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意韵丰富的散文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体味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控制好课文的语速、节奏与感情,以提高朗读的质量。让学生在课文的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课文的能力,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促进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养成。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品味语言,理解本文语言中的寓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 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朗读,感知全文。
② 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品味语言,理解本文关键性语句的寓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以读品诗。
②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播放《塞北的雪》投影显示雪的图片)
这一首《塞北的雪》曾经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今天听来仍然分外动人,听着歌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飘飘洒洒的漫天飞雪,那雪是冬天的精灵,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结情思的美文的源泉。1924年岁末北京的一场大雪,鲁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记里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颇富诗情画意的文字,十七天后,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便诞生了。今天,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当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板书课题)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伟人,我们曾在他的文中感受过童年的活泼与可爱。今天,让我们再来走近这位坚强而又对人生满怀热情的伟人。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杂文等文学作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们所学习就是选自散文集《野草》的《雪》。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还却处于一片寒冷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三、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柔婉中又见刚健,美艳中更现壮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好它,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我们应当怎样进行朗读呢?(老师给大家范读一段,再请学生互相交流听后的感受,同时指导学生从语速、语气、重音、节奏或思想感情入手谈论,并在此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
(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
江南:婉约、柔和、舒缓,又有雪后消融的无尽可惜。
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气势,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2、再请学生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朗读,读出感情。(生自由读书)
3、思考:①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②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四、研读、赏析:
指名生读课文的南方的雪的画面,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1)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2)作者是如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加以分析)
明确:(可提示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品味这一幅江南雪景图)作者首先概括描写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接着用两个比喻让我们既感受到朦胧的美景,又感受到这雪里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银白的背景下,居然点缀着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腊梅,还有冷绿的杂草,这就是江南的雪,这又是多么绚丽的雪啊!
(3)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明确: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霎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4)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
明确: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神、热闹、有趣。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5)江南的雪蕴蓄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的雪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作者特别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板书:南方的雪 美艳 有生机 有活力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挑选《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分析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会认得15个字和会写的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只、张、篇、片”等量词。
4、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会认得15个字和会写的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季叶子变化 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孩子们,你们收到过请帖吗?
2.今天,有人给我们发请帖来了,赶快去看看吧!
3.师范读,生跟读,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文,圈出生字娃娃,并借助拼音读一读。(规范圈字格式)
3.再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小黑板出示生词,检查生字读音。
(1)指名教读。
(2)自由认读。
(3)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5.记忆生字。
(1)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还没记住的字,可以在学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3)抽生组词,看谁组得多。(组词能力有限) 如何实施?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文中是谁发给我们的请帖,他们要我们去干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随文理解“毛茸茸,圣洁”的意思。(圣洁的理解只有靠查字典,然后引导。)
3.引导朗读。
四、作业
有感情地读儿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正确,工整地写10个生字。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 会正确,工整地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测读。
2.出示句子测读。
3.比赛正式开始,请看题目。(出示“我会认”)
(1)上节课的生字娃娃还认识吗?请一位小老师到台上来。
(2)认识这些生字卡片上的词语吗?师移动卡片,多种形式抽查。
4.自由朗读课文。
5.小组读文,交流汇报。
6.指名读,师指导朗读。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引导背诵课文
1.现在进入决战阶段,“小能人展示台”有感情地背诵你们所喜欢的句子,如果愿意再背其他的',你就更了不起了。
2.有感情地齐诵课文。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出示“阅、篇、获、野”这四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
(1)口头组词,理解字意。
(2)指导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的位置。
(3)指导书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空。
(4)评议写字情况。
3.举一反三学写其它的生字。
四、拓展总结
春天,秋天,冬天都给我们发来了请帖,想想,夏天会给我们送来什么请帖?会请我们去做什么?(说话练习强调句子的完整性和标点符号)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二题。
2.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请帖
春天 播种
秋天 要我们去 收获
冬天 阅读童话
走进山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 动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市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像绸带)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内容。
★体会书籍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发读书的兴趣。
★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巴罗先生让我读书,实在是付给了我最感的报酬”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游戏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主要人物是谁?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理解巴罗先生付给作者报酬的方式如何“特别”
(4)思考:从“不是…就是…甚至…”所连接的这个句子中你感觉巴罗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小气)
(二)学习第二——第九自然段
1.默读解决问题:找出描写巴罗先生的段落,在自然段前面画上你喜欢的符号。
2.学生汇报
(三)学习描写巴罗先生的段落(2.3.5.7.9)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读,思考:在这段中你认为巴罗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有关的词语吗?(热情)
(2)学生汇报。你还读懂了什么呢?
