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例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课前透视】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本课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这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应,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板书课题)
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
(板书课题)
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二、对话平台
1、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2、识字:
⑴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⑵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⑶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⑷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⑸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⑹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⑺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3、朗读:
⑴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⑵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⑶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领读、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教者应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4、写字:
⑴出示要写的字人、火,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⑵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人字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处偏左一点起笔,火字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处起笔。)
⑶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⑷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⑸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三、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竟赛活动。
语文教案 篇2
基本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收集的资料、老师提供的资料读懂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4、能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
发展目标:
1、激发学生立志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收集课外信息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经过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3月26日
复习导入
1、读题后提问: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天火是指什么?为什么说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呢?
2、天火之谜到底指的是什么?
3、引读: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那么这个谜是怎样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
(板书:富兰克林解开)
1、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复习上一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
2、背诵老师引读的内容“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上堂课已经学习了第1自然段,在复习中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雷暴在人们心目中的可怕程度,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并相机板书:早就观察、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3、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自然段,哪些地方自己能够读懂,哪些地方还不理解?读的时候,可以用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来帮助理解,不理解的做上记号,等会儿我们一起讨论。
4、指名学生说说不懂的问题。并相机组织学生讨论、朗读课文。
(1)你们真的了解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之间的相似之处吗?你怎么知道的?引出:老师收集到了这样三份资料,从这些资料中,你就会有新的发现。这些资料能帮你说明问题吗?引读,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2)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值得奇怪,但在当时却令人难以相信。人们为什么要取笑他呢?出示取笑的一段话,你能联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吗?齐读这一段话。他们会怎样取笑富兰克林呢?
过渡: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板书“风筝实验”)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2、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或联系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读懂课文,不理解的做上记号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和解决自己或同学提出来的问题。
4、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不断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先从整体上了解这一自然段的意思,然后运用读懂课文的方法自己学习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的本领
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课外资料进行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理解课文内容,在讨论理解的过程中相机指导朗读课文。
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课外收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教师收集到了一段动画,请同学们看仔细了,或许可以解开你心中的疑问。
3、看了这一段动画,你又知道了什么?
4、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相机讨论、指导朗读。
(1)做这次实验的条件有哪些?
(2)为什么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就说明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3)指导读两个感叹句:第一句要读出有惊奇发现的`心情,最后三个感叹句要读出他成功的喜悦。
(4)让学生联系课文和补充课外资料,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5、这一段写得很精彩,同学们能够把“风筝实验”的经过复述出来吗?出示多幅图片,让学生练习复述。
6、指名学生复述课文第4自然段。
7、如果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复述就更加生动,谁来?
1、学生自学课文第4自然段,理解有关语句,不理解地方做上记号。
2、观看动画,理解课文。
3、讨论理解同学当中不理解的地方,深入理解课文。
4、体会富兰克林在实验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5、对照图片练习复述课文。
学习这一重点小节,以读懂课文、朗读课文、体会思想、复述课文贯穿,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复述是课文后的要求,即是编者的意图,一改通过文字提示指导学生复述,而是在观看动画的基础上并辅之以多幅图片指导学生复述。
学习第5自然段
1、“风筝实验”成功了,这个实验也证实了富兰克林先前的推测――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板书:证实推测)
2、联系上下文想想看,做成功了“风筝实验”在当时的影响有多大?
(相机板书:震惊世界)
1、知道实验的结论。
2、说说做成功了“风筝实验”在当时的影响。
通过想象,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风筝实验”对当时影响以及富兰克林所作出的贡献。
学习第6自然段
1、雷暴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震惊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2、避雷针有什么作用呢?
1、齐读第6自然段。
2、说说避雷针的作用。
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的意思,感悟富兰克林在科学上的不懈精神。对照板书总结课文1、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2、出示富兰克林简单生平和其它发明介绍资料。
3、拓展作业:
(1)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
(2)搜集关于避雷针的课外资料,说说避雷针是怎样避免雷击从而保护建筑物的?
