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5 12:28:15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集锦[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

  1.幼儿尝试。

  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

  教师总结:

  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

  (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

  2.尝试结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成带边的薄片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三)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

  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四)教师提出尝试问题: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时,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

  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师实验演示,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

  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来继续进行尝试。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常识课,主要通过实践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感觉到学科的乐趣,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2、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

  3、在今后做活动要准备多些设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将会将实验物品换一换,再让它们尝试更多,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沉与浮。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特性,会创造性地玩球。

  2、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验探索、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乒乓球若干、布袋一只、玩球材料:乒乓拍、垫板、水彩笔、音乐磁带、筷子、橡皮泥、胶水、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今天要送大家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如果能讲出自己摸到的这个东西的感觉来,我就送给他一个!

  1. 幼儿摸以后说出这东西的感觉:你摸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 让幼儿双手合拢了取回,不能给别人看到。

  3.猜一猜是什么?揭晓谜底:打开看看?是个乒乓球。

  4.让每个幼儿取到球。

  二、这一个小小的,轻轻的、圆溜溜的乒乓球可以玩吗?怎么玩,请你找个空地方试试看。

  三、提问:

  1.你的乒乓球是怎么玩的?

  2.小结:因为乒乓球有弹力,又是个圆球体,所以小朋友有的抛、有的滚、有的让它跳,玩的真高兴。那你们知道它还能怎么玩?从哪里知道的?

  3.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知识:乒乓球运动是我们中国人很喜爱的一项运动,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我们曾经连续两届奥运会摘得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在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也获得了男双、女双、女单三枚金牌。

  4.你认为乒乓球还会有其他的玩法吗?你想不想试试刚才小朋友说到的玩法呢?

  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乒乓球和其他工具,小朋友可以去观察一下这些工具,想象一下运用工具可以怎样来玩球,如果需要还可以取了工具去尝试一下。但是因为是尝试,老师要求大家不要玩好多次,只要试一下就可以了,尝试过了,请你把你创造出来的玩法介绍给大家!

  五、个别介绍、演示、教师鼓励、并可以结合着讲一讲道理。

  六、总结: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在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手里就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厉害,连老师都很佩服。

  1.用乒乓球可以玩不同的游戏和运动,那还可不可让乒乓球变成个什么东西呢?

  2.想象一下:你想用乒乓球变个什么东西?

  七、介绍材料、幼儿探索操作:用乒乓球还可以进行装饰和制作小玩具,今天老师帮大家也准备了彩色贴纸、胶水、橡皮泥等材料,你们可以想好要让乒乓球变什么,然后再制作,也可以看了材料边探索,边制作。

  有些小朋友可能还没玩够,想再去新学到的方法玩乒乓球也可以,注意安全,在场地前面玩。运用乒乓球进行装饰和玩具制作的可以围着箩筐在场地后边进行。

  八、作品展示:

  1.向客人老师介绍。

  2.集体面前介绍。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能初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篮子、一块磁铁;积木、积塑、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茶杯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文具盒、书包等实物及一些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寻到,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磁铁有什么用呢?人幼儿自由说说。

  2、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老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幼:因为它是塑料的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

  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幼:他们都是铁做的。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

  二、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老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

  1、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谁来试试?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 和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四、活动结束

  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回家后河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乐于参与,积极发现。简单而有平常的活动准备,又为幼儿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机会。简单容易的记录过程更适合幼儿的操作能力。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依据幼儿的需求设计了置疑、猜测、验证、交流等各个环节,让孩子们在每个环节中对磁铁特性的了解层层深入,同时对记录单和实验的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从而培养孩子乐于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观察、比较、发现等科学探究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首先我引导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发现磁铁的特性,从而让孩子了解磁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 的特性。 在科学活动中参插游戏,并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对活动的兴致加浓,而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我们认为,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将“尝试精神”渗透在了教育教学之中,基本遵循了“先练后讲”的尝试原则。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究,不断发现中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现象。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分层递进,分步落实的教学特点,教学的环节比较分明,教学重点突出,时间分配得当。操作材料充足,在活动中教师言语只是一般的引导性语言,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是,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个别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不够大胆,模仿性强;有些幼儿在材料的使用上还有磕磕碰碰的现象,虽然老师多次提醒,但还是影响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中有时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今后,在教学活动中需注意这方面的指导。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

  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

  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二、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三、试一试。

  1、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

  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2、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3、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4、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四、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纸和简单的粘贴。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桌布、篮子、三种颜色的彩色纸(红、黄、绿)浆糊、抹布若干。

  2、每个幼儿一个水果娃娃图片。

  3、老师教具:桌子、水果娃娃图片一份

  活动过程:

  1、课题导入,引起兴趣。

  (1)秋天到了,水果宝宝丰收了,它们都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果园里唱歌、跳舞呢!可是还有一些水果宝宝一点也不开心。

  (2)老师出示一个哭脸苹果宝宝图片,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宝宝?它怎么了?(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因为它们身上没穿漂亮的衣服,所以不开心)

  (3)提问:那么,我们应该给苹果宝宝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呢?(红的)

  2、老师示范,讲解。

  (1)苹果宝宝你别哭,我来帮你穿上漂亮的衣服,你就开心了。现在老师要给苹果宝宝穿衣服了,先多撕好点纸,纸要撕的`大小差不多,然后用手指蘸一点浆糊,在纸的一面轻轻的抹匀了,然后贴到水果娃娃身上。要给整个水果娃娃都穿上漂亮的衣服。这样它才开心。(当老师示范到一半时,就把哭脸苹果宝宝变成笑脸苹果宝宝)现在这个苹果宝宝笑了。

  (2)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水果宝宝,你们看看,该给它们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老师一一出示水果图片:梨、橘子)

  (3)出示梨宝宝,提问:这是什么水果宝宝?该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黄颜色的)(当幼儿回答出来时,教师就出示实物梨)

  (4)出示橘子宝宝,提问:这是什么水果宝宝?该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橘黄颜色的)(当幼儿回答出来时,教师就出示实物橘子)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1)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一些还没穿衣服的水果宝宝,小朋友就用老师刚才教的本领,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2)小朋友要给水果宝宝贴满衣服,贴满了它才开心。

  (3)小朋友在贴的时候,要多撕好点,纸要撕的差不多大小。

  (4)如果你的小手有点粘,你可以在小手帕上擦一擦,要保持桌面整洁。

  (5)教师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指导。

  4、老师讲评,展示幼儿作品。

  (1)现在老师要看看哪个水果宝宝最开心,开心了就说明你给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了,并请幼儿说说你给哪个水果宝宝穿衣服,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最后把幼儿的作品贴在三棵树上。

  (2)现在水果宝宝开心了,它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请配班老师弹音乐。(老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做动作)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平衡现象感到好奇,有探索的欲望。

  2、尝试保持平衡的方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水彩笔,蝴蝶20只;每组回型针、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蝴蝶想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引导幼儿观察手指抵在蝴蝶的什么部位,才能保持平衡,并在此位置上用笔作上标记。

  二、第二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不抵在这个部位,但能让蝴蝶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结论:将手指抵在加上重量的翅膀一侧。

  三、第三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在蝴蝶的一侧加上重量,蝴蝶还能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结论:在蝴蝶另一侧加上相同重量的物品。

  重心移动,将手指抵在加重的翅膀一侧。

  四、结束部分

  1、给蝴蝶涂上颜色。

  2、在音乐声中,蝴蝶停在幼儿手指尖上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刚看到《小兔逃跑》这一故事时,首先被这个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过之后才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活动中我与幼儿一起感受故事情境,对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忘说到:“小兔为什么要逃走,是因为不喜欢家和妈妈吗?”小朋友都觉得不是,有的说小兔想自己出去玩玩,妈妈不允许;有的认为小兔子是在跟妈妈玩捉迷藏。这样一来,兔妈妈和小兔的关系就不仅是你逃我追,而是兔妈妈对小兔独自外出不放心,想陪伴守护着它。所以,小兔变成鸟,妈妈就是鸟儿栖息的大树;小兔变成鱼,妈妈就是钓鱼人或是追逐鱼儿的.浪花;小兔变成蝴蝶,妈妈就是最美最香的花朵,哪怕小兔变成一只小老鼠,妈妈也会变成大花猫脖子上的铃铛!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理解了小兔渴望证明自己长大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妈妈疼爱、保护孩子的心意。最终小兔放弃逃跑,是因为知道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妈妈的心永远会追随着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开始出示封面图画,引导幼儿质疑,幼儿老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跟画面单调的内容有关系,利用这幅图来引导幼儿质疑,似乎有点“为质疑而质疑”之嫌。再如,幼儿在创编对话时,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好地体会兔妈妈那份浓浓的母爱之情,以至于当一个幼儿说“我要变成一棵大树”,另一个幼儿却说“我要变成一个砍树的人”。这说明前面几幅图讨论分析还不够透彻,幼儿对兔妈妈这一角色变化始终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这一点理解还不够深刻。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会继续深刻思考,争取用更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知识,体会乐趣。

《科学教案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科学教案【经典】08-24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经典)10-11

