读一读
(3)师生配合读
(4)配着媒体比赛读一读
(5)读一读课文第三节,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6.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读了这一节了解了什么。
7.小结。
三、熟读成诵,感受体会。
1.你们愿意做怎样的巨人呢?齐读全文。2.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3.试背课文。
四、游戏巩固,课外拓展。
1.美丽的大自然(出示各种花、草、动物,带有词语)
2.多媒体:公园里有翠绿的草坪,美丽的花坛,请为它们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个人思考,小组交流。
3.希望你们回家后为小区的绿化也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提醒小区里的居民都要保护绿化。。
五、指导书写。
语文教案 篇5
课前3分钟:续编故事
大熊猫出国了,他来到了哪些地方呢?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生说)
大熊猫来到了法国,法国的小朋友看到他长的这么可爱: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身上毛茸茸的,喜欢得不得了,赶紧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大熊猫,大熊猫呢,玩得可开心了!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信封)信封里还装着一封信呢!想不想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老师呢给你们读一读。
师:这是写给谁的信呢?(青蛙)
师:对,这是一封寄给青蛙的信。齐读课题。相机学习“寄”,进行扩词。理解字义。可以换个词,如“送”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寄给青蛙的信?为什么要寄信?回信了吗?……)
师:信的内容就是老师刚才给大家读的。看来大家的问题还真不少,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师:首先老师来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同时思考:课文里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
师: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你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邻居)相机学习“邻”。扩词训练。你家的邻居是谁?和你的座位相邻的'又是谁?
师:小松鼠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其大家自由读文。
三、再次读文,深入理解课文。
师:和你的同桌说说小松鼠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师:我们来汇报你的读书情况。
从哪看出小青蛙不开心?(一脸不高兴、天天、很伤心)学习“伤”,理解词义“伤心”。
师:请你试着读一读小松鼠和小青蛙的话,小松鼠的话要读出关心的语气,小青蛙的话要读出难过的语气。
师:小松鼠知道了小青蛙的心事,是怎样做的?从“马上”一词可以看出什么?能换个词吗?
师:小松鼠写好了信,请谁送给小青蛙的?他是怎样对蜗牛大叔说的?谁愿意读一读小松鼠的话?“请您好吗”可以看出什么?(有礼貌 商量的口气) 指导朗读。
师:多么有礼貌的小松鼠哇!你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到“您”字吗?(对长辈说话的时候)你愿意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吗?如果在家时,你有事要请妈 妈帮忙,你会怎样对妈 妈说?(出示小黑板):妈 妈,请您……
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小松鼠写了信,又跑到小青蛙家去了,你们想知道他去干什么吗?请大家自由读6-9自然段。
师:我们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认识多音字“难”。
师:小青蛙收到信了吗?它的心情怎样?从哪能看出它很高兴?(高兴 跳 接 念)
四、拓展延伸:
青蛙读完这封信,他会想些什么?会怎样做呢?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动物?为什么?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课文。
师:请各小组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多么善良可爱又懂得关心别人的小松鼠,让我们再次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乐园》教案08-29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搭石》教案07-26
小学语文教案07-16
语文教案:《心声》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