1、了解富兰克林的生平和其它发明创造。
2、课外完成作业。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板书设计
25、天火之谜
富兰克林 早就观察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解 开 风筝实验 证实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3、体会歌词中表现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含义及其中心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音乐美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预习要求:
1、制作读书卡
2、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特别是关于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方面的资料
学法设计:
以学生自学为主,自行解决生字、词。品味语言时,也以学生自找喜欢的词句,或互相质疑,解答为主。为了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与节奏,师组织活动:学生朗诵比赛,教师指导,点评。其余由学生自主评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七律长征》导入
二、简介背景:作者萧华,江西人氏。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
三、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听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选段:《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
1、师范读,提问: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讨论回答:朗读时抑扬顿挫,低沉,高昂,读出豪迈之情。
2、从歌词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四、品味语言,合作学习
再读《四》,讨论以下问题:
1、中心句是哪句?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谈谈理由。(或同学之间互相提问质疑)
3、比较本课与《七律长征》语言上有何不同?(讨论交流)
师提示:本课内容是歌词,通俗易懂;《七》中的语言艺术化、较深刻,需要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体会红军长征精神。
提示:
1、中心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画龙点睛的盛赞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2、如开头三句,用短句有气势,突出当时的局势严峻,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再如:“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生动再现天气的酷热和缺水的景象,从而渲染红军行军的艰辛。
再如:又来四句三字短句,再现红军不仅面临严酷的环境,而且处于被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从一个“压”字即可看出来。
从第10――16行,这几行文字生动形象的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场场敌我之间的运动战。让人深刻的.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顽强、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也表现了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过渡:
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之后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即雪山)和荒芜人烟、危机重重的草地。如果说前面的困难*智慧克服,那么下面他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解决?
1、再读《过》,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提示:路难走,没有吃,没有住。生存危机之严重。如开头四句。
2、问:怎样克服的?*什么?
提示:千锤百炼的红军*着坚强的意志,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终于踏过雪山,走过草地。如“钢铁汉”、“不怕”、“千锤百炼”、“迎”、“扎”、“骨更硬”、“志越坚”。
3、如果要造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碑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总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诵比赛,再次领略歌词的气势与节奏,体会红军那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
五、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活动目的:更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活动形式:朗诵比赛
活动准备:先听录音,再自由朗读,选出一名主持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其余同学作为裁判。
活动过程:
1、主持人报幕
2、按小组顺序,依次朗诵
3、裁判简评
4、按票数多少和评价好坏,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其余为鼓励奖
六、布置作业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看法。(整理成文)
附板书:
《长征组歌》两首
(一)
四渡赤水
强渡乌江
奇兵盛赞用兵如神
佯攻昆明
巧渡金沙
(二)
(钢铁汉)(骨更硬)
坚强+追求=过雪山草地
(千锤百炼)(志越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当之无愧”、“敛气屏息”、“峻拔”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批读语,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框架,整体感知华山的险。
4.运用赏析词句的方法,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进一步感受华山的险。
5.从文中得到启发,感受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会有所超越,品味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中感受到华山的险。
教学难点
在关键词句旁试着批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课文批注,理清课文脉搏,整体感知华山的险。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师生问答,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 : 同学们真可爱!
生: 老师真可亲!
师: 今天我真幸运!
生: 今天我真倒霉!
师:教室里真宽敞!
生: 小路真狭窄!
师: 马路笔直延伸
生: 山路蜿蜒蛇行!
师:东岳泰山
生:西岳华山
师:南岳衡山
生:北岳恒山
师: 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
生: 老师们听得全神贯注!
师: 同学们请坐!
生: 老师请讲!
(通过设置这样的师生对话,检查了大家对课文中的`词语蜿蜒,倒霉,狭窄,全神贯注的理解和巩固,也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师:为了奖励大家,今天老师有诗相送,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寇准7岁时所写的《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二,简单介绍华山,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正音,“华山”读四声。对于华山,大家了解多少呢?请大家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教师进行小结。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据西安120千米。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在华山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箫引凤”等。
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领略华山的险峻。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新字词语。
2,检测生字情况,交流。
3,检查读书情况。
4,学生在自由、小声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全文讲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快速默读,试说每一自然段的段意。
2,全班交流。
3,交流本文可以分为个大段。
第一段(1):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了华山的险。
第二段(2、3):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具体写了华山的险。
第三段(4):登上峰顶后的惬意和开阔。
五,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其险。
师:同学们肯定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是批读文,带有批注,请回忆学习批注的方法:(1)提出问题(2)写感受 (3)赏析词句。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课文中的词语,并且在旁边写出你的批注。
2,指名反馈。
3 ,集体交流。理解感悟。
(1)只见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山路夹在缝间。
你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华山的险?理解这些词语。(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夹)
抓住关键词语,指导朗读,读出华山的险峻。
(2)“天空在这些峰林争雄的世界里。似乎龟缩成了一条线,瘦瘦的,直直的,失去了那浩大的气派。”
“峰林争雄”你是怎么理解的?(众多的山峰争做英雄)。似乎龟缩成了一条线的是什么?龟缩。瘦瘦的生动、形象的衬托出了路的险。
(3)在本段中,作者提到的景点的名字有哪些?
