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更出色的人
现代家庭中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也让很多孩子娇生惯养,成为家里的“小皇帝”。专家表示,在家庭教育中应拒绝“小皇帝”,不要过分溺爱他们,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立场坚定——严防孩子变成“小皇帝”
中午一进门小胖已经坐在餐桌前了。 “妈妈,饭呢?怎么还没影子?”小胖很不高兴。
“饭我已经打包回来了。”张珊因为感冒,刚从床上爬起来打电话订的外卖。
“怎么又吃外卖啊?我都要吃吐啦。”小胖开始埋怨。打开外卖盒,一看是饺子,小胖的脸又拉长了:“老妈,我不想吃水饺!”
“你将就一下吧!”张珊说。
“我的命可真苦啊!”小胖埋怨起来:“老妈,我还算不算一个中考生啊?你还算不算一个考妈啊?”
张珊问:“你说说,中考生和考妈要什么样的?”
小胖凑到张珊跟前说:“老妈,我告诉你,中考生要享受这样的待遇:比如我们班小丫同学,她每天放学时她妈的车就停在校门口路边,车门都开好了,只等小丫一上车就往家开,她家离学校多远?走路十五分钟,开车五分钟,开车接就是为了节省十分钟。小丫一到家,煲好的汤盛在桌上,汤要一周不重样,什么鸡骨草煲龙骨呀,什么茶树菇炖老鸡呀……饭菜在桌上准备就绪,一荤一素一汤水,水果一盘,小丫进家门就奔餐桌,吃饭二十分钟,吃完饭就睡觉。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和晚上神清气爽,斗志昂扬!老妈,你天天给我吃外卖,我怎么跟小丫她们竞争呢?”
张珊听了心里直冒凉气。
小胖又说:“对于我来说,中考比奥运会重要多了!老妈你这点都不能为我付出吗?” 对于儿子提出的问题,张珊不知是该点头还是摇头,她不知道小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点也不体恤自己的艰辛,像个小皇帝似的整天操纵自己,恨不得自己一天24小时都围着他团团转。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孩子都变成了小皇帝?其实,像小胖这样的孩子都明白,家长对自己的最大希望就是考高分,就是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至于其他一切都可以不考虑。一些孩子知道自己达不到家长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因而变得心灰意懒,玩世不恭,不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于是,他们就以学习的名义,无休止地向家长勒索,恨不得家长24小时都围着自己转,而那些把孩子成绩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要的家长,也心甘情愿受孩子的操纵,久而久之,孩子认为这些是家长应该做的,是家长欠他们的,谁让他们做自己的家长呢?所以,孩子就像小皇帝一样有恃无恐,根本不理会家长的艰辛。
其实,这都是张珊自己因为溺爱孩子而酿造的苦酒。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有责任保护孩子,让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困难,因而他们包揽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然而,这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实际上就是将孩子与现实隔离开了,因而剥夺了孩子对自己动手处理问题能力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孩子形成责任感和上进心的原动力。很多家长像张珊这样因为工作繁重而无暇考虑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懂得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忽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
因为受到溺爱,孩子就慢慢地被家长培养成了小皇帝。小皇帝们觉得只有让家长们围着自己团团转,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才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否则,他们总觉得家长还欠他们的。长期的颐指气使,将他们锻炼成了人精,因而他们经常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去操纵家长,以便家长竭尽全力满足他们的所有愿望。他们从没想过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是想如何来逃避自己的责任。因此,家长的溺爱不可能将孩子培养成有能力和有责任感的人。
绝大多数家长都爱孩子,但未必会爱孩子。除开学习,他们包揽了孩子应做而且会做的事情,这种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体验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生活的权利。由于分数至上,再加上缺乏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所以孩子就养成了只会享受,不知奉献的习惯;在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家长,更没有其他人;在情感世界中他们只关注自己,不知体谅别人。然而在家长眼里,只要是得了高分,他们就是最棒的孩子,自己辛苦一点无所谓。
为了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家长应尽量减少包揽那些孩子能做而且应该做的事情,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通过体验自己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上进心。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学会及时松手,让孩子自己向前跑。事实上,高情商的家长都会给孩子创造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无论是在游戏与阅读还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我吸取成长的养分,使他们自然地掌握了做一个社会人的知识。正是因为家长没有手把手地教,没有溺爱与控制,孩子能顺从天性,少了价值观方面的矛盾冲突,多了一份自我成长的快乐和自我探索的勇气。
反思:你是否习惯帮孩子做他已经能做的事?