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四个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
【活动准备】
1、制作PPT课件。
2、毛毛虫生长演变图,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选取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直接导入活动: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1、结合课件,讲述故事《毛毛虫找妈妈》,让幼儿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讲述故事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2、提出问题:
①毛毛虫是从哪里爬出来的?卵是什么样子的?
②毛毛虫在草地上爬,它先看见了谁?蚯蚓妈妈是怎么对它说的?
(出示触角)
③毛毛虫又爬呀爬,它又遇到了谁?蜗牛又是怎么说的`?
(出示翅膀)
④毛毛虫又看到了谁?小鸟怎么对它说呢?(出示六条腿)
⑤毛毛虫终于找到妈妈了,它的妈妈是谁呢?它长得什么样?
⑥毛毛虫发现自己和妈妈长得不一样,觉得很奇怪,那蝴蝶妈妈是怎么对它说的呢?
二、说一说,做一做
1、请个别幼儿说说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过程。
2、幼儿操作,人手一份材料,给毛毛虫的生长过程排序。
3、教师小结(出示图谱):原来毛毛虫是这样长大的,它先是一颗小小的卵,慢慢地变成一条毛毛虫从卵里爬出来,然后,它又变成一只蛹,最后,它才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再产卵,这样一个循环的生长过程。
三、游戏表演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教师表演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引导幼儿表现。
四、欣赏各种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探索情感。
①播放课件,欣赏蝴蝶图片。
②介绍蝴蝶的相关知识。
五、延伸活动:
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寻找美丽的蝴蝶,看看它们还有哪些秘密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饲养员请客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多重分类。
2、能够区分家禽和家畜。
活动准备:课件、操作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观察农场场景。
1、今天,我们一起去农场里看看吧!你看到了农场里有些什么动物?
2、简单认识农场里的小动物,说说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进行比较(几条腿,有无长翅膀等)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小猪长得什么样?(胖胖的身体、肥肥的脚、尖尖的耳朵、四条腿)
(鹅、鸡)小鸡和白鹅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2只脚,翅膀)
3、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农场里,为什么呢?
小结:以前这些动物也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森林里、河边、水里。由于这些动物能帮人们做很多事情,人类把它们圈养了起来,所以它们现在都一起生活在农场里。
二、饲养员请客,按动物特征进行分类。
1、新年到了,饲养员叔叔要请动物们吃大餐,他请来了鸡、鸭子、鸽子、鹅、猪、羊、马和牛。饲养员叔叔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看看这些小动物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把他们放在一组,一共有几组?(强调:怎么样的动物放在一组)动动小脑筋,看仔细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
2、幼儿按动物们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说一说各自的'理由。
(1)你是怎么分的,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小结:家禽是两条腿,有羽毛和翅膀。会生蛋的鸟类;而家畜是四条腿、没有翅膀的哺乳类。
(3)巩固认识家禽和家畜。
什么样的动物叫家禽?什么样的动物叫家畜?
三、动物就餐
1.现在,饲养员要请小动物们吃饭啦,其中家禽们坐在一桌,家畜们坐在一桌,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分一分吧?(教师手拿一张操作纸,请幼儿讨论)
2.分发给幼儿操作纸及工具人手一份,请幼儿分别剪下小动物,粘贴在位子上,提醒将家禽和家畜分类。
3.说说家禽、家畜各喜欢吃什么食物?并在每个动物前面的盘子里为它们画上各自喜爱的食物。
四、动物去散步
1.播放课件【动物散步】的画面,请幼儿观察农场里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2.小动物们吃饱了,饲养员要请他们去外面散步,你们猜,它们都喜欢去哪里?
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按动物们喜欢去的地方进行分组,可以分几组、每组有几种动物?
活动延伸:
1.欣赏课件【视频欣赏】,请幼儿进一步欣赏农场里的动物们。
2.回家和爸爸妈妈收集关于家禽、家畜的资料,带至幼儿园与同伴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选材的依据:
1、源于“新教材”的创新实施:
本次活动源于主题《春夏和秋冬》里面的小主题《四季轮换》,虽然主题是刚刚开始的阶段,但是孩子们对于四季的轮换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能够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所以本次活动就是在此背景下设计而成的。
2、源于对幼儿经验的思考:
(1)在前期的《有趣的水》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故事《水娃娃漫游记》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水循环的过程,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所以孩子们对于循环是有经验的。
(2)我们班的孩子比较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而且有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愿望,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幼儿发现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规律,而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的发现。
3、活动价值的分析:
1、语言能力的挑战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分步讲述故事的方式,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想象猜测“白天去了哪里,雨去了哪里,冬天去了哪里”,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循环,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会消失的,进而萌发幼儿探究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环保元素的渗透
本次活动萌发幼儿乐意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中的白天黑夜的`循环、四季轮换和水循环,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今后就会更加细心的去探究大自然,热爱自然界,就会有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愿望,所以本次活动也渗透了环保元素。
内容与要求:
1、在听听看看说说中,初步发现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
2、尝试看图讲述自己的发现,萌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活动重点:
了解一些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现象。
活动难点:
尝试看图讲述自己的发现,萌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观察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仰望天空,引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抬头仰望过天空吗?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呢?
