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技能有创意的装饰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塑料袋(每人一个)、即时贴装饰物、彩笔、双面胶、剪刀(每人一把)、毛线、教师制作的范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出示塑料袋,引导幼儿回忆说出塑料袋的用处,告诉幼儿塑料袋不仅有多种用处,我们还可以跟它做游戏。
2、欣赏教师范例,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为什么塑料袋鼓鼓的?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怎样装饰塑料袋。
3、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幼儿的情况,教师给予适时地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激发幼儿玩塑料袋玩具的兴趣,说说我们装饰好的`塑料袋可以怎样玩?如:可以套在头上当头饰,可以拴上长长的绳像放风筝一样玩等。
5、引导幼儿拿自己制作的玩具,与同伴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塑料袋做成什么?请幼儿收集塑料袋,在手工区继续开展创造性活动,并告知幼儿废弃的塑料袋不能乱扔,要保护好环境。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动物的眼睛、花纹等部分的特征。
2.尝试将不规则的色块想象成不同的动物。
3.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对不规则色块进行大胆想象,添画五官和花纹。
难点:大胆拖墨,拖到画纸外面。
活动准备
1. ppt课件、动物图片
2.棉棒若干、各色颜料 、颜料盒18个、调色盒5组、画纸。
3.桌子4张 、小椅子18把、围裙18套。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1)创设情境——教师的动物世界。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幼:喜欢。
师:那就跟袁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动物世界吧!(PPT1)
(2)观看PPT,通过观察动物及动物身上的片段,感受动物花纹的特点。
师:今天啊,袁老师带来了好多好多动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PPT2)
幼:孔雀!
师:孔雀漂不漂亮?
幼:漂亮。
师:哪里漂亮啊?
幼:尾巴。
师:它尾巴上的花纹是(幼:各种颜色的)
师:是什么形的啊?
幼:圆形。
师:嗯,圆形,像我们的(眼睛)一样。
师:让我们用掌声有请我们的第二位小动物出场。(PPT3)
幼:梅花鹿(鹿)。
师:它身上的花纹是?
幼:白色的,小圆点。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锐利。让我们看看第三个小动物会是谁呢?(PPT4)
幼:小狗。
师:这只小狗身上的花纹是?
幼:黑色的小圆点。
师:黑色的小圆点。你说的真完整。这只小狗啊,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斑点狗。
幼:斑点狗。
师:继续往下看!(PPT5)
师:咦,这是什么啊?
幼:斑马。
师:你从哪里看出这是斑马啊?
幼:是黑色和白色的,是直线的。
师:哦,我们一起看下是斑马吗?(PPT6)
师:嗯,真的是斑马呢!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斑马身上的花纹是直直的线条状。接着看还会有谁呢?
幼:豹子。
师:都觉得是豹子啊!我们一起看下是不是豹子?(PPT7)
师:你们都好厉害啊,又说对了。豹子身上的花纹是?
幼:圆形的,圆点。
师:嗯,小圆点。最后一个动物是谁呢?(PPT8)
幼:老虎。
师:从哪里看出这是只老虎啊。
幼:它是一条一条的弯弯的线,是黑色的波浪线。
师:哦,是黑色的弯弯的波浪线啊!是老虎吗?(PPT9)
幼:老虎。
师:真的是一只勇猛的老虎!(PPT10)
师: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花纹,有(直直的线,弯弯的线,波浪线,圆点,圆形,方形)等,真漂亮。
2.基本部分
(1)出示棉花,示范拖色。
师:今天也让我们一起来创造一个我们自己的动物世界怎么样?
幼:好。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棉花)
幼:棉花。
师:还有?
幼:颜料。
师:嗯,现在我们就请棉花还有颜料宝宝来跟我们一起做游戏!睁大眼睛看好哦!
师:颜料宝宝倒一倒,手拿棉花拖一拖。上拖拖,下拖拖,左拖拖,右拖拖,我们的颜料变漂亮。变漂亮了吗?(漂亮了)我们可以怎么拖?
幼:向上拖,向下拖,弯弯的拖……(教师同时示范)
师:我们可以拖得长长的,也可以拖得短短的,怎么开心怎么拖。我们再来玩一个,怎么样?
幼:好。
师:好。颜料宝宝倒一倒,手拿棉花拖一拖。一起唱!上拖拖,下拖拖,左拖拖,右拖拖,我们的……咦,碰到其它颜料宝宝要(停住)
师:好了,你们会了吗?(会了)那就去后边开心的玩一下吧!
