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07 09:20:23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小班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小班教案5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初衷: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了容易分散,因而有许多幼儿吃饭时有东张西望的现象;切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造成孩子中挑食的较多;我们周围有许多家庭、成人总喜欢吃饭时聊天,也给孩子做了反面的榜样。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讲话。

  2、知道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活动准备:

  一辆食品列车和各种食物的图片,故事录音,幼儿吃饭时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出示食品列车,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里有一辆神奇的食品列车,它要开进贝贝的身体里,请你看看这辆列车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幼儿听故事。

  “呜—,我是小小的列车司机。我应贝贝小朋友的要求,拉来了好多好多他爱吃的食物。有爆米花、巧克力、冰激凌、奶油蛋糕、炸鸡腿、排骨,还有苹果、香蕉、黄瓜、西红柿,饺子等等。我拉着这些食物准备冲进了贝贝的口腔里,你们猜猜他让那些食物进到了他的嘴了呢?

  3、幼儿讨论。

  教师提问:你们猜猜他让那些食物进到了他的嘴了呢?为什么?

  4、接着听故事。

  “贝贝高兴把他喜欢的排骨、炸鸡腿这些食物放到了车厢里,不喜欢的青菜、香菇扔到了车厢外面。他狼吞虎咽,大声说着话,嚼碎了巧克力、冰激凌、奶油蛋糕、香蕉,还有好多食物没有碎,只是被他咬的`变形了。我带着这些食物来到了一条细细长长地管子里,这就是食道,食道的壁很薄,要是遇到鱼刺就可能被刺破,在食道中我一点一点地往下开。

  我开着食品列车现在来到了一个大口袋里,这个口袋就是胃。在胃里我感到就像是发生了大地震,不由自主的不停地动。我车上的食物大部分都被震了出来,它们不停地转呀转,七零八散,变得面目全非象浆糊一样。哎哟!幸好贝贝吃饭快,有一部分食物没有嚼碎。我被颠得头发晕,我一生气,便给胃撞了一个大口子,疼的健健呲牙咧嘴、哇哇大哭。看他难受的样子,我就算了。开着列车离开了。心想谁让你一会儿要冰冷的冰激凌,一会儿又要滚烫的饺子,让我拉着把我搞得够呛。

  我开着食品列车又来到了长长的肠里面,我列车上的食物都变成了残渣,想将食物全部送到贝贝的身体各处,可是没办法,因为它们没被嚼碎,不能变成营养,被身体吸收。我只好带着食物残渣通过肛门出来了。回头一看,列车上还有贝贝没嚼碎的爆米花中的玉米粒呢!”

  5、提问、讨论。

  提问:贝贝这样吃饭对吗?为什么?他那些地方做得不对,我们一起来寻找。(逐一寻找:挑食、狼吞虎咽、吃饭说话、冷热食物同时吃)

  6、出示幼儿吃饭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里还有几位小朋友在吃饭,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图一:一幼儿吃饭说话让鱼刺卡住了;图二:一幼儿手是脏的去拿包子吃;图三:一幼儿吃饭时桌子上很脏;图四:一幼儿刚吃完就去玩跳绳,造成肚子痛)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都做的对吗?为什么?”

  7、教师小结: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饭前洗手;吃东西时不能吃过凉或过热刺激性的食物;要细嚼慢咽;不挑食;吃饭时不说话;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活动延伸:小朋友可继续讨论饭前饭后应怎样做,才会有助于消化。(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饭后可散散步帮助消化)还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做揉肚子的运动来帮助消化。(左揉三十圈,右揉三十圈)

  课后反思:幼儿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讨论,知道了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讲话;知道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对不良的饮食习惯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也了解了。从孩子们的大眼睛中这次活动对每位幼儿都带了深刻的影响。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在幼儿自身的努力和成人的督促、鼓励下慢慢的形成,因而我们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幼儿和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会,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能形成。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与妈妈一起劳动的快乐;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学会感恩,知道妈妈整天劳动及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很辛苦,要珍惜妈妈的劳动,爱妈妈。

  二、活动准备

  1、做手掌卡用的厚纸和一些彩纸;

  2、每人画一张自己的手掌画;

  3、让小朋友对妈妈和老师说一句感恩的话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4、CD《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活动过程

  1、利用一周的时间,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让孩子们从一进入幼儿园就能感觉到今天与以往的不同,融入到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氛围中。

  2、5月8日孩子入园后,教师让他们说出今天来到幼儿园感觉与以往有什么不同?进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初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

  3、5月9日,让幼儿回忆并说出自己的妈妈在家里是什么样子的?

