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2 09:25:1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通用7篇

语文教案 篇1

  12.树林和草原

  屠格涅夫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2. 学习写景的语言特色。

  3. 学习写景顺序。

  重点难点

  重点:课文写景语言的特色

  难点:课文写景顺序的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自读课,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在学生自学前提下,结合“思考与练习”理清景物描写的顺序及景物的特点,品味语言,并把握一些生词及多音字。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1. 作家作品简介

  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

  教师补充:《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它是一部形式独特的写集。其第一部写《霍里和卡利内奇》最初发表于《现代人》杂志,1852年,作者将先后刊出的21篇特写汇编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发表的新作《两地主》,以《猎人笔记》为名出版,本文选自最后一篇。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3. 基础知识训练。

  4. 默读课文,完成思考与练习

  二、赏析课文

  1.品味语言

  作者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请你把你认为精彩的修辞句子从文中找出来。

  2.课文采取第二人称写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

  可拉近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作者不必现身说法,却能使读者在一组组电影镜头似的画面中达到与主人公沟通的目的,具有身临其境的独特感受。

  3.找出描写草原的句子

  A.“沾满了露珠的发白的草原

  B.“草地很快变干了”

  C.“青草、灌木丛,周围一切顿时变暗”

  --描写角度:以时间为顺序

  4.学生质疑,合作解答

  A.“这是怎么的呀?”有何作用?

  B.“二十开外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狗在黑暗中隐隐发白。”

  三、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

  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3、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角度

  品读———阅读体会诗歌语言,感受意象,进入意境。整体把握与品味分析相结合。体会永恒的爱国主题。

  二、主要教学步骤

  1、整体熟悉诗歌,注意突出意象。

  2、了解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背景,时代特征,诗人的相关情况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等。

  3、品读感受诗歌意象,尤其是体会突出意象的具体内涵。

  4、诵读再体会。

  三、品读训练实施的具体过程

  1、熟悉诗歌,尽可能从整体上感受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2、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结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进一步理解诗作。

  诗人曾经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经历了抗日战火的洗礼,这些激发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诗人在清华园的时候,写雪莱式的抒情诗,但是已经常用“野兽”“旋转的白骨”“紫色的血”之类的形象,基调是苦涩的。抗战爆发以后,诗人的情绪高涨了,由于他的经历,他看到人民的苦难,又有忧郁的反思。

  3、诵读诗歌,指导学生品味重要意象。

  A、找出诗中奇特突出的意象(一般是抽象、奇特的比喻、夸张等)。

  B、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构思特点等角度品味独特的意象运用的妙处。

  C、结合抒情主人公的具体感受品味该意象的内涵。

  例如:“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以及反复吟唱的“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具体内涵。

  穆旦诗歌语言是他情思深化的化身。他忧患、多情、痛苦、迷惑,感情的复杂和热烈形成诗的语言的纽结,部分诗句是诗人喊出来的,他的诗内涵突破文字,满载以至超载。从诗人深沉的语言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还有中华民族爱国的光荣传统。

  4、教师进一步深化引导,体会诗人热烈情感背后的深刻内涵。

  从这首长诗内容的广大的包容性和诗人全身心地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能使时隔半个世纪后的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诗人那颗为祖国激烈跳动的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诗人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讴歌了一个永恒的爱国主题。这个主题已经被诗人用自己的激情进行了升华。

语文教案 篇4

  一、检复导入

  1、茫茫宇宙,浩淼苍穹,吸引着多少人去探寻。可是,回顾人类的航天历程,却是曲折而坎坷的。不知有多少科学家、宇航员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人类的航天事业。科马洛夫——前苏联的一名优秀宇航员,就是其中的一个。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悲壮的一幕》这篇课文。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呢?

  (科马洛夫驾驶着联盟1号宇宙飞船圆满完成了任务后准备返航,却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打不开降落伞了。两小时后,飞船将坠毁,科马洛夫将殉难。)

  2、今天,让我们穿过时空岁月,一起来到前苏联的地面指挥中心,和科马洛夫一起度过最后的两个小时,深切感受那悲壮的一幕吧。

  二、整体感知。学习第二段。

  (一)品读汇报工作

  1、听录音感知课文,想一想在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里,科马洛夫做了些什么?(汇报工作、与亲人告别、与全国人民告别)

  2、自由读课文中描写科马洛夫汇报工作的部分,直到读出感受为止,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3、交流:

  ①“他很激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面临死亡的关键时刻,科马洛夫见到了亲人,自然异常激动,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想到的是比生命更重要的飞行探险情况,必须先向首长汇报,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一个“先”字显示了他把科学考察情况看得高于一切的可贵精神,没有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能做到这一步吗?短短一句话,闪烁着科马洛夫的人格光辉。

  ②“……神情从容……”(工作时间之长,工作态度之认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是从容不迫、一丝不苟的工作着)

  ③“人民的心不由得加剧了跳动”

  (反衬出科马洛夫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二)品读与亲人告别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科马洛夫把工作、把科学放在了第一位。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和亲人之间也有着浓浓的亲情。当70分钟的汇报结束后,科马洛夫终于把他所剩无几的时间给自己的亲人了。

  1、认真朗读科马洛夫与老母亲、妻子、女儿告别的场面,在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使你感动。选择其中的一个场面读给同桌听,请同桌指点指点。

  下面谁能把你刚才读给同学听的内容有感情的读给全班同学听。

  (你能具体说说什么地方使你感动吗?)

  ①向母亲告别:指名读,评议,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为什么心如刀绞,科马洛夫脸上在笑心在流泪的悲痛心情。

  齐读。体会母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亲情。

  ②与妻子告别:听范读想象科马落夫与妻子告别的情景。

  生离死别就在眼前,科马洛夫的心中澎湃着怎样汹涌的情怀啊,可是,他只是深情地望着妻子,透过深情的目光你能猜到他想说些什么?

  科马洛夫有那么多的话要对妻子说,为什么不说出来?

  是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③、和女儿告别:

  话筒递到了女儿的手里了,面对年幼的女儿,科马洛夫的神情与告别母亲、妻子有什么不一样?

  自由读与女儿告别的情景,讨论科马落夫两次落泪的原因。

  谁能把科马洛夫与女儿告别时那种既不舍又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3、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品读与全国人民告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他的生命也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毅然把时间留给了人民。

  1、指名朗读,指导朗读。

  你的朗读让我们热血沸腾,你读出了科马洛夫的心声。科马洛夫在与全国人民告别的时候没有悲伤的话语,只有为科学献身的壮烈情怀(出示小黑板)齐读,理解火与光。

  2、男女生分组赛读。

  (四)学习第三段

  (科马落夫深情地告别了深爱着的亲人,豪情万丈地告别了关注着自己的全国人民,为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让我们再一次亲眼目睹那悲壮的一幕吧!)

  引读轰隆……省略号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三、总结拓展延伸

  1、课文为什么要以“悲壮”为题?“悲”体现在哪里?“壮”又体现在哪里?

  2、是啊,科马落夫不仅是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全人类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不仅活在前苏联人民心中,也永远活在全人类人民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英雄的名字,永远记住悲壮的一幕。

  3、

  其实,在人类发展太空的历史上,这类悲剧不是只发生一次,(出示)虽死犹生的太空英雄

  1967年1月27日,美国三名太空人怀特、格里索姆和查菲随着一声巨想而遇难。

  1968年3月27日,前苏联联盟号太空船爆炸,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遇难失事。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宇宙飞船升空时发生爆炸,七名太空人殉难。

  20xx年1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返航时发生爆炸,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难。

  你有什么话要对太空英雄说吗?

  四、作业:探索宇宙充满了危险,但永远抵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请广泛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以宇宙之旅为主题出一份手抄报,籍此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板书设计:

  悲壮的一幕

  人民万岁!科学万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声的读法。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声的读法。

  教学难点: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1)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2)“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习(任选一题)

  (1)用“准备”说句话。

  (2)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1)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2)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3)描:在书上描一描。

  (4)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和默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煎、吭、禄、茶”,会写“煎、吭、舀、茶”,理解“煎茶、舀水、吭声、如火如荼”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去品读理解文本,进而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三、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中国茶文化及陆羽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读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聊聊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名人。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崇拜的明星,在此基础上(课件出示陆羽的画像),让学生猜猜这位名人是谁?相机引出课题教师板书:陆羽与《茶经》(师板书,生书空,同时讲解“陆”字的右边“击”字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齐读课题,读后质疑:1.陆羽与《茶经》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以此为题?学生以课前准备简要交流有关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名人,看看从文中我们又会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快速浏览全文,想想:①文章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文章从什么话题谈到陆羽?

