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3 13:05:4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合集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围绕豆腐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对祖国和家乡的爱恋之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有关资料,生活体验来感悟,交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家乡的爱恋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对祖国和家乡的爱恋之情。

  教学准备:豆腐的相关资料

  主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起豆腐,同学们都不会陌生,大家都来说说吧!

  2、让我们一同去品味黄苗子的《豆腐》吧。

  二、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文章写了些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听写词语,辨析多音字,理解词语。

  (1)辨析多音字

  和héhuóhuhú

  喷pēnpèn

  供ɡōnɡɡnɡ

  (2)理解词语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眉飞色舞:形容人非常高兴,得意的神态。

  2、理解内容:

  第一部分(地~2自然段):写几位在英国多年的华侨一起聊天时说起了家乡的豆腐。

  第二部分(3~12自然段):介绍有关豆腐的传统小吃,豆腐菜的加工与制作,营养价值及桐城特产“叫豆腐”。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再一次点明豆腐容易勾起中国人心头的一种特殊的滋味。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读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作者围绕豆腐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具体怎样写的?

  (1)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2)班内汇报。

  2、作者仅仅是向人们介绍豆腐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1)学生自读开头、结尾部分,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①“对祖国和家乡的爱恋……这是很自然的。”

  ②“的确,作为一个中国人……体味到生活的多彩。”

  3、你有这样的体会嘛?联系生活体验说说吧。

  四、理解、升华感情。

  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依照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断。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这首古诗语言平淡,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这首诗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引言: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学生踊跃背诵古诗)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诗《静夜思》。

  (课件出示李白图片)

  2.教师点拨: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二.初读古诗,学习会认字。

  1.教师在《思乡曲》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请学生圈画本课的会认字。

  2.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读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讲解:(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夜”的拼音是“yè”不是“yiè”,不要写错;“举”的拼音是“jǔ”不是“jǚ”;本课的三拼音节字有两个“床”和“光”,韵母都是“ang”,本课的韵母是“ang”的字还有一个是“望”。

  三.品读古诗,深入思考。

  1.教师活动:(理解课题的意思)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3.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4.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5.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6.理解第三行诗句: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 )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7.理解第四行诗句。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8.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9.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

  四.细读感悟,朗读比赛。

  1.教师活动: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课文,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代表,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我们投票选出读的最好的小组。(学生组内朗读)

  3.学生朗读比赛,评选读的.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七个:思、床、前、光、低、故、乡。(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七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七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可以记为: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床”字,可以记为:广西有根木头;猜字谜“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谜底是“低”;等等。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比如:“床”字在书写时“广”要把木包住;“前”第三笔横要写长一些;“光”的中间一横要写的长一些,最后一笔不是不是捺,是竖折勾;等等。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七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七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课外作业:

  (1) 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语文教案 篇3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语文教案-关尹子教射。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感悟课文中所讲的学习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了两则古代寓言故事,学到了一些古文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学习古文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独立阅读一篇古文《关尹子教射》,看大家能不能自己把短文读懂。

  二、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结合注释,弄懂每句话意思,遇到不懂的词、句同桌讨论解决,仍解决不了的请教别的同学或老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关尹子教射》。

  三、老师简单串讲文章大意,学生结合自身理解学习方法

  哪些地方是正确的?哪些地方理解不正确?从中你悟出了什么?(比如翻译时词序的调整、增添必要的.字词等)

  四、总结

  1.再读课文,自悟后小组讨论:从关尹子教射箭这件事情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

  五、朗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

  中矣 不知所以中 退而习之

  三年 知所以中 守而勿失

  (知道为什么) (遵循规律)

  教案点评:

  学生自读短文,依据注释弄懂词句意思,与译文对照,看是否理解正确。对较难理解的词句,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意思。讲解补充学生不能理解的词意。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词意、句意,领悟告诉我们的道理。

语文教案 篇4

  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机智。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等)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2、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机智。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2、理解苏东坡的机智。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语文园地去游览,首先我们到“我的发现”这一游览区,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二、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试读。

  2、讨论交流: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三、日积月累

  过渡:咱们告别“我的发现”,我们又来到“日积月累”游览区。

  1、自由读词语。

  2、指名读,正音。

  3、借助工具书,在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

  4、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补充,学生再读。

  5、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6、抢答

  九()一毛对()弹琴如()得水()死狐悲

  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指()为马

  为()作伥车水()龙万()更新门可罗()

  ()()点水顺手牵()哀()遍野抱头()窜

  四、趣味语文

  1、自由读短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聪明机智。)

  2、再读短文,读准字音,扫清自词。

  3、默读,思考讨论。

  ①从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

  ②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待人接物的,使学生从中明白待客之道,不能以貌取人。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3、培养热爱和关心身边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难点: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组课文里,我们见到了高傲的白鹅,有海军上将派头的大公鹅,可爱的猫,以及可敬的母鸡。那么你们喜欢那些动物呢?你们观察到的动物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提出说话要求

  喜欢什么动物就说什么动物,抓住动物特点把话说通顺连贯。

  三、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要求: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认真听,进行评议。

  2、小组交流。

  3、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

  四、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轮流发言。

  2、师生评议:谁表现最优秀?

