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诉说》的教案

时间:2023-03-07 17:25:4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的诉说》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的诉说》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的诉说》的教案

《雨的诉说》的教案1

  教材说明:

  《雨的诉说》是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的诗为主题,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感受人生情趣。

  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

  活动前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课堂活动情感化、艺术化。

  课堂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

  活动准备:

  学生: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独自倾听、体味雨的韵律,可以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受;

  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了解雨的奇特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师: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搜集整理有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辑,装订成册。

  活动过程:

  一、倾听雨的足音

  (一)听雨去

  独自一个,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

  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

  (二)听雨,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听雨所得集中到一起,经过编辑整理,制作课件或者串联起来;课堂展示活动时,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听雨所得,略加描绘,并展示听雨成果。

  说说我听到的雨声——讲述听雨感受

  听听我收集的雨韵

  …播放雨的录音

  二、感受雨的诗意

  (一)展示学生编辑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

  (可以将他们最成功的页面扫描成图片,再做成flash动画,插入音乐,播放。)

  (二)感受雨的情丝

  意境:幽深的小巷,一把油纸伞

  字幕:杏花·春雨·江南——雨的情丝

  音乐:伴着悠扬的笛音,朗诵,并鉴赏语言美,意境美。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白居易的《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

  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留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美好的回忆,也有苦涩和无奈,甚至是挥之不去的愁怨。请听作者的愁绪与感慨。

  音乐:曲调转为低沉、略带哀怨的萧声曲。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老杜之“沉郁”于此可见一斑。

  晚唐诗人杜牧虽说才情横溢,可到了江南,面对满眼春色却感叹起历史的烟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情景交融,渲染出迁客骚人那种去国怀乡、感极而悲的心境。

  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种时候,雨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就只能是生活的阴影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告诉人们,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三、说说雨的功过

  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雨的别样情形。

  1.讲述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四、抒写雨的情怀

  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

《雨的诉说》的教案2

  【作文目的】

  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训练要求】

  1、多文体、多题材、多角度进行写作,扩展思维,激发灵性。

  2、细致观察,用心聆听,抓住景物特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3、写作时适当采用各种修辞,增强表达效果。

  4、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叙写心中故事、描绘雨中景胜、抒发内心真情、阐述鲜明观点等。

  5、适当运用联想和想像思维,抒发积极健康的情感。

  【思路提示】

  文题1:聆听雨的诉说

  提示: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身没有特别之处。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失意人那里,雨平添了惆怅;在得意人那里,雨别具一番情趣。这些不同都是由人的心情引起的,所谓“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用心与自然交流,就会发现自然的精彩。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情心。

  1、写出特点。不同季节的雨有各自的特点,春雨滋润柔软、夏雨猛烈刚性、秋雨缠绵清冷,即使同一季节的雨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在写作时要加以注意,切忌模糊不清。这就要求观察细致,用心体会。

  2、情景交融。对雨的描写要和个人的情感抒发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是一加一的加法,最好不要写成一段描写加上一段抒情的粘贴形式,要在字里行间渗透情感,使每一处文字都打上情感的烙印,让雨“活”起来。

  3、真情实感。文章中的情感要发自内心、发自真心,自然而然,不要无欢而喜、无忧而戚。避免要么平铺直叙,感情苍白;要么用语气词来凑,矫揉造作;要么口号不断,套话连篇;要么政论文章,临高训人。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不要轻易“抒情”。真正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文章要想打动人,首先必须打动自己。

  4、要抒发积极健康的情感。在阐述自我的见解、描述自我的体会的同时,要防止以灰色的笔调写生活,用消极的眼光看人生,以逆反的心理张扬个性等的做法。

  5、要研究读者心理。在动笔之前,不妨先从读者的角度想一想,而不是单从作者的角度想。想一想,如果自己是一位读者,希望从文章中得到些什么,怎样的内容和表达“我”才喜欢,怎样的内容“我”最厌倦……这样,才有可能去打动读者的心灵。

  6、使用适当的修辞。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辞格。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同时不能为形式而形式,那样会陷入唯形式主义的误区。

  文题2:雨的故事

  提示:

  本文以记叙为主,训练叙事、抒情的结合。

  1、多角度思考。写作之前要让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从各个角度去思考,不要仅仅局限于正面的直接的写“雨”,只要同“雨”有关即可,比如雨中发生的故事,比如围绕“雨”的几个人的故事等等。

  2、安排好结构。如段落和层次的关系、各部分的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的处理。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处理。开篇可以有如下方式:开篇点题、首段设问、阐明动机、渲染气氛、名言开路、制造悬念等等。结尾可以有如下方式: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点化主题、展望前景、鼓舞人心、饱含哲理、发人深思等等。“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记叙的过程中开可以使用多种记叙方式,如倒叙、插叙、补叙等,使文章的结构波澜起伏,这样才能说好一个故事,也才会吸引人。当然,所有的结构都要表现文章的中心:“雨的故事”。

  3、记叙、抒情调配得当。二者的关系是有主有副,记叙为主,抒情为副。主当然不可少,副同样未能缺。如果说一篇记叙文的记叙部分是“龙”,那么抒情部分就是“睛”,如果调配不当,“龙”不能腾飞,“睛”无处可置,只有调配合理才会引人入胜。

  4、【相关素材】

  1、虞美人·听雨 2、微雨 3、夜雨寄北.

  蒋捷(南宋). 丘逢甲 李商隐.

  少年听雨歌楼上 微雨轻云扫墓天, 君问归期未有期,

  红烛昏罗帐东风 消息又经年。 巴山夜雨涨秋池。

  壮年听雨客舟中 棠梨花发千林雪, 何当共剪西窗烛,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独对春山意惘然。 却话巴山夜雨时。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雨的诉说》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

  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

  5、通过诗歌的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自然的美好。

  【教学难点和重点】

  1、能够搜集到“雨”的资料,并且资源共享。

  2、能够流利、有条理地向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3、能够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独立完成以“雨”为话题的作文。

  4、能够从不同角度客观地评价事物。

  5、朗读诗歌时,能够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恰当地读出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倾听雨的足音

  1、听雨去:

  独自一个,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

  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

  2、听雨,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听雨所得集中到一起,经过编辑整理,制作课件或者串联起来;课堂展示活动时,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听雨所得,略加描绘,并展示听雨成果。

  说说我听到的雨声──讲述听雨感受。

  听听我收集的雨韵。

  播放雨的录音。

  二、感受雨的诗意

  1、展示学生编辑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

  可以将他们最成功的页面扫描成图片,再做成flash动画,插入音乐,播放。

  2、感受雨的情丝:

  意境:幽深的小巷,一把油纸伞

  字幕:杏花·春雨·江南──雨的情丝

  音乐:伴着悠扬的笛音,朗诵,并鉴赏语言美,意境美。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白居易的《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

  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留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美好的回忆,也有苦涩和无奈,甚至是挥之不去的愁怨。请听作者的愁绪与感慨。

  音乐:曲调转为低沉、略带哀怨的萧声曲。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老杜之“沉郁”于此可见一斑。

  晚唐诗人杜牧虽说才情横溢,可到了江南,面对满眼春色却感叹起历史的烟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情景交融,渲染出迁客骚人那种去国怀乡、感极而悲的心境。

  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种时候,雨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就只能是生活的阴影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告诉人们,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三、说说雨的功过

  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雨的别样情形。

  1、讲述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四、抒写雨的情怀

  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

《雨的诉说》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提高收集整理图片、文字的能力;提高采集编辑音频、视频的能力。

  2、情感目标:

  体会无字书的魅力,体会写雨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的习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通过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

  【课前准备】

  1、提前两周时间,让学生分组收集和雨有关的图片和文学作品,并在小组内部加以整理;建议学生捕捉时机,采集、编辑和雨有关的音频、视频。

  2、师生共同把整理过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以增强教学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合理导入

  1、雨,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它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视觉、听觉上的享受,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感。这节课,我们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明确本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现在,让我们欣赏一组和雨有关的精美的图片──

  2、在屏幕上展示张鹏等同学收集的图片资料并给予简要评点;导入本课。

  二、正课

  1、听听我的足音、看看我的身影:

  ⑴ 自然界中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之间,花草树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就像是一个轻巧的使者,探询着人世间的美好。下面,让我们认真聆听大自然的音乐──雨声,仔细观察雨的奇异形体,用心去感悟雨的韵味。

  ⑵ 小组内部交流、欣赏自己采集来的和雨有关的.音频、视频资料。

  ⑶ 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展示音频、视频资料(如播放方云翔等同学用MP3采集的雨的声音,播放黄蕾等同学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秋雨视频),然后由录制的同学描述真实情景,并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唤起了自己怎样的心绪和感受。

  ⑷ 教师稍作总结(学会欣赏无字书),过渡到下一个板块──品品我的韵味。

  2、品品我的韵味:

  ⑴ 教师导入:

  有人说,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它不仅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它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轼《定风波》;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南宋末年元初的遗民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更加清空、含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感受。现代的如戴望舒的《雨巷》;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等。这些文学作品的情调各异,但作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雨看作烘托气氛和抒发情感的得力助手。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些写雨抒情的作品,仔细体会它的韵味、情感。

  ⑵ 小组内部交流、朗读、赏析、品评本组收集的和雨有关的文学作品。

  ⑶ 选择部分小组在全班朗读本组同学挑选的文学作品并给予简要赏析;

  欣赏本班学生杨云帆的散文《秋色暮雨》;

  播放部分同学制作的课件(如江帆、刘晓璐、方云翔和李响等人的课件)并由该生或本组同学讲解;

  欣赏戴望舒的《雨巷》。

  三、结束语

  在古典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中,雨的意象反复出现,可见,艺术家们对它的偏爱。这节课,我们聆听了雨的声音,欣赏了雨的身姿,品读了雨的韵味。通过这些,我们在情景交融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另外,这节课所用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和课件几乎都来自同学们之手,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暂且欣赏到这里,下节课我们接着进行。谢谢大家!

  【附学生文章稿子及部分课件内容】

  1、学生杨云帆散文(节选):

  秋色暮雨

  傍晚的云霞如同绝美的霓裳在漫天翩舞,把天际的一切都染成了片片嫣红的酡颜,斜晖脉脉地透过无数云霓倾泻在大地上,也使万物和大地都陷入了一个华丽而柔和的金桔色梦境里去。

  不久,晚霞舞累了,匆匆卸妆尾随夕阳而去。金桔色的天空开始慢慢幻化成萧瑟而冷淡的鸽子灰,把云层都氤氲上阴沉的气息,漠漠地连着高天。风大了,地上七零八散的落红都随着它飞舞起来,雨前沉闷的空气,郁郁地笼罩在大地上。

  天色越来越暗,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缥缈地从云朵上轻笼下来,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淅沥沥的声音。细雨在檐下织成了锦,密密的水晶线滴滴答答地向下飘坠着,濡湿了院中的繁花与绿叶,它们含着满眼的泪珠,但却又是欢愉而舒畅的。时而有燕子斜飞过这层细雨的雾霭,似一痕黑色的音符,向着它的爱巢掠了过去。雨渐渐大了一些,成为泪泓泓的青琴醉眼,飞坠在繁密的花枝上。风斜吹着雨珠落在水面上,荡起无数徐徐散开的涟漪,引得鱼群纷纷上来唼喋着。院落中的草坪经历了雨的洗礼,也绿成莹莹然的碧波青影,泣露的芙蓉和凄红的泪花,都在这雨中轻轻摇曳着

  不知何时,雨停了,只有屋檐下还滴着串串水珠

  2、刘晓璐同学的课件内容:

  ⑴ 喜雨:

  韦应物《幽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⑵ 苦雨:

  李商隐《楚吟》: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苏轼《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⑶ 雅雨: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⑷ 雨: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3、方云翔同学的课件内容:

  ⑴ 诗中雨: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渭城曲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⑵ 写雨诗:

  暮烟春雨过枫桥。

  惟有别时今不忘,

  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

  江雨靡靡江草齐,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大雨落幽燕,

  白雨乱珠跳入船。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关于这节课的简要说明】

  这次进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雨的诉说。共计2课时,今天讲的是第1课时。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雨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这次语文综合活动课,倡导同学们走出课堂,在不同的时空谛听雨的声音,并且去采集雨声,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有条件的同学要用摄象机或数码相机把当时的雨景拍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由录制的同学描述真实情景,并让其他同学说一说所听到的雨声唤起了自己怎样的心绪和感受。

  这是本节课的第一大板块听听我的声音,看看我的身影;第二大板块是品读雨的韵味。

  有人说,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它不仅浇灌了禾苗,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它那轻盈可爱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这些文学作品的情调各异,但作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雨看作烘托氛围和抒发情感的得力助手。

  在这项活动中,先让学生对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优秀作品或片段进行搜集、整理,并准备简要的评点,课堂上进行朗诵,朗诵时注意音量、语速、表达的清晰和生动。朗诵结束以后,再对作品进行一番比较、品评、归纳,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力。

  第2课时,我们将继续展示资料,展示完毕后,我们将对组员收集的资料和组员本人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分自评、组评和师评三项。

  新课程中,教师扮演着新的角色,那就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程的开发研究者和反思性实践者。本次活动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组织、启发、引导的作用而已。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提高大家收集整理图片、文字的能力;提高采集编辑音频、视频的能力;同时能培养、提高大家的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雨的诉说》的教案5

  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应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目标:

  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进行联想,与一些诗词文联系,通过部分优秀的诗文,加深对“雨”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明白自然界的“雨”由于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备了诗词作者所体验过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而陆地上的水,大部分要靠天上的降水(雨、雪)补给,因而从天而降的雨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作为以农业立国的古老国度,更是时刻离不开雨水的滋养哺育,因而雨水常常被中华民族视为甘霖、膏雨、活命水。由于水特别是雨水带给人类的祸福远远超过其它一切自然物,因而雨水在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自然崇拜物之一。与此同时,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功用以及丰富多彩的形态声貌,在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逐渐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雨文化现象。

  一、欣赏雨的旋律(配乐欣赏图片)

  二、含雨的成语

  中华民族在长期与雨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并与社会现象相联系,总结出许多与雨相关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极大地丰富了雨文化的内涵。请把你积累的含有“雨”字的成语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语出《老子二十三章》)。意为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就会过去,暴雨下不到一整天就会停止。,现用来比喻腐恶势力不会长久存在。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语出《辨*论》)。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圈,通称“风圈”,常被认为是即将刮大风的预兆;将要下雨时,空气中的湿度加大,房屋基石就湿润了,预示着将要下雨。以常见的气象征兆,说明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有其预兆。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语出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说明了雨形成的原因。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民谚)。以破屋、漏船遭连阴雨、遇打头风形容灾祸接连发生。

  “春雨贵如油”(民谚)。言春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季节,而此时往往又是干旱少雨的时节,故称春天的降雨如同油一样宝贵。

  “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语出《礼记乐记》)意思是说寒来暑往不合时令容易使人生病,风雨调节不适容易造成农业减产导致饥荒。

  “百谷之仰膏雨”(语出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意谓犹谷物之仰望雨露润泽,比喻极其急迫的样子。

  “雨露”。雨和物能滋长万物,多用于比喻恩泽、恩情。如李白《书情》诗:“愧无横草功,虚负雨露恩。”

  成语有:

  风调雨顺、五风十雨、雨旸时若:形容风雨适时,气候调和,遂人所愿;

  和风细雨、柔风甘雨、斜风细雨、雨丝风片:指春天的和风细雨,亦喻待人处事采取和缓的方式,不粗暴;

  雨后春笋:指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蓬勃发展;

  雨过天晴:指雨霁云开,天空晴朗,比喻情况由坏转好;

  风风雨雨:泛指刮风下雨,亦比喻遇到重重阻碍或议论纷纷;

【《雨的诉说》的教案】相关文章:

《雨》教案02-20

《秋天的雨》教案09-13

《雨说》的教案11-08

《桂花雨》教案10-14

秋天的雨教案01-08

《听雨》教案02-09

昆明的雨教案02-23

秋天的雨教案09-08

《桂花雨》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