【经典】科学教案10-15

[经典]科学教案09-0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科学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集锦[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

  1.幼儿尝试。

  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

  教师总结:

  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

  (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

  2.尝试结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成带边的薄片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三)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

  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四)教师提出尝试问题: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时,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

  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师实验演示,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

  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来继续进行尝试。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常识课,主要通过实践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感觉到学科的乐趣,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2、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

  3、在今后做活动要准备多些设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将会将实验物品换一换,再让它们尝试更多,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沉与浮。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特性,会创造性地玩球。

  2、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验探索、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乒乓球若干、布袋一只、玩球材料:乒乓拍、垫板、水彩笔、音乐磁带、筷子、橡皮泥、胶水、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今天要送大家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如果能讲出自己摸到的这个东西的感觉来,我就送给他一个!

  1. 幼儿摸以后说出这东西的感觉:你摸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 让幼儿双手合拢了取回,不能给别人看到。

  3.猜一猜是什么?揭晓谜底:打开看看?是个乒乓球。

  4.让每个幼儿取到球。

  二、这一个小小的,轻轻的、圆溜溜的乒乓球可以玩吗?怎么玩,请你找个空地方试试看。

  三、提问:

  1.你的乒乓球是怎么玩的?

  2.小结:因为乒乓球有弹力,又是个圆球体,所以小朋友有的抛、有的滚、有的让它跳,玩的真高兴。那你们知道它还能怎么玩?从哪里知道的?

  3.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知识:乒乓球运动是我们中国人很喜爱的一项运动,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我们曾经连续两届奥运会摘得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在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也获得了男双、女双、女单三枚金牌。

  4.你认为乒乓球还会有其他的玩法吗?你想不想试试刚才小朋友说到的玩法呢?

  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乒乓球和其他工具,小朋友可以去观察一下这些工具,想象一下运用工具可以怎样来玩球,如果需要还可以取了工具去尝试一下。但是因为是尝试,老师要求大家不要玩好多次,只要试一下就可以了,尝试过了,请你把你创造出来的玩法介绍给大家!

  五、个别介绍、演示、教师鼓励、并可以结合着讲一讲道理。

  六、总结: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在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手里就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厉害,连老师都很佩服。

  1.用乒乓球可以玩不同的游戏和运动,那还可不可让乒乓球变成个什么东西呢?

  2.想象一下:你想用乒乓球变个什么东西?

  七、介绍材料、幼儿探索操作:用乒乓球还可以进行装饰和制作小玩具,今天老师帮大家也准备了彩色贴纸、胶水、橡皮泥等材料,你们可以想好要让乒乓球变什么,然后再制作,也可以看了材料边探索,边制作。

  有些小朋友可能还没玩够,想再去新学到的方法玩乒乓球也可以,注意安全,在场地前面玩。运用乒乓球进行装饰和玩具制作的可以围着箩筐在场地后边进行。

  八、作品展示:

  1.向客人老师介绍。

  2.集体面前介绍。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能初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篮子、一块磁铁;积木、积塑、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茶杯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文具盒、书包等实物及一些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寻到,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磁铁有什么用呢?人幼儿自由说说。

  2、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老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幼:因为它是塑料的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

  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幼:他们都是铁做的。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

  二、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老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

  1、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谁来试试?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 和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四、活动结束

  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回家后河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乐于参与,积极发现。简单而有平常的活动准备,又为幼儿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机会。简单容易的记录过程更适合幼儿的操作能力。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依据幼儿的需求设计了置疑、猜测、验证、交流等各个环节,让孩子们在每个环节中对磁铁特性的了解层层深入,同时对记录单和实验的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从而培养孩子乐于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观察、比较、发现等科学探究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首先我引导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发现磁铁的特性,从而让孩子了解磁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 的特性。 在科学活动中参插游戏,并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对活动的兴致加浓,而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我们认为,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将“尝试精神”渗透在了教育教学之中,基本遵循了“先练后讲”的尝试原则。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究,不断发现中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现象。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分层递进,分步落实的教学特点,教学的环节比较分明,教学重点突出,时间分配得当。操作材料充足,在活动中教师言语只是一般的引导性语言,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是,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个别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不够大胆,模仿性强;有些幼儿在材料的使用上还有磕磕碰碰的现象,虽然老师多次提醒,但还是影响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中有时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今后,在教学活动中需注意这方面的指导。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

  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

  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二、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三、试一试。

  1、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

  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2、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3、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4、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四、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纸和简单的粘贴。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桌布、篮子、三种颜色的彩色纸(红、黄、绿)浆糊、抹布若干。

