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3 09:48:28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选)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燕子、青蛙、蜜蜂等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词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猜谜语:雪花

  冬天到了天气变得怎么样?(寒冷)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呢?(穿棉衣,戴棉帽,外出活动少,躲在房间里……(出示课件1)小动物们也有自己过冬的方式,你们想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吗?

  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出示课件2)《小动物过冬》,出示课件3:读生词 请小老师上前领读。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过冬,(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贴图片:小燕子、小蜜蜂、青蛙)

  三、 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出示课件4:一天,它们三个好朋友又聚到一起了,看,它们在干什么?

  生: 商量过冬的事

  师: 为什么要“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理解:聚到 商量)

  生: 天气渐渐凉了 (理解:渐渐)

  它们是好朋友,互相关心

  2、 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三——七自然段

  1、 三种小动物都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你觉得哪一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最有意思呢?生答

  2、 下面我们分小组学习:每一小组任选一种小动物,看看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它是怎样过冬的,你们这个小组就学习哪个自然段。出示课件8:学习提示

  2、 小组学习

  3、 集体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学习小燕子:

  ① 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出示词卡:迁徙。

  ② 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理解:春暖花开

  ③ 既然你这么喜欢小燕子,你还知道有关小燕子的'其他知识吗? 出示课件4

  ④ 指名有感情朗读。

  学习小青蛙:

  ① 小青蛙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出示词卡:冬眠。

  ② “这里”指哪里? “来年春天”指什么时候?

  ③ 谁能向大家说说你所了解的青蛙。出示课件4

  ④ 喜欢小青蛙的同学起立,有感情读第5自然段。

  学习小蜜蜂:

  ① 小蜜蜂也是飞到南方去吗?出示词卡:备粮。

  ② 理解:蜂巢 看图 课件4

  ③ 人们为什么常说“勤劳的小蜜蜂”?(学生介绍小蜜蜂)

  ④ “勤劳的小蜜蜂”们,一起来读读第7自然段。

  师:老师不明白了,冬天到了,大家就各自去过冬,为什么还要“商量”?

  (好朋友 互相关心 小燕子的问话)

  第二年春天他们还会见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第8自然段 理解:约定)

  四、 练习:出示课件9、10

  五、 分组 分角色朗读全文 。

  六、 扩展:出示课件11

  七、 指导写字:你们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老师范写 学生描红 (注意姿势)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读:“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二、自读《游园不值》

  三、学《游园不值》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古诗

  4、反馈:齐读1、2句,练写“屐、扉”两字。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来汇报一下

  “怜”“应”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应”“怜”的含义。

  诗人游园心切、然而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2)、正当诗人垂头丧气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了什么?(一枝红杏)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引导学生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a、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b、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读)

  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5、诗人兴冲冲地来游园寻春,结果只看到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为什么就那么高兴了。

  6、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满园的春色?(课件展示满园春色)

  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师: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话,跟老师一起朗读。(读后问:跟我们今天学的哪几句诗联系得起来的?)

  四、体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同学们,是什么唤起了我们对满园春色的联想?

  再指《游园不值》最后两句。

  其实,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五、配乐朗读。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

  2.明确赏析古诗词的几个基本点。

  二、教学思想设计

  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不仅学习课文之文本,而且学习分析一首诗的方法。

  因而从课文文本分析入手,首先进行现代文——文艺评论的阅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而学习课文所展示的分析一首诗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请学生简介杜牧其人;背诵《清明》一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

  牧童遥指杏化村。

  2.老师简介作者(见课本注解)周汝昌先生,激发学生兴趣。

  (二)周汝昌先生首先抓住了《清明》绝句中的哪个词对该诗进行赏析的?赏析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纷纷”;比较法

  (三)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明确:“诗眼”即诗句关键处,乃全篇“神光所聚”,能使全诗境界全出,开阖变化而一动而万随者。

  (四)请学生例举含“诗眼”古诗词名句。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

  (五)周汝昌先生对“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进行赏析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比较法及通过想象再现图景之法。

  (六)复习:想象的种类。

  明确:再现的想象和创造的想象。

  (七)作者在分析《清明》绝句第三、第四句时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联想法。

  (八)复习:联想与想象的主要区别何在?联想一般而言有哪些种类?