(3)通过看图体会“到处”,体会巴罗先生的.藏书多。
(4)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范读,学生思考:在这段中巴罗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汇报,师板书:大方。从哪里能看出巴罗先生的大方?
(3)指导朗读此段。
3.学习第五、七、九自然段
(1)默读思考:巴罗先生的大方还表现在哪里呢?
(2)学生汇报。(厚厚的、微笑)
(3)再读第五自然段,你还读懂了什么?通过理解句子“这些还是我保留下来的,值得的第二遍的书”体会巴罗先生不仅藏书多,读过的书也多。通过理解“沉吟”体会巴罗先生选书时用心良苦。
(4)思考:巴罗先生用心良苦的选书,又慷慨大方的送书,你认为他还是个小气的人吗?说说理由。
(四)学习描写“我“的段落(4.6.8)
(1)指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我”在巴罗先生送书前爱读书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遗憾”和“钦佩”.指导朗读
(2)自读第八自然段,思考:在巴罗先生送书后“我”爱读书吗?从哪里能看出来?(不爱读书——爱读书)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一本《正义永存》使作者爱上了读书,那么那本关于人类学的书又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2.学生汇报,思考:“我”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这是谁的功劳?为什么?
3.思考讨论:如何理解“那年夏天巴罗先生让我读书实在是付给了我的报酬”?把其他邻居和巴罗先生给作者的报酬比较。
4.巴罗先生是作者永远感激和怀念的人,指导朗读
三、 分角色朗读二到九自然段
四、你想对巴罗先生和“我”说点什么呢?
五、总结文章叙述顺序
六、布置作业
课后积累文中好词好句。提出希望,全课结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及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3.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2.了解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用具
投影片、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了解课文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1. 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注意生字的写法。
“盈,”是后鼻音,读作y0ng,不读y9ng;
“茄”读作“qi6”,不读ji1;
“揉”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盈”的上半部“ ”,“又”不能忽视;
“庙”是“广”字头,撇要大,必须包住“由”,这叫半包围结构。
3.启发发言,讨论词义,检验的能力。同学们可以互相补充解释词语。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各色云霞。
紫檀:常绿乔木,木质坚硬,带红色,可做贵重的家具或美术品。紫檀色,和紫檀木相似的颜色。
高寿:长寿的意思。
恍恍惚惚:不真切,不清楚。
笑盈盈:满脸笑容的意思。盈,充满。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威武:本课指力量强大的样子。
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带紫色条纹。百合色就像百合那样的颜色。
金灿灿: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颜色,鲜明耀眼。
4.出示投影片,注意字音词义。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对的(√)。
(2)出示以下各字,请同学口头组词。
檀——紫檀色 檀香 檀树 紫檀
猪——小白猪 肥猪 野猪 猪圈
寿——高寿 长寿 寿面 寿辰
模——一模一样 模范 模型
恍——恍恍惚惚 恍然大梧
霞——霞光 红霞 霞光万道 彩霞
庙——孔庙 庙会 庙门 神庙
烧——烧火 烧水 火烧云
威——威武 威风 国威 威严
蹲——蹲下 蹲坐 蹲着 半蹲
(3)区别字形,辨析词义,然后组词。
形相近、音相同的汉字有很多,必须正确区分,把握字义。
教师指导学生把形相近、音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区别字形、辨析字义是掌握这些字的好方法。最后通过组词加以验证,会使学生记忆牢固。
须(必须) 跪(跪下) 偏(偏远)
需(需要) 脆(干脆) 遍(遍布)
低(低头) 根(树根) 伸(伸展)
底(到底) 跟(紧跟) 申(申请)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按一定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日落时的火烧云,主要讲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及变化。)
2.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通读全文是正确划分段落的基础,然后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懂自然段间的关系。
分段之前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日落时的火烧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文的哪部分讲到了这一点?”