2、有个小男孩也和你们一样看到了天空中的许多东西,也向妈妈问了许多的问题,让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他想到什么呢?问了些什么?
二、理解故事,感受循环
1、散文第一段:白天去了哪里?(白天黑夜)
(1)思考谈论:白天去了哪里,它会回来吗?(引发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2)听一听妈妈的回答:“哦,白天去了别的地方,白天过去了,黑夜就来了,当夜晚结束的时候,白天又来了。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没有什么会不见了。
(3)妈妈是怎么告诉小男孩的?(进一步谈论妈妈的回答:什么是循环呢?)
2、散文第二段:雨去了哪里?(水的循环)
(1)小男孩望着天空中的雨会怎样问?(讲述散文前)
(2)谈论:雨会循环吗?它又是怎样循环的呢?
(3)听听妈妈和小男孩是怎么说的,继续讲述。
(4)小男孩知道这个秘密了吗?这个秘密是什么?(出示2个字——循环)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循环,用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
3、散文第三段:冬天去了哪里?(四季轮换)
(1)冬天里,小男孩会怎样问?妈妈该怎样回答?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男孩和妈妈对话内容,知道四季轮换。
4、完整欣赏故事。
(1)在故事中有哪三种循环呀?(幼儿回答,教师播放课件小结。)
(2)小结: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真是太奇妙了!
三、拓展发现
1、今天这里也有一些大自然中的朋友,你们去找一找它们可以循环吗?是怎么循环的呢?(幼儿4人一组,操作图片摆放循环的过程)
2、集体交流,共享经验。
(1)分别出示小组操作结果,幼儿说明。
(2)还有什么也像它一样循环的呢?(引发幼儿说说自己对于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循环的认识)
小结:原来在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是循环往复的,没有什么会真的不见的。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大自然中循环往复的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与操作,初步感知不同纸制作的睡莲的吸水性能,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不同质地的纸(如油光纸、白卡纸、拷贝纸、牛皮纸、报纸、植绒纸、素描纸)折成的睡莲花、水盆、沙盆、土盆、以及实验结果记录表。
认识上述各种纸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一纸制的含苞待放的睡莲。小朋友们想一想,纸制作的睡莲会在沙里、土里、还是水里开放?(幼儿猜想)
2、指导幼儿把睡莲花分别放入装有沙、土、和水的盆里,仔细观察。
请小朋友想一想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
(请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
二、猜想活动
出示不同纸质的睡莲,幼儿猜想。
指导语:请你们猜一猜,把这四种不同的纸制作的睡莲同时放入水中,哪种纸做的睡莲先开放呢?哪种纸做的睡莲后开放呢?
三、幼儿实验
指导语:请你们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得一样不一样?
讲解记录表:
不同纸质的睡莲花 (白卡纸 、油光纸 、牛皮纸 、拷贝纸 )的开放顺序。
指导语:请你把看到的记在记录表中,你看到那一朵第一名开了,就在它的下面写上“1”,第二名开的写上“2”,第三名开的写上“3”,第四名开的写上“4”。
引导幼儿把不同纸制作的睡莲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四、交流实验结果: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讨论:为什么拷贝纸作的睡莲第一名开呢?
小结:有的纸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就快;有的纸吸水性弱,吸水的速度就慢;拷贝纸的吸水性比白卡纸、牛皮纸、油光纸的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比白卡纸、牛皮纸、油光纸的'吸水的速度快,所以拷贝纸作的睡莲就第一名开了。
延伸活动:
为幼儿设疑:把报纸、植绒纸、素描纸做的睡莲和这四种纸做的睡莲同时放在水里,谁第一名开,谁最后一名开呢?
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幼儿猜想,睡莲在沙中和水中开放,幼儿发挥想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然后循序渐进,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幼儿睡莲只能在水中开放,那么,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探究,不同纸质的睡莲开放的顺序,猜想然后实验验证,使幼儿更加对不同纸的吸水性有了更深的了解。然后通过活动延伸,更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非常圆满的完成了教育目标。
小百科: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叶柄圆柱形,细长。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爱跳舞的葡萄干》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简单:是生活中常见、小朋友爱吃的一些零食;步骤简单,适合幼儿操作;现象易于观察,神奇,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本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重点及难点】
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
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
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
学具准备: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
【活动过程】
一、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
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幼儿思考问题:
(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
(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
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
幼儿思考问题:
(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
(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
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
(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
(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
教学反思:
活动材料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注重自然过渡,即探索交流——思考讨论——体验感受——经验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得知识与经验,在情感上获得愉悦与满足。为每个幼儿都能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从幼儿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入手,让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去积极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幼儿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知识,从而发现汽水中气泡与沉浮之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幼儿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
中班科学教案:水07-01
中班科学教案【荐】12-02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12-01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02-14
溶解中班科学教案03-27
中班科学教案风03-27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