  (1)从态度大方、口吃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评价。

  (2)从发言内容进行评价: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3)评价方式: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2、能把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它的活动情况有条理的写出来。

  3、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能够抓住自己喜欢动物的特点,并能准确、生动的再现出来。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描写动物的生动有趣的'文章,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白鹅》《白公鹅》《猫》《母鸡》等等。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家笔下的这些动物都有什么特点呢?

  二、研讨写法

  1、学生交流动物特点之后,教师启发:看,同学们谈得趣味盎然,对这些动物的特点了如指掌。为什么我们如此了解它们呢?就在于作者抓住了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来写。

  2、如何去抓动物的特点呢?怎样写好我们喜欢的动物呢?本单元课文中哪些表达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请同学们把这几篇课文再大致浏览一下,研讨交流表达方法。

  (1)先总述后分述

  《白鹅》一课第一段运用了这样的总述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然后从“叫声”“步态”“吃饭”等方面一一分述。

  《白公鹅》一课,文章一开头就介绍它的“海军上将的派头”,接着描写白公鹅走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

  ??

  (2)明贬实褒

  回顾“我的发现”,理解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和幽默感,而且能很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地味道。

  (3)前后对比

  如《母鸡》一课,作者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对母鸡的感情有什么变化?(由讨厌转变为“尊敬”)作者是怎么表达出这种感情的?结合有关句子,体会表达方法。

  三、观察汇报

  1、介绍动物:同学们,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吧?

  2、交流特点:回顾口语交际的内容。

  四、学抓特点

  1、抓住外形特点

  (1)如,猫、兔、鸡、狗等动物,都有两只圆圆的眼睛,但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你在观察时发现了吗?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

  (2)又如它们的耳朵,谁来说出你观察到的动物耳朵的特点?

  2、抓住动物习性特点

  (1)“狗”:对主人忠诚,嗅觉灵敏,有灵性,善于跳跃,爱吃肉,见到生人吠叫;

  (2)“猫”:有特殊的胡须,爪子可以随意伸缩,猫爪的伸缩往往是根据对象和猫的喜怒哀乐的程度来使用,猫对人的态度很温顺,但人若迁怒于它,它也会发狂,它喜吃欢鱼等等。

  (3)“兔子”:胆小,走路蹦蹦跳跳,爱吃萝卜和青菜,吃相非常可爱。

  五、要表达真情实感

  1、用心和动物交流。

  2、语言要生动

  六、独立写作

  1、生独立习作,师巡视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

  2、有困难的学生,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3、完成后,自己读一读习作,看看文章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等等,作文章的初次修改。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2、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学习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堂课,我们一起把自己心爱的小动物用笔记录在了本子上,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心爱的小动物在你的笔下是不是也能讨得同学的喜欢。

  二、回顾要求,组内评改

  1、回顾本次习作要求。

  2、细读自己的习作,改正文中的错别字,还要把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

  3、小组内交流,评改,评选组内优秀习作和进步大的同学习作。

  评价重点:

  A、是否抓住了动物的特点。

  B、是否写出了动物的动作情态(强调动态和静态描写)

  三、评价典型习作

  1、优秀片段交流赏析,师生评价。

  2、挑选描写的不好的片段,集体讨论,指定和修改。

  3、明确评改要求:

  (1)有没有错别字?

  (2)语句是否通顺?

  (3)表达是否生动、有趣?

  (4)是否具体写出了小动物的特点?

  (5)有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4、师生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四、自我修改

  1、生结合刚才听取的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也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修改好后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定稿。

  五、誊抄习作、欣赏佳作。

  六、总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继续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那些小动物身上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它能带给我们更多是快乐和惊喜。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语文教案 篇6

  学生视角:

  《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难点:

  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师思考:

  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

  重点:

  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

  指导自学,精讲深化。

  信息资料:

  1.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

  2.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

  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l、学会读、写本课13个生字。,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

  2、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

  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

  二、给充分时间读书自学。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己独立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来解决。

  (2)读后思考文中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敏锐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画出主要的句子。

  三、汇报自学,提出问题。

  教师梳理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笑?

  老师为什么要严肃地说那一番话?

  四、学习第1

  自然段。

  1.指名读第1

  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画杨桃这部分(25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作者看杨桃和怎么画的句子,,

  2.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什么?

  3.联系前文想想,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4.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小作者画的杨桃?

  5.老师的神情有什么变化?

  请读读相关的句子。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会怎样想?

  六、激活经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

  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2.那么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

  学完一课,大家一定会有启发的。

  七、课堂练习。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出几个省略号的语气。

  2.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

  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

  2.投影出示老师的话。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

  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小结学习,思想升华。

  1.什么是教诲?

  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

  2.父亲和老师是讲画画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

  六、教师总结全文。

  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

  七、课堂练习。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八、实践活动。

  1.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

  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和父母听。

  2.写一篇《画杨桃》的读后感。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日积月累:

  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展示台:

  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

  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学法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感悟童话的语言之美。

  二、展示台

  1、过渡:

  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语文教案 篇8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点缀,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植物?

