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8 10:44: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7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演示:小数除法的意义

  2.小结: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 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 67.5÷15 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 79.2÷6 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小数除法的意义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

  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28=45(人)

  (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

  师板书:28+17=17+28

  (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45+23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28+40

  =68(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

  追问: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28+17)+23=28+(17+23)

  (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判断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号。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②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追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及判断的依据。

  第三小题既交换了位置,又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该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中的最后一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第2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这在过去的计算过程中有学习过,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

  (3)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结合排队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貌谦让等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活动1:开车出游。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就开上咱们的小列车去吧。(律动开火车,多媒体显示列车开到了动物园)

  [说明:律动时,要让学生模仿坐车的动作,并配上列车行进及到站时的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

  二、感知新知

活动2:排队买票。

  1.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多媒体显示5人排队买票图)

  2.引导看图,自由提有关几与第几的问题。

  如:有几个人在排队?老爷爷排第几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说一说。

  (1)如果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从第五走到了第一)

  (2)老爷爷高兴地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样吗?(板书课题)

  4.(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买完票走了)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

  如:剩下几个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说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特别要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数的。同时,要告诉学生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从前面数起。]

  三、内化认知

  活动3:点灯笼。

  1.今天动物园可真热闹,门口挂满了灯笼。我们一起来做点灯笼的游戏好吗?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要求:第一行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

  第二行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2.指名在电脑上进行涂色操作。

  3.议一议: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

  [说明:给灯笼涂的颜色不作统一要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要求说说为什么涂这种颜色。在区别4个与第4个时,如果学生能明白4个指一共有四个灯笼,而第4个指排在第四个的那个灯笼就可以了。]

  活动4:我说我家。

  1.多媒体出示小丽家楼房图。

  2.看图,要求用几和第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如:这幢楼有5层,小丽住在第4层

  3.介绍自己家:你家的楼房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

  [说明:在数楼房层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根据房门、窗户和阳台等参照物来数,并要指出数楼房习惯上都是从下往上数。]

  活动5:猴子捞月亮。

  1.快看,动物园里的小猴子又在捞月亮啦!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2.说一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别)

  3.小组讨论: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几?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数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时,要引导学生先从下往上数,再从上往下数,明白由于数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

  活动6:课间律动操。

  1.挑选领操员。(每组各派1名学生排队上台领操)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上台领操?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模仿动物动作做课间律动操。

  3.领操员重新排队下台回原位。

  提问:刚才领操员下去时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本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目的是通过活动解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活动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不得少于3分钟。]

  活动7:赛车比赛。

  1.小朋友们的操做得可真不错。接着,我们一起去看小动物赛车。(多媒体出示赛车图)

  2.抢答: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3.小组合作: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说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时要强调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要影响其他人的交流等。]

  四、总结评价

  活动8:满载而归。

  1.小朋友们今天在动物园里玩得开心吗?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律动开列车游戏)

  2.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园,学习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你能说一句含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3.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现在你知道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你今天表现怎样?满意吗?

  [说明:在说几和第几时,要启发学生结合实例进行描述。在课末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既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甚至可以评价老师。]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在个性化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组 28人

  第二组 34人

  第三组 22人

  二、新课学习

  1.教师: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28+34+23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教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

  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

  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教师:再比较一下28+34+2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8+4+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

  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

  教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学生汇报后教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

  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

  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投影展示。

  主要引导学生列出右面的竖式:

  2 8 6 2 2 8

  + 3 4 +2 2 +3 4

  6 2 8 4 6 2

  +2 2

  8 4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教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教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投影展示。

  教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教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情景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教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85-40-26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两种竖式计算: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计算结果。

  教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结论总结

  1.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3.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

  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点评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搭积木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搭积木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878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教学重点 :

  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将规律字母化,也就是如何用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

  教具准备:

  一张很长的纸条和一根绳子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复习

  师: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哪些数学规律?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出示乘法表

  师:我们的'乘法表中也有很多的规律,先请你们填完这个乘法表,

  你们会填吗?(师指导怎样填),生做在书66页上

  填表完后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规律?和同学说说汇报展示

  2、找规律,填一填。

  师:比一比看谁在两分钟内做得最多?

  (1) 2,4,6,8, _____,12, 14,

  (2) 1,3,5,7, _____,11,

  (3) 8,11,14,17,_____,23,26,

  (4) 1,8,27,64, _____,216,

  (5) 1,4,9,16,25, _____,49,

  (6) 3,6,9,12,_____, 18,21,

  (7) 1,3,6,10,15,_____,28,

  (8) 6, 1, 8, 3, 10, 5, 12, 7, ( ) , ( ),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说明填的理由和依据。

  师:填什么数?为什么?

  师:象这样的数列你认为一般有哪些规律?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展示生活中数学规律,与同学分享(课件)

  师:如果不是数列而是图形你还会观察它们的排列规律吗?

  1、六(2)班同学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按下面的规律在教室里挂上气球。

  第20个汽球是什么颜色的?第48个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教具准备:统计图若干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你们参加过哪些比赛呢?

  师:小朋友们个个多才多艺,老师真为你们有这样的'幸福生活而高兴。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校将举行一次大型的文体活动,我们班也准备组织一项活动比赛,大家高兴吗?应该组织哪一项活动比赛好呢?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生自由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地给老师提出了建议,都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们都是提问能手。但是我们只能举行一项活动,你们说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啊!这一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统计。(板书课题:组织比赛)

  二、调查统计,解决问题

  1、调查准备 明确要求

  师:我们先以小组单位进行调查,请小组长把1号信封里面的统计图拿出来,大家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这是一张最喜欢的活动统计图,有5个直条,下面写着跳绳、踢球、其他,还有两个括号。

  师:是啊!有跳绳、踢球,还有两个项目没有告诉我们,你们说应该填什么活动项目好呢?其他是什么意思呢?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14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1

【精】小学数学教案11-28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1-28

【荐】小学数学教案01-15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