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用箭头标出先后次序并简述特点。
五里关——莎罗坪——毛女洞
(平 坦) (变形、蜿蜒)
4,赛读,开火车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华山的险。
六,布置作业。
1 ,预习课文后面的内容。
2,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华山的险:五里关——莎罗坪——毛女洞
(平 坦) (变形、蜿蜒)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内容】
《我为你骄傲》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供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随同了他三个星期。当他用自身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和上道歉信时,在慈祥而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值得为小朋友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本课设计充沛发挥同学的主动性,鼓励同学探究学习,积极倡议合作学习,使同学不只学习语言,而且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和熏陶。
【设计理念】
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本文是一个小故事,小朋友内心的悔恨、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以和自我解脱的方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话包括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相信同学读了这篇课文,会有更多的感受,会有自身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同学自读自悟的机会,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活动目标】
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促进同学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学会承当责任,学会宽容。
【活动准备】
课前同学上网查询有关骄傲的资料、上课时的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航天员杨利伟叔叔带着华夏儿女五千年的飞天梦想傲然腾空,我们终于胜利地飞上了太空!太空中终于留下了我们中国人的足迹!祖先美好而浪漫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亿万华夏儿女欢呼雀跃,全世界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特别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一句什么话?
2、板书课题,质疑问难。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杨老师最喜欢发言的同学,讲对的褒扬,讲错的还是褒扬。
(谁为谁骄傲?我为什么为你骄傲呢?)
(学贵有疑:同学围绕课题提问,不只能培养同学的质疑能力,而且注重引导发现,激发、调动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仔细观察, 指导写字
1、出示"骄傲"词卡:齐读三遍。
2、仔细观察"骄傲"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生说师范写。
(学会写一个词,对照一个词。)
4、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5、展示同学作业,师生一起评议。
人教版实验教材非常重视同学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让同学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同时重视对同学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同学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齐读课题,课文中谁为谁骄傲?我又为什么为你骄傲呢?请大家用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3、出示生字:假如大屏幕上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身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
(师鼓励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5、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字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尊重同学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同学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身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识记汉字。充沛利用同学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 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想怎么读?请一个同学当小老师来分配朗读任务。
2、同学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听录音读课文,考虑刚才提出的问题:谁为谁骄傲?我为什么为你骄傲呢?同学回答。
(板书:老奶奶小男孩)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小组充沛讨论)汇报讨论的结果:
(板书:老实)
5、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横线把小男孩想的和做的句子画出来。汇报小男孩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⑴ 出示句子: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害怕──很不自在──一阵轻松)
⑵ (出示课文四、五自然段)请喜欢这个小男孩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
(指导朗读)
6、假如你是课文中老奶奶,当你看到小男孩写的信和送来修理窗户的7美元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让生充沛说)
⑴ 课文中的老奶奶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的6、7自然段。
⑵ 小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慈祥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小朋友纯洁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小朋友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小朋友的诚信让人感动,老奶奶那广博宽容的心胸也值得我们称誉。
(板书:宽容)
⑶ 有感情地读这一局部,演一演图上的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同学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同学将自身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考虑,去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身的阅读表达出来。在感悟时抓住文中人物心情活动变化这一明线来引导同学感情朗读,并引导同学对老奶奶这条暗线进行挖掘,在感悟过程后升华到入情入境的充沛的感情朗读实践中,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渗透思想教育,总结课文
1、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非常喜欢课文中的这个小男孩,你喜欢吗,为什么?