  ③文中主要写了陆羽的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辨别江水、撰写《茶经》、推广茶艺)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字音读准。

  3.词语个性化朗读,要求:按自己理解的词义来朗读。

  4.对于个别较难的词语给予解释。

  5.通过理解“茶”和“荼”的词义,帮助学生区别

  6.指导“荼”的写法。

  7.引导学生通过字义来区别“荼“的两种读音。

  “荼“(tu)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古同“荼”,涂炭。

  “荼”(shu)①玉板,古朝会时所执。②同“舒”,舒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是按总——分的顺序来行文的,从茶乡想到陆羽总起引出后面的三个事例(辨别江水、撰写《茶经》、推广茶艺),以此来表现陆羽。这节课我们接着在作者畅达的语言中去品读、去感悟。

  二、细读品味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语句写到了陆羽?(2、3句)能用一句话概括吗?(陆羽是唐朝复州竟陵郡人,是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茶艺在当时就已闻名天下,被人称为“茶圣”。)

  默读第四句话,想想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衔接,引出后文)

  2.辨别江水

  (1)自由读文,找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陆羽辨别江水这件事?(2-8自然段)

  广茶艺,决心写人们不屑于写的“闲书”时毫不动摇。)体会陆羽的志向远大,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陆羽的高尚人品。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感受陆羽的人品: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它的品格。

  不羡黄金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凌城下来。

  ②引导学生抓住“二十一岁”,“十六年”,“三十二州”两个“五年”,“二十六年”,“四十七岁”等数据来体会陆羽为撰写《茶经》作出了无悔的选择,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才终于完成这部经典著作。

  师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段落,然后划记相关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感受。

  ③利用所查资料补充介绍(学习11段)

  《茶经》是怎样一部书?有何价值?

  在反馈基础上,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七千余字的著作中,凡栽茶、采茶、制茶、饮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写到了。他写工具和器皿的运用,不仅说明了技术问题,而且也说明了文化的演变和区别。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4.推广茶艺(12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哪些影响?

  (边读边划,作批注。)

  引导生抓住“如火如荼”和两个“也日益……”所在语句来体会。

  第三课时

  一、练读拓展:

  1.完成课后题二:陆羽为什么会被人尊称为“茶圣“?

  陆羽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

  2.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的三个递进复句,划出来,并在旁边批注每一个复句在文中的作用。

  3.反馈:①第九自然段第一句:承上启下,概述陆羽特点。

  ②第十一自然段第二句:概述《茶经》的内容。

  ③第十二自然段第四句:概述茶艺的影响。

  4.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5.有关《茶经》的小贴士。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二、布置作业:

  布置课外阅读有关茶文化的文章。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的优秀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修鞋

  问:你们的鞋子坏了,有没有找修鞋的修过?请你说说你见过的修鞋人的印象?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修鞋的姑娘,看看她与你见过的修鞋的人有什么不一样?(在修鞋后面板书:姑娘)

  3、读课题,看课题质疑。(梳理疑问:修鞋姑娘长什么样?她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出示生词,读词语

  凛冽寻觅开绽绱鞋锥子拽着风霜艰辛决不还价蒙上阴影窘极了尴尬嫣然一笑纳闷惭愧无地自容

  3、理清课文脉络

  看看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老师擦去一些词大家来读读:

  决不还价窘极了怀疑蒙上阴影惭愧

  看看剩下的词是描写什么的?请你用这些词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边浏览课文,一边想,最好用上首先、然后、接着、接着、最后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板书:姑娘我)

  4、出示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

  l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l是的,这样大的县城,到哪儿去找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①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两段,问:你发现了什么?(开头和结尾都是写了作者寻找姑娘的事。)

  ②课文的开头就写了作者寻找姑娘,然后讲了整件事情,这种写作顺序叫做倒叙。

  三、品读课文

  1、过渡:作者为什么要寻找修鞋姑娘?她到底是位怎样的姑娘?请同学自读姑娘修鞋的部分,划出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并做出标号。

  2、指名朗读划出来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词语的含义,渗透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预设:

  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坦然、自信”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并进一步体会修鞋姑娘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板书:坦然自信)

  (2)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①引导学生找出动作词“钉、拽、扯”,并演示这几个动作词,体会修鞋姑娘修鞋技术娴熟。(板书:技术娴熟)

  ②指导朗读听老师缓慢地读“吧吧吧”这样好不好?“吧吧吧”要读得干脆,体现出小姑娘干活利索,动作娴熟。

  (3)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①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修鞋姑娘外貌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板书:干活认真)

  ②师:从“她那冻肿了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我决计不管她要多少钱,决不还价。”你体会出了什么?(小姑娘的生活很艰辛)

