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10篇【优】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随着省级课题《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课题探索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大班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又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和生活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阶段,我们班围绕主题《一切都在变》与幼儿一起结合其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其中在探索时间的变化这一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存在时间观念差、做事拖拉的现象。于是生成了《我和时钟交朋友》系列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是其中的`活动之一。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的存在,体验时间的长短及时间与我们生活节奏的关系,从而增强大班幼儿的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抓紧时间。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2、物质材料准备:教育挂图、大时钟1个、小时钟5个、记录表、笔、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钟〉〉。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明明上学会迟到?”
二、引发猜想:一分钟有多长?
请幼儿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三、亲身探究与体验。
1、在时钟的协助下,请全体幼儿静坐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懂得一分钟是秒针绕钟面一圈)引导讨论:一分钟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戏:“一分钟穿衣服”, 初步感受动作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入,形式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好玩的海洋球
1、教师出示一个袋子,请幼儿摸球,当摸到第一个红球的时候认识红色。当摸到第二个红球的时候,教师放慢语速让幼儿加深印象认识红色。当摸到第三个球的时候,让幼儿面对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球(认识绿色球的方法和红色的方法一样)
二、游戏:送球宝宝回家
师:“小朋友有家吗?我们的球宝宝也有家。”出示房子。
师:“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房子?”告诉幼儿红色房子是红球宝宝的家,绿色房子是绿球宝宝的家,我们一起送球宝宝回家吧""
师:红房子是谁的家?绿房子是谁的家?
三、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玩游戏。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和颜色宝宝一起来做个游戏
师:小朋友们看看自已身上是什么颜色的小圆宝宝。
师:老师拿出红颜色的宝宝说:“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 老师拿出绿颜色的宝宝说:“绿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小朋友们记住了吗?记住了我们就开始啦。
四、听音乐,和瓶子宝宝跳舞
师:小朋友手上拿的瓶子,摇一摇,它就会变颜色哦!
师:我们和瓶子宝宝一起跳舞吧!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教室里面也有许多的红色和绿色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科学教案 篇3
一、选材
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水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和经常接触的物质,幼儿很喜欢玩水,在玩水中幼儿不仅能充分享受玩水的乐趣,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幼儿对水的认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也不断深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关于“水”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的,也体现让孩子在“玩中学”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所以我选择了玩水作为本次科学教育的教材。
二、设计思路
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嘻闹,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无法尽兴地去玩水。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设计了“我们一起来玩水”这一活动。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很难自觉发现水的一些基本特性。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些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
三、目标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小班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一些基本特性,这方面是注重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难点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方面注重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
四、材料与环境创设
材料:各种会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各色颜料等物品。
环境创设:请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水”的话题,丰富对水的认识。
五、活动流程
谈话――操作感知――讲述讨论
六、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谈话“水真有用”。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水的用处及怎样节约用水,让幼儿知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第二环节:操作感知“水真好玩”。
给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自由操作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二是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三是让幼儿感知是的浮沉。所以在自由操作,自由
探索的活动中,让幼儿减少探索的直觉行动性,增强探索的预见性,有助于让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步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第三环节:讲述讨论(7分钟)
这一环节是组织幼儿进行有秩序的集体活动,是在第一环节自由玩水的基础上,让幼儿说说你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东西,是怎样玩的,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讲述后,教师作简单的小结。
第四环节:游戏:“吹泡泡”。
这个环节属于延伸活动,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探月卫星一次次成功发射,实现了深空探测“零”的突破。作为无数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嫦娥一号奔月之成功,不但预告了中国载人登月成功的前景、科学技术更为精湛高超的前景,也预告了祖国进一步富强昌盛的前景、中国人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前景。身为中国人举国上下为之欢呼和沸腾,孩子们身边随处可以扑捉到人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欢声笑语,报纸上、电视上、网上等等,来到幼儿园他们随时会将自己听到、看到‘嫦娥奔月’的新闻与老师、小伙伴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我便设计了《火箭升空》的活动,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延展的空间、交往沟通空间、表达体验的机会、充分感受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火箭升空的过程,帮助幼儿了解探月的新闻。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我们祖国的科技进步而骄傲自豪。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结合《火箭升空》的内容。活动前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制作亲子小报,为幼儿传递有关嫦娥奔月的新闻。
2、课件《火箭升空》
3、班级设计火箭升空墙面,将亲子小报和有关航空知识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火箭升空
提问:
1、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火箭又一次发射成功的好消息吗?
2、这架火箭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几月几日发射升空的?
小结: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3、你还知道有关‘火箭升空’的什么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教师播放《火箭升空》课件
观看嫦娥一号升空的过程,帮助幼儿了解探月新闻。
三、请幼儿谈一谈观看课件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我们祖国的科技进步而骄傲自豪.