(让同学充沛说。)
2、教师总结课文:
文中的小男孩真是一个老实、知错就改的好小朋友。老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十分崇尚的美德。现在我们全校也在进行诚信班级的评比活动,希望每个同学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班级”的许诺牌在二⑶班闪闪发光!老师也会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
本组教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的,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同时,通过交流自身的见解、感受,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六、 扩展活动,拓展思维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像“我”一样勇于承当责任的人,有像老奶奶一样宽容的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犯了错误时,有没有主动供认?他人犯错误向你认错时,你有没有原谅他人呢?请大家课下讨论讨论,下节课把你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并且收集一些老实守信的故事、格言或成语。
七、欣赏歌曲《红旗飘飘》
雄壮、豪迈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歌曲结束,师生互道再见。
【板书设计】
22 我 为 你 骄 傲
老奶奶 小男孩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炙热、秀姿天成、心驰神往”的意思,积累描写郁金香形状与颜色的好词佳句。
2、继续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意的方法;通过变换句式的练习,体会使用反问句可以使句子所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真挚。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课题的理解,从中感受荷兰人对土地的挚爱、对花的执着以及花在荷兰人生活的重要性。
4、能仿照课文第3节或第4节的写法介绍一种中国的花。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意的方法,并运用方法理解——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典型事物描写方法,并仿照课文介绍一种“中国的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
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炙热、秀姿天成、心驰神往等;
2、查找资料,了解荷兰、郁金香等资料;
3、收集“中国的花”相关资料,积累描写花的词语八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荷兰具标志性代表图片——郁金香、风车、木屐等,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国家?通过课前的预习及收集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荷兰。
2、学习课文第一节,自由轻声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交流并板书:沧海——桑田
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1顷=100亩,千顷=10万亩,荷兰人向大海要土地,可见
媒体出示: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
3、交流补充关于荷兰的资料,荷兰人从大海里掏出了这千顷土地,因此对于这片土地有着一份深沉爱。在这片新垦的土地上,荷兰人中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
补全课题:8、荷兰的花 齐读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己的语言大胆的表达出来,促进他们大胆说,认真听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在课外阅读、收集、筛选信息的兴趣。然后选择与学生交流最相关的内容简单的学习,为重点段落的学习留足时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正因如此,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种满了鲜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课文中。有一种花被誉为荷兰的国花,你们知道是哪种花吗?(郁金香)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介绍郁金香的?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姿态、种类
荷兰人对它的痴迷
由来与栽培
[说明: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初读课文不仅让孩子在合作中读正确课文,与此同时,让学生们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简单的讲述理清课文的主线,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细读课文,互动交流。
1、荷兰人为何如此喜爱郁金香?读读第三节,找找答案。
生交流,媒体出示: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2、指名朗读,交流:形状、颜色
随后媒体出示郁金香的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秀姿天成的郁金香,请大家再看着图来读一读郁金香的秀姿天成。
3、师生配合朗读,师引语: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想象将郁金香的形状、颜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们看文中将郁金香的外形比作(典雅的高脚酒杯),有一种叫“斯巴达克”的郁金香像(烈焰般织热鲜红),有一种叫夜皇后的郁金香像(黑夜般神秘幽深)被誉为中国女性的郁金香(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同时也看出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
[说明:此节的教学还是以“读”代讲,通过同桌合作读,教师的引读、学生合作读感悟 、加深郁金香在孩子们脑海中的印象,充分领略它的美艳,进而理解“秀姿天成”的意思,水到渠成。]
4、其实在鲜花王国中还有许多娇艳美丽、值得夸耀的花。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姿态、种类;出示花文字介绍,了解各类花的讯息;请大家模仿这一节的写法也来写一写其他的花,写出它的形状和颜色。
学生写段,交流,评点与指导要素:表达方式、语言组织等。
5、沉浸在花的海洋中,心情是舒畅的、愉悦的,荷兰人陶醉在这花的海洋中,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引读第4节,了解两个具体事例,这事例的选取是为了说明?
6、那么多的花为何荷兰人独独喜欢郁金香呢?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
媒体出示: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请男生读好.这段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对郁金香的热爱)哪些词可以看出?(小心翼翼、轻轻抚弄)
7、引导质疑,对这段话,你还有什么疑惑?