  明确:想象无须触媒;联想则必须有触媒。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

  (九)想象与联想在古诗词赏析中的`作用何在?

  明确: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将想象与联想称之为“神思”,作家凭借想象和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超越时间),“视通万里”(超越空间),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词作品,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如能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想象与联想来描绘生活画面,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思想感情,阐明人生哲理,那么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作品脉络,更深刻理解作品意蕴。

  (十)作者对《清明》一诗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明确:音节十分和谐、圆满;形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十一)我们能否总结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总体特点?

  明确:(1)语言简练;(2)生动形象;(3)音韵和谐;(4)想象独特;(5)情感丰富;(6)境界优美。

  (十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后赏析古诗词有什么启发?我们能否总结出几个“抓手”?

  明确:(1)品味涵咏语言,抓住诗眼。

  (2)分析把握修辞,明辨手法

  (3)探究作者思路,分析结构

  (4)分析情景关系,体味意境

  四、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训练中的有关练习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 12、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

  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教学难点:

  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扣题探读 找准入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相机板书“听诊器”。

  2、教师: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初读感知 提炼主旨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研读理解 深情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

  3、指导朗读。读出心里非常难过的语气。

  4、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5、你觉得雷奈克是位怎样的医生?

  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雷奈克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呢?自由朗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受到什么事情的启发?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3、雷奈克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孩子们又告诉他什么呢?

  4、分角色朗读雷奈克和孩子们的对话。

  5、木板真的能传声吗?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出示一块木板,一个学生在木板的一头划着,另一个学生蹲在木板紧贴着木板听声,然后请做实验的同学汇报。

  6、课文中哪句话也说明雷奈克听到了声音呢?找出来读一读,果然说明了什么?你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7、当雷奈克发现木板能传声的.时候,他是怎样表现的呢?读一读,读出高兴的感情,赶紧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从赶紧中你体会到什么?

  8、看图,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画面,想象他会听到些什么?当他听到病人的呼吸声、心跳声,他又会怎样表现呢?用惊喜的语气朗读“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9、齐读第二自然段。

  10、雷奈克从此都用小木棍仔细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诊断,在使用过程中,雷奈克又发现了什么?做了怎样的改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1、说说雷奈克发现的第一听诊器的样子,并动手把它画下来,展示学生的作品。

  12、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精读内化 品味赏析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你喜欢那部分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积累运用

  1、你喜欢雷奈克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雷奈克发明的听诊器对医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感谢这位心中装着病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医生——雷奈克。

  六、达标测评

  听诊器是谁发明的?

  七、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课后词语花篮的空花朵上。

  板书设计:

  看到病人的痛苦,心里难过 想及早发现人体内的异常变化

  听诊器的由来

  受到木板传声的启发

  用小木棍听病人内脏的声音

  改进小木棍制成听诊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习女娲不畏艰辛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

  4、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到古代神话故事所表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不畏艰辛为人类造福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有指挥,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了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婶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 有弄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课文些了一件什么事。

  2、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

  说说你为什么受到感动?能把你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

  3、质疑。

  四、总结。

  1、学了课文,女娲的哪一点精神打动了你?(不顾艰险为民造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想说些什么?