(课文的第3、4、5、6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的样子。)
第1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吗?
(不是火烧云,是火烧云到来之前的霞光。)
最后一个自然段还在讲火烧云吗?
(这个自然段讲火烧云不见了,看不清了。)
现在请同学们考虑本文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应该按什么顺序分段。
(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来写的,因此应该分为三段。)
教师板书“三段”,学生讨论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这一段没有直接写火烧云,而是通过写霞光照射下人和动物显出各种美丽的颜色,从侧面描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的,并告诉我们这是晚上太阳要落山时的火烧云,也就是说火烧云就要来了。因此,这段的段意应该是:写天上的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这一段主要是先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又写了火烧云的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因此这段段意应该是:具体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
第三段(第7自然段)这一段写到火烧云越来越恍惚,变化极快,几乎看不清楚了,说明火烧云就要消失了。因此,这段段意应该是:火烧云退去时的景象。
通过这样的分析,请同学说出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巩固对本文结构的认识。
(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的到来、出现、退去的顺序写的。)
(三)请同学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理解火烧云的变化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及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三)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注意积累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用具
(一)幻灯机,录音机,小黑板。
(二)火烧云幻灯片。
(三)有条件可以播放火烧云的录像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对火烧云的认识。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齐读课题,并以课题为题。请同学讨论,以达到了解学生对火烧云认识程度的目的。
什么叫“火烧云”?你见过火烧云吗?你见过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当时心情怎样?
(火烧云是日落或日出时天空出现的红色云霞,色彩非常美丽。)
2.明确结构,抓住特点。
已故作家萧红通过仔细观察对火烧云做了生动的描绘,语言精练准确,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呢?
(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写的。)
板书:到来前 出现时 消退后
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抓住火烧云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一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
(作者抓住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写的,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
(二)以读促讲,启发想象。
1.学习第一段。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及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读一读,想一想。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布满霞光,周围的人和动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各种颜色。)
板书:霞光照耀
“霞光”使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霞光使“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须”都在颜色上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情具体描写了火烧云出现前的景物。)
火烧云到来之前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同样的景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提示同学把“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须”的颜色变化前后的情况对比着想象。
(由于霞光照在它(他)们身上,使颜色发生了变化。但是因为底色不同,所以变化之后的颜色也不同。)
指导朗读,体会火烧云到来之前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画出说明火烧云出现的句子: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想一想火烧云是什么样子?
(火烧云是红通通的,好像着了火。)
板书:红通通 像着火
(2)理解“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这句话中的“烧”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别的词吗?为什么?
(“烧”是烧火、着火的意思。在这句话中,任何字都不能替换“烧”,因为“烧”既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颜色和动态,又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气势,而且还与后面的“着了火”相照应,更重要的是“烧”字在这里点了题。)
(“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一直”说明火烧云的面积大,而且是运动的,“烧”字本身就给人一种跳动的感觉。)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火烧云的动感和美丽。(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准确地概括火烧云的特点。
(这个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极”是什么意思?“极多”又是什么意思?)