预设:为何形容这花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
引导解疑:联系上文内容,对于这郁金香姿态的介绍,完成填空
郁金香艳丽夺目,_________________;
郁金香秀姿天成,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后指导朗读。
8、了解郁金香的由来,引读,体会荷兰人对花的热爱。
9、爱花的荷兰人,用神奇的手,创造着美,媒体出示:荷兰鲜花图片及句子
荷兰城市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谁能将这句话用另一种形式表达。
10、处处是美,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呢?读读7、8、9小节,说说你的理解。
师:多美的一座城市啊!不同的地方,甚至每个角落他们都会用鲜花装饰,你们说荷兰人的生活能不美吗?媒体出示: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弛神往的美. (理解“心驰神往”,体会荷兰人对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11、学到这,能说说荷兰人与荷兰花的关系吗?
交流要点:是荷兰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土地,进而培育了这美丽的鲜花,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说明:本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对郁金香姿态、种类、由来等方面的学习、朗读、交流与讨论,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体味着作者对于荷兰人与荷兰花的赞美。]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怎样理解“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句话?请你写出自己的看法。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抓典型事物描写的方法,以《中国的花》为题,完善课堂练笔,学以致用,以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上海的建设新貌及上海的建设已开始迈向世界先进水平,从而坚信的改革开放政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的感情。
2、熟悉作者在参观上海新客站时的所见所闻,简要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是按参观顺序介绍的,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庄重典雅、蔚为壮观、恢宏”等词语,会用“宽敞”、“格外”、“应有尽有”造句。
5、积累词语,摘录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教学重点:
1.借助填表简要复述课文。
2.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介绍上海新客站。(板书:上海新客站)
上海新客站在八十年代是建筑史上最辉煌、最灿烂的创举。它采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整个车站显得气势恢宏,造型别致,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它为南来北往的旅客了极大的方便和舒适,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揭示课题。(补充完整课题,带着愉快心情读题。)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到上海新客站参观、访问,看看他介绍新客站哪些地点?
二、范读课文
思考:上海新客站的特点是什么?用“——”划出有关词语。
(板书:雄伟的现代化建筑群)
三、自学课文
1.自学字词。
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有重点地查阅字典。
2.读通课文,完成练习。
课文按(参观先后)顺序叙述,其中第2节到第5节具体介绍了南广场、南大厅、上层候车廊道、(人行)地道和北广场。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领读生字,注意前后鼻音。
注意字形:敞、镶
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3.指名完成填空,齐读。
4.给课文分段。(按参观前。参观时,参观后分为三段。)
五、学习第一、第三段
1.女生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三段,想想:人们为什么把新客站称为上海“陆上新大门”?
2.师:这就是上海新客站的重要地位。课文第一、第三段概括写了新客站的特点和地位,在结构上起了前呼后应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第三段。
师述:作者在这五个地点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他又是怎样巧妙地连接这五个地点呢?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海新客站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哪些地点呢?
3.课文中有五句过渡句,分别将这五个地点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全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齐读五句话。
过渡:当我们来到车站南广场时,拾头看到什么?
板书:看到的
二、学习课文第2节
1.默读第2节,用“··”点出小作者在南广场
看到哪些建筑物?用“。。”圈出有关能反映这些景物具有雄伟的,现代化特点的词语。
2.出示课后习题l的表格,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地点看到的
南广场主站屋、大钟、喷水池
3.重点理解“庄重典雅、造型别致,蔚为壮观”
4.师引读:当我们来到车站南广场时,抬头看到了庄重典型的——(主站屋),古堡式的——(大钟),造型别致的——(喷水池),合为一体,蔚为壮观。
5.简要复述这小节内容。
过渡:南广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雄伟的,现代化的。之后,我又跟随妈妈步入南大厅。
三、学习课文第3节
1.指名读过渡句2。
(1)理解“气势恢宏”的意思。
(2)这句话在这一节中起什么作用?
2.围绕“气势恢宏”,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默读第3节,用“··”点出作者看到的景物,用“~~”划出“我”听到的语句。
板书:听到的
(1)完成表格中第二行内容。
(2)结合交流板书。
地点看到的`
南大厅吸顶灯、候车室、自动扶梯普通候车室母子候车室
3.师引读板书。
我跟随妈妈步入南大厅,大厅气势恢宏。我不仅看到——(吸顶灯、候车室和自动扶梯),而且听到妈妈对(——候车室)的介绍。
4.简要复述这一节内容。
过渡:游览完毕南大厅,“我”又来到上层候车廊道里,妈妈一面带我参观,一面告诉我什么呢?