  4、5月10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亲节是妈妈的节日,懂得感恩妈妈。学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回家唱给妈妈听。

  5、制作《手掌爱心树》,教师事先将幼儿的手掌画出来剪下来,幼儿黏贴爱心到树上完成作品。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2.用手指表示6以内的数量。

  重点难点重点:

  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难点:

  用手指表示6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歌曲《我家有几口》、钢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里有几个人。

  1.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2.家里一共有几口人?(请幼儿掰手指数一数)

  三、教师一边弹钢琴一边示范歌曲《我家有几口》,请幼儿掰手指数出歌曲里面家人的数量。

  1.刚才歌曲里是怎么数我家人的啊?

  2.家里有几口人啊?他们是谁?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四、幼儿跟随着教师学唱歌曲2~3遍,并在唱到“爸爸妈妈,还有我......";时用手指表示其相应的数量。

  五、小结。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3-4岁的幼儿已经具备感受音乐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音乐的性质说出对音乐的感觉,但节奏能力还较差,要做到一拍一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难度。《欢乐舞》是一首节奏清晰、欢快的四分之二拍的曲子,通过小鸭、小兔、小熊的动作表现出来,音乐形象能使天生热爱小动物的孩子感兴趣,为此,我们设计这一教学活动,意在通过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发展幼儿的节奏感。故本活动分两次进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性质,学习看图形谱演奏。

  2、学习正确使用乐器,会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3、体验打击乐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小鸭、小兔、小熊跟着音乐分别按顺序有节奏地一拍一拍跳舞。

  2、电脑课件:节奏谱:小鸭、小兔、小熊分别按音乐节奏一拍一拍地出现。

  3、打击乐器小铃、圆舞板、铃鼓各8只。幼儿已经认识过小铃、圆舞板和铃鼓,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4、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5、场地布置:(见图)便于幼儿分清教师的指挥。

  重点难点:

  通过幼儿自己对音乐的探索,感受并掌握XXX的节奏型,并能用各种动作和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活动一)

  (一)开始部分:听小鸟叫的音乐,录有小鸟的话:“小朋友,森林要开联欢会,请你们一起来参加。”幼儿听音乐有节奏地进教室。

  (二)欣赏音乐作品《欢乐舞》

  1、感受音乐

  电脑课件(大屏幕显示森林背景:小鸭、小兔、小熊跟着音乐分句走来了,顺序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三只动物一起跳舞)

  (1)师:看,谁来了?它们在干什么?

  (2)教师介绍曲子的'名字,并再听看一遍小动物跳舞的音乐。

  (3)师:小动物跟着什么样的音乐在跳舞?(引导幼儿说出音乐的性质)

  2、掌握音乐节拍,重点掌握XXX的节奏型。

  (1)师:小鸭、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你来学学看。引导幼儿说出XXX的节奏型,并用拍手的动作练习几遍。

  (2)大屏幕显示节奏图谱,让幼儿学会看图谱打节奏,重点强调XXX的节奏型。

  ①师:老师把小动物跳舞的情景,画了一张图。(大屏幕出示图形谱)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句最后一小节和前面一小节有什么不一样。两个小动物怎么打节奏?三个小动物怎么打节奏?

  ②教师哼音乐幼儿看图谱,学习一拍一下地为乐曲拍手两遍。

  ③幼儿听音乐看图谱拍手两遍。

  ④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打节奏。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动作。(如拍腿、叉腰、跺脚等)完整练习两遍。

  (3)再次观看大屏幕,小动物表演一遍,幼儿可以跟着一起做动作,感受节奏型。

  (4)请几名幼儿听音乐分别扮小鸭、小兔、小熊表演动作一遍。

  (评析: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在听听做做、跳跳中,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让幼儿大胆的创新、积极地思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表现、表达音乐。)

  (活动二)

  (一)(大屏幕显示三只小动物垂头丧气的样子)师:“咦你们怎么啦?”小动物:“这个联欢会只有我们三个太不热闹了,请小朋友帮我们用乐器伴奏,好吗?”

