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1 08:41:2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优秀[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 在阅读中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情。

  三、 了解“兰姆式”随笔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一、抓住文中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二、培养学生鉴赏“兰姆式”随笔的特点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曾经有人认为,读兰姆的散文,“定能启迪心智,涵养性灵,活跃思想,丰富感情,振奋精神,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兰姆的散文《古瓷器》吧。

  二、 字词积累,注意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抹:抹桌子(mā)

  抹墙(mò)

  抹上一笔深蓝的色彩(mǒ)

  翘翘尾巴(qiào)

  翘首(qiáo)

  模:模样(mú)

  模仿(mó)劲疾风劲草(jìng)

  鼓足干劲(jìn)

  削削减(xuē)

  削面(xiāo)校校勘(jiào)

  校刊(xiào)

  三、 文体知识介绍。

  随笔,是散文的一支,是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章。中国从宋代起,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形式多样,短小活泼。解放后,随笔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近似。国际随笔、市场随笔、思想随笔、语文随笔皆属此类。优秀的随笔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为其特色。

  四、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理清结构。

  思考:文中哪些段落写到“古瓷器”?这样安排有什么特点?文章的思路如何?

  明确:文中第1-7段以及最后一段写到“古瓷器”,文中首尾部分都写了“古瓷器”,这样安排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根据文章内容安排的特点,我们很快了解了文章思路:古瓷器--回忆--古瓷器。

  五、 品读有关回忆部分的语段。

  思考: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描写从前生活的例子。

  2、姐姐如何看待过去与现在的生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

  1、文中分别举了买书、买画、旅行、看戏、年终算账等例子。

  2、在姐姐的眼里,从前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她留恋从前的生活。现在的生活似乎缺少了某种东西,显得寡淡。

  六、课外作业。

  找出文中的哲理性的句子并加以感悟。

  第二课时

  一、 阅读与理解。

  1、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2、思考:这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这一段分析总结了勃莉吉特的话,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文中提到青春已不在,即使再多的钱也无法买回,因此还是回到现实中来欣赏古瓷器吧。这一结尾升华了主题,同时与开头部分照应。

  二、 拓展与应用。

  小组讨论。

  在文中找出姐弟俩具体而真切的生活体验的句子,选择最能引起你共鸣的一两句与本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小结。注意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结合“相关链接”中罗素的《我为何而生》一文进行比较阅读,了解“兰姆式”随笔的特点。

  明确:兰姆的随笔语言流畅而不冗繁,多采用名言轶闻,句式灵活。在表现手法上,抒情、议论、叙事、描写、想象、引经据典、比喻……各种笔法错综杂用。他对现实充满了一种悲凉的观照,他以含泪的微笑视待那种种辛酸,以幽婉明切的嘲讽视待那形形种种的不平,展示独特的幽默风格。

  三、 课外阅读赵锐的《走向疯人院》,进一步了解兰姆。

语文教案 篇2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T)同学们喜欢这些照片吗?这些都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看了这些图片,你还能想起与老师之间的哪些事情呢?(学生自由汇报)同学们,你们喜欢老师吗?(喜欢)课文里也有一群喜欢老师、爱老师的孩子们。他们把爱化成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一株紫丁香》。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词,你们还记得它们吗?我们一起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认真听,如果他读得正确,请跟着他一起读。(开火车的方式读词语)

  疲倦:课文中谁疲倦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老师消除疲倦?课文中的同学们也有一个好办法,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同学们怎样帮助老师解除疲倦,边读边写出的读书体会。

  三、体会敬爱 指导朗读

  1、精读第三小节 体会敬爱

  谁来说说他们用什么办法使老师消除疲倦的?(指名读课文)你从他们的办法中体会到了什么?还有谁能像他一样流利地读一下这节。同学们读得真流利,都是朗读小能手。孩子们用歌声帮老师消除了一天的疲倦,同时这也是孩子们栽下紫丁香时许下的一个愿望。

  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__________,消除_________。

  出示PPT:绿叶在校园沙沙,消除__________疲倦。

  绿叶在田里沙沙,消除__________疲倦。

  绿叶在_____沙沙,消除_________疲倦。

  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在唱歌,听到我们的歌声,老师一定会感到快乐的;听了我们的歌声,老师一定会__________;听了我们的歌声,老师一定会__________。

  谁能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到快乐、幸福......(指名朗读)还有谁能像他一样读得那么美?这么多同学都想读啊,想读得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么优美的句子啊,我们把它背下来怎么样?谁第一个试一试?

  在学习这一节时,我们抓住了重点词“沙沙”和“疲倦”来理解课文,同时也用到了想象画面的方法使我们仿佛听到了、看到了同学们用歌声来消除老师的疲倦。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抓重点词和想象画面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的其他段落。看看同学们还有什么样的心愿呢?

