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7篇[合集]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促进社会性发展。
2、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中班两名小朋友和小班两名小朋友共同合作完成。
2、幼儿专用的水果刀两把、案板两块、围裙四件。
3、各种水果:苹果、香蕉、梨等,各种味道的果酱。
4、教师提前在各种水果上面用黑色水彩笔画好切线。
5、中班孩子已经提前学会“切”的动作,小班孩子已经提前学会“搅拌”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四名幼儿自由讨论分工:香蕉、苹果谁负责切?梨和西瓜谁负责切?谁负责搅拌果酱?在老师的引导下合理分工:中班小朋友负责“切”,小班小朋友负责“搅拌”。
2、幼儿分工后同时进行操作:中班2位沿着切线将水果切下并且将不同的水果分盛在不同的碗里;小班小朋友在切好的各种水果片里放入各种味道的果酱进行均匀搅拌。
3、分享:大家一起将搅拌好的水果,分到各个碗里,邀请大家来品尝。在品尝的过程中可以说一说:在刚才的活动中我做了些什么?谁帮助了我?自己又帮谁做了什么事情?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4、清洁:大家一起将用过的碗、勺、案板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放在指定的地方,解下围裙(可以鼓励中班小朋友帮小班小朋友解下围裙),放回原处。
【设计评析】
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宜的活动。孩子们每天在这样的真实环境中,做一些平时在家里想做而爸爸妈妈常以“危险”为由拒绝他们进行的工作,不仅满足了他们的`身体动作需求和心理需求,而且促进了人际交往、语言、小肌肉等多方面的发展。所以陕乐小厨师,的系列活动是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并能不断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教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逐步引导孩子独立性的发展。鼓励孩子独立进行操作,并非是没有任何约束或规则的放任。它要求孩子具有一定的操作熟练程度,在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后才能进行。所以在刚开始的阶段,还很难做到让孩子们完全独立操作,而是逐步引导孩子独立性的发展。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孩子们的操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当他们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时,就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当家做小主人了。
小班和中班两个班级共同进行活动,大大促进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为不同年龄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了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操作,去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封闭圆,尝试用圆形的组合来表现花朵的外形特征。
2、体验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三八”妇女节
2、物质准备:PPT课件、画纸、炫彩棒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PPT课件
关键提问:你知道“三八”妇女节吗?是谁的节日?
小结:“三八”妇女节是妈妈,阿姨,奶奶,外婆的节日。
2、关键提问:猜猜小兔会送什么礼物给妈妈?
小结:原来小兔乖乖送给妈妈一束花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二、自制花束
1、出示花朵
关键提问: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同?(颜色、形状不同)
小结:这些花五颜六色的,形状也不一样,高高低低的真漂亮。
2、教师示范:
用炫彩棒在画纸上画圈圈花、卷卷花、花瓣花,再添上茎和叶,最后将画纸下端卷起来固定,绑上丝带。
3、过渡语:这么漂亮的鲜花,小朋友们也来画画五颜六色的花朵送给妈妈吧!
4、幼儿操作、教师关注:
(1)幼儿使用炫彩棒的方法
(2)幼儿能否画出封闭的圆
三、分享交流
1、关键提问:
说说你最喜欢谁的`花?为什么?(颜色形状)
把花送给妈妈的时候,还可以说些好听的祝福?
2、小结:漂亮的花送给最爱的妈妈,加上祝福的话,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
进步之处:
1、提问和小结较清楚。
2、活动环节设计流畅。
3、师幼互动较有效。
不足之处:
1、仔细观察不够:欣赏“花”时,教师可以用多种语言鼓励幼儿说说花的样子。
2、评价可以更具体:评价作品时出了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还可以由重点地让幼儿围绕一个作品讨论,做到更好的提升。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据现代教育研究,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增进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立意识,这对一个现代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幼儿园也开展了专门的生活活动。通过对幼儿进行日常生活的教育,帮助幼儿提高一些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与幼儿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穿衣”这一活动,并把重点放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以及进一步培养幼儿自己穿衣的习惯。通过运用形象的“小熊笨笨感冒了”这一情景,让幼儿有了思考的机会,认识到不会穿衣服的后果,从而激发幼儿自己的动手的'愿望。活动中,请个别幼儿帮助娃娃的示范穿衣,让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以便于增强幼儿在后来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穿衣,逐步提高自理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初步的自主意识。
活动重点:尝试自己穿衣,初步掌握穿衣的方法。
活动难点:能辨认衣服的前后,自己穿上衣服。
活动准备:毛绒小熊一个,及套式上衣一件,小朋友的上衣若干(有开衫式的,有套式的)。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探索交流——行为巩固——分享快乐——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出示没有穿上衣的毛绒小熊,并介绍小熊的名字叫笨笨。
师: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
幼儿:笨笨好!
