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实行人本管理

时间:2022-08-03 16:19:02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如何实行人本管理

  导语:“高校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教师作为管理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如何实行人本管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如何实行人本管理

  一、高校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人本管理思想产生于西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真正将其有效运用于企业管理,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革命。它是指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的角度分析问题,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重视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高校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教师作为管理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这种非权力的管理模式,把管理者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潜移默化地成为学校每个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己完善、自己超越的自律意识,把学校的繁荣和发展的价值与每个成员的人生价值融合为一体。从而把组织意识转变为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达到无需运用权力和制度进行制约的境界。

  “高校人本管理”也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1.管理者层面。高校领导的管理思路要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创设一个开放的、活跃的、民主的、百家争鸣的宽松环境及思想活跃和自由探索的氛围;

  2.教师层面。“以人为本”在教师层面上就是要以“教师为本”,要充分调动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3.学生层面。每个教职工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人发展为本,重视对学生的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训和关怀。

  二、高校实施人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今高校70后、80后成为教职主力军、学生群体则为90后年轻人,由于年轻一代更加注重对人的尊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探索与实施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的意义在于把人作为组织活动中的重要资源,依其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人的成长和价值,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实施人本管理,就是要从以制度管理为主、以规范师生的教学与学习行为为主、以划一的考试成绩激励管理为主的刚性管理,转变到以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以激发鼓励师生的创造性教与学相结合。

  要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成为全体教工的共同目标,必须与目标有关的人员参与制订目标的过程,让教职工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实际利益密切相关,这种全员参与不仅使每个人明确为实现目标自己所负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对目标实现的热情和向心力。

  高校的人本管理难点在于我们不能、也不应简单地否定制度管理,不能也不应提倡无政府状态,要在坚持高校制度管理精华的前提下,尽力为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开辟宽松的活动空间,要在鼓励支持师生创新精神与大胆尝试的前提下,尽力及时发现探究性活动可能出现的疏忽之处,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达到放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三、高校实施人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这几年,“人本管理”受到了学校管理者的推崇,成为目前学校教育管理的主潮流。但笔者也发现,不少高校在管理实践中将“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割裂开来,认为“人本管理”是“和谐发展”,而制度管理是“思想僵化”,是“不合时宜”,是与教育宗旨相悖的“代名词”。要么推崇人本管理而忽视制度因素,要么力行制度管理而忽视人文关怀。然而,有效的管理应该是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和谐共振,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思想。笔者认为,做为高校管理者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人本管理”。

  1.建立配套完善的高校管理机制

  人本管理的根本点在于突出制度管理的激励效应,健全且完善的制度是人本管理的依靠点和落脚点。管理机制应特别注重“赛马机制”的建设,高校应用“赛马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形成高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学校领导者要想方设法引入公平性的竞争机制,给教职员工双向选择的权力,让他们以德才谋岗位,以素质求发展,以贡献谋利益,力求做到任人唯贤,充分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使每个教职工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对年轻教师还要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迫使”其迅速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适应学校工作的需要。

  管理机制同时要注重“约束机制”的完善,约束机制包括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前者是学校的法规,是一种有形的强制约束;而后者主要是自己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

  制度规范是高校日常经营管理的有力保障,使各教职人员明确知悉工作要求,使各层级的人员既互相联系合作,又相互制约,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同时要善于通过舆论进行正面引导,培养师生的自己约束与自控能力,双管齐下规范校园管理。

  2.创设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

  校园氛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配套环境,二是人际关系。校园的配套环境建设应从有利于师生教育学习的角度出发,配套设施齐全的宿舍区、娱乐休闲区、教学区,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关注教职工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疏导。

  另外,对困难教职工特别是适婚无房教职工依实际情况安置住房,设立勤工俭学中心帮助困难学生在奖学金之外再获收入,执行严格的非本校人员出入校园的盘查制度以确保师生安全等等。

  人际关系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工作效率乃至组织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人本管理的基础。创设和谐人际环境,必需树立相互尊重、人人平等的观念,需要高校领导者有护才之心、容人之量。

  推行开放式的校风建设,鼓励积极的思想交流与学术探讨,对恶意破坏人际和谐的行为给予严惩,并推行“尊重、平等、感恩、宽容、信任”的中国传统美德,通过日常宣讲教育及沟通交流,从个体内在开始做起,进而形成整个氛围。同时,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师生的困难,关注困难师生,把事业、原则和感情有机结合起来,以事业为基础,以原则为准绳,以感情为纽带,有力团结全校师生。

  3.实行民主管理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己管理、自己服务、自己教育、自己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民主管理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此高校实施人本管理的又一有效途径是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从“控制人”转向“着眼于人”的管理理念,通过全员参与、平等对话来凝聚人的合力,高校管理者要建立沟通渠道,虚心听取来自师生的意见建议,接受师生的监督,对于不满情绪应及时介入了解与沟通,并将处理意见或调查结果主动反馈给投诉者,最大程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滋长及扩大影响。