  (二)为小动物选乐器。

  教师出示铃鼓、小铃、圆舞板,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三种乐器给小鸭、小兔、小熊伴奏的话,那么它们分别用哪种乐器呢?

  (三)幼

  儿为小动物伴奏。

  1、幼儿看图谱分别空手用圆舞板、小铃、铃鼓演奏一遍。

  2、幼儿分成三组,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进行分奏、合奏。(先徒手一遍,再那乐器

  演奏两遍。)

  3、教师指挥演奏。

  (1)请幼儿看教师的手朝哪一组就请哪一组小朋友演奏。幼儿练习看着指挥拍手。

  (2)教师放慢速度哼音乐并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两遍。

  (3)幼儿听音乐看着指挥演奏两遍。

  (4)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5)幼儿看大屏幕为小动物跳舞演奏。

  (四)结束部分。小动物对幼儿说:“刚才我们表演了节目,现在请你们也表演几个节目。”幼儿自由主动地表演节目,结束。

  (评析:本次教学活动,我们让幼儿自由讨论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选择乐器,让幼儿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粘贴的基础上学习用线条表现太阳的光芒。

  2.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色圆形若干,三色小花若干,固体胶,范画纸,红色蜡笔

  2.范例两幅(一幅是半成品的)。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太阳”,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个红色圆形: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2.教师小结:红色,你说出了它的颜色;圆形,你说出了它的'形状;苹果,你说出了它像什么。

  3.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今天老师带来的其实是一个太阳,你们喜欢吗?那我们把太阳留下来,留在天空中,好吗?

  二、引导幼儿学习绘制“太阳小花捉迷藏”

  (一)教师出示太阳并示范正确的粘贴方法

  教师一边将太阳往画纸上放,一边说:太阳红红的、圆圆的,高高挂在天空中!咦?为什么会掉下来?要请谁帮忙?

  教师边示范粘贴:我们请固体胶来帮忙,拿起胶水棒,摘下小帽子,拧出一点点,涂在太阳上,然后把涂胶水的一面牢牢贴在画上。瞧!这下再也不会跑掉啦!固体胶帮了我们的忙,千万别忘了帮它拧回去,把帽子盖上。

  (二)学习在不同方位粘贴小花

  1.师:除了我们小朋友喜欢太阳,看!还有谁也喜欢太阳呀?(小花)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小花呢?(红、黄、蓝)

  2.教师示范粘贴小花。

  (1)师:瞧,小花在和太阳公公捉迷藏呢!看看红花宝宝想藏在太阳公公的哪里呢?(下面)我们请固体胶帮帮它的忙。

  (2)师:黄花宝宝藏在太阳公公的哪里?(上面)

  (3)师:太阳公公的旁边还没人藏呢,请谁藏在它旁边呢?(蓝花宝宝)谁来帮帮蓝花宝宝的忙呀?(请个别幼儿粘贴小花)

  (三)教师示范绘画光芒

  1.出示半成品范例,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线条表现太阳的光芒

  师:好多小花都来和太阳公公玩游戏啦!太阳公公要去找它们啦,找呀找,找呀找,找到红花手拉手。

  教师边讲边用红色蜡笔将太阳公公和红花宝宝连接起来。

  2.教师依此方法示范蓝花、黄花。

  3.师:还有谁没有拉好手呀?

  请一位幼儿上前尝试帮它拉手。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范例二。

  师:太阳公公找到了所有的小花,拉好了它们的手,一幅太阳小花捉迷藏的图呀就完成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幅?

  2.教师讲述方法。

  记得先要把大大的、圆圆的太阳贴在天空中,再让小花藏在太阳的上面、下面和旁边,用红色蜡笔帮太阳公公找到它们,让太阳小花手拉手。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展示,讲评

  1.展示幼儿作品。

  2.师:太阳公公有没有和小花都拉好手?

