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30 09:53:18 教案 我要投稿

【荐】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科学教案7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梧桐树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作用;学习从整体到局部按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并用看,摸,抱等动作参与观察。

  活动准备:

  预先选择好观察梧桐树的地点。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梧桐树的特征。

  1.观察:观察梧桐树的整体形态。引导幼儿讲述从远处观察梧桐树的印象。

  提问:梧桐树看起来怎么样?像什么?

  2.带领幼儿从近处观察梧桐树,说出它的主要特征。指导幼儿按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的顺序进行观察;鼓励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梧桐树,用多种动作进行观察.感知,并说一说自己的体验。

  二、引导幼儿发现梧桐树的用处。

  提问:你喜欢梧桐树?为什么?当幼儿说到大树有遮阳作用时,。教师可带幼儿先站在阳光下,后再回到树荫下,通过亲自体验,加深印象。

  小结:梧桐树能遮阳,让我们感到凉快;它还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它的'好处真多,小朋友都喜欢它,让我们共同爱护梧桐树。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锁,知道一把钥匙能开一把锁,有兴趣尝试开锁方法。

  2、幼儿能较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各类锁、小房子、小动物、挂锁内部结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锁激起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有没有见过锁?在哪儿见过锁?(见过)

  幼儿:见过。在家里的橱门上有锁。抽屉上有锁。家里的门上有锁。车上有锁。妈妈的单位有锁。

  教师:妈妈的单位里什么地方有锁?

  幼儿:单位里的保险箱上有锁。

  教师:为什么要用锁?

  幼儿:如果没有锁,小偷就会来偷东西了;如果没有锁,我家的`钱都要给别人偷走了。

  二、尝试开锁。

  1、教师:你们开过锁吗?想不想试一试?

  幼儿尝试开锁。

  (许多幼儿虽然见过锁,却未试过开锁,一开始幼儿拿了钥匙和锁以后,反复观察寻找钥匙可插入的地方,找到锁眼后,又尝试着把钥匙插入其中,正正反反试了好几次后开始旋转钥匙,试图打开锁。有的幼儿在多次的尝试后仍未打开锁,即求助老师或是同伴。教师引导已打开锁的幼儿再锁上锁,反复多开几次。鼓励已成功开锁的幼儿去教有困难的同伴,大约3分钟后,所有的幼儿都打开了手中的锁。)

  2、师生交流。

  教师:你们都打开了吗?你们是怎么开锁的?

  幼儿:打开了,我拿钥匙放到洞洞里去。

  教师:洞洞应该叫什么?(丰富词汇:锁眼)钥匙是放进锁眼的吗?有没有更合适的词?(纠正用词:插入)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四个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制作PPT课件。

  2、毛毛虫生长演变图,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选取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直接导入活动: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1、结合课件,讲述故事《毛毛虫找妈妈》,让幼儿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本文讲述故事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2、提出问题:

  ①毛毛虫是从哪里爬出来的?卵是什么样子的?

  ②毛毛虫在草地上爬,它先看见了谁?蚯蚓妈妈是怎么对它说的?

  (出示触角)

  ③毛毛虫又爬呀爬,它又遇到了谁?蜗牛又是怎么说的?

  (出示翅膀)

  ④毛毛虫又看到了谁?小鸟怎么对它说呢?(出示六条腿)

  ⑤毛毛虫终于找到妈妈了,它的妈妈是谁呢?它长得什么样?

  ⑥毛毛虫发现自己和妈妈长得不一样,觉得很奇怪,那蝴蝶妈妈是怎么对它说的呢?