(2)幼儿进行大胆拖色操作。
(3)对不规则色块进行勾边,大胆想象出不同的动物。通过观察课件,不同动物的眼睛特征,掌握眼睛的画法。
师:老师刚刚在看我们拖出的画面里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用黑色的沿着色块的边边走,这时候你们可以想一下这是什么小动物呢?走走走哦,像开火车一样,还可以画到画面外面去呢。
师:谁看出这是什么小动物了?
“它的眼睛在哪里?嘴巴和鼻子呢?”……
师:如果看不出来,我们还可以(换个方向)看一看呢!
师:这样,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小动物?(幼)它的眼睛在哪里?请你帮老师把它的眼睛画出来,好吗?(评价后,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它把这只眼睛画的更漂亮一点。
师:其实啊,动物的眼睛是多种多样的',今天啊,袁老师也带来一些动物的眼睛,我们来看一下。(PPT12)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眼睛?
幼: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绿色……
师:不同的动物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眼睛。真漂亮。那我们现在再来变一下我们刚刚画的眼睛吧。(请两个小朋友改变一下)
师:老师来帮忙变一下吧!画眼睛的时候一定要有眼珠,还要有点亮光,才会更漂亮。如果我们想让它变得更漂亮,我们还可以给它画上长长的睫毛哦!
师:一会儿我们去后面找到自己拖出的色块,先要用黑色进行勾边,然后看一下像什么动物。如果看不出来,还可以换一个方向,或者问问旁边的小伙伴。好了,现在就去吧!
(4)幼儿借形想象,添画五官和花纹,创造自己的动物世界。
提示:先添画眼睛,再添加动物的鼻子、嘴巴和花纹等特征。
3.结束部分
幼儿“动物世界”展示,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师: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最喜欢哪只眼睛呢……跟我们的老师们说再见,带着我们自己的动物世界出发吧!
评析意见:
1、在孩子自由拖色环节,没有细心留意到还有没有找到自己位置进行作画的幼儿,还要贾园长及时的告知,才没有造成幼儿长时间的不知所措,此环节没有细心留意、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2、在借形想象环节,孩子带给我很多惊喜,他们说出的各种动物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也是本次活动最出彩的环节,如果我能有更多更好的回应,或许会使此节活动更加出色。
3、在幼儿添画环节,应该多加帮助幼儿,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动物,甚至试着换个方向观察,扩展孩子的创造力及想象力,进行不同的添画。找到动物最突出的特征进行想象添画。
4、课前准备仍有欠缺,如果在课前让幼儿多观察各种动物,观察同种动物的不同姿势,不同形象特征,或坐或卧,或跑或跳,或许幼儿的作品会更加生动形象,而不仅仅是限制于正面的形象,不是必须要有两只眼睛。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美术活动:穿格子衣服的船帆
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格子的方法,尝试用各种图案或色块装饰船帆。
2、激发幼儿对装饰画的兴趣,培养其创造力和美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范例船帆、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广告纸,蜡笔、勾线笔、吸管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梯形白纸变成船帆的过程,以神秘的口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依次出示一张白色梯形纸和有格子图案的梯形纸。
看,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纸呢?
这张梯形的纸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像什么?
示范将纸贴在吸管上。
在船帆下添画简笔小船。
原来它是一面穿着格子衣服的船帆。
2、探讨格子的制作过程。
这些格子衣服是怎么作出来的呢?
探索如何不用工具(直尺、笔)做出格子来。
知道用折的方法做格子,请个别幼儿尝试。
讨论折八格和多格谁更合适。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教师指导。
4、为瓷砖墙上的'船插上帆。
你们的船帆做好了吗?在外面的墙上找到属于你的小船,为它插上美丽的帆,我们一起扬帆起航啦!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菊花的美、秋天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2、在欣赏、认识菊花的基础上,能用线条表现不同形态的菊花。
3、学习用棉签以中心向外放射的方法画菊花的花朵。
活动准备:菊花实物或菊花图片,棉签若干,幼儿绘画本,各色颜料,轻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美丽的菊花。
(1)幼儿观赏形态各异的菊花(实物或图片),观察比较其颜色、形态等特点。
教师:菊花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哪些颜色的菊花?菊花的花瓣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种菊花,为什么?