  2、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0 女娲补天

  找雨神

  造了船 不畏艰险,造福人类

  找五彩石冶炼补天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妈妈”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渎课文。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妈妈的爱无时不在身边,懂得回报母亲无私的爱。进而增进母子亲情。

  《妈妈的爱》是本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小诗,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是一篇意义很强的课文。

  二、学情分析:

  本首诗里所描绘的生活细节几乎发生在每个学生的家庭,每个学生都经历过,正因为司空见惯,成长中的孩子反而容易忽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之中。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情,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特点,制定目标如下: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0个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阅读中独立识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平日的爱,懂得要尊重关心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四、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歌的`感情,有感情朗读。

  五、设计理念:

  凭借教材把浓浓的亲情传递给学生,让孩子留意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体会妈妈的爱。,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朗读,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字词,受感染。让他们在感兴趣,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准备:

  磁带《世上只有妈妈好》;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切入课文

  谁愿意介绍自己的妈妈?

  说到妈妈,老师看出你们很自豪,今天我带来一首赞颂妈妈的歌,一起来听听,会的同学可以一起唱。

  正如各种所唱,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们从小到大,妈妈付出了很多心血,这就是妈妈的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妈妈的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同桌合用一本书,相互检查正音。

  通过指名读、开火车、擂台赛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诗歌中把妈妈的爱比做什么?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整体感知内容。

  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想怎样学这首诗?

  就按你们说的方法来学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学。

  集体交流后,学生汇报。

  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喜欢她?

  在学生汇报时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理解妈妈的爱为什么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联系实际,赞美母爱

  同学们,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妈妈的爱还是什么?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从那里感受到妈妈的爱了?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朗诵这首儿歌,能背得背下来。

  3、把你对妈妈的赞扬像书上那样写成一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场、了”。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体会各个季节农民劳动的场景及景色的美丽,感受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

  多音字

  了 (liǎo)了解 字考了(le)好成绩,乐得不得了(liǎo)。

  (le)好了走了 歌得到了(le)表扬,不觉了(liǎo)不起。

  正 (zhēng)正月 辨“正”只有在表示“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时,读zhēng,

  (zhèng)正在 析如,正月、新正;其余情况一般读zhèng。

  场 (cháng)场院 例秋收结束了,农户们有的在场(cháng)院里打场(cháng),

  (chǎng)场面 句有的在广场(chǎng)上晒谷子,一片热闹的景象。

  近义词

  辛苦——忙碌喜洋洋——乐滋滋

  反义词

  嫩——老肥——瘦忙——闲早——晚

  晴——阴新——旧轻——重辛苦——轻松

  词语解释

  桑叶:桑树的叶子,是蚕的`日常饲料。

  农业: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耕作:用各种方法处理土壤的表层,使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耕、耙、锄等。

  戴月光:文中指农民辛苦劳作,晚上月亮出来时才收工回家。

  辛苦:身心劳苦。

  新制棉衣:文中指新做好的棉衣。

  笑盈盈:状态词。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笑盈盈”读xiàoyíngyíng。

  互动探究

  1这首儿歌描写了四季中的哪些代表性事物?

  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桑叶、蚕桑、插秧、稻、谷、雪、新制棉衣。

  2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农民耕作很辛苦?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3找一找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个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这个比喻句是用“黄金”比喻“稻谷”

  4为什么说“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因为一年的付出有了收获,稻谷丰收了,即使再辛苦,心里也是甜蜜的。

  5文中有两个描写心情的ABB式词语,请写下来。

  喜洋洋、笑盈盈。

  方法百度

  学写比喻句。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是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如本文中“谷像黄金粒粒香”就是把谷子比喻成黄金,这样描写既形象又生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那么,怎样来写比喻句呢?

  1.先找到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再把一个事物说成另一个事物。拿来比喻的事物应该是具体的,大家熟悉的。如“圆圆的月亮”与“盘子”的形状相似,都是圆圆的,盘子是大家熟悉的事物,所以就可以这样说:“圆圆的月亮像银盘。”

  2.要注意,用来打比方的应该是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如“明明长得像爸爸”就不是比喻句,因为明明和爸爸都是人。

  3.比喻应该新鲜贴切,不落俗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影子》教案12-09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天地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