活动结束:幼儿自由结伴观看《火箭升空》的知识、亲子小报,幼儿间相互传递更多有关嫦娥奔月的新闻。
【活动反思】
《火箭升空》的活动深受幼儿喜欢。在活动开展期间孩子们够认真倾听、讨论、参与人们喜闻乐见的话题中。在亲子自制小报时,孩子与家长共同搜集图片信息积极主动,增进了亲子间的沟通交流;观看课件时,孩子们流露出认真专注的倾听状态,通过讨论交流获得同伴的经验;在话题讨论时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参与讨论的积极和踊跃和轻松的交往氛围。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
【教材处理】
考虑到学生往往已经有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认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有意识的把另外一个杯子里溶解味精,当然也可以采用糖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实验记录
水的量 食盐的量 沉浮情况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阅读资料: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蔬菜分类
2、Ppt课件—奇妙的蔬菜造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有一个蔬菜大棚里种了好多好多的菜,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都种了些什么菜呀?
二、展开
ppt课件—蔬菜分类 ,图片演示: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那些蔬菜?
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
你知道你是吃它的哪一部分?
2、我们先来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组成的?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小朋友知道了蔬菜都是有那几部分组成,那么你能猜出老师说的谜语吗?
4、猜谜语:
又红又圆象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西红柿)
谁能说一说西红柿是什么样子的?
(颜色、形状、皮是怎样的、还有小坑、味道、可以做菜也可以生吃)
那我们应该吃西红柿的哪一部分?(果实)
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
(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胡子)。
5、谜语:
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我们人人都爱它。(萝卜)
说一说萝卜的样子?
(形状、颜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
师告诉小朋友萝卜还有土人参之说。因为萝卜中含有淀粉酶,能助消化,
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民间自古就有萝卜是土人参之说。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
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6、看图中有哪些蔬菜?
(白菜、菠菜、油菜)
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
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
7、这是什么 ?
(土豆也叫地蛋或马铃薯)
土豆发了芽时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我们吃它的茎。
小朋友告诉老师,我们平时吃的是土豆的哪一部分呢?
8、我们来玩一个强大游戏好不好,看谁答的又快又对。
问题:
(1)哪些蔬菜既能生吃又能熟吃?
(2)哪些蔬菜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蔬菜吃?
(3)为什么称萝卜为土人参?
(4)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
(5)为什么要小朋友们多吃蔬菜?
三、总结
欣赏:奇妙的蔬菜造型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发现镜头能将物体变大缩小的现象。
了解凸透镜的原理。
活动准备
大自然小科学、塑胶袋、塑胶杯、橡皮筋(本期学具)。
相机、水、透明杯、保鲜膜、布偶、钮扣或钱币、镜子、玻璃纸、汤匙。
活动过程
1老师拿著相机用伸缩镜头对幼儿拍照,老师不停的.发出惊讶声音说:「哇!变大了,哈哈!又变小了」。请幼儿猜猜看,老师用相机发现了什麼神奇的事。
2播放刚拍的照片,与幼儿讨论為什麼照片的人会有大有小,是不是还有什麼物品也能像相机同样的效果。
3翻开大自然科学P.44~48「变大变小」画面,请幼儿指出还可以将物品变大、变小的工具有哪些(望远镜、投影机……)?
4引导幼儿进行以下实验,看看水能不能也将物品变大或变小:
(1)将钮扣或钱币放入塑胶杯裡,再将杯口盖上保鲜膜,绑上橡皮筋固定,用手轻压保鲜膜,使它形成凹陷状;再把水倒上去观察钮扣有何变化。
(2)再取一个布偶,放在桌上,拿塑胶袋放在眼前,透过塑胶袋瞧一瞧布偶,观察布偶的变化。
(3)改将塑胶袋装入 1/3 的水,再看看布偶,布偶会变大吗?试试看。
(4)再将八分满水的透明杯靠近布偶,会看到什麼景象呢?此时再将透明杯拿得远一点,布偶又会有什麼变化呢?
(5)最后请幼儿试试其他的方式,如拿玻璃纸、汤匙……照一照,是否也会出现变大的现象,完成P.48记录。
活动结束:
1能指出物体的变化。
2能操作器材让物体变大或缩小。
科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①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知目标)
②能够大胆猜想尝试,观察彩虹糖溶化在水中的现象
③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情感目标)
二:活动准备
彩虹糖若干,白纸盘20个,塑料杯子20个,塑料杯一个,一瓶牛奶,勺子20把
三:活动过程
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教师出示盖好布的彩虹糖盒子
①今天老师带来了个神秘的礼物,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摇晃彩虹糖盒子,用声音激起幼儿的兴趣。
②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好, 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看一看(给上来的小朋友看一个角落,然后让他说出来刚看看到了什么)
二、观察彩虹糖的颜色
1.教师出示彩虹糖,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
①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带来的礼物到底是什么?
②那我现在把它变出来,让你们看看。
③咦!这是什么?
④你们有吃过彩虹糖吗?你们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
⑤我们来看一看。彩虹糖有哪些颜色?(根据彩虹糖的颜色回答)
三、幼儿动手实验操作
①师:“彩虹糖有这么多颜色,那用什么方法能把彩红糖的颜色变没呢?” (幼儿大胆猜想,大胆表达)
②师:“我觉得呢,用水可以把彩虹糖的颜色变没,你们相不相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③师:“水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有幼儿说白色,教师出示装牛奶,把牛奶放到塑料杯里,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一样吗?我能透过水看到你们,所以水是透明的。
小结:我们水是透明的,我们可以透过水来看到对方。
一、操作步骤
1、拿一颗彩虹糖放到装了水的塑料杯里
2、再拿我们的勺子轻轻的搅拌
教师提问:“我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彩虹糖的颜色怎么不见了”
小结:原来彩虹的颜色融化到了水里了
二、幼儿操作
①师 :“你们也想不想让彩虹糖变没?”