(2)小结:含苞欲放的菊花,花瓣往里卷,像球形;盛开的菊花,花瓣有的.往外卷,像***卷发;还有的菊花是线状的,像烟花。)
2、学习棉签画――菊花。
(1)出示不同形态的菊花范画两张,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幅菊花图,你们猜猜老师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引出工具:棉签)这些菊花的花瓣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点对应的菊花进行小结:第一张菊花图,花瓣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盛开的;第二张菊花图,有的花朵是直直的短线条,像烟花一样绽放;有的花朵是弯弯的线条,有的花朵是椭圆形的。
(2)教师示范棉签画――菊花。
教师:拿一根棉签,蘸满自己喜欢的颜色,蘸一蘸、舔一舔、画一画(教师边念儿歌边画菊花)。画完后把棉签放回颜料盘子里,然后换支棉签换种颜色画。
(3)请个别幼儿示范,重点提醒用以中心向外放射的方法画菊花的花朵。提示幼儿正确使用桌上的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卫生。
3、幼儿用棉签绘画菊花,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1)交待要求:今天我们就要用棉签和颜料来画自己喜欢的菊花,注意不同的颜料不要混在一起。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秋日私语》)
4、幼儿作品展示。
教师将幼儿的菊花作品贴在黑板上,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延伸:
了解菊花的作用,菊花的花朵可以泡茶,人们喝了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解气消炎。菊花的根、茎及叶都可入药,干菊花可以装枕头,做香包。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在画纸上大胆表现大白鹅,并用添画的形式丰富画面场景。
2.在情景式的游戏活动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大白鹅的图片,掌握大白鹅的外形特点并进行绘画。
通过大白鹅脖子方向的变化,表现大白鹅不同的动态。
活动准备:
教具:PPT、电脑、电视机
学具:水粉颜料(红、蓝、绿、白四色)、棉签(每种颜色里放三根)、调色盒每组一个、彩色纸人手一张、记号笔(一组三支)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出主题
1.谈话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师:是谁呀?对了,是大白鹅。
2.出示大白鹅,引导幼儿观察,说出白鹅的外形特征。
师:大白鹅是什么样子的?
它有圆圆的身体,长长的脖子,厚厚的肉瘤、扁扁的嘴巴。(了解外形特征)
3.欣赏不同姿势的大白鹅,为绘画不同形态的大白鹅做准备。
师:戆戆戆,大白鹅的叫声引来了他的朋友们,他们在干嘛呢?
(游泳、挠痒、喝水)你说的是这张吗?大白鹅有的在喝水、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挠痒,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4.鼓励幼儿学做大白鹅的动作,增添乐趣。
小手做头,挠挠痒,这只大白鹅在挠左边,这只大白鹅脖子弯弯的真好看,我们伸长脖子有游泳,唱会歌吧,唱得累了喝点水。原来大白鹅的脖子变换方向动作也就变了,你们做的真好看。
(导入环节开门见山,通过观察和提问让孩子们了解了大白鹅的外形特点,通过做动作增加师幼互动,增添乐趣,进一步加强对大白鹅不同动态的认识)
二、引导幼儿用棉签在画纸上大胆表现大白鹅的基本特征。
1.过渡语:
师:天气这么热大白鹅在水里玩的真高兴,可是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呀,我们来变个魔术,把小白鹅也变出来吧,一起念咒语:“哩咕哩咕变。”哇,小白鹅的圆圆的`身体变出来了,还少了什么呀?(头和脖子)那我们再来施展魔法:“哩咕哩咕变。”小白鹅细细长长的脖子变出来啦。还要变吗?那我们一起来,“哩咕哩咕变。”它戴上了一顶红红的帽子,睁开了眼睛,张开扁扁的嘴巴说:“你好,你好!”
2.尝试用添画的形式丰富背景画面。
(1)大白鹅还找到了好多的朋友,一起在水中游戏。我们来看看它们都在哪里玩呢?
(2)明媚的阳光下大白鹅一家在戏水;绿绿的柳树下它们在玩捉迷藏;清清的河水里它们在说悄悄话呢。
(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感知大白鹅的绘画过程,在活动中摒弃了传统教师示范、幼儿临摹学习的绘画方式,改为有趣的变魔术方式,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变魔术的过程中了解大白鹅绘画的方式,并且通过大量欣赏拓展幼儿的思路,让孩子们画出的大白鹅都各不相同。同时通过欣赏完整的画面让孩子们能添画出形式更为丰富的背景画面。)
三、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1.过渡语:
师:大白鹅真可爱,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特殊的工具棉签和颜料来画大白鹅。
2.提出操作要求:
可是大白鹅身上的羽毛都是白色的,很漂亮,我们要怎么画才不会弄脏它的羽毛呢?
(1)先用白色颜料画大白鹅,然后再用其他颜色添画背景。
(2)白色的棉签用完要放回白色的家里,红色的用完放回红色的家里,同一种颜色的棉签用完以后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里。
3.教师小结。
使用棉签的时候同一种颜色的棉签用完以后要回到同一种颜色的家里去。
4.提醒幼儿适当丰富背景。
(交代绘画要求,提醒幼儿绘画材料使用的注意点。)
四、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1.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大白鹅在干什么呢?