四、学习第4小节
1.指名读第4节,思考,这一节主要介绍什么?
(理解“应有尽有”)
2.用“——”划出上层候车廊道里应有尽有的设备,并说明了它们的作用。
3.指名读句。(理解“首屈一指,媲美”的意思。)
4.独立完成表格中第三行内容。
5.师引读。
在上层的候车廊道里,妈妈一面带我参观,一面告诉我——(这里的设备应用尽有),我看到(自动显示翻牌,电视问讯台等)。这样的规模设备——(国内首屈一指,国外为数不多)。
6.简要复述第4节内容。
过渡,穿过廊道,我和妈妈顺着铺有粉红色地砖的3号站台走去。在人行地道,我又耳闻目睹到什么呢?
五、学习第5小节
1.默读,独立完成表格,同桌简要复述这一节。
2.联系上下文理解“钻”、“昌”。(前呼后应,点出新客站“现代化”。)
3.齐读第5节。
六、全文
上海新客站在八十年代堪称全国一流。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今天,当你再次步入新客站时又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和焕然一新的感觉。
你们不妨再到那儿去走一走,看一看,拿起手中的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出一今日上海新客站。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2、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在这节课上,我们将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师: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看清目标,我们一路携手同行。在目标的引领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出示预习检测)
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确,读出感情。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够看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吗?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么多的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样把一个“这样”的老师展现给我们的呢?接下来,大家进行自主学习,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1. 默读课文1—10自然段,看看怀特森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一想怀特森是一个( )的老师。
2. 在这些事件中,“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段。
3. 时间:三分钟
师:大家学习很投入,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让我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同学分享。(出示合作探究)
1.怀特森先生是一个( )的老师?
2.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每组按照4、3、2的顺序进行交流,1号补充并做好记录。
2、要善于倾听同学发言,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
3、时间:3分钟。
展示汇报:(5分钟)
(一)、 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
(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戏弄学生的老师。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师:狡黠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了?(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老师的本意不是去捉弄孩子们。而是让他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2)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怀疑的老师。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迹’了,那就什么也没留下。我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1)怀特森老师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没有对老师说的话做认真的考虑,发现其中的疑点。)
(2)我们再看看怀特森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斯,看看我们该不该起疑心?
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引导学生把冰川期绝迹和动物头骨结合起来考虑,体会到在冰川期绝迹的动物留下来的应该是化石而绝不是头骨。)
师:在这次“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我”眼中的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找到相关语句。(相机出示)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
……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师:读读这些句子,结合上下文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我们态度的变化:喜欢——吃惊——不满——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怀特森老师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会怀疑,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新怀疑主义。这也是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小结:一个莫须有的凯蒂旺普斯,让我们懂得了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书本上的内容和老师说的。此时此刻,你认为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出示填空)学生练习填,指名填空。
看来,大家对这位老师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那么他仅仅是这一节课这样上吗?(出示自主学习)
1.怀特森老师仅仅这节课这样上吗?还能从哪感受到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他的教育方式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2. 时间:三分钟。
师:请同桌之间交流你的学习成果。试着练习填空。(出示填空题)
请大家看看该怎么填。指名说一说。
相机出示:
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读出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师:你们觉的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引导学生从这一段中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教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培养了我们坚持真理的毅力。教学时还可引导学生结合下文来谈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影响。)
师: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这后三个段落看似多余,能否删去呢?
生:不能,它是对怀特森老师教育结果的深入描写。
师:是呀,这正是文章写作的一大特点,这叫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不从正面描写人物,而是通过有关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可以丰富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身临其境、烘云托月的效果,尤其在难于正面描写人物时,侧面描写更有其特殊的功用。(出示金钥匙)
师: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怀特森老师,作者不仅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以及我们行为的前后变化,加深了我们对怀特森老师的认识。这种通过对有关的人、事、景、物的描述,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叫侧面描写。希望大家今后在写作中,也学会运用这种写作的手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生动传神。
二、拓展延伸。
是呀,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重庆市的一个学校里,也有一位很怪的老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怪老师。(出示拓展阅读)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文后问题。
三.小结
孩子们,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最好年华,要会学习,会质疑,勇于探索,才能成为适应新形势的21世纪的新型人才,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把两句名言送给大家。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