  ③你仿佛看到了她经历了什么样艰辛?(我仿佛看到了在寒冷的冬天,小姑娘在街头修鞋时不戴手套手都冻坏了的情境。我仿佛看到在凛冽寒风中,小姑娘瑟瑟发抖的身影……)

  ④师:是啊,这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姑娘却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担,过早地经历了风霜艰辛。这让作者对小姑娘产生了深深的同情。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再来读这句话。

  她说:“你的是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有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就把我的鞋脱下去绱起来

  (4)引导学生朗读,并体会姑娘的热情周到。(板书:热情周到)

  3、那面对这样一位自信、热情的姑娘,作者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我态度变化的词语。(板书:不放心、同情、怀疑)

  4、我对修鞋姑娘的态度随着的事情的发展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余下部分,标出相关的词语。(板书:担心、惭愧)

  5、作者态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默读“我”和姑娘对话部分,想象人物各自内心,他们有许多话没有直接说出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写在句子旁边。

  (1)同桌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注意去掉提示语的'朗读,但在对话中要把提示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2)学生展示读。

  (3)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①“我相信你。”和“我也相信你”,两个相信各是什么意思?

  ②“这钱足够了”。明明不够,为什么说足够了?你怎么理解。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板书:诚实、善良)

  5、小组探究“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相信我,还是我相信她呢?”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联系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6、(师引读)面对姑娘的相信,(学生读)“我真惭愧。

  (师引读)面对姑娘的诚实,(学生读)“我真惭愧。

  (师引读)一直都是姑娘诚实,一直都是姑娘信任我,(学生读)“我真惭愧。

  四、深化感情,联系生活。

  1、这是一位诚实、善良、真诚、对工作认真……的姑娘。你想不想找到他?

  2、作者也想找到他,可那么的县城到哪去找啊?于是

  (师引读)作者发出了深情的呼喊,(学生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师引读)在大庭广众之下,作者大声喊,(学生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师引读)夜深人静之时,作者苦苦寻觅但仍无半点音讯,(学生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师引读)我苦苦寻找,来到大山前,我对着大山喊,(学生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3、同学们,作者在心底一遍遍在呼唤:修鞋姑娘你在哪,仅仅在呼唤小姑娘吗?(不是)她在呼唤什么?——呼唤诚信

  师:是啊,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多一些诚信,就不会有那么多假药假酒,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多一些诚信,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最后老师想送你们两句名言。出示两句名言

  ①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②只有诚实善良讲信用的人,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五、总结写作方法。

  1、速读思考,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学生自读自悟,独立思考。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①倒叙手法②首尾呼应③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刻画人物(板书:语、动、神、貌)④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反衬人物品质(板书:心理)

  六、拓展思维,续写结尾。

  茫茫人海苦苦寻觅,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又见到了那位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让学生续编故事(要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表情等外貌描写,刻画了现在的修鞋姑娘由于工作异常辛苦劳累)

  板书设计:

  修鞋姑娘

  姑娘:坦然自信技术娴熟干活认真热情周到诚实善良

  (动作、神态、语言、外貌)

  我:不放心——同情——怀疑——担心——惭愧

  (心理)

  第二部分:文本解读

  一、内容解读:

  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的为“我”服务,起初受到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感动的故事,赞扬了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品质。

  二、写作特色解读

  1、本文运用了倒叙式开头。先写了“我”寻找修鞋姑娘,然后写了“我”的修鞋经过。

  2、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先写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接着写修鞋的经过,最后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寻找修鞋姑娘。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重点写了“修鞋”和“付钱”两部分内容。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刻画人物。本文通过对姑娘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的描写来表现姑娘真诚、善良、技术娴熟、工作认真、热情周到等特点。如通过“钉、拽、扯”几个动作和“吧吧吧、刺啦刺啦”两个拟声词,描写出了姑娘技术娴熟的特点;当我修完鞋,不够钱,要用手表做抵押时,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是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诚实、信任哪!”她坦然地回答等。这些语言、神情地描写,把一位具有诚实、善良、信任美好品质的姑娘,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

  4、以我对姑娘的态度为线索叙述全文。课文倒叙开头后,以“我”对修鞋姑娘的态度变化为线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事情的过程。

  5、教材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当“我”怀疑修鞋姑娘的修鞋技术时,他却用娴熟、利索的修鞋动作证明给我看;当我怀疑她漫天要价时,他却只要六角钱……这种对比描写的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更加突出了修鞋姑娘纯朴、善良、诚实的好品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4-05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教案(精选)09-07

[精选]语文教案09-05

【精选】语文教案08-0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3

(精选)语文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