  二、说一说,做一做

  1、请个别幼儿说说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过程。

  2、幼儿操作,人手一份材料,给毛毛虫的生长过程排序。

  3、教师小结(出示图谱):原来毛毛虫是这样长大的,它先是一颗小小的卵,慢慢地变成一条毛毛虫从卵里爬出来,然后,它又变成一只蛹,最后,它才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再产卵,这样一个循环的生长过程。

  三、游戏表演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教师表演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引导幼儿表现。

  四、欣赏各种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探索情感。

  ①播放课件,欣赏蝴蝶图片。

  ②介绍蝴蝶的相关知识。

  五、延伸活动:

  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寻找美丽的蝴蝶,看看它们还有哪些秘密吧!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学习按群数数(以10为单位)、计数,了解多种数数的方法。

  2、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商议解决问题。

  准备:操作材料

  过程:

  1、欣赏与引疑: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一)——宝宝看店时发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办法会使生意越做越好?”

  2、讨论与尝试: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宝宝,会有什么好办法?

  借助操作材料,尝试按群数数。

  交流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哪一种方案,最快最清楚。

  3、实践与思考: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二)说说议议:爸爸介绍给宝宝一个什么好办法?

  想想试试:两个幼儿同时数,一个一根一根数一个一堆一堆数(10个一堆)。比比哪个人数得快。

  操作实践,体验按群数数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货方法,相互启发。

  4、迁移与创造: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三)“除了10个10个地数,还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空气的力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玩玩小吸盘

  1、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玩玩饮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太阳头饰一个、小雨滴头饰若干、酒精灯一个、水一杯、玻璃片一块、教学课件、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雨滴旅行进入活动室,组织幼儿坐好。

  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下雨的情景),引导幼儿边看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象与猜测。

  2、老师做实验,请幼儿观察,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点燃酒精灯(注意点燃的'方法),把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并让幼儿仔细观察烧杯中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3、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小结:水热了就会产生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提问幼儿:你还在哪里见过水“蒸发”现象?

  5、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提问:热水倒在杯子里,用玻璃片盖在杯子上,会发现什么?

  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幼儿讨论后回答)

  6、教师小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7、让幼儿重新看录象,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8、教师与幼儿讨论雨的危害与好处。

  9、做游戏:“太阳与小雨滴”

  分给幼儿小雨滴头饰,教师扮演太阳。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交代游戏规则:太阳出来,小雨滴蒸发了,太阳下山了,水蒸气遇冷变成小雨滴了。

  10、发给幼儿图画纸,让幼儿添画小雨点。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时继续添画。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光、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2、在不断操作中能控制影子的动态变化。

  3、在影子实验中勇于尝试,积极动脑。

  【活动准备】

  1、在墙上贴数根纸条当做竹竿。

  2、在距离墙40厘米处拉一根绳子,在绳上挂上几个小猴子图片。

  3、手电、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音乐《猴子爬树》,师幼按节奏做爬竹竿的动作。

  二、探索光、与影子的奥秘。

  1、出示小猴子图片、手电等。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都做了小猴子爬竹竿的游戏,这里也有许多小猴子,它们也会爬竹竿,可是今天小猴子想让它的影子学会爬竹竿,你们愿意吗?怎么样才能让小猴子的影子爬到“竹竿”上去呀?

  2、师:你能用手电筒把小猴子的影子投到“竹竿”上去吗?

  3、幼儿尝试,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调试手电光源的办法将小猴子的影子投射到“竹竿”上。

  4、幼儿集中交流。

  师:你是怎么让小猴子的影子投到竹竿上去的'?手电筒从哪里照过去?(屈老师 )为什么有的人用了手电筒,“竹竿”上却没有小猴子的影子呢?

  5、幼儿再次尝试用手电投射小猴子的影子。

  三、让幼儿尝试改变猴子影子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光、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1、师:小猴子的影子都能爬到“竹竿”上了,你能让小猴子的影子站在“竹竿”的最下面吗?

  2、师:你能让小猴子的影子再爬到“竹竿”的最顶上吗?

  3、幼儿再次尝试。

  4、师:你是怎么做到的?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5、师:小猴子这次想让影子和我们一起玩音乐游戏,请你跟着音乐让猴子的影子来爬“竹竿”。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科学教案(经典)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