  2、每个幼儿一个水果娃娃图片。

  3、老师教具:桌子、水果娃娃图片一份

  活动过程:

  1、课题导入,引起兴趣。

  (1)秋天到了,水果宝宝丰收了,它们都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果园里唱歌、跳舞呢!可是还有一些水果宝宝一点也不开心。

  (2)老师出示一个哭脸苹果宝宝图片,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宝宝?它怎么了?(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因为它们身上没穿漂亮的衣服,所以不开心)

  (3)提问:那么,我们应该给苹果宝宝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呢?(红的)

  2、老师示范,讲解。

  (1)苹果宝宝你别哭,我来帮你穿上漂亮的衣服,你就开心了。现在老师要给苹果宝宝穿衣服了,先多撕好点纸,纸要撕的`大小差不多,然后用手指蘸一点浆糊,在纸的一面轻轻的抹匀了,然后贴到水果娃娃身上。要给整个水果娃娃都穿上漂亮的衣服。这样它才开心。(当老师示范到一半时,就把哭脸苹果宝宝变成笑脸苹果宝宝)现在这个苹果宝宝笑了。

  (2)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水果宝宝,你们看看,该给它们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老师一一出示水果图片:梨、橘子)

  (3)出示梨宝宝,提问:这是什么水果宝宝?该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黄颜色的)(当幼儿回答出来时,教师就出示实物梨)

  (4)出示橘子宝宝,提问:这是什么水果宝宝?该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橘黄颜色的)(当幼儿回答出来时,教师就出示实物橘子)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1)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一些还没穿衣服的水果宝宝,小朋友就用老师刚才教的本领,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2)小朋友要给水果宝宝贴满衣服,贴满了它才开心。

  (3)小朋友在贴的时候,要多撕好点,纸要撕的差不多大小。

  (4)如果你的小手有点粘,你可以在小手帕上擦一擦,要保持桌面整洁。

  (5)教师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指导。

  4、老师讲评,展示幼儿作品。

  (1)现在老师要看看哪个水果宝宝最开心,开心了就说明你给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了,并请幼儿说说你给哪个水果宝宝穿衣服,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最后把幼儿的作品贴在三棵树上。

  (2)现在水果宝宝开心了,它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请配班老师弹音乐。(老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做动作)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平衡现象感到好奇,有探索的欲望。

  2、尝试保持平衡的方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水彩笔,蝴蝶20只;每组回型针、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蝴蝶想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引导幼儿观察手指抵在蝴蝶的什么部位,才能保持平衡,并在此位置上用笔作上标记。

  二、第二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不抵在这个部位,但能让蝴蝶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结论:将手指抵在加上重量的翅膀一侧。

  三、第三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在蝴蝶的一侧加上重量,蝴蝶还能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结论:在蝴蝶另一侧加上相同重量的物品。

  重心移动,将手指抵在加重的翅膀一侧。

  四、结束部分

  1、给蝴蝶涂上颜色。

  2、在音乐声中,蝴蝶停在幼儿手指尖上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刚看到《小兔逃跑》这一故事时,首先被这个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过之后才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活动中我与幼儿一起感受故事情境,对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忘说到:“小兔为什么要逃走,是因为不喜欢家和妈妈吗?”小朋友都觉得不是,有的说小兔想自己出去玩玩,妈妈不允许;有的认为小兔子是在跟妈妈玩捉迷藏。这样一来,兔妈妈和小兔的关系就不仅是你逃我追,而是兔妈妈对小兔独自外出不放心,想陪伴守护着它。所以,小兔变成鸟,妈妈就是鸟儿栖息的大树;小兔变成鱼,妈妈就是钓鱼人或是追逐鱼儿的.浪花;小兔变成蝴蝶,妈妈就是最美最香的花朵,哪怕小兔变成一只小老鼠,妈妈也会变成大花猫脖子上的铃铛!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理解了小兔渴望证明自己长大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妈妈疼爱、保护孩子的心意。最终小兔放弃逃跑,是因为知道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妈妈的心永远会追随着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开始出示封面图画,引导幼儿质疑,幼儿老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跟画面单调的内容有关系,利用这幅图来引导幼儿质疑,似乎有点“为质疑而质疑”之嫌。再如,幼儿在创编对话时,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好地体会兔妈妈那份浓浓的母爱之情,以至于当一个幼儿说“我要变成一棵大树”,另一个幼儿却说“我要变成一个砍树的人”。这说明前面几幅图讨论分析还不够透彻,幼儿对兔妈妈这一角色变化始终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这一点理解还不够深刻。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会继续深刻思考,争取用更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知识,体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