  3.讲述其中一张没有拉好手的画,提醒幼儿要注意将每一朵花宝宝都和太阳公公拉好手。

  4.师:今天,我们用红色给太阳公公和花宝宝拉手,下次我们还可以用五彩颜色来拉手。

《(合集)小班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经典)09-19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10-05

[精选]小班教案10-08

(合集)小班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小班教案5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初衷: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了容易分散,因而有许多幼儿吃饭时有东张西望的现象;切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造成孩子中挑食的较多;我们周围有许多家庭、成人总喜欢吃饭时聊天,也给孩子做了反面的榜样。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讲话。

  2、知道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活动准备:

  一辆食品列车和各种食物的图片,故事录音,幼儿吃饭时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出示食品列车,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里有一辆神奇的食品列车,它要开进贝贝的身体里,请你看看这辆列车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幼儿听故事。

  “呜—,我是小小的列车司机。我应贝贝小朋友的要求,拉来了好多好多他爱吃的食物。有爆米花、巧克力、冰激凌、奶油蛋糕、炸鸡腿、排骨,还有苹果、香蕉、黄瓜、西红柿,饺子等等。我拉着这些食物准备冲进了贝贝的口腔里,你们猜猜他让那些食物进到了他的嘴了呢?

  3、幼儿讨论。

  教师提问:你们猜猜他让那些食物进到了他的嘴了呢?为什么?

  4、接着听故事。

  “贝贝高兴把他喜欢的排骨、炸鸡腿这些食物放到了车厢里,不喜欢的青菜、香菇扔到了车厢外面。他狼吞虎咽,大声说着话,嚼碎了巧克力、冰激凌、奶油蛋糕、香蕉,还有好多食物没有碎,只是被他咬的`变形了。我带着这些食物来到了一条细细长长地管子里,这就是食道,食道的壁很薄,要是遇到鱼刺就可能被刺破,在食道中我一点一点地往下开。

  我开着食品列车现在来到了一个大口袋里,这个口袋就是胃。在胃里我感到就像是发生了大地震,不由自主的不停地动。我车上的食物大部分都被震了出来,它们不停地转呀转,七零八散,变得面目全非象浆糊一样。哎哟!幸好贝贝吃饭快,有一部分食物没有嚼碎。我被颠得头发晕,我一生气,便给胃撞了一个大口子,疼的健健呲牙咧嘴、哇哇大哭。看他难受的样子,我就算了。开着列车离开了。心想谁让你一会儿要冰冷的冰激凌,一会儿又要滚烫的饺子,让我拉着把我搞得够呛。

  我开着食品列车又来到了长长的肠里面,我列车上的食物都变成了残渣,想将食物全部送到贝贝的身体各处,可是没办法,因为它们没被嚼碎,不能变成营养,被身体吸收。我只好带着食物残渣通过肛门出来了。回头一看,列车上还有贝贝没嚼碎的爆米花中的玉米粒呢!”

  5、提问、讨论。

  提问:贝贝这样吃饭对吗?为什么?他那些地方做得不对,我们一起来寻找。(逐一寻找:挑食、狼吞虎咽、吃饭说话、冷热食物同时吃)

  6、出示幼儿吃饭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里还有几位小朋友在吃饭,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图一:一幼儿吃饭说话让鱼刺卡住了;图二:一幼儿手是脏的去拿包子吃;图三:一幼儿吃饭时桌子上很脏;图四:一幼儿刚吃完就去玩跳绳,造成肚子痛)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都做的对吗?为什么?”

  7、教师小结: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饭前洗手;吃东西时不能吃过凉或过热刺激性的食物;要细嚼慢咽;不挑食;吃饭时不说话;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活动延伸:小朋友可继续讨论饭前饭后应怎样做,才会有助于消化。(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饭后可散散步帮助消化)还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做揉肚子的运动来帮助消化。(左揉三十圈,右揉三十圈)

  课后反思:幼儿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讨论,知道了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讲话;知道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对不良的饮食习惯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也了解了。从孩子们的大眼睛中这次活动对每位幼儿都带了深刻的影响。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在幼儿自身的努力和成人的督促、鼓励下慢慢的形成,因而我们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幼儿和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会,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能形成。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与妈妈一起劳动的快乐;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学会感恩,知道妈妈整天劳动及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很辛苦,要珍惜妈妈的劳动,爱妈妈。

  二、活动准备

  1、做手掌卡用的厚纸和一些彩纸;

  2、每人画一张自己的手掌画;

  3、让小朋友对妈妈和老师说一句感恩的话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4、CD《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活动过程

  1、利用一周的时间,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让孩子们从一进入幼儿园就能感觉到今天与以往的不同,融入到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氛围中。

  2、5月8日孩子入园后,教师让他们说出今天来到幼儿园感觉与以往有什么不同?进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初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

  3、5月9日,让幼儿回忆并说出自己的妈妈在家里是什么样子的?