教师以笨笨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
师故意做打喷嚏状,并以惊讶的表情问:咦!笨笨怎么了?
幼儿:他感冒了。
师:他怎么会感冒的呀?
幼儿:他没有穿衣服。
师:哦!我知道了,天气冷了,可是笨笨没有穿衣服,所以就感冒了。那我们小朋友说说天冷了要干什么呀?
幼儿:天冷了要穿衣服。
师:那我们赶紧告诉小熊把衣服穿上吧!
2、探索交流
教师出示小熊的套式上衣。
师:这是小熊笨笨的衣服,对了,小熊说它自己不会穿衣服。怎么办呀?谁会帮小熊笨笨穿这样的衣服呢?
请一名幼儿上来尝试给小熊笨笨穿衣,教师可适当用语言介绍。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他前后有没有穿错。
请刚才帮助小熊穿衣的小朋友说说他是怎样帮助小熊笨笨穿衣服的。
教师边念儿歌边再次给小熊穿一遍衣服,帮幼儿理解穿衣的方法。
师:小熊笨笨说,它现在暖和多了,它说谢谢~~小朋友!
3、行为巩固
师:你们觉得冷吗?
幼儿:冷。
师:那我们也赶紧穿上衣服吧,不然,也会感冒的。
师:我这里有你们的衣服,我们小朋友会自己穿衣服吗?
让幼儿拿自己的衣服穿或教师分发衣服。
幼儿每人一件衣服,尝试自己穿衣。(有开衫的,有套式的)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分清前后,并帮助个别幼儿穿衣服。
请同伴或者老师看看,你的衣服穿的对不对?前后有没有分辨清楚?
幼儿相互检查。
4、分享快乐
师:我们今天都会自己穿衣服了,而且知道哪边是衣服的前面,哪边是衣服的后面了,我们的本领真大!你们高兴吗?
幼儿集体拍手鼓励。
5、活动延伸
(1)告诉家长,在家里尽量让幼儿自己穿衣,穿的不好时,可加以适当指导与帮助,但绝不能包办。
(2)在生活区放置布娃娃、小动物等,请幼儿帮它们穿衣服。
(3)平时生活中,多引导幼儿“冷了自己穿衣服,热了自己脱衣服”。
小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能描述自己喜欢的玩具,知道玩具不同的玩法。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知道自己带来玩具的玩法
(材料准备) 幼儿自带一个玩具,不同型号的电池
重点:
初步了解不同材料的玩具玩法不同。
教学过程:
一、观察摆弄
以参观玩具店的方式观察各种玩具,说说各种玩具的名称和材质。
讨论:怎样才能把玩具放的整整齐齐,哪些玩具可以放在一起。
尝试将玩具按照电动玩具、塑料玩具、发条玩具、毛绒玩具等不同分类要求分类摆放。
说说自己会玩哪些玩具,可以怎样玩,怎样才不使玩具损坏。
每人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找出不同的玩法。
二、交流介绍
介绍: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共同寻找一种玩具的几种玩法。
小结: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种玩具也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三、尝试发现
谈论:电动玩具为什么不能动起来?
分辨电池:
1、找出电池的相同处:电池的两头,分别表示不同的两极(正、负极)
2、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如:颜色、大小、高低、粗细等)
试着装电池:
1、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能把玩具肚子里的电池换成新电池。
2、个别幼儿尝试装装电池
四、延伸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更换玩具电池的环境。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水果,能分辨红、黄、绿、紫等颜色。
2、喜欢听故事《河马肚子大》,学说“河马,我请你吃XX颜色的XX(水果名称)”。
【活动准备】
1、展板一块,展示架四只。
2、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各一,红、黄、绿、紫色水果大图片一份,小图片幼儿入手一份,河马操作玩偶(可用纸盒制作)6个,猴子头饰一个。
3、动员家长带孩子去水果店、超市购买水果,让孩子认一认、尝一尝,积累有关水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分辨各种颜色的水果。
1、表达已有经验。
师(出示各种水果大图片):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西瓜,还有……(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水果。)
2、游戏:水果找家。
教师先介绍水果的新家——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然后请幼儿将各色水果按颜色分别送到相应的小房子中。
二、欣赏故事《河马肚子大》
1、引出故事。
师:水果大丰收,你们想不想吃呀?有一位动物朋友很想吃。它有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它是谁呢?