  2、精读第四小节 体会敬爱

  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心愿?(指名读心愿所在的那一小节)

  请同学们用老师刚才教你的抓重点词和想象画面的方法来读一读这一下节,边读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巡视指导)

  谁来读一读?(先说自己用的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在读课文。)

  “花儿”是个儿化音在这里读“花儿”,跟老师一起读。(指名读)

  我们把“花儿”放到句子中,谁来读一读?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儿化音,谁能读准这些儿化音?(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朗读)同学们读得真棒!跟着老师再来读一读吧。

  哪位同学能再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这节的?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还有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体会?(指名读)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会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学习了,并体会到课文中同学们对老师的崇敬和敬爱。

  3、自主学习第三、五小节 体会敬爱

  孩子们还有什么样的心愿呢?打开书,默读课文,画出心愿。谁来说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样的心愿?(指名说)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心愿读一读,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也可用自己的方法来自学这一节,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的`心愿?(先说学法在读)还有谁来说一说?(找3、4名同学)

  现在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把自己喜欢的心愿读给你的同伴听。并告诉他你的学法和你的体会。

  4、小节

  同学们这株紫丁香美吗?你们喜欢吗?谁愿意通过你的朗读把它送给老师呢?其他的同学可以用你的动作把紫丁香送给老师。这首充满对老师敬爱的优美小诗,你能背下来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背诵)

  四、指导书写

  歌、牵。先观察注意什么,再说说写法。

  五、总结

  课文中孩子们把紫丁香送给了老师,帮老师消除一天的疲倦,我相信这是每一名同学的心愿,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的挚爱把紫丁香送给每一位老师吧。(配乐齐背)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组合作:读一读,想想笋芽儿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来。

  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画画下来?

  3、班级交流: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4、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谁喜欢这段话中的句子?

  你觉得描写春雨的句子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你能美美地把它读一读吗?谁还想读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低声”)

  5、读第二段,老师当春雨姑娘,你们当笋芽儿。

  动作表示“揉、伸”,朗读表现撒娇。

  你能用撒娇说个句子吗?

  什么是“漆黑”?你从这里知道了什么?

  小组表演

  6、学习三、四段

  同桌互读,边表演。

  指名表演。

  小采访;你是谁,你想怎样表演?

  评评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7、朗读第五段,妈妈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来吗?

  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什么是“唠叨”?

  8、朗读第八段

  笋芽儿看到了什么?它喜欢吗,你怎么知道的?

  那这些句子你该怎么读/

  如果你是笋芽儿,你可能还会看到什么?

  笋芽儿这么高兴,我们一起来当当高兴的它。(朗读本段)

  9、听老师读第九段,边听边想:笋芽儿的衣服哪儿去了?

  它为什么这么做?

  说说什么是“自豪”?你能用自豪说个句子吗?

  二、小结

  1、你能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吗?(师边板画)

  2、齐读课文,说说你认识的`笋芽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找出课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

  读一读,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全班齐读课文。

  2、我会读:

  竹笋唤醒民众叫唤揉一揉油漆漆器轰轰烈烈

  轰然大笑别扭扭秧歌钻空子钻牛角尖唠叨半天

  抚养子女抚今追昔滋养身体滋味不错珠圆玉润

  润滑油景阳冈豪言壮语英雄豪杰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世界、笋芽、呼唤

  2、观察“笋芽”和“呼唤”,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该怎样写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5、班级评议。

  6、扩词,说句子。

  三、阅读短文《一次有趣的观察》(阅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互读互听,正音。

  3、带着问题读课文:

  谁观察了什么?

  为什么想观察?

  他怎样做实验?

  得到什么结果?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4、班级交流

  5、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7、齐读课文。

  四、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shan gang shi ji guo jie hong zou zhu ya

  ( )( )( )( )( )

  fa ya da han da jiao hu xi jiao huan

  ( )( )( )( )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2 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2 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

  【教学总结】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

  2.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

  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

  (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

  (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

  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

  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

  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点评:能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此处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更强,随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设计才更有针对性。)

  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在相同观点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说理,说服他人。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交际更深入。

  (点评: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的交流活动升华,互动性更强,交际情境自然形成。同时,在交流中,经过教师的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会逐渐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师生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见。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很巧妙。巧,是因为师生角色扮演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妙,是因为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释放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交际空间。使学生逐步感知到交际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评:联系实际的拓展交流,丰富了交际的内容,把故事《骑驴》所蕴含的哲理内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三、发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在教学设计中,张老师鼓励学生多元化思考,“与文中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她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精神的培植。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张霜老师执教的《应该听谁的》一课获得一等奖。)

  点评:“本篇思路有点问题,设计了学生根据不同观点分为五个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并汇报的环节,但最终结果却是“做事应有主见”,环节设计与结论没有因果关系,逻辑上似讲不通。”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以及好处。

  5、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的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难点: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自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导入:春游是同学们最愉快的活动。在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作家眼里,春游的小朋友是什么样儿?在她看来,少年儿童像什么?

  (2)出示课题。

  (3)简介作者冰心。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的。

  A、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的词。

  B、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正确书写下面的字。

  拣 闹嚷嚷

  (2)读准下列的字。

  魔术匣子 闹嚷嚷 忸怩

  (3)理解词语。先解释下面的`字。

  成千盈百(盈):

  座无隙地(隙):

  4、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帖。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选择正确的读音。

  魔术(匣)子(xiá jiǎ jiá )

  (2)看拼音写词语,并解释带点的字。

  2、学习第一段。

  (1)听录音。

  (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横线和曲线分别划出来。全班讨论,交流。

  (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自己最喜欢的一句。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A、出示句子:成千上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B、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A、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B.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在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的联想的句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理解这句话。(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

  (2)这一段还怎样写了儿童的神态和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

  4、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A、 出示,指读: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B、 用"阳光下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2)熟读第6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自由读7、8小节后,说说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5、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完成书后练习第4题,第5题(1)、(2)。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练习。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找不到春天的?(儿童在春光明媚的热闹的地方玩,有儿童的地方往往就是春色最浓的地方。儿童本身充满生气和活力,就像春天一样美好。

  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

  (1)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A、这篇文章重点是写春光还是写儿童?

  B、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2)放重点段录音,训练朗读。

  3、布置作业。

  (1)完成书后第5题(3)。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精选】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