2.(放音乐)我们一起来学跟着鹅妈妈去草地上玩吧。
(展示交流环节其实是美术活动中孩子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好机会,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可以解决一些绘画时的小问题,也是为以后的绘画活动做好铺垫,例如绘画时总有孩子可能会不当心把两个颜色的颜料混在一起,老师就可以在展示时请孩子们看看这幅画的大白鹅颜色有什么不同,怎么会这样?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小百科: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掌握西瓜的外形特征及色彩元素。
2.尝试用西瓜的特征和色彩创造性地表现各种事物的形态。
3.根据作品大胆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1.素描纸,油画棒,水溶性炫彩棒,西瓜。
2.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
活动过程
1.品尝西瓜,导入活动。
(1)播放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视频,激发幼儿对“西瓜”的创作产生兴趣。
(2)观赏西瓜,感知它的外形特征及色彩。
(3)吃西瓜,喝西瓜汁,品尝西瓜的美味。
2.想象在酷暑的夏日跳进西瓜汁里乘凉。
(1)教师:夏天,大家都跳进西瓜汁里乘凉,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幼儿想象跳进西瓜汁里的情景:
我变成了一个红红的“水人”了!
我在凉凉的西瓜汁里游泳,好舒服啊!
我爬到西瓜皮上,老滑的,我老是掉下来,摔得很疼的!
我想跳进西瓜汁里乘乘凉,我要把游泳池变成红色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与幼儿合作创作作品。
3.幼儿自主创作,想象跳进西瓜里的世界。
(1)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运用西瓜的元素色。
(2)提醒幼儿从多科一角度进行想象,不要雷同。
4.讲述自己的西瓜历险记。
提供平台让幼儿讲述自己作品中的西瓜历险故事。
【评析】
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有充足的经验准备,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孩子通过想象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提高了运用色彩的能力。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一次散步的时候,孩子对小河里潺潺流动的河水非常感兴趣,不时地还在讨论观察一番。忽然有个小朋友惊喜地喊到:“河水碰到小石头还会向前流的,真有趣。”孩子们的惊喜使我联想到我正要组织的一个美术活动——“弯弯的小河”。按照以往的教学,我会和小朋友分析河水是怎样流的,然后让小朋友把曲线整齐的排列成小河。这样,幼儿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有了散步的启发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布置一条小河,河里有些小石头,让教师分别扮演水妈妈和水宝宝去学游泳。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感知水流动的特点。使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而感受线条的顺序美和艺术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水流动的特点,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2、通过曲线表现画面的过程,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种石头,录音机;
教学具:各种蜡笔,卡纸;
幼儿:已有将各种线条整齐排列的绘画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游戏。
我是水妈妈,你们是谁呀?(水宝宝)今天水妈妈要带水宝宝到小河里去游泳呢!宝宝们快来吧。
(二)自由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1、提出游戏规则。
1)我们来到小河边,哎呀,河里有什么?(圆石头、方石头)宝宝们动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跳下去游泳时,怎样游才能既不撞到石头,又不撞到其他水宝宝?
2)今天,我们要从岸的这边一直游到岸的那边。如果你觉得游了一次还不够,就可以游上岸,从岸的旁边走过来,来到开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吗?
2、幼儿通过身体感知获得“绕着石头走”的进一步体验,感受水流的方向。
3、宝宝们跟着妈妈从这里跳下去开始游泳吧!(放音乐)
1)教师语言提示:“妈妈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头了,怎么办?”(拐个弯,继续往前游)
2)幼儿游戏:游泳2——3次。
(三)游戏结束,讲解绘画方法,幼儿操作。
1、讲解绘画方法。
1)宝宝们来吧,到妈妈身边来,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会儿。你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2)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才游泳的小河,河里有圆石头、方石头、三角形石头……哪个水宝宝告诉妈妈,你刚才是怎么游的?你碰到了大石头是怎么办的?
3)噢!你是这样游的。(教师边讲边示范画,表示水的曲线)从岸的这头“扑通”跳下水,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往前游,一直游到岸边,你游得真好。
4)你们想知道妈妈是怎么游的吗?我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我拐了个弯,又回到岸边,重新选了个地方又跳下去游。
5)刚才妈妈看见除了你们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这样游的。(示范画一组水宝宝游泳的曲线)
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肩并肩,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一直游到对岸。
6)除妈妈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从这里跳下来,慢慢地游呀游,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回过去重新游。
7)水宝宝真能干,我们今天就把自己在水里怎样游泳的,碰到动石头怎么办的'事情画下来,好吗?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将游戏过程进行创造性再现,大胆流畅地画曲线。
3、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看到水宝宝游泳你会想到什么?