(“极”表示程度深,多到了极点。“极多”就是很多、十分多、特别多、非常多。)
课文中连续出现的“一会儿”说明什么?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说明火烧云的变化不仅多而且也很快。)
板书:多 快
火烧云变化多主要是讲颜色和形状变化多,请同学们根据小黑板上的问题,边读边想。
出示小黑板:
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要求学生高度概括出颜色多,变化快。然后具体说明。
(颜色多表现为:火烧云不单是红色,还包括金、紫、黄、灰、百合色等说得出名的有九种,“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葡萄灰”、“茄子紫”,以增强学生对火烧云颜色多的认识。
(变化快表现为:“一会儿……一会儿……”说明各种颜色交替出现,持续时间都很短,转换频繁而迅速。)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一会儿”,不一定读得很快。为背诵做准备。
板书:颜色 变化
启发学生用合适的词形容火烧云的颜色特点。
(绚烂多彩、五光十色、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板书:色彩斑斓
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火烧云的形状怎样呢?请一位同学改动小黑板上的问题,要求同学们用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部分的方法自学描写火烧云的形状部分。
出示小黑板,做如下改动:
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作者描写了马、狗、狮子的形象,但很快就不见了。)
板书:形状 变化
(3)教师在同学们自学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合上书,看幻灯片,把同学们带入火烧云的情景中,让他们感受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这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有帮助。
①出示描绘火烧云变化各种形态的幻灯片。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图上画的像什么?
(马、狗、狮子。)
教师把一种形状定格在幻灯机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描述图意,尽量按照作者描写马、狗、狮子的方法来说。
提示:作者是按照怎样出现→什么样子→怎样消失来写的'。
教师出示幻灯片也要有技巧,不能把幻灯片放在幻灯机上就完了,这样反映不出各种形状的变化。教师应该拿着幻灯片在幻灯机上演示。比如马,一开始是“天空出现一匹马”,可以把幻灯片放在幻灯机上,“那匹马大起来了”,这时教师要抬高幻灯片,投影幕布上的“马”就会真的变大,实际上是幻灯片离镜头近,图片被放大了。紧接着“那匹马变模糊了”。幻灯片继续抬高、投影幕布上就会模糊一片。这样演示既形象逼真,也符合作者“怎样出现”——“天空出现了一匹马”,“什么样子”——“马是跪着的”,“怎样消失”——“那匹马变模糊了”的写作顺序。
其他的形状都可以这样演示,同学们记住了火烧云的形状,对课文的内容就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好处。
利用幻灯片出示一段话:火烧云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狮子。真是形态万千,变化多端。
请同学读一遍之后,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哪种写法好。发散思维。
(书上的内容写得生动具体,因为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也就是像什么,还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也就是为什么像。因此火烧云的形象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③指导学生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想象天空中出现的其他动物、人物或植物,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及说话能力。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做以下提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只小白兔,( ),过了几秒钟,( );
很快又来了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的拐杖( ),又不见了。
④启发学生用合适的词形容火烧云形状的特点。
(形态万千、形状各异、变化多端、千姿百态……)
板书:形态万千
(3)小结第二段,使学生对第二段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火烧云的颜色色彩斑斓,火烧云的形状形态万千。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火烧云,抓住了变化极多这个特点,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像什么”,还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怎么像”,使人感到火烧云不仅美丽,而且非常神奇。遗憾的是火烧云不能像一幅画可以长久保存。
板书:奇
3.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齐读第三段,想一想,此时的火烧云又具有什么特点?
(火烧云在迅速变化中消退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
(“恍恍惚惚”就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若隐若现,虚虚实实。因为火烧云变化极快,所以人们的肉眼就会有这种感觉。)
这时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火烧云消失时,人们非常留恋。从“揉揉眼睛”,“沉静了一会儿”,“可是”,“偏偏不等”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请同学们带着留恋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板书:留恋
(三)总结全文,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1.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板书来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通过讨论完成。作者在写火烧云的过程中,始终抓住火烧云的特点,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观察。观察火烧云的颜色,作者抓住了颜色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一个“极多”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不单是红色,而是色彩斑斓;四个“一会儿”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转瞬即逝。观察火烧云形状时,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形状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多,这一点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美;“两三秒钟”、“正在……就”、“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一点又具体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作者只有通过细致观察才能把握得这么准确。
2.启发学生讨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体会。
提示学生抓住两点:一是观察事物要抓重点;二是观察事物时,既观察静态,也要观察动态,做到静动结合。
(四)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能配上合适的动作。
2、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及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1、轻声音节“我喜欢,星星”等的朗读。
2、指导学生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分清“这里和那里”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二、学习词语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公园看看美丽的鲜花和星星,好吗?