  民主管理的实现可以从硬件上下手,做到有一个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有一套校务公开工作制度、有一个专门办公室、有第一责任人、有对内公开栏和对外公开栏、有一个专用记录本、有一个意见箱、有一个举报电话、有一个监督小组及有一套规范的档案资料。

  所谓管理,说穿了就是知人善用,而善用则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有容人的肚量,作为高校管理者在进行民主管理时,一要容纳比自己有所长之人,切忌“武大郎开店”;二要容纳有缺点但有特长、有事业心的人,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管理者应把个性与缺点区分开来,把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区分开来;

  三要容纳敢于提相反意见的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能听见不同的声音;四要容纳犯过“错误”但愿意改进的人,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时犯错并非动机有问题,往往是考虑欠周导致,因此包容他们,给予改进的机会,无形中也是对其他教师的一种教育宣导。

  人本管理的“软实力”中有制度管理的“硬基础”,制度管理的“铁面孔”中有人本管理的“软实力”。它们相互渗透,都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人本管理的根本点在于突出制度管理的激励效应,制度管理的依靠点在于彰显人本管理的主体效应。只有人本、制度互为基础,才会催生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和谐共振效应,建设和谐校园。

  拓展

  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分制管理工作

  一、适用对象

  学校全体专任教师、教辅人员、专职辅导员等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的人员。经学校批准外出进修访学、挂职锻炼、产假、长期出差达半年及以上者,当年教学能力培养学分不做要求。

  二、学分认定办法

  相关教学培训有明确学分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学分认定,未明确学分的按以下规则认定:

  1.校内教学专题讲座:每半天认定为1个学分。

  2.外出教学培训(路上往返及报到日期不计):1天以内认定为1学分,每增加一天增加0.5学分,单次外出培训累计天数折算后最多不超过6分。

  3.参与校内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听课活动,每次计0.5分,全年最高不超过2分。

  4.教师参加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超星尔雅、学银在线、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等平台“教育教学”或“教师教育”类课程在线学习,成绩合格者,每门课程认定为8学分。

  三、年度考核学分要求

  原则上根据教师入职时间和职称设定不同的年度考核学分要求。其中,新进教师指入校未满一年的教师,其考核年份为入校当年至下一年底,新进教师必须完成学校安排的线上、线下培训要求并通过学校考核;其他各类教师按自然年考核;新进教师已有高校教学工作经验的,可参考相应职称类别进行考核。

  注:教学重点督导人员指根据《桂林理工大学课堂教学重点督导机制实施办法》,被重点督导的人员。

  四、本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一)本年度培训主题

  本年度为“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教学培训主题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及各分中心应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制定培训计划,并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所有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的人员应至少获得1学分课程思政培训学分。

  (二)时间节点

  因涉及年底考核工作,各项培训任务应于12月10日前完成。12月10日以后获得的培训学分,计入下一年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的,以培训证书落款日期为准。

  (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计划

  1.线上培训: 20xx年春季学期线上培训依托“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平台进行,每5个学时计1学分(不同课程的学时可累计)。课程类别包括教师职业素养(含师德师风、教学规范等),职业适应与发展、政策与理论,教学技能与方法,教改教研热点(含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师可通过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网站—“教师网校”登陆。

  2.线下培训:学校将组织若干专题培训,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特殊情况说明:20xx年9月1日以后入职的新进教师应按《关于开展20xx年x秋季学期新进教师教学培训工作的通知》(桂理工教务〔20xx〕91号)要求完成线上和线下培训任务。未参加课程思政相关培训的,要补选相关线上课程或参加学校、学院相关培训以获得至少1学分课程思政培训学分;20xx年秋季学期线下培训因请假等原因有缺项,导致未修够32学分的,应主动参加本年度学校或学院本年度开展的各项培训,以获得合格学分。

  (四)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二级学院)工作要求

  1.根据《关于组建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的通知》(桂理工教务〔20xx〕002)要求,各分中心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教学研讨会、教学沙龙或教学工作坊等活动;每学期开展不少于1次公开示范课教学活动,或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不少于1次教学创新大讲堂活动。本年度各分中心应结合“课程思政”主题,至少开展1次相关培训。鼓励各分中心面向全校共享水平高、有特色的培训活动。

  2.请各分中心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年度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计划,并于3月31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sfz@glut.edu.cn。纸质版分管领导签字、盖学院章后提交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教学发展科。

  五、学分登记、审核

  1.教师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教学培训,培训后直接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认定。

  2.教师参加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二级学院)组织的教学培训,由分中心(二级学院)提前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备案,培训结束后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审核后认定。

  3.自主或外派培训的人员应于培训结束后,提供结业证书及培训通知等相关证明材料到分中心进行审核登记。

  4.分中心登记后形成本单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分年度汇总表,于12月10日之前提交至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六、其他事宜

  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教学发展科。

【高校如何实行人本管理】相关文章:

现代企业如何实施人本管理12-15

如何实行人性化管理12-20

幼儿园如何实施人本管理03-11

如何完善高校后勤管理07-21

企业实现人本管理的方法12-15

实行绩效管理要注意什么11-15

如何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10-19

企业为什么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08-04

企业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