2)那些水宝宝最聪明,会绕过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泳。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保留小河的场地布置,在美工叫提供笔和纸,让幼儿随时体验并随时把体验的结果表现在纸上。在日常美术活动时,让幼儿多多练习各种线条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与家长沟通计划:
建议家长平时多带领孩子观察感知河水的流向,并尝试用曲线进行表现。活动后保留幼儿作品,供幼儿和家长观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活动自始至终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活跃,创作热情很高,下笔很大胆,画出了范例以外的很多弯弯的物品。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层层相扣,过渡自然,节奏较紧凑。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我认为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中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比较和表现人物面部不同的特点,并学习有顺序地作画,不遗漏。
2、乐于介绍自己的家人,体会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我们的亲人。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印有小手的'画面、记号笔。
2、人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猜猜我家几个人的游戏。
我们都有一个家,你家有几个人?
规则:不能说出数字,必须用不同的方式(例如;拍手、发出各种叫声等)请朋友猜一猜自己家中有几口人)
总结: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人,真幸福!
二、欣赏讨论。
1、今天还来了一位好朋友东东,(出示小手材料)东东把家里的屋子画在哪里,他家的屋子和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东东的小家真特别,小手就像一个家。
2、猜猜东东家里有几人?家里有谁?(逐一出现爸爸、妈妈、东东)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人物特点。比较人物之间的不同。(说到出示图片:爸爸、妈妈、宝宝、爷爷、奶奶)
3、爸爸该画在哪个手指上,中指和食指,妈妈喜欢哪一个,东东画在哪里合适。
4、教师介绍画在手指上的方法。
重点:把整个手指当脸蛋,头大大的,说说爸爸脸上有些什么,从上往下摸,一起说说。
三、操作表现。
1、按各自对家庭成员的认识选择手指。
2、把整个手指当脸蛋,按步骤地依次表现。
3、在手心里画画自己的家,联系自己的印象,画出家的特点。
四、听着音乐,唱唱跳跳,享受家的温暖。
中班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观察陀螺的外形特征,学会陀螺制作的基本步骤。
2、尝试利用圆规画圆,利用多种材料装饰陀螺。
3、通过玩陀螺,感受制作的成功感,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重点
陀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
陀螺的制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各种各样的陀螺。
2、准备圆规、铅笔、胶水、硬纸板、小棒、彩纸、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物品吗?
在老师小时候就玩这样的玩具,陀螺。
板书课题(21、陀螺转转转)
二、新授
山东民间自制的玩具种类繁多,这些玩具就地取材,都带有本乡本土的特色。陀螺,就是儿童们十分喜爱的玩具。传统陀螺大致是木质和铁质的倒锥形,玩法是用是用手发动旋转起来,再用鞭子抽陀螺的底部,使其不停的旋转。欣赏各种各样的陀螺(木质、铁质塑料、果冻壳、粘土等)。讨论:
1、你喜欢什么样的陀螺?
2、什么样的造型才适合陀螺旋转?怎样装饰才能使陀螺鲜艳亮丽?
小组讨论制作陀螺的材料,造型及如何装饰。
三、演示捻捻转陀螺的制作方法。
1、用圆规在硬纸板上画几个等大的.同心圆。
2、小心的用圆规的针尖在圆心上扎一个孔,把画好的圆剪下来。
3、将剪好的圆形叠加后用胶水粘牢。取6厘米长的细木棍或牙签,将一头削尖,穿透圆心,尖头部分留三分之一长。
4、试试旋转一下,看是否能够旋转,可调试其平衡,使旋转更稳定后粘牢。
5、设计美丽的彩绘图案装饰陀螺,使陀螺更好看。
6、一个漂亮的陀螺制作完成了。
四、艺术实践:
用你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既可以旋转起来又装是好看的陀螺。
五、评一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材料、造型及如何装饰的。
互评谁制作的陀螺更稳定,装饰更好看?
六、小结
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很多都可以变成好看又好玩的玩具,用心观察,巧装饰,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创意。
板书设计:
21、陀螺转转转
造型
装饰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06-12
中班美术教案09-13
中班美术教案【热】11-22
中班美术教案(推荐)07-22
(集合)中班美术教案07-23
实用的中班美术教案07-23
中班美术教案:星空03-17
中班美术桥的教案11-23
中班美术幼师教案11-25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