  4、5月10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亲节是妈妈的节日,懂得感恩妈妈。学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回家唱给妈妈听。

  5、制作《手掌爱心树》,教师事先将幼儿的手掌画出来剪下来,幼儿黏贴爱心到树上完成作品。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2.用手指表示6以内的数量。

  重点难点重点:

  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难点:

  用手指表示6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歌曲《我家有几口》、钢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里有几个人。

  1.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2.家里一共有几口人?(请幼儿掰手指数一数)

  三、教师一边弹钢琴一边示范歌曲《我家有几口》,请幼儿掰手指数出歌曲里面家人的数量。

  1.刚才歌曲里是怎么数我家人的啊?

  2.家里有几口人啊?他们是谁?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四、幼儿跟随着教师学唱歌曲2~3遍,并在唱到“爸爸妈妈,还有我......";时用手指表示其相应的数量。

  五、小结。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3-4岁的幼儿已经具备感受音乐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音乐的性质说出对音乐的感觉,但节奏能力还较差,要做到一拍一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难度。《欢乐舞》是一首节奏清晰、欢快的四分之二拍的曲子,通过小鸭、小兔、小熊的动作表现出来,音乐形象能使天生热爱小动物的孩子感兴趣,为此,我们设计这一教学活动,意在通过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发展幼儿的节奏感。故本活动分两次进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性质,学习看图形谱演奏。

  2、学习正确使用乐器,会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3、体验打击乐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小鸭、小兔、小熊跟着音乐分别按顺序有节奏地一拍一拍跳舞。

  2、电脑课件:节奏谱:小鸭、小兔、小熊分别按音乐节奏一拍一拍地出现。

  3、打击乐器小铃、圆舞板、铃鼓各8只。幼儿已经认识过小铃、圆舞板和铃鼓,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4、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5、场地布置:(见图)便于幼儿分清教师的指挥。

  重点难点:

  通过幼儿自己对音乐的探索,感受并掌握XXX的节奏型,并能用各种动作和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活动一)

  (一)开始部分:听小鸟叫的音乐,录有小鸟的话:“小朋友,森林要开联欢会,请你们一起来参加。”幼儿听音乐有节奏地进教室。

  (二)欣赏音乐作品《欢乐舞》

  1、感受音乐

  电脑课件(大屏幕显示森林背景:小鸭、小兔、小熊跟着音乐分句走来了,顺序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三只动物一起跳舞)

  (1)师:看,谁来了?它们在干什么?

  (2)教师介绍曲子的'名字,并再听看一遍小动物跳舞的音乐。

  (3)师:小动物跟着什么样的音乐在跳舞?(引导幼儿说出音乐的性质)

  2、掌握音乐节拍,重点掌握XXX的节奏型。

  (1)师:小鸭、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你来学学看。引导幼儿说出XXX的节奏型,并用拍手的动作练习几遍。

  (2)大屏幕显示节奏图谱,让幼儿学会看图谱打节奏,重点强调XXX的节奏型。

  ①师:老师把小动物跳舞的情景,画了一张图。(大屏幕出示图形谱)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句最后一小节和前面一小节有什么不一样。两个小动物怎么打节奏?三个小动物怎么打节奏?

  ②教师哼音乐幼儿看图谱,学习一拍一下地为乐曲拍手两遍。

  ③幼儿听音乐看图谱拍手两遍。

  ④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打节奏。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动作。(如拍腿、叉腰、跺脚等)完整练习两遍。

  (3)再次观看大屏幕,小动物表演一遍,幼儿可以跟着一起做动作,感受节奏型。

  (4)请几名幼儿听音乐分别扮小鸭、小兔、小熊表演动作一遍。

  (评析: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在听听做做、跳跳中,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让幼儿大胆的创新、积极地思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表现、表达音乐。)

  (活动二)

  (一)(大屏幕显示三只小动物垂头丧气的样子)师:“咦你们怎么啦?”小动物:“这个联欢会只有我们三个太不热闹了,请小朋友帮我们用乐器伴奏,好吗?”