②师 :“你们看一下我们后面的桌子有什么?”
(准备操作的物品)
③师:“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个人一个杯子,勺子,和一颗彩虹糖,还有在操作的时候我们要观察我们的彩虹糖是怎么变没的,还要注意我们的这个彩虹糖能吃吗?我们这个彩虹糖是用来做实验的”。
(讲一些注意事项)
总结:“小朋友我们今天做了什么实验啊。让幼儿说出彩虹糖的颜色融化在水里了,那我们今天晚上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下实验,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并体会刻度的作用。
2、有一定的正确服药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3、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带刻度的杯子图、小动物形象、若干标有刻度的杯子、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天气转凉了,一不小心就会感冒生病了,连动物园的小动物们也都感冒了,他们早上、中午、晚上都要服药,医生阿姨想给他们送药都忙不过来,想请小朋友来帮助她,好吗?(好)我请5位小朋友来给小动物送药(幼儿自主为动物倒好药)。
二、这些动物有的大,有的小,可不能随便给他们倒,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怎么给你们倒药的呢?
师: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如何正确倒药服药,药喝多了会怎么样?
师:刚才小朋友都提到了一样东西,就是喝药用的杯子,每人拿一个观察一下,它和我们平时喝水的杯子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量杯上的`秘密,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带刻度的杯子图,引导幼儿讨论用法及作用)
师:根据教师在图上举例,读出药量。
师:请小朋友归纳倒药的操作要求。
师:现在该给小动物送药了,可小动物们该喝多少药呢?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好老师倒药,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倒的?(杯子摆平,倒的慢,边倒边看。)
师:现在请我们所有小朋友给小动物倒药好吗?听好老师的要求,每组给一种小动物倒药,正好5种小动物,请仔细观察你要送的药是几毫升。倒的时候杯子放平、慢一点,边倒边看刻度,千万不能超过你要倒的刻度。
师:倒好了相互检查对不对就可以去送药了。
三、体验杯子大小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最近老师也喉咙疼了,谁愿意帮助老师准备药(引导幼儿观察杯子上的刻度,思考为什么都是20毫升的水在两个杯子里看起来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得出目测结果是与杯子的大小有关)
2、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老师跟小朋友一起做实验,先在两个不同的杯子里分别倒上20毫升,摆放在一起,观察发现了什么?小杯子里的液面高,大杯子里的液面低。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记录,看图示,杯子怎么样,液面高;杯子大,液面低。(让幼儿用大小标记表示)但是我们发现他们显示的都是20毫升。现在每人再拿一个大杯子,拿在手上,现接下来我们应该把桌上哪个杯子里的药倒进空杯子,根据幼儿回答做实验(倒大杯子的,发现还是一个大一个小没办法比较)最后倒小杯子的比较一样多。
3、幼儿操作。
4、带领幼儿小结:一样多的水,杯子小,液面高,杯子大,液面低。请2-3位幼儿看图示自主归纳,并用大小标记填空。
四、延伸活动。
请没成功的幼儿接着操作,可以请别的小朋友帮忙。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有主动探究风的奥秘的愿望。
2、初步会运用多种途径获取有关风的信息。
3、能大声清楚的用语言进行表述,大胆交往。
准备活动:
1、幼儿每人一个记录本。水彩笔、小篮子若干。
2、“小记者”采访证,采访表。
3、“风”的多媒体课件一个;有关“风”的图片、图书资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风的情景,激励幼儿探究的愿望。
提问:羽毛为什么会摇摇摆摆飞上天?
二、幼儿互相交流风的`经验,进一步了解风。
1、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风的认识及体会。
提问:你们发现过风吗?怎样发现的?
2、引导幼儿了解风的特征。
提问:这些风给我们的感觉是相同的吗?有什么不同?
3、引导幼儿感知风的类型。
提问:风还有哪些名字呢?
三、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了解风的利用。
1、引导幼儿说出获取信息的方法。
(1)翻阅图书、图片资料。(2)询问客人;。
(3)与同伴讨论。(4)记录信息。
2、幼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风的利用并记录。
3、幼儿讨论风的作用,交流经验。
(1)请幼儿看记录本或使用投影仪介绍风的利用。
提问:风有什么作用?
(2)幼儿互相交流风的作用。
4、教师介绍电脑查询信息的方法,揭示风的利弊。
5、启发幼儿想象风的利用。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愿望。
提问:你想请风娃娃帮助你实现什么美好的愿望?
(2)幼儿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愿望。
四、幼儿扮“小记者”采访客人,了解有关风的问题。
出示记者证和采访表,介绍采访的内容。
活动结束:
幼儿主动提出风的问题,询问客人。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科学教案【经典】08-24
[经典]科学教案09-01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经典)科学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