可是守门人,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有信心闯过他吗?请你自己先练一练。
生:自己练读.
2、谁来闯关?读对了跟着他读。
生指名读。
3、我们一起读一读,将这一关闯过去。
生: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闯过字词关,我们一起把书捧起来,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的画面。
生齐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精读课文。
1、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我们去找一找有没有你喜欢的花。
(播放各种花的图片或视频)
喜欢吗?
说说你看到()的鲜花?
2、小朋友说得真好。你能把你对鲜花的喜爱读出来吗?(出示第一部分)
指名读。
夏天来到时,有的小朋友喜欢冰淇淋,有的喜欢西瓜,有的喜欢空调,但是我们最喜欢什么?
谁会读?
鲜花多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生:满地。
3、夏天满地都是鲜花,这里也有,那里也有,到处都是,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一起说?
生齐说:这里一朵,那里一朵。
你能做一做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的动作吗?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离我们近的就是这里,离我们远的就是那里。
你能用“这里”说一句话吗?“那里”呢?
这么多的鲜花,真比…………
生:天上的星星还多。
4、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站在满是鲜花的草地上,各种各样的鲜花围绕在你的周围。
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什么?
你闻到什么?
你想到什么?
(1)你能把你刚才的感觉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生指名读。
(2)请你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同桌互读。
(3)谁还想站起来读给其他小朋友欣赏?
指名读。
(4)小朋友一起读给老师听,让老师欣赏欣赏,好吗?
5、哪个聪明的小朋友可以配上合适动作呢?
指名表演。
6、我们一起看着这片草地美美地表演,加上你喜欢的动作。
7、天渐渐的黑了,到了晚上,星星出来了,看,挂在夜空中的星星,你觉得这些星星像什么?
出示:星星像()
(1)花儿去哪儿了?
生:睡了。
(2)那里可别把它吵醒了呀!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3)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才能?
师生评议。
(4)请你听听看你的同桌是怎么读的',互相取长补短。
生互相读。
(5)哪个小朋友能加上合适的动作?
指名读
(6)我们一起加上动作美美地来表演这么美的文字。
三、指导朗读,背诵。(完全不看书)
1、看着小朋友这么多可爱的笑脸,老师觉得好像站在花丛中一样,忍不住也想读一读这课文了,小朋友们来扮演花朵好吗?花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花朵的动作。
(1)那花儿睡了,是怎么的呢?
生:作花朵睡觉的样子。
(2)真好,鲜花们,准备好了吗?
师背诵课文,并作动作。
2、想不想像老师一样完整地表演这首诗呢?那你首先能把这首诗美美地背出来。谁会?
指名背。
其他小朋友可以帮他配上动作。
3、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美美地背诵这首诗。
现在哪个小朋友能当当小演员,边朗诵边表演这首诗了?
指名表演
4、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诗好吗?
齐背课文。
5、小朋友表演地这么好,可是后面的老师却看不清楚,我们转过身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
齐表演课文
四、拓展训练。
过渡:看小朋友们这么一表演,老师觉得夏天真是太美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夏天美,到处都充满了美,
请你当当小诗人,编一编这首诗,先在脑子里想一想。
指名说。
请你打开补充习题,完成题目。
结束语: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当一个有心人,多发现生活中的美。
语文教案 篇7
导学目标:
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来。
导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内容写具体。
突破措施:
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学习。
课前准备:
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案
小组交流: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一、讨论、积累资料
1.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见,补充。
二、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读一读提供的话题,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读习作例文。
3.互相发言,把别人的看法做记录。
4.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三、练习习作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生例文,小组交流:
1.一名同学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相互说说例文中的优、缺点。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小组内根据要求修改习作。
四、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6话题讨论
有详有略 内容具体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下册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