师:对,它就是河马(出示玩偶)。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河马肚子大》的故事。
2、边演示玩偶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用提问引导幼儿学习。
师:小猴请河马吃了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这两个问题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的。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一句连贯的话来讲述,如:“小猴请河马吃了红色的苹果和红色的草莓。”甚至还可将其他颜色的水果一起说出来。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可以这样说:“小猴请河马吃了苹果,是红色的苹果。”)
三、分组游戏:喂河马吃水果
1、出示另外几个河马玩偶,启发幼儿喂河马吃水果。
师:河马肚子饿了,你们愿意学小猴喂河马吃水果吗?
2、学说句子:“河马,我请你吃XX颜色的XX(水果名称)”。
3、请一名幼儿演示。教师操纵的河马在听到幼儿说“河马,我请你吃XX颜色的XX(水果名称)”时才张开嘴吃。
4、幼儿分散游戏。
(一部分幼儿操纵河马玩偶,其余幼儿喂河马吃水果,游戏可交换进行。配班教师及保育员进行配合。)
四、拓展经验
师:河马还没有吃饱呢,你知道还有什么水果可以喂给河马吃吗?
(幼儿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充分表达,如果一时说不出,可以回家后继续找找、说说,自然地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
延伸活动:
带上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到户外进行“住房子”的游戏。方法是:幼儿先说出自己是某种水果,然后住进与这种水果颜色相同的小房子里,如先说出“我是黄色的芒果”,然后住进黄色的小屋里。游戏可反复进行。
附:河马肚子大
秋天到了,小猴家的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
小猴请河马来尝尝他种的水果。
小猴请河马吃红色的水果:苹果、草莓。
河马吃完了,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请河马吃黄色的水果:香蕉、梨和菠萝。
河马吃完了,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请河马吃绿色的水果:西瓜。
河马吃完了,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又请河马吃紫色的水果:葡萄。
河马吃完了,又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把他种的水果全部拿出来给河马吃。
河马吃完了,还是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只好赶紧送河马回家。“还好,还好,河里有吃不完的东西,河马不会挨饿了。”
小班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小动物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那它们爱吃什么呢?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巩固孩子们的知识,也让孩子知道大家都要吃早餐。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个别讨论的`方式,尝试用“x吃x?”的句式讲述。
2、能大胆地操作并了解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3、激发幼儿养成吃早餐的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撕贴的技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晨吃了什么?(个别幼儿讲述)
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也带来了早餐,可是早餐摆放错了,要请小朋友帮忙,猜猜他们谁喜欢吃什么早餐?(出示小动物图片,请个别幼儿讲述)
(二)幼儿操作,并尝试说“x吃x?”
(1)师:接下来,就请你们找到它们爱吃的食物,贴到小动物的盘子里。并说说谁喜欢吃什么?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尝试说“x吃x?”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教师再集体看图说说。
(三)激发幼儿吃早餐的习惯。
师:吃早餐身体才不会生病,小动物也爱吃早餐,小朋友们要与它们比一比,看看谁每天都吃早餐。
延伸活动: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阅读、参观动物园,了解更多动物的生活习惯。
区域活动:将动物、食物图片放置在语言区,供幼儿讲述。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早餐要开始了,吃东西前要准备什么呀?吃早餐前当然要先用到餐具。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餐具
提问;这些碗一样大吗?颜色一样吗?怎么分给小熊一家呢?哪一个给熊爸爸的?什么颜色的?哪一个是给熊宝宝的?什么颜色的`?哪一个是熊哈哈哈?什么颜色的?"说说你的理由。
3、小结“爸爸个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盘;宝宝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宝宝用最小的盘子;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盘子。”“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给爸爸、最小的给宝宝、不大不小的给妈妈。”
三、情境“分蜂蜜”,比较相同食物,区分高矮,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师: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这三瓶蜂蜜一样多吗?你从哪看出来不一样多?三只瓶子一样吗?那儿不一样?三瓶不一样多地蜂蜜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你觉得哪个是给爸爸的?为什么?)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
3、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1、要吃第二样东西了,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矮,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可是现在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哪个给爸爸?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
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
师: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3、小结:三根一样长的玉米,粗细不一样,粗的那一根多一点,细的那一根少一点。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有什么办法可以数清楚?你数的第一个苹果在哪里?怎么分呢,熊的一家要这样分苹果: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讲解操作要求:老师给每个小朋友熊的一家,还准备了一个小篮子,小篮子里面有6个苹果,请你将篮子里的苹果按要求分给三只熊”
3、幼儿操作。
4、活动评价。
六、活动延伸。
出示三只装有不同大小不同数量鱼的盒子(盒子上写上数字2、4、6)。师:“你觉得哪个给爸爸吃?”哪个给妈妈吃?哪个给宝宝吃?让幼儿猜测。后打开箱子让幼儿自己发现,除了事物数量的多少外还事物大小有关。
总结:“有时数量大的可能会多,但有时却不一定会多哦”。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认识教案认识一教案小班11-16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精选】09-01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