  (二)为小动物选乐器。

  教师出示铃鼓、小铃、圆舞板,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三种乐器给小鸭、小兔、小熊伴奏的话,那么它们分别用哪种乐器呢?

  (三)幼

  儿为小动物伴奏。

  1、幼儿看图谱分别空手用圆舞板、小铃、铃鼓演奏一遍。

  2、幼儿分成三组,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进行分奏、合奏。(先徒手一遍,再那乐器

  演奏两遍。)

  3、教师指挥演奏。

  (1)请幼儿看教师的手朝哪一组就请哪一组小朋友演奏。幼儿练习看着指挥拍手。

  (2)教师放慢速度哼音乐并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两遍。

  (3)幼儿听音乐看着指挥演奏两遍。

  (4)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5)幼儿看大屏幕为小动物跳舞演奏。

  (四)结束部分。小动物对幼儿说:“刚才我们表演了节目,现在请你们也表演几个节目。”幼儿自由主动地表演节目,结束。

  (评析:本次教学活动,我们让幼儿自由讨论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选择乐器,让幼儿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粘贴的基础上学习用线条表现太阳的光芒。

  2.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色圆形若干,三色小花若干,固体胶,范画纸,红色蜡笔

  2.范例两幅(一幅是半成品的)。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太阳”,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个红色圆形: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2.教师小结:红色,你说出了它的颜色;圆形,你说出了它的'形状;苹果,你说出了它像什么。

  3.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今天老师带来的其实是一个太阳,你们喜欢吗?那我们把太阳留下来,留在天空中,好吗?

  二、引导幼儿学习绘制“太阳小花捉迷藏”

  (一)教师出示太阳并示范正确的粘贴方法

  教师一边将太阳往画纸上放,一边说:太阳红红的、圆圆的,高高挂在天空中!咦?为什么会掉下来?要请谁帮忙?

  教师边示范粘贴:我们请固体胶来帮忙,拿起胶水棒,摘下小帽子,拧出一点点,涂在太阳上,然后把涂胶水的一面牢牢贴在画上。瞧!这下再也不会跑掉啦!固体胶帮了我们的忙,千万别忘了帮它拧回去,把帽子盖上。

  (二)学习在不同方位粘贴小花

  1.师:除了我们小朋友喜欢太阳,看!还有谁也喜欢太阳呀?(小花)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小花呢?(红、黄、蓝)

  2.教师示范粘贴小花。

  (1)师:瞧,小花在和太阳公公捉迷藏呢!看看红花宝宝想藏在太阳公公的哪里呢?(下面)我们请固体胶帮帮它的忙。

  (2)师:黄花宝宝藏在太阳公公的哪里?(上面)

  (3)师:太阳公公的旁边还没人藏呢,请谁藏在它旁边呢?(蓝花宝宝)谁来帮帮蓝花宝宝的忙呀?(请个别幼儿粘贴小花)

  (三)教师示范绘画光芒

  1.出示半成品范例,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线条表现太阳的光芒

  师:好多小花都来和太阳公公玩游戏啦!太阳公公要去找它们啦,找呀找,找呀找,找到红花手拉手。

  教师边讲边用红色蜡笔将太阳公公和红花宝宝连接起来。

  2.教师依此方法示范蓝花、黄花。

  3.师:还有谁没有拉好手呀?

  请一位幼儿上前尝试帮它拉手。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范例二。

  师:太阳公公找到了所有的小花,拉好了它们的手,一幅太阳小花捉迷藏的图呀就完成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幅?

  2.教师讲述方法。

  记得先要把大大的、圆圆的太阳贴在天空中,再让小花藏在太阳的上面、下面和旁边,用红色蜡笔帮太阳公公找到它们,让太阳小花手拉手。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展示,讲评

  1.展示幼儿作品。

  2.师:太阳公公有没有和小花都拉好手?

  3.讲述其中一张没有拉好手的画,提醒幼儿要注意将每一朵花宝宝都和太阳公公拉好手。

  4.师:今天,我们用红色给太阳公公和花宝宝拉手,下次我们还可以用五彩颜色来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