  2、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聪明的小猴子也来到了我们教室里。我们跟它一起打个招呼吧!(PPT:小猴佳佳图片)

  3、现在我们就请佳佳当小导游,带我们去植物王国参观一下吧!(PPT:植物王国的植物图片)

  4、今天我们就和小猴佳佳一起参观植物王国,学习识字二--读读词语识汉字(PPT:出示课题)

  5、认识课题中的“汉”字和“语”字,并用它们组词、说句子。

  6、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词,情境中认字。

  1、我们先来听听小猴佳佳的朗读,边听边想一想,课文有几部分?(PPT:出示课文内容和录音)

  2、这节课我们先自学第一部分,读读学习提示:

  ⑴自由地读一读第一部分的词语,边读边用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宝宝了。

  ⑵请拼音朋友帮忙,把字音读准。

  (学生自学,师巡视)

  3、你会读哪个词了?能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吗?(指名读)

  4、还有的词不太熟或不会读,没关系,跟小组的伙伴互相学习吧!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一听,不会读的请小伙伴帮帮你。

  (生小组互读,师巡视)

  5、哪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小组读、齐读。

  6、你们看,紫葡萄的“萄”可真调皮,“B”头上的小帽子摘掉了,这样的词叫什么?(轻声)赶快找一找,还有谁也是轻声?

  7、出示轻声词,一起读一读。

  8、(PPT:出示“我发现了……”)

  瞧,小猴佳佳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一行一行地观察大屏幕上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赶快想一想,和小伙伴议一议。(学生小组讨论)

  9、现在我们跟随小猴佳佳一起到植物王国去走走吧!(PPT:葡萄园图片)

  小猴来到了哪里?读读词语。注意它们的颜色、形状,吃过的还可以说说它的味道,这是怎样的葡萄?

  10、(PPT:菠萝园图片)

  拼一拼,读一读。

  喜欢吃菠萝吗?这是怎样的菠萝?

  11、(PPT:菊花、山茶花图片)

  什么花开了?读一读。你知道菊花和山茶花分别什么时候开?

  12、(出示卷心菜图片)它身后藏着一个字宝宝“卷”,读一读、组词。“卷”字是个多音字,它也读“juàn”,能用“卷”字组词吗?

  三、游戏巩固,自主识记。

  1、帮助小猴佳佳过河。

  ⑴自己试着叫一叫小石头的名字。

  ⑵想办法记住字宝宝,小组内说说办法。(引导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找规律”等方法识记)

  ⑶你还认识其他上下结构草字头的字吗?

  ⑷开火车过河。

  2、闯关游戏。

  ⑴第一关:夺宝。

  每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宝贝,只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并答对它提出的问题,就能夺得一份意外的礼物。(本关安排的是给生字组词、说话)

  ⑵第二关:把我送回家。

  植物宝宝迷路了,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一个一个送回家去。老师手里有一些卡片,看谁最先叫出植物的名字,并把它送回家去。

  ⑶第三关:写字。(PPT:出示“我会写”语、茶、卷三个字)

  ①仔细观察,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哪里容易写错?

  A. 卷

  先看看“卷”字怎样写?(PPT:写卷字)

  写卷字时要注意什么?

  伸出右手,跟着小猴一起写一写。

  B.茶

  茶字哪里容易写错?看老师写,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重点强调木字的变形)

  C.语

  语字比较容易写,它是什么结构什么旁的字。师范写,生书空。

  ②在课本上把这三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③展台展示学生写的字,其他同学评议。

  ④布置作业:课后把这三个字在田字本上写一行。

  四、儿歌拓展。

  瞧,大象伯伯向我们走来,它为我们带来了儿歌,儿歌中还有我们刚刚认识的生字呢!

  自己试着读读。

  齐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跟随小猴佳佳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参观了神奇的植物王国,认识了许多植物,学会了很多汉字,还做了有趣的游戏,大家高兴吗?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一些水果和树木。

  小猴佳佳跟我们再见了,我们的课堂也要结束了。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留心观察生活,去收集一些有关植物的名称,摘抄在采集本上。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存”、“坚持不懈”和“用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存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机动的写作特点。

  教学假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懂得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懂得其意义和用法,接着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考虑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懂得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懂得,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懂得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差不多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标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结束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崇高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懂得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懂得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能够已。(已,结束,学习不能够结束,不能够放松,不能够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解释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解释学习能够使人提高自个儿、转变自个儿。)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缘由),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解释学习能够转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解释学习能够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能够已”。

  第3段:解释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3个侧面证明只要擅长学习,擅长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接着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照,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照,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运用学习、运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运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运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运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啥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擅长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本事,擅长运用处界条件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个儿,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能够已”,不可放松。

  第4段,解释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存、坚持不懈、用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存,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存。正反对照,解释学习必须不断积存。)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照,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用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来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能够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安排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4-05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燕子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